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b1ac1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8.png)
消化系统毒性
6)其他,如甲孕酮、甲地孕酮对预防化 疗引起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亦有很好效 果。 呕吐旳治疗需要综合治疗,正确旳护理、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控制呕吐旳药物 一般需联合应用,如地塞米松和胃复安、 5-HT受体拮抗剂;安定与胃复安联用。
消化系统毒性
2.黏膜炎、腹泻、便秘 常见引起黏膜炎旳药物有甲氨蝶呤、氟 尿嘧啶和抗肿瘤抗生素 常见引起腹泻旳药物有氟尿嘧啶、甲氨 蝶呤、阿霉素、阿糖胞苷、顺铂等 治疗原则均以对症为主,明显腹泻者应 予以肠道粘膜保护剂,补充液体、电解 质、能量等
骨髓克制
2.血小板降低 血小板降低多发生在粒细胞降低后来
当血小板低于20×10^9/L,内脏出血危险 增大
血小板低于10×10^9/L,易出现中枢神经 系统,胃肠道出血
血小板减低可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旳 松 10mg 1-2次/日),予以血小板滴注, 予以促血小板生长旳细胞因子TPO,白介 素-11等
消化系统毒性
长春碱类药物多引起便秘,可予以轻泻剂。 3.肝毒性
多数患者以ALT升高为主,一般为一过性,常 发生于化疗后7-17天,停药后予以保肝治疗。 对肝功能异常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损害肝脏毒性 旳药物。 化疗药物引起旳肝损害体现: 1)中毒性肝炎。由药物直接引起急性肝细胞功能 障碍,体现为ALT升高,产生胆汁淤积和脂肪 浸润,常见药物有甲氨蝶呤、左旋门冬酰胺酶、 足叶乙甙等。
心脏毒性
以蒽环类药物最常见,涉及表柔比星、多柔 比星等。靶向治疗旳曲妥珠单克隆抗体, 氟尿嘧啶、紫杉醇、大剂量环磷酰胺等。
心脏毒性分为: 1.急性或亚急性心脏毒性
指在用药过程中立即产生或用后数小时至 数天内发生,易发生在单次大剂量静脉迅 速给药时,多与总剂量无关。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3f2cc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2.png)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抗肿瘤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其临床应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问题出发,探讨其对策。
一、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问题1. 药物不良反应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造血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等。
这些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放弃治疗。
2. 药物相互作用抗肿瘤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管理问题。
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
3. 药物剂量控制抗肿瘤药物的剂量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管理问题。
药物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剂量不足则可能影响疗效。
4. 药物误用抗肿瘤药物的误用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管理问题。
医护人员可能由于疏忽或不当操作,导致药物的错误使用或泄漏,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二、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对策1. 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治疗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2. 加强药物相互作用的管理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对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评估和管理。
3. 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合理控制药物的剂量。
同时,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4. 加强药物误用的管理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减少药物误用的发生。
同时,还应加强药物的存储和使用管理,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总之,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环节。
医生和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df8252010661ed9ad51f3e8.png)
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可分为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两大类。
近期毒性反应一般指发生于给药后4周内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大类。
一、局部反应抗肿瘤药物的局部反应主要为抗肿瘤药物局部渗漏引起的组织反应或坏死及栓塞性静脉炎,与一部分抗肿瘤药物的组织刺激性有关。
一旦疑有外渗发生,应采取:1、停止输液2、限动肢体3、回抽外渗药物4、拔针5、外渗部位避免施压6、有指针时按不同药物,局部使用解毒剂7、按不同药物局部冷敷或热敷8、抬高肢体9、报告和记录10、局部用中药或硫酸镁。
静脉炎的处理防胜于治,药物应稀释到一定浓度,滴注时调节好滴速,选择深静脉或中央静脉置管均有意义。
使用PICC对防止药物外渗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全身反应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
局部反应表现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常见于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如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或生理盐水后仍可继续用药,但速度宜慢。
在用药开始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过敏反应,可表现为颜面潮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等,需立即停止输液并作相应处理。
2.发热如以低剂量做试验,严密观察体温、血压、及时补液,使用退热剂及激素,可避免严重后果。
3.造血系统反应由于半寿期的不同,最初常表现为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的减少,其次是血小板的减少,严重时血红蛋白也降低。
仅有少数药物没有或少有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程度与患者个体骨髓储备能力关系密切。
用药前有肝病、脾亢、接受过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或过去曾行放/化疗者更易引起明显的骨髓抑制。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对于停药后2-3周恢复。
4.胃肠道反应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食欲不振为化疗最初反应,出现于化疗后1-2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孕酮类药物有助于改善食欲。
恶心和呕吐目前用于止吐的药物主要有5-HT3受体拮抗剂、胃复安、地塞米松、氯丙嗪等。
目前常用5-HT3受体拮抗剂单用或联合地塞米松,可加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异丙嗪等。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baad52ba5e9856a561260a4.png)
重使用。 4.7 水肿:是患者应用紫杉醇后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反
应,多见于给药后的 1 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外周水 肿、胸水、腹水,患者多数没有生命危险,给予对症处理后,症 状消失。 根据资料研究表明,联合应用皮质类固醇有利于降 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发生水肿的原因机制,目 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紫杉醇;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 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6567 (2013 )08 —0273 —02
紫杉醇是从太平洋红豆杉中 分 离、 提 纯 的 天 然 产 物, 属广谱、高效、作用机制独特的天然抗癌药物。 其化学结 构是紫杉烷类中一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 对多种肿瘤有疗效,与已上市的其他化学合成抗肿瘤剂 或植物抗癌药物比较,抗癌机理有所不同。 对卵巢癌、食 管癌、头颈部 癌、 乳 腺 癌、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等 有 一 定 效 果, 但在临床应用时更多趋向于联合给药,不仅有利于抗肿 瘤药物治疗 效 果 的 提 高, 同 时, 能 显 著 降 低 药 物 不 良 反 应,减少患者痛苦。 伴随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不断高 发,紫杉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 也日渐增多[1] ,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保证紫杉 醇抗肿瘤化疗药物继续使用的关键。 目前,临床应用紫 杉醇的不良反应主 要 包 括: 骨 髓 抑 制、 过 敏 反 应、 神 经 毒 性、消化道反应、肌肉或关节疼痛反应以及心脏毒性反应 等。 经研究结果表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大小,与给药 剂量、方式、个 体 差 异 均 有 直 接 关 系, 医 生 在 使 用 时, 应 详细询问患者的基本资料,全面了解紫杉醇的药理学作 用和毒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严格掌握适应征和药物浓度, 将药物毒性反应降至最低。 现将我院自 2012 年 1 月 ~ 2012 年 12 月收治的应用紫杉醇发生不良反应的 100 例 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共35张PPT】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df34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8.png)
迟发性腹泻的处理
? 治疗:如治疗不当,腹泻可危及生命,尤其对于合
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
? 处理:一旦出现稀便、水样便或异常肠蠕动,必须 立即开始洛哌丁胺治疗。首次稀便或水样便后立即 服用 4mg ,以后每 2 小时 2mg ,,至少 12 小时,直
到腹泻停止后服用 12 小时,但总的服用时间一般不 超过 48 小时。
? 现有的化疗药物大多对正常组织也产生一定的毒性
和损害,尤其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组织如口腔黏膜的
损害较大,导致口腔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可高达
66% ,其中 50% 的患者需要治疗。
黏膜炎发生机理
? 消化道上皮细胞更新受到抑制,可使从口腔到肛门 的整个消化道黏膜变薄,易于产生继发感染,如口
角炎、舌炎、肠炎、直肠炎等,可引起消化道溃疡
吉西他滨使用前、中应用地塞米松可防止皮肤反应。
子宫内膜增厚
? 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表现为雌
激素受体激动剂,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但不引起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升
高,其对绝经前妇女乳腺组织和子宫内膜表现出抗 雌激素作用。
子宫内膜增厚的处理
? 治疗: 使用上述药物治疗乳腺癌时,应每 3 月复查子宫内膜
迟发性腹泻的处理
? 处理:如迟发性腹泻为Ⅳ度或使用洛哌丁胺已超过 48 小时,除住院补液、抗生素预防、胃肠外支持治 疗外,还需改用其他抗腹泻治疗,如生长抑素。
? 预防:洛哌丁胺不应用于预防给药。出现严重腹泻 的患者,在下一周期用药应减量 20%-25% 。
胃肠道穿孔的治疗与预防
? 药物治疗可使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胃肠道穿孔,特 别是治疗敏感的肿瘤,如恶性淋巴瘤。抗 VEGF 的 靶向治疗药物易引起穿孔,如贝伐单抗,发生率在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2027d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7.png)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Ⅰ目的为安全、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Ⅱ范围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药学部、医务部。
Ⅲ规程一、局部反应有些刺激性较强的抗肿瘤药,如长春碱类、葸环类、丝裂霉素和氮芥:等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使用时应予重视,预防为主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
(一)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注入化疗药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
处理: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应避免直接推注药物,而将化疗药物稀释后静注或静滴,然后采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充分冲洗输液血管,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如需多次用药或患者静脉过细,均可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则不会引起静脉炎,并可保留导管,使患者减少多次穿刺之痛苦,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二)局部组织坏死:当刺激性强的化疗药漏人皮下时,即可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漏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持续2-3周。
如漏药当时未作处理,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形成溃疡,需待数月溃疡才能愈合。
处理:1.及时发现:当化疗药漏于皮下时患者即刻感到局部明显疼痛,此时应立即停注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完输液管道内的化疗药物,拔出针头,重新选择其他血管穿刺输液;2.及时处理:用生理盐水作局部皮下注入,以稀释化疗药的浓度,并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然后根据化疗药物的特性予以冷敷或热敷。
(三)抗肿瘤药静脉外渗的处理静脉滴注或推注化疗药物时,如果使用不当,可使药物外渗到皮下组织,轻者引起红肿、疼痛和炎症,严重时可致组织坏死和溃疡,较长时间不愈合,给患者带来痛苦。
因此,医务人员应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而后两项十分重要。
1.药物外渗的预防,具体措施如下:1.1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
1.2输注化疗药的人员应受过专门训练或取得从事化疗的证明,按制定的方案进行化疗。
1.3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891e309a6c30c2259019e93.png)
【 关键词 】 抗肿瘤 药物
不 良反应
防治
Su yo d es ec o so ni mo r g n h i cnrl au e. A iP r ayD at n, h it o i l Y l . ui td na v rerat n f tu rd u sa dter o to mesrs W NGY. ar c p r tTeFr H s t o ui Yl i a t a e m s pa f n n
(6 . % )adpsil i 2 ae 2 . % ) nteept ns l s eesgt r ta m l .T eavrerat n f rg ee 57 n os e n 6css( 5 5 .I s a et,ma r l hl mo n f ae b h i ew i y eh e s h des eci so u sw r o d
a xcy( . % )i 0 ae wi d e e eci s m n h m,eaut nw s uei ae , conigf 8 8 , rbbei6 ae ct ii 29 o t n12c s t avr atn .A ogte s h sr o vlao a r n9css acu t o . % po al n 7C s i s n r s
S a n i7 8 0 . i a h a x l 0 o n .
【 bt c】 O jcv T p r t vr atn oatu o d gad e uef e m n Me os h a v s r A s at r b t e o xle h a ee ecosfntmr r s n a r rr tet t d Te t oa e e e ei e o e d sr i i u m s sota . h d a fd r —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防治措施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2e4c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a.png)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防治措施黎国栋【摘要】目的统计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治疗方案、用药方式等详细资料,对患者用药种类和用药产生的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在具有明显疗效的患者的用药方式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防治措施.结果在药品类别和不良反应类型中,在以消化系统中不良反应最多,如呕吐等,结合患者用药疗效我们也给出具体的用药防治措施.结论临床运用抗肿瘤药物应及时且应注意搭配使用,这样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6(031)005【总页数】3页(P866-868)【关键词】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作者】黎国栋【作者单位】545005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目前抗肿瘤药物已成为治疗癌症患者的一类重要治疗方法,由于其杀伤肿瘤细胞的疗效显著,所以被临床广大医生所采用[1-2]。
目前上肿瘤药物大致分为两类,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剂。
化疗药物中又根据其药物作用原理分为:①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这类药物中有嘌呤核苷酸抑制药,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核苷酸还原酶抑制药,DNA多聚酶抑制药:阿糖胞苷(Ara-C)[3-4]。
②对DNA结构和功能有影响的药物[5-6]。
③抑制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药物[7]。
④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DACT)、多柔比星、柔红霉素[8]。
⑤调节体内激素类药物[9]。
生物治疗药物:①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和造血生长因子。
②单克隆抗体。
③免疫细胞杀伤类,淋巴细胞杀伤细胞等[10-11]。
这些种类繁多的抗肿瘤药物在显著抗肿瘤疗效的同时也会带来显著的副反应,所以对于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的临床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12]。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到2013年于我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46例,选择条件为:①需在放疗前经过化疗药物治疗患者,②需在化疗药物治疗后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f8b3855270722192ef77f.png)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最严重的毒性反应,其外周血白细 胞、血小板的明显下降,可引发致死性感染与出血,并限制了化疗的进 程,直接影响预后,因此对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骨髓抑制应予以积极 的预防和处理。 (一)、骨髓抑制程序按WHO毒性评定标准确定,根据白细胞、中性粒 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级如下:
五、肝功毒性 肝损害是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肝损害时可选用以下1
—2种药物保肝治疗,当谷丙转氨酶>200IU/L时停止化疗。 ①注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1.2 ivdrip qd;②门冬氨酸钾镁30ml
ivdrip qd;③甘草酸二胺注射液20ml ivdrip qd;④水飞蓟宾150mg po tid;⑤联苯双酯7.5—15mg po tid;⑥地塞米松5—10mg ivdrip qd。 六、心脏毒性
因2ml im bid③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3mg iv qd/bid或恩丹西酮8mg iv qd/bid;④地塞米松5mg iv bid;⑤口腔黏 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青霉素800万u ivdrip qd至口腔炎消 失;⑥腹泻可应用诺氟沙星0.2 tid或咯派丁胺1粒 qd或蒙脱石散剂 3 tid至腹泻停止并适当补液及补充电解质。
1、 消化道反应 (一)、消化道反应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分为五级
分级项目
恶心、呕吐
口腔炎
腹泻
0度
无
无
无
Ⅰ度
恶心
疼痛
短暂(<2天)
Ⅱ度
恶心、呕吐可控 制
溃疡能进食
能耐受(>2 天)
Ⅲ度
恶心、呕吐难控 溃疡能进流质食 不能耐受,需治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2023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0dd4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d.png)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响处置预案肿瘤的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中使用的多数抗肿瘤药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会对机体的某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可能限制药物的用量、阻碍疗效的发挥。
依据抗肿瘤药所致的不良反响发生的时间不同,临床将其分为:①马上反响:局部刺激、恶心、呕吐、发热、过敏。
②近期反响: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腹泻、脏器功能损伤。
③远期反响:诱发肿瘤、免疫功能抑制、不孕等。
因此,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响应加以重视,现依据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响发生的组织、系统的不同,总结如下:1.消化系统不良反响及防治胃肠道毒性作用消灭的时间、程度与患者体质有关,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3〜4 小时消灭。
一\恶心、呕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
顺伯是迄今为止致吐作用最强的化疗药物。
防治:5-HT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疗效较好;甲氧3氯普胺、苯海拉明、地塞米松、西咪替丁等联合应用于止吐;对使用培美曲塞化疗所致的呕吐产生了条件反射,可用苯二氮卓类冷静药止吐,同时应防止水、电解质失调。
可以赐予胃粘膜保护药物,泮托拉噗钠等。
中药生脉注射液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响。
二、黏膜炎化疗药物会影响增殖活泼的黏膜组织,引起口腔炎、唇损害、舌炎、食管炎和口腔溃疡。
常见于甲氨蝶吟、氟尿喀咤、卡倍他滨、依托泊甘、培美曲塞、放线菌素Do 防治: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养分,多饮水;不吃对口腔黏膜有刺激的食物;可以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益口含漱液漱口。
削减溃疡发生率,溃疡处可用口腔溃疡膜、锡类散等治疗,也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亚叶酸钙溶液漱口。
必要时应用抗感染、抗真菌药物。
三、腹痛多见于长春碱类、去氧氟尿甘、阿糖胞昔、替尼泊甘、利妥昔单抗等。
防治:严格把握给药速度。
可对症处理,赐予雷尼替丁、奥美拉理等。
四、腹泻简洁引起腹泻的药物有氟尿喀咤及其衍生物、羟基服、阿糖胞甘、甲氨蝶吟、依托泊甘等。
浅谈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浅谈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7ed217b8e9951e79b8927ae.png)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 延长患者的生命;
局部治疗等。
作者简介:陈淑敏,女,硕士,主管药师。
1335
临床药学
临床上常用的抗癌药物从化学结构可以以分为:抗代谢药 物、抗肿瘤天然药物、烷化剂、铂络合物、生物效应调节类以及 部分抗生素等等。 抗代谢类主要作用是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 长繁殖,对肿瘤的活性抑制主要是通过酶抑制作用;抗肿瘤天 然药物是一种抵抗肿瘤活性的化学物质, 它是由微生物产生, 其作用就是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内进行干扰。 常见的是:多 肽类抗生素、蒽醌类抗生素等。 烷化剂是直接作用于 DNA 并破 坏 DNA 化学结构,以及阻止 DNA 进行复制的药物,在体内形 成的碳正离子能与细胞内多种成分发生反应, 与 DNA 双链开 成交叉连接,毒害肿瘤细胞。 铂络合物中第一个抗肿瘤活性的 是顺铂,顺铂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非特异性药物,其可以对 DNA 的复制过程进行抑制。 生物效应调节类药物,可以增强患 者对细胞内毒性物质的耐受能力,增强免疫性,从另一方面也 预防和组织细胞转化,进一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反应。
[10] 王艳华.中成药处方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 (2):120-121. (收稿日期:2014-01-15)
浅谈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其防治
陈淑敏
(郑州市人民医院颐和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药物化学治疗是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 抗肿 瘤药物可在手术后辅助或巩固治疗,缓解临床症状。 但是,在应 用抗肿瘤药物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以至于无法实现更好 的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采用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进 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肿瘤 药物 不良反应 防治
抗肿瘤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 ppt课件
![抗肿瘤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1b6aa7ff00bed5b8f31d78.png)
抑制RNA合成的药物次之,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
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较小。
●骨髓抑制毒性代表药物,较明显的药物有蒽环
类药物、氮芥、甲氨蝶呤、丝裂霉素、替尼泊苷、
长春地辛、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健择、
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诺维本、
开普拓等。
●靶向治疗药物也可引起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如舒尼替尼(12%,8%),索拉非尼(5%,1%)。
抗肿瘤药物常见 不良反应的防治
2020/11/13
1
药物不良反应定义
WHO国际药物监测中心ADR是指: 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人体的功能恢
复期、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有害且非 期望的反应。 我国SFDA ADR是指: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 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不 良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 异性遗传体质等。
对使用发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20%的化疗方案时,宜
预防使用G-CSF,如TAC(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
胺)。 2020/11/13
13
2、血小板减少 ●化疗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多为抑制性。 ●密切注意出血倾向,防止出血发生 ●避免使用抗凝血药 ●应用具升高血小板药物,如血小板生成素(TPO)、
2020/11/13
9
抗肿瘤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一、骨髓抑制:
●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
毒性作用。
●骨髓中各种血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决定于它们
半衰期的长短:
白细胞的半衰期仅6h;
血小板的半衰期为5~7d,较易引起减少;
红细胞的半衰期长达120d。
2020/11/13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652b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e.png)
14
HIGH (高度致吐风险)
AC方案(蒽环类+环磷酰胺) 顺铂 ≥ 50 mg/m2 环磷酰胺 > 1500 mg/m2 卡莫司汀 > 250 mg/m2 六甲蜜胺 氮烯咪胺 氮芥 丙卡巴肼(口服) 链脲霉素
MODERATE (中度致吐风险)
顺铂 < 50 mg/m2 卡铂 奥沙利铂 > 75 mg/m2 伊立替康 长春瑞滨 (口服) 阿霉素 表阿霉素 环磷酰胺≤1500 mg/m2 环磷酰胺 (口服) 异环磷酰胺 白消安 > 4 mg/d 阿糖胞苷 > 1 g/m2 阿扎胞苷
4
.
立即停止注射,制动并保留注射针头
尽量回抽残留药物
注入皮质激素,并拔掉针头 可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止痛药 物、相应解毒剂,避免局部按压
据所用抗癌药物 疼痛剧烈者可用2%利多卡因局封, 进行冷敷或热敷 可反复多次直至疼痛消失
抬高患肢
密切观察及随访,出现溃疡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功能锻炼
LOW (轻度致吐风险)
紫杉醇 多西他赛 (iv & 口服)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培美曲塞 CPT-11 VP-16 5-Fu 阿糖胞苷 (低剂量) 100-200 mg/m2 甲氨蝶呤 50-250 mg/m2 丝裂霉素 氨磷汀≤300 mg/m2 多柔比星脂质体 贝沙罗汀 米托蒽醌 尼罗替尼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 Vorinostat Ixabepilone
高度 中度
AC 非AC
低度
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阿瑞 地塞米松 d2.3+阿瑞吡坦 d2.3 吡坦
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阿瑞 阿瑞吡坦 d2.3 吡坦
抗肿瘤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与防治
![抗肿瘤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a328ef5f705cc17552709e8.png)
P k g nvrt Sho o O clg, e i acr op a&Ist eB in 04 ei i sy col f no yB i g ne H sil nt t eig 0 12 n U e i o j C n t i . j 1 u
A sat:O jcv : oi rdc es os d e e r at n ( D ) f ntm r ein s o mol bt c r s bet e T t uet r u avr u r co sA R o tu o d i m n i no h e i sd g e i ai m cec y
u e n i mo e i i e l i r u s da tu t r m d c n si c i cwe es mma i e n n l z d a c r i g t er l td p rso p c a ei s rs n n rz d a d a a y e c o d n o t ea e a t f a k g n e t , h
u e n cii n h r v nin a dte t n t o s Meh d :S r u d es r gra t n fc mmo l— s d i l c a dt ep e e t n rame tmeh d . to s e i sa v red e ci so o n o o u o ny
Z HAN G Ya — u , Li nh a uHo g n
Ke a oa r f acn g n s n rn l in l sac Miir f d ct n, p r n f h r c, yL b rt yo rio e ei a dT a s t a Reerh( ns yo u ai )De at t amay o C s ao t E o me o p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探讨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2c8cf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5.png)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探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的药物,其能够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与其它抗肿瘤药物一样,紫杉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
本文旨在对紫杉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
一、不良反应分析1. 骨髓抑制:紫杉醇能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为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
在使用紫杉醇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不良反应。
2. 神经系统毒性:部分患者在使用紫杉醇后会出现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周围神经炎、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给患者带来长期的不适。
需要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3. 消化道反应:紫杉醇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
对于这一类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用药方案、给予支持性治疗等手段来缓解患者的不适。
4.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紫杉醇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呼吸困难、血管性水肿等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进行及时救治。
5. 其它不良反应:紫杉醇还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心血管毒性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使用紫杉醇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二、临床合理用药探讨1. 个体化治疗:针对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可以适当降低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对于容易出现神经系统毒性的患者,可以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如给予神经营养支持等。
2. 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在使用紫杉醇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联合应用其它药物来减轻不良反应。
2024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24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7897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9.png)
2024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型抗肿瘤药物是近年来癌症治疗的重要突破,不仅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为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
然而,由于这些药物的特殊性质和复杂的治疗策略,合理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于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下面是2024年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个体化治疗: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针对特定突变基因或靶点的特异性作用,因此,对于患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应优先考虑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
个体化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靶向治疗选择,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2.联合治疗:对于存在治疗难度的肿瘤,如转移性或复发性肿瘤,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联合治疗可以是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也可以是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如放疗、手术等)的综合应用。
联合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多线治疗:针对一些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建议采用多线治疗策略。
多线治疗指在已经失败或无效的治疗基础上,转换或适时加用新型抗肿瘤药物。
多线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4.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种类繁多,且常常严重,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临床应用指南建议在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前进行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器官功能,尤其是肝肾功能。
同时,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5.长期随访和监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往往需要通过长期随访和监测来评估。
临床应用指南建议对接受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评估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全面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250c046cf84b9d528ea7a50.png)
表 现 为 白细 胞 、 血小 板 、 红 细胞 、 血 红蛋 白计 数 下 降。 除长 春 奥沙 利铂 、 长春 新碱 、 紫杉 醇可 诱 发周 围神 经炎 。可用 地 塞 新碱和博来霉素外 , 几乎所有的细胞毒药物 , 均会抑制骨髓 。一 米 松等 药物 防 治 。
般 给 药 7天 以后 出现 。 因此 在治 疗 前检 查 外周 末 梢血 象 。 对 治 疗 8 对血 压 的影 响
过 程 中 出现 的骨 髓 抑制 , 应 适 当降低 给 药剂 量 。 对 中性 白细胞减 抗肿 瘤药 物 诱发 的高血 压 其机 理 并无 准 确 定位 , 目前 多采 少 ,或 由此 引起 的发 热患 者 ,应 当 给与 重组 粒 细 胞 集落 刺 激 因 用 沙坦类 药 物对 症 治疗 。
子, 必 要 时给 予抗 菌 药物 治疗 。
2 消 化道 反 应
9 蒽环 类抗 肿瘤 药 物 引起 的心 脏 损害 其作 用机 理 认为 是 氧 自由基 、 过 氧 化应 激 引起 ; 或是 干 扰线
表 现 为食 欲减 退 、 恶心 、 呕吐 、 腹泻 、 腹痛、 腹胀 、 肝酶升高。 粒体 电子链传递 , 影响肌钙蛋白和肌动蛋白的合成 , 细胞 内钙超
有些 肿 瘤 通过 化 疗根 除 。但是 抗 肿瘤 药 物 的毒 性及 不 良反应 非 6 泌 尿 系统
常严 重 , 这 主要 由于 一些抗 肿瘤药 物 为细 胞 毒类 药 ; 抗 肿 瘤药 物
一
尿道 上皮 毒性 出 血性 膀 胱炎 是 肿瘤 药 物环 磷 酰 胺引 起 的泌
般 选 择性 差 , 在杀 伤肿 瘤 细胞 的 同时也 杀 伤正 常 细胞 , 尤其 是 尿 系统毒 性 的表 现 , 是 由于 代谢 产 物丙 烯醛 所致 。 美 司钠 可 防止 体 内快 速生 长 的 细胞 组织 ; 绝 大多 数抗 肿 瘤 药物 具 有腐 蚀 性 、 刺 尿 道 毒性 反应 。 其 解毒 机 理 为 , 环 磷 酰胺 代谢 产 物丙 烯醛 可 与美 激性 、 致敏性、 致 畸性 、 致 癌性 ; 抗 肿瘤 药 物在 体 内产 生 大量 降 解 司钠结 合 , 形 成稳 定无 毒 性 的硫 醚化 合 物 , 该 化 合物 可 降 低环 磷 产物 , 如嘌呤、 尿酸, 特 异性 损 伤组 织器 官 , 同时 与抗 肿 瘤药 物 产 酰 胺代 谢 产物 降解 速 度 , 从 而减 少泌 尿 系统 的毒 性 作用 , 同时 美 生 蓄积 , 加 重 的毒 性 和不 良反 应 , 其 表 现 主要 有 以下 几方 面 。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3aec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a.png)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为做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一)指导思想:遵循《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可能发生的抗肿瘤药物的不良事件作尽可能充分的防范和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1.1研究、领会《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保障受试者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诊疗水平。
1.2加强抗肿瘤药物的日常监测,一旦发现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1.3使用抗肿瘤药物前要检查确认各种救治设施运行良好、急救药品齐全、人员在位。
2.法制原则2.1抗肿瘤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临床应用指南和药品说明书、遵循《赫尔辛基宣言》,遵守药品管理相关法规。
2.2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医务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获得合法的执业证书。
对于无执业资格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的科室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2.3在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
3.责任制原则医务部对医疗卫生资源统一指挥调度,医院药事管理与XXX负责监督《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的执行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专业科室负责实施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4.科学规范原则加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和研究,制订规范的防控措施与操作流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及时正确处置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药品不良反应。
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保证应急处理能力。
(三)药品不良反应相干定义1.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Drug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经常使用法用量下呈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敷陈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利用药品引起以下损伤情形之一的反应:①招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身缺陷;④招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招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招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呈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9-07T16:12:47.0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易蓉
[导读] 目前肿瘤化疗学治疗方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泸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出现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20例,并对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结果: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肝脏损伤及过敏反应。
结论:对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患者积极检查其身体情况,了解疾病史,用药中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良反应;抗肿瘤药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120-02
Adverse reaction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tumor drug
Yi Rong.
Luzhou City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Luzhou Sichuan 64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tumor drug were discussed. Methods Collect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in 120 patients with antitumor drug adverse reactions, and fight against the drug adverse reaction caused by tumor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use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are nausea, vomiting, oral cavity mucous membrane inflammation, followed by symptoms, blood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liver damage, and allergic reactions. Conclusion The use of drugs to patients with positive check the physical condition,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disease, drug use in monitoring vital signs,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Adverse reactions; Antitumor drug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目前肿瘤化疗学治疗方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肿瘤化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该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高,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次主要对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出现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20例,均为该院初次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中有男性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最小为44岁,最大为75岁,中位年龄为(68.98±2.32)岁。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患者所有症状均排除其他原因而导致,确诊为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排除标准:排除在该院进行后续治疗的患者。
1.3 评价指标
医护人员对患者抗肿瘤药物并发症种类进行统计并分析,均由同一医护人员实施。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肝脏损伤及过敏反应,详细数据见表。
3.讨论
3.1 预防措施
3.2 恶心、呕吐
止吐的药物种类较多,根据药物的效果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以分为高、低、治疗指数以及辅助三种。
前者包括5-TH3受体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后者包括分噻嗪类、多巴胺拮抗剂等。
在皮质激素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地塞米松,其次为甲波尼龙。
对于中低导致呕吐的药物,通常给予患者皮质激素单次给药便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高致吐性药物,给予5-TH3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3.3 口腔黏膜炎
当前,在临床上对于该种情况的预防方法较为缺乏,但是可以采用加强口腔清洁卫生,给予黏膜保护药物、局部或全身镇痛药物进行支持,必要情况下应当给予患者抗菌药物以及抗霉菌药物进行预防。
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化疗,之后给予谷氨酰胺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口腔溃疡的情况出现[1]。
3.4 腹泻
对于患者因为接受化疗治疗而导致的腹泻,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大便的形状、腹泻的时间以及是否出现便血等情况进行观察,明确其腹泻的严重程度。
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伴有腹痛、无力、发热、头晕等,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脱水、肠梗阻和感染治疗。
非药物性治疗的方法通常有控制饮食,如奶制品、高脂、高纤维食品等的摄入,嘱咐患者遵循清淡饮食,适当给予其高蛋白和高淀粉的易消化食物,
以避免患者出现脱水症状[2]。
轻度腹泻者可以遵循医嘱给予咯派丁胺,重度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给予奥曲肽,并进行静脉补液,给予抗生素。
3.5 心血管系统症状
通常可见患者伴有心律紊乱以及心动过速等情况,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可危及到其生命安全。
临床上,蒽环类药物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
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定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的检查,除了对其进行检查,可以给予患者辅酶Q10、维生素E等能够保护患者心肌的药物。
3.6 血液系统症状
通常血液系统症状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其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减少,而最为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其红细胞减少。
因此,在进行预防干预的时候,可以对其输入新鲜血液、成分输血、促白细胞生成治疗。
并且白应当积极给予其止血药物,以避免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3]。
3.7 肝脏损伤及过敏反应
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肝脏损伤及过敏反应等,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用药之前,应当对患者的病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4],同时还需要对其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对于伴有肝炎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遵循谨慎用药,在对其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对其肝肾功能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尤其对于运用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药物的患者,一旦发现其伴有肝损伤的情况,可以采用硫普罗宁、还原性谷胱甘肽、辅酶A等[5]。
综上所述,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发生反应率较高,在使用药物前,积极对患者的病情史进行了解,同时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和测试,对于风险较大的患者谨慎给予药物,在用药的过程当中,积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对不良反应的发生预见,及早的发现并发症的出现,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患者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黎国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防治措施[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5):866-868.
[2]姜利勇.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73-174.
[3]冯爱云,张雯雯.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586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8):272-273.
[4]朱金平,张燕青,费燕等.医院3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8):82-84.
[5]刘伟明,张天镇,王刚等.人体各系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因素考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4):11854-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