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研题
四川大学914中国文学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914中国文学主编:弘毅考研编者:资雍新秀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历年真题》、《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历年真题解析》与《四川大学中国文学模拟试题》作为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系列参考资料,编写初衷在于为广大考生搜集历年真题,提供较为准确的解析,分析命题规律,预测出题角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总之,希望考研“过来人”为师弟师妹们的未来助一臂之力,如是我愿。
1.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概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新闻学等14个博士点和新闻学、传播学等15个硕士点;有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点1个;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原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获文艺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还拥有1个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1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文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形成了富有特色且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
其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2.参考书目四川大学历次参考书目变化相对较大,直至2011年才基本稳定。
主要是将其他院校的教材换成自己编写的,或者二者并存。
主要书目如下:古代部分:《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四卷本),刘黎明等,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两卷本),周裕锴、谢谦、刘黎明,重庆大学出版社。
古代文学部分给出三套书共九本,可谓工程量浩大。
应对任务大时间短最好的办法就是备考过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017川大文学考研 文学理论真题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1、诗言志2、文章与博学3、文学典型4、灵感说简答题:1、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网络文学发展的利与弊。
翻译下面一段话,并用文学理论进行讲解。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作文:双琴祭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
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
所以他打算用那两裸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琴取于材,材取于树。
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
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
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
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裸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
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
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
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
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
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
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扰豫地交换了琴。
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
四川大学9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四川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科目代码:915(试题共4页)(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面各项中,属于合成词的是()A.徘徊B.马达C.袈裟D.粉蝶2.汉语“花钱”的“花”和“鲜花”的“花”是()A.同音词B.近义词C.同形词D.多义词3.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A.[a]B.[u]C.[o]D.[æ]4.决定声调的主要因素是()A.振幅B.频率C.音高D.陪音5.“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出自()A.《墨子》B.《论语》C.《管子》D.《荀子》6.汉语音节shang有()A.一个音素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D.四个音素7.“指南”、“司机”都是()A.陈述式复合词B.偏正式复合词C.支配式复合词D.补充式复合词8.下面属于非主谓句的句子是()A.有点红B.有人来了C.有两下子D.有些不舒服9.汉语ya是一个()A.单韵母音节B.前响复元音C.后响复元音D.闭音节10.下列划线的数量词组中,充当的句法成分和其他不同的是()A.我看了三遍。
B.小王获奖的次数已经有三次了。
C.钟已经敲了三下。
D.北京她去了三次。
二、判断下列各词分属的词类,并说明理由:(每词2分,共10分)相同、一致、统一、同样、一样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句型2.声调3.音变4.隶变5.修辞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举例说明同义词辨析的方法?2.谈谈区别词(非谓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的区别与联系。
五、解釋加點的詞(每題1分,共20分)1。
2017年四川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
2017年四川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5. 应用文写作名词解释1.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正确答案:(1)唐诗:是唐代诗歌的总称,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也是唐代文学最重要的文体之一。
现存唐诗有近5万首,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实反映了唐代历史的风貌。
其基本形式有: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唐诗大体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
盛唐时期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中唐时期出现“韩孟诗派”以及白居易、元稹领导的新乐府运动。
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有温庭筠以及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杜牧等。
(2)宋词:词亦称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形成于唐代,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创作高峰。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其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名家迭出,现存留有两万余首。
宋词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晏殊等,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3) 元曲:是一种新兴的韵文文学,代表了元代戏剧文学的主要成就。
其形式近于宋词,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语言较通俗。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的戏曲形式,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广泛融合了诸宫调等多种说唱、音乐、舞蹈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成熟的综合性的戏剧样式。
元杂剧形式精炼、体制严整。
散曲是在中国北方民歌基础上,吸收了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而形成并兴起于元代的一种可以入乐的新诗体。
元代杂剧的成就远高于散曲,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主要指的是元杂剧。
2003-2016年四川大学914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四川大学《914中国文学》全套考研资料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川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
我们亲身经历过川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川大。
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
有任何考川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
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全套考研资料包含:一、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1、2016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1月份统一更新)2015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3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2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0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9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8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7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6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5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4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3年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2002年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1年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0年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9年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8年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7年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3、2002年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1年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0年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9年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7年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二、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考研复习笔记1、古代文学讲义古代文学,以川大自己编写的古代文学教材和老师上课内容为主,没有专门的文学史,如果老师有参考某套文学史可能有重合的地方。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试题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试题(适用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1997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形象大于思想;2.济金根与《济金根》;3.艺术直觉;4.游戏说;5.文学的民族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作为一种文学的创造方法,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意义和局限性何在?2.结合具体的例证,简论文学风格的形成。
3.试析灵感。
4.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综述。
三.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你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审美性特征的?对于当前文艺创作中出现的审美性的失落这一现象,你认为原因何在,应该作何评价?2.恩格斯《致保·恩斯特》(1890年6月5日)述评。
3.解释“人化自然”(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1998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内在的尺度”;2. 通感;3. 悲剧性;4.创作方法与文艺思潮;5.艺术概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毛泽东在《讲话》中对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出了什么样的论述?你对此的观点有何看法和评价?2.你是怎样看待“三一律”的?3.恩格斯对歌德的评论对于我们评论古典作家继承文学遗产有何启示?4.简论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三.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联系文学创作实际,谈你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的理解。
2.现实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评述。
3.“实践派”美学观述评。
(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1999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古典主义;2.“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文学鉴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5.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6.福斯泰夫与“福斯泰夫式背景”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何特征?2.简述列宁论述托尔斯泰的基本观点。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7)
四川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6-2017)四川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四川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四川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5)四川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6)四川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8)四川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9)2013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1)川大2015年中国文学 (13)2017川大文学类考研试题 (16)四川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在括号里填写诗句的作者(每题1分,共10分)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襄王云雨今何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8.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9.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0.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八事”是胡适在__________一文中提出来的。
2.郁达夫属于__________社的成员。
3.袁可嘉是“__________派”的重要诗人和理论家。
4.曹禺《原野》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金的“人间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选自__________的诗歌__________。
7.80年代,在市井文化的描绘与反思中,最能体现“京味”特色的作家是__________。
8.1961年,陈翔鹤发表了__________,被称为“空谷足音”并引发了一个小的历史小说的高潮。
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汉语国际基础考研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四川大学考试科目: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目代码:445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上不给分)(试题共7页)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7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唐代诗人__________诗风沉郁顿挫,人称“诗圣”。
2.中国古代乐律理论相当发达,宫,商,角,___________,羽等五个音成为正音。
3.“三礼”指的是《周礼》,《礼记》,_____________。
4.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_______________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5.古时候科考“连中三元”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和______________-。
6.都江堰传说是由____________父子修建而成的。
7.山西五台山是中国___________教四大名山之一。
8.活字印刷是北宋由平民__________发明的。
9.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下一句是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11.Halloween是指西方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
12.歌舞支是___________(国)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初期。
13.《儒林外史》是由__________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14.陆羽____________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
15.《摩登时代》是戏剧大师____________的一部优秀作品。
16.《阿细跳月》是___________族的民间舞蹈,该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传统节日有火把节。
2012年四川大学汉教考研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育明教育【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2年四川大学汉教考研真题及其答案解析考试科目:汉语基础科目代码:354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上不给分)(试题共10页)壹汉语语言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一种__________关系。
2.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以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
3.词的语法类别是以词的__________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分出来的类别。
4.普通话里“灰,回,会,悔”除了字形和意义上不同以外,还有________上的不同。
5.“他鲁”两字相切,切出来的字音用拼音当写作______________。
6.“树根儿”有___________个音节。
7.___________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8.___________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9.汉语普通话有_________个声母。
10.在汉语普通话中,从发音方法上说,f,s,sh是_____________音节。
11.在汉语普通话中,从发音方法上说,“佩”和“被”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12.汉语的单元音韵母一共有____________。
13.我国第一部“义书”是_________。
14.一般词汇,依据不同的来源,可以分为新造句,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及社会习惯语_______________。
15.“尚且﹍何况”在复句中表示____________关系。
16.“南方人过冬不取暖”的谓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____________。
川大中国文学考研真题研究分析
川大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分析————————————————————————————————作者:————————————————————————————————日期:2川大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分析(2000——2011)一、题型变化情况2000年真题题型:1. 写出下列作品著者的时代和姓名(比较熟悉的篇目)2. 填空(基本上仅是文学常识的考查)3. 名词解释(涉及部分古代文论的概念,但都是比较著名的)4. 论述题2001年真题题型:1.释词(即名词解释)2.填空(要搞清楚所阅读篇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简答4.论述2002年真题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阅读作品时注意一些成语、典故的出处)3.简答4.论述2003年真题题型:(从本年起,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合并,考大文学。
)1.填空2.名词解释3.为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为白文句读)4.问答题(有简答有论述,自己审题)2004年真题题型:1.单选题(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多选题3.名词解释4.简答5.论述2005年真题题型:1.标明下面词句的作者(诗词背诵)2.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3.名词解释4.简述5.论述题2006年真题题型:1.在括号里填写诗句作者(诗词背诵)2.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3.名词解释4.简答题5.论述题2007年真题题型:1.填空(全部是填写诗句的作者、朝代或作品名称)2.简答3.论述2008年真题题型:1.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2.名词解释3.写出下列文句或者诗句的作者4.简述题5.论述题2009年真题题型:1.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2.名词解释(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3.简答题(全部是现当代文学的题目)4.写出下列诗句的出处或作者5.解释概念6.简答7.论述2010年真题题型:1.填空题2.填出下列文句或诗句的作者3.名词解释4.简述题5.评述2011年真题题型:1.填空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二、历年问答题:(简答和论述)1997年:四、简答1.简述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川大汉语言文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川大汉语言文学考研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中的“雅”?A. 国风B. 大雅C. 小雅D. 颂答案:B2. “文以载道”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主张?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A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节的情节及其象征意义。
答:《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节描绘了林黛玉在春天里,看到满地落花,心生感慨,于是亲手将落花一一埋葬。
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也象征着她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2. 请简述鲁迅《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特点。
答: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
阿Q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他具有自大、自卑、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等性格特点。
他常常用“精神胜利法”来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者心态。
三、论述题1. 论述《史记》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将历史记载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史记》以其严谨的史学态度、生动的叙述手法、深刻的人物刻画,对后世史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为历史人物的塑造提供了范例,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分析《儒林外史》中讽刺手法的运用及其社会意义。
答:《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一部讽刺小说。
作者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社会风气的腐败。
小说通过对儒生们的虚伪、贪婪、愚昧等性格的刻画,以及对科举考试中的不公现象的揭露,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川大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分析
.简述桐城派地古文理论.(文)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一百三十“莫信诗人竟平淡,三分《梁甫》一分骚.”简释其义,并举陶诗为例,加以简要说明.(诗)(诗论方面)(论诗绝句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汉儒有“诗无达诂”地说法,其本义是什么?并请举一例说明.(文论)
五、论述
.试叙述屈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地典范意义.(作家)
.名词解释
.简述
.论述题
年真题题型:
.在括号里填写诗句作者(诗词背诵)
.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地题目)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年真题题型:
.填空(全部是填写诗句地作者、朝代或作品名称)
.简答
.论述
年真题题型:
.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地题目)
.名词解释
.写出下列文句或者诗句地作者
.简述题
.论述题
年真题题型:
.简要评述“南朝乐府”民歌.(乐府民歌)
论述题
.评述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地影响.(综合性强,“面”地知识,跨界出题)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聊斋志异》地文学成就.(小说)
年:
简答
.简要评述南北朝志人小说.(小说)
.简要评述桐城派古文.
论述
.分析“五经”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地奠基意义.(综合性强,“面”地知识,跨界出题,“通论”部分地启发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填空(全部是现当代文学地题目)
.名词解释(全部是现当代文学地题目)
.简答题(全部是现当代文学地题目)
.写出下列诗句地出处或作者
.解释概念
.简答
.论述
年真题题型:
.填空题
.填出下列文句或诗句地作者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一)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2017年4 一名词解释(15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
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调类一般用五音标记法来表示。
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3、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大部分的汉字是由若干组笔画结构拼合而成的,这些相对独立的笔画结构称为「部件」。
部件是大于基本笔画(例如:点、横、撇、捺等)而小于或等同于偏旁的结构单位。
4、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5、同位短语又叫复指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事物。
二、简答(40分)1、简述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多方面。
1、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看,普通话有翘舌音,而方言却没有;英语有齿间音,汉语却没有。
2、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用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从语音的系统性来看,汉语里送气、不送气区别词义,英语不能;英语里清音、浊音区别词义,汉语普通话不能;语音的组合上,汉语的l只在音节开头出现,英语既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末尾。
2、举例简述四种造字法⑴所谓象形法,就是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
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
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
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2012年四川大学语言学文字学考研真题纯文档
14脩:自行東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5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6然: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17貳: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18賊:公患之,使鉏麂賊之。
19圖: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20適: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21謝: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22勸:赦之,以勸事君者。
2.何谓“自指”和“转指”?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区别。(10分)
二、分析题(共30分)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语素的意义,并说明整个词语的结构和整体义。(每题2分,供10分)
文过饰非墨守成规惊慌失措荼毒生灵差强人意
2.“他的老师教的好”与“他的老师相当好”是同构异义的句子吗?请加以简要分析(10分)
3.结合下列语料,分析下列各句中“不行”的结构和用法上的区别(10分)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3、西南方言属于()方言。
4、在[p、f、s、x]中,()不具有其余三个音素所共同具有的发音特征。
5、成都话中,“南”可以读[nan21],又可以读[lan21],所以成都话中[n]、[l]是()
6、“地震”是()价动词,“跑步”是()价动词,“给”是()价动词。
A.结构助词B.动态助词C.时间助词D.语气词
3、“把”字属于介词的是()
A.我来把门B.抓了一把沙子C.请把门关上D.快拉他一把
4、“我明明看见”中的“明明”是()
A.形容词B.区别词C.助动词D.副词
5、()组不是方位短语
A.桌子上、箱子里B.晚上、心里、海外C.五十以下D.两米之内
三、按照普通话的读音为下表例字注音,并将各个音节的结构分别填入表中(8分)
四川大学9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9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主编:弘毅考研编者:远空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9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四川大学优秀中文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弘毅胜卷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于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第一眼看到川大历年试题的同学,都觉得试题“简单”。
其实,这也是很多学生选择川大的原因吧。
川大的试题不偏、不怪,80% 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
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根本不是一回事。
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
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
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不到100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
其实这很像武侠小说中的全真教,招式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剑走偏锋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内功是不会成为大师的。
我们只能说命题的风格是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
2.考试题型与分值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
从最近五年看,川大的题目主观题比较多,可很多考生平时喜欢做选择题,不想写,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傻眼。
每个题型的分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解释一般也就是2-5分,可一个主观答题至少十分。
这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川大的专业课没有考试大纲,因此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历年胡本的《现代汉语》是客观题考察的重点,近年来,张本和杨本《现代汉语》考察力度逐渐增加,不仅涉及到客观题,也有部分主观题直接出自教材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914)
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填空题(10分)(题的顺序有误,但我只记得这些,欢迎补充)
1、()称赞《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肖子。
”
2、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这说的是()。
3、()说:“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叶绍钧。
”
4、周克芹的代表作是()。
5、《二月》的作者是()。
6、《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
7、田汉在建国后创作的戏剧(),塑造了一位敢于为人民鼓舞欢呼的艺术典型。
8、“那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小说()的结尾。
9、()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10、“老舍”这一笔名是1926年8月起在()上发表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
二、名词解释(20分)
1、曹七巧
2、曾树生
3、高晓生
4、人的文学
5、好一计鞭子
三、简答题(30分)(我的表述不一定准确,大意是这样,欢迎记得的同学帮我完善补充)
1、鲁迅去世于今已经八十年了,你如何看待他在新文学方面的创作实践及影响,请列举其中三种文学体裁,各举出一例,具体分析鲁迅的经久性。
2、海外有学者说“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晚清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究竟有无必然联系?请联系史诗略加分析。
古代文学部分:
四、名词解释(20分)
1、春秋笔法
2、沧浪诗话
3、说话
4、笔记
5、夷坚志
五、简答题(30分)(有一问不记得了,欢迎补充!)
1、评析公安派的文学理论。
2、评价宋朝的以才学为诗。
3、分析六朝讨论的文笔之分。
六、论述题(40分)
1、介绍并评析屈原的《天问》。
2、评析清代的唐宋诗之争。
文学理论(635)
一、填空题(10分)
1、“兴观群怨”说是()最先提出的。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观点。
3、“三张床”理论是柏拉图在()中提出的。
4、王国维在《 》中提出“境界说”。
5、“文学活动源自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提出的。
6、“气韵生动”是《论画六法》的观点,作者是()。
7、克罗齐的代表性观点是()。
8、“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活动,是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是()提出的。
9、“视域融合”是()提出的。
9、“视域融合”是()提出的。
10、马克思在《 》中提出希腊神话和史诗是人类文明的童年的产物。
二、名词解释(20分)
1、文章与博学
2、诗言志
3、文学语言
4、文学典型
5、灵感
三、简答题(20分)
1、分析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地位与作用。
2、谈谈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利与弊。
四、翻译并论述以下这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20分)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明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五、文本分析。
(80分)
《双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