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赤壁之战ppt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讲解ppt课件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讲解ppt课件
(交情,形作名)
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偏僻地居住 ,形作动
10.操悉浮以沿江 (使……浮)
11.英雄乐业 12.备南走
(意动,以……为乐) ( 向南)(名作状语)
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表面上;实际上)(名词作状( 从语)水、陆两路)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名作状) 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2020/8/9
6
文题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 人民痛苦加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各地军阀乘势而起,扩大了自己的 军事实力,争夺地盘,形成大分裂的局面。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皇朝衰落,各 地军阀混战的时候。 赤壁战后,曹操“引军北还”;刘备乘机就近 占了荆州(现在湖南湖北一带),后来又攻取四 川;孙权人盘踞长江下游,这样就形成了魏 (曹)、蜀(刘)、吴(孙)三国鼎立的局面。
枭(xiāo)雄
与操有隙 (xì) 恶(wù)其能
长(zhǎng)史 芟夷(shān yí)
强弩(qiáng nǔ ) 鲁缟(gǎo )
必蹶(jué)上将军 旌麾(jīng huī)
奄(yǎn)有
更(gēng)衣
番(pó)阳
刀斫(zhuó)
以实校(jiào)之 难卒(cù)合
邂逅(xièhòu) 燥荻(dí)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目的连词,来) 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
3、为: 今为君计
(替,介词)
为操后患 (是,动词) 安能复为之下 (处在,动词)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被)
4、其: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 (代词,这件事)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那) 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游之乐也 (我,自己)

赤壁之战- 课件

赤壁之战- 课件

赤壁之战收获与影响
联军胜利
联军成功击败曹操,扭转了战局,巩固了蜀汉与东吴的地位,为分割曹魏势力奠定了基础。
火攻战术
赤壁之战展示了火攻战术的力量,成为后世军事家借鉴和应用的典范。
文化影响
赤壁之战的故事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文艺作品中。
赤壁之战后续
蜀汉衰落
赤壁之战后,蜀汉逐渐衰落,不久后被曹魏攻灭。
赤壁之战-ppt ppt课件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 和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重要战役。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由蜀汉和东吴联军联合抗击曹魏而发 生。这场战役以火攻战术为特点,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赤壁之战背景
1 政治背景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和东吴三足鼎立,各自争夺统一天下的机会。
东风吹袭
东吴联军利用东风,在战役前 夜放火烧曹操军船,造成巨大 损失,使曹操大军士气低落。
赤壁之战经过
1
火攻计策
刘备和孙权联军采用火攻计策,引诱曹操大军进入范围,再放飞火箭,曹操大军 船在火海中燃烧。
2
鹿角阵
赵云指挥蜀军采用鹿角阵,成功与曹操大军进行近身搏斗,迫使曹操展开新的战 术。
3
奇袭曹营
陆逊带领东吴水军奇袭曹操大营,曹操被迫退兵。联军趁机追击,取得了决定性 的胜利。
东吴发展
东吴在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其在江东地区的统治 地位,成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势力。
结论与总结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经典战役,通过巧妙的计策和英勇的战斗取得 了胜利,不仅改变了时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地理背景
赤壁位于长江中游,自古就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位。

赤壁之战ppt课件小学

赤壁之战ppt课件小学

曹操的失败也宣告了他统一全国 的计划失败,为三国鼎立的局面
奠定了基础。
孙权和刘备的胜利
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取得 了胜利,成功阻止了曹操的进 攻。
孙权和刘备通过精心的战术安 排和英勇的战斗表现,展现了 他们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胜利也为孙权和刘备的发展壮 大提供了契机,进一步巩固了 他们在江东和荆州的势力。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他的英勇善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 要贡献。
卓越指挥
周瑜善于运用战术和策略,能够在战 斗中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有效地指 挥军队取得胜利。
诸葛亮的智谋策略
智谋高超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智谋作用,他提出的火攻计策 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水军。
策略运用
诸葛亮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计谋,能够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和胜利。
曹操的雄心壮志对历史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赤壁之战的失败标志 着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受阻,为 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05
赤壁之战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地位和影响
确立三国鼎立局面
01
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南下受阻,孙权和刘备趁机扩大地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促进民族融合
02
战争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的
进程。
丰富了中国古代战争文化
03
赤壁之战以其独特的战略战术和英雄传奇,成为中国古代战争
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 2 3
重视团队合作
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展现了团队 合作的重要性,启示现代社会应加强合作与协作 。
创新思维与应变能力
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火攻策略,成功击败曹操 水军,表明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的 关键作用。

24赤壁之战PPT课件

24赤壁之战PPT课件
曹操接到黄盖的信后,心里暗 暗想:
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第8页/共18页
精心准备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 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 子遮着,船里不是兵士,也不是 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火硝硝、 硫磺。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 面。
第9页/共18页
乘风攻敌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 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 忽然有个士兵报告说:“江南隐隐 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 驶来。”
比比谁想像丰富,能说会道。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第4页/共18页
赤壁之战两军的情况分析
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交战兵力 交战目的 交战结果
曹操 长江北岸
八十万 夺取东吴

周瑜 长江南岸
三万 守住东吴

第5页/共18页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 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 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 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 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 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知己知彼 天时地利人和 扬长避短
第15页/共18页
嘉奖令 东吴的各路将士:
老将黄盖在赤壁之战中,能( )、 (知己知彼)、(巧用天)时,地大利败曹军, 保扬住长了避我短东吴的大片疆土,立下了大功。 现封为武锋中郎将。特发此嘉奖令。
孙权 208年11月
第16页/共18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让我们穿越时控隧道,回到公 元208年11月。你现在是吃了败 仗,还吓得惊魂未定的曹操。你 正在华容道上往后逃,边跑边气 喘吁吁地对旁边的将士说……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赤壁进行了场大战东吴只有在赤壁进行了与东吴的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周吴只有曹操号称瑜用火攻打败曹操这是一场以周瑜用打败曹操这是一少胜多的战役

火烧赤壁ppt课件

火烧赤壁ppt课件
水战
三国时期,长江、汉水等河流是重要的军事通道 ,水战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战术。
伏击
伏击是通过埋伏的方式,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曹操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火烧赤壁时的 敌方统帅。
周瑜
东吴名将,火烧赤壁时的主要指挥官,以智谋著称。
诸葛亮
蜀汉名相,火烧赤壁时在吴军中担任谋士,提出了火攻的计策。
人性的复杂性
在火烧赤壁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得到了充分展现。例如, 曹操的奸诈、多疑和果断,刘备的仁慈、智慧和勇气,以及 孙权的英明、果断和野心。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在战争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
智谋的重要性
火烧赤壁中,智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精心策划和巧妙布局,周瑜成功地 利用火攻战术击败了强大的曹操水军。智谋不仅在战略层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 且在战术层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争对历史的推动
火烧赤壁战争不仅决定了三国时期的格局,而且对之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这场战争,曹操的势力 受到了重创,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得到了壮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同时,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 军事家和政治家,如周瑜、诸葛亮和孙权等,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对主要人物的影响
曹操
火烧赤壁使曹操遭受了重大挫折 ,失去了南下的机会,也加速了
曹操的衰老和死亡。
孙权
火烧赤壁巩固了孙权的统治地位, 使他在江东的威望得到了提升。
刘备
火烧赤壁使刘备趁机占领荆州,扩 大了地盘,为日后建立蜀汉奠定了 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
战争史上的经典
火烧赤壁作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被后人广泛研究和引用,对战争策略 和战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赤壁之战.优秀精选PPT

赤壁之战.优秀精选PPT

三方都不 具备统一 全国的条 件
三国鼎立的表格: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魏 220年 蜀 221年 吴 222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曹丕 刘备
洛阳
成都孙权 建业(南京)壁 孙权——巩固江南 简介归纳赤壁之战的经过
简3、介三归国纳鼎赤立壁局之面战的的形经成过 简作介用归 :纳奠赤定壁了之三战国的鼎经立过局面形成的基础
之 交赤战壁双 之方战:孙刘联军和曹操
3赤、壁三之国战鼎立局面的形成
战 刘备——巩固与发展 简介归纳赤壁之战的经过
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赤壁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简介归纳赤壁之战的经过
长交途战远 双征方,:不孙熟刘悉联南军方和水曹战操
3长、途三远国征鼎,立不局熟面悉的南形方成水战 简曹介军归 和纳孙赤刘壁联之军战的的力经量过对比
赤 曹简军介和 归孙纳刘赤联壁军之的战力的量经对过比
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第12课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示意图
赤壁之战
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力量对比
曹军
孙刘联军
兵力
20万
不足5万
地理因素 长途远征,不熟悉南 据江自守,谙习水战 方水战
政治因素 荆州初并,统治未稳 长期经营,统治稳固
战略战术 劳师袭远,不懂水战 凭借天堑,巧用火攻
简介归纳赤壁之战的经过
时间: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孙刘联军和曹操 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曹操失败 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对三国时期历 史的影响
赤壁之战后的政治格局 和军事态势
04
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战争对各方的影响
01
02
03
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了 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 能性,开始逐渐失去主动 地位。
刘备
通过赤壁之战,刘备获得 了喘息的机会,逐渐壮大 起来,为建立蜀汉奠定了 基础。
孙权
赤壁之战中,孙权得以巩 固自身统治地位,为扩大 东吴疆域、实现其战略目 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曹操的家族背景和早 期经历
第一阶段:曹军进攻与孙刘联盟的抵抗
2. 孙刘联盟的形成 孙权、刘备的背景和势力范围
孙刘联盟的背景和目的
第一阶段:曹军进攻与孙刘联盟的抵抗
3. 曹军进攻和孙刘联盟的抵抗策略 曹军的战术和战略
孙刘联盟的抵抗策略和军事部署
第二阶段:曹军战船被烧毁与撤退
1. 曹军战船被烧毁的经过 曹军的战船储备和分布
刘备方
刘备的目的是利用赤壁之战来巩固 自己的地位,并寻求与孙权结盟的 机会。
孙权方
孙权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同时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 围。
战争的地理环境
赤壁位置
赤壁位于长江南岸,是一个重要的渡 口,也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地理环境的影响
赤壁周围的河流和湖泊对战争起到了 关键作用,对作战策略和部队调动产 生了重要影响。
孙刘联军。
刘备的战术
刘备采用了侧翼突袭的战术,试 图通过快速移动和集中优势兵力
打击曹军前锋部队。
战术实施
在战争中,曹军的战术实施较为 顺利,但刘备的战术也起到了关 键作用,通过快速反击和火攻等
方式击败了曹军的前锋部队。
03
战争的经过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返回
课文分析
• • • • •
第1段,写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的形势,为孙权献 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鲁肃献策 献策:远见卓识,忠心一片 说备:灵活机巧,善于外交,明为刘计,暗为孙计 第2段,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 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诸葛回访(激将法) 求救而不救,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善于辞令 形势分析:战略家 第 3 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它细致而概括地描写 了赤壁之战的政治和各派军事集团的矛盾以及战争的经过。 在孙吴方面,以鲁肃、周瑜为首的主战派,正确地分析了 当时客观形势,批判了主降派的谬论,采取了联合刘备的 正确路线。刘备当时处境非常不利,但诸葛亮深谋远虑, 亲自去劝说孙权抗曹,使双方结成了统一战线,自己一方 转危为安。战争中,曹操轻率进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 期间,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提出的以火破曹的建议,趁着风 势,把曹军船只全部烧毁,然后率轻锐追歼曹军残部,大 败曹军与赤壁。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 名战役,他对形成魏蜀吴鼎立的局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称为国 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
2018/1/11
返回

2018/1/11 3
返回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由司马光等花 了19年的时间编成。编书 的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 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 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2021/1/7
5
返回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它细致而概括地描写 了赤壁之战的政治和各派军事集团的矛盾以及战争的经过。 在孙吴方面,以鲁肃、周瑜为首的主战派,正确地分析了 当时客观形势,批判了主降派的谬论,采取了联合刘备的 正确路线。刘备当时处境非常不利,但诸葛亮深谋远虑, 亲自去劝说孙权抗曹,使双方结成了统一战线,自己一方 转危为安。战争中,曹操轻率进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 期间,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提出的以火破曹的建议,趁着风 势,把曹军船只全部烧毁,然后率轻锐追歼曹军残部,大 败曹军与赤壁。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 名战役,他对形成魏蜀吴鼎立的局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权下定决心

大将才略(擒曹破曹,汉贼)骄矜之气,少年
得志
➢ 第6-7段,写孙、刘联军协力破曹军于赤壁的取胜经
过——赤壁战况

战争实况。
2021/1/7
13
提出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战略方针(1、
2)
——这是以弱胜强的前提
确定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3——6)
——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
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10
返回
赤壁之战示意图
建安12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琮投降,刘备
败走樊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建安13年,曹
操大军与孙刘联军会战于赤壁。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
战船首尾相接的弱点,使黄盖前去诈降,大败曹军于乌林。
曹操率残部从华容逃回北方。孙刘联军取胜。
2021/1/7
11
返回
课文分析
2021/1/7
4
返回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28赤壁之战PPT课件

28赤壁之战PPT课件

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胜败就在转眼间,遇事要多
动脑,多思考,多分析。
6
学习生字新词
率领 周瑜 渡江 计策 眺望 幔子 遮着 芦苇 硫磺 缆绳 丢盔弃甲
调兵遣将 波浪滔天
7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8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1
周 瑜
曹 操
黄 盖
2
思考:课文讲Βιβλιοθήκη 一件什么事?先写什 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
“火攻”这一仗是分 好几步来实施的。请大 家好好阅读这部分,找 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哪 一招?并说出原因。
4
周瑜以3万人打败曹操 80万人,这叫什么?
以少胜多
5
你们认为曹操该 不该输?为什么却输 了?周瑜一方不可能 赢,为什么却赢了? 请大家展开辩论。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9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ppt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ppt

2024/10/9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司马光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 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有名的历史巨著。此外,著有 《司马文正公集》。
2024/10/9
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由司马光等花 了19年的时间编成。编书 的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 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 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战船首尾相接的弱点,使黄盖前去诈降,大败曹军于乌林。
曹操率残部从华容逃回北方。孙刘联军取胜。
2024/10/9
10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课文分析
➢ 第1段,写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的形势,为孙权献 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鲁肃献策
2024/10/9
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 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初进士,宋 神宗时为翰林学士。他在政治上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不成,一度离开朝廷。后退居洛阳15年,专力主 编《资治通鉴》。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司马光被 召还朝,出任宰相。他大力的起用旧党,废除新法。当 政8个月而死。

赤壁之战ppt课件小学

赤壁之战ppt课件小学
政治局势动荡
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非常动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互相博弈,使得 当时的形势更加复杂。
经济繁荣与民生困苦并存
虽然三国时期的经济相对繁荣,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普遍较低, 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赤壁之战的起因
01
02
03
曹操南下
曹操在北方占据了大部分 地区后,开始向南方进军 ,意图统一全国。
刘备与孙权结盟
曹军的劣势
曹军不擅长水战,同时由于长途 跋涉,军队也较为疲劳。
刘备和孙权的联军
刘备的优势
刘备在当地有着广泛的民 众基础,同时他善于利用 水路进行战斗。
孙权的优势
孙权在江东地区有着强大 的水军和优秀的将领。
联军的劣势
尽管联军在某些方面具有 优势,但整体实力上仍然 处于劣势。
战斗过程
初战阶段
曹军初战告捷,占领了部分地区。
草船借箭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著名战术,它描述了诸葛亮巧妙地利用曹操的多疑 性格,设计让曹军误以为敌军来袭,从而成功获取大量箭矢的情节。
详细描述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实施了草船借箭的战术,他利用曹操的多疑性格,设计让曹 军误以为敌军来袭,从而成功获取了大量箭矢。这个战术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 慧和谋略,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思想基础。
对三国时期的影响
1 2
改变三国力量对比
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了南下的机会,刘备、孙 权得以保存实力,并逐渐扩大势力范围,改变了 三国力量的对比。
奠定三国格局
赤壁之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为后来 的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推动三国时期文化发展
赤壁之战后,三方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推动了 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丰富的 文化遗产。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完整版)《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 第3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2020/8/9
12
返回
➢ 第4段,写孙权召回周瑜。周瑜为孙权分析形势, 筹划方略,促使孙权下了抗曹的决心——周瑜论战
➢ 第5段,写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力排众议, 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孙权决断
2020/8/9
4
返回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称为国 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执行抗曹的战略方针(7)
——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2020/8/9
14
作业: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作战双方 胜负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 法。
2020/8/9
15
返回
赤壁之战
司马光
2020/8/9
1
赤壁之战
作者简介 关于《资治通鉴》 史书体例 三国人物简介之曹操 三国人物简介之孙权 三国人物简介之刘备 赤壁之战示意图 课文分析 布置作业 学生配乐朗诵
2020/8/9
2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 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初进士,宋 神宗时为翰林学士。他在政治上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不成,一度离开朝廷。后退居洛阳15年,专力主 编《资治通鉴》。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司马光被 召还朝,出任宰相。他大力的起用旧党,废除新法。当 政8个月而死。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6、周瑜一说孙权 7、周瑜二说孙权
在鲁素、周瑜等人的劝说下, 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24.806..920、21 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精选果版课件ppt
9
1、鲁素说孙权(献计) 2.3、鲁素说刘备联吴抗曹 4、诸葛亮说孙权联刘抗曹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 鲁素、诸葛亮策动孙刘联盟。
5、东吴主战、主 降两派说孙权
表明孙权对胜利还没有充分把握,与曹操决一死战。
24.06同.202时1 也对周瑜绝对信任精。选版课件ppt
24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
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
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
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
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
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
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
孙权虽作最后决断,但信心不足,周瑜深知这一点。 周瑜再次作了双方兵力对比,并阐述能以少胜多的道 理,揭露曹操的虚声恫吓和不可克服的弱点。使孙权 抗曹的忧虑得到进一步扫除。
2、孙权如此犹豫能在本段找到什么依据吗? 这段话表明了孙权什么心态?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主张迎降的人很多。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说明兵力不足。
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成语积累
调兵遣将 自不量力 波浪滔天 隐隐约约 不计其数 丢盔弃甲 得意忘形 以卵击石 知己知彼 敌众我寡 敌强我弱 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骄兵必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考虑安排周详)
原因之四……
A、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
B、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 降了!”
C、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很是高兴,毫 不防备。
从这些句可以看出曹操这人怎么样?(轻敌)
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胜败就在转眼间, 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多分析。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24 赤壁之战
•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 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 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 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 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 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 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 信,果然来投降了。”
离弦[x_ián xuán ]的箭 混[hǔn h_ùn]成一片
无心应[ yīnɡ yì_nɡ ]战 逃窜[cuān c_uàn]
多音字组词。
shuài( 率领 )
jiānɡ ( 将军 )


lǜ (百分率)
jiànɡ ( 将领 )
tiáo ( 调节 ) 调
diào ( 调查 )
jiànɡ ( 降落 ) 降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 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 船里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 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
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 字。

西

赤壁 东吴 南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 江面上波浪滔天。
课文几次提到东南风?说说火攻与 东南风的关系。
东南风是实施火攻的关键条件。如 无风火攻就不能实施;如风不急,船就 行不快,火攻有可能因对方有了防备而 失败;如果没有风,火船就不能很快地可船是,要可渡是过要大渡江过,大非江坐,船非不坐可船。不曹可操。叫
人叫用人铁用索铁把索船把一船条一条连一起条来连,起铺来上,木铺 上板木,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练 好在了水在上水打上仗打的仗本的领本,领就下令渡江。
火攻是怎样一步一步实施的呢?快 速浏览4-11节。
讨论:火攻分为哪几个步骤?
•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 士把二十船芦苇一起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 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 队。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 都着了火。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 来。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 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 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曹操坐小船逃上江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 瑜的兵追来了。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 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
200年,官渡
袁绍

以少胜多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200年 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历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史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
使 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智 慧
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
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
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 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 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 离东吴,带士兵和粮草投降曹操。 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 了。
曹操接到黄盖的信后,想: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东吴作了精心准 备?( 用直线画出来。)
学习任务: 1、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东吴作了精心的 准备? 2、从文中划出描写东南风猛的句子读一读。
一边……一边……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 让我们穿越时控隧道,回到公元208年11月。 你现在是吃了败仗,还吓得惊魂未定的曹 操。你正在华容道上往后逃,边跑边气喘 吁吁地对旁边的将士说……
东吴都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又 避免了哪些不利之处?
原因之一:
A、曹军号称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 B、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 C、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调兵( 遣 )将 自不( 量 )力 波浪( 滔)天 ( 毫)不防备 迎风( 眺 )望 丢(盔 )弃(甲) 无心( 应)战 不( 计 )其数
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交战兵力 交战目的 交战结果
曹操
周瑜
长江北岸 八十万 夺取东吴 败
长江南岸 三万
守住东吴 胜
•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
xiánɡ ( 投降 )
调兵遣将:调:调动。谴:派遣。调动兵力, 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自不量力: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 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毫不防备:毫:一点儿。一点儿也没有做好准 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 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它的数量。形 容很多。
官渡之战
曹操
学习永远不晚。 JinTai College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抓住对 方的弱点,发扬自己的优势。)
原因之二:
1、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是波浪涛天。 2、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的南岸。
东南风与火攻的关系?
船速快、火势大、蔓延快
这说明--( 巧用天时地利)
原因之三:
A、20条船里装满芦苇,上面铺上火硝、 硫磺,都用幔子遮着。 B、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 后面。 C、曹操坐小船逃到江岸,忽听得背后鼓 声震天,周瑜的兵逃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