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理实验的名词解释
急性毒理实验的名词解释急性毒理实验是一种用于评估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的试验方法。
它主要通过给予实验动物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观察和记录其产生的毒性反应,以此来确定化学物质的毒性程度和安全剂量。
本文将对急性毒理实验中涉及的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1.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指的是在短期内(通常为24小时至14天)发生的、由短暂或单次接触物质引起的中毒反应。
急性毒性实验旨在评估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短期暴露后的毒性效应,有助于判断这些物质的危险程度及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威胁。
2.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通常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和繁殖的动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狗等。
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考虑其生理、解剖和代谢特征,以及对特定观察指标的敏感性。
同时,需要遵守伦理准则,确保实验过程中动物获得合适的照顾和保护。
3. LD50:LD50是绝大多数急性毒性实验中使用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致死剂量的中位数。
它代表了给予特定物质时,使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LD50值越低,说明物质对生物体越具有毒性。
4. 进食、吸入和皮肤吸收:进食、吸入和皮肤吸收是化学物质进入生物体的三种主要途径。
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毒性效应。
通过急性毒理实验,可以评价各个途径对生物体的毒性贡献,并据此提供有关使用和处理化学物质时的安全措施和指导。
5.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包括一系列机体和行为上的异常反应,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毒素积累、肿瘤形成等。
急性毒理实验通过监测这些毒性反应的发生和程度,评估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
6. 安全剂量:安全剂量是指在给予化学物质后,使生物体不受显著毒性反应的剂量范围。
急性毒理实验的目标之一是确定最低致死剂量和最高安全剂量之间的剂量范围,以确定化学物质的潜在风险。
急性毒理实验是化学品安全评价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在科学研究、新药研发、化学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1
试验设计
2
确定试验物质的给药途径、剂量和
暴露时间,合理设计试验组和对照
组,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比性。
3
数据分析
4
收集和整理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和结果解读,评估化学物质的毒
性潜力和危害等级。
试验准备
准备动物和试验物质,并遵守试验 室安全和伦理规定,保证试验过程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操作
按照设定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严 格控制剂量和暴露时间,记录动物 的毒性反应和不良效应。
试验结果的解读和评价标准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一般以LD50值为指标进行解读,在国际上有一系列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化学物 质的毒性程度和危害等级。
试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1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2 测试方法的改进
动物模型不能完全代 表人类生物反应,因 此在试验结果的解读 和评估时需要谨慎考 虑。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评价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短期毒性潜力的试验方法,通 过暴露一定剂量的物质给实验动物,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反应以及产生的不 良效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程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 为了规范评估过程,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常用的试验方法和原理
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 进更精准、准确的试 验方法,以提高试验 结果的预测性和可比 性。
3 替代和替补模型
发展替代和替补模型, 例如体外细胞实验和 计算机模拟,以减少 对动物实验的依赖。
试验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急性毒性试验在化学品安全评估、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LD50试验 通过确定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评估化学物质的毒性,以毫克/ 千克体重作为单位。 急性口服毒性试验 通过将一定剂量的物质通过口服给予 动物,观察其对动物的毒性反应,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毒害程度。 急性皮肤 毒性试验 通过将一定剂量的物质涂抹于动物皮肤上,观察皮肤反应和毒性症 状,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皮肤刺激和毒害作用。
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
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其实就是一种毒性研究,当然对我们来讲对这种常识问题,很多人都不会去注重,因为毕竟不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人,但是对这些常识有一些基本的常识了解,其实对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功效,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每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
要求采用啮齿类或非啮齿类两种动物。
通常为小鼠或大鼠采用经口、吸入或经皮染毒途径。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皮肤吸收能力以及对皮肤、粘膜和眼有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
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概念和实验目的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
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
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
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急性毒性试验的内容介绍,希望通过这些介绍,每个人对这些常识,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说很多时候在生活当中,我们运用不到,但是毕竟对这种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也是比较有利的。
(完整版)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急性毒性试验
Sx50=0.0307 logLD50及其95%可信限 =0.6329±1.96×0.0307=0.6329±0.0602 小鼠的经口LD50为4.29g/kg,其95%可信范围 为3.74~4.93g/kg
急性毒性评价
外源化学物相对毒性分级标准
急性毒性分级(WHO)
鱼类急性毒性分级
LD50的局限性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一、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指人或动物一次或24 h
之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
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致死 效应。
一次: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如经
口、经静脉注射染毒。
24 h之内多次:指外源化学物毒性过 低,需给予动物较大剂量。
急性毒性效应出现的快慢和毒性反应的强 度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染毒剂量的大小 有关。
20只动物的完全随机分配
完全随机分配后各组所属动物号
20只动物完全随机分配的结果
20只动物的完全随机分配
动物编号 随即数字 除4后余数 1 54 2 2 83 3 3 80 0 4 53 1 5 90 2 6 75 3 7 53 1 8 78 2 9 93 1 10 47 3 11 72 0 12 09 1 13 54 2 14 66 2 15 95 3 16 44 0 17 68 0 18 67 3 19 67 3 20 86 2
由急性毒性试验可得到两类毒性参数
上限参数 是以死亡为终点的毒性,包 括绝对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 死量、最大耐受量等;
下限参数 是以非致死性急性毒作用 为终点的毒性,包括急性阈剂量和无 作用剂量等。
用小动物试验可求出外源化学物对一种或几种 实验动物的急性LD50或LC50; 用 大 动 物 试 验 可 求 出 近 似 致 死 剂 量 (approximate lethal dose, ALD); 根据LD50 (LC50 )值可进行急性毒性分级,以 初步评价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大小和急 性毒作用的强度。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通过给实验动物注射、灌胃或其他途径给予高剂量试验物质来评估其致死或严重的毒性反应的试验。
LD50是一种常用的急性毒性指标,表示半数实验动物在接受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后死亡的剂量。
本文将介绍LD50的测定方法和其应用。
一、LD50的测定方法1. 实验动物的选择LD50实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兔子和狗等动物进行。
选用实验动物需要秉持道德原则,并考虑到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毒物代谢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小鼠和大鼠体型较小、代谢能力较低,适合于测定具有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兔子和狗体型较大,代谢能力较强,适合于测定纯化、非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
2. 给药途径和剂量选择通常使用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
对于口服试验,需要注意试验物质的水溶性和毒性,对于毒性高的化合物,通常使用灌胃的方式。
实验的剂量需要考虑到实验动物体型、种类、代谢能力等因素,并进行逐步递增以确定LD50。
3. 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计划设计需要考虑到试验物质的毒性、剂量效应关系和死亡率等因素。
一般采用正反两次递增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评估。
根据试验物质的毒性情况和实验者的安全考虑,同时采取风险预警措施。
4. 数据处理和计算完成实验后,需要统计每个剂量组的死亡率和死亡时间。
按照统计学原理,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LD50值。
LD50值表示使用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对半数实验动物致死的剂量。
该值越小,试验物质的毒性越高。
二、LD50的应用LD50值可以作为急性毒性评估的定量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化合物的毒性。
在化学品、药品等领域里进行LD50测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测和评估一些原料与产品的安全性,以便于过程优化和产品开发,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LD50值的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毒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估。
在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领域里,常用LD50为评估的标准;在某些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要求企业对使用的化学品或产品进行毒性测试,以保证工人和消费者的安全。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
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急性毒性试验
三、给药方法
(一)动物禁食
动物购入后应在实验室观察1星期,口服给药前,为减少吸收差异和大容量 给药造成胃急性扩张,小鼠和大鼠至少应停食4 -6h,要求一夜停食(不停水), 投药后再停食3-4h。
(二)给药途径
中药新药除临床给药途径外,—、二类新药还希望其他给药途径,水溶性 药
物应同时采用静脉给药途径,其他如油剂,混悬剂之类可采用皮下给药途径。 腹腔汁射在人体极少用,中药粗制剂成分复杂,动物毒性试验中也尽可能少 用,以避免腹腔刺激性的干扰。
(一)观察指标
不能把求得致死剂量看作是急性毒性实验的唯一要求。发现毒性症状及毒性反应 的靶器官同样是急毒实验非常重要的目的。给药前后应观察体重、进食、进水的状 况,密切观察异常毒性症状,特别是给药后的一、二日。以后1日至少观察1次,观 察7 日观察症状包括①行动:不安定、多动、发声;②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 痉挛、运动失调、姿态异常;③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眼球突出、流涎、流汨、排尿、 下泻、竖毛、皮肤变色、呼吸;④死亡。应每日记录体重、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濒死动物应单独饲养,死后及时解削进行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束存 活动物也进行解剖,如有病变进行组织学观察。
(二}致死剂量计算
可用Bliss点斜法、简化机率法、改进寇氏序贯法等计算最小致死量或半数致死量。 Bliss法严谨精确,缺点是计算非常繁复。但近代有计算机软件,汁算方法可推荐 Bliss法。各种方法原则基本相同,如:①剂量刘数值应为等差,即剂量应按等比级 数排列;②各组动物数应相等;③死亡率应在50%上下基本对称分布等。但各种方 法还各有特殊设计要求,如有的要求Dm和Dn必须为100%和0%死亡率等,可参考有 关专著,此处不赘述。如受试物毒性低,测不出LD50,可求得最大给药量。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2、 试验动物旳年龄与体重
动物
大鼠 小鼠 豚鼠 兔 犬 猫
成年年龄(周) 3 2 2 3~4 3~4 3~4
体重(克) 150 15 250 1.5kg 7~15kg 1kg
寿命(年) 2~3 2~3 6~8 4~9 15~20 10~12
经过预试,找出受试化学物引起动物死亡 旳大致剂量范围,以此为根据设计正式试验旳剂量和 分组。
按下式设计剂量组:
r n 1 b a
式中:r—相邻两组剂量旳比值,一般为1.2~ 1.5,
b—最低全致死剂量量, a—最高不致死剂量, n—设计旳组数。 分组恰当是否也是确保试验成果精确旳条件之 一。因为组数过多,需要消耗较多旳动物,还可 能出现较大剂量组动物死亡率低于较小剂量组; 组数过少,不能较精确求出LD50。
如:丙烯腈,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丙烯腈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试验目旳
评价丙烯腈旳毒性作用,求出半数致死 量LD50,并根据LD50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掌握试验动物随机分组旳措施和经口灌 胃旳技术。
观察丙烯腈急性中毒症状;为后续试验 提供根据;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器材与试剂
1、试验动物 ICR小鼠(健康成年小鼠) 2、试验器材 灌胃针、注射器、吸管、
完全随机分配后各组所属动物号
组别
动物编号
一4 7 二1 5
9 12 8 13 20 14
三 2 6 10 15 18 19
四 3 11 16 17
20只动物完全随机分配旳成果
组别
动物编号
一 4 7 9 12 19
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动物体重(g)
按体重排序 随机数字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 D
21 18 22
4 A 2 E 7
21 17 22 24 21 24
5 C 1 B 8 9. 6 10
3、受试物剂量选择
对于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剂量选择可参照同系
物的毒性或文献资料加以估计,先用少量动物以
组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进行预实验,找出粗略的
急性毒性试验
-LD50 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
确定受试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观察 受试物所致的急性中毒症状及其毒性作用特点, 为进一步的毒性试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急性毒性试验的染毒方式可有多种,包括经 口、经呼吸道、经皮及注射染毒方式等。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
试验目的
学习急性毒性试验的实验设计原则 熟练掌握经口灌胃染毒操作技术 掌握LD50计算方法和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试验内容
2 3
105
58.3 32.4
2.0212
1.7657 1.5105
4
5
18.0
10.0
1.2553
1
5、灌胃操作
将动物固定成垂直体位,腹部面向操作者,使动物的上消
化道固定成一直线
6、毒性作用/中毒症状和动物死亡情况观察
高剂量组动物的死亡常很快发生,染毒后应即刻密切观 察。观察和记录中毒症状及出现的时间,死亡数量和时间及 死亡前的特征。按照实验结果,填写急性毒性实验记录表。 中毒的症状观察:兴奋、流涎、肌震颤、抽搐、管状尾、 呼吸减慢、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大小便失禁、 大剂量侧卧以致死亡。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实验动物安全
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得 到妥善照顾,避免不必要的痛 苦和伤害。
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如防火、防爆、防 毒等。
废弃物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实验废弃物 ,确保环境安全。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 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推断性统计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如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解释与推论
基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论,探讨可能的机制 和原因。
结果表达与报告
摄食量
记录动物每日摄食量,分析摄食量与药物摄入量 的关系。
观察指标与记录
血液学指标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血液
系统的影响。
生化指标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内脏
器官的影响。
病理学检查
对动物进行尸检,观察 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死亡情况
记录动物的死亡时间和 数量,分析药物的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急性毒性试验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考虑
01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急性毒性试验是在短时间内对实验动物给予一定剂量的受试物,观察受试物对 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和死亡情况,以评价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和安全性的试 验。
02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动物种类
[医药]急性毒性试验
LD50法
※动物 ●种类:小鼠 ●体重:18∼22 g/只 ●分组:一般6组 ●每组动物数:10∼20只〔每组动物数相
等〕 ●性别:雌、雄各半
LD50法
※剂量组 ●最高剂量:达到或接近使动物100%死亡 ●最低剂量:达到或接近动物0%死亡 ●中间设3个剂量组 ●另设对照组
LD50法
※剂距:0.60∼0.90,常用0.70 ∼0.8 各组间成等比级数
※给药容量:0.2 mL/10gBW 灌胃最大容量可达0.8 mL/只
LD50法
※观察—观察期14天 ●观察重点:死亡 ●体重 ●征状 ※结果:分性别根据各剂量组的死亡率用
Bliss法计算LD50
固定计量法
●动物:首选大鼠
●剂量:5、50、500和2000 mg/kg
●观察终点:明显的毒性反应
●实验:
用2000 mg实 验
2000
用500 mg实 验
无严重急性 毒性危险性
上下法〔阶梯法〕
※主要用于: ●口服化学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死亡发生于给药后1~2天内的药物
※优点:节省动物
上下法
※动物 ●种类:啮齿类,一般选用大鼠 ●性别:单一性别,一般选用雌性 ●周龄:实验时8~12周 ※实验 ●限度实验:适用于毒性可能较小的受试物 ●主实验:适用于估计有明显毒性的受试物
固定剂量法
※正式实验 ●结果判断
剂量
5
50
存活<100%
高毒
有毒或高毒用
(LD50≤ 25) 5 mg实验
存活100%毒 性明显
有毒(LD50 25~ 200)
有害 (LD50 200~
2000)
存活100%无 用50 mg实验 用于500 mg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单次或短时间内暴露给动物或人类的某种物质引起的致死或可逆的严重生理或行为异常的试验。
该试验方法是衡量化学物质的毒性的基本方法。
本文将介绍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试验动物的选取、试验总体方案和数据分析。
一、试验动物的选取:一般采用小鼠、大鼠、兔子等常见实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前可选用以体重为基础的随机方法进行面部体检和组织检查,确保被选中的动物状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建议使用健康、年龄相当、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
二、试验总体方案:(一)实验前准备① 确定药物的理论毒性LD50值。
② 检查试验动物的健康状况,重量平均分布。
③ 毒物制备:根据LD50值计算出适量的毒物浓度,制备用于实验的溶液。
(二)实验操作① 实验动物按照体重分组,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 实验组的动物分别接受毒性物质,对照组的动物接受纯水或生理盐水等无害物质。
③ 观察动物在接受测试物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和明显症状。
④ 测试持续时间应不超过14天,每日记录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水分摄入量,并定期检查动物的状态。
(三)数据分析① 研究数据分析应该包括生理指标评价、心理行为表现、体重变化评估等多个方面。
②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摄入量等数据,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三、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② 准备用于实验的试验动物,并确保它们健康、无明显异常。
⑦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并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
四、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物质毒性的基本方法。
选择健康的、年龄相当的、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作为试验对象,并制定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动物情况和记录关键数据。
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并分析毒物的毒性程度。
研究人员应该严格把握实验过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十三章急性毒性试验
为多次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参考。
2020/11/22
任立群
二、急性毒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急性毒性试验是临床前新药安全性评价的第一 步,与其它毒性试验相比,具有简单、经济、易行等特 点。因此新药研究开发时往往通过该项试验,尽可能多 的了解新药的一些毒理学特点,为早期判断侯选新药是 否具有研究开发价值提供毒性强度资料。
(一)实验动物
选择原则
●尽量选择急性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 ●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的动物; ●繁殖生育力较强,数量较大能够保障供应; ●价格较低,易于获得的动物。
在基础性研究工作中,按科研课题的具体要求 选择,在法规性毒理学评价工作中,必须按照其规 范要求进行。
2020/11/22
任立群
27
2
2
3
2
途径
2020/11/22
任立群
16
第二节
LD50 的 测 定
2020/11/22
任立群
17
一、 LD50 的定义及其测定意义
LD50定义:在一定试验条件下,能引起一群实验动 物 50% 死亡所需的剂量。
2020/11/22
任立群
18
一、 LD50 的定义及其测定意义
1. LD50 是药物的重要特征性参数之一,是药物及一切与 人类接触物质的安全标尺,常被用来判断药物对机体 的毒性程度,其数值越大,说明该药物越安全。
2020/11/22
任立群
6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定性—毒性反应的类型、出现和消失时间、可
能的靶器官和死亡原因等;
定量—致死量、最大给药量、半数致死量等。
2020/11/22
任立群
7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第4页
二、试验准备
试验应在符合GLP试验室内进行,试验样品质量和稳定性应符合要求,与药效学及 临床试验一致。
(一)样品液配制
中药材町用浓缩煎剂或浸膏,中药制剂可用不含辅料提取物加水或用o.5%羧基纤 维素钠,0.5%吐温—80,5%阿拉伯胶等混悬剂、增溶剂配成混悬液等,尽可能配成 水溶液,水不溶性成份可用植物汕配成油溶、乳浊液。也有用乙醇、聚乙醇等溶剂配 成样品液者,但溶剂本身急性毒性能干扰试验结果,所以,急性毒性试验汇报中应对 样品液配制方法加以详细说明,必要时设溶剂对照组。
急性毒性试验
第7页
第二节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一、LD50测定
最小致死量是使动物刚好致死药品剂量,但因为药品性质,给药方法和个 体差异,每只动物最小致死量确很大差异,试验和统训学原理表明一群动物 最小致死量平均值相当于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很多,但试验没 计大同小异,所不一样者为算方法不一样,其试验方法以下:
急性毒性试验
第12页
(二)安全性评价
(1)依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判断供试药品毒性强弱、类型。我国尚无统—要求。
(2)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临床研究有指导意义,能够为临床研究时探索安全有 效剂量防止出现急性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不过,鉴于人体与各种动物对各类化合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类 型毒性反应差异,尚无规律可循,现有化学药品统计数据表明,在进行临床研 究时,仍应依据试验结果参考文件资料报道进行由低到高安全治疗剂量探索。
(二)样品液浓度及给药容量
为了求得最低致死且或半数致死量,需要设不一样剂量组,使个别组反应率在50% 以上,个别组反应率在50%以下。不一样剂量设定有两种方式,—是浓度一定不一样 给药容量,另—种是容量一定不一样给药浓度,二者各有所长。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中,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 产生危害的重要步骤。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可以初步了解化学品对生物体的毒性 作用和潜在风险。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可以为化学品的分类、标签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有助于制 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急性毒性试验的局限性
常用动物
大鼠、小鼠、兔子等。
02
急性毒性试验操作流程
实验前准备
明确实验目的
在开始急性毒性试验之前,必须明确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化学物质、 药物或其他物质的毒性,还是为了其 他目的。
准备实验材料
准备好所需的化学物质、药物或其他 质,以及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如注射器、秤、笼子等。
选择实验动物
细胞模型
利用特定细胞系或干细胞 分化得到的细胞,模拟体 内环境进行毒性测试。
计算模型
基于已知化合物的毒性数 据,建立预测模型,实现 对新化合物的快速毒性预 测。
微流控技术
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实现 细胞与分子的复杂交互, 为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提 供新途径。
急性毒性与其他毒性试验的整合
整合多种毒性试验
将急性毒性试验与其他类型的毒性试验(如慢性毒性、生殖毒性 等)相结合,全面评估化合物的潜在危害。
目的
了解受试物质的毒性性质,为后续的 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以及毒理学研 究提供依据,同时为化学品的安全评 估和危险度评估提供重要数据。
试验方法
实验设计
根据受试物质的特点和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大鼠、小 鼠、兔子等),确定受试物质的剂量范围,设置对照组。
给药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经口、皮肤、吸入等),确保 受试物质能够被动物充分吸收。
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一急性毒性试验(Acute Cytotoxicity Test)一、实验目的:了解生物材料急性毒性的含义,掌握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医学上通常指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对药物而言的,并以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来衡量药物急性毒性的大小。
所谓LD50是指某一药物使试验动物总体死亡一半的剂量,由于LD50是剂量反应曲线上最敏感的一点,而且有易测、准确和重复性好的优点,以此作为药物使用的安全指标。
但对于生物材料而言,它与药物在体内的反应机理不同,大多数生物材料不能计算LD50,所以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试验材料或其浸提液来观察实验动物体重在24、48和72h的变化、运动、呼吸状态以及死亡情况作为评价的指标,判定某种生物材料的急性毒性作用。
三、实验对象:小鼠四、实验器材和药品: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蒸馏水,生理盐水(0.9%),注射器(1ml),量筒(10ml),小烧杯(50、100ml),高压消毒器。
五、实验步骤:1.浸提液制备:按评价标准裁剪试样,选择适当浸提温度制备浸提液。
2.将10只体重在17~23g间的健康、未做过其他实验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
3.将浸提液按每公斤小鼠体重注射50ml于实验组小鼠尾静脉(50ml/kg),用生理盐水按同样方法作空白对照。
4.记录试样表面积和使用浸提液的容量;记录注射后24h、48h、72h两组小鼠的体重,观察其各种生物学反应情况。
六、评价方法:2.结果判断标准:2.1 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的动物反应不大于对照组动物,则认为该材料符合急性毒性试验要求。
2.2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动物中有2只以上出现轻度毒性症状或仅1只动物出现明显毒性症状死亡,或实验组5只动物的体重均下降,即使无其他中毒症状都要进行重复试验。
2.3 重复试验的动物数量应加倍,即每组需10只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期限及观察指标
观察期限为7~14d
求LD50时,目前国内外一般要求计算实验动
物接触外源化学物后14 d内的总死亡数
对于速发性死亡的化学物也可只计算24 h的
死亡数,如久效磷24 h与14 d的LD50没有差
别
观察指标
中毒症状:确定靶器官 ① 行动:不安定、多动、发声;
② 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痉挛、运动失 调、姿态异常;
Sx50=0.0307 logLD50及其95%可信限 =0.6329±1.96×0.0307=0.6329±0.0602 小鼠的经口LD50为4.29g/kg,其95%可信范围 为3.74~4.93g/kg
急性毒性评价
外源化学物相对毒性分级标准
急性毒性分级(WHO)
鱼类急性毒性分级
LD50的局限性
实验动物的年龄与体重的关系
动 物 大鼠 小鼠 豚鼠 兔 犬 猫
成年年龄(周) 3
体重(克) 寿命(年) 150 2~3
2
15 2~3
2
250 6~8
3~4
3~4
3~4
1.5kg 7~15kg 1kg 4~9 15~20 10~12
急性毒性试验的动物体重
大鼠 120~150g 小鼠 18~22g 豚鼠 200~250g 家兔 2~2.5 kg 犬 10~15kg(成年) 变异范围不得超过所用动物平均体 重的10%。
i—组距,即相邻两组剂量对数剂量之差 Xm—最大剂量对数 P—各剂量组死亡率(死亡率均用小数表示) Pm—最高死亡率 q—各剂量组存活率,q=1-p Pn—最低死亡率 ∑p—各剂量组死亡率之和 n—各组动物数 Sx50—logLD50的标准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那就用下一个挡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该动物存活,就在此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
每个剂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
每个剂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
给受试药物后的观察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尚应继续再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
每个剂量最少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
根据预试的结果,由前面所述的四种剂量中选择出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死亡的剂量;如预试结果表明,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试验。
试验观察:给受试药物后至少应观察2周,根据毒性反应的具体特点可适当延长。
对每只动物均应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各种毒性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
给受试药物当天至少应观察记录两次,以后可每天一次。
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皮肤、粘膜、毛色、眼睛、呼吸、循环、自主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
动物死亡时间的记录要准确。
给受试药物前、给受试药物后1周、动物死亡及试验结束时应称取动物的体重。
所有动物包括死亡或处死的动物均应进行尸检,尸检异常的器官应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固定剂量试验法所获得的结果,参考下表标准进行评价。
单次口服固定剂量试验法结果的评价二、非啮齿类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近似致死剂量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一般用6只健康的Beagleg狗和猴。
选用其他种属的动物时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6-8月龄。
同批试验中,试验初始动物的体重应不超过或者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试验前至少驯养观察2周,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心电图及精神状况,择其正常、健康、雌性无孕者作为受试动物。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注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近似致死剂量试验方法:1.估计可能的毒性范围:根据小动物的毒性试验结果、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其它有关资料,估计可能引起毒性和死亡的剂量范围。
2.按50%递增法,设计出含10-20个的剂量序列表。
3.根据估计,由剂量序列表中找出可能的致死剂量范围,在此范围内,每间隔一个剂量给一只动物,测出最低致死剂量和最高非致死剂量,然后用二者之间的剂量给一只动物,此剂量即为所要求的近似致死剂量。
4.给药途径:原则上应与临床用药途径相同,如有不同,应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给受试药物后观察14天,当天给受试药物后持续观察30分钟,第1-4小时再观察一次,以后每天观察一次。
仔细观察记录各动物的中毒表现和其出现和消失时间、毒性反应的特点和死亡时间。
中毒死亡或中毒表现明显者,需作大体解剖检查。
尸检异常的组织器官应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三、说明:(一)创新药物应提供两种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资料,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二)溶于水的药物,啮齿类动物应提供两种给药途径的毒性试验资料,一种静脉注射途径,一种临床途径,若临床用静脉注射途径时,可只做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试验。
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一、目的观察动物反复给予受试药物后,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主要的毒性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提供无毒性反应剂量及临床上主要的监测指标,为制定人用剂量提供参考。
二、试验条件(一)动物1.动物品系:一般用两种动物,一种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
常用SD或Wister 大鼠和Beagle狗或者猴。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2.年龄:根据试验期限的长短而定。
大鼠一般6~9周龄。
Beagleg狗一般6~12月龄。
试验开始时体重差异不应超过或者低于该次试验动物平均体重的20%.3.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2周。
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精神状况、心电图、有关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等功能指标。
选择正常、健康、雌性无孕动物作为受试动物。
(二)饲养管理1.饲料:所用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提供生产单位。
2.实验的环境条件: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三)受试药物:应写明受试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三、试验方法(一)试验分组:一般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必要时尚需设溶媒对照组。
低剂量组原则上应高于同种动物药效有效剂量,在此剂量下,动物不出现毒性反应;高剂量组原则上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甚至引起少数动物死亡;为观察毒性反应的剂量关系,在高、低剂量组之间应再设1个中剂量组。
(二)动物数:每组动物的数量应根据给药周期的长短决定。
大鼠一般为雌、雄各10~30只;Beagle狗或者猴,一般雌、雄各3~4只。
(三)给药途径:原则上应与临床用药途径相同。
若用其他途径应说明原因。
口服给药一般采用灌胃给予受试药物。
如采用将受试药物混入饲料中服用,应提供受试药物与饲料混合的均匀性、受试物的稳定性、有关受试物质量检查及说明动物食入规定受试药物的量等方面的资料,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临床用药途径为静脉注射时,由于给药周期长,大鼠静注有困难时,可用其它适宜的途径代替。
原则上应每天给药。
试验周期长的试验,也可采取每周给药6天。
每天给药时间应相同。
应根据体重增长情况适时调整给药量。
(四)观测项目:原则上应根据受试物的特点选择其相应的观测指标。
一般共性的观测指标最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一般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性状、食量、体重、给药局部反应、狗的心电图变化等。
大鼠群养时,应将出现中毒反应的动物取出单笼饲养。
发现死亡或濒死动物,应及时尸检。
试验期间如动物发生非药物性的疾病反应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处理。
2.血液学指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血小板。
3.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总胆固醇(T-CHO)。
4.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系统尸解:应全面细致,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参考。
脏器重量:一般应称取下列脏器和组织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子宫、脑、前列腺。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动物及尸检异常者应详细检查,其它剂量组在高剂量组有异常时才进行检查。
内容包括:肾上腺、胰腺、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脑垂体、前列腺、脑、脊髓、心、脾、胸骨(骨和骨髓)、肾、肝脏、肺、淋巴结、膀胱、子宫、卵巢、甲状腺、胸腺、睾丸(连附睾)、视神经。
(五)恢复性观察:最后一次给受试药物后24小时,每组活杀部分动物检测各指标,留下部分动物,根据受试物的特点,继续观察一定时间再活杀检查,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反应。
在此期间除了不给受试物外,其它观察内容与给受试物期间相同。
(六)观测指标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试验期限的长短和受试物的特点而定。
原则上应尽量发现最早出现的毒性反应。
四、说明(一)关于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期限:原则上根据临床用药的疗程而定。
1.一般药物的给药期限,可参考下表设计:表1一般药物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期限2.细胞毒类受试药物,由于细胞毒类受试药物的毒性强弱差别较大,临床上的用药方案也有很大差别,有的一周给药一次,有的两周甚至三周给药一次,因此,很难规范为一种模式。
应根据具体受试药物的特点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目的设计毒性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