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古建筑(顺德历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油!
顺德古桥逐个数
顺德现存有哪些著名的古桥? 列举得最多的组是冠军!
有17座造型精美的古石桥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
洛阳桥,在容桂镇狮山东麓。始建于1072年(北宋熙宁 五年)。现存为清代重修形貌。
巨济桥,在杏坛镇逢简村。建于宋代,现存为清代重修 形貌。
明远桥,在杏坛镇逢简村。始建于宋代,现存为明代重 修形貌。
祠堂在古今起到什么影响呢?
宗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的祠堂,是家族系统的一种标志,是一个宗族的精神
核心。古时候,每一宗族,必建宗祠一座,大族者建祠堂数座甚 至数十座。建祠堂是为了追祖德,报宗功,敦睦族谊,加强宗族 凝聚力,使得这个宗族抱成一团,共同进退,通力合作,以求最 大的发展。
自古以来,祠堂的主要功能就是祭祖,到祠堂参加祭祀仪式 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族人的共同祭祀,使宗族成员的更 加亲近和团结。作为宗族领导者的族长,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可 以作为列祖列宗的代言者宣读宗规祖训,申谕族从。对越轨者的 惩诫也在祠堂进行,执行族约宗规。这些族约宗规有的刻石立碑 于祠堂内。同时祠堂也是族长村长议事的地方。
清晖园的特色——灰塑
清晖园的特色 ——彩色玻璃窗
你认为清晖园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 1、品种齐全的建筑形式(亭、榭、厅、轩、馆、楼、阁、廊、舫 等)。 2、鲜明的岭南水乡特色。全国仅得一例“小姐楼(船厅)”,是对 珠江河上特有的“紫洞艇”摹拟。 3、多姿多彩的窗。全国罕见的大规模应用清代的珍贵套色雕刻玻璃 于园林装饰。现时,清晖园很多建筑都大量使用这种玻璃,其中, 园内保存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 已被初步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4、题材丰富的灰塑壁画。以浮雕式壁画为主,技艺新颖、题材丰
年(1452年),至今有500多年历史,
勤劳的顺德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
了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下来的文
物古迹多达几百处。每个顺德人都
脑筋擂台
1、 清晖园 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 2、乐从的 陈氏大宗祠 是广东省最大的两座祠堂之一。 3、 宝林寺是广东最大的寺院。 4、北滘的 碧江金楼 及附近明清宅第园林是顺德古建筑 一绝。 5、顺德兴建祠堂始于 宋元 ,盛于 明清 。 有“顺德祠堂南海庙 ”之称。
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
据了解,顺德建县于明景泰三
为单纯的民间活动场所。至今遇上红白喜事,还喜欢 选择在祠堂摆酒。更有不少棋曲同好,经常聚集在祠 堂开展活动。
陈 氏 大 宗 祠
顺德兴建祠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清代中后期, 大小宗祠遍布城乡,为数逾万,构筑宏丽,手工精美, 广东俗语素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说,可见顺德祠堂 的盛况,它们是顺德当时繁荣富庶的明证。在顺德现有 的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清晖园 、贞女桥、何氏 大宗祠、青云塔、明远桥、陈氏大宗祠、西山庙、黄氏 大宗祠、金楼及古建筑群、尢列故居),祠堂就占了3 处。
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5、工艺精湛的木雕工艺。雕刻技法既 简练粗放,又精雕细琢,二者相互影托, 使园林堂皇庄重的同时,又不失拙真情趣。
古桥梁
顺德境内河网纵横密布,古时居民为求交通 方便 ,遂修建石桥,因而呈现小桥、流水、人家 之水乡特色 。目前散落在顺德水乡的石桥有数百 座,年代远近、架构大小不一 。其中历史最长久 的是跨大良河东西岸的伏波桥 。
第六篇 交相辉映的建筑
龙江中学 苏静雯
古园林
看一看,猜一猜: 这是哪里?你去过吗?
Fra Baidu bibliotek 讲一讲:
哪位同学去过清晖园?请他作我们的导游,介绍一
下清晖园。
清晖园——中国十大名园、广东四大名
园之一,现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清晖园原为明朝万历丁末状元黄士俊的 府邸。乾隆年间,为进士龙应时购得,其 后,复经龙家一门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 臻定型。上世纪九十代,顺德市委市政府 对清晖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扩复旧制,使园内布局日益完善。200 2年,为保护清晖园内的古建筑以延续地 方文脉,省市有关部门对清晖园现存古建 筑展开大规模的修复,使清晖园这个百年 名园重现古名园的风采。
紫阳桥,在伦教镇北海村。建于清代。 御波桥,在伦教镇大洲圩。始建于清代中叶以前,现存 为晚清重修形貌。
贞女桥,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当年国子监助教吴 南金之女吴妙静结婚当日,新郎来迎亲,过龙江河不幸遇溺身亡。
新娘闻讯痛哭我不已们表龙示江终身镇不也嫁有,并一以座嫁很资在著文名夫的溺水古处桥建,桥, 方记便载过着往这大行个家人凄知。美这的道是故吗贞事?女。桥名称的由来。沧海桑田,古桥残迹,
爱日桥,在杏坛镇罗水村。建于宋代,现存为明代重修 形貌。
跨鳌桥,在杏坛镇古朗村。建于明代,现存为晚清重修 形貌。
引龙桥,在杏坛镇古朗村。建于明代,现存为清末重修 形貌。
起凤桥,在杏坛镇古朗村。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民国重 修形貌。
跃龙桥,在杏坛镇上地村。建于1678年(清康熙十七 年)。
文明桥,在杏坛镇东村。建于清乾隆年间。 凌云桥,在勒流镇扶闾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现存为 1800年(嘉庆五年)重修形貌。 永安桥,在杏坛镇北水村。建于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 年)。 利济桥,在杏坛镇北水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 重修形貌。
建筑艺术珍宝 祠堂作为一族最重要的建筑,集中了
一族人最大的人力财力,是历史上民间的建 筑艺术和各种工艺艺术的精华标本,常常无 意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 祠堂内外各设施如木雕、石雕、陶塑、砖雕、 灰塑等装饰工艺精美,古朴传神 。
单纯的民间活动场所 到今天,祠堂的封建色彩已逐渐褪去,越来越成
《龙江乡志》载: “桥长十一丈,阔一丈,桥石每块长二丈二 尺,方二尺。贞女之先祖,原福建人,桥石皆来自福建。”
现该桥仅有一孔,有青灰色大石四条现桥面改为水坭钢筋结 构,已非昔日面目。现仅存桥石四块, 桥头“贞女遗芳”牌坊一座,供人凭吊。
2002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宗祠
祠堂是我国传统文化 中特有的形式之一,是地 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 民俗文化的代表。它是中 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 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 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 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