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6期下旬刊(总第484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6,2012
(CumulativetyNO.484)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
张昳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北京 100097)
【摘要】平安并购深发展是迄今为止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本文主要回顾平安并购深发展事件的过程,并简略分析了并购动因和并购后的影响,认为此次并购是一次双赢的结果,尤其对于平安来说,是实现其综合金融梦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深发展 平安 并购
2012年4月26日,深发展吸收并购平安银行相关方案获得监管机构的正式批复,深发展将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在两行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将正式合并为一家银行,合并后深发展的名称也将由“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至此“深平恋”终于圆满。平安并购深发展作为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金融并购案,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深发展背景回顾及并购动机
深圳发展银行有着十分辉煌的过去,它是我国第一家发行公众股并公开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三个第一,在20世纪末曾一直是中国股市的风向标。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深入以及竞争环境的改变,深发展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说深发展的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本充足率不足等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尤其是没有完善的资本补充机制,使得深发展它至今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小的。为了弥补资本金不足的缺陷,深发展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新桥。新桥有着先进的国际管理技术,通过对深发展业务管理体系的改革,使其自2004年到2009年净利润不断增长(除了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逐年上升,实现了内涵式的增长。
但深发展始终被资本金不足的阴霾笼罩着。新桥接管期间,由于资本金不足,深发展的增发、配股或发次级债均受到严格的限制,只能依靠盈利的积累来一点点地充实资本金和覆盖拨备,限制了其扩张速度,极大地影响了深发展的赢利水平。
而到2009年,新桥持有的深发展股份的5年锁定期就要到期,新桥是一家私募股权性质的公司,主要以获得高额溢价为目的,并且其母公司面临着资金困境,不可能长期持有深发展股份。因此深发展需要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深发展若选择平安,一方面能够缓解资金压力问题,获得长久的资本支持,充分提升其资本实力与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平安集团全国的销售网络、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强大的后台系统等优势,实现外延式的增长。
二、中国平安背景回顾及并购动机
中国平安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集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金融集团。它始终怀有综合金融的梦想,其目标是实现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主业的均衡发展,打造“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但是2009年的中国平安的年报数据显示,其银行净利润仅占公司净利润的7.4%,而保险业务净利润所占比例近75%,这意味着平安集团银行板块和投资板块比重偏小,有待加强。平安集团一直都有拓展银行板块的愿望,平安银行就是平安集团入主银行业成功的案例,当然平安集团在扩张银行板块也曾遭受了很多失败,例如在2006年收购广发行失败,2008年投资海外富通亏损,亏损额高达200亿元,但是巨额的损失并没有阻止平安集团向银行业扩张的脚步。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银行业在平安集团的发展空间大
发达国家经验显示,银行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我国经济长期平稳高速增长,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将2009年和2010年中国平安的年度报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2009年银行净利润占比仅为7.4%,而2010年将深发展作为其联营企业后,银行业务净利润增幅1.67倍,占比约为16%。
(二)平滑投资收益波动的需要
平安集团三大主营业务中,保险和投资对于资本市场的表现要求较高,而银行业则比较稳定。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资本市场疲软,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严重亏损,而证券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投资收益亦大幅下滑,幅度高达60%以上,唯有银行业表现相对良好,净利润仅下降了6%。通过加大对银行业的投资,分散经营风险,平滑投资收益,利于平安集团整体业绩的稳健增长。
(三)混业经营的需要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发展的主流。面对已混业经营的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国的金融机构需要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2008年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中也意味着混业经营也将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平安集团以保险为核心,保险是其主营业务,银保合作能够增加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规模,扩大保险资金收入,但目前在我国的银保合作中,保险公司一般处于弱势地位,通过收购银行,保险公司可以提高银保业务的利润水平,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并且深发展的营业网点近300家,基本覆盖了华东、华北、西南、华南地区,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这些城市也是平安保险业务的强势区域,区域交集为协同效应提供更大的可能和更高的效率。
所以在2009年新桥持有的深发展股票限售期已经到期,新桥有意退出,深发展又需要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平安并购深发展具有可行性。
三、并购过程
此次并购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在得到保监会、银监会、商务部反垄断局的批复后,平安受让新桥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股份,占深发展目前总股本的16.76%,同时平安向新桥定向增发2.99亿股平安H股作为对价。此时通过收购新桥持有的16.76%的深发展股份再加上该交易前平安已持有的4.68%的股份,平安共持有深发展21.44%的股份。
170 Times Finance
2010年6月28日,在证监会的同意下,深发展银行向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80亿股,平安寿险以现金人民币69.31亿元全额认购。至此,对于深发展而言,其资本充足率上升为10.41%,核心资本充足率上升为7.2%,达到了新的监管标准,为深发展今后业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中国平安而言,中国平安目前持有的深发展股比例达到29.99%,为今后深发展和平安的整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平安集团以90.75%的平安银行股份和现金26.92亿元作为对价,认购深发展以非公开方式定向增发的16.39亿股份。中国平安成为深发展的控股股东,共持有深发展52.38%的股份,并且深发展持有平安银行90.75%的股份。之后,深发展向平安银行的小股东提供对价方案,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原平安银行将注销法人资格,深发展将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四、并购影响
对于深发展来说,资产规模迅速扩大,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年度报表显示,两行合并后一般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都有了较快的增长,两行合并日均存款增速超过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同时各项业务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赢利能力稳步提高,生息资产规模稳健增长,非利息收入比例持续提高,收入结构得到改善。不良贷款比率进一步下降,拨备覆盖率大幅上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达到了监管的标准,深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今后深发展实现外延式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平安集团来说,平安集团获得了一个拥有全国性牌照的上市银行,是我国保险业内第一家实现全国性银行控股权的公司,自深发展被并入平安集团后,平安集团资产规模显著上升,银行板块大幅增强,对集团利润贡献度显著增加,2011年度银行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176.8%,占比近四成。同时交叉销售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丰富的产品线不仅增强了客户的忠诚度,而且不断提升平安品牌的影响力。对于平安集团来说,银行、保险、投资均衡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保险提供了丰富的现金流,但利润相对较少,保险资产的投资收益依赖于资本市场的表现,波动比较大,存在较高的系统风险;而银行业创造了较高的利润,但需要充足的资本作为支撑,并且可以在保险业务面临风险的时候作为后盾给予缓冲;投资业务是高风险高收益,可以作为对保险银行等基本业务的补充,是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总之,实现对深发展这样一家具有规模的全国性的上市银行的绝对控股,符合中国平安综合金融的战略目标,有利于推进三大业务更加均衡发展,银行板块将在平安实现综合金融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飞.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的市场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11(05).
[2]李聪.平安集团:深发展最好的归宿[J].中国企业家,2011(09).
[3]张剑.平安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北大[D].北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0.
作者简介:张昳丽(1988-),女,安徽怀远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责任编辑:刘晶晶)
的规律,将不适的合组织的成长和的发展需的要的员的工释放的于组织的之外,同时将的外部市的场的压的力传递的到组织的中,实的现对银的行组织的内人力的资源的的激活,防止人的力资本的的沉淀的或缩水,最大的限度地的确保商的业银行的组织内的人力资的源的合的理流动的和优化的组合。在流动的方式上的应力求的多样化,目前的运用比的较多且的成功率的较高的的方法主的要有末的位淘汰、竞聘的上岗、岗位轮的换等,通过这的些方法的的运用,尽可的能改善的或缓解的商业银的行人力的资源在的专业部的门内的结构不的合理的现的状。
(三)建立绩酬联动的分配机制,优化人力资源激励政策
银行应该的尽快建的立适应的现代商的业银行的运作的的绩酬联的动分配的机制,的完善收的入分配的制度,的实行以的岗位工的作内容的为依据的,以绩的效成果的为导向的的收入的分配制的度。通的过工作的岗位技的术的复的杂程度的来确定的系数,使各员的工的工的资计算的更加科的学化、合理化的,充分的体现公的平原则的,以便的调动员的工积极的性和创的造性。要明确的银行员的工责任的和权利的,对银的行的管的理人员的,他们的的收入的应与其的经营业的绩直接的挂钩,实行年的薪制或的其他把的个的人利益的与企业的长远发的展紧密的联系在的一起的的收入分的配制度的,以形的成长期的有效的的激励和的约束机的制。对的于一般的员工,的根据其的所在岗的位的工的作职责的和内容的及员工的的业绩、贡献的程度确的定工资的收入,使一般的员工的的收入来的源不再的单一。再者,在员工的晋升方的面,可的以利用的职称晋的升或者的级别提的升等方的式对员的工的工的作表现的给予肯的定和认的可。如,设立的利率分的析师、汇率分的析师、财务总的监等级的别,在的对员工的成绩肯的定的同的时,还的可以起的到比较的大的激的励作用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又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第一资源因素”。商业银行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要以实现建设银行发展战略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业务发展、围绕业务发展配置资源的理念,抓住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坚持“依法合规、政策连续、重点突出、创新制度、稳步推进”原则,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关键人才队伍培养,以人力资源基础管理水平的改善促进人力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发挥培训基础性支持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员工幸福感和自豪感,实现建设银行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的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持续不断地为业务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沈如军.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13.
[2]王均计.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改革探讨[J].金融论苑,2010(04).
[3]庞月瑛等.中国工商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金融论坛,2006(12).
作者简介:谢芬(1977-),女,经济师,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研究方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刘晶晶)
(上接第160页)
Times Finance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