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2476A】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专利】

【CN110002476A】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专利】
【CN110002476A】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93912.5

(22)申请日 2019.04.12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地址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

(72)发明人 王怀有 王敏 赵有璟 李锦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04

代理人 孙伟峰 吕颖

(51)Int.Cl.

C01D 15/0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包括:A、利用铝盐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对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进行共沉淀,经陈化后固液分离、洗涤干燥,获得锂铝水滑石;B、酸化锂铝水滑石获得锂铝酸溶液;C、将锂铝酸溶液依次进行纳滤铝锂分离、反渗透一级浓缩,获得一次浓缩富锂液;D、将富锂溶液进行深度除铝获得除铝富锂液;E、将除铝富锂液进行双极膜电渗析获得二次浓缩富锂液;F、将二次浓缩富锂液进行蒸发浓缩获得氢氧化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含有碳酸锂的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作为原料先行制备锂铝水滑石,再通过酸化法将锂离子转移至水溶液中,实现锂离子与杂质离子分离,经除铝、双极膜电渗析浓缩获得氢氧化锂,充分利用锂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率。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CN 110002476 A 2019.07.12

C N 110002476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02476 A

1.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向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同时滴加铝盐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使三者在25℃~70℃下进行共沉淀反应,并且保持体系的pH为8~13,获得具有锂铝水滑石晶核的成核体系;其中,在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浓度为1g/L~2g/L,CO32-的浓度为10g/L~30g/L,OH-的浓度为5g/L~25g/L;

S2、将所述成核体系于50℃~150℃下陈化6h~48h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锂铝水滑石滤饼;

S3、将所述锂铝水滑石滤饼洗涤、干燥,获得锂铝水滑石;

S4、以2mol/L~12mol/L的盐酸为原料,采用酸化法将所述锂铝水滑石进行溶解,获得锂铝酸溶液;其中,在所述锂铝酸溶液中,Li+的浓度为1.5g/L~10g/L,Al3+的浓度为10g/L ~80g/L,Cl-的浓度为70g/L~450g/L;

S5、将所述锂铝酸溶液依次经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内依次进行铝锂分离和一次富集浓缩,获得一次浓缩富锂液;其中,在纳滤后获得的纳滤淡水中,Li+的浓度为0.2g/L~2.0g/L,铝锂比为0.01~0.6;在反渗透后获得的所述一次浓缩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1.5g/L~8.0g/L,铝锂比为0.01~0.6;

S6、将所述一次浓缩富锂液进行深度除铝,获得除铝富锂液;其中,在所述除铝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1.5g/L~8.0g/L,Al3+的浓度不超过10ppm;

S7、将所述除铝富锂液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进行二次富集浓缩,获得二次浓缩富锂液;其中,在所述二次浓缩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3g/L~30g/L,Na+的浓度为0.04g/L~12g/ L;

S8、将所述浓缩富锂液于MVR系统内、并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蒸发浓缩结晶,获得氢氧化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铝盐溶液中Al3+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OH-和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OH-物质的量之和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铝盐溶液中Al3+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3.5: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OH-和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OH-物质的量之和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共沉淀反应过程中保持体系的pH为9~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与所述铝盐溶液和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三者在30℃~50℃下进行共沉淀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浓度为1.3g/L~1.7g/L,CO32-的浓度为15g/L~25g/L,OH-的浓度为10g/L~20g/L;

在所述纳滤淡水中,Li+的浓度为0.5g/L~1.5g/L,铝锂比为0.05~0.3;

在所述反渗透浓水中,Li+的浓度为3.5g/L~7.5g/L,铝锂比为0.05~0.3;

在所述除铝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1.5g/L~8.0g/L,Al3+的浓度不超过10ppm。

2

发明专利-方法类技术交底书模板

专利技术交底书的撰写 一份清楚明了的专利交底书有利于代理人深入理解发明人的构思。专利技术交底书主要包含发明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在撰写计算机领域的专利交底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发明名称:(表明本发明创造所要保护的主题,不能超过25个字,不能用商业宣传语。) 例如: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的控制方法 二、技术领域:(本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不是上位和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是技术方案本身。) 例如:本发明涉及煤气灶点火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的控制方法 三、背景技术:(发明人在申请专利之前应进行全面地检索(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415492294.html,进行检索),检索出在相同领域、相似领域里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也就是采用与本发明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手段,解决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问题,达到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目的的现有技术,或者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分析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以便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点。检索范围包括国内外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如期刊、杂志等公开出版物。在背景文件中,还应该写明对本发明创造的理解和审查有用的其它背景技术。) 例如: 四、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分析了背景技术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写明本发明的

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 五、发明内容以及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的。计算机领域的发明创造一般涉及到系统结构和方法(包括数据处理方法、控制方法等)。涉及系统结构的应写明整个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通讯关系。涉及方法的应写明执行方法的逻辑步骤,以及执行方法后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方法步骤,例如: (可对方法中每个步骤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也可列举具体实施例,便于专利工程师理解技术方案,在撰写过程中对技术方案进行完全公开,利于后续专利的授权。)

氢氧化锂的生产工艺

氢氧化锂是最重要的锂化合物之一,有无水LiOH和LiOH·H2O两种。无水LiOH 为白色四方结晶颗粒或流动性粉末,相对密度1.45g/cm3,熔点471.2 ℃,沸点1620 ℃。单水氢氧化锂为白色易潮解的单晶粉末,相对密度1.51g/cm3,熔点680 ℃,当温度高于100 ℃时,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LiOH。LiOH溶于水,微溶于醇,在空气中易吸收CO2生成Li2CO3。LiOH 及其浓溶液具有腐蚀性,一般温度下就能腐蚀玻璃和陶瓷。LiOH是生产高级锂基润滑脂的主要原料之一,氢氧化锂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化学试剂、电池工业、石油、冶金、玻璃、陶瓷等行业,同时也是国防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的重要原料。用氢氧化锂生产的锂基润滑脂,使用寿命长、抗水性强、防火性能好、难氧化、多次加热-冷却-加热循环时性能稳定,适用温度范围可从-50℃~+300℃,广泛用于军事装备、飞机、汽车、轧钢机以及各种机械传动部分的润滑。在电池工业中,氢氧化锂用于碱性蓄电池、镍氢电池添加剂,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增加蓄电量。此外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汽车普及以及冶金机械工业对锂基脂量需求的大幅增长,LiOH的消费也越来越大,使得LiOH的生产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2020年以前,大部分项目仍然在建设过程中,市场将以短缺为主;2020年以后,随着新建项目产能释放,供应过剩风险将会增加。这其中,氢氧化锂的产能释放速度与碳酸锂一样,也取决于锂辉石原料的供应情况,因而全球锂辉石资源的开发进程也成为影响氢氧化锂产能释放的重要因素。 【生产】[1] 1.石灰石焙烧法 将含Li2O 3.6 %~4 .2 %的锂云母与石灰石按质量比1∶3 混合,加水至矿浆浓度为15 %时湿式球磨至直径小于0 .076nm 。然后将磨好的料浆增稠到65 %,

【CN110002476A】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93912.5 (22)申请日 2019.04.12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地址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 (72)发明人 王怀有 王敏 赵有璟 李锦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304 代理人 孙伟峰 吕颖 (51)Int.Cl. C01D 15/0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包括:A、利用铝盐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对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进行共沉淀,经陈化后固液分离、洗涤干燥,获得锂铝水滑石;B、酸化锂铝水滑石获得锂铝酸溶液;C、将锂铝酸溶液依次进行纳滤铝锂分离、反渗透一级浓缩,获得一次浓缩富锂液;D、将富锂溶液进行深度除铝获得除铝富锂液;E、将除铝富锂液进行双极膜电渗析获得二次浓缩富锂液;F、将二次浓缩富锂液进行蒸发浓缩获得氢氧化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含有碳酸锂的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作为原料先行制备锂铝水滑石,再通过酸化法将锂离子转移至水溶液中,实现锂离子与杂质离子分离,经除铝、双极膜电渗析浓缩获得氢氧化锂,充分利用锂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率。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CN 110002476 A 2019.07.12 C N 110002476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02476 A 1.一种氢氧化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向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同时滴加铝盐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使三者在25℃~70℃下进行共沉淀反应,并且保持体系的pH为8~13,获得具有锂铝水滑石晶核的成核体系;其中,在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浓度为1g/L~2g/L,CO32-的浓度为10g/L~30g/L,OH-的浓度为5g/L~25g/L; S2、将所述成核体系于50℃~150℃下陈化6h~48h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锂铝水滑石滤饼; S3、将所述锂铝水滑石滤饼洗涤、干燥,获得锂铝水滑石; S4、以2mol/L~12mol/L的盐酸为原料,采用酸化法将所述锂铝水滑石进行溶解,获得锂铝酸溶液;其中,在所述锂铝酸溶液中,Li+的浓度为1.5g/L~10g/L,Al3+的浓度为10g/L ~80g/L,Cl-的浓度为70g/L~450g/L; S5、将所述锂铝酸溶液依次经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内依次进行铝锂分离和一次富集浓缩,获得一次浓缩富锂液;其中,在纳滤后获得的纳滤淡水中,Li+的浓度为0.2g/L~2.0g/L,铝锂比为0.01~0.6;在反渗透后获得的所述一次浓缩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1.5g/L~8.0g/L,铝锂比为0.01~0.6; S6、将所述一次浓缩富锂液进行深度除铝,获得除铝富锂液;其中,在所述除铝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1.5g/L~8.0g/L,Al3+的浓度不超过10ppm; S7、将所述除铝富锂液于双极膜电渗析系统中进行二次富集浓缩,获得二次浓缩富锂液;其中,在所述二次浓缩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3g/L~30g/L,Na+的浓度为0.04g/L~12g/ L; S8、将所述浓缩富锂液于MVR系统内、并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蒸发浓缩结晶,获得氢氧化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铝盐溶液中Al3+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OH-和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OH-物质的量之和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铝盐溶液中Al3+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3.5: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OH-和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OH-物质的量之和与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共沉淀反应过程中保持体系的pH为9~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与所述铝盐溶液和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三者在30℃~50℃下进行共沉淀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盐湖卤水提锂母液中,Li+的浓度为1.3g/L~1.7g/L,CO32-的浓度为15g/L~25g/L,OH-的浓度为10g/L~20g/L; 在所述纳滤淡水中,Li+的浓度为0.5g/L~1.5g/L,铝锂比为0.05~0.3; 在所述反渗透浓水中,Li+的浓度为3.5g/L~7.5g/L,铝锂比为0.05~0.3; 在所述除铝富锂液中,Li+的浓度为1.5g/L~8.0g/L,Al3+的浓度不超过10ppm。 2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为您推荐】洪洞县律师武冈市律师吴江市律师新津县律师恩施市律师新会区律师宿城区律师 专利的分类主要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发明型专利,一种是实用性专利,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包含的类型也是不同的。那么,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呢?我们如何进行区分呢?下面,小编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发明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发明完成的状况,可分为已完成的发明和未完成的发明。未完成的发明,因不具备专利法要求的实用性,在各国专利法中都不授予其专利。根据完成发明的人数,可将发明分为独立发明和共同发明。根据发明人的国籍划分,可分为本国发明和外国发明。但发明专利申请人的权利基本是相同的。根据发明的权利归属划分,可分为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根据发明间的依赖或制约关系划分,可分为基本发明和改良发明。在专利法上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分类,是将发明划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我国《专利法》将发明专利划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类。 (一)产品发明 产品发明,是指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创造出各种前所未有的新产品。需说明的是,各国专利法对产品发明的保护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并非所有产品的发明都能取得专利权,如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发明,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等,均不能获得发明专利。专利法上的产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台设备或机器中的零部件。产品的发明,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制造品的发明摇如各种机器、设备、装置和各种用具等。 2、物质的发明摇如化学物质、药品、食品等。 3、材料的发明摇如玻璃、陶瓷、人造金刚石、人工合成胰岛素等。 4、产品新用途的发明摇这是在不改变物品固有的性质和状态下,揭示出该物品前所未有的用途和功能。如发现木炭可以用以制造火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发现了一种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未经过任何人工加工、创制的前所未有的新物品,则不是产品的发明,而属于科学发现。 (二)方法发明 方法发明,是指将一种物品或者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状态或另一种物品或物质所采取的步骤或技术手段的发明。方法发明的保护始于员怨世纪中叶,但目前世界各国对方法

一种碳酸锂、氢氧化锂的工艺技术

一种碳酸锂、氢氧化锂的工艺技术 胡兴桃工艺流程叙述 锂精矿粉在回转窑中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经预热、焙烧转型,焙烧转型后的精矿经冷却、破碎、球磨得到细粉焙料。细粉焙料与硫酸在双轴混合器中搅拌后进入酸化窑内焙烧。酸化焙烧好的酸化熟料经浸出制浆至PH值6.5-7,过滤和洗涤。滤滤碱化、除钙,经压滤,得到浸出液的净化液。浸出渣送入渣场,净化液须浓缩至浓度为Li2O 硫酸锂浓缩液,该溶液一部分用于氢氧化锂生产线生产电池级氢氧化锂,一部分用于碳酸锂生产线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系统中各过滤、压滤系统所产生的渣及过滤、压滤设备清洗的水混合制成浆料返回至浸出岗位进行锂的回收,而本项目所产生的浸出渣为中性,可直接输送至水泥厂作为水泥生产辅料使用。 氢氧化锂生产线:硫酸锂+氢氧化钠冷冻法生产单水氢氧化锂的工艺原理就是在硫酸锂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利用硫酸钠在低温时溶解度较低的性质除去硫酸钠,形成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锂溶液,氢氧化锂溶液经蒸发结晶最后得到氢氧化锂产品. 碳酸锂生产线:氢化法制碳酸锂的工艺原理就是硫酸锂溶液经碱化除杂后与纯碱液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沉锂出工业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经搅洗、分离后配制成碳酸锂浆料,经氢化提纯、分离、烘干、粉碎,最终得到电池级碳酸锂产品。 氢氧化锂生产

主要反应如下: Li2SO4+2NaOH+10H2O Na2SO4·10H2O+2LiOH 经浓缩后的硫酸锂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后工序的沉锂母液经压滤制成冷冻前的预制液。 在冷冻的条件下,进料预制液经过一次冷冻和二次冷冻过程,物料出,经分离得到冷冻后的氢氧化锂初始溶液。第一次冷冻分离出十水硫酸钠加冷凝水溶化制成饱和硫酸钠浆液,经MVR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出无水硫酸钠,再经烘干、包装即为元明粉(Na2SO4·10H2O)产品(为副产品外销)。第二次冷冻分离出十水硫酸钠与第一次分离的浆料混合,第二次冷冻后氢氧化锂溶液经MVR蒸发浓缩粗品结晶氢氧化锂,母液返回到硫酸锂的配制溶液中。粗品用后工序重结晶的冷凝水加热配制氢氧化锂饱和溶液,经压滤、精密过滤制成重结晶饱和溶液。浆该溶液打入MVR蒸发结晶器浓缩结晶,分离、洗涤生产氢氧化锂湿精品,经烘干、筛分、除磁、包装得到氢氧化锂成品,母液返回到冷冻后溶液中用于生产氢氧化锂粗品。 氢氧化锂压滤渣经调浆、搅洗后返回浸出制浆岗位,对锂进行回收。碳酸锂生产 主要反应如下: Li2SO4+Na2CO3 Na2SO4+Li2CO3 Li2CO3+CO2+H2O 2LiHCO3 2LiHCO3 热解 Li2CO3+CO2+H2O

方法发明专利撰写实例2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它为甘蔗组培苗提供了一种透光、保湿、保温的大田移栽环境——小拱棚,使得幼小的甘蔗组培苗在不经培养室壮苗培养和营养杯假植壮苗阶段而直接进行大田移栽也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90%以上)。应用本发明可缩短育苗周期(缩短50~130天),减少中间生产环节,降低运输成本、育苗成本和蔗农的种植管理成本,最终实现育苗企业和蔗农双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甘蔗组培苗瓶苗在培养室中经过 3~4代的增殖培养后直接进行生根培养,瓶苗生根后从瓶中取出洗干净,分成4~7株/丛在育苗圃中假植18~22天即进行分单株移栽至备耕好的种苗繁育大田;移栽前先把植蔗沟用水淋湿淋透,移栽完毕在植蔗沟上方搭建小拱棚,根据行距及小拱棚高度选择尺寸适合的薄膜覆盖在小拱棚上,四周用土压实防风,移栽当天在小拱棚顶部每隔50~70㎝开一个直径1㎝透气孔,移栽3~4天后,扩大透气孔至直径10㎝,移栽7天后将薄膜完全掀开,开始进行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 每一代的培养时间为15~20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苗生根 后从瓶中取出洗干净是将瓶苗取出后在流动的水中冲洗1~3分钟至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植是将 分好的甘蔗组培苗按照丛距5~6㎝、行距6~8㎝种植在准备好的苗床,种植深度为丛苗基部插入苗床基质0.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基质 为黄泥或河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拱棚由 多个与植蔗沟垂直的支撑结构组成,所述支撑结构由条状或片状树枝、竹片弯成弧形,弧顶朝上,两头插在植蔗沟两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顶距离 植蔗沟50~70㎝,每个支撑结构间隔60~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厚 度为0.005㎜的透光地膜。

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1)高温固相法:J.Barker等就磷酸盐正极材料申请了专利,主要采用固相合成法。以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为锂源,草酸亚铁、乙二酸亚铁,氧化铁和磷酸铁等为铁源,磷酸根主要来源于磷酸二氢铵等。典型的工艺流程为:将原料球磨干燥后,在马弗炉或管式炉内于惰性或者还原气氛中,以一定的升温加速加热到某一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高温固相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易实现产业化,但产物粒径不易控制、分布不均匀,形貌也不规则,并且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使用惰性气体保护。 (2)碳热还原法:这种方法是高温固相法的改进,直接以铁的高价氧化物如F e2O3、LiH2PO4和碳粉为原料,以化学计量比混合,在箱式烧结炉氩气气氛中于700℃烧结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冷却到室温。采用该方法做成的实验电池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51mAh/g。该方法目前有少数几家企业在应用,由于该法的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可控,且采用一次烧结,所以它为LiFePO4走向工业化提供了另一条途径。但该法制备的材料较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容量表现和倍率性能方面偏低。 (3)水热合成法:S.F.Yang等用Na2HPO4和FeCL3合成FePO4.2H2O,然后与CH3COOLi通过水热法合成LiFePO4。与高温固相法比较,水热法合成的温度较低,约150度~200度,反应时间也仅为固相反应的1/5左右,并且可以直接得到磷酸铁锂,不需要惰性气体,产物晶粒较小、物相均一等优点,尤其适合于高倍率放电领域,但该种合成方法容易在形成橄榄石结构中发生Fe错位现象,影响电化学性能,且水热法需要耐高温高压设备,工业化生产的困难要大一些。据称Phostech的P2粉末便采用该类工艺生产。 (4)液相共沉淀法:该法原料分散均匀,前躯体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合成。将Li OH加入到(NH4)2Fe(SO4)3.6H2O与H3PO4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共沉淀物,过滤洗涤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可以得到LiFePO4。产物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日本企业采用这一技术路线,但因专利问题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 (5)雾化热解法:雾化热解法主要用来合成前躯体。将原料和分散剂在高速搅拌下形成浆状物,然后在雾化干燥设备内进行热解反应,得到前躯体,灼烧后得到产品。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联系与区别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根本区别 发明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的具体构思,是利用自然规律、自然力使之产生一定效果的方案。技术方案一般由若干技术特征组成。例如产品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零件、部件、材料、器具、设备、装置的形状、结构、成分、尺寸等等;方法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工艺、步骤、过程,所涉及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具等等。各个技术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技术特征。 (2)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 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做出的发明。 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例如对加工方法、制造方法、测试方法或产品使用方法等所做出的发明。 专利法保护的发明也可以是对现有产品或方法的改进。绝大多数发明都是对 现有技术的改进,例如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组合,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新的选择等,只要这些组合或选择产生了新的技术效果,就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 实用新型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与发明的相同之处在于,实用新型也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而不能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理论表述。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用新型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例如生产方法、试验方法、处理方法和应用方法等,也不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如药品、化学物质、水泥等;第二,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用性较强。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它是指通过发明人的构思,利用自然规律创造出的针对各种技术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还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说,实用新型专利是对机器、设备、装置、用具或器件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提出新的方案,并且该新的方案能够在工业上制造出具有实用价值或实际用途的产品。

磷酸铁锂合成方法比较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比较 A ?固相法 一.高温固相法 1.流程: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一般以亚铁盐(草酸亚铁,醋酸铁,磷酸亚铁等),磷酸盐(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及磷酸锂等)为原料,按LiFePO4 分子式的原子比进行配料,在保护气氛(氮气、氩气或它们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中一步、二步或三步加热,冷却后可得LiFePO4 粉体材料。 例1: C.H.Mi等采用一:步加热法得到包覆碳的LiFeP04,其在30C, 0.1 C 倍率下的初始放电容量达到160 mAh - g-1 ;例2:S.S.Zhang等采用二步加热法,以FeC:2O4?2H2O和LiH2PO4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先于 350~380C加热5 h形成前驱体,再在800E下进行高温热处理,成功制备了 LiFePO4/C复合材料,产物在0.02 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为159 mAh ? g-1;例3: A.S.Andersson等采用三步加热法,将由:Li2CO3、FeC2O4?2H2O和(NH4)2HPO4组成的前驱体先在真空电炉中于300r下预热分解,再在氮气保护下先于 450r加热10 h,再于800r烧结36 h,产物在放电电流密度为2.3 mA- g-1时放电,室温初始放电容量在 136 mAh ? g-1 左右;例 4: Padhi 等以 Li2CO3,Fe(CH3COO)2,NH4H2PO4 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了 LiFePO4正极材料,其首次放电容量达110 mA-h /g;Takahashi 等以 LiOH ? H2O, FeC2O4 ? 2H2O,(NH4)2HPO4 为原料,在 675、725、800r 下,制备出具有不同放电性能的产品 ,结果表明 ,低温条件下合成的产品放电容量较大;例5:韩国的Ho Chul Shin、Ho Jang等以碳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为原料,添加5wt%的乙炔黑为碳源、以At+5%H2为保护气氛,在700r下煅烧合成 10h,得到碳包覆的LiFePO4材料。经检测表明,用该工艺合成的LiFePO4制备的电池放电平台在3 4-3 5V之间,0 ? 05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mA ? h/g;例6: 高飞、唐致远等以醋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为原料,聚乙烯醇为碳源。混料球磨所得粒径细小,分布的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得LiFePO4 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煅烧合成 LiFePO4/C 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最为139 ? 4mA ? h/g,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经10C循环50次后,比容量仅下降0 ? 15%;例7:赵新兵、周鑫等以氢氧化锂、磷酸铁、氟化锂为原料,,聚丙烯为碳源,先在500C下预烧,再在700C下煅烧合成具有F掺杂的LiFePO酒精为球磨介质4/C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FePO3 ? 98F0 ? 02/C具有最佳放电特性,在1C倍率充放电下比容量为146mA

一种答复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意见的方法

一种答复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意见的方法 来源:作者:日期:2011-06-30 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程序后,审查员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通常给出三种结论性意见, 一是只提出申请文件中的形式错误,假如申请人遵循审查员的意见或建议做出修改后,可望授权;二是经 过检索,引用对比文件,对专利申请文件的新奇性或者创造性提出质疑,要求申请人陈述该专利申请可以 授权的理由,否则将不能授予专利权;三是审查员认为专利申请中没有可以被授予专利权的实质内容,假 如申请人没有陈述理由或者陈述理由不充分,该申请将被驳回。对于上述第一种类型,申请人只要按照审 查员的要求克服申请文件的缺陷即可,对第三种类型,由于涉及专利撰写时的失误,比如公开不充分等, 很难在实质审查程序中得到补救。本文着重讨论针对第二种类型,假如不同意审查员的意见,如何撰写出 一份逻辑严谨、说理清楚并令审查员信服的意见陈述书。 一、“特征比较”法 “特征比较”法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得到普遍运用和认可。但在实质审查程序中,是否有必要运用以 及如何运用“特征比较”法,还鲜见文章论述。由于专利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的非凡性,还需要仔细研究 和探索如何将“特征比较”法运用到专利实质审查程序中。 本文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说明“特征比较”法的基本思路。 案例介绍 题为“单板大容量数字时分交换网络”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9109931,在实质审查程序中,审查员以 两份对比文件相结合为证据,认为该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并接着指出,

权利要求2、 6和7无创造性。笔者运用“特征比较”法,将该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2披露的技术特征相 对照,逐一比较分析,得出该发明专利申请具备创造性的结论,审查员对笔者的分析表示认可,最终授予 了专利权。 运用“特征比较”法撰写意见陈述书的步骤 借助于方法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格式,介绍运用“特征比较”法撰写意见陈述书的步骤: 首先,开宗明义地提出申请人不同意申请员的意见; 将审查员的审查意见要点归纳后,一一列出; 将对比文件的公开号(或者出版刊物),公开日期列出 将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对比文件1、2披露的技术特征列出,对应地创建一个表格,对应 地填入技术特征; 通过表格,对照说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的哪些技术特征与对比文件相同,哪些特征与对比文件不 同,不同的理由是什么。 二、“特征比较”法在发明专利申请99109931一案的具体运用。 根据上述的“特征比较”法,将审查员的审查意见要点归纳后一一列出,并将对比文件的公开号(或 者出版刊物),公开日期列出后,分析了本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特征和对比文件1、2所披露的技术特征。 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是:串并转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1×n数据存储单元压缩矩阵、地址比较模块、 控制存储模块;

氢氧化锂蒸发结晶干燥工艺

一、单水氢氧化锂物理性质、用途 白色结晶粉末。能溶于水,微溶于醇。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呈强碱性.不会燃烧,但有强腐蚀性。通常以一水物的形式出现。当温度高于600℃时失去结晶水,在1000℃左右氢氧化锂生成氧化锂和水蒸汽。单水氢氧化锂是最重要的锂化合物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锂基润滑脂,也可用于生产其他锂化合物,是碱性电池电解质的添加剂。 单水氢氧化锂的主要生产原料有锂云母、锂辉石等。 二、硫酸锂冷冻法制取单水氢氧化锂工艺(冷冻结晶、蒸发结晶和干燥) 硫酸锂冷冻法制取单水氢氧化锂工艺原理是在硫酸锂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利用硫酸钠在低温时溶解度较低的性质,去除硫酸钠,形成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锂溶液。经过浓缩的硫酸锂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经过DTB冷却结晶器(操作温度为-5℃—-10℃)析出十水硫酸钠晶体。十水硫酸钠晶体可通过热融、蒸发结晶制取硫酸钠产品。由离心分离出的清母液再经过蒸发结晶得到单水氢氧化锂粗品。粗品再重溶解,加入氢氧化钡,形成不溶的硫酸钡,过滤,滤出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得湿一水氢氧化锂;再经过盘式干燥机干燥得一水氢氧化锂干燥产品。 1、冷冻析钠(DTB结晶器) 在冷冻法制取单水氢氧化锂工艺中,冷冻析钠的结晶设备可选用DTB结晶器,冷冻结晶温度为-5℃—-10℃。 DTB型结晶器属于典型的晶浆内循环结晶器。由于在结晶器设置

内导流筒,形成了循环通道,使晶浆具有良好的混合条件,只需要很低的压头,就能使器内实现良好的内循环,使器内各流动截面上都可以维持较高的流动速度,并使晶浆密度可高达30~40%(重量)。在蒸发结晶中能迅速消除沸腾界面处的过饱和程度,能使溶液的过饱和度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经过实践证明,DTB型结晶器性能良好,生产强度高,能生产颗粒较大的晶粒,且结晶器内不易结疤。它已经成为连续结晶器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适用于真空冷却法、蒸发法、直接接触冷冻法及反应法的结晶操作。 DTB结晶器工作原理:待处理溶液由进料泵通过循环管路加入到DTB结晶器,悬浮液在螺旋桨与循环泵的推动下,通过导流筒上升至液体表层,然后沿导流筒与挡板之间的环形通道流至器底,重新又被吸入导流筒的下端,形成了内循环通道,以较高速率反复循环,使料液充分混合,保证了器内各处的过饱和度比较均匀,过冷度较低,极大地强化了结晶器的生产能力。圆筒形挡板将结晶器分隔为晶体生长区和澄清区。挡板与器壁间的环隙为澄清区,溢流澄清母液经循环泵返回结晶器,强化了结晶器的混合效果,并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结疤现象。晶浆由结晶器底部的出料泵排出,经离心分离,晶体产品干燥后作为产品,母液经过除杂、增浓或系统内循环后可返回结晶器,也可直接排放到下一工序。 DTB结晶器采用外置列管换热器冷却,以冷却液移走澄清母液的热量,再通过循环泵送入到结晶器底部,形成外循环通道。 2、单水氢氧化锂蒸发结晶 单水氢氧化锂水溶液沸点升高较低,蒸发结晶系统可选用传统的多效蒸发结晶器或者MVR蒸发结晶器。

一水氢氧化锂生产工艺

一水氢氧化锂生产工艺 本工艺是硫酸锂溶液与烧碱进行复分解反应,形成硫酸钠与氢氧化锂溶液混合物。利用硫酸钠与一水氢氧化锂在低温下溶解度的显著差异将两者分离。包括以下步骤:在锂精矿经焙烧、酸化、制浆、浸出和初步浓缩的硫酸锂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硫酸钠与氢氧化锂溶液混合物;将混合溶液降温冷冻到5~-10℃,经结晶后分离出硫酸钠;将由冷冻分离来的清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并分离,得一水氢氧化锂粗品;一水氢氧化锂粗品用水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钡,形成不溶的硫酸钡,过滤,滤出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得湿一水氢氧化锂;干燥得一水氢氧化锂。本发明工艺路线大大缩短,锂收率大有改善,成本大幅度降低。是锂化合产品生产的一次革命。 一水氢氧化锂生产工艺 一种一水氢氧化锂生产工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由锂辉矿经焙烧、酸化、制浆、浸出和初步浓缩的硫酸锂溶液;(2)、在硫酸锂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得到硫酸钠与氢氧化锂溶液混合物;Li2SO4+2NaOH→2LiOH+Na2SO4(3)、将硫酸钠与氢氧化锂混合溶液降温冷冻,溶液温度降到5~-10℃,经结晶后分离出硫酸钠;(4)、由冷冻分离来的清液,加热,蒸发浓缩;(5)、结晶并离心分离,得氢氧化锂粗品;(6)、在粗品一水氢氧化锂溶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钡,形成不溶的硫酸钡,过滤除去沉淀物及杂物,滤出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得湿一水氢氧化锂:Ba(OH)2+SO42-→BaSO4+2OH-(7)、干燥得一水氢氧化锂。 氢氧化锂的生产技术 LiH,LiO和LiOH的分析势能函数与分子反应动力学[1].pdf 单水氢氧化锂生产中盘式连续干燥器的应用[1].pdf 单水氢氧化锂完成液除硫方法[1].pdf 高纯锂盐应用及工艺研究的新进展[1].pdf 高纯碳酸锂的制备[1].pdf 锂[1].pdf 硫酸锂冷冻法生产单水氢氧化锂母液循环的工艺研究[1].pdf 卤水制备氢氧化锂研究进展[1].pdf 氢氧化锂[1].pdf 氢氧化锂的应用与生产方法研究进展[1].pdf 三室膜电解法由硫酸锂制备氢氧化锂的实验研究[1].pdf 微波辐射干燥单水氢氧化锂的研究[1].pdf 西藏扎布耶盐湖卤水的开发和利用[1].pdf

我国氢氧化锂生产及市场概况

我国氢氧化锂生产及市场概况 2009-9-25 氢氧化锂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化学试剂、电池工业、石油、冶金、玻璃、陶瓷等行业,同时也是国防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的重要原料。用氢氧化锂生产的锂基润滑脂,使用寿命长、抗水性强、防火性能好、难氧化、多次加热——冷却——加热循环时性能稳定,适用温度范围可从-50℃ —+300℃,广泛用于军事装备、飞机、汽车、轧钢机以及各种机械传动部分的润滑。在电池工业中,氢氧化锂用于碱性蓄电池、镍氢电池添加剂,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增加蓄电量。 主要生产方法 1.以矿石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锂。 (1)石灰石焙烧法。将含锂矿石(锂辉石或锂云母)与石灰或石灰石按一定质量比混合、细磨。然后将磨好的料浆送入回转窑内煅烧,用水分解烧结块得到氢氧化锂。该工艺能耗高、物料流通量大,生产成本高。 (2)β—锂辉石碳酸钠加热浸取法。将α—锂辉石精矿在1050℃—1100℃的回转窑中焙烧,使其转化为β—锂辉石。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混合均匀,加热在200℃浸出,通入二氧化碳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锂,过滤出残渣,然后按化学计量比加入精制石灰乳,反应液浓缩结晶得到单水氢氧化锂。 (3)硫酸锂苛化冷却结晶法。将硫酸锂浸出液适当蒸发浓缩,加入氢氧化钠,过滤出铁、钙、锰等杂质,然后冷却到-10℃—5℃,过滤分离出10水硫酸钠,将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出粗单水氢氧化锂,将其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钡反应,过滤分离沉淀,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出单水氢氧化锂。若采用多次重结晶或用特制的精制剂去除氢氧化锂溶液的杂质,可得到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 2.以卤水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锂。 (1)煅烧法。将提硼后的卤水,蒸发去水50%,在700℃下煅烧2小时,卤水中的氯化镁热解变为氧化镁,分解率达93%,再用水浸取,浸取液(含锂0.14%)加石灰乳和纯碱除去钙镁离子,加入磷酸钠得到磷酸锂沉淀。过滤,将磷酸锂沉淀与氧化钙和氧化铝以1:6:2的比例混合磨细,在2300℃焙烧2小时,然后将煅烧混合物用85℃—95℃的热水浸出、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可得到氢氧化锂产品。

发明专利的概述与分类属性

发明专利的概述与分类属性 发明专利是指前所未有、独创、新颖和实用的专利技术或方法;发明分为方法发明和产品发明,发现及抽象的非发明;发明专利在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及外观专利三种专利类型中的技术含量及价值是最高的,因此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最长的保20年,也因为发明专利的研究试验是最辛苦的,投入也是最高的发明是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对象之一。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所谓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我们从发明的概念可以看出,它必须是一种能够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技术方案。而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定律的发现、抽象的智力活动规则的归纳和提炼等都不能算是发明。 比如科学家发现的天体运行的定律、数学家陈景润发现和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新制定的体育比赛规则或者新的智力游戏规则等等都不能申请专利,因为它们不是技术方案。从发明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看出,发明专利包括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或者说,可以把发明分为两大类: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产品发明 产品发明,是指用发明人所提供的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直接生产的产品,如电灯、电话、机器、设备、仪器仪表、新的合金物质等发明。没有经过人力的加工、属于自然状态的物质不是产品发明,如天然宝石、矿物质等。产品发明取得专利权后,称为产品专利,产品专利只保护产品本身,不保护该产品的制造方法。

方法发明 方法发明,是指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问题而创造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过程。此处的“方法”,可以是化学方法、机械方法、通讯方法以及工艺规定的顺序所描述的方法。比如造纸方法、炼钢方法、印刷方法、通讯方法等。方法发明取得专利权后,称为方法专利。我国专利法规定,方法专利的保护延及到进口或者在我国境内使用或者销售的用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这意味着未经方法发明专利权人的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关于发明,还有一种更细化的分类方法: a.首创性发明 首创性发明又称开拓性发明。这是指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中外技术史上从未有过先例,此发明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里程碑,是绝对新颖的发明。比如在人类的发明史上留下辉煌足迹的指南针、印刷术、蒸汽机、电灯、电话等发明就属于首创性发明。 b.改进性发明 改进性发明是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保持其独特性质的前提下,又改善了其性能并使之具有新的功效的改进技术方案。与首创性发明相比,改进性发明对前人的技术成果的依赖性较强。但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前人成功的经验作基础,科学上的新发现也使发明所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所以,绝大多数发明都属于改进性发明。比如我们已经使用多年的日光灯的发明就是对以前发明的电灯泡(白炽灯)改进的结果。 c.组合性发明

一种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新方法

一种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新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新方法,属于锂盐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酸锂(Li2C03)用于制取各种锂的化合物、金属锂及其同位素;还用于制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半导体、陶瓷、电视、医药和原子能工业也有应用。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苛性碱,固体为白色晶体粉末或小颗粒,属四方晶系晶体氢氧化锂,可用做光谱分析的展开剂、润滑油。在国内,制取碳酸锂和氢氧化锂这两种产品都是采用两种相互独立的方法来制取(制取碳酸锂的方法是从锂辉石矿中经过冶炼、湿法提取得到硫酸锂溶液,再将硫酸锂溶液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制取氢氧化锂的方法是在硫酸锂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锂的沉锂母液通常采用酸碱中和,浓缩母液热析硫酸钠,再将热析后的母液二次沉锂生产粗品碳酸锂,二次沉锂后的母液再返回前工序进入生产系统系统。该方法的缺陷在于,母液在生产系统中循环,杂质富积,影响产品质量;母液的处理较复杂,成本消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碳酸锂沉锂母液中加入石灰苛化转化生 产氢氧化锂,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生产相结合,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而且生产工艺调控更灵活,碳 酸锂产品质量更稳定。使用该方法使碳酸锂的母液更易处理,氢氧化锂母液中的杂质容易处理,不会影响产 品质量。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生产 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新方法,其步骤依次为焙烧锂辉石精矿、制取硫酸锂完成液、制取碳酸锂母液、制取氢氧化锂;a.焙烧 锂辉石精矿经过1050-1100°C高温焙烧,冷却,细磨,加入98%浓硫酸在250-300°C酸化焙烧之后,再经过湿法提取,除去钙、镁等杂质,蒸发浓缩、压滤后得到硫酸锂完成液;b.制取硫酸锂完成液硫酸锂完成液经过沉锂,分离后得到沉锂母液和粗碳 酸锂;沉锂母液经过过滤得到碳酸锂母液,粗碳酸锂经过搅洗,分离和烘干得到成品碳酸锂;c.制取碳酸锂母液在碳酸锂母液中,按CO32-总量加入过量5%的优质石灰,在85°C下进行苛化反应,得到氢氧化锂稀溶液;d.氢氧化锂;苛化反应后得到的氢 氧化锂稀溶液经过热析,分离后得到无水硫酸钠和析钠母液;无水硫酸钠经过搅洗,分离,干燥得到元明粉;析钠母液经过 调配,压滤,冷析得到析钠液,析钠液经过冷冻除去溶液中 so42-,再经过浓缩、重结晶,就可得到氢氧化锂。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充分显示了如下优点1.将相互独立的两种工艺流 程“合二为一”,优化了基础锂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2.两条成产

方法发明特点和种类(专利知识讲座43)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 韩晓春 43、方法发明特点和种类 发明专利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而产品发明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涵盖有“标的物”,二是所述产品必须是通过技术手段所“生产”出的产品,而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那么方法发明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方法发明的特征 方法发明基于是“行为”的发明,而行为总是与时间、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方法发明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时间和过程的要素。当我们判断一项发明到底是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时,最主要的不是看发明的名称,有时从发明名称上看似乎是产品发明,但其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果具有时间和过程要素,我们仍应当认为该发明属于方法发明,审查员会要求申请人修改发明名称,以和发明类型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在保护某一发明时,有时可以将其写成产品权利要求,而有时还可以写成方法权利要求。具体写成产品权利要求还是写成方法权利要求,是出于权利人的需要。但在保护的力度上,通常认为产品权利要求的保护是“绝对”的,即任何人未经许可生产该产品,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生产均构成侵权。而方法权利要求对延及的产品的保护是“相对”的,只有该方法直接生产的产品才受到保护。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均是通过申请文件中的权利要求来体现的,而在撰写产品类型的权利要求时,往往是以结构、参数特征来表征的。但有时也会发生无法使用结构或参数特征来表征的情况,此时,允许借助于方法特征进行表征。但是,尽管使用某一方法特征限定产品权利要求,保护的主题仍是产品。也就是说,我们要将方法发明和撰写权利要求时,用方法特征对产品发明进行限定区别开来。 二、方法发明的种类 方法发明的种类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制造方法,一是操作方法。 1、制造方法 (1)机械方法:如制造电脑中硬盘的方法、制造打印机的方法、加工手饰项链的方法等。 (2)化学方法:如制造某种新药的方法、生产某种新的化工原料的方法等。 (3)生物方法:如以微生物方法造某种新药、用菌类发酵生产新食品的方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制造方法总是制造某种产品的方法,此处的“产品”应作广义的理解,即不限于工业产品。如根据专利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动物和植物的新品种虽然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范围,但生产动物、植物的方法是受专

用途发明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发明(专利知识讲座44)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 韩晓春 44、用途发明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发明 基于用途发明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发明,因此,用途发明也应当属于方法发明的范畴、而没有单分一类。但由于用途发明和一般的方法发明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对用途发明亦应当专门来谈。 所谓用途发明,是指在发现物质(或产品)的固有性质后,专门利用这种性质而形成的发明。所述的物质,既包括现有物质,也包括新物质(新产品)。如DDT作为化学物质早已经是现有产品,但在DDT出现65年后,有人发现其有杀虫的功效,并且申请了“DDT作为杀虫剂的应用”的方法专利,这也是一项发明。如果将这种发明归入产品显然是不合适的,但作为方法的一种,似乎又欠缺时间和过程要素。但由于此类发明均是对产品新的“使用方法”,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人们将其作为一类特殊的方法发明来对待。在把握用途发明时,除了这类发明欠缺时间和过程要素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即这类发明与“发现”几乎是“重合”的。发现DDT具有杀虫的功效,是属于发现,但如果写成用途权利要求,则是发明,其间似乎并没有一个将发现转化为发明的过程。况且有时发现某物质或产品具有新的用途时,甚至并不需要再增加或减少什么成份,即将该物质或产品用于新的用途。如发现食品染色剂某化合物不但可以为食品染色,而且还是很好的食品防腐剂。这时发明的厂家就可以该化合物生产食品防腐剂,并申请防腐剂的用途发明专利。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用途发明是距离发现“最近”的发明。另外,在保护问题上,用途发明与一般的方法发明亦有不同。由于用途发明不存在时间和过程要素,因此,在判断专利侵权时,不必象制造新产品的方法一样,举证责任倒置。也不必到对方生产车间去查看是否采用了专利方法,而只要看对方是否对原有物质采用了新使用方法,即专利用途。就可以直接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如对方产品说明书中明确了该新用途,就是侵犯了用途发明的专利权。如果没有该新用途,尽管均是同一原材料,同一物质,但并不侵犯用途发明的专利权。如原来生产食品染色剂的厂家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注明是食品染色剂,并没有提及防腐一个字,尽管是同样的化合物,并不侵犯该化合物防腐用途的专利权。另外,在发现原有物质的新用途时,对该新用途是写成用途权利要求,还是写成产品权利要求,通常对保护的强度并不发生影响。如发现某化合物X具有杀虫的功效,写成产品权利要求:“用化合物X制成的杀虫剂”,和写成用途权利要求“化合物X作为杀虫剂应用”,在保护强度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所谓写成产品权利要求,不是将化合物X写成产品权利要求,化合物X是已知产品不可能写成产品权利要求,产品权利要求是指杀虫剂,而化合物X在杀虫剂中的位置仍然是用途。除非化合物X本身具有创造性,当然要首先考虑将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