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视的发育及检查方法_黄欣
立体视,线条立体视100秒
![立体视,线条立体视100秒](https://img.taocdn.com/s3/m/4ac6b29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7f.png)
立体视,线条立体视100秒立体视觉检查正常值是100秒。
立体视觉检查主要是指被检查者的基本立体视功能是正常的,能够迅速、正确地找出立体图案,根据情况来确定被检查者的立体视敏度是多少秒,一般正常值是100秒。
这个检测的好处是不需要佩戴眼镜就能很快检查出被检者是否有立体视觉。
一般需要检查的人群主要是立体视觉缺失的患者,会表现出眼球的震动、眼睛协调能力差、立体感差、喜歪头眯眼视物、斜视等。
立体视觉是我们生活和从事精细工作不可缺少的功能。
平衡的双眼融合视觉会使我们看见丰富而清晰的彩色世界,感受到物体有层次的立体结构。
不平衡的融合,将使我们眼睛疲劳,身心疲劳。
立体视觉功能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高的。
双眼视觉训练,就是用治疗仪和家庭游戏等方法,治疗或提高孩子双眼同时视功能、双眼像融合功能、立体视觉功能。
一、脱抑制训练1闪烁刺激法选用同时知觉画片,宽5度,例如拖拉机和房子。
把两侧镜筒摆在客观斜视角上,双眼正位时摆在0度,即正前方(健眼注视拖拉机,当熄灭拖拉机时,另只眼不出现眼球运动就能注视房子)。
使两镜筒灯光亮度不断变化,变化方式有以下几种:交替点灭,一侧(即视网膜黄斑抑制的眼)点灭或同时点灭。
自动闪烁频率开始较低,以后逐渐提高。
抑制眼前的画片亮度应该比对侧眼高一些,使两眼前的画片亮度存在一定差别,这样也有利于脱掉抑制。
三种点灭方式可以交替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反复训练能获得同时知觉,重新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
2动态刺激法这类方法3包括捕捉法、进出法、侧向运动法。
(1)捕捉法:医生一侧镜筒,操纵拖拉机,病人操纵一侧镜筒,画片是房子。
当拖拉机进入房子以后,医生稍微移动镜筒,拖拉机开出房子,患者再把拖拉机放入房子。
反复训练,病人的动作会越来越快,说明同时视功能逐渐恢复(2)进出法:与捕捉法相似,也是把两镜筒放在客观斜视角上,患者健眼注视狮子,一侧镜筒固定,一只手移动另一侧镜筒,把狮子放出笼子,重复进行。
随视功能的改善,动作越来越迅速。
浅谈立体视觉的检查
![浅谈立体视觉的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03c9e0cce2f0066f4332217.png)
浅谈立体视觉的检查立体视觉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获得的一种高级视觉功能,其好坏与有无,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颜、郑合著的《立体视觉检查图》问世后不久,国内相继报告了数十篇对不同年龄与职业人群立体视觉调查和分析的报告,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立体视觉研究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针对立体视觉的形成条件及其检查方法和案例分析进行阐述。
标签:立体视觉;检查一、立体视觉形成的条件(1)双眼中心凹注视:有理论认为,黄斑部对双眼视觉起更大的作用。
(2)正常的眼球运动功能:双眼视功能除了要求人眼组织结构发育完善之外,还受一系列极为精致、灵活和协调的生理机能所统辖,即立体视的产生是双眼配合的功能。
(3)视网膜上的物像必须相似,如物象的大小、形状、颜色及亮度都必须相同或相似。
两眼物像大小差别5%以上时即不能融合。
两眼屈光参差,每相差50度,视网膜上的物像大小即相差1%,所以凡屈光参差超过250度者多不能融像。
(4)正常的视网膜对应:最新研究发现,能够支持真正立体视觉的最大水平斜视度数为4。
二、立体视检查(一)Titmus立体图这种方法采用偏振光眼镜和图形,使两只眼分离,分别注视两个具有水平视差的图形,具有立体视觉的人能够把平面图形看成立体图形。
1.检查距离是40厘米,在室内自然光线下进行检查,要求视线与图形垂直。
这种检查方法有三类图形供病人阅读,这里着重讲一下第一类。
第一类是一只大苍蝇(如图1),让病人戴上偏振光眼镜,能够看到这只大苍蝇陷于纸面之下或者突出于纸面之上,蝇子的身体和翅膀突起纸面约2~3厘米。
本来是平面图形,轉眼突变成浮出纸面的“真苍蝇”,这样会使儿童感到惊奇。
这样询问儿童,“大苍蝇站起来没有?小动物突起来没有?小圆环有没有凸起来?”这些问题很简单易懂,患儿能够比较准确地回答。
2.让患儿用手指捏苍蝇的翅膀,观察他们的动作,如果用手指捏空中的翅膀,则说明病人有立体视,若用手指纸上的翅膀,则说明病人没有立体感。
立体视的正常标准
![立体视的正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b4597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7.png)
立体视的正常标准《立体视的正常标准》前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立体视这个挺有趣的东西。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看东西是立体的,而不是像照片一样是平面的呢?这就和立体视有关系啦。
立体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重要了,比如我们伸手拿东西,判断物体的远近、大小,都离不开它。
那到底什么样才算是立体视正常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好好唠唠的目的啦。
适用范围这个立体视正常标准的适用范围可广啦。
首先,在眼科检查中那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说你去医院检查视力,除了看你能不能看清东西,医生也会关注你的立体视是不是正常。
像小朋友视力检查的时候,如果立体视不正常,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很多活动,像打球啊,这种需要判断物体距离和空间位置的活动。
在一些特殊职业里,这个标准也很重要。
像飞行员,他们在空中要准确判断飞机和其他物体的位置关系,立体视不正常那可不行。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飞行员不能准确判断远处的山峰或者别的飞机的距离,那得多危险呀。
还有那些搞建筑设计的,他们要在图纸上画出立体的建筑,在实际建造的时候,也得靠着正常的立体视去判断建筑各个部分的空间关系,不然房子可能就盖歪了。
术语定义1. 立体视(Stereopsis)- 简单来说呢,立体视就是我们的眼睛看东西能感觉到立体的那种能力。
我们的两只眼睛是有一定间距的,这就使得我们看同一个物体的时候,两只眼睛看到的画面会有一点点不同。
然后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超级计算机一样,把这两个有点不同的画面组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感觉到物体是立体的啦,这个能力就是立体视。
2. 视差(Parallax)- 这是个和立体视密切相关的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两只眼睛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画面的差异。
比如说,你看一个近处的杯子,左眼看到的杯子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到的杯子右边多一点,这个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就是视差。
正是这个视差,给了我们大脑信息,让大脑能算出物体的立体形状和距离。
正文1. 立体视正常标准的核心条款- 检查方法相关- 1.1 随机点立体图检查- 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检查立体视的方法。
立体视检查方法(一)
![立体视检查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5e0c1c2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b.png)
立体视检查方法(一)立体视检查什么是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检查是一种评估人眼立体视觉能力的方法。
立体视觉是指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产生立体感(即深度感)的能力。
立体视检查可以帮助检测和诊断有关眼睛和大脑之间通信的问题。
常用的立体视检查方法包括:1.Randot立体视图:Randot立体视图是一种使用彩色点矩阵的测试图形,用于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测试时,患者需要佩戴特殊的立体眼镜,并通过观察图形中的立体效果来回答问题。
2.维琴斯基立体图:维琴斯基立体图是一种使用黑白图形的测试图,通过观察图中的隐藏立体形状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患者需要通过观察图形中的细节和形状,来回答问题。
3.化学立体图:化学立体图是一种使用分子模型的测试方法。
通过观察模型中的分子结构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评估医学和化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4.Vectograph立体视图:Vectograph立体视图是一种使用具有不同深度的胶片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的方法。
患者需要佩戴特殊的立体眼镜,并通过观察图像中的深度效果来回答问题。
立体视检查的意义立体视觉是人类感知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行立体视检查,可以评估人们在空间感知和深度感知方面的能力。
这对于驾驶、运动技能、学习和职业选择等方面至关重要。
此外,立体视检查还可以检测和诊断一些眼部疾病和大脑疾病,如弱视、斜视和视觉系统问题等。
如何进行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检查通常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或验光师进行。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症状,选择合适的立体视检查方法,以评估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
在进行立体视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 在约定的时间前不要戴隐形眼镜或眼镜,以便眼科医生可以准确评估眼部状况。
- 注意休息,确保眼睛放松,可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 患者需要配合医生或验光师的指导,准确观察和回答测试中的问题。
结论立体视检查是一种评估立体视觉能力的方法,可以帮助检测和诊断各种眼部和大脑疾病。
眼科立体视觉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立体视觉检查操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6444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眼科立体视觉检查操作技术
立体视觉(Stereoscopicvision)是视觉器官对周围物体远近、深浅、高低三维空间位置的分辨感知能力,感受三维视觉空间和感知深度的能力。
包括定性检查图和定量检查图检查法。
立体视觉锐度的正常值W60。
被检者有屈光不正时要先予矫正。
(一)TitnIUS立体视检查图法
(1)在自然光线下检查。
(2)被检者与检查图的距离为40cm。
(3)被检者戴偏振光眼镜来观察图案。
(4)如为定性检查图,有立体视者能感知苍蝇翅膀高高浮起。
(5)定量检查图有动物图、圆圈图。
(二)TNO立体视检查法
(1)被检者与检查图的距离为40cm。
(2)红绿眼镜分离双眼。
(3)一共有7块检查板,为随机点图,板1~3用于定性检查,板4用于测定有无抑制及抑制眼,板5~7用于测定定量立体视锐值。
(S)随机点立体图法
(1)在自然光线下检查。
(2)被检者戴红绿眼镜。
(3)被检者与检查图的距离为30~40cm0
(4)可测定立体视锐值、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
(四)同视机检查法
(1)先调整下颌托及瞳距,使被检者双眼视线与同视机镜筒的高度相平行。
(2)用同视知觉画片分别检查主观斜视角及客观斜视角。
(3)两者近似或相同时表明存在正常视网膜对应。
(4)在融合点位置放置随机点立体图画片,主导眼放
标准画片,检查有无立体功能及立体视锐值。
眼科与视功能检查—立体视觉功能检查
![眼科与视功能检查—立体视觉功能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1b075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8.png)
1、操作准备
2、操作步骤
3、结果记录
操作步骤
(4) 对于 4 岁以上儿童和能识别第③组图片者选用第③组菱形图案图片,让被检者依次辨认9幅图中的凸起圆圈,直至能正确辨认到最后一幅图片,得出相对应的立体视锐度值。(5) 检查一遍后,把图案倒转方向,原来的交叉视差变为非交叉视差,突起的图案变成凹陷的图案。若把图案旋转90°水平视差消失,则立体感消失,若受检者的答案随以上变化而变化,则说明其有立体视觉,记录其相应数值,否则可判定为无立体视觉。
3、视网膜对应
2、生理复视实验
4、视界圆
5、Panum空间
如图A所示,较远的注视物F落在两眼黄斑中心凹,而近处的注视物 C 点通过两眼节点分别成像在两眼黄斑旁 a、b 两点,即视网膜的颞侧部位,由于只有落在对应点上的像才可感知为一个,眼前形成复视,只能说明a与b点不是对应点,用反例来证明两眼颞侧非对应点。此时闭上右眼,发现刚才 C的两个像中仅剩下右侧的物像,也就是说刚才的复像中,左眼看到的是右边的像,同样,右限应该观察到的是左边的像。从上述分析可知,C 物体在左右眼的成像分别落在颞侧,但左眼的像空间定位到右侧(左眼的鼻侧),右眼的像空间定位到左侧(右眼的鼻侧)。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颞侧的物像将向鼻侧空间投射。因此视网膜的空间定位特性为:向对侧空间投射的特性。
视网膜对应
1、立体视觉和双眼视觉
3、视网膜对应
2、生理复视实验
4、视界圆
5、Panum空间
但当两个观察物体如图B所示,观察 A物体,用余光感受B物体的像,发现B物体为单一像。双眼注视物体 A 时,旁边物体 B 分别在左眼的颞侧和右眼的鼻侧成像,自觉物体 B 成为单一物像,说明 B 物体落在了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因此视网膜对应点的正确对应为:左右两眼的黄斑中心凹为最重要的对应点;左眼颞侧视网膜与右眼鼻侧视网膜对应;左眼鼻侧视网膜与右眼颞侧视网膜对应。
立体视觉检查方法
![立体视觉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eb73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01.png)
立体视觉检查方法立体视觉检查那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给眼睛做一次超级大体检呢!那咋检查呢?先来说说同视机检查法。
把眼睛对着同视机,那感觉就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小世界。
通过调整不同的图像,看看眼睛能不能把它们融合在一起。
要是融合得好,那就说明立体视觉不错。
要是融合不好呢?哎呀,那可就得注意啦!这就像玩拼图游戏,要是拼不好,那肯定有点问题嘛!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放松心情,可别紧张。
要是一紧张,眼睛也跟着紧张,那结果能准吗?还有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法。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图案,就像在看一幅神奇的画。
通过观察图案中的立体感,来判断眼睛的立体视觉。
这就跟在森林里找宝藏一样,得仔细看,认真找。
要是不认真,宝藏可就找不到啦!检查的时候,光线也很重要哦!太亮了不行,太暗了也不行。
这就跟拍照似的,光线不好,照片能好看吗?立体视觉检查安全不?那肯定安全呀!又不是做手术,能有啥危险呢?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就不会有问题。
就像走路一样,走在平路上,能有啥危险呢?不过,也得注意别乱动设备,要是不小心把设备弄坏了,那可就麻烦啦!立体视觉检查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比如开车的时候,要是立体视觉不好,能看清路况吗?那不是很危险嘛!还有做一些精细的工作,像画画、雕刻啥的,没有好的立体视觉能行吗?这就像盖房子,要是没有好的设计图,能盖出漂亮的房子吗?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
有个小朋友,平时看东西总是有点怪怪的。
后来去做了立体视觉检查,发现立体视觉有点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立体视觉好了很多。
现在看东西可清楚啦!这就说明,立体视觉检查真的很重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立体视觉检查很重要。
用同视机和随机点立体图等方法检查,注意放松心情和光线。
安全又有用,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你还不赶紧去检查检查?。
立体视
![立体视](https://img.taocdn.com/s3/m/f1be91df6137ee06eff918cf.png)
影响立体视的因素: • 颜色:蓝色物体立体视觉下降 • 对比度:下降,立体视下降 • 视网膜偏心度:黄斑中心凹立体视好,周边立 体视差 • 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立体视越下降 • 亮度:亮度越暗,立体视越下降
三.立体视觉检查的意义
• 职业和工作所需 如飞行员、机动车驾驶员、运
动员、显微外科手术医师和精密仪器的制造工 人等
立体视
Logo
Contents
1 2 3 4
概念 生理基础 检查意义 检查方法
一 概念
立体视是视觉器官对周围物体三维空间位置的
分辨感知能力,是建立在双眼同时视和融合功 能基础上的独立的高级双眼视功能 由于两眼水平分开,物体在左右眼视网膜成像 ,形成微小的不对应差别,即双眼视差,并由 此产生立体视觉
3.立体视觉
• 立体视是由双眼视差引起的深度知觉 • 立体视觉的衡量单位是立体视锐度。正常成人
立体视锐度应不高于40” 。立体视锐度是由双 眼视差的最小可辨阈决定,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有它的限度,超越其差异限度就不能产生立体 视 • 差异限度是由立体视半径决定的,立体视半径 就是对于一定的瞳孔距离,一定的立体视锐度 ,而产生的一定距离范围的立体视。一般情况 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度越小,所获得的立 体视范围就越大。超过这个范围,双眼就不能 分辨物体的远近
四.立体视觉检查的方法
• Titmus立体图 • 同视机
• Frisby立体视检查板
• 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
Frisby立体视检查板 由三块厚度不同的立体测验板组 成。每块立体检测板均印有四图 案。其中一幅图案为立体图
Titmus立体图
四.立体视觉检查的方法
• 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40” • 当今立体视检查最先进的金标准检查方法
立体视检查方法
![立体视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14414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d.png)
立体视检查方法立体视检查立体视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立体视觉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立体视检查方法。
1. Randot立体视检查法•Randot立体视检查法是一种基于随机点立体视觉测试的方法。
•使用特殊的立体图案和滤光片,通过观察双眼视觉重叠和深度感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和成人,对患者的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 Frisby立体视检查法•Frisby立体视检查法是一种基于3D图片的立体视觉测试方法。
•使用特殊的3D图片,通过观察图像的变化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和成人,对患者的智力和视觉比较能力要求较高。
3. Lang立体视检查法•Lang立体视检查法是一种基于立体刺激的立体视觉测试方法。
•使用特殊的立体图案,通过观察图案的深度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和成人,对患者的视觉协调和空间感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4. TNO立体视检查法•TNO立体视检查法是一种基于立体图案的立体视觉测试方法。
•使用特殊的立体图案,通过观察图案的深度和距离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和成人,对患者的配合和空间感知能力要求较高。
5. 视红绿立体视检查法•视红绿立体视检查法是一种基于红绿立体图案的立体视觉测试方法。
•使用特殊的红绿立体图案,通过观察图案的深度来评估立体视觉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和成人,适用范围较广。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立体视检查方法,医生在进行眼科检查时会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评估。
立体视检查对于评估立体视觉能力和检测眼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
![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be8d6c491eb91a37f1115cf1.png)
Ⅰ型:第一眼位正位,内斜或内隐斜 特点:⑴外转显著受限 ⑵内转稍受限或不受限 ⑶内转时睑裂小,眼球后退 ⑷外转或企图外转时睑裂大 ⑸眼球内转时可合并上、下视 现象 Ⅱ型:第一眼位多表现外斜 特点: ⑴内转显著受限 ⑵外转稍受限或不受限
⑶内转时睑裂小,眼球后退 ⑷代偿头位 Ⅲ型:第一眼位基本正位 特点: ⑴内、外转受限 ⑵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缩小 有上、下视现象 ㈣、鉴别诊断 1、外直肌麻痹 2、外展神经及先天肌肉缺如 3、动眼神经麻痹
主张2岁以前手术,认为可获 得功能性治疗 主张2岁以后手术,认为早期 手术的欠矫率高
二、后天性内斜视: 大部分在出生后6月,因调节 引起:①完全调节 ②部分调节 ③非调节 ㈠、完全调节性内斜: 表现:如发生在2—5岁,初期表现 为间歇性,中度远视,发烧 诱发此病
如斜视不经矫正→恒定斜视 治疗:① 矫正屈光不正 ② 治疗弱视 ③ 正位眼训练 ④ 切忌手术 ㈡、部分调节性内斜: 表现:发病比调节性内斜早约1—3 岁,常呈单侧性 不经治疗,导致弱视及异常
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
一 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
婴儿出生1个月:少集合,无调节 2个月:开始有集合反应 6个月:对近处可持续集 合几秒钟 6个月至2岁:调节的出现而使 集合处于致敏状态 6岁:对视觉反射程度 已与无条件反射相近
故矫正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宜开始于6岁之前。 双眼视的建立是在正常眼球结构和 良好视觉知觉基础上,通过反复适 宜的视觉刺激和强化,才逐渐完善。
○ ○
●
○
●
○ 左眼抑制
正位眼
●
●
●
●● ○
● ○
右眼抑制 ○ 红
复视 ● 绿
共同性斜视
第一节
内斜视
病因不清,不彻底了解,还无 一个统一的分类 英国正位视学会(1971)将 内斜视分为共同性内斜视,非共 同性内斜视及继发性内斜视三种 日本中川(1979)将内斜视 分为先天性内斜视,后天性内斜 视,继发性内斜视及特殊类型内 斜视四种
融像、立体视、眼位的检查
![融像、立体视、眼位的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6efe32f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2.png)
融像、立体视、眼位的检查视功能检查是验光配镜视觉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之一,是中、高级验光员、技师和视光医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之一。
由于视功能检查对消费者的视力健康诊断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视功能检查的方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作为视光行业的团队的一员,我们也必须精通视功能检查,跟上国内目前的视光行业的进程。
以下是国内眼视光行业视功能检查的详细内容,分为上下2篇,供大家参考一下!一、Worth4-dot检查方法1. 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RL),左侧为绿色滤光内置辅镜(GL),投放Worth四点灯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
2. 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
(以下情况都属于正常:三绿一红、或者二绿二红、或者三绿一红与二绿二红互相转换、或者1个半红两个半绿)3. 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被检查者的左眼被抑制。
4. 能看到三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被检查者的右眼被抑制。
5. 能同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
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
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6. 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二、立体视筛查方法1. 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的双竖线。
2. 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
3. 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并且有立体感,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
4. 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不同立体视检查法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立体视检查法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ab74c0e6bd97f192279e9d6.png)
临床 医学 ・ 五 官科 ・
十 砑 医 药 斜 学2 0 1 5 g 9 Y J 第 5 卷 第 1 8 期
不 同立体视检 查法在学 龄前儿童 眼保健检 查 中的应用价值
蒋 云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眼科, 内蒙古呼和浩特 0 1 0 0 2 0
【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不 同立体视检查法在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检查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 0 1 4年 1 月 ~2 0 1 4年 1 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 眼保健检查的 8 4例学龄前儿 童作为研究对象 , 分别利用金氏随机点立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t e r e o p s i s t e s t i n g me t h o d s i n e y e
的比例均要 明显小于前两者 , 且差异显著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颜 氏及 T i t m u s 立体视检查图得到的
立体视正常率差异不 明显 ,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但金氏立体 视检查 图得到的立体视正常率要明
显小于前两者 , 且差异显著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跟保健检查 中的立体视 检查时 , 颜 氏随机点立体视检查 图及 T i t m u s 立体视检查 图均可较为准确 的检查 出儿童的立体视情况 , 在检 查时可考虑联合使用 以增加检查 的准确性 。
t e s t c h a r t a n d T i t mu s s t e r e o p s i s t e s t c h a r t we r e u s e d t o c o n d u c t s t e r e o p s i s t e s t . Th e t e s t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t h r e e t e s t i n g me t h o d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 Re s ul t s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ma c u l a r c e n t e r c o n c a v e s t e r e o p s i s , ma c u l a r
立体观察和立体观测(优质PPT文档)
![立体观察和立体观测(优质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97f9c3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b.png)
这种借用空间物体构像信息而在视觉上 感受出空间物体的存在,称为人造立体效能。
对照航空摄影情形,相邻两像片航向重
叠65%,地面上同一物体在相邻两像片上都
有影像,真实地记录了所摄物体相互关系的 互补色法是利用互补色的特性达到分像目的的立体观察。
若像片主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0或100mm,小于立体镜主距时,视模型将要夸大实物的远近凸凹的深度,这种现象称为视模型的扭曲变形。
型称为视模型。 1)由两个摄影站点摄取同一景物面组成立体像对;
单测标法是用一个真实测标去量测视模型。 同时,两眼球也各依眼球中心转动,使两眼的视线即水晶体中心与网膜窝中心的连线,正好对准注视点。
当我们用双眼注视某一物点M时(图5-2), 需要转动头部,使注视点相对于两眼处于对
称位置;同时,两眼球也各依眼球中心转动,
使两眼的视线即水晶体中心与网膜窝中心的
连线,正好对准注视点。两眼视线总是相交
于注视点上的。这种性能叫做眼的交向本能。
在眼的交向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眼的凝视,使
注视点同时在左右两眼的网膜窝处得到清晰 的 而影融像合为m1一和,m2感。觉这到两有个一影个像空经间过点大M脑的的存作在用。 此时两眼视线的交会角称为交向角γ。显然注 视点M到眼基线的距离L与交向角γ的关系可 用下式表示:
空间物体→交向角差→生理视差→空间物体 立体视觉
即空间物体立体视觉的
形成主要在于双眼网膜窝 处生理视差的存在。现在 自然界立体观察物体M和K 时,在两眼的前面分别放 置半透明的毛玻璃片P1和 P2 (图5-3),则点M和K将会 在P1和P2上分别映出影像 m1、k1和m2、k2。
如在P1和P2上标志出影像m1、k1和m2、k2 后,移去空间实物M和K。若我们的双眼仍 旧 对位玻m1k1于璃片点m2k2上S1和的S构2处像,。每由一于只眼分- 别观=察Δ此p≠一0 , 同样会在眼的网m1k膜1 窝m 2k处2 得到生理视差σ = - ,那么经过大脑的汇合作用,将会产生 空间物体M和K的立体感觉,虽然此时已无 实物存在。这个过程可概括成:
《立体视》ppt课件
![《立体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f201fcc5da50e2534d7f83.png)
实验三 间隙g与Da特征宽度的共同 影响
在实验三中,我们同时改变了特征的宽度h和间隔g,并对比了两种系列构型 情况下观察到的相对深度的变化情况。
第1种系列构型:单眼性特征宽度h+间隙g的总宽度不变,减小h的同时增大g, 或增大h的同时减小g,但是保证h和g的变化量互补,即h+g的总宽度恒定不变。
例子:笔尖实验 原理:两个图像不能完全重
合的视觉图像传入大脑,经 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 体产生了空间的深度感。
立体视觉的线索—双眼视差
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 等生理的线索,也有明暗和阴影等客 观线索
双眼视差是其中最重要的线索,左右 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差 异,这就是双眼视差
有效侧和无效侧
支持证据
Nakayama和Shimojo发现,放置在有效遮挡侧的一个条棒,随着它与双眼性 表面的距离增加,条棒的感知深度也定量地增加。
对于条棒放置在无效侧的无效遮挡情形,单眼性区域并没有表现出定量的深 度:无论条棒离双眼性表面的距离如何变化,条棒始终位于双眼性表面相同 的深度。
无效遮挡构型,观察到不同Da Vinci构型中的双眼性特征处于一个同样的深度 平面上。与有效侧类似,由上往下,间隙g和Da特征宽度发生变化时,Da特 征并不是处在一个平面上,即相对深度发生了变化。 返回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于Da Vinci立体视,在融合极限范围内Da特征与双眼性特征之间的相对深度 会随着间隔g或者h增加而增大。
实验结果(续)
表1 被试者的融合极限宽度H
被试
1 2 3
融合极限宽度H
有效侧 14 14 12
无效侧 16 14 10
实验二 间隙gap对立体深度的影响
临床已治愈弱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研究
![临床已治愈弱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0b091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7.png)
临床已治愈弱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研究陈瑶;封利霞【摘要】收集就诊及治疗的弱视患者104例,通过弱视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0.8,两眼视力相差≤2行.根据弱视类型分为屈光不正组(34例)、屈光参差组(36例)和斜视组(34例);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23例);根据首诊年龄分为≤7岁组(81例)和>7岁组(23例);根据弱视情况分为单眼弱视组(69例)和双眼弱视组(35例).采用Titmus立体图对其进行立体视锐度的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立体视锐度的差异.屈光不正组、屈光参差组和斜视组之间立体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4,P<0.05),屈光不正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好,屈光参差组和斜视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差;不同弱视程度患者立体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55,P<0.05),轻度组及中度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好,重度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差;不同首诊年龄立体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63,P<0.05),患者首诊年龄≤7岁比>7岁立体视功能好;双眼弱视组及单眼弱视组的立体视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同首诊年龄的弱视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视力可以达到正常人水平,但是并未同步建立起正常的立体视功能,仍然需要进行针对完善双眼视功能的训练,因此立体视功能检测应作为弱视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104 successful treated amblyopes were screened from the ophthalmology outpatient departmt,who had successfully amblyopia treatment,all with the corrective visual acuity around 0.8 and the visual acuity of two eyes were less than two lines.Titmus stereogram was used to test stereoacuity,the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hree types of amblyopia(x2=11.294,P < 0.05),individuals with ametropic amblyopia have betterstereoacuity than others,individuals with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and strabismic amblyopia have worse stereoacuity than others;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different degrees of amblyopia (x2=13.455,P < 0.05),individual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amblyopia have better stereoacuity than others,individuals with severe amblyopia have worse stereoacuity than others;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differentdiagnosed age (x2 =11.263,P < 0.05),the first diagnosed age less than 7 years old was better than over 7 years old;No difference was identified between thestereoacuity of monocular and binocular amblyopia.The visual acuity of different kinds of amblyopia could recover to normal level after regular amblyopia treatment,however,the stereoacuity has not recovered to normal level,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xercise to improve binocular function.As a result,the stereoacuity is considered to be a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mblyopia treatment.【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52)009【总页数】4页(P1409-1412)【关键词】弱视;立体视觉;双眼视功能;屈光参差;屈光不正;斜视【作者】陈瑶;封利霞【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1%~4%[1]。
《眼科与视功能检查》——14.立体视觉检查概述课件
![《眼科与视功能检查》——14.立体视觉检查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a275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f.png)
立体视觉能力 弱视检测 斜视诊断 手术评估
斜视诊断:斜视是一种眼球无法同时准确对准同 一目标的条件。立体视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斜视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并确定斜视类型和程 度。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意义
立体视觉能力 弱视检测 斜视诊断 手术评估
手术评估:立体视觉检查也常被用于评估患者是 否适合进行某些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通过 检查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医生可以确定手术后 患者的视觉恢复情况。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应用
01 视觉感知测试 02 视觉深度测试 03 斜视测试 04 弱视测试
视觉深度测试:这 种测试通常使用立 体图像或立体观察 器,要求被测试者 根据深度信息判断 物体的位置或距离。 例如,被测试者可 能需要判断哪个物 体在前面或后面, 或者按照顺序排列 图像中的物体。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意义
立体视觉能力 弱视检测 斜视诊断 手术评估
弱视检测:立体视觉检查也可以用于检测弱视 (常称为"懒眼")。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部 问题,指的是由于眼睛未能正常发展而导致的视 觉模糊或减弱。通过立体视觉检查,医生可以评 估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弱视。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原理
原理
视差提取 视差匹配
立体感知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原理
1.视差提取:大脑会比较两只眼睛接收到的图像,并提取出其中的视差信息。 视差越大,表示物体离眼睛越近;视差越小,表示物体离眼睛越远。
立体视觉检查概述
原理
2.视差匹配:大脑会将两只眼睛接收到的图像进行匹配,找出相同物体在两只 眼睛中的对应点。这个过程称为视差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立体视的发育及检查方法黄 欣 胡 聪 综述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黄欣现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立体视觉是建立在双眼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基础上的独立的高级视功能,立体视功能反映双眼单视功能的好坏,是筛选斜视和弱视、选择斜视手术时机及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
双眼视功能与立体视觉的发育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现就立体视的发育及立体视检查法作一综述。
一、立体视的发育及关键期行为学及电生理研究证明,人的立体视发育开始于生后3~4个月[1,2]。
立体视的获得以及精细的立体视锐度依赖于准确协调的眼球运动及双眼黄斑中心凹注视,刚出生时立体视觉的神经通路并没有发育完善,需要充分的视觉刺激来促进正常的发育,出生后不久,黄斑中心凹就已形成,以后锥体细胞不断向中心凹处密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落后于中心凹结构的发育[3]。
Birch 还通过研究0~12个月婴儿单眼视和双眼视时的瞳孔直径来了解双眼视发育情况,发现两者直至4月龄时才出现差别,同样支持了双眼视发育开始于4个月的推测[4]。
立体视发育与眼球共轭运动发育没有关系,而与辐辏运动密切相关,因为后者是保证双眼中心凹成像的基础。
T horn 发现6周之前没有准确的辐辏运动,大约在4个月时辐辏良好,在双眼视觉发育进入关键期后,辐辏开始良好地控制双眼在各个观察距离上的协调运动[5]。
双眼视觉发育具有敏感期,与之相关的是双眼神经元的可塑期,在此期间和此前双眼视觉视破坏后仍可重建[6]。
Banks 指出双眼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开始于出生后几个月,高峰在1~3岁之间[7]。
一些双眼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内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若在敏感期内得到治疗,则有助于双眼视觉的恢复和发育,可得到较高的立体视锐度,若超过关键期,则可能导致双眼视不可逆的丧失[8]。
有些研究表明,与单眼形觉剥夺常导致不可逆的弱视相反,双眼完全性形觉剥夺可延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而不导致明显的弱视,并建议临床上短期双眼完全遮盖作为一种延长视觉发育关键期的治疗手段[9]。
立体视随着年龄增长而发育,不同方法所测得的立体视锐度不同。
粟屋忍等用T V -Random Dot Stereo T est 测定婴幼儿立体视锐度,表明立体视发育开始于3~4个月,1岁以后发育迅速,近6月时立体视锐度为1715″,6月~1岁为1429″,1~1.5岁1197″,1.5~2岁801″,2~2.5岁675″,2.5~3岁567″[10]。
Ciner 用O PL 测定18~65月儿童立体视锐度:18~23月为250″,24~29月为225″,30~35月125″,36~41月100″,42~47月100″,48~53月100″,54~59月60″,60~65月60″,表明30月以前立体视锐度显著提高,而30月以后提高速度变慢[11,12]。
立体视发育成熟期(即达到与成人相同的立体视锐度)的年龄一直存在争议。
W alsh 和Hoy t 认为立体视在5岁以前已经完全建立;Parks 认为在7岁左右成熟;Romano 用T itmus 检查证明2岁至9岁立体视缓慢而稳步增长,9岁时达正常即40″,进展过程如下:3.5岁3000″,5岁140″,5.5岁100″,6岁80″,7岁60″,9岁40″[13];Simons 认为儿童双眼视功能在5岁时尚未成熟[14];郭静秋等研究了正常3~12岁儿童的立体视锐度,认为立体视成熟期在3岁以前[15];Walraven 应用T NO 检查4~18岁儿童及少年,发现立体视锐度逐渐提高,5岁时达50″,至10岁以后仍有进一步提高趋势,与Jani 所报道的20岁时立体视锐度最小一致,建议2~7岁儿童以240″作为筛选的最佳阈值[16];Williams 用T NO 测定了7~11岁2466名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发现了从7岁到9岁立体视有提高,从9岁到11岁立体视无明显变化,9岁和11岁的立体视锐度与成人相比无显著差异[17]。
有关儿童立体视锐度的正常值,F risby 及颜少明法≤60″,Titmus 法≤100″[11],郑竺英认为2.5岁时应能感知300″,否则为不正常,5~8岁应达成人立体视水平,阈值不高于40″[3]。
二、立体视觉的分类[18,19]1.按视差处理机制分为整体(G lobal stereopsis)和局部立体视觉(Local stereopsis)。
前者是由随机点图对所得到的有关形状和运动的深度感知能力,与精细视差有关,也称为中央眼立体视(Cy clopean-eye stereopsis);后者是处理轮廓图形局部特征的双眼视差信息的能力,受粗略视差操纵,也称为非中央眼立体视(Noncyclopean-ey e stereopsis)。
2.按视差大小分为精细立体视觉(Fine stereop-sis)和粗略立体视觉(Coarse stereopsis)。
前者主要感知小视差和融合图像,是在对高度特异图形进行匹配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感觉;后者主要感知大视差和复视图像,是在对非高度特异图形的匹配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感觉。
3.按视差分离的方向分为交叉(Crossed stereop-sis)和非交叉立体视觉(U ncrossed stereopsis)。
形成于单视圆之前的称为交叉立体视觉:形成于单视圆之后的称为非交叉立体视觉。
4.按注视距离分为近距离立体视和远距离立体视。
5.按立体视锐度大小分为黄斑中心凹立体视(F oveal stereopsis)、黄斑立体视(M acular stereopsis)和周边立体视(Peripheral stereopsis)[20]。
可作为立体视测量的定量标准,立体视锐度≤60″为黄斑中心凹立体视;80″~200″为黄斑立体视;300″~3000″为周边立体视。
6.静态立体视(Static stereopsis)和动态立体视(Dy namic stereopsis);前者指位置深径觉(Position-in-depth),即为通常所指的立体视,后者指运动深径觉(M o tio n-in-depth)。
它们具有不同的视觉线索,前者来自两眼注视同一物体时视网膜像的位置差异,后者是外界的运动物体使双眼视网膜图像产生了运动方向、速度以及大小的差异,这一差异刺激了中枢的有相对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而产生的感知。
7.按检查原理来分有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和图形轮廓立体视检查。
8.按检查方式分有主观的心理物理立体视检查和客观的电生理立体视检查。
三、立体视检查法(一)近距离立体视检查1.Titmus立体视检查使用最广泛,检查距离40cm,偏振光眼镜分离双眼。
含三组图片:(1)苍蝇定性筛选图,应感知苍蝇翅膀高高浮起;(2)动物定量图,每排5个动物,共3组,视差分别为400″、200″、100″,要求辨认凸起的动物;(3)圆圈定量图,共9组,由800″~40″分9级视差,让被检查者辨别凸出的圆圈,第5组(100″)可作为双眼融合的筛选标准[21]。
多数正常4岁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可达40″[22]。
该法的缺点是有单眼深度线索,只能测定局部非中央眼立体视。
2.T N O立体视检查检查距离40cm,为随机点图,红绿眼镜分离双眼,有7张图,Ⅰ、Ⅱ、Ⅲ图用于定性测定,Ⅳ图测定有无抑制及抑制眼,Ⅴ、Ⅵ、Ⅶ图定量测定。
Ⅰ图为蝴蝶,有立体视者可见其翅膀浮起。
Ⅱ图含4个圆盘,有立体视时可见到其中2个。
Ⅲ图有5个几何图形,视差为1900″,要求辨认各图形的位置。
Ⅴ、Ⅵ、Ⅶ图隐藏着有扇形缺口的圆盘,要求回答缺口的方向,视差由480″~15″分6级。
该法在目前各种检查中精度最高[21],单眼线索少,易理解,回答简单,有客观性,适合儿童弱视的筛选[3]。
T NO以120″作为立体视的筛选标准[21]。
但随机点图的感知易受微小的视力异常及左右眼视力差的影响,其检查往往比T itmus困难。
有人认为TN O对所有年龄的人辩认都比较困难,对成人有时辨认时间要长于儿童[22]。
Stereopter是一种以TN O为基础专门设计的用于精确测量立体视锐度的装置。
立体镜分离双眼,内有12张不同的随机点立体图随一透明圆盘转动,视差5″~400″[23]。
3.N ST立体视检查检查距离40cm,红绿眼镜分离双眼。
分三部分:Ⅰ图为一交叉视差的蝴碟,其触角、前翅和后翅的视差为4120″、3350″和770″,用于筛选;Ⅱ图有12个扑克牌图形,分为三组,视差为400″、200″及100″,与T itmus的动物图相应。
另有9组方块,每组4个呈菱形排列,视差800″~40″,与T itmus的圆圈相应,定量检查交叉视差,辨认凸起的图形;Ⅲ图结构同Ⅱ图,但检查非交叉视差,辨认凹陷的图形。
其最大特色是分别检查交叉及非交叉视差。
粟屋忍认为幼儿检查时用红绿镜比偏振光片更易产生立体视,故N ST 特别适用于幼儿,但成人分辨较Titmus有困难的倾向[21],它的缺点与T itmus立体视检查相同。
4.F risby立体视检查在三种厚度(6mm、3mm、1mm)的塑料板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画有4块随机点图形,通过板的实际厚度来产生深度感,检查距离通常为40cm。
三块板的视差分别为340″、170″和55″,可通过调整距离来改变视差,最大视差600″(6mm板,30cm),最小15″(1mm板,80cm)。
检查时将板垂直放于被检查眼前,板后放一白纸,依次用6mm、3mm、1mm板,让其指出哪一个图形与其它图形不同、凸出还是凹陷,回答后将板翻转加以确认,检查时注意固定头与图板位置,否则单眼视者移动头位也可辨别[24]。
该检查的最大优点是眼前不需戴镜,易为儿童接受。
1996年, F risby、Saunders等分别提出一些改良方法[25,26],通过检查前提供一个练习板,用闪光或声响确认答案以引起儿童的强烈兴趣,尤其适用于3~4岁的幼儿,可提高成功率。
ng立体视检查[21,27,28]随机点图,表面为圆柱透镜板,内隐藏有猫、五星和汽车,视差分别为1200″、600″和550″,检查距离40cm。
检查时放于被检者正面,避免单眼线索。
不能定量,但同Frisby一样不用戴双眼分离眼镜,易为幼儿接受,主要用于不能进行Titmus检查的幼儿,筛选有无显性斜视。
粟屋忍认为2.5岁以上儿童可以理解Lang图。
LangⅡ立体视检查卡片包括四种隐藏图形,有象、汽车、月亮和太阳,视差分别为600″、400″和200″,可用于定量检查。
6.立体视觉检查图[29]由颜少明和郑竺英合作,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本立体视觉检查图。
应用随机点原理,戴红绿眼镜,检查距离30~40cm,可定量测定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及中心性抑制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