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讲课课件
![《西湖游记》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e84caa284ac850ad02423f.png)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 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 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 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方一举头, 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 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 也。
活动三:熟读成诵 对比阅读
去西湖之急切——写西湖之美景——见西湖之感受
断 曲院风荷 苏堤春晓 桥 雷峰夕照 残 雪
双 峰 插 云
花 柳 港 浪 观 闻 鱼 莺
平 湖 秋 月
西湖游记二则 (一)
袁宏道
作者简介
袁宏道:字中郎,明代文学家,湖 广公安人。公安派的创始人。文学主张 要“独抒性灵”。 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 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 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 器”,羡慕陶潜“归去来兮”,万历二 十五年春被准解官,大有“无官一身轻” 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 畅游惠山、西湖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 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 欣赏造化之奇妙。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 墨。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 即十六篇之多。
活动二:读出意境,共赏西湖 “写文章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 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袁 宏道
1.作者去游西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你是 从哪里看出来的?
2.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 春日西湖时,又是怎样描写的?
山色如娥, 花光如优美的语句。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 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 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 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方一举头, 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 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 也。
考点链接:
西湖游记之晚游六桥待月记的诗词阅读答案
![西湖游记之晚游六桥待月记的诗词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a27f22f60ddccdb38a029.png)
西湖游记之晚游六桥待月记的诗词阅读答案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的诗词阅读答案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
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
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
为俗士道哉!??
1.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是()?
例:安可为俗士道哉!?
A.为朝烟,为夕岚
B.石篑数为余言?
C.余时为桃花所恋
D.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急往观之
B.多于堤畔之草?
C.罗纨之盛
D.山岚设色之妙
3.作者认为西湖最美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西湖最美的时候是在春天的月夜。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bea8fae2f60ddccdb38a04c.png)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b44a9d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f.png)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导语:《西湖游记》是明代袁宏道所做的关于西湖美景的一篇游记。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西湖游记文言文原文(一)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二)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注释(1)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2)夕岚:傍晚的山光(3)勒:抑制(4)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5)尤:特别(6)石篑:一个人的号(7)傅金吾:傅姓的锦衣卫官员(8)张功甫:人名(9)恋:迷住(10)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11)湖光染翠:湖水染得像翡翠一般碧绿(12)设色:用颜色描绘(13)夕舂(chōng):夕阳(14)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15)受用:享受。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从武林门朝西,望着保叔塔高耸地直立在山崖上,我的心就早已飞到西湖上了。
中午进入昭庆寺,喝完了茶,就划着小船进入湖里。
山色像眉毛的青黛色,桃花艳丽像少女的面颊,和风像酒一样令人陶醉,波纹像丝绸一样细软平滑,刚一抬头观看,不知不觉眼睛和心都醉了。
这时要想用一个词来描绘也不可能了,这种情形大约像曹植梦中初次遇见洛神一样。
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的.。
西湖游记两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西湖游记两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9f636d4b73f242326c5f22.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一课两练【练基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2)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3)梅花为寒所勒.( )(4)石篑数.为余言( )(5)余时为桃花所恋.( )答案:(1)高耸的样子(2)喝足了酒(3)抑制(4)屡次(5)迷住2.翻译下列句子。
(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译文:(2)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译文:答案:(1)(只见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华好像少女的面颊,温柔的春风好像醉人的酒,湖水的波纹好像细软平滑的绸缎。
(2)(西湖)月景更是难于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更是别有情趣韵味。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B.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C.其实/湖光染翠之工D.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解析】选B 。
B 项正确停顿应为: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4.用课文原句填空。
《西湖游记两则(二)》中与“西湖最盛”“为月”相照应的句子是: 。
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对红男绿女的“杭人”含有讽诮之意的句子是: !答案: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安可为俗士道哉5.课内阅读。
(2020·莱芜中考)阅读《西湖游记两则(二)》,回答(1)~(3)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杭人游湖烨然若神人 B .••⎧⎪⎨⎪⎩多于堤畔之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 .••⎧⎪⎨⎪⎩与杏桃相次开发惠子相梁 D .••⎧⎪⎨⎪⎩石篑数为余言扶苏以数谏故 【解析】选D 。
D 项中“数”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
A 项中两个“然”的意思分别是“然而”“……的样子”;B 项中两个“之”的意思分别是“的”“到”;C 项中两个“相”的意思分别是“争着”“做宰相”。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37afd2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2.png)
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湖游记文言文翻译导语:《西湖游记》是明代袁宏道所做的关于西湖美景的一篇游记。
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最新版)
![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4ada1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d.png)
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
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篇一《西湖游记》袁宏道西湖游记阅读答案篇二《西湖游记练习》西湖游记二则习题精选一、给下列加重的字注音。
保叔塔突兀棹小舟花光如颊为朝烟为夕岚石篑数为余言罗纨之盛夕舂未下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光如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时为桃花所三、翻译下列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四、阅读《西湖二》,回答问题。
1.《西湖二》的作者_________,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组加重的词。
①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②西湖最盛,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③今发春雪甚盛________________ 与杏桃相次开发________________ 白发汗丈________________ ④石篑数为余言________________ 余时为桃花所恋________________ 西湖最深,为春为月________________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解释。
石篑数为余言突兀棹小舟花光如颊为朝烟为夕岚石篑数为余言罗纨之盛夕舂未下二、解释下列加重的词。
1.望保叔塔层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光如3.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时为桃花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a701e0c22590103029d5d.png)
西湖游记二则阅读答案篇一:文言文阅读板块第一讲教辅精选文言文阅读板块第一讲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
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下面将初中常见的12个虚词举例如下:之⒈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⒉助词⑴。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⑵。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⑶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⑷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⑸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⒊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为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西湖游记二则练教学反思鲁教版(new)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西湖游记二则练教学反思鲁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f8cdad0c0975f46526d3e13c.png)
西湖游记两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十二课是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
这篇文言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篇比较有特色的游记文章,体现了袁宏道的“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
文中的景物描写极有特色,作者侧重整体描述,不局限于一枝一叶的表达。
对重点景物,如月的描写,也是点到即止,留丰富之想象给读者。
那么如何将作者的这一特色介绍给学生,并能够使学生有所感悟,应该是分析文章时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状,我将这节课设计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熟读。
我对学生所提的要求是熟读成诵,一定要读到每个句子不加字不减字不改字,就像是自己口中本来就应该这么说却不感到别扭,是自己心中所有的程度。
只有这样,语言才会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理解也就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成诵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通过反复的诵读,大部分学生已经比较流畅了,几个脑子比较快的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背诵的任务。
接着,我又示范了有感情的朗读。
对于语言,尤其是我们的古汉语,朗读是较高层次的赏析。
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感情朗读是他们的弱项。
老师要做朗读的高手,用自己的读带着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
当然,短短的一节课达不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坚持和指导。
剩下的时间自然的交给了文章的翻译。
我一直认为:学习文言文应该用文言的思维去学习,对于要将文言的语句翻译成现代的汉语,其语法规则和系统均有不小的差别。
对学生来说,其实是增加了一项程序。
就像学习英语一样,正常有效的学习应该是用英语的思维来学习英语,而不应该将英语思维转换成汉语思维来学习.所以学习语言,学习的氛围和学习的环境很重要,语言思维也很重要。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对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以及写作手法进行鉴赏分析了。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揣摩感悟,体会作者情感——比较鉴赏景物描写—-发挥想象,改写练笔。
这几个环节围绕本文的重点-—景物描写来设计,环节比较简单,内容有所侧重,重点比较突出。
《西湖游记两则》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湖游记两则》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1227a63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9.png)
《西湖游记两则》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西湖游记两则明代-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对照翻译: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如饮醇酒,水波荡漾,像绫罗般细软平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都做不到,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傍晚和子公到净慈寺去,寻找阿宾过去住过的僧房。
初中语文(鲁教版)九年级-课时2-20_西湖游记两则_教学设计_教案
![初中语文(鲁教版)九年级-课时2-20_西湖游记两则_教学设计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f1a5fd15abe23482f4da2.png)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弄清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准确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本文简洁明快、形象活泼的语言特色。
3、品味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用心感受生活的审美情趣。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或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清高淡雅的志趣。
教学难点:1、理解准确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本文简洁明快、形象活泼的语言特色。
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非常适合诵读,因此本文的学习突出一个“读”字,采取试读、听读、译读、研读、品读的形式,以文本为基础进行自学和合作探究。
另外辅以与西湖有关的传说、诗词、图片、歌曲等多媒体资源,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交流展示关于西湖的诗句,导入新课。
1、交流关于西湖的诗句。
2、上节课咱们欣赏关于西湖的图片时,我采用的背景音乐是《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插曲《渡情》,西湖最令人称道的传奇就是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如果用电影镜头来表现的话,断桥相会是最经典的场景。
另外,不知道咱们同学是否注意到歌词中有这样两句:“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实际上这句歌词透露出这样的观点:三月的西湖很美,因为有春雨,有苏堤如烟的柳树。
断桥与苏堤在我看来是西湖的最美所在,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二则游记,描绘的就是断桥至苏堤一段的景色。
(出示导游图)二、试读课文(西湖游记二)。
学生自主感受课文,圈出生僻字,分清那些是自己可以感悟明白的,那些是属于疑难问题。
三、听读课文(西湖游记二)。
在试读基础上听录音范读课文,通过听读来纠正自己在阅读上的错误认知,进行比较、评论,进而提高阅读的认知水平。
学生在听读时标出自己难以把握读音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生字:朝烟、夕岚、罗纨、夕舂四、再读课文。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就学生读音不准或者停顿不好的地方进行提醒。
九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鲁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02e23bf8c75fbfc77db2f1.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鲁教版《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的课文——《西湖游记两则》一、说教材。
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以议论抒情为主,感情真挚、议论深刻,语言精练而富有深意。
学习本单元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受到多方面的人文熏陶。
本篇是袁宏道的一篇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随意而自然,不重具体景物的刻画描写,却非常重视借助山水风光传达文人志趣,语言朴素平易而颇多变化,往往涉笔成趣,有清隽美妙的意境。
文章非常适合诵读,因此重点要通过诵读来品味文章的美感。
二、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重点文言词;?熟读课文,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盎然的意趣;过程、方法目标:?把握多角度品析理解内容的方法;?学习用朗读法阅读写景文言文,培养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高雅的情趣。
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读导悟法:本节课我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引读、初读、译读、品读、美读几个环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启发学生自悟,提高对文言文本的理解能力。
并以寻找美点为切入口,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丰厚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
小组讨论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思维的碰撞中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我设计了“五步读书法”,即引读、初读、译读、品读、美读,使整个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让学生在诵读中而逐步达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层次。
第一步———引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游记二则●晚游六桥待月记》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游记二则●晚游六桥待月记》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https://img.taocdn.com/s3/m/5c18bd4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5.png)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游记二则●晚游六桥待月记》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篇一: 《西湖游记二则●晚游六桥待月记》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游记二则●晚游六桥待月记》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哪些春景:1、山色如娥,花色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2、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3、由断桥至苏公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月景:1、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对于月景的描述较为少。
篇二: 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文言文《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时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为春为月:意为是春天月夜。
夕岚:傍晚山里的雾气。
一日之盛:一天最美的时候梅花为寒所勒:为:被;勒:制约。
尤:特别。
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会稽人。
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
下文的“傅金吾”。
“张功甫”都是人名。
傅金吾:傅,姓。
金吾,汉朝主管京城治安的官员,这里指明朝锦衣卫的官员。
张功甫:南宋将领张峻的孙子,玉照堂是其园林,有名贵梅花四寻址。
歌吹为风: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
粉汗为雨:粉末状的汗水连成一片,如雨流淌。
罗纨之盛:罗纨,丝织品,这里是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
艳冶:艳丽妖冶。
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教学教材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475c6ae941ea76e58fa04e7.png)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翻译
![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35cc51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b.png)
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翻译释义: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雪抑制住,(梅花)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我的朋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原有的旧物,应该要马上去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住了,(我)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花似雾,绵延着有二十多里呢!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罗衫、着纨裤,游客之多,多过堤畔上的柳枝。
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神秘,山中雾气染上彩色的神秘,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有月的夜景之美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
那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更是别有一番情趣韵味。
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识趣的游客享用,怎能够和凡夫俗子去说呢?原文:《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明代: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简介: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79),作者辞去知县,首次漫游西湖,并写下了系列游记,本文就是其中一篇。
扩展资料: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
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eb3bca0ec5da50e2524d7f7b.png)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 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 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 雕细刻其山水面讨论西湖二的问题
作者认为西湖最盛是什么季节与时辰? 西湖是人间仙境,春夏秋冬、阴晴朝夕皆 各有其美,但作者却别具慧眼,情有独钟。所 以开篇便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朝烟 、夕岚为一日之盛。 为何西湖之春月为最盛,朝烟、夕岚为一 日之盛呢?
原文: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恋: 迷住;
译文:我这时被桃花迷住,竟然不忍心离
开湖上;
原文: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勒:
抑制;
译文: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 气抑制;
原文: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
十余里;
绿烟红雾: 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译文: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如烟, 红桃如雾,弥漫二十多里。
译文:山色像眉上的彩“黛”(山是青
黑色),桃花艳丽像少女的面颊, 温暖的春风如饮醇酒,微波荡漾 像绫罗细软平滑;
原文: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目酣: 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
刚一抬头,已经不知不觉如痴 译文:
如醉;
原文: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下一语:用一个词语;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见书中注解; 这时想要用一个词语来描写 译文:
止: 只。
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 申三个时间。
原文: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
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 浓媚。 美妙。 始:才。 工:精妙。 妙: 译文: 其实,湖水成为绿色的精妙,
山气用颜色描画的美妙,都出 现在旭日初升、太阳还未落山 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 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西湖游记二则--北师大版
![西湖游记二则--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e873e9f90f76c661371a52.png)
突兀(w ù) o) 棹(zhà
颊(jiá)
苏堤(d ī) 艳冶(yě)
丁酉( yǒu )
n) 朝烟(zhāo) 夕岚(lá n) 罗纨(wá 夕舂(chōng)
花光如颊
波 纹 如 绫
山 色 如 娥
温风如酒
西湖一
山色如娥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
心飞湖上
目一 酣语 神不 醉得
月景尤不可言
上海上门推拿 / 上海上门推拿
阿哥。有咯小阿哥,妹妹在这王府里也算是有咯根基,姐姐真是太高兴咯!”“姐姐光替妹妹高兴有啥啊用?您也得赶快努力抓紧呀。”“瞧 妹妹说的,有妹妹得爷宠,姐姐就知足咯。再说咯,姐姐怎么能够趁妹妹身子不方便的时候,把爷抢走呢?”“姐姐!”惜月虽然知道耿姐姐 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可是,她实在是想不到,韵音姐姐对她竟是这么的好!这壹番话,将惜月感动得热泪不停地往下流淌,却是把韵音吓坏 咯:“妹妹,妹妹,你哭啥啊呀,千万别哭咯,小心哭坏咯身子,你可是不能哭坏咯爷的小阿哥啊!”“姐姐,这府里,只有姐姐,是最真心 实意地对妹妹好!您真是比惜月的亲姐姐还要好!”“姐姐不对你好,还能对谁好?姐姐自己家里也没有壹各妹妹,这天上平白无故地掉下来 壹各妹妹,姐姐当然最心疼你咯!快别哭咯,小心爷看到咯,又得心疼咯。”在韵音大半天的努力劝说下,惜月才算是勉强止住咯眼泪,她也 就更加坚定咯当初的想法。“姐姐,这王府里,你不争,别人就会争,没有人会同情你,可怜你。妹妹现在也服侍不咯爷,假如你现在不帮妹 妹壹把,将来妹妹连爷的面都见不到咯!”以后的日子里,王爷总是隔三差五地来探望惜月,而他每次到来,总能看到韵音的身影,不是忙着 精心照顾养胎中的惜月,就是替惜月精心照顾来到这里小坐的他。有咯韵音的陪伴和照顾,他对惜月就更加放心咯,即使有事情不能过来的时 候,他也不会有很深的内疚感,毕竟,将惜月交付给韵音,他非常踏实。每次离开,都是韵音替惜月送他,虽然名义上是她送爷回书院,但实 际上,每壹次都是他送韵音到咯院子,谁让韵音的院子先到呢。虽然再也没有发生两人相撞的事件,但他历来都是执意不再让韵音往前送他: “天又黑又冷,你赶快进院子吧。你能照顾好惜月,爷已经很感激咯。”“爷这么说,真是折杀妾身咯。照顾好惜月妹妹,本就是妾身份内的 事情,怎么还能让爷感激呢?”“爷当然要感激,你们两各人是,是这府里真心的好姐妹,爷很欣慰。”第壹卷 第169章 同情这壹天是九月 初九,重阳节。壹大清早,福晋和淑清、弘时阿哥三各人进宫向德妃娘娘贺寿祝福,王爷下咯早朝之后,也到咯永和宫。壹番客套之后,王爷 以衙门里有事情为由率先告辞,女眷们呆咯些时候,也没有等到十三、十四福晋她们,只好也告辞回府。今年宫中没有举行宫宴,考虑到大家 难得有机会聚在园子里过重阳节,福晋头壹天晚上就跟王爷商量着自家人壹起用各晚膳,也不算宴席,只是吃各饭而已。王爷自然是点头同意 咯雅思琦的提议。临到晚膳要开席咯,王爷突然差壹各小太监回园子送咯口信,爷有幕僚间的应酬,晚上不回来用膳咯。壹屋子人原本都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 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 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 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 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 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 ,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 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 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 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 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简析它们在表达上的 作用。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染”‘“设”二词形象生动,化静态为 动态,并将景物人格化,赞叹了大自然的创 造力
理解填空。 山水 (l)《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_ 描写和____ 抒情 的表达方式, 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___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及高雅的志趣。
•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 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 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 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 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 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 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 山是青黑色的,像美女的眉毛,桃花艳丽 如少女的颜面,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 微波荡漾像轻软的绫罗一般起伏。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 未下,始极其浓媚。
•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山水小 品,文章主要采用了___和____的表达方式, 描写了秀美如画的西湖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 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及高雅的志趣。 •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_山水 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__描写_和_抒情___的 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 情及高为
俗士道哉!
与:给。 译文:
安:怎么 为:对 俗士:为利禄奔走的人
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 用,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 的人述说呢?
《西湖二》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是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山光;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 寒气抑制;与杏桃一个接一个地开放,更是奇特的景 观。 石篑屡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家 遗留下来的,赶快去看看那些东西。”我这时被桃花 迷住,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 柳如烟,红桃如雾,弥漫二十多里。唱歌奏乐声,如 阵阵春风,年轻的妇女们的汗如道道细雨,衣着华丽 的人很多,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申三个时间。实际上, 湖水成为绿色的精妙,山气用颜色描画的美妙,都出 现在早晨的太阳刚出来、夕阳还没落下,才把西湖的 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下的美景尤其难以用语言形 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都 别是一种趣味。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用,怎 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 表达情感的句子: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 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 作用: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怡 然自乐的情怀,又是对那些热衷于追逐 功名利禄的人的鄙夷。
品析句子
• 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 纹如绫。(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 2、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从 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 3、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 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从写作 手法的角度赏析)
品析句子
• 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 纹如绫。(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将山 比作美女,将风比作美酒,将水波比作 绸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春天山的 柔美,风的温暖,水的轻柔,表达了作 者对西湖风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 •
• • •
•
西湖 一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 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 二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 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 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 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开湖上;
原文: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
十余里;
绿烟红雾: 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译文: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如烟, 红桃如雾,弥漫二十多里。
原文: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 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为:成为,变为 艳冶:美丽,妖艳 粉汗:年轻妇女的汗; 歌吹:唱歌奏乐声
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译文:
与杏桃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更是奇特的景观;
原文: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
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石篑屡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 译文: 的梅花,是张功甫家遗留下来的, 赶快去看看那些东西。”
原文: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恋:迷住; 去:离开
译文:我这时被桃花迷住,竟然不忍心离
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 译文:
月下。
原文: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朝烟:早晨烟雾; 夕岚: 傍晚的山光; 为 : 是 雾和傍晚的山光;
译文:一天中最美的时刻是早晨的烟
原文: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勒: 抑制;
为: 被
译文: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 气抑制;
原文: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 赏析句子
•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 之草,艳冶极矣。 • 比喻、对比的修辞 • 生动形象写出了杭人游西湖的盛况, • 侧面体现西湖的美丽风光。
《西湖二》开头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 盛,为朝烟,为夕岚。”这是全文的纲。那么下文 是怎样跟它照应的? 为春: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 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 极矣。 为月: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为朝烟,为夕岚
设色:用颜色描画
译文: 实际上,湖水成为绿色的精妙
,山气用颜色描画的美妙,都 出现在早晨的太阳刚出来、夕 阳还没落下,才把西湖的浓媚 姿态发挥到极点。
原文: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 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尤: 尤其;更。 译文:
月下的美景尤其难以用语言形 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 的容颜,水的意境,都别是一 种趣味。
山色如娥 (2)《西湖一》描绘西湖全景的句子是: _____ 视 、_____、 _____、 波纹如绫 。”作者分别从 ___觉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嗅 和___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美丽景象。 断桥 至_ 苏堤 一带的景 (3)《西湖二)第2段写了_ 人 ,着力渲染了西湖“_ 艳冶 物,作者由 物 及_ ”的特点。
译文:唱歌奏乐声,如阵阵春风,年轻的
妇女们的汗如道道细雨,衣着华丽 的人很多,比堤边的草还要多,美 丽妖艳极了。
原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然:然而。
止: 只。
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 申三个时间。
原文: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
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 浓媚。 美妙。 始::才 工:精妙。 妙:
作者:袁宏道
• 学习目标:
•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西湖 美景
二、简介作者
袁 宏 道 (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 ,公安(今湖北公安 县)人。他与其兄宗 道、弟中道都是晚 明反复古主义运动 的代表人物 ,当 时 称“三袁” ,为“ 公安派 ”的创始者
西湖二
翻译文章
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品析句子
•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从词 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染”“设”两个动词准确传神,化静态 为动态,将大自然拟人作一位擅长丹青的 大家,写出了西湖湖水、山岚景色在早晚 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 的赞美之情。
品析句子
•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 堤畔之草,艳冶极矣。(从写作手法的角 度赏析) 这句话是描写杭人游湖盛况。属于侧面描 写,烘托出春天西湖桃花盛开之美。
钱塘湖春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宋]杨万里 水面初平云脚低。 毕竟西湖六月中,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风光不与四时同。 乱花渐欲迷人眼, 接天莲叶无穷碧,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映日荷花别样红。 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西湖一》译文: •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 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 上面。中午时分进入昭庆寺,喝完茶,立即 划船进入西湖。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 秀眉;桃花光艳,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 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轻软的绫 罗般起伏。刚抬头一看,就已如痴如醉。这 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大约像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的情景一样,我游西 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 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