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课程标准1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1. 引言中医基础教学是中医药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医基础教学》课程标准,以确保中医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该标准将为中医院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

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 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中医基础科学与中医临床实践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解释临床现象;- 通过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展诊断和治疗;- 科学评估中医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中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 强调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3. 课程内容3.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经络理论;- 中医气血津液理论;- 中医脏腑经络理论。

3.2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药学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中医治疗学;- 中医预防保健学。

3.3 中医基本技能- 中医脉诊;- 中医舌诊;- 中医问诊;- 中医观诊。

4. 课程要求4.1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实。

4.2 教学资源- 中医基础教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实验室和临床实设施;- 信息技术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4.3 评估方式- 理论考试;- 实验和实评估;- 课程作业和论文。

5. 课程建设与管理5.1 课程负责人- 设立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5.2 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 支持教师进行中医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

5.3 课程评估与改进- 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和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6. 总结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中医基础教学工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医人才。

学校和教师应按照该标准进行课程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中医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中药类各专业学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会中医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中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药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药物制剂工、中药调剂员等岗位需求,对接中药类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中药生产和经营行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主线,将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系统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中医基础辨证和辨识体质,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了解中医学发展概况和中医为人类健康做出的重要贡献,了解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和应用。

2.能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思辨方式,正确认识人体生理功能和脏腑病理变化。

3.掌握病因病机、诊法和辨证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应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等基本技能进行基础辨证。

4.掌握体质、防治与康复的原则和方法,能运用体质、防治与康复原则来辨识体质。

5.领会医家的高尚医德医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

4.课程标准-中医基础

4.课程标准-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学时:68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以课堂讲授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学、讨论、课间见习、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中医临床各专业使用,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性质和任务制定,致力于为学习和掌握各门中医学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2.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和诊断提示。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重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其他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X线检查、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6.了解心电图描记的操作方法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的常用导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正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常见异常心电图、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7.熟悉常用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了解常用诊断新技术的基本知。

8.了解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

(二)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对病人(宾客)进行系统性及针对性问诊。

2.能够通过对症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诊断提示的分析,做出病因的初步诊断。

《中药学》课程标准

《中药学》课程标准

《中药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G4000063 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专科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72课时(60理论:12实验)总学分数:4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中药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辨证思维方法阐述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明各章药物的含义、性能功效、适应证、分类、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阐明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各种中药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方剂学》及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中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后续学习方剂学,中成药学及中药调剂学奠定基础。

4.课程作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为今后从事中成药生产、经营、管理、使用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中药学课程是依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设置,在理论为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药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的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

其内容确定以掌握各类药材的性味特点,功效及临床应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具备辩证配伍应用药物的能力。

《中药学》课程标准张世文.doc

《中药学》课程标准张世文.doc

《中药学》课程(项目)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B类)(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四)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五)所属系部:药学系(六)编制教研室:社区教研室(七)编制者:张世文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中药的基础知识理论和453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药理作用。

学生能对临床常用中药进行基本的处方分析,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为今后从事中成药生产、经营、管理、使用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一类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现代药理作用3.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熟悉二类中药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4.了解三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性能特点。

(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中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的能力。

2.具有对常见中药进行简单的处方分析能力。

3.教材中增设了指导自学内容,通过指导自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和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毕业后,通过自学及时获取自我所需的知识能力,以适应今后岗位的需要。

(三)素质目标:1.明确职业定位,热爱中药专业。

2.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培养提高自学能力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职业道德。

四、参考学时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24学时五、课程学分4学分七、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岗位需要为前提,定位明确,注重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合理取舍,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理论课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运用启发性教学,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突出知识特点,减少知识的抽象性、多采用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学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中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中药相关工作。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所属系部中医系适用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课程编码0402021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 6 学时84开课时间第一学年度第一学期编写执笔人李静、董小君等审定负责人王农银编写日期2011年9月20日审定日期2011年9月25日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内容。

认识论方面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主要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

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的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的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标准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标准
3.知道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功能;
4.学会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活动一:多媒体教学及讲解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学习关于气血津液的概念及生成、分布、分类、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任务五
病因病机
1.识记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
2.知道疾病的发病情况;
3.学会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的基本病机。
20
方剂学基础知识
讲解方剂组方特点、方剂的命名与剂型、方剂的应用、中成药稳定性。
4
常用中成药及应用
讲解解表中成药、清热中成药、温里中成药、理气中成药、理血中成药、补益中成药、安神中成药、祛痰中成药、祛湿中成药、祛风止痉中成药、开窍中成药、收涩中成药、消导中成药、泻下中成药、外用中成药处方、剂型规格、功效主治、组方分析、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活动二:实训操作
通过中药饮片的煎煮实践,对汤剂制备的具体步骤,汤剂制备器材,煎煮中药饮片的方法进行实地训练。
6
任务十二
常用中成药及应用
1.知道常用解表中成药、清热中成药、温里中成药、理气中成药、理血中成药、补益中成药、安神中成药、祛痰中成药、祛湿中成药、祛风止痉中成药、开窍中成药、收涩中成药、消导中成药、泻下中成药、外用中成药处方、剂型规格、功效主治、组方分析、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地点--药学实训中心
教师--专-兼职教师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
校外项岗实习学时为100 占58.1%
实训、实习要求与
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实现学生适应药品营销和医院药房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
地 点—药品营销和医药药房岗位
教 师--兼职教师专人带教
教学资料--岗位操作规程
(二)教学任务安排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理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中医学理论基础是中医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能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诊断和治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了解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理论,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方法,能够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

同时,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

四、课程评价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将注重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籍本课程选用合适的教材,同时推荐学生参考相关中医学基础理论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此外,还推荐学生阅读现代中医学专著和相关学术论文,以拓宽知识面和增强学习兴趣。

六、课程实验与实习安排本课程将安排一定的实验和实习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

实验内容包括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操作技能。

实习环节将安排学生到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践,了解中医临床诊疗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本课程师资队伍应具备中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应具备中医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有相关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系统地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

临床中医学课程标准

临床中医学课程标准

临床中医学课程标准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中医学》课程标准供临床专业《中医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医学》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72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中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及治疗概述。

四、课程基本理念本门课程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力求生动活泼,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采用布置作业,组织讨论,加强辅导及辅助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学概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五、课程设计思路1.进一步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鼓励学生以中医模式对疾病进行分析,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中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理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4.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注意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护士素质、专业形象的培养六、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1.明确学习目标2.注重人文修养3.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4.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该课程的任务是介绍与专业相关的中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让学生了解、理解、应用中医的精髓和主要内容,学习中医学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常识性知识,掌握中医理论、中药理论,介绍常用的中医与中药方剂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方法、药物、方剂等。

二、分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

2、利用中医方法对病人进行独立诊断。

3、掌握基本的中医治疗原则及用药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堂理论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组织学生展开必要的讨论,以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完整版)中医养生课程标准

(完整版)中医养生课程标准

(完整版)中医养生课程标准1. 课程背景及目的中医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为了弘扬中医养生的传统智慧,促进中医养生的科学发展,培养更多具备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制定本课程标准。

本课程旨在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养生知识,培养学员的中医养生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引导学员逐步掌握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巧,培养学员自主调理身心健康的能力。

2. 课程内容2.1 基础知识- 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中医养生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进程- 中医养生的理论体系与基础理念-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关系2.2 养生方法- 中医经络养生方法- 中药养生方法- 饮食调理与养生- 中医按摩与健身功法2.3 养生实践-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 中医养生实践案例探讨- 中医养生技巧与健康教育3. 教学目标- 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掌握中医经络养生方法与中药养生方法- 学会饮食调理与健康管理技巧- 具备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的能力- 掌握中医按摩与健身功法- 能够运用中医养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践4.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讲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引导学员实践中医养生的方法与技巧- 讨论交流:组织学员进行养生实践案例的讨论与分享-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探讨中医养生的应用5.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员对中医养生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实践报告:要求学员撰写中医养生实践报告,分析个案中医调理的效果和体会- 课堂表现:根据课堂参与度、作业质量和班级互动评定成绩6. 课程资源- 课本:中医养生基础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 录像资源:中医养生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案例分析视频- 网络资源:中医养生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7. 课程评价- 学员满意度调查:学员对本课程的满意程度及建议意见- 教师评估:学员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内容的评价- 教学效果评估:课程研究成果的考核和评估本课程标准是中医养生课程的完整版,旨在为学员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养生知识,培养具备中医养生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培养层次:大专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54学时总学分数:3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学基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集医学、药学、哲学、文学、天文、地理等学科于一体,通过学习中医,有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为中国医学科学献身的激情和斗志。

另一方面,要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主修西医的同时,让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形成自身的医学观,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在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使其在今后从事西医和科研时开阔思路,具有以中医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的意识,直接或间接增加治病防病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

2.课程性质《中医学基础》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及治疗概述。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学基础》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4.课程作用本课程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

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和辩证、防治原则、中药方剂等。

本课程实行“临岗(课间见习)—协岗(毕业实习)递进型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以医疗工作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最新)

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最新)

《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适用专业:中医(针灸推拿)专业(一)前言1、课程性质《中医内科》是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岗位能力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是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研究中医内科疾病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措施的临床综合课程,是指导该专业临床实践的主要课程之一。

2、设计思路(二)课程目标1、教学目的(1)通过改进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与类证鉴别诊断;(2)结合前导课程,学会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技巧;(3)导入临床案例、临床见习和引入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资格考试能力;(4)学会书写完整中医病历。

2、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各系统病症的关联,理解各病概念;(2)熟悉中医内科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3)学会对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类证鉴别诊断;(4)重点掌握疾病的分型论治,尤其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思想的实际运用。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本课程原用余甘霖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医内科学》。

今年开始使用肖文冲老师主编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中医内科学》教材(2013年8月印刷)。

该教材按照项目任务体例编写,创新历代中医内科学编写体例,内容上作了删减和编写结构上作了调整,顺应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参考教材:《中医内科学》,吴勉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第九版。

《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2版。

2、教学建议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病案分析或模拟病人训练,加强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教学评价本课程采取形成性综合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效果。

(1)平时成绩(50%)=10%提问+20%作业+10%考勤+10%临床案例处理能力;(2)期末考试(50%)=40%选择题+10%名词术语+15%填空+20%简答题+15%病案分析。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中医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中医学》是医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助产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及常见中药和常见疾病诊治调护的学科。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医学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耸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它的存在和发展,必将为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1,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同时满足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工作的需要。

2,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相匹配,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目标相符,体现现代教育职业的特点。

3,在保持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内容、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变革更加使其优势突现。

2.课程设计思路:1,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宏观--培养目标定位、中观--课程体系、微观--学习单元内容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2,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化培养。

二、课程总标准表1:课程总标准— 1 —— 2 —三、学习情境(章、节)标准— 3 —— 4 —— 5 —— 6 ——7 —表9:学习情境8:第七章,辨证—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一)教材选用或编写要求1.使用教材:《中医学》姚汉军,吴水盛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22.参考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王银农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16 —《中医学》吴水盛谭泰华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7《医诊断学》郭靠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中药学》陶忠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5《中医内科学》肖振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中医妇科学》刘云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中医儿科学》郁晓雄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中医外科学》(二)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1.教学建议:我院助产,护理专业所用《中医学》教材上篇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中医基础课组成,下篇由针灸,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门课组成,课程安排为72学时。

《中医养生保健》课程标准

《中医养生保健》课程标准

《中医养生保健》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中医养生保健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统养生方法,旨在提高人们身心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和谐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养生保健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传统养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能够运用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和指导他人进行养生保健。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推拿、食疗药膳、运动养生等多个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自我保健和指导他人进行养生保健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医养生保健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中医养生保健讲座、养生保健培训班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总结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环节的表现,总结性评价则通过考试或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五、课程资源与建议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课程建议提供以下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权威的中医养生保健教材,如《中医养生保健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中医基础》是中药制药专业的基础课。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课程主要研究并讨论了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和一些常见疾病的辨证。

该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以中医学的观念指导中药材的使用,为理解中药材的药理、药性及安全用药提供保证。

2. 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以培养中药调剂工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按照药品相关行业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重构,强化中药调剂工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本课程教学内容应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药调剂工》所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安排学生参加中药调剂工(中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中药制药专业相关的调剂制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依据来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和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

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
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融合专业理论知识和中药调剂工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达到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药调剂工作能力的目的。

其课程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不同的学习情境,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工作过程;
②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
③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④技能鉴定、专兼职教师共同评定考核。

二、课程目标
1.终极目标:
根据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调剂工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参照中药调剂工职业标准,以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和一些常见疾病的辨证为教学内容,在模拟中药调剂工作情境的教学环境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原则,使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评价六个步骤,开展对学生中药调剂岗位的职业能力训练,最终培养学生能够胜任中药调剂工作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养成安全从事中药调剂工作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2.具体目标:
2.1 知识目标
(1)能列举《中医学基础》的几部分内容,表述中医学的几个特点。

(2)能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概述脏与腑、五体、官窍的生理关系,表述心与肾、肝与肾、肝与脾、肾与肺的关系。

(3)能表述阴阳的概念和阴阳之间的关系,五行的概念和五行之间的关系,概述五行在中医学的应用。

(4)能表述气血津液的概念,列举人体中最重要的四种气,表述其功能;能表述气血津液的功能及气和血的关系。

(5)能表述经络的概念和组成;辨认表里关系的经脉;辨识正经和奇经;概述经络的主要功能和主要应用。

(6)能表述病因病机的概念,列举基本病机;列举常见的外感病因,概述六淫的致病特点。

(7)能列举望、闻、问、切诊的主要项目和临床意义。

(8)能列举常用的辨证方法,识别常见的五脏病症及感冒、咳嗽、中暑、伤食、胃痞、胃痛、泄泻、便秘头痛、眩晕不寐、痹症实火症虚证。

2.2 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形成中医学整体思维方式;具有运用中医学知识辨证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中医学基础知识指导用药的技能;具有对病证结果进行分析和编制报告的能力。

(2)方法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技能、提高技能,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查阅、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与人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2.3素质目标
(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文化素质:具有完备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

(3)职业素质: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工作、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具有较好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心理卫生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制健康标准;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情境表具体安排如下:
学习情境表1
学习情境表2
学习情境表3
学习情境表4
学习情境表5
学习情境表6
四、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的特点,以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形式进行设计,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把握本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

(3)教材编写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采用图文并茂、多媒体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结合经典实验,同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并反映出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增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效性。

(2)创设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的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实训为主线,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选用典型病例分析,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4)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3教学评价
(1)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结合上课过程中表现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3)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以及实训室资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综合素质。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跨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
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传递、学生单独学习项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增加感性认识,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