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引言概述:《短歌行》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长诗,通过描绘战乱中人民的苦难和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民的深情厚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短歌行》进行详细阐述。
一、诗歌背景1.1 唐朝战乱背景:介绍唐朝时期的战乱情况,如安史之乱等。
1.2 《短歌行》创作背景:说明《短歌行》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如何受到战乱的影响。
1.3 诗歌意义:解释《短歌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如表达人民苦难、对国家忧虑等。
二、诗歌结构与形式2.1 诗歌结构:分析《短歌行》的整体结构,如几何式的递进结构。
2.2 诗歌体裁:介绍《短歌行》所属的体裁,如长诗。
2.3 诗歌语言特点:探讨《短歌行》的语言特点,如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
三、诗歌主题与意义3.1 人民苦难:阐述《短歌行》通过描绘人民的苦难来表达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3.2 对国家的忧虑:分析《短歌行》中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耽心,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思量。
3.3 对人民的深情厚意:说明《短歌行》中诗人对人民充满深情和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为民情怀。
四、诗歌艺术特点4.1 真实感与写实性:解读《短歌行》通过真正的描写和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战乱时期的生活场景。
4.2 感情表达:分析《短歌行》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人民和国家的深情厚意。
4.3 象征意义:探讨《短歌行》中的象征意义,如对燕子的描写象征着人民的命运。
五、诗歌影响与价值5.1 文学影响:说明《短歌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如对后世诗人的启示和借鉴。
5.2 社会价值:阐述《短歌行》所传递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价值,如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量。
5.3 个人价值:探讨《短歌行》对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的启示和影响。
总结:《短歌行》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长诗,通过对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思量,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对国家的忧虑。
其真正的描写、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其成为唐代文学的瑰宝,并对后世文学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短歌行》优秀教案,说课稿
《短歌行》优秀教案,说课稿第一篇:《短歌行》优秀教案,说课稿《短歌行》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短歌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本单元安排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短歌行》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作品。
诗中抓住“忧”字来写诗人为什么“忧”,如何解“忧”,从而表达希望能够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通过本课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方法,为以后学习诗歌及高考诗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渴望招纳贤才来建功立业的心情。
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问题探究,学习运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方式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说学生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
他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
学习了现代诗歌单元,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但是还未能形成系统的鉴赏诗歌学习方式。
同时,本单元学习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诗歌语言上的障碍和时间上的跨度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讨,增强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说教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1.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自我感知课文内容及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2.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诗文内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记忆诗歌。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及时总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诗歌。
短歌行课堂说课稿
短歌行课堂说课稿短歌行课堂说课稿精选篇1教学目标1、识记曹操的生平概况,识记“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特点。
2、能以本诗为例,初步了解曹诗“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
3、初步明确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基本读懂本诗,初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为培养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做准备。
教学重点本单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个古代诗歌单元,本诗篇幅短小,又编排在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本诗教学自然就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任务引领学生首先要读懂“这一首”,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教学中兼顾诵读,力争让学生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曹操这首代表作“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特色。
2、曹操在历史上和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极其复杂,教学中将避免在人物形象评价上的争议,而将学生的精力引导钻研文本,进而力争合理而多元地阐释文本中的艺术与人物。
教学方法讲解、点拨、诵读、讨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要学生集体背出《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后简述故事——《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把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但是,也有人说曹诗不好。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当天夜晚,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词就是今天学的《短歌行》。
二、初步感知1、一读诗歌:教师配乐诵读然后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在检查学生对补充注释后,讨论“朝露”、“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乌鹊”四个意象的内涵(强调:“乌鹊”在文中解释为“乌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视为吉祥鸟)。
教师强调:高中生读诗要学会“鉴赏”什么是“鉴赏”?“鉴”是鉴别,说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要求我们读懂诗歌;“赏”是欣赏,说的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的问题,要求我们学会评价诗歌。
2024短歌行说课稿)范文
2024短歌行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2024短歌行》的课程内容,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内容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2024短歌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现代诗歌作品。
它描绘了一个年轻人面对现实困境和生活压力时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关切和对自由、梦想的追求。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024短歌行》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现代诗歌。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2024短歌行》,我采取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 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的文字,理解诗歌中所传达的意思和情感。
2. 诗歌分析法: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3. 朗读和表演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讨论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以下教学准备:1. 诗歌教材:准备了《2024短歌行》的诗歌原文和注释,供学生参考和理解。
2. 多媒体设备:备好了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以便让学生听到诗歌的朗读和音乐的伴奏。
3. 教学辅助材料:准备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呈现诗歌的情景和氛围。
五、说教学过程1. 引入课程:通过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诗歌:让学生阅读诗歌的原文,并解释一些生词和难句,确保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3.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涵。
4. 朗读和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表演诗歌,体验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并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丰富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短歌行》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短歌行》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短歌行》说课稿1一、说教材地位与内容《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二、说教学目标“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强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3、情感与态度: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四、说学情我所上课的班级为K一1班,该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这样的:1、知识能力方面:诗歌重朗读,而在朗读方面,相对其它文学体裁而言,我校高一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兴趣会大一些,如果能抓住这一点,会增加课堂的学习气氛但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初步认识上,在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现代诗歌学习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阅读面狭窄,生活阅历浅,没有耐心透过诗句深入探究诗人的思想情感,以致于难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本单元虽然有了前面几首诗歌的教学铺垫,但感觉学生品读诗歌的底子仍然比较薄弱,对诗歌鉴赏感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一、课题名称及背景介绍本次课程的课题为《短歌行》,是一首古代文学作品,由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
该诗以描绘大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韵律美,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短歌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短歌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短歌行》的全文和相关图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件和音频。
3. 学生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与自然景色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自然景色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习课文(1)呈现课文:通过课件展示《短歌行》的全文,并逐句解读诗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2)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3)集体朗读:请全班齐读《短歌行》,通过集体朗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体验(1)画面欣赏:播放与《短歌行》相关的自然景色图片,让学生欣赏漂亮的自然体面,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体验。
(2)情感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写下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短文,并与同组的同学分享。
鼓励学生用诗歌、散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拓展延伸(1)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创作一首与《短歌行》风格相近的诗歌。
可以提供一些韵律和表达方式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引言概述:《短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量,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本文将从文学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点、意义价值和传世影响等方面对《短歌行》进行详细解读。
一、文学背景1.1 唐代文学的特点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文学风气盛行,诗歌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学形式。
1.2 白居易的文学地位白居易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诗中之仙”。
1.3 《短歌行》的创作背景《短歌行》是白居易在晚年创作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量和对社会的关注。
二、主题内容2.1 人生苦短《短歌行》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2.2 励志向上诗中提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不畏难点。
2.3 社会现实批评《短歌行》还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揭露,呼吁人们珍惜时光,追求真理。
三、艺术特点3.1 短小精悍《短歌行》全诗惟独20句,每句惟独7字,简短而有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2 压韵工整白居易运用了压韵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使整首诗更具韵律美。
3.3 意境深远尽管《短歌行》篇幅短小,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四、意义价值4.1 文学意义《短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2 思想意义诗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成为后人励志向上的经典格言,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
4.3 社会意义《短歌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和人生的真谛,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和人们的思想境界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五、传世影响5.1 流传广泛《短歌行》自问世以来向来备受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
5.2 影响深远《短歌行》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觉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引言概述:《短歌行》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短歌行》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文化内涵、影响与价值以及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一、创作背景:1.1 历史背景:《短歌行》是南朝梁代文学家陈子昂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于南朝梁武帝时期。
1.2 文学背景: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士大夫阶层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因此陈子昂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3 诗歌创作动机:陈子昂写《短歌行》的初衷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以期唤起人们的觉醒和改变。
二、艺术特点:2.1 诗歌形式:《短歌行》以五言绝句为基本形式,每首诗四句,字数有限,形式简洁明快。
2.2 语言风格:陈子昂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2.3 韵律节奏:《短歌行》的韵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有力,使整首诗具有强烈的音乐感。
三、文化内涵:3.1 崇尚正义:《短歌行》反映了陈子昂对社会不公和道德败坏的强烈愤慨,表达了他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和呼吁。
3.2 赞美英雄:诗中描绘了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他们坚守正义、勇敢无畏,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3.3 反思人生:陈子昂通过《短歌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四、影响与价值:4.1 文学影响:《短歌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来长篇叙事诗的重要典范和启示。
4.2 思想影响:诗中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的精神成长。
4.3 文化价值:《短歌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五、对现代文学的启示:5.1 创作形式:《短歌行》的形式简洁明快,启示了现代文学创作中追求简洁、精炼的表达方式。
短歌行授课说课稿(精选7篇)
短歌行授课说课稿(精选7篇)短歌行授课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短歌行授课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短歌行授课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设想】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
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作家和题解】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
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
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短歌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从文学价值、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涵与魅力。
首先,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短歌行》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月亮、影子与诗人自己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孤独而又豪放的情感。
其次,从艺术特色上分析,《短歌行》的韵律和谐,节奏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形成了一种规整而富有变化的节奏感。
同时,诗中的对仗工整,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加深了诗句的意境。
在情感表达方面,《短歌行》充分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个性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中多次提到“君不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鼓励人们把握当下,尽情享受生活。
最后,从文化背景来看,《短歌行》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文人墨客多有豪放不羁的性格,李白便是其中的代表。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短歌行》是一首集文学价值、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诗歌的美,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李白的诗歌世界和唐代的文化氛围。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曹操的《短歌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感慨,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雄心。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语言简洁质朴,情感真挚深沉,用典自然贴切,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曹操的诗歌风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曹操的诗歌以及魏晋时期的诗歌特点还比较陌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还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于历史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曹操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典故。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体会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雄心。
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用典、比兴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曹操的雄心壮志和广阔胸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体会诗人对人才的重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用典、比兴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鉴赏。
2024《短歌行》说课稿范文
2024《短歌行》说课稿范文课程名称:《短歌行》一、教材介绍1. 课程背景:《短歌行》是2024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篇古文课文,属于文言文阅读的范畴,是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短歌行》的基本内容、掌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短歌行》的主题和意义,把握课文的情感表达。
4. 教学难点:理解并解读课文中的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课文的内涵。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引用相关文学作品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歌行》中的艺术手法和意义。
3. 讨论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彼此的理解和见解。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辅助教具:准备电子版的《短歌行》,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古代诗歌作品,用于对比分析和引用。
3. 课堂练习:准备一些课堂练习题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段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短歌行》的背景和作者。
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述:简要介绍《短歌行》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3. 重点解析: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和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4. 对比分析:将《短歌行》与其他相关古代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歌行》的艺术价值和创作特点。
5. 案例引用:引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例子,与《短歌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6.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短歌行》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7.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8. 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归纳总结《短歌行》的主题和意义。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引言概述:《短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
本文将对《短歌行》进行说课,通过对其内容、结构、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
一、内容分析1.1 《短歌行》的主题《短歌行》主要描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量,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生活苦难的观察和感受。
1.2 《短歌行》的情感表达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人生的无奈和苦涩,也有对夸姣事物的赞叹和憧憬。
1.3 《短歌行》的文学价值《短歌行》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形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结构分析2.1 《短歌行》的体裁特点《短歌行》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每首诗由五言句构成,行数较短,表达简洁明了。
2.2 《短歌行》的章回结构作品分为五章,每章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整体结构紧凑,内容丰富。
2.3 《短歌行》的语言特点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三、风格分析3.1 《短歌行》的抒情风格作品以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3.2 《短歌行》的现实主义风格作者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呈现出真实而深刻的人生画卷。
3.3 《短歌行》的艺术特色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学意象和象征,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追求。
四、影响分析4.1 《短歌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短歌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4.2 《短歌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短歌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篇章。
4.3 《短歌行》对读者的启示通过阅读《短歌行》,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思量和体验。
五、总结通过对《短歌行》的内容、结构、风格和影响进行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短歌行说课稿
说课稿一、说教材《短歌行》选自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本单元以“诗意人生”为人文主题,从古代诗歌角度承担“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应该关注的核心素养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与“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创设沉浸式体验课堂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人才观”赏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曹操的《短歌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体诗歌,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通过表达对贤才的渴求来展现自己远大的抱负。
二、说学情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因此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知识与能力方面:高一学生无论是对于诗歌还是曹操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和课后学习提示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和所采用的的表现手法,具备基础的诗歌赏鉴知识,但是不能够更深入的挖掘诗句的意思。
心理方面: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有畏难的心理,总是觉得读不懂,所以对于诗歌的表现手法内化到探究活动中,消除学生疑虑,产生学习的兴趣。
在诗歌朗读方面。
学生能够自主诵读诗歌,但在情感把握上有待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诵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因声求气。
三、说教学目标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业质量水平1中都强调了要使学生有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根据学情以及教材分析本节课设置了以下的目标:1、语言积累与建构:理解诗歌思想内容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解读四种人才观,并联系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通过吟咏的方式体会曹操的情感变化以及诗歌的音韵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有通过语文的学习理解文化的意愿。
(诗歌重诵读,1、3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反复吟咏来达成,2、4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探究活动来实现。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一、说教材《短歌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激昂豪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学习《短歌行》,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短歌行》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它既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特色,又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色彩。
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它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主要内容:1. 描述了边塞战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豪迈。
2. 诗人以壮志凌云的豪情,表达了自己报国之志。
3. 借鉴历史典故,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1. 结构分析:《短歌行》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了七言绝句的格律。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出黄河壮丽的景象,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出了边塞战场的孤寂与雄浑;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借用羌笛之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以春风喻国运,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意象分析:本文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等,形象地展现了边塞风光。
同时,意象的运用也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如“羌笛”、“杨柳”、“春风”等,使诗意更加深远。
3. 情感分析: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报国之志。
全诗情感激昂,充满爱国主义情怀,令人振奋。
四、说教法在教学《短歌行》的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1. 启发法:- 以问题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如“黄河在这里象征着什么?”、“诗中的‘春风’有什么深层含义?”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边塞风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短歌行》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
《短歌行》优秀说课稿《短歌行》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短歌行》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短歌行》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短歌行》是建安文学开创者曹操的著名作品,也是汉魏诗歌的杰出代表。
这是一首曹乐府诗歌,全诗运用比兴、典故等艺术手法,抒情与言志相结合,表现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基本特征是意象明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应以点拨为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汉魏诗歌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对诗歌大意的疏通以及对重点知识的讲解。
2、说学生情况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从小学到初中都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许多著名作品学生都能吟诵,所以都有一定的古典诗歌学习基础。
但是,汉魏诗歌时代久远,语言精炼,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学习时不仅要熟读、背诵,还要了解诗歌特点,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
新课标就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大意、掌握诗歌意象、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依据]:单元要求: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意象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情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
”——蔡元培[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引言概述:《短歌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而著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短歌行》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的艺术之美。
一、诗歌背景1.1 作者简介: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作品被称为“李白体”。
1.2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巅峰。
1.3 诗歌形式:《短歌行》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以四言句为主,节奏明快,易于吟诵。
二、诗歌内容2.1 描写对象:《短歌行》以描写美丽的风景和自然景色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2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2.3 意境构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构建了一幅美丽、深邃的意境,引人入胜。
三、艺术特点3.1 语言简练:《短歌行》语言简练,字字珠玑,节奏明快,给人以清新、轻快之感。
3.2 意境深远: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蕴,引发读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
3.3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诗歌主题4.1 自然美:《短歌行》主题突出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2 生活感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4.3 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启示人们珍惜生活、感恩自然。
五、诗歌意义5.1 文学价值:《短歌行》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5.2 教育意义:通过对《短歌行》的深入解读和研究,可以启发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5.3 时代意义:《短歌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诗歌创作的辉煌,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短歌行》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诗篇之一。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短歌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曹操的生平及历史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并能够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哲理。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短歌行》出自一位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曹操。
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在这首诗中,曹操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
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豪情壮志和深沉哀愁。
二、作者介绍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一生经历了战乱频繁的时代,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逐渐统一了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
曹操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三、时代背景《短歌行》创作于东汉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群雄割据的时代。
曹操在这样的背景下,既要应对外敌,又要稳定内政,其内心的压力和挣扎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曹操写下了《短歌行》,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功名虚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四、诗歌鉴赏《短歌行》全诗共八句,分为两个部分。
前四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叹。
诗人以酒助兴,以歌抒怀,感叹人生如同朝露一般短暂,而逝去的日子充满了苦难。
后四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无奈。
诗人认为,面对人生的忧愁和烦恼,唯有借助酒来暂时忘却。
这里的“杜康”是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也代指美酒。
在鉴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意象的运用:诗中的“朝露”是典型的意象,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脆弱。
2. 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酒当歌的行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哀伤。
短歌行说课稿
短歌行说课稿引言概述:短歌行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而受到广泛喜爱。
在这篇说课稿中,我们将探讨短歌行的特点、历史背景、韵律结构、艺术表现以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短歌行的特点1.1 简洁明快:短歌行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情感,字数较少,意境鲜明。
1.2 抒发情感:短歌行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传达内心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
1.3 情节紧凑:短歌行通常通过简短的情节展示人物的命运和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短歌行的历史背景2.1 起源:短歌行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2.2 发展:在唐宋时期,短歌行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当时文人雅士们流行的文学形式。
2.3 影响:短歌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短歌行的韵律结构3.1 音律:短歌行注重音律的韵脚和节奏,常常采用双声对仗和押韵的方式,使其更具韵味和美感。
3.2 篇幅:短歌行的篇幅较短,通常由四至六句组成,每句字数相对较少。
3.3 语言:短歌行的语言简洁明快,常常采用对仗、排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其更具表现力。
四、短歌行的艺术表现4.1 情感表达:短歌行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4.2 描绘景物:短歌行常常通过简洁的描写手法,生动地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4.3 表达思想:短歌行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五、短歌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5.1 影响诗歌:短歌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诗歌更加简洁明快。
5.2 影响歌曲:短歌行的韵律结构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对现代歌曲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3 影响散文:短歌行的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也对现代散文的写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2024《短歌行》的说课稿范文
2024《短歌行》的说课稿范文教材1、《短歌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
它以平民百姓的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平现象。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短歌行》的主题和写作背景,掌握诗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学会解读古文并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历史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喜爱。
3、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短歌行》的主题和写作手法,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解读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褒贬意义,深入理解诗中的社会批判和人生思考。
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批判性阅读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和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思想,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教学课件和相关的教学资料,以图文并茂地展示诗歌内容和分析要点。
同时,我还准备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献资料,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文。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前,我会先与学生聊一下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学特点,以便让学生对《短歌行》有一个初步了解。
然后,我会分享一些古诗词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文化氛围。
最后,我将正式引入今天的课题《短歌行》。
2、课前预习检测在课前,我布置了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短歌行》的内容与主题,包括与唐代社会背景相关的资料和相关的文学评论。
在课堂上,我将让学生分享他们的预习成果,并提出一些导读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诗歌。
3、分析诗歌内容和修辞手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背景和内容后,我将与学生一起逐句分析《短歌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用典、对仗、比喻等,让学生领会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批判意义和对人生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说课稿
二、说课内容
1. 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个单元的诗歌可以说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
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
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汉魏晋五言诗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在第一课时的时候给学生梳理《汉魏晋诗三首》(即《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的思路及基础知识,这节课打算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养上,把曹操的《短歌行》作为一个突破点,上一节知识扩展和探究的活动课。
根据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这节课应达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二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在于:注重古体诗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让学生在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展示表达中学体验古体诗的情感魅力和艺术趣味;让学生在迁移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个性独特的诗人曹操。
②教师指导学生找到资料后要尽量多分析,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然后围绕主题进行综合,在上课的时候按照什么思路来展示自己的收获。
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2. 教法:
通过学生扩展探究、展示表达、迁移阅读和交流提高的活动环节,培养同学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他们创造性的审美和探究学习的综合素养。
(1)依据:在学第二单元的时候,已经试过了自己查找资料介绍名人,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这次可以增加难度,要求学生更多的是自己的分析。
(2)目的:学习诗歌采用活动课的形式,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选择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
3. 教学程序:
(1)课前探究准备阶段(分好学习小组,6或7人/组,共8组)
在古典诗歌单元的教学结束以后,布置以下的探究活动作业:
①自选或编辑一段乐曲,进行曹操诗作《短歌行》的配乐朗诵。
②查找资料,制作PPT、Flash等形式的电脑课件,介绍诗人曹操和他的诗歌作品。
③查找关于“曹操”的故事,课下相互交流。
(以上作业要求学生在一星期内独立完成,也可另外自选形式)
此环节设计目的:通过探究活动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发挥同学们的个性优势,扩展课外知识能力的同时,形成独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课内展示表达和比较阅读阶段
步骤一:教师在音乐声中导入
①导语设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说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都是在中国历史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与他们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魏武帝曹操。
②歌声渐稀,教师点明主题:这是一节知识扩展和探究的活动课,需要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参与。
(这节展示课的目的和意义)
③由两位学生主持展开
步骤二:课内展示(分两部分展示,基本上由学生组织完成)
第一部分:
①学生展示曹操诗作《短歌行》的配乐朗诵(抽查一到两个组)
②教师简单归纳小结,并播放《短歌行》的名人朗诵,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
第二部分:
①按照自己的理解介绍曹操和他的诗歌作品。
(抽查一到两个组)
②教师归纳小结,对同学们的探究活动过程和作品做启发性的点评。
步骤三:比较阅读
①节选《三国演义》中能表现曹操鲜明个性的章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点评。
老师不作统一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②播放简短的有关曹操的影视片,加深学生对这个人物的印象。
③教师总结,并提出思考题作为作业:曹操的文才在历史上素有争议,人们对他是褒贬不一的,你对他又有什么看法,查找相关的资料后写成一篇评论的文章。
三步骤设计的目的: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提供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展示、点评的分析和表达过程中,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张扬个性化的语文学习。
(3)课后交流提高阶段
课后交流以针对作品和个人评出以下奖项的活动形式展开:
Ø最具个性创意奖
Ø最具配乐完美奖
Ø最具诗人气质奖
Ø最具演讲口才奖
此环节设计目的:为了使课后交流学习提高不流于口头形式,让没能出来展示作品的同学也有机会参与交流学习和提高,他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观看,争取更多的选票。
教师也可以根据他们评选出来的结果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附选票(样式)
注:需评委签名确认投票的同学已观看以上作品才算有效选票!评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