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路沥青路面计算—毕业设计
道路毕业设计(目的)
注:任务书必须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后,由指导老师下达并交教研室主任审核后发给学生,最后同学生毕业论文等其它材料一起存档。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答辩小组评定意见一、评语(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及其论文质量综合评定)。
二、评分(按下表要求评定)答辩小组成员签字年月日毕业答辩说明1、答辩前,答辩小组成员应详细审阅每个答辩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为答辩做好准备,并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给出实际得分。
2、严肃认真组织答辩,公平、公正地给出答辩成绩。
3、指导教师应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但在评定其成绩时宜回避。
4、答辩中要有专人作好答辩记录。
指导教师评定意见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评语(应具体、准确、实事求是):签字:年月日二、对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按下表要求综合评定]。
(1)理工科评分表(2)文科评分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摘要本设计为叶县至舞钢段公路线设计该公路为山岭丘区道路,设计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100km/h,各线全长2860.106m,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的年限为15年。
设计首先在1:2000地形图上定线,然后对多种方案比选,确定最佳线路,然后进行纵断面,横断面设计,最后记性路基路面设计,然后编制设计说明书,最后出图。
关键词:道路等级;平曲线;竖曲线;路基;路面。
AbstractAbstract design (thesis) content without notes and comments in a brief statement, a statement should be the third person. It should have the independence and self-contained, ie not read (thesis) the text, you can obtain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summary should be included with the design (thesis) the same amount of key information for readers to determine the need to read The full text of abstracts and other secondary literature is also available for use.Key words: key word1, key word2, key word3, key word4, key word5目录前言 (1)1 工程设计说明书 (2)1.1道路所在区气象资料 (2)1.2沿线植被及土壤分布情况 (2)1.3道路建筑材料及分布情况 (2)1.4交通量资料 (2)2 道路选线 (3)3 平面线形设计 (4)3.1直线 (4)3.2圆曲线 (4)3.3缓和曲线长度及参数的确定 (4)3.3.1缓和曲线长度LS的确定 (4)3.3.2平曲线的要素计算: (4)3.4视距保证 (4)4 道路纵断面设计 (5)4.1道路纵断面设计概述 (5)4.2纵坡及坡长设计 (5)4.2.1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5)4.2.2最大纵坡 (5)4.2.3最小纵坡 (5)4.3坡长限制 (5)4.3.1最大坡长限制 (6)4.3.2最小坡长限制 (6)4.3.3合成坡度 (6)5 竖曲线设计 (7)5.1竖曲线设计的限制因素 (7)5.2竖曲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7)5.3竖曲线几何要素计算公式及其曲线要素 (7)5.3.1竖曲线几何要素计算公式 (7)5.3.2计算竖曲线要素 (7)6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9)6.1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9)6.2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9)6.3平纵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组合 (9)7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 (10)7.1横断面的组成 (10)7.1.1车道路的确定 (10)7.1.2车道宽度的确定以及露肩宽度的确定 (10)7.1.3路基宽度的确定 (10)7.2超高加宽的计算 (10)7.3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11)7.3.1横断面面积计算 (11)7.3.2土石方数量计算 (11)7.3.3路基土石方调配 (11)8 路基设计 (13)8.1路基路面设计的一般规定: (13)8.2.路基设计 (13)8.2.1路基的类型 (13)8.2.2路基宽度的确定 (13)8.2.3路基高度 (15)8.3路基边坡坡度 (15)8.4路基压实 (16)8.5路基附属设施 (17)8.5.1取土坑与弃土场 (17)8.5.2,护道坡与碎落台 (17)9 路面设计 (18)9.1路面结构分层 (18)9.2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 (18)9.2.1试验材料的确定 (18)9.2.2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 (18)9.2.3初拟路面结构 (20)9.2.4结构厚度计算 (21)9.2.5各层客许弯拉应力: (21)10 挡土墙设计 (23)10.1排水设施 (23)10.2沉降缝与伸缩缝 (23)10.3挡土墙布置: (23)11 路基防护与加固 (24)11.1坡面防护 (24)11.1.1植物防护 (24)11.1.2工程防护 (24)11.2软土地基加固 (24)12 道路排水及附属措施设计 (25)12.1路基排水 (25)12.2排水设施分类 (25)12.2.1地面排水沟渠 (25)12.2.2地下排水沟管 (25)12.3路基排水综合设计 (25)12.3.1路面排水 (25)12.3.2路面内部排水 (25)12.3.3边沟排水设计 (25)结论(与建议)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前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低位越来越重要,作为即将踏出校门的大学生,我深知在学校学习的重要遗迹对能力,实践锻炼的重要。
公路工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公路工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目录第二章选线及平面线形设计 (3)2.1、选线的一般原则 (3)2.2、沿线地形分析 (3)2.3、平面线形设计 (4)2.3.1、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4)2.3.2、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 (4)2.2.3、平面线形 (4)2.3.4、定直线及转角 (6)2.4、曲线要素的计算 (6)2.5、提交成果 (18)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18)3.1、纵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18)3.2、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18)3.3、设计方法及步骤 (18)3.3.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 (19)3.3.2、标注控制点位置 (19)3.3.3、试坡 (19)3.3.4、调整 (19)3.3.5、核对 (19)3.3.6、定坡 (19)3.4、计算竖曲线要素 (19)3.5、提交成果 (29)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29)4.1、横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29)4.2、横断面设计 (30)4.2.1、横断面布置方案 (30)4.2.2、超高加宽设计及设计计算书 (30)4.3、提交成果 (46)第五章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5.1、土石方数量计算 (46)5.2、路基土石方调配 (46)5.2.1、土石方调配原则 (47)5.2.2、调配方法 (47)5.3、提交成果 (47)第一章绪论1.1、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1、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公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厚度计算及验算、小桥涵设计、公路工程预算设计、中英文摘要、原版专业外文资料翻译等。
2、首先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确定道路走向并进行线形设计和曲线要素的计算,得到平面设计图。
3、根据地面线高程及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纵断面设计,即纵断面拉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竖曲线设计及曲线要素计算,设计高程和填挖计算、纵断面绘制等。
4、根据地形图进行路线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填写路基设计表、土石方调配计算表。
三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绵阳市游仙区胜黎路改建工程设计摘要胜黎三级公路对绵阳市游仙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路段属于山岭重丘区,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对该路段进行设计。
本路设计是在所在区的地形、地质、气候的影响下,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的。
设计的内容有:平面线性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
平面线性设计包括线路对比,圆曲线、缓和曲线参数设定、直线设计等;纵断面设计包括拉坡、竖曲线设计等,竖曲线设计应注意行车视距和视线诱导问题即满足“平包竖”;横断面设计时,为使行车更舒适和确保道路的使用年限,在路段应做防护和排水设计,排水设计包括路基排水和路面排水并对涵洞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三级公路设计;平曲线;竖曲线;路基路面;排水The Design of Shengli Road,Youxian of Mianyang CityAbstract the Shengli Road Class III highway had the importent rol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ianyang,Youxian. This route each paragraph belongs to high mountains, I designed the road based on security, economic and practical, beautiful principles .Working properly to hope the highway design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geography,geology, weather of the place region, carrying o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norm.A contents for design have: The flat surface line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design, road subgrade and pavement design. The flat surface line design includes the compaered select line, a curve, the mitigation curve parameter enactment, straight line design etc; the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includes to pull the gradient, vertical curve design etc, at the vertical curve design, the request of notice to go the car to see to be apart from to induce the problem to satisfy “a vertical curve ” namely with view. When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considered the extremely high constitution, make go the car more comfortable and in order to insure the usage time limit of the road, still did the protection and drain design on the road segment. Drain design includes the road subgrade and road surface. And also did the culverts designKeywords the design of Class III highway,The flat surface line,Vertical curve,subgrade and pavement,Drain.目录第1章绪论 (1)1.1道路运输的地位 (1)1.1.1 我国道路的现状 (1)1.1.2 发展规划 (2)1.2拟建公路的设计概况 (2)1.3拟建公路的重要意义(可行性说明) (4)1.4设计资料 (5)1.4.1 设计的任务与内容 (5)1.4.2 设计原始资料 (5)第2章选线及平面设计 (6)2.1公路等级的确定 (6)2.1.1 公路分级的标准 (6)2.1.2 交通量的计算 (6)2.2设计速度的确定 (7)2.3公路选线及路线方案比选 (8)2.3.1 选线的基本原则: (8)2.3.2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8)2.3.3 方案比选 (9)2.4平面线性设计 (10)2.4.1 平面设计原则 (10)2.4.2 平面线性要素值的确定 (11)2.4.3 主要几何元素的计算 (12)2.4.4 各点桩号的确定 (14)第3章纵断面设计 (15)3.1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5)3.1.1 主要内容 (15)3.1.2 基本要求 (15)3.1.3 纵断面设计步骤 (16)3.2纵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6)3.3纵断面设计步骤 (18)3.3.1 竖曲线设计准备 (18)3.3.2 竖曲线设计 (18)3.3.3 竖曲线半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9)3.4道路平、纵线性组合设计 (20)3.4.1 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20)3.4.2 平纵组合设计 (20)3.4.3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22)第4章横断面设计 (24)4.1横断面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标准 (24)4.1.1 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24)4.1.2 平曲线加宽及过度 (25)4.1.3 加宽计算示例(JD6) (25)4.1.4 路拱的确定 (26)4.2超高的确定及过度方法 (26)4.2.1 超高的确定 (26)4.2.3 超高值的计算示例 (28)4.4横断面的绘制 (30)第5章排水设计 (31)5.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31)5.2路基排水设计 (31)5.3路面排水设计 (32)5.4排水系统设计 (33)第6章路基路面设计 (34)6.1路基设计 (34)6.1.1 路基设计的内容 (34)6.2路面设计 (35)6.2.1 路面类型与结构方案设计 (35)6.2.2 路面设计步骤 (36)6.2.3 各层材料计算参数的确定 (37)6.2.4 路面设计 (38)第7章桥梁和涵洞 (41)7.1桥梁 (41)7.2涵洞 (41)结论 (42)致谢 (42)参考文献 (43)第1章绪论1.1 道路运输的地位道路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也处于基础地位。
(完整版)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毕业设计
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年级2011级专业建筑工程管理学号学生李东指导老师刘雨谦2013 年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用)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量也迅速上升,现如今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使得道路大量的损坏影响交通,并且交通量的增加并且不断地对道路的碾压磨损,使得现在已经修建好的道路的路基、路面损坏,造成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并且对我国的财政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因此,对道路的等级、以及道路的设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路基路面是构成公路线形主体结构密不可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路基是主要的承受和满足汽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和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侵蚀,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公路;并且路面是直接供车辆行驶的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安全、和运输成本。
因此,根据根据公路等级和任务,合理的选择路基路面结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路面路基在设计年限内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对节约投资,提高运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级公路;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路基工程 .............................................................................................2.1.路基及其作用..........................................................................................2.2.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路基设计 .............................................................................................3.1.路基设计的原则 ......................................................................................3.2.路基设计 ................................................................................................3.3.路基宽度 ................................................................................................3.4.路基高度 ................................................................................................3.5.路基边坡坡度..........................................................................................3.6.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第四章路面设计 .............................................................................................4.1、面层的种类...........................................................................................4.2、对路面的要求 .......................................................................................4.3、路面的结构及组成 ................................................................................第五章道路排水设计 ......................................................................................5.1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 ...........................................................5.2排水系统布置及设计 ...............................................................................第六章路基支挡工程设计 ...............................................................................6.1不良地质地段路基设计原则.....................................................................6.2路基工程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设计是任何工程实施的灵魂和依据,只有优秀的设计才能有优质的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专业:交通土建助学站点:湖南交通工程职院考籍号: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3 月附件(封首):学生姓名:考籍号:站点:湖南交通工程职院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3月浅述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措施摘要目前,我国高等级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而且随着车流量不断增加及人们出行质量水平的提高,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保证沥青路面基本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要求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全面把握质量控制过程,有必要对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一步分析研究,优化控制方法。
本文针对施工现场管理与工艺控制两方面,从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实体工程,介绍了原材料、混合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实际质量控制,深入细节,对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表明,从原材料质量控制开始,正确的加工方式、合理的机械配置、成熟的施工工艺,结合良好的管理模式,是构筑高等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系统的必要元素。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1)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与前景 (1)三、工程概况 (2)四、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3)第二章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4)一、施工质量管理 (4)二、施工质量控制阶段分析 (4)(一)事前控制 (4)(二)事中控制 (4)(三)事后控制 (5)三、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控制对象 (5)(一)质量控制要点 (5)(二)质量控制对象 (6)四、质量保证体系 (6)第三章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因素 (7)一、影响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7)(一)原材料及管理 (7)(二)沥青混合料 (11)(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12)(四)生产配合比设计 (12)(五)生产配合比验证 (13)(六)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 (13)(七)人员 (14)(八)工程实体检测 (14)二、本工程沥青路面主要施工工艺 (14)(一)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14)(二)施工放样 (15)(三)沥青混合料运输质量控制 (16)(四)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17)第四章机械设备在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一、摊铺设备 (31)(一)基本分类 (31)(二)关键技术和结构 (31)(三)摊铺机的选型 (32)(四)摊铺机及摊铺作业对平整度的影响 (32)二、碾压设备 (33)三、施工机械组合 (34)(一)拌和设备与摊铺机组合 (34)(二)摊铺机与压路机组合 (35)(三)机械组合实例 (35)第五章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36)一、一般要求 (36)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36)第六章结论 (38)参考文献 (39)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我国从1988年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到2007年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万多公里,短短20年走完了西方国家40年才走完的发展路程。
三级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沥青混凝土路面)
三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共由16条道路组成,为便于区分,设计时暂以A路、B路、C路、D路、E路、F路、G路、H路、J路、K路、L路、M路、N路、P路、Q路来命名。
道路总长39227.353米,路宽9至42米不等。
其中F路、M路全段和C路、K路、L路的部分路段属于新建道路,其余属于改建道路。
二、沿线现状A路:该路全长2326.071m,起点与B路相交,自工程起点至K1+68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5.5m;K1+680至K2+225段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12m;K2+225至K2+225段现状道路为双幅路,两侧车行道各宽12m,中央分隔带宽18米,总宽42米。
均为沥青路面。
工程起点至K2+225段道路两侧均为农田、荒地,K2+225至工程终点道路两侧有警察局等单位。
B路:该路全长3234.486m,起点与A路相交,工程起点至K2+150、K2+820-K3+20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9m;K1+680至K2+820段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11m。
均为沥青路面。
工程起点至K1+200段道路两侧均为农田、荒地,K1+200至工程终点道路两侧有部分民房。
在K0+825处现状有一道1.5m宽的小涵洞横穿设计道路,在K2+925处现状有一道5m宽的小桥涵横穿设计道路。
C路:该路全长1836.408m,工程起点至K0+185、K0+445-K0+90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沥青路面,宽约7m;其余路段为一条宽约3m的土路。
设计道路两侧沿线为民房。
在K1+757处现状有一道0.9m宽的小桥涵横穿设计道路,在K1+793处现状有一道小涵洞横穿设计道路。
D路:该路全长785.749m,工程起点至K0+240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4m;K0+500至工程终点现状道路为单幅路,宽约7m;K0+240- K0+500现状道路为双幅路,两侧车行道各宽5m,中央分隔带宽2米,总宽12米。
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公路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三级公路目标可靠指标 0.84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1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0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 10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方向系数 0.55车道系数 1整体式货车比例 10 %半挂式货车比例 10 %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满载车比例 0.08 0.34 0.1 0.44 0.31 0.54 0.36 0.46 0.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55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252501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轻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624529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4.090851E+07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624529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052195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 5设计轴载 :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 5设计层起始厚度 : 15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0 9750 0.25 1.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0500 0.25 2.53 水泥稳定碎石 180 10000 0.25 1.54 水泥稳定砂砾 200 8000 0.25 1.35 天然砂砾 ? 185 0.356 新建路基 50 0.3------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5 )= 15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1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 .624第 3 层层底拉应力σ= .083 MPa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3.803222E+12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4.090851E+07 轴次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5 )= 15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1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 -1.012第 4 层层底拉应力σ= .302 MPa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5.70788E+08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4.090851E+07 轴次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 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 ST= 12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 HA= 70 mm路基类型参数 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CI= 3.9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 CIR= 7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 TPEF= 18.1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3= 624529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 N= 4第 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1 )= .02 mm第 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2 )= .07 mm第 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3 )= .25 mm第 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4 )= .22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56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20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 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5139 次/mm第 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 :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 500 mm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水泥稳定砂砾 200 mm----------------------------------------天然砂砾 15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 :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 KAT= .8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 LG= 298.8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 LA= 32.9 (0.01mm)。
道路沥青路面毕业设计
湖南某山岭区一级SBS沥青路面北线设计目录1 绪论 (1)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 (1)1.2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1)1.3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 (2)2 路线设计 (4)2.1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4)2.2路线方案设计 (6)2.3路线平面设计 (9)2.4纵断面设计 (18)2.5路线比选 (25)2.6横断面设计..............................................273 路基路面设计 (39)3.1概述 (39)3.2路基设计 (41)3.3路基稳定性分析验算 (44)3.4边坡防护与加固 (45)3.5路面结构设计 (48)4、排水设计 (59)4.1路基地面排水设计 (59)4.2路基地下排水 (59)4.3路面排水 (60)4.4中央分隔带排水 (60)5 桥涵设计 (62)5.1桥涵设计的一般规定 (62)5.2位置及尺寸 (62)6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英文翻译 (66)附录.............................................791 绪论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
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有136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以上行政单位,省会为长沙市。
湖南省河网密布,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17条。
全省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万亩,其中51%为山地, 7%为盆地,13%为平原,15.4%为丘陵,全省有水面135.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
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l000米以上的占总面积的4.3%,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间。
湖南民族及人口众多,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工业、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理)沥青路面设计计算
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一、交通量的计算根据任务要求,其中与路面损坏有关的各类车俩交通量如下表1、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累计当量轴次表 表2-1车辆类型交通量 (辆/d)后轴 前轴 总换算系数当量轴次 (次/d)轴数系数C 1轮组系数 C 2 后轴重(KN) 后轴换算系数轴数系数C 1 轮组系数 C 2 前轴重(KN) 前轴换算系数桑塔纳 3771 五十铃649316.4 (18.5)0.147 ( / )0.147 ( / ) 974 解放CA10B 3883 11.060.85 0.115 (0.019) 16.4 (18.5) 19.40.0050.125 (0.019) 406 (64) 黄河JN150 138311.0101.61.071 (1.135) 1 6.4 (18.5) 49.00.287 (0.003) 1.358 (1.138) 1881 (1579) 黄河JN162 29011.0115.01.836 (3.059) 1 6.4 (18.5) 59.5 0.668 (0.29)2.50 (3.350) 728 (972) 交通SH361 282.21.02× 110.0 3.330 (6.431) 1 6.4 (18.5) 60.0 0.694 (0.311) 4.02 (6.74) 134 (186) 合计4123 (2801)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以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凡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均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4.35121ki i i P N C C n P =⎛⎫= ⎪⎝⎭∑ 《规范》3.1.2-1式中:i i 1i 2N-dn -dP-KN ;P -KN ;C -3m m 3m C =1+1.2m-1.1.2C -次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标准轴载()被换算车型的各级(单根)轴载()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级系数,当轴间距大于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当轴间距小于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规范》JDG D50-2006(3-2));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 6.4 1.00.38.数,单轮组为,双轮组为,四轮组为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凡大于50KN 的轴载均(包括车辆的前、后轴)应按照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周次N'8'''121ki i i P N C C n P =⎛⎫= ⎪⎝⎭∑ 《规范》3.1.2-3式中:1i 2''''N -d C -C =1+2m-1.1.2C -.5 1.00.09.1.2-次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数系数,以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双轴或多轴的轴 数系数按()(《规范》JTG D50-2006(3-4))计算;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双轮组为,四轮组为。
公路毕业设计任务书-道路工程的
《公路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设计原始资料 (2)三.设计内容 (2)四.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3)五.设计进度安排 (4)六.设计要求 (4)七.主要参考资料 (5)八.附录(各地区的有关资料) (6)一、设计题目__ __ _至___ __公路, __ __至___ _段新建(改建)公路工程。
(路线起终点由指导教师在蓝图上确定)。
二、设计原始资料1.地形图: 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图一份, 比例1: 2000, 等高距: 2米(或1米)。
设计路线必经的主要控制点A~B(由指导教师在蓝图上标示)。
2.交通量资料: 据调查近期(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由指导教师给出):小型客车: 辆/日载重汽车: 辆/日兽力车: 辆/日人力车: 辆/日自行车: 辆/日摩托车: 辆/日(其中载重汽车所占比例: 解放CA-10B占%;东风EQ-140占%;黄河JN-150占%。
3、预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各种机动车γ= %;各种非机动车%(由指导教师给出)。
4、预测道路年限: 道路使用年限按年;路面设计年限按年。
5.道路使用性质与任务本路段主要是沟通与附近县之间的一条干线公路, 担负为沿线工、农业生产及政治、经济、文化物资交流服务。
6.筑路材料供应情况沿线可采集到砂土, 地表土为亚砂土和亚粘土, 并有丰富的砂、砾石等, 均可用作筑路材料, 平均运距为0.5km, 市内可供应炉渣, 粉煤灰等工业废渣, 平均运距5km, 距路线20km处有石灰可供应, 质量满足要求。
其它外购材料均由市内供应。
块、片石及路面、桥涵用不同规格碎石, 距离路线10KM处, 在石料开采场, 可购买, 用汽车去运输。
7、其它资料:路线所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土壤、地质与水文地质等情况等资料, 可根据设计图纸所在地区确定, 这里给出了重庆西彭地区、广西南宁地区, 江苏无锡地区, 甘肃兰州地区、陕西宝鸡地区的有关资料。
(完整)三级公路沥青路面计算—毕业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一、设计总说明(一)、设计资料映卧三级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
经勘察,沿线土质为砂粘性土,沿线有大量碎石集料,并有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等传供应。
据预测该路竣工初年的交通组成如下:小客车车500辆/日,跃进NJ130车313辆/日,,黄河JN150车250辆/日,东风EQ150车188辆/日。
使用年限内前5年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后3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0%.二、设计计算说明(一)、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1)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211⎪⎭⎫ ⎝⎛=∑=P P n C C N i i ki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题意,该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8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
累计当量轴次()[]()[]636468545.0085.01085.010.80136511365201=⨯-+⨯⨯=-+=ηγγte N N 次(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8211⎪⎪⎭⎫ ⎝⎛''='∑=p p n C C N i i ki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20年,车道系数取0.45。
累计当量轴次()[]()[]656412845.0085.01085.011.82636511365201'=⨯-+⨯⨯=-+=ηγγte N N 次(二)、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三)、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查表得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抗压模量取20℃时的模量,各值取规范给定范围中值,因此得到20℃的抗压模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200MPa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00MPa ,水泥稳定碎石为1500MPa,二灰土为750MPa.各层材料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
三级公路毕业设计计算书
三级公路毕业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三级公路计算书一、设计要求1.设计目标设计一条长度为10公里的三级公路,要求设计车速不低于80km/h,满足大型卡车(容重50吨)和小型轿车的通行2.设计标准设计应参照相关的公路工程设计规范,符合国家的公路建设标准,如设计车速、车道宽度、路基、路面等二、设计计算1.车速计算根据设计要求,车速不低于80km/h。
根据相关公路设计规范,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设计车速:设计车速 = 错误率× 设计速度其中,错误率为1.05,设计速度为85km/h设计车速 = 1.05 × 85 = 89.25 km/h经过计算,设计车速为89.25 km/h2.车道宽度计算根据设计车速和设计标准,车道宽度需要满足安全和舒适性要求。
根据相关公路设计规范,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车道宽度:车道宽度=A+B+C其中,A为车辆宽度,B为安全带宽度,C为车辆本体与人行道之间的安全带距离根据规范,大型卡车(容重50吨)的车宽为2.5m,小型轿车(容重1.5吨)的车宽为1.8m;安全带宽度一般为0.5m;车辆本体与人行道之间的安全带距离一般为0.3m大型卡车的车道宽度=2.5+0.5+0.3=3.3m小型轿车的车道宽度=1.8+0.5+0.3=2.6m经过计算,大型卡车的车道宽度为3.3m,小型轿车的车道宽度为2.6m3.路基厚度计算根据设计标准,路基的厚度需要满足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根据相关公路设计规范,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路基厚度:路基厚度=(地基承载力-交通荷载)/基底承载力其中,地基承载力一般为300kPa,交通荷载为轮载荷,大型卡车为50吨,小型轿车为1.5吨,基底承载力一般为80kPa大型卡车的路基厚度=(300-50)/80=2.875m小型轿车的路基厚度=(300-1.5)/80=3.736m经过计算,大型卡车的路基厚度为2.875m,小型轿车的路基厚度为3.736m4.路面厚度计算根据设计标准,路面的厚度需要满足承载能力和平整度要求。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案例及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a沥青路面设计计算案例一、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考本地区的经验和规范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
如不满足要求,应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或调整材料配合比,提高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再重新计算。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6)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路面结构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结构组合设计后进行厚度计算,厚度计算应采用专业设计程序。
有关公路新建及改建路面设计方法、程序及相关要求详见《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二、计算示例(一)基本资料1.自然地理条件新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地处Ⅱ2区,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施工图设计,填方路基高1.8m,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地下水位距路床表面2.4m,一般路基处于中湿状态。
2.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0MPa。
3.预测交通量预测竣工年初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见表9-11.预测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二)根据交通量计算累计标准轴次Ne ,根据公路等级、面层、基层类型及Ne 计算设计弯沉值。
解:1.计算累计标准当量轴次 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新建公路根据交通调查资料,主要以中客车、大客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铰链挂车等的数量与轴重进行预测设计交通量,即除桑塔纳2000外均应进行换算。
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
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主要包括路基设计和路面设计两个方面。
路基设计是指对公路路基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稳定和安全;路面设计是指对公路路面材料进行选择和设计,确保其耐久性和平稳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要点。
一、路基设计1.地质勘察:在进行路基设计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的性质、厚度、压实度等。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路基的设计参数。
2.路基宽度:路基宽度应根据设计交通量、道路等级和标准荷载来确定。
一般来说,路基宽度应满足车辆行驶安全的要求,并考虑到路基的稳定性。
3.路基坡度:路基坡度的选择应根据地理条件、土质条件、路基高度和路段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路基坡度应控制在1%~2%之间,以保证水流顺畅。
4.路基厚度:路基厚度的确定应考虑到路基的承载能力和路基稳定性。
一般来说,路基厚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交通量来确定。
5.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路基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路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如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路面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环境条件和经济性来确定。
常见的路面材料有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
2.路面厚度设计:路面厚度的设计应根据设计交通量、路面材料的承载能力和路面的使用年限来确定。
一般来说,路面厚度应满足路面的耐久性和平稳性要求。
3.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等的选择和厚度设计。
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结构设计。
4.路面施工工艺:路面施工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和施工条件来确定。
包括路面铺设、压实、养护等环节。
确保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是确保公路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路基和路面设计,可以提高公路的耐久性和平稳性,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设计人员应根据地理和土壤条件、交通量、设计速度等因素来确定路基和路面的参数,以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级公路设计
1 绪论1.1 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 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
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
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安州区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1.4 研究主要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1.4.3排水设计1.4.4设计文件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
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完整版)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沥青路⾯⼯程课程设计计算书沥青路⾯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资料2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21.2 公路2007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21.3 沿线地理特征32 轴载分析32.1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中的累计当量轴次32.1.1 轴载换算32.1.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42.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中的累计当量轴次42.2.1 轴载换算42.2.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53 确定路⾯等级和⾯层类型53.1 路⾯等级53.2 ⾯层类型53.3 结构组合与材料的选取54 确定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64.1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64.2 ⼟基回弹模量的确定64.2.1 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64.2.2 确定⼟基回弹模量75 设计指标的确定75.1 设计弯沉值75.2 各层材料的容许底层拉应⼒76 设计资料总结87 确定⽯灰⼟层的厚度88 计算路⾯结构体系的轮隙弯沉值(理论弯沉值)109 验算各层层底拉应⼒109.1 上层底⾯弯拉应⼒的验算109.1.1 第⼀层地⾯拉应⼒验算119.1.2 第⼆层地⾯拉应⼒验算119.1.3 第三层换算129.1.4 第四层换算129.2 计算中层底⾯弯拉应⼒。
13⽔泥路⾯设计131 设计资料13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131.2 公路1998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141.3 沿线地理特征142 交通分析142.1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142.2 交通分级,设计使⽤年限,和累计作⽤次数152.2.1 设计年限内⼀个车道累计作⽤次数152.2.2 交通等级的确定及初估板厚163 路⾯结构层组合设计164 确定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164.1 基层顶⾯的当量回弹模量与计算回弹模量164.2 复合式混凝⼟⾯层的截⾯总刚度与相对刚度半径175 荷载应⼒计算175.1荷载疲劳应⼒计算175.2 温度疲劳应⼒计算186 路⾯接缝处理196.1 纵向接缝196.1.1 根据规范的要求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路⾯宽度和施⼯铺筑宽度⽽定。
三级公路路基路面 毕业设计
三级公路路基路面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路基工程 (2)2.1.路基及其作用 (2)2.2.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2)第三章路基设计 (4)3.1.路基设计的原则 (4)3.2.路基设计 (4)3.3.路基宽度 (4)3.4.路基高度 (5)3.5.路基边坡坡度 (5)3.6.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 (7)第四章路面设计 (9)4.1、面层的种类 (9)4.2、对路面的要求 (9)4.3、路面的结构及组成 (10)第五章道路排水设计 (13)5.1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 (13)5.2排水系统布置及设计 (14)第六章路基支挡工程设计 (17)6.1不良地质地段路基设计原则 (17)6.2路基工程设计 (17)总结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第一章绪论设计是任何工程实施的灵魂和依据,只有优秀的设计才能有优质的工程。
路基路面是构成公路线形主体结构密不可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路面是直接供车辆行驶之用的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安全和运输成本。
路基路面裸露在大气中,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在还未达到规定年限时就损毁,路基的病害体现在路基沉陷、边坡滑塌、剥落、碎落和崩坍、滑坡等。
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地不变,因此,必须加强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意识,保养好公路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作为公路建筑的主体,路基工程具有以下特点: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广,投资高等。
以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为例,每公里土石方数量为8000~16000m ³,而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每公里土石方量可达20000~60000m³以上。
据建国以来的部分资料分析,一般公路的路基修建投资占公路总投资的25%~45%,个别山区可达65%。
路基是带状的土工构造物,路基施工改变了缘由地面的自然状态,挖、填、借、弃土涉及到当地的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等自然环境。
2017沥青路面计算书【范本模板】
三长线新建路面设计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该项目位于江西省,属于一级公路,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44+086,设计使用年限为15.0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3855辆/日,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
0%, 方向系数取55。
0%, 车道系数取60.0%.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3类,根据表A.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根据表6.2.1,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
根据附表A.3。
1—3,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根据公式(A.4。
2)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22,351,024,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1,670,542,389。
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0,019,677,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初拟路面结构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9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0.80,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0。
85,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61MPa。
3。
路面结构验算3。
1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根据表G.1.2,基准等效温度Tξ为23.8℃,由式(G。
2。
1)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为25。
4℃。
可靠度系数为1.28.根据B.3。
1条规定的分层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层分为6个分层,各分层厚度(hi)如表5所示.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别计算设计荷载作用下各分层顶部的竖向压应力(P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设计一、设计总说明(一)、设计资料映卧三级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
经勘察,沿线土质为砂粘性土,沿线有大量碎石集料,并有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等传供应。
据预测该路竣工初年的交通组成如下:小客车车500辆/日,跃进NJ130车313辆/日,,黄河JN150车250辆/日,东风EQ150车188辆/日。
使用年限内前5年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后3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0%。
二、设计计算说明(一)、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1)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211⎪⎭⎫ ⎝⎛=∑=P P n C C N i iki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题意,该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8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
累计当量轴次()[]()[]636468545.0085.01085.010.80136511365201=⨯-+⨯⨯=-+=ηγγte N N 次(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8211⎪⎪⎭⎫ ⎝⎛''='∑=p p n C C N i i ki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20年,车道系数取0.45。
累计当量轴次()[]()[]656412845.0085.01085.011.82636511365201'=⨯-+⨯⨯=-+=ηγγte N N 次(二)、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三)、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查表得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抗压模量取20℃时的模量,各值取规范给定范围中值,因此得到20℃的抗压模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200MPa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00MPa ,水泥稳定碎石为1500MPa ,二灰土为750MPa 。
各层材料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0MPa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0.8MPa ,水泥稳定碎石为0.5MPa ,二灰土为0.25MPa 。
(四)、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路段处于V 2区,为紫色粉质粘性土,地下水位距地表1.8m,路基填土高平均为2.1m,则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的高度为H 0=1.8+2.1=3.9m ,查表得干燥状态类路基,再查表知05.10≥ω,取其稠度为1.10,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图组土基回弹模量(MPa )”查得土基模量为40MPa 。
(五)、确定路面结构方案如图(六)、设计指标确定对于高速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层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基底拉应力验算。
(1)设计弯沉值该公路为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厚度大于20cm ,基层类型系数取1.0,设计弯层值为:)01.0(1.260.10.10.160060063646852.02.0mm A A A N lb sc ed=⨯⨯⨯⨯==--(2) 各层材料容许层底拉应力s sp R K σ=σ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83.20.1/0.109.0/09.0636468522.022.0=⨯⨯==A N A k c e a sMPa k s sp R 4947.083.2/4.1/1===σσ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83.20.1/0.109.0/09.0636468522.022.0=⨯⨯==A N A k c e a sMPa k s sp R 3534.083.2/0.1/2===σσ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1.30.1/1.109.0/09.0636468522.022.0=⨯⨯==A N A k c e a sMPa k s sp R 2572.011.3/8.0/3===σσ水泥稳定碎石:96.10.1/35.0/35.0636468511.011.0=⨯==A N k c e sMPa k s sp R 2551.096.1/5.0/4===σσ二灰土:52.20.1/45.0/45.0636468511.011.0=⨯==A N k c e sMPa k s sp R 0992..052.2/25.0/5===σσ(七)、设计资料总结设计弯层值26.1(0.01mm ),相关设计资料汇总如下表:设计资料汇总表(八)、确定二灰土层厚度单轴双轮组:P=0.7MPa ,cm 65.10=δ ,MPa E14001=,cm h 41=,MPa E12002=,MPa E 400=。
综合修正系数F :5473.07.04065.1020001.2663.1200063.136.038.036.0038.0=⎪⎭⎫ ⎝⎛⎪⎭⎫⎝⎛⨯⨯=⎪⎪⎭⎫ ⎝⎛⎪⎪⎭⎫ ⎝⎛=P F E l sδ理论弯沉系数αL:FP Ls El αδ121000•=⇒5.45473.065.107.0200014001.2620001=⨯⨯⨯⨯=⋅=FP El sL δα计算厚度: 由376.065.1041===δδhh ,857.01400120012==E E ,查图得:α=6.4 由376.065.1041===δδhh,03.012004020==E E ,查图得:46.11=K482.046.14.65.41221=⨯=⋅=∴⋅⋅=K K K K LL αααα 由482.02=k ,376.065.1041===δδhh ,03.012004020==E E ,查图得: 30.5=δH∴H = 5.30×10.65 = 56.4cm 由4.22132EE h h i n i i H •+=∑-= 得:4.561200750120015002512001000754.254.24.2=+⨯+⨯+=h H =⇒h 521.5 cm 。
故取二灰土的厚度为21.5 cm 。
(九)、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说明:验算层底弯拉应力15℃的抗压回弹模量)(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力σ1m将多层体系换算成当量三层体系,如下图:cm h h EE h h jij i i j 41411==•+=∑-=cm H EEh E E h EE hh EE h h j in j i ij 5.5512007505.21120015002512001000759.09.09.09.02559.02449.023329.01121=⨯+⨯+⨯+=⋅+⋅+⋅+=•+=+-+=+∑376.065.104==δh,857.01400120012==E E ,033.020=E E ,查表得,σ_< 0, 表明该层层底受弯曲压应力,σ1m 自然满足要求。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力σ2m将多层体系换算成当量三层体系,如下图:cm h EEh h E E h h j ij i i j 16.91200140045442112411=⨯+=⋅+=•+=∑-= cm H EEh E E h h EE h h j in j i ij 85.6110007505.21100015002579.09.09.03559.034439.01121=⨯+⨯+=⋅+⋅+=•+=+-+=+∑860.065.1016.9==δh,833.01200100012==E E ,04.020=E E ,查表得,σ_< 0, 表明该层层底受弯曲压应力,σ2m 自然满足要求。
(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力σ3m同理:从诺谟图中可以看出当EE12>0.8时,σ_几乎都小于0,而当验算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拉应力σ3m 时,其E E12=1.5,很明显查图可知σ_< 0,所以该层层底也受弯曲压应力,σ3m 自然满足要求。
(4)水泥稳定碎石层层底拉应力σ4m将多层体系换算成当量三层体系,如下图:cm h EEh E E h EE h h EE h h ji j i i j 40150010007150012005150014004254444433442244114411=⨯+⨯+⨯+=⋅+⋅+⋅+=•+=∑-=cm H h EEh h j in j i i j 5.2159.01121==•+=+-+=+∑756.365.1040==δh,5.0150075012==E E ,053.020=E E ,查表得,σ_=0.10, 42.11=m ,再由02.265.105.21==δH,查图可得:m 2=1.05。
1044.005.142.11.07.07.021_4=⨯⨯⨯==mm m σσ<MPa R 2551.04=σ故满足验算要求。
(5) 二灰土层层底拉应力σ5m将多层体系换算成当量三层体系与水泥稳定碎石层层底拉应力当量三层体系的换算图相同。
则:02.265.105.21==δH,5.0150075012==E E ,053.020=E E ,查得:σ_=0.34, 97.01=n ,35.02=n。
0808.035.097.034.07.07.021_5=⨯⨯⨯==nn m σσ<MPa R 0992.05=σ故满足验算要求。
综合上述各层检验层底拉应力都满足验算要求。
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本方案所拟定路面结构符合要求,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 ;水泥稳定碎石:25cm ;二灰土:21.5cm 。
200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