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會支持類型 1.以內涵分 a.工具性支持:運用人際關係作為手段以達某種目標。 b.表達性支持:本身是手段也是目的,包含分享感受、發洩情 緒、肯定自我與他人價值等。 2.以主/客觀分 a.實際支持:客觀事實 b.主觀感受:個人主觀評量 (四)社會連結型態 1.強連帶:互動時間長、彼此情緒強度高、高親密感。 2.弱連帶:互動時間短、彼此情緒強度弱、低親密感。蘊含資 源較強連帶廣。
家庭照顧者增 家庭成員 強 個案管理 鄰里協助 志工連結 互助/自助 老人個體 鄰里中老人 老人個體 鄰里中老人
具相同問題者、專業人員 不特定 專業人員 鄰里
增強社區權能 鄰里中老人
(三)執行中的議題 1.行政支持 a.類型:有形(金錢、人力、時間)VS. 無形(認可與投入程度) b.影響支持度之因素:需改變程度和投入時間 2.阻礙和限制 阻礙是指方案執行前,妨礙方案發展之因素; 限制是指方案執行後,影響進行之因素。
社會支持網絡理論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1/30
內容綱要
發展歷史 基本假設 主要理論觀點 處遇原則與過程 理論評估
發展歷史
「人在情境中」與「互助/自助」的觀點 1960年代 Spect進行家族治療的發現。 1970年代 去機構化與社區支持方案,協助病患融入社區。 1980年代 1.社會服務機構經費短缺。 2.回歸個人責任。
(二)處遇模式—以老人為例
處遇模式 臨床治療 案主 老人個體 協助者類型 協助地點 協助層級 T,R P,T T P,T P,T,R P,R P,R 鄰里、家庭、朋友、專業 不特定 人員 鄰里、家庭、朋友、專業 不特定 人員 鄰里、家庭、朋友、專業 不特定 人員 鄰里、專業人員 志工、專業人員 鄰里 鄰里
(五)人際連結基礎的類型 1.角色夥伴:關係建立基於角色互補。 2.生活協助:一方提供另一方服務以滿足需求。 3.網絡連結:透過另一方結識其他關係人。 4.肯定自我:基於對方對自己珍視的形象予以肯定。 5.心靈安慰:基於對方面對生命挑戰時,將自己納入其 因應過程,共創生命故事。 6.現實確認:基於對方支持自己對於社會現實的假設。 7.目標一致:基於彼此有一致目標
理論評估
優點 (一)立基人在情境中之基礎,提供立即性協助 (二)彌補正式服務資源不足,減低服務成本 (三)提供網絡中個人的助人機會與相關訓練 缺點 (一)擴大或維持案主網絡相當耗時 (二)目前專業人員本身知識與技巧不足
處遇原則與過程
處遇原則 (一)提供正式支持外,亦重建案主非正式支持。 如藥物濫用且中輟的青少年。 (二)社區支持的功能 1.預防:減少負荷影響。 2.治療:如酒癮或藥物濫用之團體治療。 3.復健:協助案主重新回歸社區。
處遇過程 (一)評量內容與方法 1.評量面向 a.結構:網絡組成,包括人數、類型,以及距離。 b.內容:所發揮的支持功能,如工具性或表達性支持。 2.評量層次 a.個人社會支持網絡:瞭解各生活範疇中,個人關係網 絡狀況(如熟識度、重要性、支持類型、程度…)。 b.社區社會支持網絡:瞭解社區中案主群的問題與需求、 資源配置情形、需求滿足與為滿足狀況。
(二)評估與因應過程 1.評估階段 a.初級:判斷該事件下個人的風險大小與可能損失。 b.次級:判斷可能的因應選擇。 2.因應類型(焦點VS.方法)
面對 認知 邏輯分析、反覆思考 可能方式 行為 尋求支持、具體行動
逃避 否認事實、極小化問題嚴 重性 發洩情緒、尋求替代滿足
(三)因應過程的決定因素 1.個人因素 a.性別:女性較容易使用逃避因應方法? b.年齡:成人晚期傾向使用認知方式,較少行為面對。 c.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內控性格或自信程度的影響。 2.社會因素 a.社會支持程度:支持多,增加面對因應方法。 b.職業經驗:工作具較高自主性、創新和支持,增加面 對因應方法。
wk.baidu.com
人類透過與他人連結,建構社會整合感。 社會支持網絡可緩衝壓力所帶來之負面影響。 社會支持網絡可提供個人壓力因應方法,或直 接參與壓力因應過程。 強化社會弱勢團體其網絡範圍(指結構)與支 持功能(指功能)。
主要理論觀點
社會支持網絡 (一)定義 一組由個人接觸所構成的關係網,透過這些關係網個人 得以維持其認同,並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服務、 訊息、新的社會接觸等。 (二)個人與社會環境的連結類型 1.親密伴侶:對彼此福祉有責任感,指少數知己、密友 或配偶。 2.社會網絡:關係來源包括親戚、共同的工作場、朋友 等。 3.社區:個人與社區(或社會)之間的整合度和歸屬感, 包含參與社區志願組織和相關活動。
(八)社會支持影響心理健康之機制 1.直接效應(日常支持) 社會支持 正向經驗 人類生存 2.緩衝效應(危機支持)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
壓力 評估過程 壓力反應 減少負向心理
因應理論 (一)壓力因應概念架構 1.環境系統:壓力源與社會資源。 2.個人系統:人口特徵與個人因應資源。 3.生活事件:可預期或不可預期事件。 4.壓力評估與反應:認知評估與因應選擇。
基本假設
★人,無法自絕於社會而存在! 人類生存需要與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仰賴他人 協助。 人類生命發展歷程都會遭遇一些可預期和不可 預期的生活事件。 遭遇生活事件時,需要資源以因應問題。資源 分為內在與外在兩種。 社會支持網絡為外在資源之一種,可分為正式 與非正式兩類。
(六)人際連結模式 1.相交滿天下:與許多人產生連結且關係橫跨前 述七類型。 2.泛泛之交:所交往人多,與他人維持淡淡關係。 3.知交二三人:交往人不多,但每個關係均具有 強烈連結。 4.只取一瓢飲:完全繫於一人,僅具唯一親密伴 侶。
(七)社會支持程度之影響因素 1.發展因素 個人過去經驗對其社會生活之影響。 2.個人因素 ★應與所在情境脈絡進行思考! a.堅毅性格:保護健康因子? b.自尊:低自尊為不利因子? c.社會性VS.自主性:社會性為不利因子? 如:朋友背叛、預測失誤導致投資失利。 3.環境因素 物理與社會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