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放言五首(其三)》《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优秀教案
卖炭翁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人们对于劳动和时间的重视。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认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品味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提问- 你有没有遇到过卖炭的翁?- 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Step 2 阅读课文(10分钟)1.师生共读:播放或分发课文材料,师生一起朗读课文。
2.学生个人朗读:学生个别或小组朗读课文。
Step 3 理解课文(15分钟)1.细节理解: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中细节内容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互相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
2.主旨理解: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本文的主旨。
Step 4 分组讨论(15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担任组长,其他成员阅读自己的作业。
2.讨论挖掘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句子、段落等,并集体解决问题。
3.组长汇报:每小组组长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Step 5 总结教训(10分钟)1.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发表对于课文内容的思考和感受。
2.师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于教训的更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反思和感悟。
Step 6 课堂练习(10分钟)1.语言运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作一个小故事。
2.读书报告:学生选择喜欢的故事或书籍,进行读书报告的撰写和分享。
Step 7 课堂总结(5分钟)1.学生总结: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对于劳动和时间,你有什么更深的思考?2.教师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内容和思考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1.选做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一道题目,并书写自己的想法。
-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与卖炭的翁一样努力工作的人?请描述他的故事。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学生能够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讲解诗歌,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通过分析诗歌,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通过背诵诗歌,让学生巩固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背诵法:让学生背诵诗歌,巩固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唐代社会生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吗?他们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卖炭翁》,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1. ◦ ◦ ◦2. ◦ ◦ ◦ ◦3. ◦ ◦ ◦ 1. ◦ ◦ ◦ 2. ◦ ◦ 1. 2. 3.4.5. 1. ◦ ◦ ◦讲授新课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卖炭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炭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炭翁》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描写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语句。
2、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一、新课导入导入:时常在古诗苑中漫步,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作。
很多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这样的诗词你知道哪些呢?补充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悯农》杨万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水浒传》施耐庵导入:其实在文学作品中,谈及悯农的不甚枚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
(板书:卖炭翁白居易)二、教授新课【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正音:骑jì 将 jing 系jì【再读古诗读准节奏】明确:七言为主,基本上是二二三,断句根据句意。
【三读古诗理清大意】质疑:同学间解决疑难语句的大意(预设质疑不多,顺势分享故事补充白居易文风特点:浅白如话,介绍作者)朗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注意其意思及断句。
引导:“可怜”一词的含义,并拓展其意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怜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可惜)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可爱)追问:诗中“可怜”是怜悯,卖炭翁哪里让人怜悯呢?心理描写,“忧炭贱”“愿天寒”六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卖炭翁内心的矛盾与心酸。
寒冬时节,自己穿着单薄,但为了炭能卖一个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冷些。
这无不体现出卖炭翁生活的艰难,着实可怜。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全文。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2)学习卖炭翁勤劳、善良、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3)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 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用法。
2.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白居易的诗作,如《琵琶行》、《长恨歌》等,从而激发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和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点生字词,并尝试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卖炭翁的形象塑造和社会背景。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特殊句式和用法,解析课文主题,剖析作者情感。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精神力量,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怀。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调查了解身边的社会底层人民,并结合课文思考如何关爱他们。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卖炭翁》的朗读、背诵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卖炭翁精神的理解,以及关爱他人情怀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卖炭翁教案3篇
卖炭翁教案3篇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题目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卖炭翁教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白居易诗进长安》视频导入,了解其人其事。
师:(顺势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这首诗歌的体裁叫做乐府诗,什么叫乐府诗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指生读)(乐府是指自汉代以来收集和整理创作诗歌的官署,后也指自乐府流传出来的诗歌。
叫乐府诗)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请同学个读课文,教师从旁指导。
3、播放,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5、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讲述了什么内容?三.再读指生读。
(一人读)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字裳(板书),这个字在这首诗里的字音读做ch_aacute;ng,(板书标音),同学们和我一起读一下,这回,大家在下面在再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生读)指生汇报读。
(一人读)同学们注意,这首诗里,共有几句话?(五句话)那么我们再读的时候注意,一句话之音的停顿要短一些,而二句话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并且注意把问句读出来。
再练习读一读。
指生读。
(一人)相信大家这一回一定能读的更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齐读)四、读读品品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再读诗歌,圈画诗中描写卖炭翁的词句,简单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略)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位老人的生活状况?(其间穿插朗读)苦:烧炭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唐诗三首-卖炭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辛勤劳动却收获甚微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卖炭翁》中的劳动人民生活。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卖炭翁》中劳动者的形象及其现实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分析“伐薪”、“烧炭”等动作描绘,理解卖炭翁的辛勤劳作;探讨“身上衣裳口中食”的寓意,感受诗人的生活关怀。
(3)学习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解释“炭”、“薪”等词语在诗中的具体指代,理解其在诗中的作用。
(4)朗读与背诵《卖炭翁》,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抑扬顿挫,体会诗的节奏美。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朗读练习都进行得相当顺利。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实验操作,他们更好地体会到了朗读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然而,我也观察到,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还不够积极主动,可能是由于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阶段,我发现有些小组在分析《卖炭翁》的现实意义时,能够联系到当代社会,提出很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唐诗三首-卖炭翁》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词五首》中的《卖炭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七年级语文上册《放言五首(其三)》《卖炭翁》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1、看注释,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这诗是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四、作业
1、背诵、家默这两首诗。
2、将《卖炭翁》改写成一个500字左右的小故事。
《放言五首(其三)》《卖炭翁》教案
课题
一一、白居易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正确把握字词义,熟读成诵。
2、了解《放言五首》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3、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领会诗所表达的中心。
3、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4、研读人物刻画的关键词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揣摩作者情感
(1)、根据文章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遭遇——“苦”。
有哪些苦呢?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这苦也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苦,运炭是困苦,炭被抢是悲苦。
落实到具体词句:烧炭艰苦--“满面……食指黑”;(外貌)
《顺宗实录》卷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白居易诗两首《放言五首(其三)》《卖炭翁》教案2
一一白居易诗二首上海市上海中学东校严峻【教学目标】l.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疏通文句,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领会《放言五首〔其三〕》中诗人所表达的观点——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熟悉,必需经过时间的考验,要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推断。
3.通过讨论,学习《卖炭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感受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说明:本课作为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关于同学而言,字面难度并不大,同学借助工具书,均能自己读懂内容,因此,设定目标1,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
《放言五首〔其三〕》一诗,偏重于理性思索;《卖炭翁》中,作者在表达中鲜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同学自己去思索、去体验,通过咀嚼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设定目标2、3。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放言五首〔其三〕》所表达的哲理;感受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2.难点:理解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关系;体会《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作用。
说明:这两首诗都有比较深入的思想性,关于同学熟悉社会及价值观的形成是有帮助的。
因此我们将把握作品所表达的道理与感情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放言五首〔其三〕》一诗用了四个例子,来证实作者的观点,这种写作方法同学平常接触相对较少,所以将“理解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关系〞作为难点之一。
《卖炭翁》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有意识地采纳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这些也应该引导同学去体会。
【思路点拨】1.教学《放言五首〔其三〕》一诗,教师可以引导同学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写这首诗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有哪些思索。
2.可从《卖炭翁》诗原来的题注“苦宫市也〞为切入点,质疑:卖炭翁生活的苦表现在哪里?宫市又给他造成了哪些苦难?【学习举隅】1.解释加点词。
(1)决.狐疑(2)向使..当时身便死(3)伐.薪烧炭(4)何所营.(5)心忧.炭贱愿天寒(6)手把.文书口称敕.(7)回车叱.牛(8)惜不..得.(9)系向牛头充.炭直.2.《放言五首〔其三〕》一诗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3.《卖炭翁》中,哪些方面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贫困?。
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唐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首唐诗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首。
在大唐,发展机会最好的地方,不是江浙沪,也不是北上广,而是长安和洛阳。
在1221年前,一位16岁的翩翩少年来到长安,想出人头地、一鸣惊人——(白居易16岁求达故事,涉及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故事中的少年你知道谁吗?(对,白居易)今天,我们就走进白大师的《卖炭翁》,一起感受下大唐的世态冷暖。
(二)白居易个人经历及其写作背景白居易(772新郑———846洛阳),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文化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虽生于官宦之家,却从小过着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
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白居易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聆听过无数灾民的哀嚎,也在兵荒马乱中饱尝家贫多故、飘零无助的苦痛,由此,他默默立下了一生的志向:我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凭借1%的天赋和99%的汗水,白居易活跃在中唐政坛,官至左拾遗。
当时的中唐政坛,最大的毒瘤莫过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
白居易一上任就对这些霍乱朝纲的权豪重臣们进行了尖锐抨击,白居易敏锐地觉察到眼下正是实现自己“为民代言”的绝佳时机,于是日吟夜唱,将继承杜甫现实主义诗风的新乐府运动推向了最高潮。
这期间,传唱最广的作品就是讽喻诗《卖炭翁》(三)题解“苦宫市也”,即苦于宫市。
唐德宗时期,公众所用之需,不再经官府承办,而是由宦官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正确把握字词义,熟读成诵。
2.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
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3.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领会诗所表达的中心。
教学重难点:1.了解《放言五首》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2.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
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有这样一位诗人,只要我们一提到杨玉环、琵琶女,就知道到他是——白居易。
白居易用他的妙笔让杨玉环等人物活跃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那么,他的笔下,还有哪(nǎ)些人物驻足于历史的长廊?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白居易的《卖炭翁》,走进他的《新乐府》,去探寻乐天笔下的人物风貌。
二、听读诗歌,分析人物现在,请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同学们勾画诗文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直接描写的句子。
做好简要批注。
通过这些诗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老人形象?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以第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诗句,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形象,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1(2)写面庞、十指,布满灰尘,烟熏火燎的面庞,黑黝黝的十指,这是岁月的痕迹,这是长年累月烧炭留下的痕迹,这是为生计奔波而留下的痕迹。
(3之行也》中说道:“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像“卖炭翁”这样的年迈老人,正常的社会,应该把他养起来,然而他还在整年的辛苦劳动,读到这里难免一阵心酸。
【板书:烧炭为生、劳苦年迈】(1该希望天气暖和,“心忧炭贱”,可是卖炭翁把解决一家人衣食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这车炭之上了,所以他即使冻得瑟瑟发抖,也还是希望天气再冷一点、再冷一点。
宁肯自己忍受加倍的寒冷,也想能多买一点炭钱。
这种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深刻地表现出卖炭(2)这一点与白居易《观刈麦》是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心理如出一辙。
七年级卖炭翁教案
七年级卖炭翁教案七年级《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卖炭翁的悲惨遭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描写人物形象和揭示社会现实的诗句。
3、背诵并默写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体会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特点。
理解诗歌主题的深刻性。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往往十分艰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卖炭翁》,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初年。
当时,唐宪宗李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派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名为“宫市”,实际上就是公开掠夺。
白居易对这种社会现象深感不满,于是创作了《卖炭翁》这首诗,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四)精读诗歌,赏析形象1、分析卖炭翁的形象诗歌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卖炭翁的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些描写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生活状况?(长期劳作,生活艰辛)除了外貌描写,还有哪些语句能表现卖炭翁的艰辛?(“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勤劳、贫苦、善良)2、分析宫使的形象诗歌中是如何描写宫使的?(“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宫使的行为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特点?(飞扬跋扈、蛮横无理)(五)深入探究,理解主题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卖炭翁的外貌和宫使的穿着形成对比,突出了卖炭翁的贫苦和宫使的骄横。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全诗;(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掌握;2. 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的理解;3.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古代背景和文化常识的理解;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2. 学生预习《卖炭翁》诗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文中的古代背景和文化常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悟诗文中的情感,体会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2)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诗文。
6. 课后作业(1)朗读、背诵《卖炭翁》全诗;(2)写一篇关于《卖炭翁》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情况。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2. 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写作能力,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炭翁》全文;(2)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鉴赏能力;(3)学会朗读、背诵,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懂得珍惜美好生活,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卖炭翁》;(2)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3)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从诗歌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句子;(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学会感恩。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炭翁》;2.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共鸣。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同情弱者的情感。
(2)懂得珍惜美好生活,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2)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古代社会背景的理解。
(2)诗歌中寓意和深层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卖炭翁形象。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卖炭翁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卖炭翁的生活环境。
(2)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阐述卖炭翁的艰辛与善良。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同学们认为课文中的卖炭翁具有哪些品质?(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5. 情感延伸:(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劳动人民的尊敬和关爱。
(2)布置课后作业:以卖炭翁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卖炭翁形象的关注和关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卖炭翁的生活艰辛和善良品质。
(2)通过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古代社会贫富差距,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了解卖炭翁的生活状况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同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炭翁》的文本。
2. 生词和句子翻译的参考资料。
3. 修辞手法的讲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炭吗?炭有什么用途呢?(2)介绍卖炭翁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引发学生对卖炭翁的同情和关注。
2. 朗读和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生词和句子的理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如“炭”、“翁”、“烟雾”等,并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如“炭翁运炭去,烟熏泪流满面。
”等,理解其意义和表达方式。
4.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
(2)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色的文字。
5. 讨论和分享:(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
6. 总结和拓展:(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修辞手法,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教案标题:《卖炭翁》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卖炭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卖炭翁》的情节和内涵,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2. 教学难点:从《卖炭翁》中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寓言故事《卖炭翁》的情节和主题,并简要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习(30分钟)2.1 细读课文,理解故事主题和情节。
2.2 分小组讨论,找出故事中的核心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3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
3. 拓展(15分钟)3.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创作一篇类似的故事,探讨劳动的重要性。
3.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课本《卖炭翁》2. 小组讨论的素材卡片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小组合作的表现。
2. 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和创造性。
六、板书设计《卖炭翁》教学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阅读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卖炭翁》的情节和内涵教学难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故事和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劳动的意义。
2. 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亲身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价值。
教案修改时间:2022年11月30日。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炭翁》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背诵并默写《卖炭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卖炭翁》的朗读与背诵。
2. 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3. 诗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炭翁》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词句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句,解释生僻词语。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中对卖炭翁劳动的辛勤和生活的艰辛的描绘。
(2)引导学生从诗中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6. 背诵与默写(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检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情况。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主旨和价值观。
8. 课后作业(1)让学生整理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写成学习心得。
(2)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卖炭翁》全文。
(2)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
(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增强语感和记忆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爱和同情。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审美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解释、修辞手法等。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合作探究。
3. 实践法:朗读、默写、表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卖炭翁”这个故事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大意。
(2)标注不理解的词语,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提问。
3. 讲解分析:(1)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主题思想和时代背景。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实践环节:(1)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语气、节奏等。
(2)默写练习:让学生默写诗歌,巩固记忆。
(3)表演创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诗歌相关的表演节目。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卖炭翁》的读后感。
(3)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白居易的诗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炭翁》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默写课文《卖炭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炭翁》的字词理解与掌握。
(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 朗读法: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和表达的情感。
4. 表演法: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炭翁》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卖炭翁》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查阅字典或参考资料。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分析与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朗读与表演:(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美妙和表达的情感。
(2)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卖炭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炭翁》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介:《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
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
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
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卖炭翁》,进一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读懂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情境诵读,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3、用叙事的手法凸显主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诗人1、师:同学们,唐朝是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最负盛名的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王白居易。
你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那时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比较多。
)2、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这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就跟随白居易来认识一个人——(指课题,生齐读。
《卖炭翁》)3、师: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歌写的是一位以卖炭为生的老汉。
)师:你怎么知道课文写的是一位老汉呢?(从“翁”字看出来的,我查过字典,“翁”就是“老汉”的意思。
)4、师:非常正确!以人物为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
让我们一同随着作者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卖炭翁》这首诗歌,仔仔细细读上4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研读人物刻画的关键词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揣摩作者情感
(1)、根据文章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遭遇——“苦”。
有哪些苦呢?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这苦也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苦,运炭是困苦,炭被抢是悲苦。
落实到具体词句:烧炭艰苦--“满面……食指黑”;(外貌)
(3)、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对他们寄予的情感:
卖炭翁—“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宫使—“恨”(一系列动词描写)
(4)、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你从中读出什么。
衣衫单薄不能暖身,却希望炭能卖个好价而期待着天寒。明知挨冻却甘愿受苦,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这反映出社会给劳动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压。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苦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作者的爱憎也在此句中分明体现。
2、运用多种方法朗读诗歌。
3、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本
决——判断、决断(孔子不能决也)
狐疑——怀疑(满腹狐疑)
向使——假如、假使
4、赏析诗歌内容
(1)诗中共举了几个例子?
周公、王莽(反面)试玉、辨材(正面)
(2)作者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
这里通过正反说理,寓哲理于形象之中,最后告诉我们: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从整个历史的角度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时间未到,要检验一个人的品质是很难的。
诗人借此安慰朋友,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发泄了自己内心的不平。这种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以通俗语言说出人生哲理没,真是小中见大,耐人寻味!
(3)作者想借助本诗说明什么道理?
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地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
5、背诵这首诗。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三首诗,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他出生书香门弟,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辨别声韵,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在因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时,关心民间疾苦,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也有所反映)讽喻诗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唐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放言五首》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手段
朗读法讨论法
PPT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放言五首(其三)》《卖炭翁》教案
课题
一一、白居易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正确把握字词义,熟读成诵。
2、了解《放言五首》以议论为诗的表现手法及其典故在诗中的作用。
3、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领会诗所表达的中心。
二、学习《放言五首》(其三)
1、看注释,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这诗是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三、学习《卖炭翁》
1、题解
《卖炭》一诗原来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2、介绍“宫市”:(结合书下注释)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ppt投影书上宫市)
5、朗读。
6、小结。
卖炭翁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应该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无法实现,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卖炭翁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辛劳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这就是白居易为我们揭示的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也看到了他实践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7、拓展:卖炭翁的遭遇是一个个别现象吗?
根据史书所记,当时这样的饱受宫市剥削压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这首诗歌就是通过卖炭翁被掠夺的个别,反映了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的一般,那么,卖炭翁这个形象是完全真实还是作者完全的虚构呢?应该说,白居易是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了艺术想象,加工创造出这个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却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原型:
《资治通鉴》:“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无情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而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怜的卖炭翁形象,千百年后仍然普遍为人们了解。
《顺宗实录》卷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运炭困苦—“衣正单”、“一尺雪”、“晓驾”、“碾冰辙”、“牛困人饥”、“泥中歇”;
被抢悲苦—“惜不得”(心理)
(2)、用一个字概括宫使的形象,那就是——“霸”。
落实到具体词句:横冲直撞、趾高气扬------黄衣、白衫、翩翩(外表)
仗势凌人、蛮不讲理------把、称、回、叱、敕、牵、系(行为)
交易不公(炭直)------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
四、作业
1、背诵、家默这两首诗。
2、将《卖炭翁》改写成一个500字左右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