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梅乙母婴阻断(儿童部分)讲义
传染病防治知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PPT教学课件
![传染病防治知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766f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a.png)
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是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接受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治疗干预的同时,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可以实行母乳喂养。通常认为,母亲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滴度为阴性时,母乳喂养不会造成梅毒母婴传播。如果母亲乳头有严重破溃出血或有梅毒病灶时,应停止母乳喂养。
梅毒感染孕产妇产后梅毒随访
梅毒暴露婴儿预防性治疗指征
预防性治疗应于出生后尽快开始
下述情况下,应予婴儿预防性治疗:
母亲未接受过梅毒治疗,或未全程、规范治疗,或没有接受过治疗的记录;母亲应用非青霉素方案治疗;母亲分娩前4周内才开始进行梅毒治疗;婴儿无先天梅毒临床表现,但RPR/TRUST检测阳性且滴度未超过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
所有梅毒暴露婴儿都需要密切随访、体检,同时:每3个月进行1次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直到检测结果转为阴性或滴度下降超过4倍如果婴儿:未感染(阳性结果是母体IgG抗体进入婴儿体内所致)感染,但经过规范、充分治疗则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抗体滴度应在出生后3个月时下降,出生后6个月时转为阴性如果满18月龄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则不需要继续评估或治疗仍然阳性,婴儿应再次进行全面的先天梅毒评估和规范治疗
02
乙肝感染母婴管理
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这三大疾病让人闻之色变,而且会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胎儿或婴儿,严重威胁孕产妇、儿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乙肝暴露婴儿应在出生后12-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第1剂乙肝疫苗乙肝感染母亲还应接受下列有针对性的信息:婴儿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需要继续接种后续乙肝疫苗;产妇本人及所生婴儿应接受持续的乙肝相关随访,婴儿12月龄时检测HBsAg;如有指征,配偶/性伴侣进行检测和接种乙肝疫苗。
艾梅乙项目培训 ppt课件
![艾梅乙项目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eafa9d27284b73f34250a6.png)
梅毒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血源性传播
胎盘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梅毒,在怀孕期间可 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传染梅毒。孕妇患有梅毒,未 经及时发现和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苍白螺 旋体可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使胎儿 感染梅毒。胎盘传染主要在孕妇早期梅毒时发生 。
产道传播:当胎儿经过感染有梅毒的产道时,产 道部位的梅毒苍白螺旋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 生儿传染梅毒而发病。
乙肝是人感染乙肝病毒所致,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后可通 过母婴传播带给新生儿。据资料统计,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 发生与感染的年龄有很大关系,感染的年龄越小,其预后越 差,发生慢性感染的几率也越大。因此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 非常重要的。我国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较多,若能通过有效 的母婴阻断措施,可以极大地降低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和慢性乙肝患者。目前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措施是在新生 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对乙肝病毒阳性母亲 所生新生儿进行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 对检测发现的艾滋病或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随访和个案信
息调查,填写和上报系列个案登记卡 • 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进行 数据信息的网络报告
5
(一)信息的收集与报告
1.报告对象
所有孕产妇 所有经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
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
所有诊断为梅毒感染的的孕产妇及其所生的 18月龄以内的儿童
• 相关检测化验单应附在医疗文书中。 • 相关知情同意书和转介卡 • 原始工作月报与个案登记卡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阳性 患者个案资料袋内应有内容目录
2.信息上报的流程、流程及时限
• 对于检测出阳性患者应另作登记后,均转诊至县 一院进一步确诊,提供免费干预治疗。
艾梅乙课件.ppt
![艾梅乙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8af436af45b307e87197ff.png)
(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5)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
(6)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7)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 (8)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或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9、发生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针刺及划伤 部位,用75%酒精或其他皮肤消毒剂消毒伤口 (2)当血液溅到鼻、口或粘膜时,用水反 复冲洗 (3)眼睛应该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4)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处 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但不推荐使用 腐蚀剂,如漂白粉等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十条
1、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
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 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 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 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 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 任。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
长沙丽人妇产医院
一、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
传染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均可以通过妊娠和 分娩由母亲传给婴儿。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 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指南 ppt课件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指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b8e28a6c30c2259019e7a.png)
Hale Waihona Puke 四、HBV母婴传播的预防• 1.足月新生儿的HBV预防:孕妇HBsAg阴性 时,无论HBV相关抗体如何,新生儿按“0、 1、6个月”方案接种疫苗,不必使用HlBIG。 见表2。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 孕妇HBsAg阳性时,无论HBeAg是阳性还是 阴性,新生儿必须及时注射HBIG和全程接 种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3针方案)。 HBIG需要在出生后12 h内(理论上越早越好) 使用,其有效成分是抗-HBs,肌内注射后 15~30 min即开始发挥作用,保护性抗 _HBs至少可以维持42~63 d,此时体内已 主动产生抗-HBs,故无需第2次注射HBIG。 如果孕妇HBsAg结果不明,有条件者最好给 新生儿注射HBIG。
ppt课件
28
• 4.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随访:健康孕妇的 新生儿,无需定期检查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 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需随访乙型肝炎血 清学标志物,且选择适当时间,目的在于明确 免疫预防是否成功,有无HBV感染,以及是否 需要加强免疫。 •
ppt课件
29
• 检测脐带血或新生儿外周血中HBsAg和HBeAg, 阴性也不能排除母婴传播,因为HBV感染的潜 伏期较长;阳性也不能确诊宫内感染或围产期 感染,因为HBsAg、HBeAg以及相关抗体可通过 胎盘进入胎儿。此外,新生儿接种疫苗后2~3 周内也可出现血清HBsAg阳性[23]。因此,对 无肝炎症状的新生儿,不建议在6月龄前检测 HBV血清标志物。
ppt课件 15
• 以下因素也是孕妇抗HBV治疗需要慎重的理 由:(1)核苷(酸)类似物不能清除病毒,停 用后病毒将回复到原有水平,甚至更高, 甚至诱发严重肝功能损害;(2)长期服药, 会加重经济负担,且使病毒变异而产生耐 药以及其他副作用;(3)85%~95%的HBeAg 阳性孕妇即使不抗HBV治疗,其新生儿经正 规预防后也可得到保护;(4)抗HBV治疗通 常从孕中、晚期开始,对孕早中期的宫内 感染无效。
艾梅乙课件详解
![艾梅乙课件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d74ad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7.png)
产前至少要有30天的充足治疗才能有效的预防先天梅毒。如果到 了孕晚期才治疗,则胎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 推荐在妊 娠早期和晚期各治疗一个疗程 孕妇梅毒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期梅毒给予相应的治疗, 但禁用四 环素、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 及早发现, 及时治疗;剂量足够, 疗程规则;并且要有足够时间的 追踪观察 对所有性伴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2024/9/29
•在随访期间出现滴度逐渐上升,或出现胎传梅毒 的临床表现, 应立即予以治疗
2024/9/29
未经充分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 未用青霉素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 无随访条件者
•可对婴儿进行预防性抗梅毒治疗,对孕妇进行补充治疗
2024/9/29
对随访中出现下列情况诊断为先天梅毒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性转为阳性,或 滴度上升且有临床表现 -随访至18个月龄时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 持续阳性
2024/9/29
2024/9/29
2024/9/29
2024/9/29
2024/9/29
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的儿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也应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 (1)艾滋病早期诊断结果为阳性: (2)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25%; (3)反复出现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临床症状; ( 4)母亲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间<4周。
2024/9/29
1.宫内 通过胎盘传播: HIV-1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或通过破损部位
进入胎儿循环,也可通过脑苷脂类 Gal C/Gal S 受体感染肠上皮细 胞或M细胞。 2. 分娩过程中
婴儿皮肤或粘膜破损伤口直接接触母血、产道分泌物而感 染,孕妇宫颈、阴道液(CVL)中可检测到HIV- 1 DNA,分娩后 婴儿胃吸入物或口咽部分泌物中分离到 HIV-1。 3.产后母乳喂养
艾梅乙课件
![艾梅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5a073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f.png)
1个疗程。 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肌注,连续15日为1个疗程。 替代方案:头孢曲松、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3、注意事项。 ①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为规范治疗: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2、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
➢ 用药: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 药物,可以选择奈韦拉平(NVP)或齐多夫定(AZT)
➢ 药物获得:市妇幼保健院储备了婴儿抗病毒药物, 医疗保健机构院感科或专线人员凭医务科证明到 妇幼保健院领取。
➢ 初筛阳性,暂未确诊:知情告知,并签字。 ➢ 母乳喂养指导:提倡人工喂养
18月龄前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18月龄后梅毒螺旋体抗体 血清学试验仍阳性。 诊断为先天梅毒儿童应及时上报。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3、先天梅毒的治疗 。 先天梅毒的治疗 : 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千克体重,1次肌内
注射(分两侧臀肌)。 脑脊液异常者:可选择水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任意一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将乙肝感染孕产妇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则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一、乙肝感染孕产妇干预
表面抗原阳性需行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建议乙肝病 毒载量(HBV DNA)检测。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干预以 预防母婴传播。
HBV DNA≥2*106,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妊娠24—28周给予 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分娩前复查。
应用足量青霉素治疗; 孕期进行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周以上; 第2个疗程在孕晚期进行并完成。 ②苄星青霉素治疗期间,每个疗程治疗期间遗漏1日或超过1日,
艾梅乙母婴阻断汇报材料 (2)精选全文完整版
![艾梅乙母婴阻断汇报材料 (2)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64a4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我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严格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了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制定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实施方案》,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督导小组”。
我县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工作以县妇幼保健院为主要实施单位、辖区内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共同承担的模式,一直作为妇幼保健常规工作抓,并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定期开展督查。
2014年县卫生局又专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助产机构2014年妇幼卫生工作要求的通知》,对艾梅乙项目工作进一步提出工作要求。
二、广泛开展宣传,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我县一直采取多部门合作、多单位参与的方式,通过电视、文艺演出、印发宣传单、印刷宣传标语、开辟宣传栏等形式,利用孕妇学校、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节假日等机会,广泛宣传了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相关知识。
县妇幼保健院便民服务队及孕妇学校的宣传、培训内容重点涵盖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知识,进一步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意识。
现在主动寻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自愿咨询与检测的人员明显增多,特别是孕早期咨询检测率得到更大提升。
三、加强人员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培训。
严格按照省卫生厅对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县妇幼保健院每年对辖区医疗机构项目负责人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各医疗保健机构每年对辖区内所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项目专题培训,逐步提高全县项目工作水平,适应当前项目工作标准新要求。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PPT课件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765e427284b73f3425082.png)
• 3.出生时非TP抗体试验阴性或非TP抗体试验阳性、 滴度低于母亲分娩前滴度4倍的儿童,随访中非TP 抗体试验由阴转阳、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如感 染,一般生后4个月滴度上升),立即治疗。随访至 18月龄时TP抗体试验仍持续阳性诊断为先天梅毒
• <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 qd;或AZT 2mg/kg(即 混悬液0.2ml/kg),bid 。
11
临产才发现艾滋病感染产妇
一、人工喂养 产妇:服用单剂量NVP 200mg,及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至分娩结束;产后继续口服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 。
靠的方法。有效约物治疗而影响检测结果。 •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阳性或梅毒
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TPPA)阳性,可作为先天梅毒 的早期确诊试验。 • TP—IgM阳性提示TP的活动性感染,是进行治疗的指标 • TP—IgM阴性时不能排除先天梅毒的可能
24
• 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5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监测与咨询服务 3、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
童保健服务 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干预措施 5、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干预措施 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干预
• 孕妇梅毒粗筛试验阳性者,必须作确诊试验,阳性,立即给 予青霉素治疗
艾梅乙母婴阻断管理培训 ppt课件
![艾梅乙母婴阻断管理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5934ee87c24028905fc3b4.png)
ppt课件
6
01、加强组织领导
3 各助产机构还要成立分级管理责任小组 • 指定专人负责全院艾梅乙母婴阻断管理 • 产科门诊孕妇梅毒阳性治疗和管理 • 住院分娩产妇检测登记 • 乙肝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登记管理 • 梅毒阳性产妇检测治疗和所生新生儿检测及预防治疗管理工作
落实情况
• 检测阳性结果反馈过程中要严格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保留工作流程痕迹
ppt课件
10
02、整合服务流程,规范责任环节
3 产科门诊拒绝检测的报告及管理流程
• 各单位产科医师要认真向孕妇宣传艾梅乙检测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免费检测政策,争取孕妇 及家属配合,自觉接受艾梅乙检测
• 经多次劝说,孕妇及家属仍不愿接受检测,或虽同意检测,但未检测的,首诊医师要向科主任 汇报
• 科主任向院项目负责人报告 • 院项目负责人向市妇幼保健院报告 • 市妇幼保健院接到报告后,将详细信息报告市卫计局 • 市卫计局通知孕妇所属辖区卫生院上门开展健康教育和采血工作,并将采集血样送市妇幼保健
院检验科进行免费检测
ppt课件
11
02、整合服务流程,规范责任环节
4 HIV检测阳性结果报告流程
处填写采血日期 • 采血人员在采集血样后要在“结果登记”上进行登记 • 检测人员要将检测结果登记在“结果登记”上
ppt课件
9
02、整合服务流程,规范责任环节
2 检测阳性结果处理流程
• 检验科技师检测艾梅乙阳性结果后,要先填写“艾梅乙检测结果登记簿”和“检验异常结果登
艾梅乙PPT演示课件
![艾梅乙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3ed4e6c8d376eeaeaa3123.png)
.
2. HIV感染的自然史是?
感染—窗口期—潜伏期—发病期—死亡
(研究证明,在感染HIV后到死亡的全病程 都具 有传染性,其中以窗口期和发病期的传染性最强)
3.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 径传播。(其中:母婴传播主要途径是宫内感染、 产生传播、产后传播)。
.
“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 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 到3个月,少数人可到4到5个月,很少超过6 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抗体 的存在,但人体具有传染性。
.
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可侵犯人类
的皮肤粘膜、淋巴系统、内脏器官和神经 系统等,梅毒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 现,也可无任何症状,称为“隐性梅毒”。 梅毒孕妇在妊娠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 均可通过胎盘传染,造成胎儿死胎、流产、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和艾滋病不同的是, 梅毒通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如果孕 妇在孕期及早发现梅毒,通过规范治疗、 新生儿预防性用药及婴儿随访等措施可以 降低梅毒对新生儿的危害,防止90%以上 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
.
.
6.什么时间去做检测?
应在高危行为后的0、6、12周、半年时检测HIV抗体, 半年以后仍未检测到HIV抗体,则认为未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叫"窗口期",虽然HIV抗体在 感染2周后就可以出现,但这时身体里还没有产生足够量 的抗体,可能无法检测出是否已经受感染。有了高危行为 就去检测可判断是否有既往感染。"窗口期"尽管可能检测 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这段时 间过性生活,要使用安全套。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https://img.taocdn.com/s3/m/b352a80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0.png)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第一篇: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还应当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
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
一、艾滋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儿童中,90%以上是由母婴传播获得。
预防HIV母婴传播是保护儿童免遭HIV 侵害、减少发生艾滋病(AIDS)的重要措施。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已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也会增加。
在每年增加的500万HIV感染者中,59~81万是新生儿,每年有超过50万名儿童死于艾滋病。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通过HIV母婴阻断预防婴儿艾滋病传播已成为当前极其紧迫的任务。
1、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λ主动为孕产妇提供HIV相关检测和咨询服务(PITC)λ确保HIV感染妇女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综合服务λ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λ继续妊娠者,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选择抗病毒用药方案及咨询服务λ安全分娩,避免产时感染λ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喂养的支持与咨询,随访等服务2、HIV母婴传播的机理① 宫内:通过胎盘传播: HIV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或通过破损部位进入胎儿循环,也可通过脑苷脂类(Gal C/Gal S)受体感染肠上皮细胞或M细胞。
② 分娩过程中:婴儿皮肤或粘膜破损伤口直接接触母血、产道分泌物而感染,孕妇宫颈、阴道液中可检测到HIVDNA,分娩后婴儿胃吸入物或口咽分泌物中分离到HIV。
③ 产后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HIV,新生儿感染是乳汁内的病毒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的。
3、HIV感染孕产妇孕产期干预要点λ孕早期① 及早发现HIV感染孕产妇,进行咨询、尽早HIV检测② 感染孕产妇监测(症状和体征、CD4、病毒载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③ 知情选择妊娠结局λ孕中期① 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② 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③ 孕产妇监测和评价,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尽早服药④ 预防机会性感染λ孕晚期① 孕产期继续保健和监测,预防孕期合并症、并发症② 指导HIV 感染孕产妇继续或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③ 制定分娩计划,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λ分娩期① 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② 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应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吸或产钳助产等创伤性操作。
艾梅乙母婴阻断儿童部分PPT课件
![艾梅乙母婴阻断儿童部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a554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5.png)
干预技术要点(儿童部分)
整合服务流程(儿童部分)
针对婴儿的服务都在妈妈产后: 儿童预防性治疗,定期随访检测,先天梅毒治疗 儿童注射HBIG及接种乙肝疫苗 常规儿童保健服务,关怀支持服务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儿童部分)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进行婴儿感染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次5万单位/千克体重,每日1次,肌内注 射,连续10~14日。
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则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计算 治疗疗程。
3. 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儿童部分)
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
1、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养停止后1周。
母乳 喂养 咨询 指导
提倡--------人工喂养 避免--------母乳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
儿童艾滋病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
早期诊断、检测和随访
满1、3、6、9、12、18月龄:纳入高危管理,进 行随访、体格检查、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出现。
出生后6周、3个月:采集血标本,进行早期诊断。
(1)儿童的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暗视野显微镜(或镀银染色) 检测到梅毒螺旋体;
(2)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
(3)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结果阳性,滴度≥ 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阳性;
(4)出生时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 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 试验阳性;
养停止后1周。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齐多夫定(AZT) ≥2500g:AZT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2次 <2500g且≥2000g:AZT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2次 <2000g:AZT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2次 用药时间: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药至出生后4~6周; 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用6~12周。 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婴儿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母乳喂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课件【48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课件【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7767c1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a.png)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是 国家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孕 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 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政府将对疾病的咨询 、检测、治疗和随访提供经费支持。
1.什么是艾滋病?
❖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 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 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 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 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 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 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 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 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16、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 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 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 传播项目培训课件
❖ xxxxxx ❖ xxxxx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 传染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均可以通过妊娠和 分娩由母亲传给婴儿。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 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根据国家要求,我省181个县实施了预防艾 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2024年度-艾梅乙项目培训课件
![2024年度-艾梅乙项目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3423a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0.png)
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定期回访和 跟进,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项目 实施进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1
CHAPTER 05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22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01
02
03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学员 对培训内容、方式、效果 等方面的反馈意见。
考试测评法
通过考试的方式,检验学 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和应用能力。
己的实践能力。
合作与交流
学员们表示在本次培训中,通过 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 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未
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8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艾梅乙项目将在未来发展中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趋势。
挑战应对
面对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提高项目管理和实施水平,加 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未来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 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艾梅乙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02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一系 列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在母婴间的传播风险,保障母 婴健康。
4
项目背景及意义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均属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且均可通过母婴传播。
我国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高发国家,每年有大量新生儿因母婴传播而感染这些 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提供咨询和检测服务
由临床医生和护士负责,需确保 服务质量和安全。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
由项目小组组长负责,成员包括 公共卫生专家、临床医生等。
《乙肝母婴阻断》PPT课件.ppt
![《乙肝母婴阻断》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c8925ca98271fe910ef9f2.png)
(四)出生后感染
• 新生儿接受乙肝母亲的母乳喂养及与患者 密切接触而受染。
二疫接种 • 夫妇一方HBV阳性,另一方检查乙肝标记
物,全部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以0、1、6 方案接种,接种剂量20µg乙肝酵母重组疫 苗,未产生抗体前,应用避孕套避免交叉感 染。鉴于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每个人 都处于感染乙肝的危险之中,提倡对 HBsAg阴性的尚未产生HBsAb者进行接种。
传播方式:
• 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 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围产期传播是母 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在分娩时接触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Ⅰ)。在我国人 群中约30%~5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 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
• 在围产期感染HBV的新生儿,有90%将发 展成慢性感染 (Ⅰ)。而这些慢性感染者约 25%在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Ⅱ2)。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围生期工作的 一个重要方面。
3.尽早联合免疫
• (1)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 (2)乙肝疫苗接种
• 4.检测新生儿HBsAg • 5..关于母乳喂养 • 产后检测母乳HBV-DNA,了解乳汁的传染
性的大小
• 6.随访
(三)出生后阻断
• 国内外均有报道,剖宫产对降低HBV母婴 传播感染率的效果优于经阴道分娩;但也 有学者曾对HBV感染的孕妇所生新生儿随 访12个月,分析经阴道分娩、剖宫产、产 钳助产的三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比较 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不过,鉴于 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某些产科操 作(例如胎头吸引器)对胎儿皮肤产生微 创,将增加被HBV感染的风险
(3)抗病毒治疗
• 有学者主张给HBVDNA高载量的孕妇使用 拉米夫丁,以此来降低孕妇HBVDNA载量, 减少宫内感染,目前已见小样本的报道。 作者认为孕期使用拉米夫定安全性良好, 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和出生时状态无影响; 对于HBVDNA水平较高妊娠妇女应用拉米 夫定降低病毒载量后,减少了婴儿免疫失 败发生,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梅毒患儿的治疗方案
1. 脑脊液正常者。 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千克体重,1次肌内注射(分两侧臀肌)。 2. 脑脊液异常者。可选择以下任意一种药物。
(1)水剂青霉素G,每次5万单位/千克体重,每8小时1次(7日内新 生儿,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连续10~14日。
(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次5万单位/千克体重,每日1次,肌内注 射,连续10~14日。 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则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计算 治疗疗程。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齐多夫定(AZT) ≥2500g:AZT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2次 <2500g且≥2000g:AZT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2次
<2000g:AZT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2次
用药时间: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药至出生后4~6周; 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用6~12周。 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婴儿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母乳喂 养停止后1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3. 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儿童部分)
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
1、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应于出生后24小时 内(最好是12小时内,越早越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00国际单位。 注射方法为肌内注射。注意必须与乙肝疫苗的注射部位不同,也不可 与乙肝疫苗吸入同一注射器内注射。 2、乙肝疫苗接种。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应按照《预防接种 规范》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3 剂次乙肝疫苗接种。有条 件的地区,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6个月,即儿童7月龄至1 周岁期间,可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判断 免疫效果。
出生后 12 、 18 月龄:未进行早期诊断检测或检测 结果阴性者,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及必要的补充 试验,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儿童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儿童梅毒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
所生新生儿进行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或梅毒螺旋体 IgM 抗体检测 采集新生儿静脉血进行“非梅”(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 学试验)定量检测→根据结果,可进行预防性治疗或先天 梅毒规范性治疗和随访。 婴儿3、6月龄进行“非梅”定量检测,观察临床症状 每3个月同时进行“非梅”定量检测和“TP”(梅毒螺旋 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根据结果排除梅毒感染,停止 观察;诊断先天梅毒感染,进行信息上报、治疗、随访及 转介服务。
提倡--------人工喂养
母乳 喂养 咨询 指导
避免--------母乳喂养
杜绝--------混合喂养
儿童艾滋病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
早期诊断、检测和随访
满1、3、6、9、12、18月龄:纳入高危管理,进 行随访、体格检查、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出现。
出生后 6 周、 3 个月:采集血标本,进行早期诊断。
先天梅毒诊断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为先天梅毒: ( 1 )儿童的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暗视野显微镜(或镀银染色) 检测到梅毒螺旋体; (2)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 (3)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结果阳性,滴度≥ 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阳性; ( 4 )出生时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 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 试验阳性; (5)18月龄前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18月龄后梅毒螺旋体抗原 血清学试验仍阳性。
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 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 病毒药物
可以选择NVP方案和AZT方案的任意一种。
婴儿若接受母乳喂养,应首选NVP方案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奈韦拉平(NVP) ≥2500g:NVP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 <2500g且≥2000g:NVP 10 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
<2000g:NVP 2 mg /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
用药时间: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药至出生后4~6周; 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用6~12周。 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婴儿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母乳喂 养停止后1周。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儿童梅毒预防性治疗
治疗方案:
苄星青霉素G 5万IU/Kg,一次肌内注射(分2侧 臀肌)
治疗对象:包括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 治疗,或接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或在分娩前1个 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孕期 接受过规范性治疗,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 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 的儿童。
艾梅乙母婴阻断预防艾滋病、 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干预技术要点(儿童部分)
整合服务流程(儿童部分)
针对婴儿的服务都在妈妈产后:
儿童预防性治疗,定期随访检测,先天梅毒治疗
儿童注射HBIG及接种乙肝疫苗
常规儿童保健服务,关怀支持服务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儿童部分)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 进行婴儿感染早 期诊断检测、随访,需要时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