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狄浦斯情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俄狄浦斯情结
摘要
俄狄浦斯王,这一英雄人物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虚构出来的。该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从小被自己生父生母丢弃的孩童,阴错阳差的长大成人后,在一次偶然的争斗中毫不知情的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后娶了自己生母的故事。后来,活跃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神经病理学界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得提出俄狄浦斯情节。从时空跨度和虚实真伪等都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超凡智慧夹杂着自我灭亡、显赫荣誉伴随着离经叛道的命运却是相差无几的。更进一步来说,他们都甘冒性命之臾,努力摸索着人类心理的秘密,都在尝试说破由斯芬克斯之谜引出的更多人性机密。在这恋母情节的背后,我们其实都能见到虐待性父亲的形象。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中在古希腊悲剧《俄底浦斯王》中,较早地反映了父亲虐待儿子这一母题。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哪吒、孟君等弃子英雄故事,也有这个母题出现。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虐待性父亲原型
第一章
俄狄浦斯情结,通俗地讲就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节。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忒拜城的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他生下来就被抛弃了,因为在他尚未出生时,阿波罗的神谕便昭示他注定会成为杀父娶母的凶手。拉伊俄斯将刚出生的婴儿(即俄狄浦斯)交给一个牧羊人,让他把婴儿弃于森林。但是牧羊人出于怜悯之心,把婴儿交给了邻国科任托斯国王的仆人,那仆人又把婴儿转交给了他的主人科任斯托国王。国王收养了婴儿并认作自己的儿子。因为婴儿有一双肿脚,取名为“俄狄浦斯”(俄狄浦斯在希腊语中有肿脚的意思)。长大后,俄狄浦斯偶然得知神谕昭示他以后注定要弑父娶母。为了逃避神谕,俄狄浦斯毅然选择离开。在出走途中,他遇到了生父拉伊俄斯,双方在互相不知道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发生争执,俄狄浦斯杀死了拉伊俄斯。随后,俄狄浦斯走至忒拜城,而且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忒拜城人。因忒拜城人曾允诺说,任何人只要能够解开斯芬克斯的谜语,就可以成为国王。于是,俄狄浦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忒拜城的新国王,并与国王遗孀伊俄卡斯忒结了婚。他在位多年,国泰民安,受人敬仰,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和自己的母亲伊俄
卡斯忒生养了两儿两女。后来,忒拜城遭受瘟疫,神谕说只有把杀死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会终止。最后,真相大白,俄狄浦斯发现自己就是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为了惩罚自己的罪恶,他刺穿了自己的双目,离开了忒拜城。由此,俄狄浦斯在全然不知情的状况下,逐步完成了“弑父娶母”的神谕。
对多数人而言,这种观念对于道德伦理是一种侮辱,所谓的乱论对许多人造成极大的恐吓。“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之一,自 20 世纪初由弗洛伊德提出至今,仍然是文学作品的热门话题,在文艺学领域方面,它更是一直被关注。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文艺学价值,它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以及作品主题。对其内涵、价值的深刻理解有必要建立在对俄狄浦斯情结及其相关理论面的认知基础上,包括对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说、力必多和幼儿性欲等多方面知识体系的系统把握,弗洛伊德本人也正是通过不断建构与之相关的理论体系才使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同时,学界针对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讨论和质疑也不容忽视。针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合理性、俄狄浦斯情结的普适性、俄狄浦斯情结的泛性色彩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男权意识等方面的讨论。批评者认为,俄狄浦斯情结以生物学为基础,导致文化、环境、家庭、个人经历等因素对人类行为和心理产生的影响被忽视了。然而,尽管遭受了众多非议,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却一直是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难以回避的话题,在众多学科研究和拓展的过程中,俄狄浦斯情结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同时,俄狄浦斯情结对人类深层心理和童年经验的深度挖掘使之在文艺批评领域较其他文艺批评理论更具优势。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启发下,不仅许多经典文艺作品得到了重释,相当多的新的文艺作品不断被批评家纳入这一理论的观照之下。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基础是哈姆雷特在完成复仇任务时的忧郁不决。长期以来,对哈姆雷特复仇时的优柔寡断,流传着几种不同说法,如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代表了一种类型人物,这类人物的行动力量被过分发达的智力麻痹了。歌德这样评价哈姆雷特:“一个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他被要求去作不可能的事,这事的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
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哈姆雷特身上有一种病态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可归之为“神经衰弱”性格,这一性格导致哈姆雷特犹豫不决,复仇延宕。弗洛伊德否定了以上两种解释,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戏剧的情节表明,哈姆雷特绝不是一个不敢行动的人物。我们在两种场合下可以看清这一点:第一次是他在一阵暴怒之下,挥剑刺杀了挂毯背后的窃听者;第二次是他蓄意的、甚至可说是巧妙的,以文艺复兴时代王子般的无情,处死了两位谋害他的朝臣。然而他为什么对于自己父王鬼魂给予他的任务却表现得犹豫不决呢?这个答案只得又一次归之于任务的特殊性质。哈姆雷特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只除开向那个杀了他父亲娶了他母亲、那个实现了他童年欲望的人复仇。于是驱使他进行复仇的仇恨为内心的自责所代替,而出于良心上的不安,他感到自己实际上并不比弑父娶母的凶手高明。”在分析《哈姆雷特》的主题时,该剧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被宫廷的王位争夺战掩饰了。因为剧中本该由哈姆雷特完成的“弑父娶母”行为被其叔父完成了。因而,于读者来说,哈姆雷特并未犯下乱伦的罪恶。然而,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实则反映在了其叔父的罪恶对他的影响之中。正如弗洛伊德对哈姆雷特复仇时的延宕原因所做的分析,即哈姆雷特内心潜藏着“弑父娶母”的冲动,他叔父的行为实际上是变相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对于这个替自己实现愿望的人,哈姆雷特内心的罪疚感使他不能对之进行复仇,因为他自觉实在不比凶手好多少。我们认为他应该复仇,十分奇怪的是他发现自己不能那么做。我们知道在这里是他的罪疚感麻痹了他。”也就是说,《哈姆雷特》的主题实际上是俄狄浦斯欲望的满足,只是通过文学上的升华机制,掩藏在了宫廷王位争夺之中。
弗洛伊德认为,哈姆雷特无法杀了那个杀了他父亲娶了他母亲的人,因为那个人实现了他本人童年时便已存在的欲望,做了他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由此看来,《哈姆雷特》与《俄狄浦斯王》其实有着同样的悲剧源头,在哈姆雷特内心深处同样压抑着“弑父娶母”的冲动。而复仇时的延宕也因此变得合理,因为这一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被叔父完成了,对一个完成自己愿望的人进行复仇当然会使哈姆雷特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因为杀死叔父就等于否定自己,杀死自己。第二章
通过对俄底浦斯情节的分析,以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为例,我们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