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6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课件 (共40张PPT)

一、明长城和北京城
1. 小导游带领我们领略明长城的雄伟壮观 2. 小导游为我们介绍北京城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嘉峪关
山海关
八达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
居庸关长城
慕田峪长城
雁门关
老龙头
北京鸟瞰图
天 坛
太 和 殿
太和殿前青铜龙龟
中 和 殿
保 和 殿
乾 清 宫
明 朝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2.《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内容:
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 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2)意义: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 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 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 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
(1)内 容:
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 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 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科技名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小说: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明长城和 北京城
小说和戏剧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1. 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 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A.辽东 B.临洮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古典科技和文学巨著的涌现
明确任务,自主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36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36张PPT)

城 成书后被传到国外,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欧洲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yuán] 、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平 明朝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பைடு நூலகம்以农为本”的观念。
A.祖冲之 B.贾思勰宋 应 星 在 《 天 工 开 物 》 的 序 言 中 说 : “ 卷 分 前 后 , 乃 ‘ 贵 五 谷 而 贱 金 玉 ’
《 成天书工后开 被物 传》 到全 国之书 外分 ,义为 译上成。中 日下 文”三 、他卷 法文18在、篇德。书文、中英把文等谷多种物文字类,被放欧在洲学前者誉面为“,中国而17世把纪的珠工玉艺百类科全置书”于。 最 后 。 想 一 想 : 他 为 什 下卷记述金属矿么物的要开采这和冶样炼编,兵排器的呢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
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
①北京城是如何修建起来的呢? 答: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明成祖从1406年开始扩建和 改造北京城,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迁都。 ②北京城是如何构成的? 答: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 宫城的外面,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外城在内城南面。
②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建筑雄伟,自古有“天下雄关”之称。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 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 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3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31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课程标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抗倭 斗争的史实。
学习目标
1,能讲述出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2,注意从史料和地图中提取相关的历史知识; 3,联系本课,体会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性。
郑和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 (1371年),原名:马三保。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 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 被掳入明营,阉割成太监, 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 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 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 明成祖朱棣赐马三保郑姓, 改名为和。宣德六年(1431 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问题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西洋在哪里?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1.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宣扬明朝的国威。 3.希望加强与海外的联系。(目的)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 洋,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刘家港
红海沿岸

但封

愿侯
英 雄 戚 继
海非 波我 平意

。,
探究二: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材料一:“封侯非我立意,志但—扫愿—海除戚波继倭平光”寇。
材料二:(戚家军戚)是家遵军纪守作法战服从勇政敢府,敢打硬仗,敢冲
锋不怕死,具备二愣子精神的肌肉男。 ——《明朝那些事儿》
材料三:倭得天寇到皇来皇,了,不人地要皇慌民皇,群,我众有莫戚惊的爷我支会家抵小持挡儿和。郎,爱戴
B 海波平。”反映了他
A 抗元的决心 B 抗倭的决心 C 抗清的决心 D 收复台湾的决心
B 3、下列说法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 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东南沿海 B 葡萄牙通过战争的胜利,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 C 葡萄牙租占澳门后,明政府始终拥有澳门领土主权 D 明朝军民不断地反抗葡萄牙殖民者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新人教版

明朝的对外关系有友好的交往也有激烈的冲突。明朝前期 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促 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 期,国势日渐衰微,倭寇入侵、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 住权,这表现为冲突和战争。
探究主题 1 郑和下西洋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盛况:
3.地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 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_航__海__家__。 4.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_经__济__交__流__, 加强了我国和_亚__非__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 区的日本_武__士__、商人和_海__盗__。 2.背景: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骚扰 我国东南沿海。 3.概况:组建“_戚__家__军__”,荡平浙江 (在_台__州__九战九捷)、福建、广东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被 平息。 4.评价:戚继光(右图)是我国的_民__族__英__雄__。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_1_5_5_3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_广__东__澳__门__的居住权。
1.郑和下西洋反映了明代前期我国对外交往活跃。 2.郑和下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仅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了友谊,也反映了我国远洋航海的强大实力,显示了我国 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外交活动,体现了我国具有热爱和平 的传统,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4.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 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才回归祖 国怀抱。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 (2)倭寇的组成及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概况,对戚继光的评 价等。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4)掌握“郑和”“郑和下西洋路线”“戚继光”等图片。 2.重、难点: (1)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2)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3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34

马六甲历史博物馆庭 院内的郑和像
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庙香客不断
“倭”是对什么人的 称呼?哪些人被称为 “倭寇”?
1.“倭寇”:元末明初,经常骚扰我国沿海 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明初,由于国力强 盛,重视海防设置,因此 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 政治腐败,国力衰退,海 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 嚣张。正统四年(1439年), 倭寇侵扰浙江台州的桃渚 村,杀人放火,掘坟挖墓, 甚至把婴儿束在竿上,用 开水浇,看着婴心啼哭, 拍手笑乐。
①时 间 1405~1433年 ②次 数 先后7次
③船郑和>最数1大个的标每准宝次足船航球行场大,小2船0个约只篮1有5球02╳0场0多60艘米
④人 数 两万七千多人 ⑤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⑥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路线:
沙特阿拉伯 麦加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肯尼亚
刘家港
越南 马来西亚
4.远航成功的条件:
P94“动脑筋”:
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他们说的对 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郑和从小能
吃苦耐劳,培养 了英勇无畏的气 概。
宋元以来,
我国的造船业发 达,能造出巨大 的海船。
4.远航成功的条件:
①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②客观条件:造船技术先进, 指南针广泛使用 材的家料庭四里: ,郑祖③和父生主和在观父一亲个因都富素曾有经冒:跋险郑涉精千神和具有勇于 里,朝觐麦加探,索他的从父的亲精那里神得、到有丰富的航海 关各卓越的国的航的外海历交知史知 织才识文能。化识 才此 ,、、 能外 在地,其理卓。郑担、越和任宗内熟教的宫悉,外监西具太洋交有 才能、组
来自非洲肯尼亚的女孩姆瓦玛 卡在踏上中国的土地说:“有一种回 家的感觉,中国比我想像的更大、更 好。能够回到老家,我非常高兴”。 她没有想到“祖国”是如此美好, “故乡”人民是这样热情!她给自己 取了一个叫作“郑华”的中文名,以 表明自己是中国水手的后裔,表达热 爱中华的心情。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0

知识2:中外冲突—戚继光抗倭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符合人民的利益。
2、戚家军抗纪倭斗律争严取明胜的,原作因战是什勇么敢?。 3、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 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 挥才能。
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 抗队外抗以来倭纪民斗律族争严侵是略明我并而国取历著得史称胜上?利第的一斗次争反。
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 民族英雄。
但封 愿侯 海非 波我 平意 。,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 (2)葡萄牙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时间和手段 (3)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 日中国政府对澳 门恢复行使主权
3、下列人物,可以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 A.文天祥 B.岳飞 C.韩世忠 D.戚继光
拓展延伸:
在你了解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 中外友好往来的史实还有哪些?你能说 一说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 认识郑和,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概况; • 明白郑和下西洋的贡献和影响; • 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
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 了解葡萄牙占据澳门的历史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在航海的途中 郑和有可能会遇到 哪些危险?
郑和为什么还能实行
远行?他们说的对吗? 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 么原因?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 劳,培养了英雄无 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 造船业发达,能 造出巨大的海船。
成功远航的因素: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根本原因) 2、指南针的运用; 3、造船技术的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 4、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5、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 6、船员的通力协作。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

经济交流,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民族英雄_戚_继__光_,组织了一支英勇善的戚家军,
在浙江的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倭寇。
5、__1_55_3__年,_葡_萄__牙__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
门的居住权。
郑 能不能去?
和 下 西
洋 去干什么?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 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 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互通有无的典范
1423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时候,船 上载有16国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属。
苏禄国王率领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 中在中国病逝,明成祖按王礼厚葬,并亲自撰 写碑文。
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 系。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也让世 界知道了中国。
西洋: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红海沿岸
刘家港
印度 非洲东海岸
越南 马六甲
文莱
东非麻林国(位于现肯 尼亚境内)郑和船队第 五次远航时到此。部分 水手定居于此。
你能完成这份“明朝中期的海防报告书”吗?
戚 侵略者 侵略行径 侵略地区 重大事件

光 抗
烧杀掳掠 危害严重 东南沿海

擅自贸易
建屋居住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成功呢?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 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 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上述材料说明航海成功的因 素有哪些?
什么是民族英雄?
通过本本课学习你了解了明朝对外关系 中的哪几件大事?
想一想明朝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28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72021/9/72021/9/72021/9/79/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7日星期二2021/9/72021/9/72021/9/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72021/9/72021/9/79/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72021/9/7September 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72021/9/72021/9/72021/9/7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明朝时期古典小说文
学成就和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明朝文化成就反映的时代特色。
李时珍尝百草图
名人名片
姓名: 李时珍 朝代: 明代 身份: 医药学家 作表作: 《本草纲目》
【知识点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2)成书:
5.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业工场生产的历史 小论文,他首先查阅的著作是( B )
6.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 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 足参观的地方。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 C ) A.阿房宫 B.未央宫 C.紫禁城 D.大明宫 7.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D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共28张PPT)

《农政全书》:徐光启著,全面总 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技术革命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 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 业科学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
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 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 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
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 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 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 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 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 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 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 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 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 界的一大奇迹。
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4.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 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畴躇;孙
C行者,笑唏唏,要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 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 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 一要关隘,也是古代丝路 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建 筑雄伟,自古有“天下第 一雄关”之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问题思考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 征,想一想,这其 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 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 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 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
当堂达标
1、明长城东起__辽__东__鸭____,西到__嘉__峪__关____,总长万
余里。
绿江
2、明_成__祖____时,在_元__大__都___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城中心的__紫__禁__城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39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39

戚继光纪念馆
小结
盛 友谊之船

——郑和下西洋 友好交往



关 侵略之船

——戚继光抗倭 冲突 衰
郑和之后
1435年,英宗登基,下令停止造船。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1498年,达-伽玛率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
横渡印度洋,抵达古里。 1500年,孝宗皇帝下令:军民人等擅造二帆 以上违
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入番国买卖者, 正犯处以极刑。 1522年, 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1525年,朝廷又下一道圣旨,“将沿海军民私造双桅 大 船尽行拆卸,如有仍前撑驾者即使擒拿” 。 1551年,连当年郑和船队宝船的数据都不存在了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
郑和下西洋是世 郑和舰队的规模远胜于西班牙无敌舰队,但中国人并 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没有因此张扬跋扈,“中国人从不抢劫和杀戮,这与葡萄
牙人、荷兰人和其他入侵印度洋的欧洲人不同”。 ——英国著名历史学者保罗·肯尼迪
“由于缺乏一种更好的词汇,我只能称之为真善美。” ——美国学者詹姆斯·赫西昂这样评价郑和
郑则 有 数
和郑 无 之
。和 量 哥 哥
以数伦伦
后之布布
-
——
,达,以
梁 启 超
竟 无 第 二 之
伽 马 , 而 我
达 伽 马 以 后
后 , 有 无 量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阅读课文96页的黑色字体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明.明朝朝中中期期,,海海防波松为弛何,不倭平寇?扰民
2戚.诗继中光的“我”是谁? 3戚东. 海家南波军 沿平在 海息台 倭了患(吗平tā?息i)是。州如九何战实九现捷的,?随后 4淡精. 这泊神句名 。诗利反,映忧了国作忧者民怎,样具的有高爱贵国品主质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
,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扬起和平的风帆,
去做工和经商。
播撒了友谊的种子”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
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
友好往来。
精品课件
20
欲中国富强,不 可不顾虑海洋,财 富取之于海洋,威 胁也来自于海 洋。 ——郑和
精品课件
21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是些什么 人?
今马来西亚 马六甲一带
精品课件
17
思考探究
请结合你所了解的信息,说一说郑和 下西洋为什么能够成功?
1 、明朝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 、明成祖对其大力支持。 3、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4 、郑和英勇无畏的探索精神。
精品课件
18
根据材料评价郑和下西洋: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A.岳飞
B.韩世忠
C.俞大猷 D.戚继光
4.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时间
是( B)
A .1533年
B.1553年
C.1555年
D.1554年
精品课件
27
坚持开放 和睦共处 和平崛起 文明复兴
精品课件
28
• 材料:
•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 天下太平”。到永乐年间,明王朝 统治已臻极盛。
16世纪
(2)葡萄牙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 时间和手段
1553年 欺骗 贿赂
精品课件
24
本课小结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交往
戚继光抗倭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葡萄牙攫取在我 国澳门的居住权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共19张PPT)课件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共19张PPT)课件

技术条件: 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
握;指南针的应用
主观因素: 郑和的个人因素;优秀的船长、
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自主探究:
1、倭寇指什么?
2、戚继光为什么抗倭? 3、戚继光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二、 戚 继 光 抗 倭
2、经过
台州九捷
抗倭形势图
三、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郑和下西洋
1 西洋指的是今天哪些地方?
2 郑和下西洋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文莱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 洋沿岸地区 。
郑和下西洋盛况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规模
人数
到达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 范围 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郑和乘坐的宝船(模型)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今沙特阿拉 红 伯的麦加 海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西孟加拉邦一带
榜葛剌
刘家港
今印度萨
今马来西亚 马六甲一带
结合所学内容及邮票所展示的信息,思考: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 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 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 各国的友好关系。
特点:
郑和
1405年
哥伦布
1492年
首航时间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 船数 200多艘 3艘 次数多,到达地区广,是世界 航船大小 长151.8米 长24.5米 航海史上的壮举! 随航人数 27800人 88人
到达地区 亚非30多个国家 美洲
郑和为什么能成 功的实现远航?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共23张PPT)
4.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思考: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1.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同倭寇进行英勇的战斗并
取得胜利,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得以全部肃清。
2.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抗击了外来侵略,捍卫了祖国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 所以说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
(2010·龙岩中考)2.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
到达( D ) A.美洲 C.大西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010·聊城中考)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A )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999年12 月20日中 国政府对 澳门恢复
行使主权
三、课堂小结
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家乡。 葡萄牙,靠欺骗,攫取澳门居住权。
练一练
(2010·贵港中考)1.明朝时率军抗击倭寇侵略的是 ( A) A.戚继光 C.岳飞 B.郑成功 D.文天祥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 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两位历史人 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 格。
郑和(1371——1435年)
郑和(1371—1433),云南昆阳人, 回族。明代航海家、地理学家。本姓马,小 字三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于1403年提升 为内宫太监,并赐他姓郑。1405——1433 年,前后28年,他所率领的船队,7次出航 远达37个国家,行程数万里许。向南,远到 爪哇;向西,到达波斯湾、红海以及麦加; 最远达赤道南东非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每次 出航,船舶之大,船数之多,载人之众,世 界均数空前,成为当时举世规模最大的远洋 航行。根据航行记录所绘制的《航海图》, 被称为是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新人教版
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 是 紫禁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艺术 1.小说
书 名
成书 时间
作者
《三
国志 通俗
元末 明初
罗贯中
演义》
内容
地位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 生动地描写了魏、蜀、 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 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 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 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 烈愿望
二、读图简答题 7.下图是我国古代某城市的平面图。认真观察该城市的结构,结合 相关历史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名称是什么?它是明朝哪位皇帝时在什么基础上扩建 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参考答案:北京城。明成祖;元大都。 (2)该城市主要由哪四大部分组成?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布局特点:布局严整、左右 对称,街道笔直,气势雄伟而庄严。 (3)写出以该城市为都城的主要封建王朝及当时该城市的名称。 (任举三例) 参考答案:金,中都;元朝,大都;明朝,北京;清朝,北京。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 学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作者: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 。 (2)内容: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1 800多种药物,11 000多个药方, 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 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3)地位: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 药物 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 文等多种文字。
器、树艺、蚕桑生的 科技 名著,总结了我国古
代 农业 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29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_29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 了解和友好往来;
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 1497-1498 1519-1522年
次数 时7次间早,4次年次 数多2年次,规模 1次
3、结合材料,讨论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 :“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
帝时:明“朝家国给人力足的,外强门盛不,阖提。” 到。永乐供年了间雄,明厚王的朝基统础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随着 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
海 明外 朝,声明要威求成,扩进祖大一的对步外建大关立力系完支整,以的持远朝播
船队 大船62大艘(,连 范围广,堪称世
规模 小船共有200 3艘,最大 4艘,最大 5艘,最大
(第
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 一次 举 )
多艘),最大 的有1500吨左

船120吨左 船110吨左


船130吨左 右
到达 亚非30多个国 范围 家和地区 Nhomakorabea美洲
印度
环球航行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故宫和太和殿/西 方航海家达伽马船 只的对比
助记
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
请同二十学八们年七谈远一航,谈郑学和美习名本四处课扬的。 收 获。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
谢欣 谢赏
贡体系。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制造
技术造与船航海技水术平的大为提提高高,如指 南富针等指的。南应用针、的地运理知用识日见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光启
工艺
药物学
明成祖
嘉峪关
水浒传 西游记
罗贯中 章回体
牡丹亭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惠及后人,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有( C ) ①《本草纲目》 ②《天工开物》 ③《伤寒杂病论》 ④《九章算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学习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知识,体会古代人 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了解《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内容。
知识梳理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曾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
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
曾 该有著人作历是(时27D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同步训练
3.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宝库,从“神农尝百草”至今, 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自己著作中提出了较科学 的药物分类内容的医学家是( C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沈括
同步训练
6.对于《天工开物》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 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 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 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B )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同步训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请举一例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略。(四大发明任一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 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对这一著作的评价。
不仅述农事,还记述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与《天工开物》处于同一时期的科技巨著还有 哪些?(举两例)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7.近年来沙尘暴泛滥,我国每年因沙尘暴危害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明朝一位著名科学家在其作 品《天工开物》中强调了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 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位科学家是( C ) A.毕昇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同步训练
8.《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 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 (C ) 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C.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D.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强化训练
1.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道:“盖大业 文人,弃置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由此可见,作者认为( A ) ①应该重视科学技术 ②八股取士不利于社会进步 ③文人应抛弃功名 ④应完全取消科举考试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
4.下列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 ) A.曹操煮酒论英雄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史海拾贝
李时珍开棺救母子 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 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 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 “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 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惊动故人, 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 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 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 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 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 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 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这就是李时珍 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11. 小丽计划去北京旅游,请你为她斟酌一下旅游方
案。其中,不合适的旅游点是( A )
A. 元谋人遗址
B. 故宫建筑群
C. 明十三陵
D. 八达岭长城
同步训练
12. 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 物。“孙悟空”这一形象出自( B )
A. 《三国演义》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红楼梦》
9. 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爸爸问了他一个问 题:“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造新的北京城的皇帝是 谁?”答案应是( B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雍正帝 D. 康熙帝
同步训练
10. 自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后,许多朝代对长城进行 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明 长城的起止点是( B ) 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C. 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 D.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多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 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B ) A.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同步训练
5.下图出自“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书是 (D)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天工开物》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
强化训练
3.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记载:“海上(松江府一 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 万亩。”这说明当时( B ) A. 粮食作物比重下降 B. 出现了棉花的区域化经营 C. 农产品完全商品化 D. 棉纺织业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同步训练
13. 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 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 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下 列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D )
同步训练
14. 关于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D )
A. 工商业市镇繁荣 B. 书坊、刊刻印刷迅速发展 C. 契合广大人民的趣味 D. 市民、农民文化素质非常高
同步训练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 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 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 其永恒的魅力。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同步训练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 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 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 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 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