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红色革命圣地——延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3e30b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2.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延、昔、笋”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体会诗韵,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文体特点,通晓诗意,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深刻体会“追寻”的时代意义。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重温单元人与事,营造“追寻”之意1.播放《建党伟业》主题曲《追寻》的mv片段。
(板书:追寻)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首诗领略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颗心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过渡:我们曾追寻一句话体会京剧表演术家的民族气节!“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梅兰芳2.引出课题:追寻一段历史可知兴衰,追寻一腔志向可明其志,追寻一种抉择可感气节……这节课,我们沿着“追寻”的足迹,走进“革命圣地”延安。
(补全课题:延安,我把你)3.读题猜测,作者走进延安可能会“追寻”什么呢?(预设:事物、历史、人物、事件、地方、精神……)(设计意图:以音乐的旋律,营造诗歌学习的氛围,结合情景朗读,感知“追寻”的含义,唤醒整个单元的“人物和事件”关联语文要素,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二、朗读诗歌词与句,体会“追寻”之韵1.初读正音,感知诗韵。
(1)自由朗读,辨析词语词语:(预设:“炕”后鼻音,“脊”读三声。
释义“满目琳琅”也作“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设疑生思,发现诗韵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预设:诗中“追寻”的事物;每个词的都有相同的“αng”韵。
)(3)练习朗读,相机指导(预设:借助节奏划分,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适当突出每小节第二、四两句末尾的一个字,读书诗歌的声韵美。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关键词语,既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感知词义,又进一步引发思考,发现全诗押“αng”韵,体会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文体特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主要内容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da4b3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a.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延安,我把你追寻延安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也是我梦想中的地方。
我一直想去探寻一下这个地方的历史,感受一下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
延安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曾经是中国革命的中心。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延安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它见证了毛泽东等伟大政治家的辉煌历程,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者。
闪耀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在延安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知识。
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把延安这个地方建设成了革命的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延安,可以参观毛泽东和中央红军的旧居,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在革命纪念馆里,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革命进程。
延安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有很多传统文化和习俗被保留了下来,例如糖画、夹紫糯米团、板鸭等。
这些传统文化在当地民众中还有广泛的传承和流传。
在延安,可以学习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例如书法、民间乐器、民俗艺术等。
此外,在延安还有很多美食值得推荐。
如土豆粉、油泼面、裴家大碗菜等。
这些美食都是当地居民的珍爱之物,具有浓郁的当地特色。
来到延安,一定要品尝一下这些美食,感受一下这个地方独特的味道。
在延安,还有很多美景等着我们去探索。
如延安秋林古城、黄陵干沟、黄陵地道战以及八路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和终点等。
在这次延安之行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革命历史的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知识。
我发现延安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它有着很多不同寻常的地方,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因此,我不会停止追寻延安的步伐,我会一直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继续寻找更多的美好回忆。
知识点:1.介绍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革命历史和延安的地位。
3.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和流传。
4.当地美食的推荐和特点。
5.延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延安,不仅可以学习到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知识,还可以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馆和遗址,深入了解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相关资料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edf67d76eeaeaad1f330bb.png)
傍晚的宝塔山我要离你远一点,在延河之滨,用仰望的姿态,欣赏暮色中挺拔的你。
天空澄净,晚霞正扯着一面红旗,渲染西边的天空。
我要离你近一点,嘉岭古道上,一步一停,仿佛踩着唐朝的尘土,明清的风云。
耳旁回响的风声,似金戈铁马,似悲声哭号。
我要在你的怀中歇息一会儿,像当年追随圣火的战士,举着信仰的火把,肩扛赤诚的向往,把你的形象装进眼里,铭在心上。
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的陕北黄土高原,素有“塞北咽喉、秦地要区”之称,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陕西省榆林地区;南接渭南、铜川、咸阳三市。
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人口193.88万。
延安历史悠久,古迹名胜荟萃,是国务院首次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有闻名天下的黄河壶口瀑布。
还有延安的象征宝塔山、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以宋代石窟万佛洞驰名的清凉山、珍稀名贵牡丹遍布的万花山、留有历代名人题词的摩崖石刻等,名山胜景,美不胜收。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延安又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
延安境内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革命旧址350多个。
延安以革命圣地。
中华民族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驰名中外。
人们来到这里,从延安的土窑洞、枣园的灯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展室中,寻找当年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
1935年10月,党中央领导的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驱日寇,缚苍龙,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史册上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6e1e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9.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本文是一革命精神的文章。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延安精神。
课文主要写了延河,枣圆,南泥湾,宝塔山。
课文语言优美流畅,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
同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二、说学生: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结合对本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了解,以及课前的师生交流,我充分感觉到,学生能够领悟延安精神。
2、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延安精神。
培养学生的读中悟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仔细品读、小组交流、朗读比赛,课件演示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二)学生读课文捕捉信息品读细品,内化情感要求抓住“延河、枣园,南泥湾、宝塔山等来领悟延安精神。
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抓高楼大厦、家用电器,体会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英雄精神。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感悟延安精神。
(三)揭示题目,升华主题教师:结合“毫不犹豫丢掉老牛破车,宝塔山的脊梁这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精神要发扬。
教师将播放课件,播放课件,进一步领会延安精神。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将对他们的答案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并在讨论时给予相应的帮助。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外阅读,延伸课外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和推荐相关的革命题材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继承革命精神的迫切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扩大阅读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21cf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仔细观看,稍后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好,图片播放完了,谁来说说看 ?师∶哦,你说你看到了宝塔山,知道它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你曾经和爷爷去延安旅行时见过它。
师∶你的记忆力可真好,过目不忘啊,请坐。
师∶嗯,你也有想说的。
你知道南泥湾,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里开展,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师∶你的知识储备很丰富,看来课下没少读书,请坐。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通点啊 ?师∶被你们发现了,它们都在陕西省延安市。
师∶延安可是有名的红色圣地,我们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很多影响中国的重大决策都从这里发出。
那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祁念曾去这些地方游览一番,一起走进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初读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一起读一遍课题。
师∶老师听到有的同学没有读准字音,"延安"的"延"是前鼻音,读yan,来,我们再读一次。
好,这次读准确了。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谁来分享下你对延安的了解?师∶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师∶没错,延安属于陕西省,是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所在地。
师∶还有吗 ?师∶嗯,是我们国家的革命圣地,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师∶看来你认真预习课文了,请坐。
师∶除去刚才同学们说的,老师还要补充一点。
延安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
也是一部真正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诗∶《延安,我把你追寻》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阳光…..师∶好,老师读完了,谁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就你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a72f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5.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说学生: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经过了六年的阅读训练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结合对本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了解,以及课前的师生交流,我充分感觉到,学生能够领悟延安精神。
2、2、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3、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感悟。
4、三、说教学目标:5、知识与技能: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划分诗歌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诵读中抑扬顿挫的感觉,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延安精神。
2、培养学生的读中悟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仔细品读、小组交流、朗读比赛,课件演示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四、说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五、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延安精神,体会作者想要追寻延安精神的情感。
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6、说教学程序设计:环节一:介绍背景,听《回延安》,兵诵读歌词,思考歌词从哪些方面写了延安。
从而引出课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延安,我把你追寻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延安,我把你追寻](https://img.taocdn.com/s3/m/886d2aa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e.png)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延安,我把 你追寻
*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听范读
认真朗读 全诗,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注意停顿。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学认字
yán
xī
máo
延安 昔日 茅屋
后鼻音
kàng
土炕
dàn mèi
一旦 明媚 满目琳琅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自 力更生、奋发图强、 艰苦奋斗、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团 结一心……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课堂演练
一、填写恰当的词语。
叮(咚 )的流水 破(旧 )的茅屋 ( 美妙 )的交响 ( 温热 )的土炕 ( 明媚 )的春光 (顶天立地)的脊梁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二、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 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诗歌第3-5小节。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诗歌第3-5小节。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51d546192e45361066f5de.png)
“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 掉”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照。意在反复说 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 命精神不能变,要继承发扬。
自由读课文5、6小节,思考:如果失去了延 安精神会怎么样?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呢?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用反问的方式
2.为什么要把延安精神追寻?
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 暖和光明。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将怎样把延安精神 发扬光大?
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 约一滴水、一度电……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 同学,乐于助人。
本文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讴歌 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 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的重要性。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精神 光照千秋
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她更是被称为 “中国的革命圣地”。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这 样的诗句:“延安,我把你追寻”,诗人在追 寻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 明的发祥地之一,抗战时期, 延 安 是 中共中央 的 所 在 地 , 是 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指挥中心和 战略总后方。
每一句的后半部分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进 一步点明追寻的延安精神是什么,延安精神 代表了信念、温暖和光明。
知识拓展
延安剪纸 是一种陕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延安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窗花、转花、角花、窗云 子、窑顶花、炕围花、吊帘、枕花、鞋花和碗柜花云等。
课文结构
延河
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
追延 寻安
, 我 把 你
昔日——追寻
现代——需要
信念、温暖、 光明
讴歌、追寻 延安精神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完美课件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完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5cdb002768e9950e7387e.png)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
翅飞翔?
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 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 能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 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第一句是( 点明中心 )的句子。
“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科技的 发展。
“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 无限空间。有了航天飞机,我们就能更好 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功能,在社会主 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仿 佛在奏出美妙的交响乐。
“老牛破车”代表什么?“宝塔山顶 天立地的脊梁”又代表什么?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延河
枣园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 香,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 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 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从事 的革命活动。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 䦆头,
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三 五九旅的。讲“开荒的䦆头”,实际是讲 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的革命精神。
我会 认
yán xī sǔn máo
延昔笋茅
kàng huá dàn mèi
炕 煌ng 旦 媚
我会 读
yá xī
sǔn máo
延n 安 昔 日 春 笋 茅 屋
kàn huá dà mè
土ɡ炕 辉n煌ɡ 一n旦 明i媚
词语解 释
【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满目琳琅】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课后作 业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 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2019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精品PPT课件
![2019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b233bd81c758f5f61f67bb.png)
全诗押的是ang韵,每节诗二 、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 脚是:光、阳、香、场、琅、炕、 响、梁、煌、翔、想、阳。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 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 作者是在追寻什么?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 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 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 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 《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 南部。当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 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 就是歌颂359旅的。
如脊梁一般,深层理解,宝塔山代表延安,
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
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
导者,好像灯塔一样,
品 读
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课 因此,宝塔山上的宝塔
文 就成了革命圣地延安的
象征,经常出现在文人
和画家的笔下。
永远告别——忘不了
品
毫不犹豫丢掉——不能丢
读 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精
第24课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一方热烈而
又神秘的土地。延安,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课 一部光照史册,启迪后人的经典。
题
1935—1948年的13年间,那场翻天覆地、
导 激荡山河的革命浪潮曾经从这里席卷全国。
入 延安,也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王家坪、杨
家岭、枣园、南泥湾,这些革命的足迹历历
读 课 文
“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 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为动人。民服务
南泥湾开荒的䦆头: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共96张PPT)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课件(共9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9f652beff9aef8941e06d0.png)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南泥湾在延安南部, 当年八路军曾响应党的号 召,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 动。“开荒的䦆头”实际 上是讲大生产运动所体现 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 革命精神。
杨家岭在延安西北, 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讲话的会场”实际上是 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 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用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来描写延安,写出了 作者对延安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的依恋之情。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你们知道哪些红色革命旅游胜地?
资料链接
延安,隶属于陕西省,是中国革
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
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
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中央和
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
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
字词学习
yán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作者从反面说,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 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美 好的未来,由此强调了延安精神的重要。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点题。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结构梳理
延
安 寻找延安精神: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 我 需要延安精神: 高楼大厦、家用电器、航天飞机、
把
电子计算机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35146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0.png)
宝塔山
宝塔山是历史名城延安 的标志性建筑,是革命圣地 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 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 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 警。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 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 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 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 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
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
小结:
• 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ang
自学提示:
• 我1.们标毫一不标犹:豫默地读丢,掉在了不老懂牛的破句车子,旁却标不上能问丢号。 宝2.塔想山一顶想天:立结地合的资脊料梁、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 理解不懂的句子。
杨家岭革命旧址
王家坪革命旧址
延安是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城市。 它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的终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 至1948年的根据地,被称为“革命 圣地”。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 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
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
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
延安梁精神,追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b428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1.png)
读一读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有代表性的地方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阅读理解
南泥湾
杨家岭
看一看 追求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延安精神。
阅读理解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阅读理解
“追寻信念”是指(解放全中国)。 “追寻温暖”是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追寻光明”是指(有了延安精神,国家 和民族的繁华振兴才有希望)。
阅读理解
你认为“延安精神”都包括什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 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惜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板书设计
对照
阅读理解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好的交响; 对照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代表现代科技,说明现代工业发展迅速。 “老牛破车”借代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
阅读理解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排比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读一读 认一认
平舌音
后鼻音
延安 昔往日 雨后春笋 茅屋 土炕 一旦 明媚
辨析识字 惜—昔 抗—炕
但—旦
理解词语
看图理解词语
镢头
茅屋
土炕
理解词语
[往日]往日;从前。[近义]往日。 [镢头]刨土用的一种农具,类似镐。 [茅屋]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 [土炕]北方一些地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PPT电子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PPT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43cd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1.png)
小熊钓鱼,鱼儿吓跑了!
笋
炕
媚
昔
旦
延
茅
பைடு நூலகம்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竹笋( √ 土炕(kàn kàng )
√ √ 明媚(mèn mèi )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满目琳琅】 【昔日】 【灿烂辉煌】 【明媚】 【顶天立地】
以前,往日。 鲜明可爱;明亮美好。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但是,
_全__国__人___民___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__进__步___青__年____纷纷 奔向延安,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_艰___苦__奋__斗____的
革命精神。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第1课时
助读资料我先看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 中央的所在地,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 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 灯。尤其是1939 年至1943 年期间,日军的大举 “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自然灾害的侵袭,都使延安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 面。但同时,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 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 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欣赏暮色中挺拔的你。 天空澄净,晚霞正扯着一面红旗,
渲染西边的天空。
我要离你近一点, 嘉岭古道上,一步一停,
仿佛踩着唐朝的尘土, 明清的风云。耳旁回响的风声,
似金戈铁马,似悲声哭号。
我要在你的怀中歇息一会儿, 像当年追随圣火的战士,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延安,我把你追寻》PPT模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延安,我把你追寻》PPT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acce0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a.png)
4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5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24 延安,我把你 追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讲课老师:XXX
目 录
壹 初读课文 贰 字词学习 叁 新知课程 肆 拓展延伸
壹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认真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试着 把课文读通顺,在每个小节前面标上序号, 然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小节。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延河中游,地处陕北 高原中部,是陕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 “革命圣地”之称。高等学校有延安大学,古迹 有明代宝塔,纪念地有枣园、王家坪、杨家岭、 凤凰山麓、南泥湾等。建有延安革命纪念馆。
宝塔 脊梁
精面 神貌 代日 代日
发扬 信念、温暖、光明 延安精神 传 新
课堂小结
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 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 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 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肆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诗人为什么要 追寻延安?
诗人追寻延安,实际上追寻的是延安 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 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结构梳理 延安,我把你追寻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相关资料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f49e6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b.png)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相关资料
以下资料与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延安”这一主题相关:
1. 延安是陕西省的一个城市,位于黄河南岸的秦岭山脉下,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地点之一。
2.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的终点站,在长征前后,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指挥中枢。
3.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地到达延安,结束了长征。
4. 毛泽东在延安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演讲和文件,如《论持久战》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政策》等。
5. 延安期间形成了一系列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如文学艺术、解放区军政经验、党务学习等。
6. 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7. 红军长征纪念馆、毛泽东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等是延安的重要旅游景点。
以上简单介绍了延安与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延安”这一主题相关的资料。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
![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5《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fda9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1.png)
再入“追寻”之境
诗人在追寻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也在改变着延安,
我们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精神,延安发生了变化,祖国发生
了变化。孩子们,读一读第三、四小节,诗人看到了哪些
变化? 高楼大厦
家用电器
宇宙飞船
电子计算机
破旧的茅屋 老牛破车
再入“追寻”之境
传承“追寻”之意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延安精神已经走进 了你们心里,希望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能让它生根、发 芽,让我们共同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 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永放 光芒。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写作背景
诗人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工作,曾多次去延 安采访,那时的延安比较贫困。改革开放后,延 安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1991年,诗人因工作关 系,再次到延安采访参观,感悟到时代虽然发展 了,生活虽然富裕了,但延安精神依然不能丢, 于是创作了本诗。
再入“追寻”之境
1991年,诗人再次回到延安,看到了延安由弱到强, 由贫到富的变化。他知道使延安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就 是诗人追寻的——延安精神。
传承“追寻”之意
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延安就是延安精神最好的传承。 在我们中国,还有许多属于我们中国的精神,你们知道吗?
传承“追寻”之意
这些都是中国精神,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带 着对延安精神的追寻再来朗诵诗歌。
再入“追寻”之境
那这样的精神能不能丢?是呀,延安精神永不磨灭, 它是我们民族的传家宝。难怪诗人会这样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的陕北黄土高原,素有“塞北咽喉、秦地要区”之称,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陕西省榆林地区;南接渭南、铜川、咸阳三市。
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人口193.88万。
延安历史悠久,古迹名胜荟萃,是国务院首次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有闻名天下的黄河壶口瀑布。
还有延安的象征宝塔山、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以宋代石窟万佛洞驰名的清凉山、珍稀名贵牡丹遍布的万花山、留有历代名人题词的摩崖石刻等,名山胜景,美不胜收。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延安又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
延安境内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革命旧址350多个。
延安以革命圣地。
中华民族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驰名中外。
人们来到这里,从延安的土窑洞、枣园的灯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展室中,寻找当年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
1935年10月,党中央领导的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驱日寇,缚苍龙,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史册上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
滔滔延河,承载了民族的重负;巍巍宝塔,唤起了备受欺凌的人民;“窑洞大学”培育了一代治军治国的英才;土窑洞里产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煤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
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从这里高高举起。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热火朝天的日子中,延安精神都像一把光芒四射的火炬,引导和激励我们党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延安资源富集。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
重点突破,大力开发特色主导产业,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