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的概念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表象课件

认知心理学-表象课件
表象研究将进一步整合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 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化对表象 本质和功能的理解。
技术创新
借助新兴的脑成像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将有 助于揭示表象的神经机制和动态过程,提高研究 的精度和深度。
应用拓展
表象研究将更加注重与教育、康复、人工智能等 领域的结合,为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认知障碍提 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表象研究的前沿问题
表象的神经机制
深入探讨大脑如何编码、存储 和提取表象,揭示表象与知觉 、记忆、想象等认知过程的关
系。
表象的动态变化
研究表象如何在不同的认知任 务和情境中发生变化,以及如 何与其他认知过程相互作用。
表象的跨文化比较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表象的异 同,探讨文化因素对表象的影 响和塑造作用。
表象的特征
表象具有概括性
表象是对感知过的事物的简化, 它只保留了事物的主要特征,而
忽略了一些细节。
表象具有不完整性
由于记忆的限制和信息的选择性, 我们形成的表象往往是不完整的, 可能只包含了事物的一部分信息。
表象具有可变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 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表象可能会发生 变化。
表象的作用
味觉表象
总结词
味觉表象是指通过味觉感官获得的表象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VS
详细描述
味觉表象包括食物的味道、口感等元素, 人们通过品尝和记忆这些元素来形成对食 物的认知。例如,当我们品尝一道美食, 我们会通过味觉表象来感知它的味道、口 感和香气。
嗅觉表象
总结词
嗅觉表象是指通过嗅觉感官获得的表 象,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表象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表象研究面临着概念界定、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 。

表象的概念

表象的概念

2、夸 张
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
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 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 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3、拟人化
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 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 程。
4、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
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
一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普遍采用
的方式。
三、想象的作用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 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 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 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1、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
2、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3、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

四、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按照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知觉表象
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五、表象的理论

基本表象理论 巴格斯基认为:表象是信息储存的基本形 式之一,表象可以直接储存在人们头脑中, 人们可以直接对表象进行操作和加工。 夏佩德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支持基本表象 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 人脑中储存的信息,可以是图形编码, 也可以是语义编码。
图像和语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译的, 语言通过译码可以恢复为图像,而图像 也可以通过编码以语言的方式储存起来。
思 考
一个四面都是红色的125立方厘米的 立方体,切成125块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 后,有多少块小立方体是三面红色的? 有多少块小立方体是两面红色的?有多 少块小立方体是一面红色的?有多少块 小立方体是一面无色的?
2、概括性
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
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

心理学 表象和想象

心理学 表象和想象

2.心理旋转实验 - Shepard &Metzler 1971,
空间立体图形心理旋转实验
16
2.心理旋转实验 - Cooper & Shepard 1973
不同倾斜角度的正形象和反形象字母“R” 要求被试判断字符是正向还是反向
17
18
实验结果
• 字符从垂直方向旋转的角度越大,判断需要的 时间就越长。
30
(二)有意想象 根据预定目的,在 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 进行的想象。
• 画家画画 • 作家创造小说。 • 建筑师设计楼房
31
1. 再造性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 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 象的过程。
32
形成再造想象的条件
1.正确理解与掌握语词及实物标志的意义 不理解语言也就无法想象出由语言所表达的
各种对象的形象。 2.旧有表象的数量与性质
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基本材料。
33
再造想象的意义
1.再造想象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2.再造想象对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 3.再造想象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
作用
34
2. 创造性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 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特点:独 立性、 首创性 、新颖 性
35
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的关系
1200
1000
800
600
RT
400
200
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字母R旋转反应时
19
20
结果:反应时是旋转度的直线函数,随着旋转 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之延长。这说明表象是 信息储存的基本形式之一;视觉表现的旋转加 工是物理旋转的类似物。 评价:有力地证明了表象是信息储存和加工的 一种形式,说明了表象的这种作用的不可替代 性,但并不能证明它是信息储存的唯一形式

思维和表象的基本概念

思维和表象的基本概念

思维和表象的基本概念思维和表象是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思维指的是人的意识活动,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智能能力,是认识和探索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表象则是指事物的外在形态或者内在表现,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结果。

思维和表象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认知和思维活动的基础。

本文将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思维和表象的基本概念。

一、思维的基本概念思维是人的头脑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人们能够进行推理、判断、想象、记忆等高级智能活动的能力。

思维可以分为概念思维、判断思维、推理思维、联想思维等多种类型。

1. 概念思维概念是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思维是人们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抽象等操作,将各个具体的事物归结为一个概念。

例如,人们通过对各个动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整理和抽象,将它们归结为动物这个概念。

2. 判断思维判断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的真实性或者正确性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判断思维包括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和可能判断。

例如,当我们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判断条件,断定某个物体是红色的时候,就是进行了肯定判断。

3. 推理思维推理是根据已有的前提和逻辑规则,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推理思维具有逻辑性和演绎性。

例如,当我们知道"所有人类都会呼吸","小明是人类"这两个前提,就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小明会呼吸"。

4. 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人们根据个别经验、知识和感觉,在头脑中自由地联结和组合各种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联想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可以促进人们的创新和发明能力的提升。

例如,著名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是通过联想思维,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创意结合起来,最终创造出了众多划时代的产品。

二、表象的基本概念表象是指事物的外在形态或者内在表现。

它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记忆和理解的结果。

表象是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体验的具体呈现。

1. 感知表象感知表象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和接收的结果。

5.4表象

5.4表象

第四节表象人们在记忆中常会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表象,这些直观形象成为人们在记忆过程中的感性支柱,有助于人们的记忆,并推动心理活动向高级形式发展。

一、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

根据研究的数据推测,在人的记忆中语言信息量与形象信息量的比例是1:1000。

由此可见,表象的信息量在记忆信息总量中占了极大的部分。

表象是通过对现实对象或现象的知觉过程而获得的。

表象与知觉密切联系,知觉映像越丰富,表象越多样,但与知觉映像又有本质的区别。

知觉映像是由事物本身直接引起的,而表象往往是由其他的事物,特别是在有关词语的作用下引起的。

例如,每个人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父母的形象、自己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

一个老朋友在远方工作,当收到和阅读他的来信时,就会在头脑中出现老朋友的形象和在一起学习的情景等。

这些都是表象。

二、表象的种类(一)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根据表象来源的感觉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

视觉表象是比较鲜明、最常发生的表象形式。

由于人们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各种表象形式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侧重。

一般而言,画家具有较发达的视觉表象,音乐家的听觉表象较发达,而体操运动员的动觉表象较为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表象形式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

例如,钢琴演奏既需要听觉表象,又需要动觉表象;完成体操动作既需要动觉表象,又需要听觉表象。

(二)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对某一具体事物(如六和塔)的表象称为个别表象;对于某一类事物(如宝塔)的表象称为一般表象。

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有着密切联系,个别表象是一般表象的基础,而一般表象具有更高的概括性。

(三)遗觉象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象。

遗觉象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几乎与感知形象一样鲜明和生动,似乎是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的状态。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表象和想象课件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表象和想象课件

预见未来
通过想象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和可能性,帮助人们更好地把 握机遇和应对挑战。
激发灵感
想象能够激发人们的灵感,通 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创意进 行组合,从而产生更为有价值
的创新成果。
05 表象和想象的实验研究
表象的实验研究
表象清晰度与记忆的 关系
研究表明,表象清晰度越高,记 忆效果越好。例如,在记忆数字、 字母或单词时,通过想象具体的 形象可以更准确地回忆和识别。
表象的内容往往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或记忆。而想象则可以超 越现实,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可以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形象或概念。
表象与想象的相互影响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个体需要借助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概念。没有表象,想象 就难以展开。
想象可以丰富表象
02 想象
想象的概念
01
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个新形象
既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过去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简单
再现。
02
想象的特征
想象具有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调节和娱乐的功能。它能够预见
或推测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解决某些现实问
表象的认知过程
表象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 想象等多个环节。例如,在想象 一个场景时,我们首先需要感知 场景中的各种元素,然后记忆这 些元素,最后通过想象将这些元 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表象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大脑中负责表象的区 域主要是顶叶和颞叶。这些区域 在处理视觉、听觉和触觉信息时 起着重要作用。
表象与想象的区别
表象是记忆的再现

表象在马克思的定义

表象在马克思的定义

表象在马克思的定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表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定义和意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进行了深入探讨。

表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在现象,更是一种对世界现实的观察和反映,是人们对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在马克思看来,表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现实和意识之间相互联系的,它是我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表象是由于人们的劳动和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他指出“社会实践是人类唯一的认识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378页),社会实践中的劳动和生产活动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认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和生产,人们改变和塑造着自然界,同时也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意识世界。

马克思认为劳动和生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源泉,表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马克思看来,表象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表象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现实的再现和解释。

马克思指出:“在辩证法看来,表象是一种媒介,是通过它而获得的对于外界的反映会循环地影响生活世界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378页)表象既是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又是对现实的改造和塑造。

表象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创造的过程,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改变的手段。

第二篇示例:表象在马克思的定义表象,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被视为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表面现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表象是由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们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薄弱屏障。

马克思认为,表象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观念常常扭曲了事物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被商品经济所左右,他们只看到了商品的外在形式和价值,而忽略了商品背后隐藏的剥削关系和生产过程。

这种表象使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了对社会现实的误解和误导。

马克思认为,表象是一种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它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利益的工具。

统治阶级通过媒体、教育等手段来塑造和操纵社会舆论,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在表象的控制下无法认识和改变社会现实。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

心理学课件:表象与想象、思维、注意


例如,通过感觉、知觉,我们只能感知到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 又从西方落下。通过思维,我们则能揭示这种现象的规律性是由于地球 自转的结果。
(二)思维的基本特征

间接性—— 借助“媒介” 概括性—— 一类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感觉颜色鲜艳、芳香 扑鼻 知觉鲜花非常美丽 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 天来了。
本章要点

掌握概念:表象、想象、幻想 了解:证明表象机能的实验、心理旋转实验、梦的作用 理解: 1、表象的特征 2、表象的作用、想象的功能 3、表象与想象的关系 4、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第六章 思 维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 映。
猩猩爬树

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威尔森说,他经常观察的一只猩猩有一天瞪着一棵大 树发愣,这棵树很高又光滑,难以攀登。就这样静静地过了十分钟,突 然猩猩跑到不远处,拖来一根木头,斜靠在大树上,然后纵身跳上“自 制的梯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树叶来。
三、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分为: 1、直觉行动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
3.选择性干扰实验

同时进行同一感觉道的知觉和表象两种活动,那么就 会发生表象和知觉的相互干扰,甚至两者可能混淆。
(二)表象是信息编码的主要形式——思维的方式

心理旋转实验 Cooper和Shepard
“请注意,在屏幕中央会呈现一幅一幅的图片,每一幅图 都是一个不同倾斜角度的R,有正也有反。你的任务是辨别出 它是正R还是反R。如果是正,请按绿色键;反之则按红色键。 这样一共要做很多次,要求又快又准。”

心理表象的名词解释

心理表象的名词解释

心理表象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表象。

心理表象是指人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心理表示。

它是对外界刺激的加工和解释,是人们对于事物的主观理解和印象。

心理表象的形成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情感等心理过程,对于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心理表象的定义、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对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心理表象的定义心理表象是指内心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思维映像,是人脑对于外界刺激进行认知加工和内在表示的结果。

心理表象不同于外界事物本身,它是个体主观的理解和认知,是经过个体加工和解释之后形成的心理构建。

心理表象可以是形象化的图像、符号化的符号以及抽象化的概念,是对客观事物在心智上的再现和内部呈现。

二、心理表象的特征1. 主观性:心理表象是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主观理解和印象,它不仅受到个体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同一事物在不同个体的心智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表象。

2. 动态性:心理表象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个体的经验、学习和记忆的积累而发生变化的。

个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心理表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这种变化可以是逐渐深化、趋于完善,也可以是逐渐模糊、遗忘衰减。

3. 综合性:心理表象是对外界事物多维度信息的综合和整合,它包含了形象、符号以及概念等多种形式。

个体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会综合利用多种感觉通道,将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形成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心理表象。

三、心理表象的形成机制心理表象的形成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情感等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1. 感觉:感觉是人对外界刺激物质特性的直接反应,在感觉过程中,人脑接收来自周围环境的刺激信息。

例如,我们触摸到物体的硬度、温度,听到声音的音调、音量等,这些感觉信息是心理表象形成的基础。

2. 知觉:知觉是指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有意义的组织和加工,使之具有更高层次的认知。

招教考试详细知识点-心理学表象——第四章

招教考试详细知识点-心理学表象——第四章

第四节表象与想象一、表象概述【单选、多选】★★(一)表象的含义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例如,在儿童中可发生一种“遗觉象”现象。

向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画片,几十秒钟后把画片移开,使其目光投向一灰色屏幕上,他就会“看见”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画。

这些儿童根据当时产生的映像可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同时他们也清楚地觉得画片并不在眼前。

2.概括性。

一般来说,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原型。

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是对某一类对象的表面感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这种概括常常表征为对象的轮廓而不是细节。

3.可操作性。

表象在头脑中不是凝固不动的,是可以被智力操作的。

表象在头脑中可以被分析、综合,可以放大、缩小,可以移植,也可以翻转。

正因为表象具有可操作性,形象思维、创造思维、想象才成为可能。

二、想像概述【单选、多选】★★★(一)想像的含义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二)想像的分类按照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2.有意想像有意想像又称随意想像,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例如,科学家提出的各种想像模型。

在有意想像中,根据想像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和幻想。

(1)再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像出建筑物的形象。

它的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一是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

再造想象是依赖语言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进行的。

表象名词解释

表象名词解释

表象名词解释
表象是指事物的外在形态或表面现象。

它一方面可以指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感知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指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或景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知和认知,并通过表象来理解和描述它们。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知一张桌子的颜色、形状和质地,这些就是桌子的表象;我们可以通过听觉感知一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些就是歌曲的表象;我们可以通过嗅觉感知鲜花的香味,这个香味就是鲜花的表象。

通过感知和认知,我们能够建立起一种关于事物的直观印象,这就是表象的作用。

表象还可以指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或景象。

比如,我们常说的社会表象就是指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现象背后所暗示的社会现象、现状或价值观。

社会表象可以是人们的言行和举止,也可以是社会规范和制度。

通过对社会表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

表象在心理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是基于其表象的。

在思维和记忆过程中,人们常常通过表象来处理和储存信息。

比如,当我们想要回忆起某个人或某个地方时,我们会想起与之相关的表象,比如他们的脸孔、声音或景色。

这些表象对我们进行思考和回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表象是指事物的外在形态或表面现象,一方面包括
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等感知特征,另一方面也包括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或景象。

通过对表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能够建立起对事物的直观印象、了解社会现象和处理和储存信息。

表象在人们的认知和理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象的概念

表象的概念

表象的概念表象是指当事人或客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借助一定的知觉而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整体印象。

在心理学上表现为记忆表象、概念形成、想象和判断等心理活动过程。

由于表象和经验在时间上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所以,表象又被称为表面的或外显的经验。

人们常常听到“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话,用此来论证雄辩要比事实强。

可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会对事实产生不同的反应,就是因为他们对同一个事件的看法出现了差异。

当然,这种差异是非常微小的。

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表象来窥探到一些蛛丝马迹。

每个人的经历、所受教育以及当前的心境都是其表象的组成部分。

从这一点上讲,表象的存在是正常的。

近年来,研究者已开始重视表象问题。

他们力图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怎样更好地理解表象。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表象可以解释经典力学定律的预言,而且能帮助我们揭示新发现的特殊结构;另外还可以帮助我们说明经济和社会中的许多问题,诸如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变迁、传染病的流行、运动员成绩的变化,甚至人们对于人口统计学的态度。

此外,表象也可以在药物、毒品、犯罪、精神病和智力障碍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在《我是什么》一书中作者德瓦列说:“我的内在是怎样的呢?我喜欢自己,这一点固然不错,但我仍想弄清楚我的内在世界。

表象就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具。

它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揭示我的身份,将真实与虚幻区别开来。

我相信,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尽管我的行为不像我说的那样,但在心里深处,我是完美的人。

”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关于表象与思维的关系,有些科学家已将表象引入研究的主流,试图解释表象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但是,这项研究的主要障碍是表象在记忆中的分类及表象的客观性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只要将表象看做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就不会导致太大的问题。

在这种观点看来,表象不过是把已经感知过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加以组合、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心理意义。

不过也有人认为,表象是对事物的理解基础,因而它在脑中所形成的印象不可能与事实的真相相脱离。

第九章 心理表象

第九章 心理表象

③不带栅格的表象组
与组②只有一点不同,即带测试点的 栅格只画出最外边的轮廓,内部的方格 不画出来。这样是为了避免被试在测试 点呈现之后推论出字母在栅格中的位置。
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字符定位 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 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被试的知觉表征 和想象表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锐敏度实验
双重编码理论的实验验证
Paivio 的实验 四种实验材料: CC-两个具体名词配对 CA-具体名词+抽象名词配对 AC-抽象名词+具体名词配对 AA-两个抽象名词配对 成绩:11.41, 10.01, 7.36, 6.05

(二)概念命题假说
(conceptual-propositional hypothesis) 假设视觉和言语信息以抽象命题的形式 表征物体及物体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以 言语方式还是以视觉方式,我们储存的 都是对事件的解释,而不是它们的表象 成分。

4)表象是记忆表征,但信息来自 知觉,表象与知觉在机能上等价。
5)心理旋转是表象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有力 地说明了表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 程。
视觉表象的原则

芬克(1989)提出视觉表象的五个原 则:内隐编码,知觉一致性,空间一致 性,转换一致性,结构一致性。
(二)心理扫描
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
Paivio(1975)设计一个实验考察
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实验所 用的材料分为言语和图象两种,分 为一致型和冲突型两种。
实验假设:
如果长时记忆只含有语言编码的信息, 那么,对图画的判断要慢于对字词的判 断。因为需要把图画转换成语词。如果 长时记忆也有视觉表象,对图画的反应 时就不会慢于对语词的反应时。 如果长时记忆存在视觉表象,对不一致 的图画的反应时应长于一致的图画的反 应时;字词则无此问题。因为字词是语 言编码的。

表象

表象

( A )平面对,其 中一个图形在平面 上旋转80 °;(B) 立体对,其中一个 图形在空间中旋转 了80 °;(C)镜 象对,两个不同的 图形。
结果发现,被试判断的潜伏期是旋转角 度的线性函数。旋转角度较大,作出判断 所需的潜伏期越长。这意味着,当几何形 状的旋转角度增加时,被试判断的反应时 也相应地增加。两种旋转条件(二维空间 旋转和三维空间旋转)下的结果模式,完 全相同。
许多理论家认为,表象以模拟码的形式 存储。 所谓模拟码,是指与实际物体非常相似 的一种表征。按照这种模拟码存储的观点, 表象是知觉的“近亲”(Baird和Hubbard, 1992)。
例如,当我们觉察或知觉一幅三角形的 图片时,我们的大脑对该三角形的物理特 征进行登记 ,这种登记维持着三角形三条 线之间的物理关系。按照模拟码的观点, 我们以类似的方式对三角形的心理表象进 行登记,这种登记也维持着三角形三条线 之间的同样的物理关系。


表象是指物理上并未出现的刺激的心 理表征,是曾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人脑中的反映。
例如,当我们看到或听到“苹果”这 个词,在我们头脑中就很容易出现苹果 的模样准确、完整理解这段文字, 同时注意体会自己内心的感觉。
“Tresiman的实验要求被试追随呈现给 一只耳朵的故事(故事1),忽视同时呈现 给另一只耳朵的另一个故事(故事2)。当 被试正在追随故事时,故事1切换到另一只 耳朵(即非注意耳)。与此同时,非追随耳 中的故事2中止,一个新的故事(故事3) 代替故事1呈现给注意耳”。
以字母R为例实验材料:
Cooper和Shepard发现,当倾斜角度从 0 °向180 °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潜伏期也 相应地增长。这说明,当倾斜角度从0 °向 180 °变化时,被试逆时针旋转表象。然而, 当倾斜角度从180 °向360 °变化时,被试 判断的潜伏期并不相应的增长,而是相应地 缩短。这说明,当倾斜角度从从180 °向 360 °变化时,被试的心理旋转并不是逆时 针方向进行,而是顺时针方向进行。

名词解释表象的答案

名词解释表象的答案

名词解释表象的答案表象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事物在外部看起来的样子和方式。

它是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一种方式,是我们通过感官来观察和了解事物的外在表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表象的含义以及它与现实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表象并不等同于现实。

表象只是现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我们对于现实的主观认识和理解。

它是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外在感知和经验的结果。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感官和经验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表象也会有所差异。

这就导致了表象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另外,表象是对于现实的一种局部和表面的呈现。

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外在形象和现象,而无法直接观察到事物本质和内在的本质属性。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我们只能看到它的颜色、形状和香味等外在的表象,而无法直接观察到花的生长和发展过程。

表象只是现实的冰山一角,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属性。

此外,表象还受到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对于事物的表象是如何构建和理解的。

比如,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经验都会影响到我们对于事物的表象理解和认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人对于同一事物的表象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同时,表象与真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表象并非真理,它只是对于现实的某种观察和解读。

真理则是对于现实的最高级别的认知和了解。

然而,真理本身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因为它受制于我们的主观认识和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永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最后,虽然表象受到主观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并且并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的内在本质,但它仍然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察和理解表象,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事物的特点、规律和关系,进一步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综上所述,表象是我们对于现实的主观认知和理解,它是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外在感知和经验的结果。

虽然表象并不等同于现实,但它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 考
一个四面都是红色的125立方厘米的 立方体,切成125块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 后,有多少块小立方体是三面红色的? 有多少块小立方体是两面红色的?有多 少块小立方体是一面红色的?有多少块 小立方体是一面无色的?
2、概括性
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
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
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第七章
表象和想象
第一节
表象
本节学习要点:

(一)表象的概念
(二)表象的特征


(三)表象的作用
(四)表象的种类
一、什么是表象
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 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 头脑中出现的,就好像直接看 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 征一样。
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 创造性程度不同。
3、幻想,理想与空想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 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 想象。
当某种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
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
实现,那么幻想就转变成理想。
如果某种幻想完全脱离现实,
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第二节
想象
本节学习要点:

(一)想象的概念(Fra bibliotek)想象的作用(三)想象的种类

(四)想象的形成方式
一、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主体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
二、想象的形成方式
1、黏合
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
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 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
3、可操作性 人们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
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
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
一样。
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
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
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四、表象的种类

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 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
根据表象创造的程度不同
的方式。
三、想象的作用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 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 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 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1、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
2、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3、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

四、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按照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知觉表象
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五、表象的理论

基本表象理论 巴格斯基认为:表象是信息储存的基本形 式之一,表象可以直接储存在人们头脑中, 人们可以直接对表象进行操作和加工。 夏佩德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支持基本表象 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 人脑中储存的信息,可以是图形编码, 也可以是语义编码。
图像和语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译的, 语言通过译码可以恢复为图像,而图像 也可以通过编码以语言的方式储存起来。
2、夸 张
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
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 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 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3、拟人化
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 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 程。
4、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
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
一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普遍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