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歌曲《橄榄树》有感
初中音乐《橄榄树》
![初中音乐《橄榄树》](https://img.taocdn.com/s3/m/e4f151ab4693daef5ef73db6.png)
欣赏
橄榄树
台湾著名女作家、旅行家
(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 4日),女,原名陈懋(mào) 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
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 定海区)人。 1943年出生于 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 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 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 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 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 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 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 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再次聆听电声乐队演奏的《橄榄树》,边听边 思考:
●电声乐队是如何用乐器来“演唱”主旋律的?
●乐队演奏版与声乐版的作品结构相同吗?
●乐队演奏版与声乐版在音乐意境的表现方式上 有何不同?
总结
《雨林》《夜莺》《橄榄树》同为电声乐队演奏的乐 曲,但各具风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与传统真声乐队相比,电声乐队具有什么特点?
●与传统音乐相比,电子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性?
李泰祥,著名台湾音乐家、齐豫成 名曲《橄榄树》的作曲人。1973年 获美国洛克斐勒全额奖学金,及国 务院交换计画学者奖学金赴美,至 各大学音乐学院及交响乐团观摩研 究。一年后李泰祥回台,即投入音 乐创作的工作。这二十多年来他不 断的创作,在国内外发表作品如: 《大神祭》、《大地之歌》、《太 虚吟》、《幻境三章》、《生民 篇》、《运行三篇》、 《张骞传》、 《三式--气、断、流》、《棋王》、 《山弦巢》等为代表作品。他的作 曲家地位早已被肯定为台湾中生代 的代表人之一。
齐豫,1957年10月17日出生于台湾台 中,台湾大学人类学学士,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硕士研究生, 歌手齐秦的姐姐 [1] ,中国台湾女歌 手。 1978年,齐豫以一曲《Diamonds & Rust》获第二届金韵奖冠军、第一届 民谣风冠军,正式开始歌手生涯。 1979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橄榄 树》,同年演唱电影《欢颜》主题曲 获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主 题曲。
关于橄榄树的积极向上的演讲稿
![关于橄榄树的积极向上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2227882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5.png)
关于橄榄树的积极向上的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演讲的是,关于关于橄榄树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那一年,我离开了家乡。
记忆中,那年的冬天特别冷。
举目无亲,无奈、无助;心总在漂泊着,总想转移到下一站,下一站却不知道在哪里;想回到故乡,回乡路又那么漫长。
很长一段时间,有两支歌就一直在我心头萦绕,一支是费翔的《故乡的云》,另一支就是三毛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梦中的橄榄树......“那时,特别喜欢三毛,她的漂泊经历,她的纯情激情痴情,一次次叩动我的心扉,我快乐着她的快乐,也忧伤着她的忧伤。
喜欢那支《橄榄树》,就因为它蕴含了三毛最沉重的忧伤。
丈夫荷西潜水出事后,三毛就一直单身,一直生活在对荷西的思念之中。
荷西的家乡西班牙盛产橄榄,那连绵不断的橄榄树,就是三毛那连绵不断的思念。
每当听到这支忧伤的歌,我就会想象,三毛正在人生的路上踽踽独行,她的四周,是绵延的荒野;直到天边,才露出一抹淡淡的橄榄色,而那只是缥缈的幻影:荷西已经死去,西班牙已不再是三毛的家乡,她流浪的心再也找不到归宿,最后,她只好选择自尽......很多年以后,《橄榄树》缠绵哀伤的旋律,还一直在我耳畔萦绕,或轻或重地叩击我的心房。
我也是离乡背井,自己的心灵也在没有着落地飘荡。
父母的离世,更让我感到失去了荫庇,人生失去了依傍,故乡也在远去。
我常常感到自己在漂泊,在孤独地漂泊。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常常独自在野外行走。
还好,附近就有一群橄榄树,像一张张巨大的伞盖,苍翠着、挺拔着,覆盖着一片原野,即使在衰草连天的冬季,也没有过颓唐和枯槁。
看到他们,我便感到一丝慰藉,我会走上前去。
橄榄树以其宽大的胸怀接纳了我,骄阳下给我阴翳,风雨中给我遮蔽,疲惫时让我休憩。
轻风中,树叶悉悉索索地轻响,似乎也在对我絮语,安慰我漂泊的心灵......我很喜欢他们那魁伟的`身躯:挺拔,却并非高不可攀。
歌曲《橄榄树》欣赏教案
![歌曲《橄榄树》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b02c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b.png)
歌曲《橄榄树》聆听与吟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艺术(音乐篇)》2013年8月第1版的基础模块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第五节通俗歌曲《橄榄树》聆听与吟唱。
《橄榄树》是发行不久即遭台湾当局封杀,但后来仍在两岸三地传唱30多年,被众多歌星翻唱的歌曲,是华语流行乐坛的殿堂级曲目,是台湾民谣的经典之作。
教学内容正符合教育部办公厅教职成厅[2013]2号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出的“要重点选择……具有经典性的名曲佳作,分析……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的理解二.学情分析但中职学生多数生性活泼,对远方对旅行式的流浪充满了一种理想的梦幻般的期待。
学习基础普遍较差,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相对比较欠缺,他们对一般的音乐鉴赏总是很难提起兴趣,但是,他们几乎都喜欢听甚至唱那些通俗歌曲。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学生能对橄榄树及其象征意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兴趣。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随音乐吟唱甚至比较有表情地演唱《橄榄树》;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学习能促动学生在今后不仅仅是被动的听音乐,而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去了解和体会音乐的内涵,带着感情去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歌曲词、曲者赋予音乐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的聆听歌曲感受音乐。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静心聆听,感受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体味音乐内涵,了解音乐文化。
五.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聆听音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其情感体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橄榄树》诞生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关注音乐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整合音乐、文化资源,创设具有研究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乐评200字
![乐评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a23264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f.png)
乐评200字
橄榄枝的怀旧乐评
“橄榄枝”是一首节奏舒缓,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在一片熟悉而温柔的旋律中流淌着深情祝福和深切思念。
可以说,这首《橄榄枝》就是具有着血脉相连的怀旧情结。
它令人不禁想起了总是伴随在是两兄弟之间的感情。
比如有一天,兄弟之间曾经发生过一种难以抉择却又深深烙印在脑海中的争吵,直到某一天,兄弟俩一同聆听到了这首《橄榄枝》,一片节奏舒缓的似乎描绘着彼此的心灵深处的诉说,彼此的眼神交织在一片温柔的祝福中,诉说着一段深深的怀旧故事。
此外,这首音乐还会令人想起那些共同的回忆,包括常聚的一家之夕,叙说着一段段温馨而美好的故事,此时此刻,似乎可以感受到那曾经繁华荣美的景色及家庭情谊,湛蓝纯净的思绪,漂流在一片安详宁静中。
总之,《橄榄枝》,不仅人人都爱听,而且深具怀旧意味,辗转游走在弥漫而又伤感的思绪之中,此时此刻,无论在任何场合,这首歌都能够抚慰着心灵,释放情绪,并伴随着一阵淡淡的思念,让流淌的怀旧将一切的痛苦抚平。
橄榄树歌曲赏析
![橄榄树歌曲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0d48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7.png)
橄榄树歌曲赏析如下:
《橄榄树》是一首抒写生命的最美丽的诗篇,同时也是一首歌唱生命的最纯净的清流。
《橄榄树》由李泰祥和作家三毛共同创作,充分展现了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齐豫的歌声既柔和又具有内在力度,完美地诠释了《橄榄树》的旋律和歌词的内涵。
这首歌曲抒发了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齐豫既柔又具有内在力度的歌喉把《橄榄树》的旋律和歌词的内涵表现的恰如其分。
《橄榄树》里齐豫的声线除了因为尖锐的高音所带来的飘逸感,期间还有散发出一种很纯朴的泥土气息。
这种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仿佛可以透过歌声看到一片片绿色的橄榄树林,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活力。
橄榄树歌词背后的故事
![橄榄树歌词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ec7a74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7.png)
橄榄树歌词背后的故事篇一:《橄榄树》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英文歌曲,由爱尔兰歌手U2演唱,被誉为他们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歌的歌词简单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意义,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歌曲的歌词主要描述了一种坚定和无私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生命和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其中,“橄榄树”象征着和平与希望,是歌曲的主题之一。
然而,歌曲背后还有一段更加深刻的故事。
据传,这首歌的创作者和演唱者U2是来自一个离散的家庭。
他们的父母在年轻时曾是一对恋人,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分开了。
这对U2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爱情。
相反,他们相互支持和鼓励,一起努力创作音乐,最终成为了世界知名的音乐人。
《橄榄树》的成功也得益于这个离散的家庭的故事。
歌曲中的“橄榄树”象征着和平与希望,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象征。
它鼓舞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和平、包容和关爱他人。
除了故事背景外,《橄榄树》的歌词还蕴含着一些深刻的哲学和人生道理。
例如,歌曲中提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家在远方”,这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思想和精神。
而“每一个灵魂都是孤独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家”,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孤独和寻找归属感的过程。
《橄榄树》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义的歌曲,背后有着深刻的故事和哲学内涵。
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歌曲本身的旋律和歌词,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鼓舞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和和平,寻找自己的家。
篇二:橄榄树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由著名的华语流行歌手陈百强演唱,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深受听众喜爱。
然而,这首歌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与歌词内容密切相关。
据传,橄榄树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陈百强的亲身经历。
他在年轻时曾在海外留学,曾与一位来自香港的女友相爱。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他们最终未能实现在一起。
在分手之后,陈百强创作了这首歌,以表达对女友的深情和怀念。
橄榄树这首歌曲在陈百强的演绎中非常动人,其中蕴含的情感也深深地打动了听众。
韩红《橄榄树》歌词
![韩红《橄榄树》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636f010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2.png)
韩红《橄榄树》歌词第1篇:韩红《橄榄树》歌词橄榄树(live)-韩红词:三毛曲:李泰祥编曲:胡彦斌,谷粟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嘿为什么流浪嘿为什么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我的故乡在远方第2篇:齐豫橄榄树乐谱及歌词《橄榄树》是齐豫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齐豫1979年7月9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橄榄树》中。
这首歌曲是齐豫的代表作品之一。
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橄榄树》乐谱,希望能帮到你。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橄榄树》由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词。
齐豫开始唱这首歌是用西洋民歌的唱法来唱的,但到实际进录音室的时候,李泰祥就多出了很多想法,李泰祥的要求是要把这首歌唱得很宽阔,不能有虚音,他觉得虚音是靡靡之音。
《橄榄树》的词作者三毛对其中几句歌词并不认同,最早三毛的词写的是“小毛驴”,只是因为唱起来不够好听,所以李泰祥才跟三毛商量改成“橄榄树”。
《橄榄树》是李泰祥和作家三毛在民歌时代所共同合作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曲抒发了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齐豫既柔又具有内在力度的歌喉把《橄榄树》的旋律和歌词的内涵表现的恰如其分。
《橄榄树》里齐豫的声线除了因为尖锐的高音所带来的飘逸感,期间还是散发出一种很纯朴的泥土气息。
这首歌曲表现出了和市场流行截然不同的艺术气息,加之李泰祥亦古亦今的编曲方式,让这首歌很快成了民歌时代唯美风格作品的典型。
《橄榄树》观后感
![《橄榄树》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6e24d6bbe1e650e53ea990e.png)
《橄榄树》观后感最近喜欢上了《橄榄树》。
好久没看到这样干净的电视剧了,被剧情感动,被主人公的至真至纯感染,以至于被女儿笑话:妈妈,怎么看电视剧还哭呢?电视剧中冯家的每一个人个性鲜明。
老大善良厚道富有很强的责任心,老二内心善良外表霸道,老三勤快朴实,最逗人的是老四,可爱单纯却有主见。
就是这么一家人,每人一个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曲折动人,让我感受到,在那个年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与人之间不像现在这么势利,人情不象现在这么淡薄,那个时候的人们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事邻居街坊会笑话,会戳脊梁骨;知道誰负了谁谁就不对;还知道靠关系、金钱、身体等除了本事以外的换来的东西是肮脏的……冯家老二说过一句话,忘了穆珊给谁转述的了:这社会一切都会变的。
看来,在今天看来,真的都变了。
喜欢这部电视剧的原因之一是它能把我带回到那个幼小的懵懵懂懂的年龄。
现在,有时候站在讲台上,由于课程拓展的需要,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关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事情,总是侃侃而谈,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候的我也就回到了那个年代。
这部电视剧写得很现实。
国栋的真诚与执着赢得了穆珊的爱情,这是每一个女孩子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喜欢马小娟跟穆珊背诵的那段小说里的句子,那是穆珊的感受,也是每一个女孩曾经的梦,甭管这个女孩俊还是丑,高还是矮,胖还是瘦,穷还是富……喜欢穆珊的宽容大度,喜欢穆珊的勇气,喜欢穆珊的外柔内刚,她成功地刻画了一种女孩:真爱一个人的话,怎么恨都恨不起来。
她对冯国栋的爱像潺潺流水,柔柔的,细细的,长长地……而马小娟的爱却像夏天的雷阵雨,让人一会儿避雷一会儿避雨,怎么避都逃不掉那劈头盖脸的疯狂……喜欢冯国栋的霸气与执着,这个主人公的刻画,我猜作家肯定是受传说中的那句“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影响,但通过他做的那些事,我觉得冯国栋可以算个真男人!他说他和穆珊同属一种人:没有爱情不能活。
虽说这话有点夸张,但本人觉得:没有爱情的婚姻真的是遭罪。
高中音乐情感教学探析
![高中音乐情感教学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07d96558fafab069dc0221.png)
高中音乐情感教学探析摘要:音乐是心灵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
它能陶冶性情,让人的心灵愉悦。
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高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
高中音乐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更要以此加强情感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就此探讨了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教学策略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应在音乐教学中注入情感成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所学内容的魅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高中教学中处于特殊地位,音乐教学显然在高中教学目标中没有被认定为升学的关键因素。
因此,音乐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但是任何音乐作品脱离生活实际是难以让听者感受到音乐所蕴涵的深刻含义的,不能产生共鸣,作品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1.高中音乐情感教学的必要性第一,不管是音乐科目的教学,还是其他科目,在新课改背景下,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所谓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就是这个道理。
一旦音乐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使学生在情感中得到升华,而且能渗透对其他科目的学习。
第二,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模式是从初中阶段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但是由于理解能力有限,且社会生活经历不多,对部分知识的理解难以准确、深刻,需要借助德育教师的感情教学,借助某些教学手段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补充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而造成的教学内容的空白。
第三,是发挥教师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途径。
教师也是有感情的动物,在课堂上引入情感的因素,将使教师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充实音乐课堂教学,从而将音乐教学当做是一场音乐交流盛会,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与老师进行切磋,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高中音乐情感教学的方法分析每门学科的教学方法都有若干种,对于如何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初中橄榄树音乐教案
![初中橄榄树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26167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7.png)
教案名称:《橄榄树》音乐教学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橄榄树的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远的寓意。
2. 通过学习《橄榄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橄榄树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歌曲《橄榄树》的旋律特点和歌词寓意。
2. 橄榄树象征意义的解读。
教学难点:1. 歌曲《橄榄树》的高音部分演唱。
2. 橄榄树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3. 相关橄榄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橄榄树》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橄榄树》,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2. 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三、探讨橄榄树的象征意义(2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橄榄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橄榄树的真实面貌。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橄榄树的寓意,探讨其象征意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橄榄树的象征意义。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橄榄树》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二、拓展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橄榄树》,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2. 学生讨论并评价不同版本的优缺点,教师进行点评。
三、橄榄树主题活动(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橄榄树主题的创作活动,如绘画、写作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橄榄树的象征意义。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5e195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6.png)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橄榄树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深入人心的歌词与悦耳动人的旋律使其成为经典之作。
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橄榄树》背后隐藏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这首歌曲诞生于20世纪末的阿根廷,通过歌曲媒介,传递出了对爱与勇气的追求,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当时正值阿根廷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政治动荡的年代。
橄榄树的作者,阿根廷籍音乐家及作曲家维克托·赖克特尔(Victor Heredia)正身处这个历史的洪流之中。
首先,橄榄树这首歌曲反映了当时阿根廷社会的困境。
阿根廷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
人们生活在日益贫困和不确定的环境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
橄榄树的歌词直指这些社会问题,表达了人们对于困境的诉求和不满。
其次,橄榄树传递出了对爱与勇气的追求。
尽管面临着困境和挑战,歌曲中传递出的信息是勇敢面对困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歌词中提到的“你可以砍倒我,但我会在橄榄树下复活”传达出对坚持和希望的追求。
此外,橄榄树的旋律和歌声也使得这首歌曲更加动人。
维克托·赖克特尔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和表现力,将这首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嗓音清澈而有力,完美地传达出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伴随着悠扬的吉他声和温暖的乐曲,橄榄树成为了一首引人入胜的歌曲。
《橄榄树》从发布之日起就受到了广大听众的热爱和追捧。
人们将这首歌曲视为对困境和挑战的抗争,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了阿根廷文化和音乐的象征之一,甚至也在国际上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总的来说,橄榄树是一首诞生于动荡年代的歌曲,通过歌曲媒介,传达出了对爱与勇气的追求。
这首歌曲反映了阿根廷社会的困境,也激励着人们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和坚韧的精神。
它的旋律和歌声令人陶醉,成为了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
《橄榄树》背后的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染力,让人们对于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1a7c3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1.png)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
《橄榄树》是一首由希腊歌手Nikos Vertis演唱的歌曲,歌词
描述了一个男人对失去爱人的痛苦和悲伤。
这首歌曲在希腊和其他
地中海国家非常受欢迎,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曲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说,Nikos Vertis在创作
这首歌曲时,正经历着一段痛苦的感情经历。
他的爱人离开了他,
让他深陷绝望和悲伤之中。
在这段时间里,他找到了灵感,创作了《橄榄树》这首歌曲,用音乐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伤。
在歌曲中,Nikos Vertis唱出了对爱人的思念和痛苦,以及对
失去爱情的无助和悲伤。
歌词中的“橄榄树”象征着爱情的坚韧和
长久,而男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则如同橄榄树一般深深扎根在心中,无法忘怀。
这首歌曲通过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它让人们感受到了失去爱人的痛苦和悲伤,同时也传达了对爱情的
珍惜和坚持。
正是因为这首歌曲背后的真挚情感和深刻内涵,让它
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因此,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一段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复杂。
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也让它成为了一首永恒的经典,引领着人们在爱情中感受和思考。
歌曲橄榄树的教案
![歌曲橄榄树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039a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71.png)
歌曲橄榄树的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橄榄树》,进一步感受现代电子音乐的魅力。
2. 扩大艺术视野,加深对电子音乐的了解,学习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分析电声乐队表现音乐的方法。
2.听音乐,配入《橄榄树》歌词。
教材分析《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
歌词以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漂泊经历为依据,流露出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原曲由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
本课所选为改编的电声乐器合奏的轻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常用的电声乐器和电声乐队的组成形式,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知识帮助大家复习一下?二、小合奏《新年好》1. 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丰富音响世界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人们在不断发现、创造各种声音,以使我们的音响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以及为《新年好》编配的节奏音型。
生:展示。
2. 教师学生共同选出较好的自制乐器和适当的伴奏型。
3. 教师左手在电子琴上演奏几种不同效果的3/4拍自动伴奏音型,由学生选择。
4. 学生确定主旋律音色。
5. 合奏《新年好》。
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受电子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听觉盛宴。
三、学习乐曲《橄榄树》1. 播放乐曲《橄榄树》,思考问题: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生:忧伤的、回忆的情感……2. 再次播放《橄榄树》,思考问题:电声乐队在演奏旋律时选用了哪些乐器的音色?在演奏伴奏时选用了哪些音色?生:旋律部分选用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伴奏部分选用了钢琴、铃铛、架子鼓等音色。
3. 《橄榄树》创作背景:《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
歌词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创作的,歌曲由台湾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
4. 歌词朗诵。
师:歌词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思念故乡、回忆、忧伤……师:流露出三毛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108-学生作品-橄榄树教案
![108-学生作品-橄榄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1bd78b27d3240c8547ef58.png)
术的发展,现代电子琴也能与电脑连接,将音乐 特点 和乐谱合二为一,既能打印出乐谱,也能自动演 奏音乐。 电声吉他: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 三、进入正题,开 拨弦乐器。 始欣赏《橄榄树》。 电声贝司: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 低音拨弦乐器。 爵士鼓:爵士鼓不是电声乐器,但它是电声乐队 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加世纪初,由美国新奥 尔良的一种黑人爵士音乐中用的鼓演变而来。 电子鼓:电子乐器。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 打击乐器。
1
教
学
2
目
标
3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音乐教学设计《橄榄树》
通过各种音乐材料,让我们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 及其音色特征。 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深入 了解,拓宽知识面。 体验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带领学生 学习并学会演唱歌曲。 学会能够自己从基础开始欣赏音乐,了解学习电 声乐器等。 对歌曲情感态度的把握理解与赏析。
术的发展,现代电子琴也能与电脑连接,将音乐
和乐谱合二为一,既能打印出乐谱,也能自动演
奏音乐。
电声吉他: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
拨弦乐器。
电声贝司: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
低音拨弦乐器。
爵士鼓:爵士鼓不是电声乐器,但它是电声乐队
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加世纪初,由美国新奥 尔良的一种黑人爵士音乐中用的鼓演变而来。 电子鼓:电子乐器。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 打击乐器。
个点简单的介绍同学们可以先看一下大概的了解 引 起 同 学
一下电子音乐的发展:大约在 70 年前,美国人约 的 兴 趣 与
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 好奇
作。
学生 2: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
《橄榄树》教学设计
![《橄榄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a10424360cba1aa911dac7.png)
学生课后进行探索,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微课以外延伸内容,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完成网络习题作业。
3.弱起小节:
请同学们搜索什么是弱起小节并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解释。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通常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网络搜索教学知识点,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先自学后补充。
4.弱起小节的作用:缓和、增添忧伤的感觉。
自主探究学习、运用网络搜索。
学生对教师亲身演示,创设的情境充满好奇、愉悦的课堂气氛。
学生课前预习作业检查
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课前预习学唱,加之耳熟能详,本班吉他高手伴奏,效果不错。
学生运用网络搜索弱起小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先自学后补充。
学生哼唱儿歌,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纷纷举例所知道的校园歌曲,并哼唱出来。
4.弱起小节的作用:缓和、增添忧伤的感觉。
5.台湾校园歌曲
6.代表人物:三毛
7.拓展布置
8.总结
完成习题,并网络提交。
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
教学进程(师生双边活动)
教法学法及作用
学生活动
导入:1分钟
讲授新课:共13分钟
MV3分钟
2分钟
6分钟
2分钟
1分钟
总结与布置:1分钟
课前布置:
预习哼唱《橄榄树》、吉他弹奏、
设计意图:学生列举,教师讲授,课后运用网络自主学习,学会归档共享。
6.代表人物:三毛
提问:本曲的词作者是谁?你知道的关于三毛的有哪些?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1943-1991),汉族,祖籍浙江,中国文化大学毕业,台湾著名作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她生平著作和译作共有23种。
鉴赏歌曲橄榄树有感
![鉴赏歌曲橄榄树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acbd2e7f647d27284b735188.png)
鉴赏歌曲《橄榄树》有感我一直很喜欢由三毛写词,齐豫演唱的歌曲《橄榄树》,我也不清楚作为95后的我为什么独爱这首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园民谣,大概是因为它足够经典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广阔的草原......”对于这首歌,我喜于它欢快上口的曲调,陷于歌词的美好意境,忠于演唱者深情的演绎,沉沦于词作者疯狂而精彩的人生。
从齐豫到孙燕姿,到黑鸭子,再到到韩红,每个版本的《橄榄树》都演绎出别样风情,不变的是故事本身。
关于三毛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似乎每个人都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关于她和情郎荷西的风花雪月,然后追随她的脚步,也去那不曾想过的沙哈拉沙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精神佳旅。
很多人想,可未必有三毛的勇气......《橄榄树》我听过无数遍,也曾躲在房间里偷偷唱过无数遍,一喜欢就是多年。
虽然如今这首歌不再是我的必听曲目,可它已深入我心中,每一次回味都无比陶醉,它依旧那么令我心驰神往。
我想我喜欢《橄榄树》里透着向往自由的勇气,它曾无数次鼓励我奋勇向前。
困难算什么?世界哪有那么复杂,凡事勇敢一点就好了。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和喜欢的人一起去流浪,我们到处安家,去追寻我们的蓝天白云还有梦中曾多次出现的橄榄树......我一直很喜欢由三毛写词,齐豫演唱的歌曲《橄榄树》,我也不清楚作为95后的我为什么独爱这首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园民谣,大概是因为它足够经典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广阔的草原......”对于这首歌,我喜于它欢快上口的曲调,陷于歌词的美好意境,忠于演唱者深情的演绎,沉沦于词作者疯狂而精彩的人生。
从齐豫到孙燕姿,到黑鸭子,再到到韩红,每个版本的《橄榄树》都演绎出别样风情,不变的是故事本身。
关于三毛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似乎每个人都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关于她和情郎荷西的风花雪月,然后追随她的脚步,也去那不曾想过的沙哈拉沙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精神佳旅。
橄榄树教学反思
![橄榄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be3f0719b6648d7c1c7464c.png)
《橄榄树》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感受和鉴赏美为核心,从情感人手,介绍电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将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认识了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懂得它能使音乐色彩更加独特,更加丰富。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
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交流。
用作业的形式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开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电子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学过的知识。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电子空间站》这一课音乐材料比较新,所以我课前提前播放齐豫《橄榄树》,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的搜集、查阅资料、回答、实践等活动为主线,教师给予引导。
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回答问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出乎意料,让我吃惊不小,也让我感动了好久。
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本节课达到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电声乐器及感受和鉴赏音乐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
但这节课中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是农村中学,学生在小学的音乐教育相对较薄弱且音乐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学生视唱不太理想,节奏感偏差,音乐知识、技能有待提高。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64be1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b.png)
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
橄榄树是一首由意大利歌手贝蒂·维诺切利演唱的经典歌曲,
这首歌曲背后有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橄榄树歌曲的词曲作者是意大利音乐家和作曲家Toto Cutugno。
这首歌曲是在1980年代初期问世的,成为了Toto Cutugno的代表
作之一。
歌曲的旋律轻快动听,歌词中描述了一棵橄榄树,象征着
生命的坚韧和希望的力量。
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深
受人们喜爱。
然而,橄榄树歌曲背后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一首歌曲那么简单。
据说Toto Cutugno在创作这首歌曲时,受到了一位特别的灵感。
当时,他的一个朋友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腿,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
弃生活,而是努力地学会了使用义肢行走。
Toto Cutugno被这位朋
友的坚强和乐观所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以橄榄树作为隐喻,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希望的坚持。
这个故事让人深受感动,也让橄榄树歌曲更加有意义。
这首歌
曲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美妙的旋律,成为了一首传世之作,深受人们
喜爱。
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像橄榄
树一样,坚韧不拔,充满希望,勇敢面对,并且相信生命的力量。
这首歌曲的背后故事,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坚强的力量。
欣赏 橄榄树-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 橄榄树-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df35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7.png)
欣赏橄榄树-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简介本教案是针对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所编写的欣赏活动教案,主题为橄榄树。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案主要通过学生欣赏橄榄树这首歌曲,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学习欣赏橄榄树这首歌曲,了解其音乐形式、节奏感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
2.加强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鉴赏能力。
3.通过本次欣赏活动,了解一些有关橄榄树的知识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放松身心,进入音乐欣赏的状态。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本次欣赏的歌曲——橄榄树。
2. 学生主动发现音乐元素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先自由聆听,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发现歌曲中的一些音乐元素,比如歌曲的旋律、节奏感、情感表达等方面。
这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欣赏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分组欣赏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针对歌曲的不同元素进行深入的欣赏。
例如:一组主要听歌曲情感抒发的特点,一组听歌曲旋律方面的特点,一组听歌曲节奏感方面的特点等等。
每个小组听后,可进行组内交流、分享,并就听歌的感受以文字形式进行记录。
4. 完整欣赏活动在每个小组完成了各自的听歌任务后,教师可播放整首歌曲,让学生重新欣赏歌曲,这样学生可以对歌曲的整体感受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然后再进行全班讨论,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听后的感受,听后的感悟等。
5. 结束活动在本次欣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通过出示橄榄树有关的图片,视频或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拓展性学习,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音乐欣赏和感受氛围。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这次欣赏活动,在评价中着重考察学生的以下方面:1.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本次欣赏活动中,有无表现出较好的鉴赏能力。
2.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表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有无表现出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歌曲《橄榄树》有感
我一直很喜欢由三毛写词,齐豫演唱的歌曲《橄榄树》,我也不清楚作为95后的我为什么独爱这首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园民谣,大概是因为它足够经典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广阔的草原......”对于这首歌,我喜于它欢快上口的曲调,陷于歌词的美好意境,忠于演唱者深情的演绎,沉沦于词作者疯狂而精彩的人生。
从齐豫到孙燕姿,到黑鸭子,再到到韩红,每个版本的《橄榄树》都演绎出别样风情,不变的是故事本身。
关于三毛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似乎每个人都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关于她和情郎荷西的风花雪月,然后追随她的脚步,也去那不曾想过的沙哈拉沙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精神佳旅。
很多人想,可未必有三毛的勇气......
《橄榄树》我听过无数遍,也曾躲在房间里偷偷唱过无数遍,一喜欢就是多年。
虽然如今这首歌不再是我的必听曲目,可它已深入我心中,每一次回味都无比陶醉,它依旧那么令我心驰神往。
我想我喜欢《橄榄树》里透着向往自由的勇气,它曾无数次鼓励我奋勇向前。
困难算什么?世界哪有那么复杂,凡事勇敢一点就好了。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和喜欢的人一起去流浪,我们到处安家,去追寻我们的蓝天白云还有梦中曾多次出现的橄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