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第二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二,三,四节笔记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二、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转动,其造成了昼夜的交替变化。
地球的自转也引起了地球的赤道膨胀和极地收缩,使得地球呈现出椭圆形的形状。
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其轨道呈现出椭圆形状,且轨道上有四个季节交替。
2. 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变化,这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白天,太阳光照射使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在夜晚,太阳光消失,植物停止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同时积累了白天所获得的养分。
地球自转也影响了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气候和降水。
3. 地球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差和季节变化。
地球赤道附近受太阳直射,气候温暖,而离赤道越远的地区则气温逐渐降低。
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气候带,如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和温带气候带等。
地球公转也导致了季节的交替,对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地球的大气圈和气候带1.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外围围绕地球旋转的气体层。
大气圈的主要组成是氮气(78)、氧气(21)以及其他的稀有气体和水蒸气。
2. 大气圈的重要作用大气圈对地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它能吸收太阳辐射,防止高能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直接照射地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大气圈也能够保持地球的温度,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生物的生存。
3. 气候带的形成地球的气候带是由地球的公转和大气圈造成的。
由于地球赤道附近受太阳直射,而地球两极则接受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赤道气候带气温高,气候湿润,而极地气候带气温低,气候干燥。
四、地球的水资源1. 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淡水河流、湖泊、冰雪和地下水中。
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7。
2. 地球水资源的利用地球的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笔记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笔记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课堂笔记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原子的结构模型称为核式结构模型,也称为行星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最相似。
⑴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⑵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⑶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高速运动。
⑷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⑸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注:参照物是在研究问题时,事先选择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5.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但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6.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个事实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2)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8.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计算公式:(4)单位:①国际主单位:米/秒(m / s )②常用单位:千米/时(km / h )③换算关系:1米/秒= 3.6 千米/时;1千米/时= 1/3.6 米/秒9.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注: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路程—时间图像(2)速度—时间图像10.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大致快慢程度。
高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笔记

高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笔记一、整式及其运算1. 整式的定义:只包含有限个代数式并且每个代数式的系数都是整数的代数式称为整式。
2. 幂的运算法则:a^m * a^n = a^(m+n),(a^m)^n = a^(mn),(ab)^m = a^m * b^m,(a/b)^m = a^m / b^m。
3. 四则运算法则:- 加法法则:多项式相加,合并同类项,即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 减法法则:多项式相减,将减数中每一项改变符号,再按加法法则合并同类项。
- 乘法法则:多项式相乘,将每一项乘以另一多项式的每一项,并合并同类项。
- 除法法则:多项式相除,除法的基本法则是“左除”,即将被除式从左至右地除以除式。
二、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 + b = 0(a≠0)的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方程ax + b = 0,解为x = -b/a。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对于不等式ax + b > 0,解为x > -b/a;对于不等式ax + b < 0,解为x < -b/a。
4.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x < (-b-c)/a 或 x > (c-b)/a。
-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c-b)/a < x < (c-b)/a。
-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x ≤ (-b-c)/a 或x ≥ (c-b)/a。
-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c-b)/a ≤ x ≤ (c-b)/a。
三、二次根式和二次方程1. 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a的根式称为二次根式。
2. 二次根式的化简:将二次根式化为简化形式,包括去除平方因子、合并同类项、有理化分母等。
3. 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2 + bx + c = 0(a≠0)的方程称为二次方程。
高一生物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第二章笔记第二章是高一生物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到细胞和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细胞的代谢过程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高一生物第二章的详细笔记。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由磷脂双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保护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器,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ATP。
4.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
5.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分类和包装,将其送往不同位置。
6.液泡:储存细胞内的物质,如水、有机物等。
7.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8.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形成。
9.核膜:包裹着细胞核,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10.染色质:位于细胞核内,包含遗传信息的DNA。
二、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1.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磷脂分子由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组成,形成双分子层,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2.膜蛋白:嵌入在细胞膜中,参与物质的运输、信号传导等功能。
3.胆固醇: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4.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膜可以选择性地通过一些小分子和离子,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5.分隔环境:细胞膜将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来,维持细胞内稳定的内环境。
6.细胞识别和黏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和黏附过程。
三、细胞的代谢过程1.细胞呼吸:包括糖的分解过程(糖酵解、乳酸发酵和细胞色素氧化)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半乳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
2.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3.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将DNA的信息转录成mRNA,翻译是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
4.核酸合成:包括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四、细胞的分裂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通过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完成细胞的分裂过程。
2.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用于生殖细胞的形成。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第二章:陌生的海底世界读书笔记摘抄:1. “在这无垠的水平线上,我们似乎漂流在太空的无边无际中。
”这是主人公纳摩教授在海底探险船内第一次眺望海底世界时的感叹。
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海底世界。
2. 海底一片黑暗,只有人工的电光照亮着探险船的周围。
纳摩教授用望远镜观察着海底的生物和景观,他被它们的美丽和奇特所吸引。
这些描述使我对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3. 纳摩教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了一群巨大的鱼类,它们移动时发出奇特的声音。
这种声音不仅令人震撼,还让我意识到海洋中存在着许多我们不为人知的声音和生命。
感悟:《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未知的海底世界。
在这个章节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底世界的神秘之处。
首先,纳摩教授在第一次眺望海底世界时的感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的比喻“漂流在太空的无边无际中”让我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广阔和无限。
海洋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面积,而我们只是在海洋表面活动,对于海底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这也让我意识到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仍然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发现。
其次,通过纳摩教授的观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它们的美丽和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这使我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探索和研究海洋中的生物,以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
最后,纳摩教授发现的海洋声音让我深思。
海洋中存在着许多我们不为人知的声音,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音乐世界。
这让我想到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随着海洋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中的声音越来越受到干扰。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海洋的保护,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保护海洋中的生物和它们的声音。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我对海底世界的神秘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希望人类能够更加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保护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为人类的未来留下更美好的海洋环境。
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一、初识周恩来在的第二章里,我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一道亮光,那亮光就是周恩来。
他呀,简直就像一颗启明星。
我想,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风度翩翩又充满智慧的人呢?当斯诺见到他的时候,周恩来用温和文雅的态度欢迎着斯诺。
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我就寻思着,这是不是就是那些伟大人物的独特之处呢?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特别有魅力的人,一出场就自带光芒。
周恩来与斯诺的对话,那真是妙啊,每一句话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
他谈论着红军的理想和目标,让我感觉就像是一个智者在讲述古老而伟大的传说。
二、红军的神秘面纱红军在我心里,原本就像一团迷雾。
可这第二章啊,就像是一阵清风,开始吹散这团迷雾了。
我仿佛能看到红军战士们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你想啊,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这就好比是在沙漠里生长的胡杨,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死死地扎根在那里。
红军战士们的信念就像胡杨的根,深深地扎在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中。
他们相互之间的情谊,那也是没得说的。
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在营地里的欢声笑语,看到他们互相分享着仅有的一点食物。
这哪里是一支普通的军队,这简直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三、革命的火种这一章让我看到了革命的火种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被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的。
红军就像一群传播希望的使者。
我不禁想问,要是没有他们,这片土地会是怎样的黑暗呢?就像如果黑夜没有星星,那该多么可怕。
他们把革命的思想像播撒种子一样,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红军战士都像是一个小火把,聚集在一起就成了熊熊燃烧的大火。
这大火,要把旧世界的黑暗统统烧掉。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街头巷尾,向老百姓讲述着未来的美好生活,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就像干涸土地渴望雨水一样。
四、百姓与红军老百姓和红军之间的关系啊,那可真是鱼水情深。
红军对待老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我就想啊,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军队吗?就好比你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遇到了一个给你温暖怀抱的人。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笔记

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的笔记,供您参考:
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4.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的营养联系。
食物链一般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
5.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6. 生产者: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7. 消费者:异养生物,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而是通过捕食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来获取食物和能量。
8. 分解者:异养生物,以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等为食,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
9.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使系统内的生物数量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10.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和破坏,如过度开发、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第二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1. 生物起源的理论:- 特殊创造说:认为生物是由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创造而来的。
- 随机创造说:认为生物是由于偶然事件创造而来的。
- 演化创造说:认为生物是通过演化过程产生而来的。
2. 进化的证据:- 变异和继承: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差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将自己的有利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 变异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利基因的积累将导致物种的适应性增强。
- 同源结构:不同物种具有相似的结构,说明这些物种之间存在共同的祖先。
- 人工选择:人类通过选择某些特征培育出不同品种的植物和动物。
3. 物种的起源:- 辐射进化:同一祖先物种根据不同环境的需求演化出不同的形态。
- 最近共同祖先说:不同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 分支进化:同一物种分裂为不同的物种。
4. 进化的影响:- 推动进化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变化和选择压力。
- 进化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下去。
- 进化使得物种多样性增加,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5. 进化的限制:- 存在环境限制和生理限制,限制了物种的进化能力。
- 生物体复杂度的增加也带来进化的限制。
- 进化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和适应。
6. 生物分类的原则:-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 生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生态角色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分类。
-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7. 生物分类的意义:- 便于研究和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 为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为物种的演化和进化提供线索。
上述为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起源的理论、进化的证据、物种的起源、进化的影响、进化的限制、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意义等。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笔记篇一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高一物理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

高一物理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1.高一物理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篇一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
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
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
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2.高一物理下册第二章知识点笔记篇二力的合成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一>磷脂的分子组成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具有流动性<二>细胞膜蛋白质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分类:表面蛋白、整合蛋白<三>细胞膜糖类多为短糖链,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膜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指物质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不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指物质逆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需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影响因素:浓度差通透性特点:①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顺浓度差转运物质:O2、CO2、N2、<NH3>2CO、乙醇、类固醇类激素等少数几种.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1〕概念: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非常小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1〕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概念:指物质在细胞膜"生物泵"的帮助下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Na+-K+泵又称Na+-K+-ATP酶,简称钠泵.机制:当膜内[Na+]↑/胞外[K+]↑,钠泵激活↓ATP酶〔钠泵〕ATP------------------→ADP + 能量↓2K+泵至细胞内;3Na+泵至细胞外↓维持[Na+]膜外高、[K+]膜内高的不均匀分布状态生理意义•胞内低Na,维持细胞体积•胞内高K,酶活性----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势能储备钠、钾的易化扩散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生电效能〔2〕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概念: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分类:①同向转运: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②逆向转运:钠钙交换体〔心肌细胞〕4. 入胞和胞吐①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②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③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跨膜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1.概念: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稳定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2.与RP相关的概念:••➢极化:RP存在时,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反极化:细胞膜由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反转过程.3.机制原理:带电离子跨膜转运条件:①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机制: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A-不能向膜外扩散↓[K+]内↓、[A-]内↑→膜内电位↓<负电场>• [K+]外↑→膜外电位↑<正电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结论: RP是K+的平衡电位影响因素:•细胞膜两侧离子的浓度差•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钠泵的活动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1.概念:细胞膜受到有效刺激时,在RP的基础上发生的一个快速的、可逆的、可远距离传播的电位变化.2.动作电位变化过程3.特征:①具有"全或无"的现象:即同一细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②是非衰减式传导的电位.③动作电位之间不融和4.动作电位的意义:AP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即AP=兴奋5.与AP有关的概念➢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刺激: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反应:细胞或组织对刺激产生的应答表现.有两种形式:兴奋:组织受刺激后由静息→活动或由活动弱→强的过程.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或由活动强→弱的过程.●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兴奋性的指标————阈值〔threshold>阈强度〔阈值〕:刚能引起细胞或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与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1、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此刺激的强度即称为阈强度〕2、阈上刺激:3、阈下刺激:6.形成机制原理:带电离子跨膜转运条件:⑴. 细胞膜两侧离子的浓度差——电化学驱动力•等于膜电位和该离子平衡电位之差•对Na+的驱动力:E m -E Na =-70-60 = -130mv•对K+的驱动力:E m -E k = -70+90 = 20mv⑵.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Na+的通透性增加,继而对K+通透性增加.结论:①AP的上升支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是Na+-K+泵活动引起的.②AP去极相末=Na+的平衡电位.7.相关实验和实验结论实验1: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电压钳〔voltage clamp〕技术实验结论1•内向电流,形成AP上升支〔去极化〕;外向电流,形成AP下降支〔复极化〕.内向电流是Na+电流;外向电流是K+电流•时间依赖性——先产生内向电流〔Na+通透性↑〕,继而产生外向电流〔Na+通透性↓,K+通透性↑〕.实验结论2⑴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电压依赖性:如果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可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则会产生膜去极化和钠电导之间存在正反馈〔图1〕,即再生性循环<regenerative cycle>,进一步去极化产生AP〔图2绿线示〕;〔如果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细胞膜去极化幅度低,没有达到阈电位,则不会产生这种再生性循环,无法产生AP〔图2黑和红线示〕图1 图2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因此动作电位的引起过程:阈刺激↓Na+内流,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AP⑵.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时间依赖性:先Na+通透性↑,继而Na+通透性↓,K+通透性↑实验2:细胞膜通透性〔膜电导〕变化的实质——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technique>概念:指已兴奋与邻近未兴奋的心肌细胞之间形成电位差,出现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电流方向:作用:使未兴奋部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AP.这样的过程在膜表面连续进行下去,就表现为兴奋在整个细胞的传导.有髓鞘N纤维AP的传导——跳跃式三、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概念: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称局部电位.特点:①不具有"全或无"现象.其幅值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②衰减式传导;③具有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收缩形式1.单收缩和强直收缩<1>.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称为单收缩.<2>.复合收缩①不完全强直收缩: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②完全强直收缩: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内2.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当负荷等于或大于肌张力时,出现等长收缩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当负荷小于肌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二>影响收缩因素外在因素:前负荷和后负荷内在因素:肌肉的收缩能力1.前负荷或肌肉初长度:前负荷<preload>:肌肉在收缩之前所承载的负荷肌肉初长度<initial length>:前负荷使肌肉被拉长到某一长度可以用肌肉初长度表示前负荷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前负荷↑,粗细肌丝重叠↑,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反之亦然2.后负荷<after load>:肌肉收缩时遇到的负荷和阻力后负荷过大,虽肌缩张力↑,但肌缩速度、幅度↓,不利作功;后负荷过小,虽肌缩速度、幅度↑,但肌缩张力↓,也不利作功.3.肌肉收缩能力:指与负荷无关、决定肌肉收缩效应的内在特性.肌缩能力↑→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肌缩能力↓→肌缩速度、幅度和张力↓第二章小结练习• 1. Na+-K+-ATP酶每分解1分子A TP可将__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__个K+移入胞内.• 2. 在肌肉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____.• 3. 细胞内外正常Na+、K+浓度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_______的作用• 4.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B、乙酰胆碱释放减少C、胆碱酯酶活性增加D、胆碱酯酶活性降低E、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案例Case 1.A 43-year-old man presents to the physician’s clinic with plaints of epigastric pai n. After a thorough workup, the patient is diagnosed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 He is started on a medication that inhibits the "proton pump" of the stomach.QUESTIONS:•What is the "proton pump" that is referred to above?•What type of cell membrane transport would this medication be blocking?•What are four other types of transport across a cell membrane?ANSWERS TO CASE 1: MEMBRANE PHYSIOLOGY•◆Proton pump: H+-K+-ATPase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pump.•◆Type of cell membrane transport: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Other types of transport: Simple diffusion, facilitated diffusion,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cotransport and countertransport [exchange]>, endocytosis and exocytosis.Case 2.某男性患者,16岁,近来运动后感到极度无力,尤其是在进食大量淀粉类食物后加重.门诊检查血清钾正常〔4.5 mmol/L〕,但运动后血清钾明显降低〔2.2 mmol/L〕,经补钾治疗后症状缓解.1.为什么低血钾会引起极度肌肉无力?2.为什么在进食大量淀粉后症状加重?3.血钾增高时对肌肉收缩有何影响?为什么?。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笔记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笔记
知识点框架:
- 细胞的基本结构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核
- 细胞的生活
- 物质的进出
- 能量的转换
-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思维方面:
- 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同老师分析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进出的思路。
- 关注老师讲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推导思路。
重难点与易错点:
- 用红笔标注细胞各结构的主要功能为重点。
- 易错点如混淆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
补充点:
- 老师提到的与细胞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总结细胞结构的整体性,思考细胞生活对生物体的重要意义。
梳理细胞分裂与生长如何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形成初步知识体系。
水浒传第二章读书笔记摘抄

水浒传第二章读书笔记摘抄第二章主要讲了高俅发迹的故事。
这一章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北宋末年社会的黑暗和混乱,也让我对高俅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高俅原本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整天只知道帮闲,风花雪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却没有什么正经的本事。
他先是被父亲告了一状,被赶出了东京,后来辗转多地,靠着踢得一脚好球,得到了小王都太尉的赏识。
在这一章里,作者对高俅的描写细致入微。
比如说他的外貌,“那高俅是个帮闲浮浪的人,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高俅不务正业的形象勾勒了出来。
还有他的性格,从他善于迎合讨好他人,就可以看出他的圆滑世故。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高俅被推荐到端王那里的情节。
那天,端王正在和一群人踢球,球正好滚到了高俅面前。
高俅见机会难得,便大胆展示了自己的球技。
只见他“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那动作潇洒利落,一下子就吸引了端王的注意。
端王见他球技高超,便把他留在了身边。
这一段描写得特别精彩,仿佛让我看到了当时的场景,高俅那副急于表现自己、想要攀附权贵的嘴脸活灵活现。
再说说端王,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通过他对高俅的态度,也能看出他是个贪图玩乐、不务正业的人。
一个小小的踢球场景,就反映出了当时皇室的腐朽和堕落。
从这一章中,我还看到了北宋末年官场的黑暗。
高俅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仅仅因为会踢球,会讨好主子,就能平步青云,这让那些真正有才华、有品德的人如何出头?这也预示着后面梁山好汉们的起义,是对这种黑暗社会的一种反抗。
读这一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的社会能够公平一些,能够给普通人更多的机会,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英雄被逼上梁山了。
可历史没有如果,正是这种不公平和黑暗,才造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回过头来再看这第二章,它就像是一幅北宋末年社会的缩略图,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却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弊病。
高俅的发迹,只是冰山一角,后面还有更多的不公和黑暗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简爱读书笔记第二章

简爱读书笔记第二章摘要:一、简爱读书笔记第二章概述二、第二章重要情节梳理1.贝丝小姐的去世2.约翰里德的恶行3.里德太太的忏悔4.简爱决定离开盖茨海德府三、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的经历1.洛伍德学校的环境2.坦普尔小姐的影响3.简爱在洛伍德的学习与成长四、简爱成为教师的经历1.担任教师的工作2.关爱学生3.职业成就与满足感五、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识相爱1.桑菲尔德庄园的概况2.罗切斯特先生的性格特点3.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感情发展六、简爱面临的困境与抉择1.得知罗切斯特先生已婚2.心灵上的挣扎3.最终选择离开桑菲尔德庄园七、结论:简爱读书笔记第二章的意义正文:一、简爱读书笔记第二章概述在第二章中,我们看到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的成长历程。
这一阶段,简爱经历了许多磨难,包括贝丝小姐的去世、约翰里德的恶行以及里德太太的忏悔。
这些事件让简爱意识到,她在盖茨海德府的生活无法继续,她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开始。
二、第二章重要情节梳理1.贝丝小姐的去世:贝丝小姐是简爱在盖茨海德府的唯一朋友,她的去世让简爱深感悲痛。
这也使得简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她需要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2.约翰里德的恶行:约翰里德是简爱表兄,他对简爱的虐待让简爱忍无可忍。
在约翰里德的恶行中,简爱意识到了自己不能继续忍受这种生活,她决定反抗。
3.里德太太的忏悔:在贝丝小姐的葬礼上,里德太太对简爱表示歉意。
她承认自己过去对简爱的冷漠和忽视,这让简爱在心灵上得到了一些安慰。
然而,里德太太的忏悔并没有改变简爱在盖茨海德府的困境。
4.简爱决定离开盖茨海德府: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简爱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地方。
她知道自己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开始,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三、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的经历1.洛伍德学校的环境:简爱离开盖茨海德府后,来到了洛伍德学校。
这里的環境相较于盖茨海德府有了很大改善,让简爱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2.坦普尔小姐的影响:坦普尔小姐是洛伍德学校的校长,她为人善良,关心学生。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学习笔记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地球?水球?1、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的总体特征:很不均匀。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但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但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从水陆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陆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水半球。
但无论是水半球还是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2、海陆分布大势:(1)亚欧大陆: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一块整体,合称亚欧大陆。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亚洲是最大的洲;大洋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5)大洲分界线:①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一里海—大高加索山脉一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③欧、非: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
④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⑤亚、北美: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
⑥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里克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2)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活动。
(3)海陆变迁的例证: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人类活动遗迹;③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2、大陆漂移说的内容: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片汪洋。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重点笔记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笔记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1.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和回声1.声速的大小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V固>V液>V气)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与原声时间间隔大于0.1s(或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 远。
)6.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s=vt,其中t=1/2t’,t’是往返时间)四:人怎样听声音1.空气传导: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例如:助听器,听自己的声音,梳头、刷牙、吃东西的声音。
2.2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声音的高低(尖细、低沉、粗声、刺耳、男女高音)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1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2.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 (正常人耳只能听到)声音:大约20Hz-20000Hz,超声波:高于20000Hz,次声波:低于20Hz4. 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动物体的频率跟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疏密有关。
(紧密短粗频率高)二: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到人耳的距离有关。
喇叭: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三:音色:1.不同物体,音色不同:辨别、模仿不同声音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不同,音色不同。
四、波形:音调:疏密(即峰的个数,峰多,音调高)响度:振幅(看上下峰的距离h,h越高,响度大)音色:波形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笔记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笔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
一、平方根。
1. 定义。
- 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例如,因为(±2)^2 = 4,所以±2是4的平方根。
2. 表示方法。
- 正数a的平方根记为±√(a),读作“正负根号a”。
其中√(a)表示a的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a)表示a的负平方根。
例如,9的平方根表示为±√(9)=±3。
3. 性质。
-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二、算术平方根。
1. 定义。
-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例如,4的算术平方根是√(4) = 2。
2. 性质。
- √(a)≥slant0(a≥slant0),即算术平方根是非负的。
三、立方根。
1. 定义。
- 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例如,因为2^3=8,所以2是8的立方根。
2. 表示方法。
- a的立方根记为sqrt[3]{a},读作“三次根号a”。
例如,-27的立方根表示为sqrt[3]{-27}=- 3。
3. 性质。
-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四、实数。
1. 无理数的定义。
-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例如,√(2),π,0.1010010001·s(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都是无理数。
2. 实数的定义及分类。
-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 实数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分类:- 按定义分类:- 实数有理数整数分数无理数- 按正负分类:- 实数正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 0 负实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3.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例如,√(2)可以用数轴上一个特定的点来表示。
中级经济师第二章领导行为知识点复习笔记

第二章领导行为【本章概览】第一节领导理论知识点一:导言★【主要内容】1.领导是能够影响群体、影响他人进而完成组织目标的人。
2.领导具有两个特征:第一,领导必须具备影响力;第二,必须具备指导和激励的能力。
3.领导力的来源:领导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
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如:生产班组中技能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员工往往对其他员工具有非正式的影响力。
知识点二:特质理论★传统特质理论主要观点:(1)领导具有某些固定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2)只有先天具备某些特质的人才可能成为领导。
关于卓越的领导的特质的不同观点人物吉伯斯道格迪尔观点(1)身强力壮(2)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3)外向有支配欲(4)有良好的调试能力(5)自信(1)对所完成的工作具有责任感(2)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充满热情并且能够持之以恒(3)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富有创新精神(4)勇于实践(5)自信(6)能很好地处理人力紧张并能够忍受挫折特质理论的缺陷:(1)没有明确各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2)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
(与绩效的关系)(3)忽视了情境因素。
(工作的结构性、权力大小等)(4)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知识点三: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主要内容】领导类型定义特征交易型领导关注任务的完成及员工的顺从,强调任务明晰度、工作标准及产出。
依靠组织奖励、惩罚影响员工绩效(1)奖励:员工努力或员工绩效高,会被奖励(2)差错管理(积极型):及时观察背离标准行为并修正(3)差错管理(消极型):背离标准行为时才进行干预(4)放任:放弃管理,不做出决策变革型领导(1)强调理想与组织价值观来激励追随者们(2)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3)通过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1)魅力:描述愿景,给予员工自豪感、尊敬和信任(2)激励:以高期望激励员工(3)智慧型刺激:谨慎、理性且智慧性解决问题(4)个性化关怀:个性化的以人为本,提供培训与建议【主要内容】研究结论:伯恩斯认为,交易型领导风格是一种相对平庸的管理模式;变革型领导才能在革新和变化中创造超额绩效。
朝花夕拾第二章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第二章读书笔记第二章叫,读完这一章,我就像跟着鲁迅先生一起经历了那些和阿长有关的日子。
阿长,一个在鲁迅先生童年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保姆。
初读这章时,觉得阿长挺多毛病的,规矩多还很麻烦。
比如说她睡觉的时候,那姿势简直绝了,摆成一个“大”字,占满了整张床,这可苦了鲁迅先生,挤都没地儿挤。
还有她那些个繁琐的规矩,什么新年第一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啦,死啊活啊的都不能提,这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束缚,感觉玩都不能玩得尽兴。
不过,随着鲁迅先生的描述,我发现阿长也有她可爱的一面。
她虽然不识字,却操心着鲁迅先生心心念念的。
当鲁迅先生跟她说起这书的时候,她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个啥,但是她却放在了心上。
过了些日子,阿长居然给鲁迅先生弄来了这套书。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鲁迅先生满心期待都快变成失望的时候,阿长像变戏法似的把书摆在了他面前,那得是多大的惊喜啊!阿长肯定是费了不少劲儿,不知道跑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才能找到这在当时不太常见的书。
她一个不识字的人,为了满足鲁迅先生的愿望,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这时候再看阿长,那些个小毛病好像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一开始可能有点嫌她麻烦,规矩多,但后来,尤其是阿长给他带来之后,那种感激和敬意就油然而生了。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些人一开始你觉得他们不咋地,可慢慢地,通过一些事情,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有着特别好的一面,让你对他们的看法彻底改变。
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也有个类似阿长这样的长辈。
那是我的姑姑,她特别爱唠叨。
每次我去她家玩,她总是不停地说:“别跑太快,小心摔着!”“别吃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当时我就觉得她真啰嗦,烦死了。
可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
姑姑知道后,马上赶到医院,日夜陪护着我。
她给我喂饭、擦身子,晚上我睡不好,她就一直守在床边,轻轻拍着我,哄我入睡。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姑姑的唠叨其实都是满满的关心,之前对她的那些厌烦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银行汇票存款 使用会计科目: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3、银行本票存款 4、信用卡存款 5、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6、存出投资款
第二节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应收票据及其种类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票据所形成的债权。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是否带息,分 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我国会计实务中,企业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应按票面价值入账;带息应收票据,应在期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 据的账面余额。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收到票据时的核算: 借:应收票据(票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应收票据到期的核算 1、计提票据利息:利息=到期价值×利率×期限 2、票据到期收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实收数) 贷:应收票据(票面值+已提票据息) 财务费用(带息票据息)
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一节、 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现金管理的范围 会计核算中的现金,指库存的人民币及外币,是 流动性最大的一种货币资金。 二、现金收付的核算 三、现金溢余的处理 现金清查的基本方法是实地盘点(先通过“待处理财 产损溢”)。对未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报经批准 后作营业外收入处理;对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由 责任人负责赔偿。
二 、银行存款 存放银行的存款,如果因银行破产发生损失,应将损失计入“营 业外支出”。 三、其它货币资金 1、外埠存款:外地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开立存款专 户的款项。
汇出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采购时: 借:商品采购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将多余的资金转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
3、票据到期,承兑方无力承兑(一般为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收款项 贷:应收票据(票面值+已提票据息) 三、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贴现利息=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期 企业实得款=到期价值—贴现利息 借:银行存款(实收数) 借或贷: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二 、 应收账款
一、 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予以确认。 二、商业折扣不影响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 应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入账;在存在现金折扣时实务中采用总价法 核算,给予顾客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方。 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 17 银行存款 (代垫运费等) 三、坏账损失的转销方法:直接法和备抵法。 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对于坏账损失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估计坏账损 失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等。不仅应收账 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而且其他应收款也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和 预付账款只有在分别转为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后,才可计提坏账准备。 在余额百分比法下:每期期末按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例估计坏账准备 ,结合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结余情况,按坏账准备的应有 数和已有数的差额确定计提或冲销数。 每期期末的补提或冲销金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 ”借方(贷方)当前余额。如果>0 补提;<0 冲销。
第三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1、一般应专设“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对于预付账款不多的 企业,可记入“应付账款”科目,但编表时必须将“预付账款” 单独列示。 2、如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不符合预付性质,或无望 收到货物时,应转入 “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转入”科目,计提 坏账准备。 二、其它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应收和 暂付的款项 。 含①应收各种赔款、罚款;②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③应向 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④备用金;⑤存出保证金;⑥预付账 款转入;⑦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受核算内容的限定,该项 目的期末余额一般不大,正由于该项目涉及的是非经营购销活动 的应收债权,使其成为企业用来调节挂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