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思考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以其良好的景观形象、怡人的人居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优越的建设用地品质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动因着手,分析我国在滨水空间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建议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域相接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是水与陆域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一、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动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进水,而沟防省。”(《管子》)古代建城之所以要靠近水体,主要出于河流成为城镇防守的天然屏障以及人类生活对水的依赖。今天对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已超越了人类生存需求的层次,大多数城市开发滨水地区是为了促进、拉动全市经济的发展。
1.1社会转型因素
工业化时代港口城市滨水区作为产业空间,因滨水工业或者生产技术流程变化,或者因单个工厂效率的提高,不再需要大量的中
小工厂,原先占有滨水地区的工业用地便空置出来。到20 世纪中叶,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城市里的
滨水工业地带出现空置。随着高速公路和集装箱的兴起,使许多水道及其沿岸的旧有港口、码头因不适应大吨位、集装箱化的运输要求而遭废弃。同时,码头作业的效率的提高,也使滨水用地减少了。在工业结构调整、运输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原来单一的港区改为多功能的综合区,滨水地区作为交通运输地带的功能在下降,而其作为高品位综合功能区的需求在上升。
1.2城市建设因素
从未来土地利用角度看,滨水区作为城市中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容易老化,同时滨水地区具有相对的低地价和优良的区位,因此城市对滨水地区的改造和再开发,就是为了满足新的开发需求,政府希望以滨水地区的开发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满足城市居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1.3市民生活需求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休憩和户外活动的追求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滨水区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在有条件的地点,功能结合当地的历史古建筑修复利用,满足人们对滨水区开敞空间的消费热。另外,靠近水边居住、就餐、休憩,进行体育活动,已成为中产阶级理想的生活方式。所以,滨水区开发的内容更带有为本地服务的综合性。
二、滨水空间建设中存在问题
1、盲目开发的误区
城市滨水开发是为了通过滨水环境的改善来推动产业发展,同
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然而城市滨水空间发展建设存在盲目开发的现象。一是城市快速发展或地区空间的迅速拓展,将滨水空间的土地进行置换,改善滨水空间环境,带动滨水区的再生。这是一种具有应急性质的补救措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且还会使城市自然环境资源遭到不可弥补的破坏。二是盲目追求大规模大尺度的形象工程,而忽视了人居环境的建设,违背了公众的意愿。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弊病和问题更为严重。
2、滨水岸线缺少科学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对滨水空间不可能考虑得详细周全,详细规划阶段受政府职责条块分割的影响,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往往仅考虑陆域的局部,缺乏整体统一建设的思想,往往出现沿河与陆域布局较不合理,只有少数几条河流进行岸线整治、美化绿化工程外,大部分河流还处在一种比较杂乱的状态。
3、城市流域“景观环境”遭视觉污染
滨水景观住宅的出现,对于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和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房地产开发巨额利益的驱使,忽视了建筑高度、尺度和立面等因素与城市滨水区域环境的协调,从而导致河岸风光被掩,环境及生态状况恶化,影响了整个滨水区域的景观效果,给城市景观造成视觉污染。
4、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建设水平低
滨水区的休闲场所具有不平衡性。我国滨水区的休闲场所往往
只重视短期、直接的经济效益,用地功能比较单一,商业性休闲场所和公益性休闲场所的比例失调,导致滨水休闲空间共享性的丧失。盲目模仿导致失去自身特色,造成资源浪费。休闲内容的开发单一,在很多滨水空间的更新项目中,缺乏对旧有环境和建筑的利用意识。
三、滨水空间开发建议
1、重生态,辅人工的视觉景观构架
城市流域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以生态平衡为原则,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在设计和建设中尽量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机理的破坏,尤其要注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特色景观。除此之外还应更多地考虑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恢复自然元素,重现城市流域的自然或半自然状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湖海岸线,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滨水地区开发要突出复合的理念
作为一个结构复杂的城市空间要素,滨水地区的开发利用应突出复合的理念,重点在于功能的复合。未来城市滨水空间除了继承现有功能,还应体现水体在城市发展中的景观功能、水源功能、交通运输功能、游乐运动功能、生态环境功能以及历史文化功能等。把原来功能单一的滨水地区改为多功能综合区,以此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达到城市中心区更新改造和结构调整的目的。
3、滨水空间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
城市滨水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虽然是水体两侧与陆地空间的过渡,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滨水空间除了满足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心理需求,在使用上滨水公共空间环境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亲水性。滨水区公共空间所进行的活动分为体育活动、娱乐活动、休闲活动、文化活动、消费活动等几种类型。滨水空间应满足人们在环境中发生的行为心理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活动的亲自然性,二是交流行为的非匿名性,因此应营造丰富多样的、面向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阶层游客的滨水空间。
4、有效的公众参与
城市流域及其滨水区属于公众资源,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协调社
会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公众听证、公众参与进入滨水地区开发的各个层面,能够保证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的质量,促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监督和确保各种法律制度和规划设计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查尔斯·摩尔曾经说过:“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因此,在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该在充分理解与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