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方---百合知母汤
高齐民解读经方之: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
![高齐民解读经方之: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https://img.taocdn.com/s3/m/5bda8e3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6.png)
高齐民解读经方之: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高齐民解读经方之: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高齐民经方临床经验集》1.百合知母汤方证: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篇。
百合七枚(擘)(20~30g),知母三两(切)(9g)。
上二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方解:百合补中益气,安神益志,为清润药;知母生津润燥,常用于发汗后表解津伤。
二药和之,有补虚清热、养阴润燥的作用。
临床治疗更年期,阴虚内热之轻症,用百合知母汤;阴虚内热之重症,则用百合地黄汤。
百合、知母、地黄皆能安心神,清热除烦,解郁闷,用于治抑郁症、瘡症、精神病等,都能出奇制胜。
《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百合之方共6首,都在《金匮要略》中。
百合知母汤,除了治疗百合病外,心肺阴虚、自汗、植物神经紊乱,用百合、知母养肺阴而清气热,加桑叶安神宁心敛汗,可获效机。
百合病特点,神志恍惚,心慌不宁,心神涣散,情绪低落,易怒,常默默不语,失眠少寐,甚则彻夜不寐,苦恼万状等,常见于如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癔症等杂病。
魏荔彤说:“百合病,用百合,盖古之有百合之名,即因百合一味而疗此疾,故得名也”。
《本经疏证》言:“惟于通利中能补中益气,方足为百合”“百合病之邪是余邪,以其多在汗吐下后也;百合所治是虚邪,以其利大小便,仍不失返顾根本也”。
百合能利小便,“渗利和中之美药,洵非虚语”(《本草述》)。
百合之功能:(1)清热滋阴;(2)渗利和中;(3)清心安神。
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知母方剂合计7方。
《伤寒论》2方,《金匮要路》5方。
《神农本草经》言:“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本经疏证》称“知母能益阴,止渴,人所共知,其能下水则以古人用者甚罕,后学多不明。
”知母能利水,所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身体羸贏,脚肿如脱”,亦其一也。
《金匮要略》卷三百合狐惑阴阳毒
![《金匮要略》卷三百合狐惑阴阳毒](https://img.taocdn.com/s3/m/f96a3ec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2.png)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乍——或。
1.甘草泻心汤(甘草4两、黄芩3两、干姜3两、半夏半升、黄连1两、大枣12枚、人参3两)清热解毒,安中化湿。
分析:甘草,可用生炙各半,生甘草清热解毒,炙甘草益气健脾。
(干姜、半夏)辛开,化湿。
(黄芩、黄连)苦降(泄),清热解毒,燥湿,泻火。
⑥身形如和。
综上分析:心神不宁证。
阴虚内热证:口苦——心阴虚,虚火上炎;肝火上炎;小便赤——阴虚火旺;脉微数——细数,阴虚内热。
治疗禁忌:汗、吐、下。
头痛,头眩——肝郁化火。
或未病而预见——原发性病因,情志不遂郁而化火。
或病四五日而出——继发性病因,热病之后,余热未清。
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耗伤阴液,心肺阴虚,以心阴虚为主。
第十三条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两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原文分析:脉数——湿热在里,热盛;无热——表无热象;汗出——血分有热;目赤如鸠眼——湿热蕴目起毒;目四眦黑——瘀血内积,脓已成熟。
3.赤豆当归散(赤小豆3升发芽后曝干、当归10两、浆水)清热利湿,排脓解毒。
原文分析:误吐之后。
4.百合鸡子汤(百合7枚、鸡子黄1枚、泉水)百合浸一宿。
分析:鸡子黄,滋养胃阴,固阴和阳。
第六条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分析:百合洗方,肺主皮毛的理论。
5.百合洗方(百合1升,水一斗,渍一宿,洗身,洗后食煮饼)
第七条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6.栝蒌牡蛎散(栝蒌根、牡蛎各等分)服方寸匕,日三服。
(人参、大枣)益气健脾,安中化湿。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https://img.taocdn.com/s3/m/fefba2aee87101f69f319562.png)
百合病
一、 病因病机、辨证: [原文](1):百合病的病因病机、症状。 1.病因:
多由外感热病之后,余热未净,体弱不复; 情志方面的过度刺激引起。
2.病机:
心主血脉,为神明之君;
肺主治节,朝百脉。
心肺阴虚,虚热内生,百脉失养 神明不能 自主,而治节无权:精神恍惚不定,语言、行 动、感觉失调。
[思考题]
(1)百合病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证治疗原 则和主方是什么?
(2)狐惑病的成因和证候如何?应怎样治 疗?
(3)阴毒阳毒症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属 于时疫范畴?
(4)阳毒用升麻鳖甲汤,阴毒何以将原方 去雄黄、蜀椒,试说明其理由。
二、 证治分类:
(一)百合病正治法: [原文](5):百合病未经误治(汗吐下)的正治 方法。
1.病机:心肺阴虚内热。 2.证候:
不经吐、下、发汗——未经误治。 百合病
病形如初——日虽久而病情如首条所述。
3 .治则:润养心肺,凉血清热 4 .方药:百合地黄汤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1)煎服法: (2)药后观察: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为地
变发热:百合病里热较甚,外达肌肤而发热。
➢ 治则:滋养肺阴,清利小便 ➢ 方药:百合滑石散。
百合——滋养肺阴 滑石——清利小便 ➢ 药后观察: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不可分 利太过,以免耗伤津液。
狐惑病
一、内治法
[原文](10) :论狐惑病的证治。 1、病机:
湿热虫毒,腐蚀阴幽之处。
2、证候:
[原文](13) :论狐惑病眼部酿脓的证治。 1、病机:肝经湿热,瘀热成脓。 2、证候:
➢ 一般症状: 脉数无寒热汗出——是表和里热。 微烦,默默但欲卧——湿热内困宣而扰神。
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https://img.taocdn.com/s3/m/6af1ff3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9.png)
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补虚清热,养阴润燥之功效。
主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者。
原文: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
分温再服。
【组成】百合七枚,知母三两。
【用法】百合水渍一夜,换水煎至减半,知母另煎减半去渣,合和再煎,分二次服。
【功用】补虚清热,养阴润燥。
【主治】百合病误汗后,津液受伤,虚热加重,心烦口渴者。
【方义】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知母,清热生津,除烦润燥。
该方的溶剂泉水特殊,古本草认为其具有益五脏,清肺胃,下热气,利小便功效。
三者起补虚、清热、养阴作用。
百合甘寒清润而不腻,知母甘寒降火而不燥,百合偏于补,知母偏于泻,二药配伍,一润一清,一补一泻,共奏润肺清热,宁心安神之功。
【运用】
1、本方证时以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失和,虚热加重为主要病机的病证。
临床表现在百合病本证(百合地黄汤证)的基础上,更见心烦少寐,口燥口渴等症,即燥热尤甚,可用本方治之。
现代常用于治疗百合病,失眠,乳腺病以及长期低热等情况。
【使用注意】
百合知母汤煎法有特殊意义,仲景称之为合和后煎,即分别用泉
水煎百合及知母,去渣,两药相合后再煎,这种煎法古时认为有调和阴阳作用。
百合知母汤及百合地黄汤
![百合知母汤及百合地黄汤](https://img.taocdn.com/s3/m/043c90e1a1c7aa00b52acb77.png)
百合知母汤及百合地黄汤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有治疗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等类方。
虽然原文并未言及治疗失眠症,但历代医家用于治疗失眠症者不乏其例。
其因有二,一是百合病的一种症状就有“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的“躁不得卧”症(成无己语);二是百合味甘性平,本是一味清心润肺,益气安神良药。
这样,药证合拍,用于失眠症的治疗,自然顺理成章。
何任先生认为“余遇患热性病之后阶段,有口苦,尿黄或赤,并有某些神经系统见证者,往往先考虑分析其是否符合本病。
”(《湛园医话》)
笔者曾治一产妇,32岁,由于出血过多,产后体质虚弱,低热半月,热退后,遗患口苦咽干,五心烦热,入夜难眠,并有手足汗出。
舌质嫩红,舌尖赤,苔少,脉细数。
脉证合参,显系心肺阴虚,热伏阴分所致。
拟方:生百合30g,知母10g,生地15g,青蒿30g,地骨皮30g。
初投3剂,汗出已止;又服1周,夜眠5~6小时,且口苦咽干已无,舌上布津。
恐其药物过凉伤气,遂去青蒿、地骨皮,加入生山药30g,继服10剂而安。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药方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07f7c05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2.png)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药方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方百合知母汤(功效)养阴清热,润燥除烦.(主治)百合病误汗,汗后伤阴,以致口渴,烦躁不安,脉微数。
百合滑石代赭汤(功效)清润心肺,利湿除热。
(主治]百合病误下后,阴虚气逆,神志恍惚,惊悸不安,口干作渴,时时呕哕,口苦,小便短赤,脉微数。
百合鸡子黄汤(功效)养肺胃阴,以安脏气。
(主治) 主证:百合病误吐后,心悸怔忡惊恐烦死,脉虚数。
副证:手足蠕动,肢体震颤,口苦,小便赤。
百合地黄汤(功效]润肺滋肾,清热凉血。
(主治)百合病,神志恍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坐卧不宁,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行动异常,口苦而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百合洗方(功效)清热养阴,润燥止渴。
(主治)百合病,病久不愈口渴者。
栝蒌牡蛎散(功效)益阴潜阳,润燥止渴。
(主治) 主证:百合病,阴虚内热,虚阳上浮,口渴口干,脉微数。
副证:神志恍惚,心烦等。
百合滑石散(功效]滋养心肺,清热利尿。
(主治工百合病,发热,口苦,口微渴,心烦惊悸,小便短赤,脉微数。
甘草泻心汤(功效]清热利湿,杀虫解毒;补中和胃,消痞降逆。
(主治)狐惑病,身微热,常默默,神疲乏力,目不得闭,不欲饮食,干呕心烦,卧起不安,咽喉、口唇、眼睑溃破,声音嘶哑,或前后二阴溃破,苔黄滑腻,脉虚数;胃肠不和,心下痞满而硬,按之濡软,腹中雷鸣,下利频作,完谷不化,干呕心烦,苔白或黄滑腻,脉濡或弦细无力。
苦参汤(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主治]狐惑病,蚀于前阴以及阴肿、阴痒、疥癞等,可见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雄黄熏方(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主治]狐惑病,蚀于肛门,痛痒不止,脉虚数。
赤小豆当归散(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活血,祛瘀生新。
(主治]狐惑病,身无热,心微烦,默默欲卧,目赤涩痛,眵泪脓血,视物昏花,脉虚数;痔疮、便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大便不畅;或便脓血,腹不痛,无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数.升麻鳖甲汤(附: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方)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8dcb6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6.png)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
连建伟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25)006
【摘要】@@ 1 百合知母汤原文治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眼.方议仲景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人之百脉朝宗于肺,故百脉不可治,而可治其肺.百合病,若津液受伤,虚热较甚,可用百合知母汤清而润之.方中百合甘苦微寒,色白入肺,清热补虚;知母苦寒,润燥生津,清热除烦.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连建伟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合篇的启示 [J], 张建英;杨银芳;楚更五;王寅
2.《金匮要略》阴阳毒病证探析 [J], 匡萃璋
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J], 节选《金匮要略方论》
4.百合、狐(或虫)、阴阳毒、虚劳病与艾滋病 [J], 赵国芳;赵国祥
5.阴阳毒病证治之浅见 [J], 宋耀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医经验』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验案
![『名医经验』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验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1f10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4.png)
『名医经验』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验案百合地黄汤和百合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为治疗百合病的有效方剂。
仝小林教授善合用此方治疗口腔溃疡、失眠、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症等病证。
临床辨治以“症一证一病”结合的辨治策略为指导,经方新用,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
现拾取验案1则.通过阐述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治疗百合病的经验。
解析其辨治策略,以供同道参考。
1病案李某,女性,57岁。
2009年6月10日就诊。
主诉:口腔、口唇黏膜反复溃疡3年。
现病史:2006年因生气,食辛辣后出现口腔、口唇黏膜溃疡反复发作2月,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扁平苔藓”,给予维生素B12、维生素C、秋水仙碱、口炎清、白芍总苷治疗,黏膜溃疡仍反复发作,每因食刺激性食物发作,自服阿奇霉素后可缓解。
因口腔溃疡疼痛难忍,不能食硬物及热食,常年以流质饮食为主。
刻下症:口腔、口唇黏膜溃疡、疼痛,牙根酸痛。
左侧头面时有窜痛,每于生气时反复发作。
畏寒、时有汗出,五心烦热,心烦易怒,时有胸闷气短。
呃逆,饮食可,咽干,二便可,眠差,多梦。
时悲伤欲哭。
晨起咯黄痰。
舌干少苔,根部苔黄,脉弦。
既往体健,孕7产1,55岁绝经。
中医诊断:百合病,阴虚燥热证。
西医诊断:扁平苔藓。
处方:生百合30 g,生地黄30 g,知母30 g,黄连15 g,牡丹皮30 g,炒枣仁45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9年6月24日),服上方14剂,口唇黏膜溃疡疼痛减轻,牙根酸痛减轻,已能进米饭、葡萄等稍硬食物。
左侧头面窜痛减轻,心烦易怒减轻。
遇冷则双足抽筋,无五心烦热,仍胸闷气短,晨起咯黄痰。
二便调,纳可,眠差,夜间易醒,余无不适。
舌干,舌苔根部黄,底瘀,脉弦数。
处方:上方加重生地黄120g,酸枣仁120 g,加五味子9 g。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效不更方,后以上方为基础方加减,门诊随诊。
2009年8月5日复诊,口腔溃疡明显好转,现仅左侧颊黏膜处有一直径0.5 mm左右溃疡,仍牙根酸软,能进馒头、脆饼干等食物。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https://img.taocdn.com/s3/m/d22c2599e53a580216fcfe4f.png)
狐惑病的证治
甘草泻心汤治狐zaozi0301病。郭某,女, 36岁。口腔及外阴溃疡半年。在某医院 确诊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曾用激 素治疗,效果不好。据其脉症,诊为狐 zaozi0301病。用甘草泻心汤加味。方用: 生甘草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 半夏12g,黃連6g,黃芩9g,生地30g, 大棗7枚,水煎服12剂。
故再投原方,吐利即止,守方 20剂,疮 疹隐没而愈,诸症若失。(成都中医学院. 老中医医案选 . 第一集 . 第 36 页)分析: 见病案中。
百合病的辨证论治
(二)百合病误治后的证治 1误汗后的证治 百合病發汗後者,百 合知母湯主之。(2) 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误为余邪未清-汗 -津气伤-口燥渴、发热 养阴清热,补虚润燥 百合—安神润燥 知母、泉水—养阴清 热
百合病
一、病因病机、脉症、治则与预后 論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 能臥,欲行不能行,欲飲食,或有美時, 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 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 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 脉微數。
百合病
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 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 但頭眩者,二十日愈。 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 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見者,各隨證治之。 (1)
问其故,乃偶遇打渔人,吸其烟后,遂遍身 生疮,顽固不愈,据证审因,乃心肺阴伤,里 热偏盛,为百合病之典型者,方用百合、 生地黄、知母、滑石等味,服10剂后,诸 症略减,唯疮疹如故,于原方加金银花以 解毒,但1剂未已,翻胃呕吐,腹泻如 水,审其所由,恐系银花伤其胃气,非 百合病所宜。
百合病的辨证论治
百合病的辨证论治
津血病变-----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津血病变-----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https://img.taocdn.com/s3/m/eefe6f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2.png)
津血病变-----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这篇主要讲了津血病变引起的症状和治疗。
百合病是因为上焦肺阴虚淤血血虚而生热,‘口苦小便赤’,治疗上就滋肺阴,去淤血补血。
淤血不除新血不生。
但是由于百合病的脉“微而数”,说明心阳也虚,因此不能用过于寒凉的药来滋阴清热和厉害的攻淤血的药,例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抵挡汤等等。
所以选用了甘寒平和之品百合和有补血作用的凉性去淤血药生地作为主药。
没有经过误治的百合病用百合滋肺阴生地黄补血清虚热同时活血化瘀,服药后‘大便当如漆’,大便如漆是大便潜血,淤血排出来了,可见百合病是有淤血为患。
百合病有明显的精神症状也说明了可能有淤血。
淤血容易导致精神症状。
例如,桃核承气汤的如狂,抵挡汤的如狂或者喜忘。
淤血也会导致‘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例如温经汤。
可见百合病是一个血虚有淤而生热的病。
由于百合病是虚症,症状复杂,很容易被误治。
汗吐下三法是对实证而言的,虚症只能补不能攻。
这一章对百合病被汗吐下三法误治的情况分别进行了描述。
如果被误汗而导致津液更虚而烦躁,则用百合知母汤,知母滋阴润燥去烦;如果被误下,则用滑石代赭汤清热利小便涩肠胃;如果被误吐,则用百合鸡子汤,鸡蛋黄在伤寒论里用来除烦滋心阴,因为吐后伤胃阴导致虚热上冲损耗心阴而烦躁。
百合病如果长时间没有治好,变严重了,开始有口渴症状,对于口渴轻微的就用百合煮水外洗即可;如果口渴严重的就要用栝楼牡蛎散,瓜蒌滋阴润燥,牡蛎潜阳去虚热;如果百合病进一步变发热了,则用百合滑石散,滑石清热利小便。
如果中焦脾胃虚,运化无力,血虚有热,导致虚热上攻或者郁于下,皮肤黏膜溃疡破损,则用甘草泻心汤,其中用甘草大枣人参干姜半夏健胃补中生血,用黄连黄芩清解血中热毒。
同时还用苦参汤外洗清热燥湿。
如果下焦虚弱,热与湿结于下焦而出脓血,导致血虚血瘀。
在痉湿暍病脉证治篇中有‘痉病有灸疮,难治’,可见化脓损害津血。
化脓用赤豆当归散,赤小豆清湿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
第三篇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
![第三篇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https://img.taocdn.com/s3/m/159fb15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5.png)
第三篇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下面讲《金匮》的第三篇,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这个百合病,这么多年下来,有些同学可能连什么叫“百合病”也不理解,就像“痉病”也不理解,我们几个晚上下来,大家应该能知道什么叫“痉病”、“湿病”、中暑。
我们先看看“百合病”有哪些症状,就可以知道指的是什么症状,是什么问题而出现的症状。
【原文1】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原文1,这里一开头,“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还有很多症状:想吃又吃不下,人经常比较郁闷地呆在那里,想卧又不能卧,好像人不知道怎么好,想走一下也不走,有些时候吃感觉有味道,有时连味道也没有感觉。
所以,“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张仲景说诸药不能治,不是说真正的没药可以治,只是说这个症状比较复杂,好像这《伤寒论》里提到的常用药不容易有效果,是要找到有根据性的才好一些。
“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就是说得药还吐得厉害的,病人已经有点麻烦。
其实这个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口苦、小便黄就可以知道,这都是肝胆里面有热的才会造成的。
口苦是胆汁分泌过多了,小便黄也是里面有热的一个表现,第一,这个就是有里热。
张仲景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了,“百脉一宗”,我个人理解下来,这个指的是血脉,不是指的经络。
你们想一下,只有血脉才是全身走的,只要稍稍刮伤点皮肤,就马上见到红色的血流出来。
这个就是血脉全身都走的,所以这个是血脉方面的湿热病,是血脉方面出问题了,就好像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肿瘤、癌症病人。
为什么到现在,医院也好,很多的同行也好,对着癌症好像就无药可治,因为他是血脉病、血液里的病,好像白血病也是世界难题,也是比较难搞的一个病。
3.百合狐蜮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3.百合狐蜮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https://img.taocdn.com/s3/m/dffb936925c52cc58bd6be83.png)
百合病正治法
百合病, 不经吐, 发汗, 病形如初者, 百合病 , 不经吐 , 下 , 发汗 , 病形如初者 , 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主之.(5) )
讨 论
百合地黄汤
百合 百合—— 清心润肺 生地汁 生地汁——清热养阴凉血 清热养阴凉血 泉水——下热气,利小便 下热气, 泉 Nhomakorabea 下热气
症状分析
状如伤寒 状如伤寒——湿热侵袭,正邪交争 湿热侵袭, 湿热侵袭 默 默 欲 眠 邪困脾胃 不欲食,恶闻食臭 不欲食, 清阳不升 转枢不利
目不得闭,卧起不安——湿热蕴毒,内扰心肝 湿热蕴毒, 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湿热蕴毒 面目乍赤,乍白,乍黑——邪热内扰,脉络涩滞 面目乍赤,乍白,乍黑 邪热内扰, 邪热内扰 咽喉溃烂而声喝 咽喉溃烂而声喝——湿热蕴毒上淫咽喉,伤及声门 湿热蕴毒上淫咽喉, 湿热蕴毒上淫咽喉 二阴溃烂而咽干 二阴溃烂而咽干——湿热蕴毒下注二阴,循经上逆 湿热蕴毒下注二阴, 湿热蕴毒下注二阴
治法
清热解毒散瘀
方解
阳毒:升麻鳖甲汤 阳毒: 升麻,甘草——清热解毒 升麻,甘草 清热解毒 鳖甲,当归——滋阴散瘀 鳖甲,当归 滋阴散瘀 雄黄,蜀椒——解毒 雄黄,蜀椒 解毒 阴毒:上方去雄黄,蜀椒 阴毒:上方去雄黄,
预 后
五日可治——时间短邪未入里 时间短邪未入里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日久正衰邪入 日久正衰邪入 七日不可治 提示早期治疗
小 结
主症:以神志恍惚,饮食,行动失调为特征, 主症:以神志恍惚,饮食,行动失调为特征,伴阴虚内热症 治以百合地黄汤 心烦口渴—百合知母汤 心烦口渴 百合知母汤 小便短赤,呃逆—滑石代赭汤 小便短赤,呃逆 滑石代赭汤 虚烦,胃中不和—百合鸡子黄汤 虚烦,胃中不和 百合鸡子黄汤
经方量裁(12)百合知母汤
![经方量裁(12)百合知母汤](https://img.taocdn.com/s3/m/f6df7f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3.png)
经方量裁(12)百合知母汤百合知母汤【原文】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组成与用法】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普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功效】清热滋阴,除烦安神。
【医案】1.月经后期失寐初诊:2005年8月24日。
陈某,46岁,月经延后半月未转,失寐头痛2天,大便三日一行,小便正常,尚无潮热出汗现象。
平素月经周期规则。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养阴清热安神。
方剂:百合知母汤合酸枣仁汤加味百合15g 知母10g 酸枣仁20g 川芎5g 生甘草5g 茯苓12g 夜交藤20g 合欢花10g 丹参12g,3剂。
二诊:2005年8月29日。
服药之后夜寐已酣,前额疼痛,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蔓荆子10g,4剂。
2.经前失寐初诊:2006年8月3日。
吴某,28岁,患者年近而立,虽未避孕未受孕仅1个月,却忧心似焚。
7月26日B超监测左侧卵巢已经排卵,次日开始测量基础体温。
自从得知排卵之日起即失寐,今日基础体温36.95℃,纳谷不馨。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滋阴养心安神。
方剂:百合知母汤加味。
百合20g 知母10g 柏子仁10g 酸枣仁10g 远志10g 菖蒲6g 龙齿20g 鸡内金6g,6剂。
二诊:2006年8月9日。
药后夜寐即安,胃纳亦佳。
3.妊娠寐浅初诊:2006年7月31日。
黄某,30岁,因不孕症就诊,末次月经7月1日来潮,自行尿妊娠试验,结果阳性,自此每日寐浅易醒已达4天,腰微痛,纳可。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滋阴安神,益肾安胎。
方剂:百合知母汤加味。
百合20g 知母10g 茯苓12g 酸枣仁12g 淮山药15g 桑寄生12g,4剂。
二诊:2006年8月4日。
寐酣,腰痛除。
4.更年期综合征(烦躁寐差)初诊:2006年7月27日。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https://img.taocdn.com/s3/m/25f9fcf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2.png)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百合狐惑...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一首。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知母汤方: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滑石代赭汤方: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弹大一枚,绵裹。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
百合鸡子汤方: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方: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
右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陆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煮,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右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
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
括蒌牡蛎散方:括蒌根;牡蛎,熬,等分。
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右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十一卷:金匮方解外感百合狐惑阴阳毒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十一卷:金匮方解外感百合狐惑阴阳毒](https://img.taocdn.com/s3/m/c20e935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c.png)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十一卷:金匮方解外感百合狐惑阴阳毒百合知母汤百合(一两)知母(三钱)治百合病。
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有美时或不欲闻欲食臭时,常默默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舌小便赤,诸药不能治者。
肺朝百脉,肺热百脉皆热,故现诸证。
百合、知母清除肺热,故诸病愈也。
滑石代赭汤百合(一两)赭石(三钱)滑石(三钱)治百合病。
得之于下之后者。
下伤中气,湿动胃逆,热郁于肺,故成此病。
代赭石降胃逆,滑石除湿气,百合清肺热,故愈。
百合鸡子黄汤百合(一两)鸡子黄(一枚)治百合病。
得之于吐之后者。
吐伤津液又伤阳气。
鸡子黄补津液,补阳气,百合清肺热也。
百合地黄汤百合(一两)地黄汁(三钱)治百合病。
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
吐下发汗,可以解除内热。
今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
内热瘀塞,地黄涤荡瘀热。
百合清百脉之热也。
百合洗方百合水浸一宿,取水洗身。
洗毕,将百合煮研淡食。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疮者。
脉热溢于皮肤,嫧变成疮。
百合洗疮以去热也。
煮研淡食,内外并清。
盐性热,故忌之。
栝蒌牡蛎散瓜蒌(五钱)牡蛎(五钱)治百合病渴者。
相火刑金故渴。
瓜蒌清肺金润燥,牡蛎敛肺止渴也。
百合滑石散百合(五钱)滑石(五钱)治百合病变发热者。
湿热瘀住肺气,故病变热,滑石清利湿热,百合清肺也。
甘草泻心汤炙草(五钱)人参(三钱)大枣(六钱)干姜(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三钱)治狐惑,状如伤寒。
默默欲眠,目不得开,起卧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面目乍赤乍白乍黑,上部被蚀声哑者。
此病中气虚寒,土湿木郁,木郁生热,则虫生焉。
湿热入肺,则有默默欲眠等证。
虫时动时静,则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起卧不安。
虫蚀上部则声哑。
炙草、人参、大枣,补中气之虚。
干姜温中气之寒。
黄连黄芩半夏除湿热也。
此病实际是虫,病状则如狐之惑人也。
有谓惑字乃蜮字之误者。
苦参汤苦参(二两)治狐惑蚀于下部,咽干者。
肾脉上循喉咽。
虫蚀前阴则咽干。
苦参洗前阴以去虫。
仍服甘草泻心汤,以治病本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方---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25"~50g 知母15~20g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百合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
200ml,煮取lOOml,去滓;别以泉水200ml煎知母,取lOOml,去滓;后合和,煎取150ml,分温再服。
注:原方煎法加泉水,用泉水者,更助益阳生津之力。
但在
城市难寻,只可用自来水。
当然有条件者,尽量从之。
(功效)养阴清热,润燥除烦.
(主治)百合病误汗,汗后伤阴,以致口渴,烦躁不安,脉
微数。
注:百合病:病因病机一一由于肺经心经阴虚燥热,影响到
百脉平和,精神魂魄不定而引起。
阴虚生内热,百脉不利,魄气
变幻,所以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脉症一一除了表现的如寒无
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常默默等证候各异以外,
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证是它的主要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1.百合病误汗,若夜不能寐,加酸枣仁、合欢花;喜悲伤欲哭,加浮小麦、甘草、大枣;惊悸不宁,加龙骨、牡蛎;善太
息,加柴胡、白芍。
[金匮要略方义]
2.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若兼气虚加太子参、西洋参、麦
门冬;阴虚较重者,加玄参、生地黄;心烦不安,加阿胶、鸡子
黄。
[金匮要略方义]
3.外感余热未尽,舌津不足,口干饮少者与泻白散合方(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治之。
4。
肺结核阴虚咯血,加白芨、仙鹤草、三七粉等。
5.百合知母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健
忘,多梦,心悸不安等属阴虚津亏,热扰心神。
药用百合18,--.45g,知母6~12g,生地黄12---20g。
随症加减,每日工剂,水
煎服.结果疗效较好。
[浙江中医杂志。
1981,cll,:514] 6.百合病之命名:魏荔彤的解释是可取的,因为中医学多
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方的发现和疗效的肯定,是由古
代劳动人民在和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百合用
治百合病有较好疗效,故以此百合名之。
(原文) 百合病发汗後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2)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擘) 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
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
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後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词语注解) ①渍:将药浸于水中。
(经义阐释] 本条论百合病误汗后的治法。
百合病的病机主要是心肺阴虚内热,而
非外邪客表。
如医家被“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等表面现象所迷惑,误认为表实证而妄
施辛温发汗,以致汗后阴更伤,虚热更甚,故以第l条所述的基本症状外,尚可出现心
烦、口渴等症。
治宜养阴清热,补虚润燥,用百合知母汤主治。
匠方药评析) 方中百合是治百合病之主药,清心润肺,
益气安神;知母善清热滋阴,
且能除烦止渴;泉水清热利尿,导热下行。
三者相合,具养阴清热,补虚润燥之功。
(文献选录) 赵良仁:日华子谓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为能补阳也;治产
后血眩运,能去血中热也;除痞满,利大便,为能导涤血之瘀塞也。
而是证用之为主,益
可见瘀积者矣。
若汗之而失者,是涸其上焦津液。
而上焦阳也,阳宜体轻之药,故用知
母佐以救之,知母泻火,生津液,润心肺。
(《金匮玉函经二注》)
尤怡:百合味甘平微苦,色白入肺,治邪气,补虚清热,故诸方悉以之为主,而随
证加药治之。
用知母者,以发汗伤津液故也。
(《金匮要略心典》)
吴谦等:百合病不应汗而汗之,不解者,则致燥,以百合知母汤主之者,清而润之
也。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黄元御(坤载):若得于发汗之后者,是汗亡肺津,金被大刑也。
百合知母汤百合清
肺而生津,知母凉金而泄火也.(<<金匮悬解》) 高学山(汉峙):百合病发汗后者,犹言发汗之后,因而
成百合病也。
发汗则心肺之
阴液大伤,而上焦神气有懒散不完之象,故见首条诸症。
(《高注金匮要略》)
{临床应用} (1)治疗聚证:据朱氏,报导,某女,52岁,工人。
因右上腹疼痛数
载,诊前两月发现右上腹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时聚时散。
某医院诊为“慢性胆囊炎”,
患者未敢手术。
上腹胀痛,连及两胁,进食则呕,口苦心烦,惶惑不安,间有低热,溲
黄短,大便稍干。
脉紧弦,舌边尖红,苔薄黄。
证属肝郁气滞,化热伤阴。
拟疏肝解郁,
养阴清热为法。
方用百合知母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百合30g,知母log,丹皮lOg,当
归lOg,白芍12g,川楝6g,甘草3g。
进4剂,呕吐止,
聚块散,诸症减轻.继原方加
减,调理10余剂告愈。
随访2年未见复发。
(2)治疗嘈杂:据报导C1,,某女,4工岁,农民。
因脘腹不适,嘈杂,似痛非痛,似
饥非饥,时而腹胀不舒,时而腹中空痛难忍,食不甘味,寝不宁席,时已半年,渐至卧
床不起。
屡治不效,特邀诊治。
其六脉平和,舌苔白而干。
惟见表情淡漠,默默不语。
须
臾,一反常态,诉出一串不适。
据此按百合病治疗,处以百合知母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百合30g,知母log,甘草10g,小麦30g,生地15g,石斛10g,川楝10g,柴胡10g,服
药5剂,诸症大减。
致投百合知母汤合六君子汤调理工0余剂而安。
2月后患者来信,欣
告病已痊愈,且恢复正常劳动。
.
(3)治疗惊恐:据报导,,某女,38岁,教师。
因教学工作紧张,经常心悸失眠,白
天心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
近周来由于噩梦惊吓,心悸加重,并出现胆怯、恐惧,甚
至白昼不敢单独进屋,夜间常因梦遇险境而被惊醒,稍受恐骇则惊慌失措,似有被人追
捕之感。
心烦意乱,情绪不宁,容易激动,不能自控。
口干而苦,纳谷不香,溲赤便干,
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此乃心神不宁,心胆气虚。
治拟养心安神,益气补虚。
予
百合知母汤合安神定志丸加减:百合30g,知母10g,朱茯苓12g,龙齿15g,枣仁10g,
党参12g,郁金10g,甘草3g,天冬12g,进药5剂,心悸渐平,胆量增大,情绪稳定,
白天能单独在室内工作。
药既奏效,当守原法,又进7剂诸
症悉除。
(4)治疗客忤痉:据报导,患者张××,女,15岁,中学生。
1981年12月4日就
诊.其母代诉:患儿于1977年冬季看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出现精神错乱,善
恐善惊,数年来每逢冬季即发病。
发病前,面部潮红,五心烦热,昏昏欲寐,继而出现
面肌抽动,肩颈拘挛,五指搐搦,心悸,经片刻方可清醒。
形若常人。
每年发作3—4次,
甚则一日连续发作两次,但发作时无舌咬伤、吐沫及二便失禁等症状。
发病约一周后,两
颧部脱皮。
曾用镇静安眠剂,谷维素及服中药等治疗无效。
自去冬以来发病频繁,常因
情绪波动而发病。
其舌尖红,苔白,脉弦细。
该病儿始于惊吓,而致气逆血乱,上蔽清
窍,内蒙膻中从而使阴阳乖戾,着惊而即发。
拟清肃肺金,温胆之治,方用百合知母汤
合人参温胆汤加味。
处方:百合lOg,知母lOg,炙甘草15g,太子参30g,陈皮lOg,半夏6g,炒枣仁
15g,珍珠母15g,肉桂3g,枳实6g,白僵蚕6g(研冲)。
12月20日再诊,其母欣告,前方服后,诸证除,未再
发病。
矢已中的,不必更方,
嘱其守方继服五剂后,至1982年7月随访,愈后再未犯病。
(5)治疗癔病性瘫痪:据报导C3,,马××,女,34岁。
1983年7月28日入院。
因屡
受精神刺激,郁闷寡言。
今冒暑汗出后,突感肢软不能任地。
查T、P、R、BP正常,神
志清楚,被动卧位,腰以下痛觉消失,双下肢软瘫,神经系统无异常。
诊断为“癔病性
瘫痪”,予暗示、药物治疗周余无效,又增发热,故于8月6日改服中药。
症见发热
(738.6℃)汗出,神情恍惚,心烦懊侬,颈项强硬,膂痛难卧,下肢若废,恶心呆食,舌
质红,苔黄白相兼,脉浮细数。
辨证属脏阴亏虚,肺气耗伤,复感暑热。
治宜养阴益气,
佐以清暑。
百合知母汤加味:百合100g,知母、滑石、金银二花、连翘、白芍各15g,香
薷6g,西瓜翠衣150g。
两剂后热退身和,能扶物行走,余症大减,脉细数,两尺沉。
上方减香藿,连翘,加
生地,黑枣仁各15g。
又服两剂,可自行活动。
述肢软溲频,以上方加益肾固摄之品,调理半月出院,至今未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