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实效中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实效中作者:姜美丽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21期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德育方面会进行很多的探索,那么到底怎样把德育寓于实效中呢?可从以下四点去体会:一、德育需要关注学生需要什么只有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为了好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物质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对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却关心的较少。
特别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家中看父母的冷面孔,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讽和教师的不满,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关心。
尤其是现在学校分层次教学,一部分总成绩较好却有部分科目不行而只能在较差层次学习的学生,心理上负担过重。
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忙于生活奔波,难以得到物质、精神上的关心;而富裕家庭,父母同样忙于财富奔波,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心灵沟通。
同时,现在单亲家庭较多,这种家庭的孩子,很多得不到父爱、母爱。
作为班主任,应该对这些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温暖,感化他们。
高中的成绩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学生要经常面对失败或成功,学生最需要的是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的是教师公正的评价与应有的肯定。
作为班主任,应该拿起表扬的武器,努力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还要给予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
二、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在高中教育中,由于教学内容较多,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必须采取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应当坚定地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有人对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在学习生活中,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结果表明,由于教学方法好而使学生印象深刻的居首位。
有的学生列举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具,有的学生列举教师采用了游戏、竞赛等方法。
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要采取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对所渗透的德育内容感兴趣、喜欢听、认真记、愿意接受,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向上。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智慧教学作为创新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从智慧教学的意义入手,探讨了“雨课堂”在智慧教学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
通过对“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关键词】智慧教学、雨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评估1. 引言1.1 引言在“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雨课堂”平台上的实时互动和评估功能,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雨课堂”作为智慧教学的重要工具,正引领着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通过充分利用“雨课堂”的功能和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丰富、生动和高效的教学环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智慧教学的意义智慧教学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高效、便捷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智慧教学的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智慧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和演示,实现课堂内容的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智慧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进。
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等智能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互动教学,使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借助教学软件进行个性化辅导,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教学还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内容,进行在线讨论和作业提交,增加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雨课堂是一款在线教学工具,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在线互动,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雨课堂的运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将对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雨课堂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互动性学习:雨课堂提供了在线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随时随地参与互动。
这种互动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3. 智能评测:雨课堂平台还提供了智能评测功能,教师可以设置作业、考试等评测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实时评分和反馈。
这种智能评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效果1.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在线互动的方式,雨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和互动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强语文学习的效果。
智能评测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 促进教学模式改革:雨课堂的运用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单向讲述方式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互动性学习和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灵活多样,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在线互动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雨课堂时需要熟练掌握其操作技巧,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互动环节,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效果。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职语文教师积极地运用雨课堂,将其发展壮大,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提升贡献力量。
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雨课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PPT只是辅佐教师上课展示教学内容的一个工具,学生上课也会走神,课堂便成了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参与度极低。
而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近些年,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关键词。
大家都在探讨如何将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以促进教学。
基于此,清华大学于2016年4月推出了一款混合式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前沿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等)融入到教学场景中,致力于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
雨课堂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而这一切的实现,只基于老师和学生最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和微信。
雨课堂是应用于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使用者可以便捷地制作PPT和插入视频;在应答系统的设计上,雨课堂采用了基于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智能手机,能够加入更多个性化的学习引导和充满情境性的教学设计。
为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而言,雨课堂的功能涉及以下5个要点:1.灵活的课前学习教师可以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插入幻灯片,随时随地推送到学生微信,方便学生保存课件并回顾课程内容。
2.快捷的课上测验一键发送融入PPT的习题,可限时可续时,随时讲,随时测。
其课堂习题应答系统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通过习题应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
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可以及时发一道习题,查看同学们的掌握程度。
3.创新的师生互动弹幕、投稿、课堂红包、随机点名,大班教学也能人人都发言。
雨课堂将视频网站中的弹幕功能移植到了课堂环境中,能促使学生更为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雨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习平台,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时互动的学习环境。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雨课堂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多积极的效果。
雨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雨课堂的互动性更强,学生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实时交流和分享,这样能
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雨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屏幕共享、在线投
影等方式,将教材、教案、作业和学习资源等内容展示给学生,从而实现更直观、更生动
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可以在实时互动中提出问题,老师可以随时给予解答和反馈,这有助
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
雨课堂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雨课堂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在线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各种任务和课堂活动。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相互帮助
和支持,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雨课堂还可以提供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雨课堂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如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成绩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老师可以更好地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进展,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雨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及提供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这些效果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和思考

“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和思考首先要讨论的是“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雨课堂”主要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教学,这就带来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学生可能因为网络问题而无法及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或者老师无法及时查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都可能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上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过度依赖移动设备,而忽视了与老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或者无法获取到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等。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对于技术上的问题,教师们可以在课前做好技术准备,确保网络畅通和设备正常运行。
也可以设计一些备用的教学方案,以备网络等技术问题时使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对于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上的问题,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中加强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面对面交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控能力,让学生在“雨课堂”中获取到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应用中处理好“雨课堂”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们多方面思考,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值得思考的是“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的一些新的可能。
由于“雨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还有很多潜在的可能和机遇。
“雨课堂”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
由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和互联网的资源丰富性,“雨课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线互动、实时答疑、学习记录等,这些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雨课堂”还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还有很多新的可能和机遇,需要教师们认真思考和挖掘。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雨课堂”是一种智慧教学方式,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育平台,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融合到互联网中,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雨课堂”智慧教学进行思考。
通过“雨课堂”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
教师可以使用“雨课堂”平台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在家里进行学习。
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更为灵活的学习环境,学生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课堂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
教师也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这种无缝衔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雨课堂”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上传教学课件、资料和习题,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查看和下载。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供多种学习方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动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整和指导。
平台还可以提供在线测验和练习,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评估。
“雨课堂”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沟通。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单向传授知识,学生很难积极参与和互动。
而在“雨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来积极参与课堂。
教师可以及时查看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评价和反馈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雨课堂”智慧教学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沟通。
它也可以提供更加安全和可控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要实现真正的智慧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和教学内容,以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
浅议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文档

浅议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雨课堂是一款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它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为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
我系有班级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雨课堂授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反馈,综合我自己的感受,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用雨课堂有利有弊。
1 优势方面(一)雨课堂具有监督功能。
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老师通过后台监控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对课前材料的预习情况,课中是否有遗漏环节,课后是否及时复习,这样可以对学生监督到位,防止学生偷懒或者偷工减料。
(二)雨课堂具有重复功能。
以前的传统授课是即时授课,有的学生课堂上走神或者打盹,可能就错过老师的内容,但雨课堂利用PowerPoint和微信,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真回放教学内容,对知识点反复强化,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在时空上外延。
(三)雨课堂方便易用,节约成本。
软件很小,只需要PPT 的插件和微信,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将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课后方便生沟通及时反馈,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
此外还提供了课堂签到、自动任务提醒等小助手,节约了老师的时间。
课堂测试设计很巧妙,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也可以直接收集学生的答题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节约纸笔测验和批改的时间,减轻了教学工作量。
(四)雨课堂不局限于课堂教学。
除了正常的课堂之外,雨课堂在讲座、会议、活动展示等方面也有显著优势。
在这些场合,只需要微信扫码,就能在手机上看到PPT,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交流互动,讲座结束后也可以反馈,有利于增强活动效果。
2 存在问题(一)雨课堂被过度使用的情况。
雨课堂可以在上课时点名,进行课堂小测,进行师生互动。
有些老师觉得雨课堂也可以替代课堂授课,事先将PPT通过雨课堂录制下来,到课堂授课时让学生自主听雨课堂就可以。
德育化春雨,润物细无声——如何在化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基础教育|德育化春雨,润物细无声—如何在化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文/曹庆园“细雨湿衣人不知,闲花落地听无声”化德育教育为春雨 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德育春雨 的滋润下智慧成长,是德育教育的不变的初心。
这就要求我们 每一个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用赞赏的目光 关注学生的每一个优点,用感动的心情赞扬学生的每一点 进步,用平和的心态静待学生的每一份成功。
课堂教学中既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德育的渗透。
教书先育 人,是我们在教育中永远不变的初心。
德育渗透的形式多种 多样,作为一名专业化学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勇于 创新,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挖掘潜在的化学德育因 素,在化学教学中时时处处地渗透德育教育,以达到育完美之 人之目的。
那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化 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德育教育做了明确规定:从学生已有的 经验和将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 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 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 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 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以初四化学第 三章第三节《海水制碱》为例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育。
一、以国情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国情教育是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化学课的 教育内容很丰富,但它却不像政治课那样直接,它要通过“化学”的形式来体现和渗透出来。
化学教学中与中国国情相关的 知识比比皆是。
具体表现在:1.化学家的生平、成就以及他们的 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等。
2.我国古代、近代在化学工 业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对世界文明,社会文明的影响;3.化学元素及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发现史;4.化学基本概念及其 基本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史;5.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在化 学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案例一】在《海水制碱》导入新课时,首先介绍纯碱是一种重要的 基础化工原料,它的用途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 体纯碱的用途】其产量和消费量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 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素有化工之母之称。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提升教学效率利用“雨课堂”进行智慧教学,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课件、备课、批改作业等,而通过“雨课堂”,这些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上传课件,设置作业和考试,进行在线批改等,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提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利用“雨课堂”进行在线直播课堂,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
学生也可以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通过电脑或手机参与在线课堂,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
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权。
二、丰富的教学资源“雨课堂”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多种教学工具和辅助功能,比如在线考试、互动问答、在线作业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促进师生互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实现真正的互动。
而通过“雨课堂”这样的智慧教学工具,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加自由和便捷地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问答、实时互动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和建议,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雨课堂”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属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成长。
这种多维度的互动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活跃和丰富的学习氛围。
四、个性化教育“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雨课堂”收集的学生学习数据,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惑,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雨课堂”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
浅析雨课堂在高职高专思政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雨课堂在高职高专思政课堂中的应用
1.提高课堂互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高职高专的思政课堂通常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师生互动相对较少。
而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雨课堂还支持互动问答、投票、答题等功能,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课堂互动,积极参与思政教育的教学过程。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国情变化,高职高专的思政课程内容也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
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动态发布最新的资讯、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内容,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通过雨课堂还能方便地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课后练习等教学辅助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实现远程教学,扩大教学范围
高职高专在教学中面对的问题之一是学生人数多,但常规课程和教室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
而雨课堂则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距离的限制,将授课内容传输到各个校区或远程地区,扩大教学范围,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
雨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雨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在雨课堂中的应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这一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法律的作用,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做人做事的准则。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通
过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具体的法律问题,进而讨论案例中的道德纠纷和解决方法。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道德与法治的互动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讨论和解决道德和法治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不同的道德与法治冲突的场景,要求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辩论,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道德和法治之间的冲突和权衡,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公正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的法律专家或社会公正人士来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与学生分享实际案例和个人经验。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领域的道德问题,并激发学生对法治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教师还应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或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法律程序和法规,并学会如何在合理和公正的框架内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雨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
法治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分享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雨课堂”是一种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教学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方便了教师的管理和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对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一些思考。
1. 教育责任。
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他们的未来。
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但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科技与人文的平衡,让教育成为关注整个人的综合性事业,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2. 学生参与。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掌握学习进度,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通过平台上的实时交互与教师及同学互动交流,从而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3. 教师角色。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
教师不能再仅仅是只讲授课程,更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学习顾问,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评价和反思,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独特性,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4. 数据管理。
智慧教学平台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学习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统计,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弱点,借助数据来预测学生的学习趋势和需求,并及时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提高。
5. 质量评估。
智慧教学平台可以帮助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从而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智慧教育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趋势,在未来的教育中将会更加重要。
而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将继续推动教育科技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优质教育。
大学教育学考试(试卷编号1141)

大学教育学考试(试卷编号1141)1.[单选题]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D解析:2.[单选题]在正常情况下,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入睡时分泌明显增加,入睡后( )小时左右血中生长素的浓度达到高峰,定时、充足的睡眠对青少年的正常生长有非常重要意义。
A)0.5B)1C)2D)3答案:B解析:3.[单选题]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 )阶段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4.[单选题](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水平C)生产力水平D)文化发展程度答案:C解析:5.[单选题]当前世界各国课程管理表现出的鲜明特点是()A)课程管理规范化B)课程管理民主化C)课程管理弹性化D)课程管理社会化答案:B解析:6.[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教师批阅答案:C解析:7.[单选题]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A)继承性B)等级性C)历史性D)民族性答案:B解析:8.[单选题]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答案:A解析:9.[单选题]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教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一、智慧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智慧教学则将教学活动从传统的“一对多”模式转变为“多对多”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通过“雨课堂”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智慧教学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通过“雨课堂”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智慧教学的挑战和应对之策虽然“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运用“雨课堂”平台进行教学。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智慧教学的模式。
但是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应对之策。
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智慧教学管理体系,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智慧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智慧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更加智能和个性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教学平台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建议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智慧教学平台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科学的管理和教学决策。
“雨课堂”智慧教学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在面对挑战和问题时,我们也需要注重从技术、教学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化的应对和解决。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比传统教学,智慧教学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通过一些诸如”雨课堂”这类智慧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更加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
此外,智慧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加趣味化,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教师通过“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将游戏化元素引入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但是“雨课堂”智慧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智慧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
因此,教师在使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其次,智慧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一点,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教学时间和心力。
虽然“雨课堂”智慧教学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它仍然有很多应用场景。
首先,它适用于小班课和中小学的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点理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学得更加主动、有趣。
此外,智慧教学也适合大学的在线授课,可以实现远程教学、灵活学习等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总之,“雨课堂”智慧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它为教育信息化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只有认真研究,善于把握“雨课堂”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智慧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一、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工具,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交互式学习环境。
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上传课件、作业、在线测试等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答题。
“雨课堂”还提供了在线讨论、互动交流等功能,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三、实践案例分析在实践中,教师还发现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获取到其他教师的优质资源。
这种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教学成本,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总结与展望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移动互联网使用能力,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我们期待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和思考

“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和思考1. 引言1.1 概述在介绍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雨课堂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概述。
雨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教学平台,通过实时直播和互动交流,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学习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参与课堂,观看老师的讲解、提问问题和进行讨论,而教师也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
雨课堂的出现,为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针对目前雨课堂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利用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此展开讨论和思考,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也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为未来改进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雨课堂的教学应用雨课堂的教学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通过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可以进行课堂互动,老师可以设置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可以进行在线作业和考试,老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发布作业、考试等任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水平。
雨课堂的教学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与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思考,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2.2 问题分析在雨课堂的教学应用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互动性不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虽然雨课堂提供了在线互动和实时答疑的功能,但是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屏幕隔离,互动性往往不如传统面对面教学。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一场智慧教学的革命。
作为智慧教学的一种新尝试,使用“雨课堂”作为教学平台已经逐渐成为了许多教育机构和老师的选择。
这种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
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也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雨课堂”进行教学。
本文将对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几点思考进行讨论,以期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雨课堂”智慧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雨课堂”智慧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形式。
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轻松地上传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互动式教学和实时评价。
这些功能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们需要充分了解“雨课堂”平台的功能和操作,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需要教师注重课堂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而在“雨课堂”智慧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各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学习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利用“雨课堂”的实时评价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教师们需要注重课堂设计,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都是不同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
在“雨课堂”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作业任务,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太和县赵庙小学巴静贤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只是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德育标准。
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师生教材,和谐共振和谐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谐不是静止的和谐,而是运动的和谐。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
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
我们追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
中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
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
而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
王国维说:"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
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俦,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描绘了西湖的胜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溅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
为此,只要稍加点拔,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天地是广阔的。
在学习《神奇的圣诞包裹》这一课中,我带领学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去领会诗人渴望家园统一的赤子之情。
我让学生从网上通过杨振宁认识《邓稼先》,从文质皆美的人物传记中,从邓稼先一生的事迹中,感受科学家的伟大创造与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在新时期增强国力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我还和学生一起拜访韩愈、走近苏轼,从他们脍炙人口的诗文中,感受诗人们身处逆境而决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宽阔旷达的胸襟。
有人认为,只有文学作品中才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阵地,其实不然,说明文同样具备这样的优势。
例如,《赵州桥》渗透着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颂之意。
教学时,我不是孤立地分析语言现象,而是处处联系这一点,紧紧扣住这一点。
我单从作者用词的角度引导学生,赞叹之意也是贯穿全文的。
如写赵州桥“非常雄伟”在“雄伟”前加“非常”来修饰,表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句子中用“完全”对其“合乎科学原理”充分加以肯定,用“巧妙绝伦”极言其巧妙。
这些既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力量的赞叹。
合时适度,因势利导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
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
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这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变成政治教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的性质。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
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这样,恰到好处,有利于避免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
如在讲《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官绅和巫婆抓起来呢?他有这个权力呀!这样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首先赞扬了这个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接着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经过争论,最后一致认识到:西门豹经过细心的观察,已经发现这里的百姓被巫婆的话骗得很深,只有让百姓亲身感受到巫婆的骗术只是在害老百姓,老百姓的迷信帮助了巫婆.因此漳河边的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实际是在教育老百姓。
联系我们实际生活,只有通过这样科学而有效的方式才能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们已经对西门豹这个人物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对封建迷信更是深恶痛绝。
这样的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又如,学习《心愿》这一单元时,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让他们讨论:首先我问:“你是否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我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之后,我再问:“如果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你想成为千里马,但是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又该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是一阵交头接耳。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虽然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
”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想法,但学生们毕竟对自己的问题有了直接的思考,这些问题能引导他们如何更实际地面对生活。
高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时容易“出轨”,其实,这也是教师渗透的好时机。
一次,学习课文看着课本上的图片,同学们颇感兴趣,因大多数学生并未见过日本武士,纷纷议论,说蟹壳上的图案不像武士,像什么,像什么。
这时,有一个声音闯入大家的耳膜——“像——屎。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都看着我,我说:“有谁听说过苏东坡与佛印打坐的故事?”一位学生说:“我知道。
”我让他讲一下,于是,大家一起听这个故事:“一次,苏东坡与佛印一起打坐,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像佛。
佛印又问东坡,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回答,像狗屎。
东坡对此回答很是得意,回去告诉了苏小妹。
苏小妹听后哈哈大笑,说佛印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狗屎。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发出会心的微笑,那位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而我,则继续讲课。
此后,再无学生口不择言。
移情感悟,寓教于练移情与感悟是美感心理的要素之一。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
”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美谈、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意境,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如讲劳动者一单元时,两首古诗一首是李白的《秋浦歌》写得荡气回肠,使人如临其境,深深地被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感动了,这里不仅仅是在歌颂劳动者,重要的是作者让劳动升华出一种美。
另一首是罗隐的《蜂》,这首诗语句简练,结尾一句令人回味无穷,揭示了劳动人民的高尚的奉献精神。
与此同时我想孩子们推荐了《荔枝蜜》一课,抓住作者开始的“不再喜欢蜜蜂”、继之为之“动了情”,以至于后来心灵“不禁一颤”,直至梦里“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等词句进行分析,用作者纯真的情感打动学生,以美好的形象占据学生的心灵,水到渠成地渗透思想教育。
又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人生,我还要求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写入随笔本。
一次,我看到这样一篇:老师您知道吗?“愚人节的傍晚被一个天大的玩笑染成了红色——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了。
我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惋惜。
虽然我不是他的影迷,也不崇拜他,但我还是很难过,因为我崇拜生命。
曾有人这样说道:‘我经常说,有什么大不了,至少我还活着!’是啊,有什么大不了,至少我还活着!让我们珍惜生命吧!”这位同学的随笔不仅能关注新近发生之事,并且对事情的思考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理性的高度,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
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
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
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逐渐完善,成熟,深沉起来,为提高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构思与传达的主体语文教师这“源头”必须“活水”常流,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