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耀世界,影响深远,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路径。很多长辈认为,我们“90后”物质丰裕,精神疲软;不懂传统文化,根底浅薄,崇洋媚外。也有人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高考,距离传承传统文化还远着呢。其实不然,作为中国大家庭的一员,不管在成长的哪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传承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另外,近几年媒体报道了很多不道德、不诚信、不和谐之事,社会戾气很重。怎么办?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想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在家孝顺父母,让家庭和睦

我母亲从小让我背诵传统文化经典,二年级背完《论语》,三年级背完《道德经》。那时我连这些书里的好多字都不认识,更别说懂其中的精妙之义了。但母亲的教诲自有她的道理,她说一是为了训练我的记忆力;二是这些知识会慢慢发酵,成为我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的自然养分。现在我已经是高中生,尽管小时候背的很多内容依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

用心。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中一些已经明白的道理让我获益匪浅。比如孔子谈“孝”,试举一例。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乍一看,孔子的回答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孟武伯问孝,他却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孔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非常深刻而精妙。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孝”了。我理解,所谓“孝”,不外乎是对父母爱

心的回报,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就是孝。这种体验,在我们幼时躺在病床上,望着父母满怀爱怜地为我们喂汤喂药、掖被子,这种温馨记忆不是时常在我们的脑际萦回吗?我想,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做到这一点,每个家庭不就和睦了吗?

孔子“孝”的理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植入我的思想意识。我的不少同学在青春叛逆期遭遇父母的更年期后,经常与父母发生语言冲突。尽管他们也知道尊敬孝顺父母,但终归免不了呛仗。但我与父母相处得非常好,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明白所谓“孝顺”,既要孝,也要顺。因为我们“90后”独生子女,不愁吃穿用,不会因为物质需求而与父母冲突,更多的是思想冲突。尽管我们不能接受父母的某些思想观点,但我们也应该充分地表示理解和尊重,这

样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二、在学校不骄不躁,注重细节和积累

有人说我们“90后”娇生惯养,骄横跋扈,唯我独尊,自以为是。但我认为这也只是少数现象,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明白《道德经》中“富贵而骄,自谴其咎”的道理的。我们现在的富足生活是父母给的,不是我们自己赚取的,如果我们以现在的富足生活而骄,最终害的一定是自己。《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便我们当中有人有那么点小成就,像有些人成了“童星”,可以拍戏,赚不少钱;也有的人各种奖拿了不少,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谦和。《道德经》中还说:“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给我们以很大启示。做人不可狂傲自大,目中无人,否则在班集体中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才是真正的有才学、有涵养。所以,我们在学校里要不骄不躁、有自知之明,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又有利于团结同学。

还有人批评我们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小事不屑于做,大事做不来。《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就告诉我们,注重细节、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在学习上要打好基础,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班级生活中,小到擦黑板,大到大扫

除,都要注意细节,不逃避、不推托,尽其责,这样就可以为和谐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社会与人为善,遵守公序良俗,为建诚信社会而努力

有人经常有反社会心理和行为,我觉得有违“仁”。《论语》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

见“仁”的重要性。《道德经》中也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和他人,而不

与人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只要心存良善,与人为善,社会就会少起暴虐和冲突。

现在的通信网络诈骗案例太多,街坊邻居逢人就说,广播电视经常提醒。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做局掺假。有的人为爆得大名,恶意造谣诽谤。有的人为鸡毛蒜皮的事,不惜大打出手。社会不诚信,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所以,我们都要树立诚信,遵守公序良俗。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想做最好的自己,为家庭和睦、为班级和谐、为社会友善诚信做出自己的努力。不过有一个情况我起初经常纳闷:人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往往比较注意,细节上为什么不贯穿到底?使人觉得“有钱没文化,这个社

会好可怕”。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交车上不让座、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在风景区和文物上“到此一游”式的乱刻乱画。自幼儿园以来养成的一些好习惯,为什么在长大后一点点丢掉?后来我想,大概是“慎独”不够。《大学》里谈“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我理解,传统文化中反复强调的“慎独”,是指在无任何外在因素的情况下,做人做事无愧于自己的良知。所以,路漫漫,其修远,我们还需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养分,不断修炼,增强我们健康前行的精神力量。

也许我的这些看法还有些稚嫩,但足以说明我们是不想垮掉的一代,而想做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光大者。

参考文献: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编辑李建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