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强化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学习动机通常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学习动机不能替代学习,它只能间接的促进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反作用于习动机,比如当学生学习进步,受到周围人的赞扬和鼓励、获得奖学金等,这些学习甜头又会增强学习动机。
反之,不良的学习效果,会减低学习积极性,削弱学习动机,以至于最终形成学习的恶性循环。
但是,特别要注意:有些时候学习动机水平高不一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换句话说,高强度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都会降低学习效果:动机过强,学生容易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学习目标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思维反而受到抑制,因此这种同学容易出现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失常等状况;动机过弱,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当然学习效果就非常糟糕。
因而,只有明确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用两个案例来说:【案例1】:韩某,男,现在校大三学生。
该生高中时期,学习勤奋刻苦,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进入大学殿堂。
然而,当该生走进大学后,就认为“中学学得太辛苦了,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大学嘛,混混也就过了。
”于是,该生成为了逃课大军中的一员,即使到了课堂也是在和“周公”聊天,晚上还经常通宵达旦地泡在网上:打游戏、看电视剧、聊天……结果期末考试成绩飘红一片,被学校处以学业警示。
现在已被处以3次学业警示,面临退学的境地,该生后悔莫及。
【案例2】:魏某,女,现在校大三学生。
该生家庭贫困,深知就读大学不容易(申请有助学贷款),希望自己能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能力表现毕业后谋求一份好工作,因此一直非常努力。
大一的时候,该生获得二等奖学金。
大二开始,该生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开始用功了,于是倍感压力,更加努力的学习,可是学习的时间是越来越长,学习的效果却越来越差。
结果这一次不仅没有获得奖学金,有一科还是低空飞过,成绩退后20名,该生十分苦恼。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将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其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
随后,我们将分析这一理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运用强化理论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及如何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本文还将探讨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我们将对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本概念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也被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主张行为是由外在的奖励和惩罚驱动的,而非内在的需求或动机。
斯金纳认为,人类和动物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对行为的后果进行学习而得以塑造和改变的。
这种学习过程被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即行为的结果(强化物)会影响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频率。
在斯金纳的理论中,强化物分为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
正强化物是指那些能够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奖励或刺激,如食物、赞扬等。
当某个行为被正强化物所奖励时,该行为在未来的发生频率会增加。
而负强化物则是指那些能够消除或避免不愉快刺激或惩罚的刺激,如逃避惩罚、缓解疼痛等。
当某个行为能够导致负强化物的出现时,该行为也会在未来的发生频率中增加。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还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强化: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
正向强化是指通过给予正强化物来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而负向强化则是通过消除或避免负强化物来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
这两种强化方式在塑造和改变行为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了外在奖励和惩罚在塑造和改变行为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领域中,这一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通过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模式。
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过度依赖外在奖励和惩罚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和适度使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情境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运用1. 引言1.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简介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主要强调个体行为是受到外部刺激和强化方式的影响,通过对行为后果的强化来增强或减弱该行为的发生频率。
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是可预测的,可以通过对强化方式的控制来引导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在强化理论中,强化可以分为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分别指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影响行为的发生频率。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于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管理。
在课堂教学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适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班级管理中,强化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建立积极的强化环境,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管理班级纪律。
通过对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学效果和班级管理水平。
1.2 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在教育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优质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班级管理则是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在当今社会,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范班级秩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功能,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谈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日俱 长 , 素 质 全 面发 展 。这 给 任 课 教 师 留下 希 望 、 寄 托 与欣 慰 。 客 观说 , 有 相 当一 部 分 学 生 , 学 业 状 态 与 成 绩 不 够 理 想 ,时好 时 坏 ,学 习情 绪 波 动 激 烈。 个 性 心 理 特征 不 健 全 。这让 班 主任 或科 任 教 师 很费神 , 也很揪心。 任课 教 师 遭 遇 不爱 学 习 的 学 生 ,并 为 此 深 感 困惑 的心路历程 , 却不是个别现象 。 造成这种教育 生 态 环 境 的原 因很 多 。从 教育 教 学 方 面看 , 与学 生 学 习动 机 的缺 失 不 无关 系 。 中职 教 师 大 多 见 闻过 此 种 现 象 ,也 都 一 边 上 课一边无奈 , 负 重举 步 , 负疚 前 行 。当我们 课 后 , 静 静地思考 时 . 我们 可 以、 能 够 做 到 的追 问 与 反 思 .
者。或许 因为这种激进 , 也 激起 笔者 的兴趣 , 更使 我们 保 持 足够 的理性 。
有机构研究表明 , 学 习 动 机 与学 习成 绩 存 在 明 显 的正 相 关 。在 其他 条 件 等 同 的情 况 下 , 能 否有 效
地 培 养 和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动 机 ,是 教 学 取 得 成 功
的关 键 因素 。 那么 , 学 习 动机 是 什 么 呢? 一般说来 , 学 习 动 机 是 指 激 发 个体 进 行 学 习活 动 ,维 持 已 引
起并进行着的学习状况 ,促使学 习行为朝 向一定
目标 的一 种 内在过 程 。通 俗 讲 , 是 一 种 内部 保 持 的 积 极 的心 理 状 态 。这 种 心 理 状 态 与外 界 赋 予 的影 响 因素 有 关 。用 斯 金 纳 的话 说 ,就 是控 制 强 化 程
学习动机理论对大学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启发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动 机
一
学 习动机 “ 动机是 直接推动 有机体 活动 以满足个 体需要 的 内部状 态, 是 行为的直接原 因和 内部动 力。 ” 学 习动机也 可以定义 为 “ 直接 推动 学生进行 学 习活动 的 内部 动 力” 。 学 习动机 一般 由内驱 力和 外部诱 因两大基 本 因素构 成。学 习动机 的作 用集 中体现在其 对学 习过程和 学 习效果 的影响上 。 就 学 习过程 而 言, 学 习动机 能激发 个体 产 生某一 学 习行 为 , 并使 个体 的 学 反馈学习结果, 使 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促进他们的学习。 习行 为指 向某一 具体 目标 。 调 节 个体 学 习行 为 的强度 、 时间 ( 四) 根 据 归因理 论 , 引导 学生积极 归 因 和方 向。就 学习效果 来说 , 动机 具有增 强学 习效果的作用 。 根据 归 因理 论 。 教师要 引导 学生在 面对成功 或满 意的结 学 习能产 生动机 。 而动机 又推动 学 习。 二 者相互 关联 。 果 时, 做稳 定的 、 内部 的 归因 ; 引导 经常体验 失败的 学生做 不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4章学习动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学习动机1.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构成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
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行为动力。
内在动机是需要,外在动机是诱因。
2.强化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参考答案: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
强化动机理论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认为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等教育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关键作用。
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主观感受。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四种:(1)个体的成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4)情绪唤醒。
4.举例说明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参考答案: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适当进行归因训练,培养自我效能感。
巧妙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评定、奖惩、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5.考试过后,面对考试成绩单上的分数,小学生议论纷纷。
A:“这次考试题太难了,所以我没有考好。
”B:“考题倒是不难,但我的运气太差,我复习好的部分没有考。
”C:“根本用不着复习,我只要稍稍用心就会考得很好。
”D:“教室里太乱,复习不下去。
”E:“我有些考试焦虑,一到考场就紧张。
”F:“我是天生的‘榆木脑袋’,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学生A、B、C、D、E、F的归因特点,并说明他们的归因方式对未来学习产生的影响。
浅谈运用动机学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运用动机学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最新教育文档浅谈运用动机学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种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强度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学习,而且教学工作的成败也对学生学习动机了解程度成正比。
因此,充分运用各种学习动机理论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学习动机理论梳理1.认知派动机理论(1)期望-价值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以阿特金森为代表。
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动机倾向。
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成就动机理论的特征是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理论。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乘积德函数,其公式为:Ts=Ms·Ps·Is。
其中,Ms代表对成就的需要,是个体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Ps代表期望水平;Is代表成功的诱因值。
(2)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以维纳为代表。
维纳认为,学生对他们学习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由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六个因素组成。
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内部归隐和外部归隐、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与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
在维纳看来,能力高低与任务难度属于稳定性因素,而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属于不稳定性因素。
维纳认为内/外部领域和自信的心情、自尊、自豪或害羞有密切的关系;稳定的方面似乎和将来的期望密切相关;控制的领域很可能与自信和将来的期望有关。
2.人本主义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和对人物传记的研究,把人类行为的动力从理论上加以系统整理,提出了需要层次说。
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
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有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重视立志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等。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需要了解学生内在的需要,而教师则需要在了解这些需要的需求上适当地有效地根据这些需要做出适当的满足,以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立志教育能够让学生认知学习的意义,加强学生的志向与国家、社会的联系。
其成就动机对国家、民族、个体都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坚持多久。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自我概念开始,帮助学生逐渐获得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引导。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
不同的归因方式将会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对成功与失望、所投入的努力和自我概念。
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根据期望价值理论,问题难度系数在50%时,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充分利用奖惩措施,维护好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三条定律,奖励可以激发动机,而惩罚不可以;滥用外部奖励会破坏内部动机,奖惩影响成就目标的形成。
表扬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整个人;态度要诚恳,要强调学生的努力。
3、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就像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动机和目的一样,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学习也有他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而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需要也不同。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并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成心理需要,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学习品质。
因此,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时,要考虑选择有效的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
如对希望得到获得获奖证书的学生,教师仅给予奖学金未必能有效强化其行为。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教师一味以学生的喜爱作为有效强化物的标准,则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矫正其不合理需要,促使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即在学生没有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
这时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并引导学生把学习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持久化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毅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枯竭。
传统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 教育学
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发。
按照他们的S—R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学习行为与刺激物之间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动机被看作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推动力量,并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引起和作用。
强化理论起源于桑代克提出的效果律,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或行为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后果即奖励,类似情境中该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增加;反之,如果跟随一个不满意的后果即惩罚,这个动作或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斯金纳通过系统的实验操作证实了行为之后给予的正强化对后继行为具有增强作用,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学习的重要条件。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具有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奖励、评分、竞赛等正强化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取消讨厌的频繁的考试等负强化同样也可以起到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作用。
但没有取得好的分数、受到批评、惩罚、嘲笑等,则会使学生产生回避学习的动机,所以教育中要慎用惩罚。
另外在运用强化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一定要注意使学生准确认知到你所控制的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否则,所运用的强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
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可行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定明确、具体、可达成的学习目标。
学生对于学习的理解是基于目标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促使学生朝着预定的方向努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个人兴趣、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对于目标的追求产生内在的动力。
二、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非常重要。
积极的学习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避免任何可能的干扰和打扰;二是教师要准备充分、讲解清晰,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程内容;三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积极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四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合适的挑战,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喜悦。
三、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都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个性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教材和活动。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受到他们的学习被重视和关心,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和愿望。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且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自我选择。
五、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
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运用游戏、角色扮演、实验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学习动机的五大理论
学习动机的五大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习动机理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必考知识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经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1.强化理论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会奖励学生小红花、小卡片等。
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会奖励允许学生多看一会电视、多玩一会游戏,或者买一个玩具等等。
2.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
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所以马斯洛认为人因为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
比如:人因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会学习吃、喝等行为。
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其主要观点: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
所以趋向成功的人更加倾向选择复杂度为50%的任务,当其面临失败的时候,其学习动机水平会提高;避免失败的人更加倾向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其面临失败的时候,其学习动机水平会降低。
4.成败归因理论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维纳,其主要观点是: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
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我是这样做的。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近期内或长远的达成目标,正如有了靶子才能瞄准射击,有了目标才能为之努力奋斗,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一切干扰,达到理想的彼岸。
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
这类学习动机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动力作用,它能推动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应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易于接受,生动具体,富有感染性,使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学习动机。
诱导学生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人民利益结合起来,不要产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不良倾向。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
“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知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在满足这种需要所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教师在讲授每门学科或每章每节之前,必须生动有力地讲清目的、要求和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阐明其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另外,我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如果照本宣科、死搬教条,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如何运用学习动机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运用学习动机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谷紫然苏琼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动机的含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以及运用这些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种方法。
目的在于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提供借鉴意义;同时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含义所谓学习动机,就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简而言之,动机就是我们做某件事的倾向,以及我们做这件事的原因!2.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分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根据动机的意义,分为合理动机和不合理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这里着重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行解释说明。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维持行为。
比如,一个学生喜欢化学,他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学习复习。
外部动机是指由于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
这时候,学生不是因为对学习有兴趣,而是因为通过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
内部动机可以持续的时间更长,外部动机一旦在学习者的目的达到后,动机水平就会降低甚至消退。
二、学习动机理论不同的人对于学习动机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对于学习动机的作用也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因此,产生了多种学习理论。
本文主要对强化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以及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简单介绍。
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经过刺激(S)以后直接做出的反应(R),也就是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存在其他中间过程,所以受到刺激后做出相应反应并不是个体内部支配的,而是由外部控制的。
因此,行为主义者把人类出现某种行为的动力归结为强化。
所谓强化,就是指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属于全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考生全题型备考,主要以简答和材料分析题为主。
那么,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成为备考的重点。
一、各类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产生,才能对症下药进行培养。
1.强化理论:通过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强化是指通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或者移除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行为在之后出现的频率。
通俗来说,就是通过奖励等方式鼓励好的行为继续保持。
也就是说个体会为了继续获得奖励而不断表现出好的行为,比如因为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老师表扬的小明,小明为了继续获得老师的认可会不会继续努力学习?2.成就动机理论:个体有一种力求又快又好完成某事的心理倾向。
即人会有一种内部动力,希望自己完美地做完一件事情,比如篮球运动员希望在每一场比赛中取得胜利,并且享受胜利带来的快乐,那么运动会不会为了取得胜利而努力训练呢?3.成败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活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出的解释和评级。
也就是说某人在某次考试中失利,那么我们会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这就是归因理论。
假如,某人认为自己考试失利是因为不够努力,那么为了下一次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他就会更加努力,反之亦然。
4.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例如:“我能跑完800米”“我能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我能学会做可乐鸡翅”。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于自己需要从事的工作有较高的信心和积极性。
就比如当我觉得在家自己做奶茶很简单,我可以完成时,我就很有可能动手在家自制奶茶。
5.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有着从低级到高级的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对其学业成就产生直接影响。
然而,许多教育者和家长迷失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个问题上。
教育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技巧,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个人兴趣、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等。
了解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是促进学习动机的关键。
教育者应该花时间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潜在能力。
这将帮助教育者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充满挑战性和鼓励的环境,使学生感到舒适和自信,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动机水平。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目标设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来指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并为他们提供动力。
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但可实现的目标,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奖励。
这样,学生将感到有动力去追求目标,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学习动机的重要驱动力。
教育者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这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有趣的学习材料、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和启发性的问题来实现。
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学生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奖励来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就。
教育者应该及时提供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以鼓励他们的学习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习了李冬梅老师的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学生学习动机分析,我从她的讲课中摘抄了她说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为以下几点: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是由个人的兴趣、好奇心、快乐体验等所引发时,就是出于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当一个人的行为是为了表扬、成绩、奖励、社会压力等所引发时,则是出于外部动机。
2、强化学习理论强调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是外部事件。
(1)正强化:通过奖赏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
如:利用好成绩、赞扬和一些特权等来刺激、奖励学生,激发学生养成教师期望的习惯与行为方式。
(2)负强化:通过迁移刺激,让学生重复适当的行为。
如:利用不好的成绩、惩罚、剥夺权利等来阻止学生的某些行为,如一些小学生做作业是为了避免家长和老师的责骂。
另外还有几点:1、具有挑战性,需要灵感与创意,可以尽情发挥的作业;教师对作业的及时评价、反馈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就感,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关键要素。
2、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蔼可亲、宽容乐观、认真敬业、精通业务、懂得赞赏的老师,是吸引学生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3、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真正体会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是吸引学生的第三个关键因素。
所以,上好信息技术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课堂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情绪安全感、趣味性、成就感、归属感、影响力。
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让体验学习的快乐!其实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李冬梅老师根据她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小结中她感知到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那么我教书的学校是个农村中学,那里的孩子们比较少接触电脑,上网的机会也特别少,所以他们一旦上信息技术课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玩一玩电脑里面的游戏。
当然上课玩游戏是肯定不可以的,这必须是有前提的。
因为是初中信息技术,大部分课程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里也学习过不少知识。
联系实际怎样有效地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作为一名中专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意义。
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白,中专生的学历尽管较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学历低就业不一定难的观念,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2、强化学习动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反馈,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外国学者罗西和亨里的实验证明了反馈的重要作用。
他们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3组,每组给予不同的反馈。
对第1组,学习后每天告诉其学习结果;对第2组,每周告诉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不告诉学习结果。
如此进行8周后,改换条件。
除第2组仍旧告诉其学习结果外,第1组与第3组的条件对换,即第1组不告诉他们学习结果,对第3组则每天学习和测验后就告诉其成绩。
这样又继续了8周。
实验结果表明:在第八周后,除第2组显示出稳步的前进以外,第1组与第3组情况则变化很大,即第1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3组成绩则迅速上升。
由此可见,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每天的及时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更佳。
如果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则缺乏学习的激励,很少进步。
反馈的方式,可以直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进行。
3、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学习动机与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个性是独立进取还是被动退缩与动机水平关系密切。
上进心强、抱负水平高,将持续地推动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给学习动机带来自我强化的作用,反之,缺乏上进心且抱负水平低,只能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恶性循环。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45%的学生“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学生意志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利用强化动机理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如何利用强化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系别:劳教管理系专业:矫正教育学班级:10级试点
[摘要]:
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十分可观,而且越来越有可操作性,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结合的越来越紧密,有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阐述了强化动机理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产生的作用与需要注意的地方,将强化动机理论融入到具体的过程之中去,进一步方便融入到实际,以达到了解和掌握好强化动机理论的相关理论知识。
[关键词]:学习强化动机动机理论
动机是指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
它对个体活动具有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三种基本功能。
而人的动机是复杂的、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动机进行多种分类,从动机的起源角度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两种。
在我们实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动机理论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适用性,掌握好动机理论,能有效提高我们工作、学习的效率。
下面就浅谈一下如何利用强化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们心理学教材上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有专门的讲述,教材上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1、设置合理的目标
目标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改善他们的作业表现。
一般来说,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机,因为这类目标比较容易达到。
此外,目标的可接受性也会影响到动机。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对学习目标达到与否的反馈与评价有助于激发动机,但是某些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常常会令学习者丧失信心而导致动机下降。
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是激发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
可以通过任务本身发生改变,也可以注重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两种方式。
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赏或表扬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而增加学生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但如果适用不当,也可能降低其出现的可能性。
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
竞争对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一定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适用竞争手段,而合作在不同的方面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
个体对成功的价值以及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决定了动机的强弱,这一点主要从期望理论的角度出发,但也不是绝对的。
7、增强自我效能感
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
8、进行归因训练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题今后的行为,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过去的表现对今后的学习角度进行积极归因。
教材中对激发学习动机有系统的分析,也是专门针对我国大部分学生的方式方法,在此不做过多评价,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将强化动机理论贯穿融入到激发过程中去,发挥最大的作用。
1、在我们给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动机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制定目标,这样做的效果是最好的,学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能力再强的老师也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能透彻了解,此事,应当利用强化动机理论,刺激学生的自信心,并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目标。
让学生愿意接受,主动制定,达到最好的效果。
2、在我们对学生进行反馈与评价的时候,为了突出强化动机理论的作用,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反馈与评价所产生的作用,需要慎重适用,在给予学生满足感、胜任感的时候,同时给予适当的刺激,激发出学生追求更高目标的欲望。
3、如何通过强化动机训练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我本人认为,通过增加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来增强或改变学习的趣味性虽然是很有效、很容易达成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具有独特性和持久性,很容易随环境改变而改变。
最好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进行刺激,让学生把学习本身当成一种趣味,这才是一劳永逸、受益一生的做法。
4、奖励与惩罚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刺激,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反面的,奖励在于肯定学生的成绩,达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动力的目的,重点在励
不在奖;而惩罚则是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点,重点在于提醒。
任何一种都要注重尺度,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
5、通过竞争和合作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本质是利用了学生对上游的追求进行一种刺激。
竞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完全取消竞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竞争手段。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
当然,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影响不同。
对于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这种人通过努力可以不断提高名次。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6、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在其心中都有很深的影响力,那么对学生表达一定的期望对于刺激学生的学生动机作用是非常大的,而这个度也是非常需要把握的,一旦不合适就很容易产生反面刺激,不仅不利于增强学习动机,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产生负面情绪。
7、各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动机理论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恰当的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我们可以适当的强化刺激,达到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目的。
8、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在此处我们只讨论通过强化刺激来进行归因训练。
通过强化动机刺激,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归因训练,自发的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解释与分析,达到反思的目的,成功构造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这才是最适合大众的方式方法。
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理论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而且各
种理论相互之间也是有影响的,本文的侧重点在于阐述强化动机理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种情况下的作用与需要注意的地方,将强化动机理论融入到具体的过程之中去,进一步方便融入到实际,以达到了解和掌握好强化动机理论的相关理论知识。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强化理论动机并不是独立于其他理论动机之外的只是,也不是作用效果强于其他理论知识,仅仅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不同,而且作者的水平有限,仅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不足之处请各位指出,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