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四种文体知识简介
重点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识记基本文体常识
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记叙文
2、要素
3、人称
4、角度
5、顺序
6
7
8
9
10
11
1
记叙
描写
抒情
说明
议论
题。
2
3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欢迎共阅。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
• 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举例子,通 俗易懂;列数字,准确;打比方, 生动形象;作比较,通俗易懂;分 类别,条理清晰;下定义,揭示本 质特征;作引用,引证事物特征, 有说服力。
• 4、说明语言特点:准确性,生动 性。
• 准确性概括公式:“效果=词本身 的含义+句子的含义+(如果去掉, 句子的含义)+与事实不符,说明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议论文
• 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2、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 解和主张,多出现在文章开头,也 有出现在末尾和中间,论点要求准 确和鲜明。
• 3、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 4、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散文
• 1、显著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 2、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想象、
•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说明文
• 1、说明中心:①看题目;②看关 键句;③概括公式:“说明中心= 说明对象+特征”。
• 2、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 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作引用、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
联想、象征、对比衬托(反衬)、 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
小说
• 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 情节。
• 人物描写(见记叙文知识)
• 环境:自然环境(作用:渲染气 氛,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展)、社会环境。
• 故事情节又可分为: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
医学资料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 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拟人,悬 念,联想,想象,抑扬结合、动静 结合、情景交融、伏笔照应、托物 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 侧面、承上启下、烘托、渲染、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初中语文必背常识
初中语文必背常识一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
古文:古文大致可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
韵是一种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碑文。
散文,包括历史传记、议论文、杂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重点讲解一下。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起源于战国末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一般用韵工整,散文句混杂。
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剧,杂剧是表演。
散曲可分为诗和套曲两大类,其中诗由一首歌组成,套曲又叫套曲,由多首歌组成。
杂剧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由主语(人物动作和舞台效果的描写)、宾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等)组成。
中考必备:文体知识(诗歌、散文、小说、词、曲等)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
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一、古代文体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
语文的文体知识
语文的文体知识语文的文体知识:包括四部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体知识。
语文的文体知识11、记叙文知识要点: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②人称:第一(我)、第二(你)、第三(他,他们)③顺序:顺叙、倒叙、插叙④中心:通过记人、叙事、状物、写景表达作者的思想。
⑤详略:与中心有关内容详写,要具体、生动。
与中心有关的次要内容略写。
2、说明文知识要点:①对象特征:事物的特征,事理的本质。
②说明的条理:层次结构;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③说明的方法: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3、议论文知识要点: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②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③论证:论述层次,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
4、应用文知识要点:要重点了解几种常见应用文的格式。
(1)书信――一般书信和申请书、倡议书、感谢信等专用信、一般书信①标题:一般情况下,书信无标题(发表的书信可根据书信的内容或主旨写上标题。
)②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加冒号。
③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转行,顶格写。
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
④结尾:结尾要写祝愿或表示敬意的话,祝此致等词语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进步敬礼等词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⑤署名和日期: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
前一行署名,后一行写日期。
署名的前面,可根据需要写明收信人的身份、辈份或单位。
⑥填写标准信封在信封左上角六个小方格内填写收信人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在收信地区邮政编码的下方,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或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
在收信人地址或单位名称的下方,居中位置写收信人的姓名。
在收信人姓名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和姓名。
在信封右下角的小方格内写寄信人的地区的邮政编码。
语文的文体知识21、记叙文运用记叙文的知识阅读记叙文(包括童话、通讯、传记)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记叙的特点。
初中语文课文按照体裁分类
初中语文课文按照体裁分类答:初中语文课文按照体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种文体。
1.诗歌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小说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说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按内容分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例分,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按语言形式分,可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等。
散文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
现代散文现代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成分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它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绿》、《春》等;议论散文是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属于此类,如《文学和出汗》、《为自己减刑》等。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4.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这里所说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即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体。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阅读知识
3、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 称、第三人称。 4、角度 直接(正面)、间 接(侧面)。 5、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环境描 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 外貌(肖像)、语 言(对话、独白)、神态(神 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 叙事线索、抒情 线索。
7、说明语言(准确性、严密性)。
议论文的一般常识有:
1、定义:是用逻辑、推 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立 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2、三要素:论点、论据、 论证
3、论证方法:道理论 证、举例论证、正反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等。
4、论证方式:立论、 驳论。
4、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 比、反复、反问、反语、引用、 借代、顶真、互文、通感等。
一、记叙文体常识
1、概念 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 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 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 德风尚的文章。
2、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1、剪裁 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略)
说明文的一般常识有:
1、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 式说明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之 间逻辑联系(事理)的文章, 叫说明文。
2、说明体裁:事物说明文、事 理说明文
3、说明对象
4、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5、说明结构(总--分或总--分-总)
6、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 释、引用、分类别、摹状貌等)
初中语文常见 文体阅读知识
1、 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 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 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 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七年级语文文体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文体知识点总结在初中学习语文课程中,文体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下面是一些七年级语文文体知识点的总结。
1. 记叙文记叙文是以时间和空间为主要线索,叙述事情的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文体。
它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具有情感色彩。
记叙文的结构一般为引子、承接、高潮、结尾四个部分。
其中高潮部分是整篇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2. 描写文描写文是以客观事物为表现对象,进行心理刻画和形象描写的一种文体。
它的特点是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意境。
描写文的结构常常是先描述总体形势,再进行细节描写,最后加以总结。
3. 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一种文体。
它的特点是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思路明晰。
议论文的结构常常包括引言、论题、论证、结论几个部分。
其中,论证部分是整篇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能够证明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4. 说明文说明文是对一定对象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介绍、解释和阐述的一种文体。
它的特点是表达清晰、内容丰富、条理分明。
说明文的结构常常分为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时间式等几种形式。
其中总分式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内容。
5. 小说小说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描绘人物经历的各种内心和外在的冲突,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观点的一种文体。
它的特点是具有情节、人物、环境、语言、气氛等多方面的特色,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小说的结构常常是由起承转合、高潮、结尾等部分构成。
其中,高潮部分是整篇文章最为关键的部分,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上就是七年级语文文体知识点的总结。
掌握这些文体的特点和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提高写作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语文文体重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文体重点总结归纳一、说明文说明文是用来解释、阐述和说明事物的性质、原理、功能、作用、构造、规律或道理的文章。
主要特点有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说明文常采用“什么是……”、“……有哪些分类”、“……的主要原理是什么”等问句来引导读者了解。
二、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叙述事件的经过来表达情感、抒发情绪、再现现实或想象的一种文体。
主要特点有采用故事性结构、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记叙文常采用叙述人物的言行举止、环境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来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议论文议论文是用来陈述观点、阐释问题、辩证证明论点或调动读者立场的文章。
主要特点有明确的立场和观点、辩证性的思维方式和充分的论证。
议论文通常采用正反对比、证据论证和引用权威观点等手法来增加说服力。
四、说明文示例示例如何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制作,即使用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
从解释智能家居设备的定义、原理和分类入手,详细介绍语音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同时,说明智能家居和传统家居相比的优势和便利之处。
可以参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1. 引言:介绍智能家居的定义和作用。
2. 分类介绍:列举几种常见的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音响和智能照明系统等,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3. 语音控制原理:详细介绍语音控制智能家居的工作原理,如利用语音助手和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
4. 应用举例:举例说明语音控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场景,如通过语音控制打开电视、调整室内温度等。
5. 对比优势:比较传统家居和智能家居的优缺点,并着重强调智能家居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6. 结论:总结智能家居和语音控制的优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记叙文示例以“远足的经历”为题,通过叙述一次远足活动的过程来展现作者的情感和体验。
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1. 引言:简要介绍远足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出发前的准备:描述作者的期待和兴奋心情,包括准备行装、查看路线和与同伴商讨安排等。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或事物的来龙去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注
重情节的安排和时间顺序的组织,以描述事实真实性为要求。
2. 描写文:描写文是以描写人、物、景物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描写文注重细致
入微的描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所描写的人物、物品、景物等产生直观感受。
3. 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解释或阐述事物的来龙去脉、原理、作用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
文体。
说明文通常采用分析、解释、举例等方法,使读者理解和掌握被说明的事物。
4. 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论述某一问题或主题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要有明确
的观点立场,使用有说服力的理由和证据,通过分析和比较等方法来论证观点。
5. 诗歌:诗歌是一种具有韵律和格律的文学形式。
诗歌通过押韵、节奏和对比等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6.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语言、自由写作方式和散文形式表达个人感受、思考和观
察的文体。
散文常常具有随笔性质,展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7. 寓言:寓言是一种常以动物、植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为形象,通过谐趣、象征等手法,寓言故事中所包含的寓意可以启迪人们对社会生活和人生道理的思考。
这些是初中语文文体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分析不同文体的文本。
初中语文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一、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
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与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
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
初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梳理识记
初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梳理识记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二、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三、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3、记叙主题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初中语文四种文体知识简介
初中语文四种文体知识简介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
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三要素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论据: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初中语文7-9年级重要文体知识及文学常识最全整理
初中语文7-9年级重要文体知识及文学常识最全整理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初中语文 文体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议论文1. 定义议论文是由作者通过一定的论述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立场、表达意见的一种文体。
2. 特点- 明确的中心论点-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论证充分、有力- 立意鲜明、有说服力3. 写作技巧- 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分析问题:剖析问题的本质,并提供相关信息和理论支持- 提出观点: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论证论点:通过列举案例、引用权威资料等方式进行论证- 结论总结:对整篇议论进行总结,强调主题和核心观点二、记叙文1. 定义记叙文是通过叙述事物的来龙去脉、描写人物的外貌和内心活动等方式,来叙述和反映生活中的事情的一种文体。
2. 特点- 故事性强,情节连贯有序- 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语言简洁、贴近生活- 叙述角度独特、视角新颖3. 写作技巧- 确定故事主题:确定写作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设计故事情节:合理安排故事发展的起伏和高潮迭起的情节 - 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和行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运用插叙回顾手法:适当运用回顾手法来调节故事节奏- 注意写作技巧:运用形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语言表达三、说明文1. 定义说明文是通过对事物或问题的定义、分类、特征、原理、产生过程等进行阐述和解释的一种文体。
2. 特点- 准确阐述事物或问题的相关信息- 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描述客观、严谨准确- 通俗易懂、简洁明了3. 写作技巧- 确定说明文主题:明确写作的主题和目的- 正确分类:将事物或问题进行划分和分类- 清晰定义:准确阐述事物或问题的定义和特征- 方法步骤:阐述解决问题或实施方法的步骤和顺序- 举例论证:通过具体例子来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四、诗歌1. 定义诗歌是通过对感情、意境、形象的抒发和表达,以及对文字的音韵的严格要求来构成的一种抒情性文学体裁。
2. 特点- 抒发情感,表达主题- 约定俗成的韵律和格式- 修辞手法多样、语言优美- 言犹在色、意境深远3. 写作技巧- 确定诗歌主题:明确写作的情感表达和主题- 选取韵脚和格律:根据诗歌的体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韵脚和格式- 塑造意象和比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来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采用修辞手法:灵活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丰富诗歌的表达效果- 注意音韵和押韵: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音韵和押韵的规律,使诗歌更具美感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不同文体的知识点对提高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文体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文体知识总结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文体知识总结,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现代文写作知识点:文体科学知识总结1、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2、骈文:骈文就是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骈文也表示“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表示“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居多,讲究押韵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
一是赠序,一是书序。
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
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赠序:古代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所送的文字,称为赠序。
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4、铭:古代镌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Satna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镌刻在牌上,放到书案右边用来自警的铭文叫做“座右铭”,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6、说道: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读法十分有效率,可以故事情节,可以议论,都就是为了表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
7、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8、传:主要就是指记录描绘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章,另外,专门表述经文的文章也称作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四种文体知识简介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
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三要素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论据: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论证方式: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二、议论文结构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可分两大类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例如: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一、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客观事物作说明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特点、成因、功能、用途、关系等,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准确性、科学性、条理性、知识性是它的特点。
二、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内容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因物因。
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称科学小品文)。
三、如何综合阅读说明文(一)抓准说明对象所谓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道理。
阅读说明文,要在大体理清文章的基础上,准确抓准文章的说明对象。
(二)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1、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有其特征,阅读是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说明了特征,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2、抓住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a、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b、抓中心句、关键句(能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
c、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还必须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三)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四)理清说明顺序1、常见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这种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
包括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说明某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
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以及东西南北等位置和方向。
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种类、成因、功能等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
2、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首先明确是哪类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以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为主;事理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为主);其次,要找出体现说明顺序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另外,还可按行文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弄清文章的脉络,说明的顺序就能理清了。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⑪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⑫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
(如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课文举了赵州桥、卢沟桥)⑬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
如人分为男人、女人。
)⑭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⑮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方面。
⑯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⑰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8、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⑪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⑫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⑬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⑭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
⑮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⑯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
⑰引言论:引用,标记是引号。
9、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但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如打比方:形象生动;列数字:准确;举例子、作比较:通俗、具体;引言论:印证;分类别;条理清楚。
注意: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
10、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选择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记叙文相关知识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使用倒叙应注意交代清楚,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插叙:指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
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
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记叙的线索有:以某个人物为线索的叫人线;以某一事物为线索的叫物线;以某一事件为线索的叫事线;以某个景物为线索的叫景线;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叫情线。
阅读一篇文章,怎样才能迅速地找出线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表现手法,再多次阅读全文,再次要注意文章的标题;最后要还应该注意文章中从头至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和某个事物。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
第三人称可以写得从容自由,无所顾忌。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1、描写(是使叙述形象化的一种写作方法)A、从方法上分:细描:运用较多的修饰词,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白描:较少的修饰词,抓住事物特点简略描写。
B、从内容上分:(1)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地理风貌社会环境: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家庭陈设社会风俗环境描写的作用: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对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衬托人物心境,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趋势。
C、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D、描写时应注意:(1)明确描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