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讲义第三讲(共十讲)
2024版计量经济学全册课件(完整)pptx
REPORTING
2024/1/28
23
EViews软件介绍及操作指南
EViews软件概述
EView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计量经济学 软件,提供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模型
估计和预测等功能。
统计分析与检验
2024/1/28
详细讲解EViews中的统计分析工具, 包括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
析等。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 介绍如何在EViews中导入数据,进行 数据清洗、转换和预处理等操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机器学 习算法在数据挖掘、预测和分类 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为计 量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 方法。
机器学习在计量经济 学中的应用领域
机器学习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 领域广泛,如变量选择、模型选 择、非线性模型估计、高维数据 处理等。
机器学习在计量经济 学中的常用算法
机器学习在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 算法包括决策树、随机森林、支 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等。 这些算法可以用于分类、回归、 聚类等任务,提高模型的预测精 度和解释力。
面板数据特点
同时具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特征,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共 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
2024/1/28
20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
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其截距项是固定的,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REPORTING
2024/1/28
7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介绍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 解释因变量、自变量和误差项的含义, 阐述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估 计的原理。
《计量经济学》讲义 第三章 EVIEWS基础
第三章 EVIEWS基础EVIEWS的核心是对象,对象是指有一定关系的信息或算子捆绑在一起供使用的单元,用EVIEWS工作就是使用不同的对象。
对象都放置在对象集合中,其中工作文件(workfile)是最重要的对象集合。
§3.1 工作文件一、建立新的工作文件选择菜单File/New/workfile,则出现数据的频率对话框。
可在“Workfile frequency”中选择数据的频率,可选的频率包括年度、半年、季度、月度、星期、天(每周5天、每周7天)以及非时间序列或不规则数据。
可在“Start date”文本框中输入起始日期,“End date”文本框中输入终止日期,年度与后面的数字用“:”分隔。
日期的表示法为:年度:二十世纪可用两位数,其余全用四位数字;半年:年后加1或2;季度:年后加1-4;月度:年后加1-12;星期:月/日/年;日:月/日/年;非时间序列或不规则数据:样本个数。
二、打开旧的工作文件利用菜单File/open/workfile可打开已有的工作文件。
三、工作文件窗口建立工作文件或打开旧的工作文件后可看到下面的工作文件窗口四、保存工作文件保存工作文件可选菜单File/Save或F ile/Save as在出现的WINDOWS标准对话框内选择文件要保存的目录及文件名。
五、设置默认路径打开EVIEWS文件对话框开始都显示默认路径下的内容。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改变默认路径,一是选择对话框下端的Update default directory即可使当前目录成为默认路径;二是在命令窗口键入CD后面跟着目录名也可使该目录成为默认路径。
六、引用TSP文件EVIEWS能以与MicroTsp相容的方式读入和储存工作文件。
七、重置工作文件范围为了改变工作文件的范围区间,可选择Procs/Change workfile Range然后输入新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
也可通过双击工作文件目录中的Range来改变工作文件范围。
计量经济学讲义
计量经济学讲义第一部分: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的量化方法,它结合了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旨在提供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本讲义将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经济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1. 经济数据的类型- 我们将介绍经济数据的两种主要类型: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在一段时间内收集的数据,而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2. 计量经济学模型- 我们将讨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例如最小二乘法和线性回归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政策评估。
第三部分:经济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 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 我们将介绍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中心趋势测量、离散度测量和分布形态测量。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总结经济数据的基本特征。
2. 经济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实例- 我们将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经济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均值和方差来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
第四部分:计量经济学的统计推断1. 统计推断的概念- 我们将讨论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参数,并评估推断的精度和可靠性。
2. 统计推断的实例- 我们将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统计推断方法来研究和解释经济现象。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假设检验来判断一个政策措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五部分: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1. 单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我们将介绍单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一个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政策评估。
2. 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我们将讨论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并进行政策评估和变量选择。
第六部分:计量经济学的时间序列分析1. 时间序列模型的基本概念- 我们将介绍时间序列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自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模型。
计量经济学课件(全)
计量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目前,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定量分析用得越来越多。
所谓定量分析,即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
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一元多元经济计量分析方法:以模型为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动态时间序列§1.1 计量经济学及其模型概述一、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诞生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一词最早是由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h)于1926年仿照“Biometrics”(生物计量学)提出来的,这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
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学为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主要从事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研究,并以建立、检验和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模型,是对现实的描述和模拟。
模型分类语义模型:语言文字。
物理模型:简化的实物。
几何模型:几何图形。
数学模型:数学公式。
计算机模拟模型:计算机模拟技术。
计量经济学模型属于经济数学模型,即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经济活动。
例:生产函数经济数学模型是建立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生产理论:“在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产出由资本、劳动、技术等投入要素决定,随着各投入要素的增加,产出也随之增加,但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
” 建立初始模型初始模型的特点模型描述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通过模型可以分析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控制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指导;认为这种关系是准确实现的;模型并没有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因为参数未知。
模型的改进以1964-1984年我国工业生产活动的数据作为样本,估计得到:改进模型的特点1.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描述现实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
2.揭示了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3.可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如结构分析、生产预测等。
初始模型——数理经济学模型数理经济学模型:由确定性的数学方程所构 成,用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间的理论关系。
计量经济学课件PPT3
¼ò µ¥ µØ Ëæ × Å ½â ÊÍ ± ä Á¿ ¸ö Êý µÄ Ôö ¼Ó ¶ø Ôö ´ó £¬ µ±± ä Á¿ ¸ö Êý Ôö ¼Ó µ½ Ò» ¶¨³Ì
¶È ʱ£¬ Ëü ½« ¿ª ʼ Ï ½µ ¬£ Èç ͼ Ëù ʾ ¡£
r2
R2
1
1
K ± ä Á¿ ¸ö Êý
k Ôö ¼Ó ʹ µÃ r 2 Ôö ¼Ó £¬ ´Ó ¶ø R2 Ôö ¼Ó k Ôö ¼Ó £¬ ʹ µÃ R2 ¼õ ÉÙ · ¶ Χº£ R2 £ r 2 £¬ µ± n ® ¥ £¬ R2 ®r 2
K ± ä Á¿ ¸ö Êý
返回
12
二、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
依据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把模型作为一个 整体进行假设检验,检验模型中被解释变量 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的成立。
s 2 1 n k 1 1 R TSS
r 2
sT
n 1
R2
1
RSS TSS
n
n
1 k 1
1
(1
r2)
n
n
1 k 1
11
引入调整可决系数的作用
Ìí ¼Ó ½â ÊÍ ± ä Á¿ £¬ Ôò r 2 Ôö ¼Ó ¡£ µ÷Õû ¿É ¾ö ϵ Êý R2 ¿¼ ÂÇ ÁË × Ô ÓÉ ¶È £¬ Æä ²¢ ²»
F显著性性检验检验模型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两者有如上的关系。
拟合优度是感性的,不宜苛求,应以F检验为准。 但F检验它只是把模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检验, 还应对模型中的各个变量进行检验,决定它们是 否应当保留在模型之中。
16
F检验的步骤
最全计量经济学课件(所有章节打包)
GNP 10201.4 11954.5 14922.3 16917.8 18598.4 21662.5 26651.9 34560.5 46670 57494.9 66850.5 73142.7 76967.2
80579.36 88189.6
截面数据(cross-section data)
• 在某一时刻所观察到的一组个体的数据。 • 这类数据反应个体在分布或者结构上的差
1998 2011.31 1336.38 4256.01 1486.08 1192.29 3881.73 1557.78 2798.89 3688.20
1999 2174.46 1450.06 4569.19 1506.78 1268.20 4171.69 1660.91 2897.41 4034.96
• 费瑞希:“对经济的数量研究有好几个 方面,其中任何一个就其本身来说都不 应该和经济计量学混为一谈。因此,经 济计量学与经济统计学绝不是一样的。 它也不等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 即使这种理论中有很大部分具有确定的 数量特征,也不应该把经济计量学的意 义与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看成是一样的。
一、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构成要素
经济理论 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
数据 精炼的数据
数理统计理论 计量经济理论
采用计量经济技术并使用精练数据估计计量经济模型 应用
结构分析
经济预测
政策评价
计算机
三大要素
• 经济理论 • 数据 • 统计推断 • 经济理论、数据和统计理论这三者对于真
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都是必 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 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 济学。
• 经济数据是计量经济分析的材料。 • 经济数据是经济规律的信息载体。
计量经济学课件3
33
end
回归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家庭收入每增加1000美元,平均而言,税 收将增加190美元。
大多数情况,截距没有明显的经济含义。 本例从字面上解释截距就是家庭收入为 零时的税赋,即家庭收入为零时的税赋 为-1924美元,实际上就是政府付给家庭 1924美元。
(6)
26
end
ˆ n XtYt
n
X
2 t
Xt Xt
Yt
2
X tYt nXY
X
2 t
nX
2
( X t X )(Yt Y ) ( Xt X )2
xt yt xt 2
(5)
ˆ Y ˆ X
(6)
其中:Y Yt , X Xt
n
n
xt Xt X , yt Yt Y
(4)测量与归并误差 总会出现测量与归并误差,使得任何精确的关
系不可能存在。即 Y * X * 其中Y *,X * 是
消费和收入的真实值,而实际测量的消费和收 入值为Y和X,则模型应为
Y=α+βX + u
14
end
二. 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法, Ordinary Least squares)
样本均值 离差
27
end
(5)式和(6)式称为线性回归模型 Yt = + Xt + ut 的参数 和 的普通最小二乘估 计量 (OLS estimators)。
估计值是从一组具体观测值用公式计算出 的数值。 一般说来,好的估计量所产生的估计值将 相当接近参数的真值,即好的估计值。可 以证明,对于CLR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 计量正是这样一个好估计量。
第10讲 (计量经济学第三章)PPT课件
此模型为原模型的广义差分模型,随机 扰动项之间是不相关的。对此模型进行 的OLS估计,就是对原模型的广义差分估计。
问题:各自相关系数未 知,如何办?
• 广义差分法实施的过程:
Y t01 X 1 t . ..p X p tu t
• 如果随机扰动项之间仅k阶自相关
Y t01 X 1 t . ..p X p tu t t 1t 1 2t 2 . .k .t k t
t 满足随机扰动项所满足的所有假定。
1 Y t 1 1 0 1 1 X 1 t 1 . .1 .p X p 1 t 1 u t 1
t t1t
H0: =0
H1:0
对原模型进行OLS估计,用残差构造统计量。
D.W. 统计量:
T~ ~
(et et1 )2
D.W .
t2
T
~
e
t
2
t 1
显然: 0DW 4
DW与残差自相关系数的关系。
当T较大时,
T ~~
et et1
D.W. 2(1 t2 T
~2
et
)2(1~ ~ )
et ,et1
Y t1 Y t 1...kY tk(11.. . k)0 1(X 1t1X 1t 1.. . kX 1tk)... p(Xp t 1Xp 1 t.. . kXptk)(ut1ut 1.. . kutk)
Yt 1Yt1...kYtk (11...k)0 1(X1t 1X1t1...kX1tk)... p(Xpt1Xpt1...kXptk)t
• 计算DW值
• 给定,由n和参数个数的多少查DW分布表,得临界值 dL和dU
计量经济学讲义 共十讲
第一讲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代数一、 问题假定y 与x 具有近似的线性关系:01y x ββε=++,其中ε是随机误差项。
我们对01ββ、这两个参数的值一无所知。
我们的任务是利用样本数据去猜测01ββ、的取值。
现在,我们手中就有一个样本容量为N 的样本,其观测值是:1122(,),(,),...,(,)N N y x y x y x 。
问题是,如何利用该样本来猜测01ββ、的取值?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首先画出这些观察值的散点图(横轴x ,纵轴y )。
既然y 与x 具有近似的线性关系,那么我们就在图中拟合一条直线:01ˆˆˆy x ββ=+。
该直线是对y 与x 的真实关系的近似,而01ˆˆ,ββ分别是对01,ββ的猜测(估计)。
问题是,如何确定0ˆβ与1ˆβ,以使我们的猜测看起来是合理的呢?笔记:1、为什么要假定y 与x 的关系是01y x ββε=++呢?一种合理的解释是,某一经济学理论认为x 与y 具有线性的因果关系。
该理论在讨论x 与y 的关系时认为影响y 的其他因素是不重要的,这些因素对y 的影响即为模型中的误差项。
2、01y x ββε=++被称为总体回归模型。
由该模型有:01E()E()y x x x ββε=++。
既然ε代表其他不重要因素对y 的影响,因此标准假定是:E()0x ε=。
故进而有:01E()y x x ββ=+,这被称为总体回归方程(函数),而01ˆˆˆy x ββ=+相应地被称为样本回归方程。
由样本回归方程确定的ˆy与y 是有差异的,ˆy y -被称为残差ˆε。
进而有:01ˆˆˆy x ββε=++,这被称为样本回归模型。
二、 两种思考方法法一:12(,,...,)N y y y '与12ˆˆˆ(,,...,)N y y y '是N 维空间的两点,0ˆβ与1ˆβ的选择应该是这两点的距离最短。
这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数学问题:由于ˆi i y y -是残差ˆi ε的定义,因此上述获得0ˆβ与1ˆβ的方法即是0ˆβ与1ˆβ的值应该使残差平方和最小。
计量经济学课件---第三章
用矩阵表示的正则方程
偏导数 ∑ei 1 ∑X2iei = X21 ... ⋮ ∑Xkiei Xk1
1 e1 0 0 X22 … X2n e2 = Xe = ′ ⋮ ⋮ ⋮ ⋮ Xk 2 … Xkn en 0 0 e X′ 1 …
求偏导,令其为 求偏导,令其为0:
∂(∑ ei2 ) =0 ˆ ∂β
j
∂ (∑ ei2 ) =0 ˆ ∂β
j
ˆ ˆ ˆ ˆ -2∑ Yi - ( β1 + β 2 X 2i + β3 X 3i + ... + β ki X ki ) = 0
ˆ ˆ ˆ ˆ -2∑ X 2i Yi -(β1 + β2 X 2i + β3 X 3i + ... + βki X ki ) = 0
个别值表现形式
引入随机扰动项 ui = Yi − E (Yi X 2i , X 3i , ⋯ X ki )
Yi = β1 + β 2 X 2i + β 3 X 3i + ... + β k X ki + ui
多元样本回归函数
条件均值表现形式
Y 的样本条件均值表示为多个解释变量的函数
ˆ ˆ ˆ ˆ ˆ Yi = β1 + β 2 X 2 i + β 3 X 3i + ... + β k X ki
偏回归系数: 偏回归系数:
控制其它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 控制其它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第j 个解释变量的 单位变动对应变量平均值的影响。 单位变动对应变量平均值的影响。
对偏回归系数的理解
《计量经济学讲义》新
第一章绪论§计量经济学一、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容的分支学科。
其创立者R.弗里希将其定义为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三者的结合,但它又完全不同于这三个学科的每一个分支。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1926年由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h)仿造生物计量学(Biometrics)一词提出的。
1930年12月弗里希、丁百根和费歇耳等经济学家在美国克利夫兰市成立经济计量学会。
1933年出版《计量经济学杂志》在发刊词中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的学术渊源和社会历史根源: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在《政治算术》一书中应用“数字、重量或尺度”来阐述经济现象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古尔诺《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中认为:某些经济畴、需求、价格、供给可以视为互为函数关系,从而有可能用一系列的函数方程表述市场中的关系,并且可以用数学语言系统地阐述某些经济规律(数理学派的奠基者)其后瑞士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创立了一般均衡理论,利用联立方程研究一般均衡的决定条件(洛桑学派的先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展了一般均衡理论。
用立体几何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1890年(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问世,使数学成为经济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描述与分析推理的工具为计量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计量经济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诞生起就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
一方面出于对经济的干预政策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经济计量理论和方法,进行经济预测,加强市场研究,探讨经济政策的效果。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门科学相互协作、相互渗透,计算机科学、数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相继进入了经济研究领域。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计量经济学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是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应用和发展的过程。
计量经济学讲义(PPT 34页)
这是一个由趋势·循环变动要素构成的序列,从原 序列中减去这一序列,就得到了季节·不规则要素序列
SIt yt MAt
(2.2.14)
再对季节·不规则要素序列 SI 进行移动平均(例如三 项或五项加权移动平均)就可以把不规则变动剔除,从 而得到季节变动要素 S,从原序列 Y 减去S,就得到了
季节调整后的序列 Y~
28.01.2020
22
简写为
其中
MAt 112i66wi yti
0.5, w i 1.0 ,
i 6 i 6
28.01.2020
23
下面是简单的季节调整过程,如果用加法模型表示,有
Y T C I S 由(2.2.8)式可以得到
(2.2.9)
计量经济学
王林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8.01.2020
1
28.01.2020
2
第二章 经济时间序列的季节
调整、分解与平滑
季节性变动的发生,不仅是由于气候的直接影响, 而且社会制度及风俗习惯也会引起季节变动。经济统 计中的月度和季度数据或大或小都含有季节变动因素, 以月份或季度作为时间观测单位的经济时间序列,通 常出现以12个月或4个季度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这 种周期变化是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在经济分 析中称为季节性波动。
28.01.2020
6
经济时间序列分解模型,依据时间序列的四个构成要素在模型中的相互
关系,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但就一般而言,基本的分解模型只
有两类:即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一、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C+S+I
(2.3.1)
式中T、C、S 和 I 均表现为绝对量。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课件】计量三11
• 一般地,可以根据所研究商品的性质、人们的消费心理 特点或规律等,初步确定影响需求的因素和相关模型。
18
•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收入和预算、储蓄和资产、 价格和物价指数、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通 货膨胀和货币错觉、价格和收入预期、时间变量、 季节性影响、投机心理、消费习惯、拥有量和普 及率、商品属性、宣传和广告。(微观、宏观有 所不同) • 关于消费需求、行为的理论:戈森定律、绝对收 入学说、相对收入学说;当前收入和永久收入、 流动资产说。总需求函数研究特别重要。
第11章
计量经济分析建模初步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模型类型选择 第二节 模型结构设定 第三节 建模示例
2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模型类型选择
一、计量分析的适用问题 二、模型类型的选择 三、模型类型选择背后的方法论意义
3
一、计量分析的适用问题
宏观微观、静态动态、预测和分析、局部规律和一般规律
几乎所有经济研究领域: 宏观经济:总量生产函数研究,增长因素分析和技术进步贡献度研究,
(二)计算出二阶矩、二阶矩矩阵 和参数估计值
• 两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Xi X Yi Y XiYi nXY
b i
Xi X 2
i
X
2 i
nX
2
i
i
a Y bX
• 没有常数项的两变量模型
X iYi
b i
X
2 i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i
B XX1 XY 28
(三)计算残差及相关统计量
38
10
增长特征和模型函数
• AK模型:
计量经济学(共11张PPT)
分析与模型应 用阶段
是否可用于决策? 应用
修改整理模型
结构分析
预测未来
模拟
检验发展理论
第五节 经济计量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数理经济学是运用数学研究有关经济理论
数理统计学是运用数学研究统计问题 经济统计学是对经济现象的统计研究
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交叉学科。
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四、我国经济计量学的发展
70-80年代
80-90年代 1998年
开始介绍《经济计量学》的学科内 容和国外发展情况
1995年《经济计量学》的教学大纲 正式发表;全国许多高校相继开设 《经济计量学》课程。
将《经济计量学》列入经济类各专 业八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
五、经济计量学的内容体系
按照研究的方 法不同
《Econometrics》。
从30年代到今天,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各 国的影响迅速扩大。曾说:“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 济学的时代”。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里希和丁伯根。 自1996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至1989年27为获奖者中有15位是计量 经济学家,其中10位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的会长。
(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
二、参数估计
三、模型检验(拟合优度、t 检验、F 检验) 四、模型应用(预测、结构分析、 模拟)
第三节 经济计量学的特点
1.它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它不但给出质的解释,而且给出确切的量的 描述,从而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精密的科学。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简单的数量对比-模型分析)
2.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描述客观经济现象中极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对 影响某一经济现象的众多因素(哪些是主要、次要因素)给出一目了然的 回答。
计量经济学课件3
样本观测值距离回归线越近,拟合优度越好,X对Y的解释能力就越强 。为了较好地理解样本的可决系数,我们首先要引入总离差平方和的分 解问题。
3.4 若干问题 3.4.3 拟合优度
假如我们给定了X和Y的样本观测值,并得到了2.7)
3.2 参数估计和系数的解释
样本回归模型 Y
Xe
两边同乘样本观测值矩阵 X的转置矩阵X,则
有
XY XX Xe (3.2.6)
由正规方程组可知,最小二乘估计满足Xe=0 ,也就是对应的总体满足
,E((1, x1, , xk ))=0 即随机误差项是零数学期望且与每个解释变量都不相 关。
3.4 若干问题
3.4.1 回归的解释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将被解释变量分解成为两部分:
(1)
这部分是可以由解释变量来解释。
(2)
3.4 若干问题 3.4.2 遗漏变量偏误
多元回归模型的误差项u包括那些影响y但没有被包含在回归方程中的因素 ,而遗漏变量总是存在的。那么存在遗漏变量的后果是什么?在某些时候, 遗漏某些变量会导致OLS估计量有偏。(非一致估计量) 遗漏变量导致的OLS估计量的偏差被称为遗漏变量偏差。 遗漏因素 “z” 必须满足: (1)是y的一个决定因素 (即 z 是 u中的一部分); (2)与回归变量x相关 (即 corr(z,x)≠0)。 两个条件都成立时,遗漏z才会导致遗漏变量偏差。
(3.4.2)
ei2 (Yi Yˆi )2 RSS
(3.4.3)
yˆi2 (Yˆi Y )2 ESS (3.4.4.)
称为回归平方和(explained sum of squares),反映模型中解释变 量所解释的那部分离差的大小。
计量经济学第三章完整课件
i 1
i 1
n
2
(Yi (ˆ0 ˆ1 X 1i ˆ2 X 2i ˆk X ki ))
i 1
于是得到关于待估参数估计值的正规方程组:
((ˆˆ00(ˆ0ˆˆ11XX1ˆ1i1i X1ˆiˆ22i XXˆ222ii
ki
ˆ 0 ˆ1 ˆ k
1 X 11 X k1
1 X 12 X k2
1 Y1
X 1n Y2
X kn
Yn
即
(XX)βˆ XY
或者说j给出了Xj的单位变化对Y均值的“直
接”或“净”(不含其他变量)影响。
总体回归模型n个随机方程的矩阵表达式为
Y Xβ μ
其中Biblioteka 1 X 11 X 1 X 12
1 X 1n
X 21 X 22
X 2n
X k1
X
k
2
X
kn
n( k 1)
也被称为总体回归函数的随机表达形式。它 的 非随机表达式为:
E(Yi | X1i , X 2i , X ki ) 0 1 X1i 2 X 2i k X ki
方程表示:各变量X值固定时Y的平均响应。
j也被称为偏回归系数,表示在其他解释变
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Xj每变化1个单位时,Y 的均值E(Y)的变化;
Cov( X ji , i ) 0
j 1,2, k
假设4,随机项满足正态分布
i ~ N (0, 2 )
上述假设的矩阵符号表示 式:
假设1,n(k+1)矩阵X是非随机的,且X的秩=k+1,
计量经济学讲义(厦门大学黄长全)Cha
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揭示经济变量之间 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注重数 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特点
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和统计学 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
研究经济现象中各种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 需求与价格、供给与成本等。
经济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模拟和预 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经济现象 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
实证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实际数据,运用统计 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经 济理论和假设。
数据
数据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包括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等。数据的来源可以是官方统计、市场调查 、实验等。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是可以量化的,如价格、收入等;定性数据则是描述性的, 如性别、职业等。
概率与统计
概率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包括古典概 率、经验概率和主观概率等。在计量经济学中,概率被用 来描述经济现象的不确定性。
01
02
03
数据选取
波动性度量
实证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市场指数, 如股票、债券、期货等市场的价 格指数。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波动率模型, 如GARCH模型,对市场波动性 进行度量。
通过模型分析,揭示金融市场波 动性的特征、影响因素及预测方 法。
案例三:政策效果评估
政策背景
了解相关政策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假设检验一、经典线性模型假定对于模型01i i i y x ββε=++,利用OLS 有:112()ˆ()i i ix x x x εββ-=+-∑∑ 在高斯-马尔科夫假定下,OLS 估计量的抽样分布完全取决于误差项的分布。
在高斯-马尔科夫假定中,我们要求误差项是序列无关与同方差的,现在,我们施加更强的假定,即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即2(0,)i N δε。
应该注意到,当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时,序列无关与独立性是等价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分布假设写为:..2(0,)i i di N δε,即误差项服从独立同正态分布。
为什么要施加更强的假定呢?这是为了进行小样本下的假设检验。
2(0,)iN δε与高斯-马尔科夫假定一起,被称为经典线性模型假定。
在经典线性模型假定下,可以证明,OLS 估计量是方差最小的无偏估计量(注意!此时不需要把比较范围限制在线性估计量之中)。
笔记:1、假设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合理性在于,误差项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当这些因素是独立同分布时,依照中心极限定理,那么这些因素之和应该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用正态分布来近似误差项的分布总是恰当的,例如,各因素或许并不同分布。
另外,如果y 是价格这样的变量,那么假设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是不合理的,因为价格不可能是负数,不过我们可以进行变量变换,例如对价格取自然对数或者考察价格的变化率,那么经过变量变换之后,或许再假设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就变得合理了。
2、如果能够对误差项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进行检验,那最好不过了。
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是Jarqe-Bera 检验,这可以参见相关的教科书。
问题是,尽管我们能观察到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取值,然而,由于对参数的真实取值无法确定,因此误差是观测不到的,我们或许不得不利用残差来代替误差以进行相关的检验。
当然,一个前提是残差确实是对误差的良好近似,这进而要求,我们对参数的估计是合理的。
3、根据公式:111221()()1ˆ()()i i i i i iN x x N x x x x x x εεβββ=•--=++--∑∑∑∑ 考虑x 非随机这种简单情况,显然,当样本容量很大时,只要误差项是独立同分布的(并不需要要假定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那么根据中心极限定理,1ˆβ应该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当然,为了保证误差项的独立性,抽样的随机性十分关键。
二、 利用标准正态分布作假设检验假定01i i i y x ββε=++是真实模型,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各参数的真实值是多少。
但某一经济经济理论预言1βω=。
如果你手中掌握一样本,一个问题是,你所掌握的样本支持这个预言吗?在经典线性模型假定下,1121ˆˆ(,)N βββδ~或者111ˆˆ()/()(0,1)sd N βββ-~①,其中122ˆ2()ix x βδδ=-∑,1ˆ()sd β=。
练习:确定ˆβ的分布。
现在,假设经济理论的预言是正确的,那么针对特定的样本你将得到标准正态分布图横坐标上的一个点:11ˆˆ()/()sd βωβ-②。
现在来考察标准正态分布。
在该分布上,存在对称的两点:0.025z与0.025z -,其中:0.0250.025Pr()Pr()0.025Z z Z z ≥=≤-=①定义111ˆˆz ()/()sd βββ=-,则z 就是所谓的z 统计量。
估计量是用来估计真实参数的,而统计量是用来做统计推断(或者假设检验)的;统计量是随机的,其分布也被称为抽样分布,针对特定样本,我们得到统计量值,它是非随机的。
②在这里,该式是非随机的,而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分子中的1ˆβ是估计值,而分母中的1ˆβ是估计量。
估计值的标准差是零!。
如果把概率为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那么,当11ˆˆ()/()sd βωβ-的取值大于0.025z 或者小于0.025z -时,我们认为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小概率事件一般是不容易发生的,现在居然发生了,因此,我们应该怀疑上述经济理论所作出的预言。
笔记:另外一种直觉性的解释:当1ωβ=这个假设为真时,粗略看来,即使估计值1ˆβ 与ω完全相等不太可能,但估计值1ˆβ 应该接近于ω。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对1β的估计还存在精确性问题,这通过1ˆβ统计量的标准差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在原假设为真时,即使估计值1ˆβ与ω有一定的差异,然而如果1ˆ()sd β较大,那么出现1ˆβ与ω的较大差异也许是正常的。
不过总的来看,当原假设为真时,z 统计量值是应该接近于0的,这要么是因为11ˆˆ()/()z sd βωβ=-中的分子确实接近于0,要么是因为尽管1ˆβ与ω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是由1ˆ()sd β较大所引起的。
当z 统计量值与0具有较大差异时,那么1ωβ=这个假设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假设检验的正式步骤是:(1)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0111::H H βωβω=≠笔记: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互斥;假设体系应该是完备的,即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者之一必为真,但两者不能同时为真。
(2)确定小概率标准a 。
经常我们把1%、5%或者10%作为小概率标准。
对a 更加正式的称呼是“显著水平”。
(3)考察统计量值11ˆˆ()/()sd βωβ-是否落在拒绝域:/2/2(,][,)a a z z -∞-⋃+∞之内。
如果落在上述区间之内,那么在a 显著水平上,我们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反之,我们不拒绝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
笔记:1、为什么当统计量值落在拒绝域/2/2(,][,)a a z z -∞-⋃+∞之外时我们说“不拒绝原假设”而不是说“接受原假设”?其解释是:我们可以作出很多的原假设,例如11βω=或者12βω=而我们所计算出来的一些统计量值恰好都落在/2/2(,][,)a a z z -∞-⋃+∞之外,难道我们既接受11βω=也接受12βω=显然更恰当的表达方式是,即不拒绝11βω=也不拒绝12βω=。
2、“接受原假设”没有留有余地,而“不拒绝原假设”表明我们的结论是留有余地的,即,在另外的原假设下也可能不拒绝12βω=。
“接受备择假设”留有余地吗?应该注意到,备择假设是11:H βω≠,因此,即使说“接受备择假设”,这也是留有余地的。
3、设定1%、5%或者10%为显著水平显得有点随意,为何不设2%、6%、7%等为显著水平呢?是否可以依据一个更一般的标准来进行假设检验?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依据一个更一般的标准来进行假设检验!既然我们已经计算出统计量值11ˆˆ()/()z sd βωβ=-,如果z 为正,那么根据正态分布表,我们就能够确定Pr()Z z Z z ≥⋃≤-的值(如果z 值为负,那么我们能够确定Pr()Z z Z z ≥-⋃≤的值),我们通常把这个概率值称为伴随概率,简写为P 或者Prob.这个概率值很有用处!例如,假定P 值是0.062,那么,显然,以任何小于6.2%的概率为小概率标准,我们并不拒绝原假设;以任何大于6.2%的概率为小概率标准,我们拒绝原假设。
4、一个总结:在进行双尾检验时,当P 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时,那么在给定的显著水平下应该拒绝原假设;反之,则不拒绝原假设。
上述检验都属于双尾检验,即/2/2(,][,)a a z z -∞-⋃+∞是拒绝域。
如果假设体系是:0111::H H βωβω=>那么在显著水平a 下,拒绝域应该是[,)a z +∞,我们进行的是单侧(尾)检验。
为了理解单侧检验,我们回答如下两个问题:问题一:为什么拒绝域是[,)a z +∞?答案:当原假设为真时,那么11ˆˆ()/()Z sd βωβ=-应该在0左右不远处;当备择假设为真时,1ˆβ在真实参数1β左右不远处。
因此,只要真实参数远大于ω,则11ˆˆ()/()Z sd βωβ=-远大于0是非常可能的,而在这种情况下Z 远小于0则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们把拒绝域设定为[,)a z +∞。
当实际计算出的Z 值落在该区间内时,我们拒绝原假设,接受被择假设。
问题二:为什么/2[,)a z -∞-并不是拒绝域?答案:如果实际计算出的Z 值落在该区间内时我们拒绝了原假设,那么我们更应该拒绝被择假设。
因为当备择为真时,实际计算出的Z 值落在该区间内的概率更小。
基于假设体系的完备性,故我们不把/2[,)a z -∞-设定为拒绝域。
问题三:为何要设置这样的假设体系?答案:这依赖于先验的理论与判断。
例如,假定1β是某正常商品的消费收入弹性,那么1β不可能为负。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如下的假设体系:0111:0:0H H ββ=>并基于样本来判断10β=是否为真。
思考题:在假设体系:0111::H H βωβω=≠下,计量软件包计算出为正的统计量值z ,而且P 值为0.120【注:计量软件包默认的P 值是双尾的概率,当z 为正时,它计算的是Pr()Z z Z z ≥⋃≤-】。
问:在假设体系 0111::H H βωβω=>下,以10%为显著水平,我们是否拒绝原假设?三、 t 检验虽然在经典线性模型假定下:111ˆˆ()/()(0,1)sd N βββ-~然而,在1ˆ()sd β==之中,2δ经常是未知的,需要我们估计。
在第二讲时,我们已知道,在高斯马尔可夫假定下,22ˆˆ11iRSS N k N k εδ==----∑是对2δ的一个无偏估计。
我们记1ˆ()se β=,(注:the standard error,se;the standard deviation,sd )。
可以证明,111ˆˆ()/()se βββ-服从t(N-2)分布。
证明:在经典线性模型假定下有:11111222ˆˆˆ()/()()/(0,1)ˆ/2)i sd N N βββββεδχ⎫⎪⎪⇒⎬⎪⎪⎭-=-~-∑(112)ˆ()/[t N ββ--(化简可得:111ˆˆ()/()2)se t N βββ--(笔记:1、关于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知识点见本讲附录1;2、在经典线性模型假定下可证明222ˆ/1)i N k εδχ--∑(具体可参见一些较为高级的教科书。
另外,根据附录1的知识点,一个服从卡方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期望值等于自由度,故22ˆ(/)1i E N k εδ=--∑。
实际上在第二讲我们已经表明22ˆ[/(1)]i E N k εδ--=∑,这验证了该知识点。
接下来,检验步骤和应该注意的细节就和第二小节没有差异了,除了所利用的是t 分布而不是标准正态分布。
笔记:随着自由度趋于无穷大,t 分布渐进于与标准正态分布,见附录1知识点4。
事实上,当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1ˆ()se β在概率上收敛于1ˆ()sd β【前者是对后者的一致估计】,因此,随着自由度趋于无穷大,111ˆˆ()/()se βββ-渐进服从于标准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