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解读教案设计(二年级第四单元)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二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了。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2. 准备诵读材料的课文和诵读辅助资料。
3. 准备诵读材料的诵读音频或视频资源。
4. 准备诵读活动的分组情况。
教学步骤:Step 1:创设诵读氛围(5分钟)学生们进入教室,教师可以放一段国学经典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曲和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欢迎词或准备活动。
Step 2: 集体诵读(15分钟)教师将选取的国学经典课文逐句朗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教师可以分段诵读,让学生跟着朗读,不断调整语速和语调,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掌握能力。
Step 3: 分组诵读(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应的诵读材料。
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组织诵读,可以采用小组内互相传诵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同声合唱的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Step 4: 组内展示(10分钟)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诵读内容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成员和全班同学进行欣赏。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增添表演的魅力。
Step 5: 学生评价和反思(10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评价和反思。
可以提问学生诵读过程中有何困难和收获,是否满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发现了自己的进步等。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诵读所学的国学经典,并预告下一堂诵读活动的课文和内容。
Step 7: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国学经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国学,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怀和修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扩展延伸:1. 可以将诵读进行比赛,鼓励学生更积极、更认真地参与。
2. 可以邀请老师、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机会。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pdf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惯。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XXX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研究古诗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XXXXXX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XXX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相识古诗意思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识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设想画面,豪情朗读: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
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XXX”XXX,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假如你是“XXX”XXX,你会如何吟诵《望洞庭》——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四、课后作业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2.默写古诗。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国学诵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学的基本内容和精髓。
2.学会正确诵读国学经典。
3.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4.培养学生细致入微、饱含感情地理解国学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国学经典诵读,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山海经》等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国学的积极态度。
2.概述国学经典(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历史渊源、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3.学习诵读技巧(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诵读姿势和发声方法,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发音和朗读习惯。
4.学习《论语》(30分钟)5.学习《大学》和《中庸》(30分钟)6.学习《山海经》(3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山海经》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的一些篇章,为学生解读其中的描述和意义。
最后让学生自己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章进行朗读。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并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
四、教学资源准备:1.《论语》、《大学》、《中庸》、《山海经》等经典书籍。
2.诵读练习的音频或视频。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程度和表达准确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学生自选国学经典进行诵读比赛。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参观国学经典的相关展览或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
七、教学环节安排及时间分配:1.导入:5分钟2.概述国学经典:10分钟3.学习诵读技巧:15分钟4.学习《论语》:30分钟5.学习《大学》和《中庸》:30分钟6.学习《山海经》:30分钟7.总结与反思:10分钟八、教学思考:1.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和热爱?2.如何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时更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和内涵?3.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国学诵读水平?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读经典和进行诵读练习,培养了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全)上课讲义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全)上课讲义望天门山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别董大教学目标: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释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初读诗文,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通读准指名读,齐读。
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提出小组学习无法理解的疑问,一齐解决。
交流自渎的初步理解。
探究诗意,感悟诗境理解文路:哪句是写景的,哪句是作者的劝勉,指名读。
学习写景的句子。
读诗句,看插图,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途中哪些地方与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不相符合,请大家修改这幅图。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经典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弟子规》选读2. 第二单元:《三字经》选读3. 第三单元:《百家姓》选读4. 第四单元:《千字文》选读5. 第五单元:《二十四孝》选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诵读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经典的语言韵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诵读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第一单元:《弟子规》选读,共计4课时。
2. 第二单元:《三字经》选读,共计4课时。
3. 第三单元:《百家姓》选读,共计4课时。
4. 第四单元:《千字文》选读,共计4课时。
5. 第五单元:《二十四孝》选读,共计4课时。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二十四孝》。
2. 教学音频资料:经典诵读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经典内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经典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内容:对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诵读,注意发音和节奏。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对经典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九、课后作业:1. 背诵当天学习的经典内容。
2. 写一篇关于经典诵读的感悟文章。
2024年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2024/3/23
26
07
总结与展望
2024/3/23
27
本次教案设计成果总结
完成了系统性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 计,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讲解、 讨论、示范、练习等,使学生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领悟国学经典的内涵。
2024/3/23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不同 难度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确保学生 能够逐步深入了解和掌握国学知识。
11
教学方法选择
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文本 内容,培养语感和朗读能力。
2024/3/23
讲解法
教师对文本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 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
12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辅助
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 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
22
06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2024/3/23
23
教材分析与选用建议
2024/3/23
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应包含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 ,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语言规范性。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 析,可以了解其内容、结构、特点以及适用对象,为后续教 学提供基础。
选用建议
在选择国学经典诵读教材时,应结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和 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经典篇目,同时注重教材的系统性、 科学性和实用性。可参考教育部推荐的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也可结合地方特色和校本课程进行选编。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古典音乐、展示相关图 片或视频等方式,营造浓郁的国 学氛围,将学生带入到国学经典 的情境中。
二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二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三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四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五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二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三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四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五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六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七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八周。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精彩教案设计完整版(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精彩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四单元“诸子百家”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论语》、《孟子》、《庄子》、《墨子》四部分节选,每部分精选五篇代表性文章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文言文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四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代表性文章的解读与诵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国学经典诵读》辅助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诸子百家相关的图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四家学派的基本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详细解读四家学派的代表性文章,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篇代表性文章,进行逐句解读,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理解文章内涵。
4. 随堂练习(1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四家学派思想的理解程度。
5. 诵读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四家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2. 代表性文章:《论语》、《孟子》、《庄子》、《墨子》3. 重点词汇及句子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择一篇你喜欢的四家学派的文章,进行朗读并录音。
2. 答案:(1)录音文件。
(2)翻译: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学习是否勤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四家学派思想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国学经典作品,了解其他学派的思想。
(2)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针对四家学派的思想展开讨论,提高思辨能力。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四单元“仁爱篇”,详细内容包括《大学》、《中庸》两部经典著作中关于“仁爱”的论述,着重解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核心思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仁爱”这一国学核心概念,学会关爱他人,提升道德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仁爱”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经典著作中关于“仁爱”的论述,以及如何将“仁爱”思想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国学经典诵读》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仁爱”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仁爱”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a. 解读《大学》中“仁者爱人”的论述,分析“仁爱”的内涵。
b. 解读《中庸》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述,探讨如何践行“仁爱”。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关于“仁爱”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道关于“仁爱”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将“仁爱”思想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仁爱篇2. 内容:a. 《大学》仁者爱人b. 《中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仁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
2. 答案要点:a. 理解“仁爱”的内涵,明确“仁者爱人”的意义。
b. 从自身做起,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传播“仁爱”思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仁爱”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精选章节的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国学,尊重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论语》中经典语句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经典语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论语》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孔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内容。
2. 讲解经典语句(15分钟):详细解读《学而篇》和《为政篇》中的经典语句,分析其含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举例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运用。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论语》经典诵读2. 内容:《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政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经典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字面意义,进而深入挖掘其内涵。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经典语句的现实意义,提高道德修养。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1. 情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能产生共鸣。
2. 情景应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经典语句的核心意义。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四章《诗经》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经》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通过诵读、解读,使学生领会诗中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理解其诗意和艺术特色。
难点:《诗经》中的生僻字词、古汉语用法,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诗经》吗?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2. 讲解《诗经》背景及特点(5分钟)讲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 诵读及解读《关雎》(10分钟)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关雎》,学生跟随。
解读:分析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理解诗意。
4. 诵读及解读《葛覃》(10分钟)诵读:学生自主诵读《葛覃》。
解读:讨论诗中的美好情感和艺术特色。
5. 诵读及解读《卷耳》(10分钟)诵读:学生分组诵读《卷耳》。
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2. 在黑板上列出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以便学生对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从《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中任选一篇,进行翻译和赏析。
答案要求:翻译准确,赏析到位,不少于200字。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2.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经典诗词:例如《静夜思》、《咏柳》等。
2.经典童话故事: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3.经典寓言故事:例如《乌鸦喝水》、《乌龟与兔子》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唤起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今天将要学习的经典诵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学习诵读(20分钟)1.教师首先对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讲解,并做示范。
2.学生跟读教师示范,注意发音准确、节奏感和感情表达。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三、理解分析(15分钟)1.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经典诵读进行理解分析,包括内容、语言表达等。
2.针对每个诵读作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评价反馈(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诵读表现。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创作自己的诗词、故事等。
2.引导学生朗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六、总结归纳(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经典诵读内容和技巧。
2.教师提醒学生继续保持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努力,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作品。
教学资源:1.经典诗词、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教学材料。
2.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诵读表演和评价。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他们对经典文学作品产生了兴趣,并逐渐形成了持续阅读的习惯。
同时,通过诵读的过程,学生也增加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三字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三字经》的背景。
2.研究第一句到第四句。
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的背景,激发研究兴趣。
2.通过研究,理解惯和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专一和坚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三字经》的背景,理解惯和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专一和坚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三字经》是古代孩子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它只有1000多个字,但包含了很多内容和有趣的故事。
据传说,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学者XXX。
由于每句话只有三个字,所以被称为《三字经》。
从那时起,它成为孩子们上学的第一课。
我们从今天开始研究它,通过它了解更多知识。
板书:《三字经》齐读课题两遍。
二、诵读句子1.出示研究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XXX,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XXX,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2.根据拼音试读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5.读通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6.读读议议。
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你能讲讲你的理解吗?三、讲解句子1.人之初,性本善。
初”在这里表示“刚出生的时候”,“性”表示“品性、品格、德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好的、善良的。
2.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3.讲故事:XXX的儿子们的故事。
通过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
如果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是否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呢?接下来,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4.性相近,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本性都差不多,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5.苟不教,性乃迁。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研究、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国学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国学诵读教案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国学诵读教案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准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
这就是——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2).把财物看轻,不去争,不去抢,就不会打起来,就不会产生怨恨。
这就是——5、学习“言语忍,忿自泯”(1).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再看一个动画片好不好看《将相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3班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焦联群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
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实现民族振兴,培养一代新人,必须对儿童施以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熏陶,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能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知识面,力求对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二、创建目的
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三、创建实施步骤
1、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国学班级理念。
每一课都附上了相关古诗,并配以图画,分册学习,由浅入深,突出鲜明的主题:国学经典。
让国学经典深入学生的心灵,师生形成
共识,启迪学生心智,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为这个特色而努力奋斗。
2、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班里的一墙一角,晨读和上课预备,都突显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
让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班级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3、每学期有计划有选择地完成国学经典诵读任务。
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增强语感,感受国学经典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
本期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认真拣择,使入选的典籍和诗文都含有积极意义,除了儒家典籍,也包括道家和释家的部分论述。
经、史、子、集也都有涉及。
4、每天晨读抽出二十分钟背诵国学经典,定期进行经典解读,每天中午的课前预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将背诵国学经典规定为学生作业的一项,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把活动落到实处。
5、适时举行国学经典特色班级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国学经典特色班级升旗仪式汇报表演等等活动。
二年级3班经典诵读计划表
第四单元:立志贵恒篇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片段,背诵经典。
2、能感受经典中营造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
朗诵经典、说意思、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4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1
立志向学渐入佳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贵有志,是中国相传已久的格言。
立志很重要,坚守志向的恒心更重要。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立下志向。
同时,让我们一起高声诵读“立志恒贵篇”,学习做一个志向远大而勇敢坚强的人。
二、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指名读题目,释题,简介孔子。
2、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三、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阅读简要评述,讨论:阅读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1、生交流,汇报感受。
2、师总结:人们不仅将孔子的话作为一种标志,而且也将孔子对每一阶段的概括作为一种人生的境界,鞭策自己,努力奋进,不断攀登。
五、拓展:
1、看故事《司马光的警枕》,进一步理解立志的重要性。
2、交流:从司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立志,从少年开始。
)
六、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六、作业:
1、背诵经典片段
2、收集有关的励志故事。
第二课时2
松柏耐寒匹夫有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第一课,引入第二课,齐读课题
2、解释“匹夫有志”的意思。
二、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三、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阅读简要评述,讨论:
对照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1、生交流,汇报感受。
2、师总结:大小、高矮、胖瘦、强弱等的差异可以清楚地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却不是永恒不变的。
意志的坚守是不可以放弃的。
坚守志向,才能招生一切艰难困苦。
五、拓展:
1、看故事《苏东坡岁寒三友》,讨论:为什么说“松树、翠竹、梅花是苏东坡最好的三位朋友”?
2、交流:你听了苏东坡的话,有什么感受?
六、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六、作业:
1、背诵经典片段。
2、背诵孔子的格言。
第三课时3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要注意观察,都要注重积累。
千里远的行程,不是一天就能完成。
千里行程上的风景,不是一眼就能看尽。
要有毅力,要有细心的体悟,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信心会青睐我们。
二、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指名读题目,释题,简介《吕氏童蒙训》。
2、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三、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阅读简要评述,讨论:阅读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1、生交流,汇报感受。
2、师总结:只要用心刻苦地学习,没什么不能做好。
五、拓展:
1、看故事《老人捕蝉》,进一步理解立志的重要性。
2、交流:从老人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老人捕蝉,贵在苦练。
)
六、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六、作业:
1、背诵经典片段
2、收集有关的励志故事。
第四课时4
竹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第三课,齐读第四课课题
2、简介郑板桥。
二、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三、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阅读简要评述,讨论:读诗而未见画,郑板桥的诗歌表现了什么?
对照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1、生交流,汇报感受。
2、师总结:这是一首题画诗。
岩石是何等坚硬之物,而细柔的竹编竟能钻进岩石扎根,这需要何等坚韧的毅力才能破岩而入,又需要何等漫长的时日才能深立其中!
五、拓展:
1、看故事《苏武牧羊》,讨论:你觉得苏武是个怎么样的人?
2、交流: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六、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六、作业:
1、背诵经典片段。
2、背诵《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