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组织的演变 (《国际组织概论》PPT课件)
专题13 国家与国际组织(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从国家的本质 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角度
内容
民主与专政
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作为国家制
民是的主服。具务有于统鲜治明阶的级阶级性,度 相 政的互民依主存,,其凡实实质行是民在主统制治度阶的级国范家围,必内然,按包括照一多定数阶人级的的意民志主,实,现 同国时家包职括能对其。民他主阶与级专的政专
①美国的民主政治日益脱离公众的意愿和社会需要 ②美国是一个实行资产 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 ③美国两党制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 的机制保障 ④美国政治制度的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美国两党的政治斗争日益激烈,难以解决美国社会问题,不
总统制
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行使 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政府由当选总统组织产生,对总统负责;
半总统制
总统由选举产生,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 向议论而不是向总统负责
典型国家 法、德、意 日、加、澳 日、德、意 美、韩、墨 法、俄、乌
规 ①凡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一定是议会制;②凡实行总统制政体的一定是民主共和制;③实行民主共和制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专题十三 国家与国际组织
1 命题规律 备考策略
2 体系构建 循纲记忆
3 核心突破 素养达成
4
典例精练 素养养成
命题规律 备考策略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课件(国际组织)

主权国 家与联 合国的 关系
(二)联合国主要机构(了解) 综合探究(二)
大会 组成 职权
安理会
经社 托管 国际 秘书处 理事会 理事会 法院
性质
产生 运作
(二)联合国主要机构
组成 职权
性质 产生 运作
注意
大会
全体 会员国
广泛
审议 机关 一国 一票
国际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
日内瓦万国宫(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
一、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二、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
1、国际联盟的作用
问题:国联成立后,主要面临哪两大任务? 对国际联盟的作用,如何评价?在国联成立初期, 在制止侵略、维护和平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两大任务:①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 ②处理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方面 的问题。 评价:①国联倡导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 争端,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民主化趋势,并在 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②国联初期,在制止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 面有所作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利用联合国的国际网络,世界卫生组织监控着全球的传 染疾病信息的收集工作,编辑着可比较的健康和疾病统 计材料,为安全食品、生物和药物制品制定国际标准, 同时它还肩负着对污染致癌物评估并为全球抗艾滋病毒 /艾滋病工作起了组织引导作用。
• 中国维和部队
•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需2/3 多数的 情形
安理会
5+10
维护国 际和平 唯一有 权采取 维和行 大动国一致
原则
弃权不 算反对
经社 理事会 54个 理 事国 提建议 拟草案
1.国际组织的概论 《国际组织》 马工程

3. 观察员制度还是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其他国际组织事 务,扩大国际合作和影响的重要途径。
(二)观察员的权利
观察员的权利
列席会议权
获取和散 发文件权
通过在会场外或 会议期间的游说, 对与会代表产生 影响,进而在决 策终端施加影响。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种类划分
依据成员国的地理范围划分
依据组织的约束力划分
全球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
约束性国际组织 非约束性国际组织
二、国际组织的特征
国际性:成员国的国际性;活动领域和作用范围的国际性 工具性:国际组织是组织成员实现其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工具 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靠成员缴纳的会费或捐款 制度性:不同于多边国际会议,必须根据本组织的章程,履行组织 成员所议定的职责,以达到成立该组织的目的 独立性:拥有自己的法律人格和独立意志
运行规则能确保国际组织履行其职权范围内的行动及对成 员的约束力。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
A. 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 国家之间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 通过派出代表共同讨论的方式,为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 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集会。 与国际组织区别: 没有常设机构
与国际组织的联系:
国际机制通过国际组织的实体 机构运行。
国际组织是国际机制的协调者、 维护者和监督者。
国际机制并不完全依赖于组织 实体而存在。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
C. 国际组织与国际道德
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崇尚和平, 友好合作,追求美好政治理想的愿望;
伴随国际组织的发展,国际合作开始逐渐从突出国家利益、 国家主权的地位转向关注国际道德与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PPT课件(第1课时)

愿知识与您相伴 让我们共同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联合国旗帜
联合国徽记是一个从 北极俯瞰的世界地图, 周围是两枚对称的橄榄 枝。
联合国旗帜的颜色为 浅蓝色,其中是一个白 色的联合国徽记。
联合国有这么多成员国,各国语 言大不相同。那么,联合国用什 么语言开展工作呢?
联合国有一些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主要的审议、 决策机构,拥有广泛职权;平安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 和平与平安的重要责任;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要推动 经济、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法院用于和平解决 国际争端;秘书处由秘书长及办事人员组成,负责日 常工作,秘书长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懂得了什么?
可爱的同学,找资料眼 睛累了吧!长时间屏幕,眼 睛会干涩、酸痛、疲劳的。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远眺图是利用心理学 空间知觉原理,在一张二维 空间平面上,强烈显示出三 维空间的向远延伸的立体图 形,远视和视力良好的人在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情况下引 起的视力疲劳,可以通过此 种方法获得一定的缓解。
远眺图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在能把远眺图都看清的位置,熟悉 一下最远处几个框细微的纹路,
第二步、然后逐渐加大距离至远眺图最远处的几 个框处于模糊与清晰之间的位置停止。
第三步、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 开始远眺,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的感 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最远处几个框每一层 的绿白线条。
美洲国家组织 现存区域性组织中历史最久的组织。 其起源可溯及19世纪初期中南美独立 解放战争。1826~1889年,美洲国家曾 举行过11次国际会议,导致“美洲共和 国国际联盟〞的成立。在此后将近60 年中,美洲国家会议先后通过了一系 列条约和宣言,并使该组织的职能从 偏重商务逐渐扩大到了政治、司法、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到1948年, 在波哥大召开的第 9届泛美会议,通过 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波哥大宪 章?〕,将该组织确定为当下的名称即 “美洲国家组织〞。它的总部设在华 盛顿,到1982年7月,有成员国31个。
第五章 国际组织的政治与安全功能 (《国际组织概论》PPT课件)

(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社会防扩散体系的基石和核心。 三大支柱:核不扩散、核裁军、和平利用核能。 积极作用: 核扩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止。 世界上七个地区已宣布为无核区。 主要挑战: 大国的核战略和核政策、地区安全困境、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
(二)国际原子能机构
1957年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立,总部在维也纳。
裁军谈判会议主要议题: ① 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 ② 防止核战争及一切相关事项; ③ 防止外层空间的军备竞赛; ④ 制定有效的国际协议以保证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
用核武器; ⑤ 关于新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和包括放射性武器在内的武
器新系统问题; ⑥ 关于综合裁军方案和军备透明度问题。
三、促进军备控制
三、维持和平行动的创新
维和理念与原则的创新:强调公正性和积极自卫 维和行动的机制创新:维行待命机制、建设和平委员会 维和行动的能力建设:加强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合作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安全功能
一、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1.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 国际原子能机构 3.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4. 无核区建设 5.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赋予了安理会应对威胁、破坏国际 和平与安全而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权力。
• 国际组织使用武力的方式: (1)维和性介入,主要目的是制止冲突,在争端各方之间 实现停火,其维和行动必须是中立的。 (2)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第三方军事力量直接介入。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维持和平功能
维持和平行动
• 指导思想:“预防性外交”和维和三原则
• 主要应对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区域性国际冲突,或 “由于非殖民化过程而出现的权力真空状态”,发挥“公 正客观的第三者”作用,为平息冲突、恢复和平创造有利 条件。
国际格局的演变及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国际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
2、确立标志:①巴黎和会1919.1—1919.6性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主要参加者:英(劳合·乔治)、法(克里孟梭)、美(威尔逊)。
签订包括对德《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形成。
②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美日九国中心议题(目的):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其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毛泽东:“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作用: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3、存在矛盾:①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②、分脏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③、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结束:二战的爆发。
附:慕尼黑会议1938.9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主要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附:①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主要参加者:美国总统F.D.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W.L.S.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
内容: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
《开罗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国际组织概述 PPT课件

6
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是国家之间国际合作的一个法 律和组织形式,具有承担国际权利与义务的能力。 国际行为和结果 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国际交往的工 具及国际合作的有效路径,一种新兴且重要的角色,影 响国际社会组织化进程。
7
是一种跨国界的以促进国际合作与理解为目标的多国机构, 凡是两个以上的国家,其政府或民间团体、个人基于某种目 的,以一定协议形式创设的各种机构。
The UN has used the term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nstead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clarity.
21
The first and oldest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is the Central Commission for Navigation on the Rhine, created in 1815 by the Congress of Vienna.
25
作业:
1.第三世界; 2.不结盟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
4.八国集团
7.欧盟
5.二十国集团
8.北大西洋公约
6.联合国
9.东南亚国家联盟
10.世界贸易组织 11.亚太经合组织 12.绿色和平组织
13.石油输出国组织
Not al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eek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24
Question
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4 国际组织概况

目的性
组织性
自主性
4、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成员的性质
成员
政府间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 代表:联合国、世贸等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团体或公民 代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按照地理范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典型代表
世界性国际组织:联合国
(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 ) 区域性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 军事、经济利益,或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 民族背景)
东盟“10+3”和“10+1”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
3、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中国与欧盟
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
• 小结: • 4个主要特征:国际组织的四个主要特征即 :①跨国性、②目的性、③组织性、④自 主性。 • 3个类型:国际组织3种不同划分方法:① 按照成员的性质分、②按照地理范围分、 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 2个方面:即国际组织具有正面作用和局限 性两个方面 • 1个基本立场:即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是独立自主
国际社会的构成
类型 主权国家
(最基本成员)
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与地区的区别: 是否拥有主权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权利: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 义务: 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国际组织
(主要成员)
上海合作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名称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 国际奥委会
国际红十字会与 红新月会联合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PPT教学课件(第3课时)

国际组织的意义
国际组织在推动国家之间广泛的 交流合作、解决矛盾纠纷、促进和平 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二: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总部
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
联合国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 用。
中国代表董必武在 《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在联合国的讲坛上
2015年,习近平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 念活动,表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结合中国参加联合国活 动的具体例子,谈谈你对习 近平主席这句话的理解。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当代国际 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成员包括中国、阿根廷、 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 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 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 英国、美国和欧盟。二十国集团聚集了世界 主要经济体,影响和作用举足轻重,也身处 应对风险挑战、开拓增长空间的最前沿。
阅读材料,并结合你了解到的信息,说说联合 国主要机构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 绝大多数。
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
这六道弧线像什 么?这样的标志有什 么含义?
活动园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截至 2019年1月,该组织有164个成员。请结合下图,谈谈 中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 个国家,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在 国际事务中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代表共同发声。
国际组织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 (League of Arab States -- LAS),是阿拉伯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地区性组织之一。
1944年9月,在埃及倡议下,阿拉伯各国外长在亚历山大港举行会议,拟订了《亚历山大议定书》,并决定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
1945年3月22日,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和约旦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拟订并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
阿盟的宗旨是:密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各成员国在经济、财政、交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国籍、护照、签证、判决的执行以及引渡等方面密切合作;成员国相互尊重对方的政治制度,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成员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条约和协定对阿盟其他成员国不具约束力。
阿盟宪章规定,阿盟总部的永久地址设在开罗。
由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1979年3月31日,阿拉伯国家外交和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将阿盟总部迁往突尼斯。
1990年10月31日,阿盟总部迁回开罗。
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阿盟首脑会议)是阿盟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阿盟和阿拉伯国家的最高级别会议,主要商讨地区性重大问题。
阿盟的领导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每年3月或10月各举行一次例会,也可应两个以上成员国的要求随时召开特别首脑会议。
理事会由成员国轮流主持。
理事会形成的决议对所有成员国均有约束力。
它下设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社会、法律、阿拉伯石油专家、新闻、卫生、人权、行政和财政事务等机构。
秘书处负责执行理事会决议,设秘书长1人,由副秘书长和秘书长顾问组成的委员会协助其工作。
阿盟其它组织机构还有:联合防御理事会,经社理事会等。
现任秘书长埃及人阿姆鲁·马哈茂德·穆萨(Amr Mahmoud Moussa) 。
国际组织概论

1、最惠国待遇:一成员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是世贸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世贸组织成员方。
2、全球性国际组织:指那些组织宗旨涉及世界性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般由主权国家政府参加的国际组织。
3、协定性组织:特指由政府间条约或协议(即组织法)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组织机构完善并有实际运作能力的组织,也是在国际法上享有主体资格的组织。
4、论坛性组织:主要表现为国家间定期会议的论坛形式,用以协调成员国的立场,制订共同的规则或政策,但通常不具备有操作能力的组织机构,一般也缺乏条约性的组织章程。
5、国际组织的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机构设置、行政职权划分和行政权力运行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6、沟通理论:在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条件下,传播与交流是国际组织的“黏合剂”;靠传播与交流,一个社会集团就能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视角和共同的行动。
7、纵向的权力分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在环境保护、打击犯罪、遏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方面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权力开始从民族国家向国际组织转移。
8、横向的权力分流:各国人民要求民主的呼声不断上升,政府对社会的管制大幅度放松,政府的权力开始向社会让渡。
9、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是指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
其共同任务是:保护生产国和输出国的民族利益、稳定世界市场的价格和供需平衡,从自然资源的开发中取得公平合理的收益,以便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10、连带危机:挑起战争的一方在战争准备或战争期间与第三方发生的危机。
这种危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而迫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11、国际组织的特点:(1)没有固定的居民和领土。
固定的居民和领土是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而国际组织是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组合起来,没有固定的居民和领土。
(2)非主权性。
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创造的产物,是主权国家间的组织,它本身没有主权。
(3)非强制性。
国际组织的非主权性决定了国际组织的非强制性,它主要依靠成员国的自觉执行和国际舆论的压力。
《国际组织》-完美课件PPT-统编版ppt

1、主权国家的地位、分类、构成要素、 基本权利与义务; 2、国际组织的含义、地位、类型及作用; 3、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作用; 4、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
国际 社会
主 要
主权国家 (190多个)
成 员 国际组织
还有,30多个地区。
2.地位: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3.分类
《国际组织》-优质PPT统编版【精品 课件】
按照主体成员划分 按照活动区域划分
政府间 主权国家 非政府间 民间团体或公民 世界性 全球范围国家 区域性 特定区内的国家
《国际组织》-优质PPT统编版【精品 课件】
判断下列国际组织的性质
世界性 政府间
区域性 政府间
①独立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和控制
(对内完全自主性和对外排他性)
②平等权: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③自卫权: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防御:国防建设;自卫:抵抗入侵)
④管辖权:管辖其领域内一切人和物的权利
➢消极作用: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的控制,带有强权政治
和霸权主义色彩,有局限性。
注意: 由于各成员力量大小不同、利益复杂,特别是某些大国利用国际组织 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的作用是有限的。
《国际组织》-优质PPT统编版【精品 课件】
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联合国? (历史、构成、功能等)
(对人:本国公民和侨民;对物:含驻外使馆)
《国际组织》-优质PPT统编版【精品 课件】
国际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4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
【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本着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东盟成员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扩大到10个成员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东盟观察员国。
东盟10国总面积444万平方公里,人口5.76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5062亿美元,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 的简称,是苏联解体时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组织。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同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苏联其他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
了解国际组织ppt课件

国际组织--联合国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 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 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 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 合国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中国是联合国创 始成员国之一。联合国的行政首长是联合国秘书长,当前由潘基文担 任。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 联合国共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 语和西班牙语。 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 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国际组织
还有更多的国际组织,等待我们去了解、去学习! 同学们可以通过书籍、网络、去查询更多资料。
非洲联盟 欧盟 北约
东盟
互动问答
1、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
答:1945年
2、现作联合国秘书长是谁?
答:潘基文
3、联合国使用哪几工作语言?
答: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互动问答
开放电信业 开放农业品市场 降低关税 开放法律、医疗、教育业 开放零售市场 。。。
国际组织--绿色和平组 织
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国际环保组织,旨在寻求方法, 阻止污染,保护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大气层,以及追 求一个无核(核武器)的世界。其宗旨是:同世界 上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至2008年,成 员已达161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联合国联合国保护自然遗产世界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组织国际组织联合国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旗下专门机构之一成立于1946年11月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在其主管的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等业务范围内设立了十多个政府机构及许多大型合作计划以推动国际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早期国际组织思想的出现
主张用联合的方式、和平的方式避免战争,将建立国际性永久机 构或世界政府作为救治社会的良方,
早期国际组织思想
• 但丁:《论世界帝国》,“人类统一体”“联合统一的世界各 国”,建立能够维持和平的国际组织。西方政治学著作中发此 倡议的第一人。
• 庇埃尔•杜布埃:《收复圣地》,所有基督教国家组织到一起, 通过仲裁解决彼此间的争端,以防止战争,任何一国不遵守共 同协议就用军事制裁的办法使其就范。现代制裁办法的先驱。
三、二战后的其他国际组织
1. 许多经济合作性质的国际组织的建立。
2. 地区性国际组织迅速增加,成为国际组织体系的重要部
分。原因:
A. 两大阵营对抗,地区性同盟组织建立成为重要载体。 B. 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重振欧洲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西
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C. 发展中国家间的联合自强也是二战后地区组织发展的重要
好关系; ③ 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
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④ 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二)联合国的原则
(1)成员国主权平等。 (2)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4)不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 (5)集体协作。 (6)确保非会员国遵行宪章。 (7)不干涉别国内政。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
① 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和常设国际法院 ② 大会及行政院设立的各种专门组织及咨询机关等附属机
关。 ③ 独立性质的机关有常设国际法院及国际劳工组织 ④ 与国联合作的各特殊机关,如国际文化合作院、国际私
法统一院、国际教育影片院等。
(一)国联大会与行政院
(1)国联大会
➢ 沿用了很多世纪以来的各种外交会议模式 ➢ 成员国在大会中均有一票表决权,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
➢ 2003年,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并军事占领。 ➢ 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行径,使联合国这个最大的国际组织的
权威在冷战结束后受到空前的蔑视与挑战,联合国面对霸权 能力有限的弱点暴露出来。
一、21世纪国际组织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的提升。
➢ 二十国集团逐渐取代原来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八国集 团,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首要论坛,并形成了年度性会议的 机制。
功能领域国际合作需求高涨,国际性常设机构协调相互关系要求 日益迫切,直接导致以国际行政联盟为代表的早期国际组织的出现。
一、国际组织产生的根源
(3)现实原因
➢ 工业革命过程中野蛮的原始资本积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间不断发生的战争,以及战争日益巨大的破坏性。
各国政府开始探索新的国际交往和合作的方式,直接导致了以 “欧洲协调”为代表的多边国际会议的出现。
•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和其大臣苏利:设想由欧洲基督教国家组成 联盟,设立由各成员国委派的委员组成总理事会作为最高机关, 以实现和平。
• 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呼吁卷入三十年战争的欧洲国 家制定一项战争与和平法,签订和平条约,以国际法制止战争。
早期国际组织思想
• 彭•威廉:《展望欧洲现在和未来和平》,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各国 按比例委派代表组成“欧洲议会”,裁减军备,由议会和平解决国家 间的争端,在程序上以2/3多数作出决议,以圆桌方式处理席次问题。
3. 欧洲协调期间的会议程序也有所创新,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了 许多新的议事规则。
4. 欧洲协调直接导致了最早的国际行政组织——莱茵河委员会 和多瑙河委员会的出现。
三、国际组织的早期发展
• 最早出现的一批国际组织:
国际行政组织、国际行政联盟或万国联盟
• 主要致力于:各国在共同利益上的实际合作 • 以职能合作为宗旨 • 国际电报联盟、万国邮政联盟
英、俄、普、奥在巴黎签订为期20年四国同盟条约
法国加入成为五国同盟 五个大国主导的“欧洲协调”机制的形成
1912年到1913年 伦敦会议,欧洲协调的最后一次会议
欧洲协调机制的特点与国际组织的产生
1. 欧洲协调规定定期举行会议,使多边外交成为一种较稳定的 体制,从而直接孕育与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
2. 欧洲协调奉行集体反应和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通过大国协 商一致和自我克制,维持了欧洲各国间近百年的和平关系和 欧洲大陆的稳定。
➢ 2009年6月,中、俄、印、巴组成的金砖四国领导人举行首次 峰会,开启金砖合作机制;
➢ 2011年4月,在中国举行的第三次峰会上,南非正式成为金砖 国家的一员,形成了作为新兴国家合作平台的金砖国家机制。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通过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约6%的 份额将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代表性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一)国际行政联盟
国际行政联盟是现代国际组织的先导。
1. 促进了政府间的合作与交往,以专门的和技术性的国际合作 为目的,专业门类、活动领域很广,为各国政府讨论和处理 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渠道。
2. 创立了常设机关——国际事务局。成为当代国际组织秘书处 的前身,使此前不相衔接的国际会议制度化。
原则。
第二节 20世纪的国际组织
一、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 1920年1月10日成立 • 标志着国际组织发展史上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 与 “欧洲协调”相比,组织程度和正式程度都有所提高: A. 在组织结构上,国联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机构,有国际 法人资格的组织; B. 在正式程度上,《国联盟约》作为一项由大会通过的 正式法律文件,对国际安全问题规定了一系列原则、 规则和决策程序。
➢ 文职人员的国际性,坚持独立遴选,由国联任命
➢ 待遇要超常与优厚,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4)常设国际法院
➢ 主要原则:“国家平等”的原则、自愿接受仲裁的原则、仲 裁决议由多数成员决定并尊重少数成员不同意见的民主原则
➢ 仲裁制度进一步完善:
① 裁人改为法官,作为常设国际法院的核心。 ② 法官由国联大会和行政院选举产生。 ③ 法官人数由每成员国最多选择4名改为固定的11名(后来增加
3. “9•11”事件、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及美国次贷危机的 发生,国际社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显现
一、21世纪国际组织的发展
(1)联合国的活动领域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与发展。
➢ 2000年9பைடு நூலகம்,联合国召开千年首脑会议,世界各国领导人一致 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
➢ 目的:到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 水平为标准),标志着联合国工作的重点转为发展问题。
二、国际组织的产生(欧洲协调机制)
时间 1814年3月1日
欧洲协调机制·大事记
英、俄、奥、普四国为继续联合抗法签订了《肖蒙条 约》
1814年
维也纳会议,英、俄、奥、普、法等国最终确定了以 领土分配为基础的“欧洲新秩序”。
1815年9月 1815年11月20日
1818年
俄、奥、普三国统治者在巴黎缔结“神圣同盟”
1944年8月至10月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提出了组建联合国的方案
1945年4月25日 50国代表开始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
1945年6月25日 1945年6月26日
10月24日
通过《联合国宪章》。 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一)联合国的宗旨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①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
1. 产生于1899年、1907年召开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 2. 海牙体系为国际组织走向制度化奠定了基石。 3. 有益的探索并有所创新:
① 会员的普遍性:参加国首次在地域上超出了欧洲 ② 国家平等的原则:平等投票权,一国一票 ③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非当事国也可介入以促使和平解决。 ④ 表决制度的创新:准一致的表决机制,不计弃权票的一致
义的场所 B.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大。
(三)联合国的历史发展阶段
(4)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 A. 联合国的活动遍及全世界 B. 领域广阔,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平衡、裁军军控、地区
冲突、维和救灾、反洗钱、反走私、反毒品、反贫困、 艾滋病防治,还是教育、科技、文化、人权等问题 C. 维和行动已经发展成包含政治、社会、经济、人道主义 等职能的多功能行动,数量和规模大幅提升。
第三章 国际组织的演变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一、国际组织产生的根源
(1)国际组织产生的先决条件:
➢ 由独立的主权国家构成的多国家体系的形成 ➢ 国家间多边交往的开展
直接导致欧洲成为国际组织最初的发源地。
(2)前提条件
➢ 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和国 际交往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世界市场。
(2)行政院
➢ 行政院是国际联盟最重要的机关。 ➢ 最初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 ➢ 职权与大会相同,另外享有开除有关国家成员资格、分配
委任统治地、以及就采取具体军事行动向各国提出建议等 职权。 ➢ “集体一致”的原则
(一)秘书处与常设国际法院
(3)秘书处
➢ 秘书处是国际联盟的事务机关,职员有秘书长、秘书以及办 事员等。
原因。
3. 一些原料生产国际组织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可 可组织、国际咖啡组织等。
第三节 21世纪的国际组织
一、21世纪国际组织的发展
• 21世纪,国际格局与形势均发生新变化:
1. 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改变了南北国家间的实力对比 状况,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
2. 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加强联合,希望通过国际规则的引 领与主导,延缓向新兴市场国家让渡权力。
3. 分设大会与的理事会两个机关,提高了国际组织的执行力。
A. 大会:决策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B. 理事会:执行机构,由被选出的少数会员国代表组成,在大会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