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64108871fe910ef12df812.png)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第一部分一、我国的卫生法体系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药品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以及与上述法律法规相应的一系列配套规定。
二、护理法的范畴国家规定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条例;地方行政主管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定、标准、办法、通知;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等。
三、护理立法的历史与概况护理立法始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率先颁布《英国护理法》1921年荷兰颁布护理法1947年国际护士委员会发表了一系列护理立法专著1953年WHO发表了第一份有关护理立法的研究报告1968年国际护士委员会制定了护理立法史上划时代的文件《系统制定护理法规的参考指导大纲》1994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方法》2008年我国《护士条例》四、护理法是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如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服务)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实施《护士条例》2008.5.12 实施《护士守则》2008.5.12五、为什么要学习护理法律了解:自己的职责的法律范围,根据自己所学到的专业教育知识及专业团体的规范和要求;熟知各项护理工作的原理和效果明确哪些工作自己可以独立执行,哪些工作必须有医嘱或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法律纠纷;自觉遵纪守法,保护自己的一切合法权益。
六、违法护理行为的法律限定违法行为:侵权与犯罪疏忽大意与过失收礼与受贿侵权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财产及人身权利不应有的侵犯,侵权行为可以不构成犯罪,可以通过民事方式,如调解、赔偿等方式来解决。
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与自我保护
![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与自我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235d7a2b0717fd5360cdcca.png)
护理工作中潜在法律问题与自我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病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规范护理行为,保护病人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1.侵权行为新《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护士管理办法》第4章第24条规定: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护士不遵守职业道德或无意中泄露了病人隐私,给病人造成了心理障碍,便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
《护士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未经注册者不得从事护士工作。
窗口期(毕业第1年实习期)护士,无证护士单独值班上岗,就形成了非法执业。
若对病人造成了伤害,以非法行医罪处理。
《护士管理办法》第21条、第22条、第23条特别强调重视病人的知情权,病人在诊疗护理活动中享有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平等享受医护权、监督自己医疗权和实施的权利、享受健康教育的权利。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护士执业时要掌握消毒知识,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
如护士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用后未及时毁形、回收、消毒,就违反了《消毒管理办法》第2章第8条;对器械、空气和物体未进行严格消毒,就违反了《消毒管理办法》第2章第9条;对病人的污物未进行消毒处理,就违反了《消毒管理办法》第2章第10条。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护士参与传染病的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传染病人实施临床护理。
护士执业时,对传染病隔离不当,使传染病传播或流行,对传染病人污染的水、污物、排泄物未进行消毒处理,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第6章第35条款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病人有权利复印部分病历。
若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不给复印,就侵犯了病人的权利。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责任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责任医学知识专家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40717e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4.png)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责任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4页
例二:张某,女,26岁,因夫妻失和服毒自杀, 入院抢救,清醒后屡次说:“人活着没意思”。 次日早晨问护士附近有没有水塘,该护士如实 通知。中午交班时发觉患者失踪,黄昏在医院 附近水塘捞出患者尸体。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责任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5页
——犯罪;依法惩处——刑事责任;
客观:不作为(应及时汇报医生),主观:疏忽大意
如,护士未认真听,引发患者不满——侵犯了患者生
命健康权——侵权;赔礼、道歉处理。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责任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4页
(二)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推行职责,因 一时粗心或遗忘而造成客观上过失行为 ,过失可造成两种后果: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责任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7页
新生儿室护士汇报新生儿死亡前后护理情况: (1) 前日晚10时到次日10时,巡视该新生儿一切正常。 (2) 1时15分,排便后喂牛奶30毫升后,右侧卧位,未见异常。 (3) 3时30分,护士巡视病房,更换尿布,一切正常。 (4) 4时30分,护士巡视,该新生儿正常。 (5) 5时,护士巡视、换尿布,仍右侧卧位,一切正常。 (6) 5时30分,护士巡视发觉该新生儿面部、口唇青紫色,右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责任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1页
过失形式主要有有意和过失两种。
有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有害后果,
依然放任有害结果发生。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该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发
生不良后果而没有预见到(疏忽大意过失), 或即使预见到了却轻信此种结果能够防止(过 于自信过失)心理状态。
《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第七条要求:“凡发生医疗事故 或事件,当事医务人员应马上向本医疗单位科室责任人 汇报,科室责任人应随即向本医疗单位责任人汇报。”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bd1f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4.png)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在护理专业中,难免会涉及到各种法律问题。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必须要清楚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同时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围绕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包括隐私和机密性、医疗疏忽和错误、患者知情同意以及责任和法律保护等。
隐私和机密性是护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根据《护理隐私和机密性法》规定,护士必须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信息,不得私自泄露或分享患者个人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采取措施,如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密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存储等,以免因隐私泄露而引发法律纠纷。
医疗疏忽和错误也是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会面临医疗疏忽或错误的风险。
例如,错误的使用药物、错误的执行医嘱或手术操作、忽视对患者的监测等。
这些错误行为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并可能导致法律诉讼。
因此,护士应该始终保持专业水准,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患者知情同意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医疗操作前,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的目的、风险和效果,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如果护士在没有得到患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
因此,护士应当重视患者的知情权,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确保患者在做出决策时有充分的信息依据。
责任和法律保护也是护理专业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能会面临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投诉或诉讼。
护士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并保持专业和道德标准。
在处理投诉或法律纠纷时,护士可以寻求相关的法律保护和支持,例如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
为了避免法律问题的发生,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护士还应该加强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建立和维护专业关系,确保在护理实践中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
总之,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涉及到隐私和机密性、医疗疏忽和错误、患者知情同意以及责任和法律保护等方面。
护理法律案例分析近两年(3篇)
![护理法律案例分析近两年(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8793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7.png)
第1篇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护理法律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护理纠纷案件频发,不仅影响了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也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结合近两年发生的护理法律案例,对护理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法律风险防范的参考。
一、案例一:护理不当导致患者死亡案情简介:2021年,某医院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护士护理不当,医院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遂将医院和护士告上法庭。
案例分析:本案中,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存在明显过错,违反了护理操作规范,导致患者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
”护士作为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
本案中,护士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死亡,侵犯了患者的生命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第二十一条:护士应当遵守护理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护理安全。
二、案例二:护理记录不规范引发医疗纠纷案情简介:2022年,某医院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未按照规定填写护理记录,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患者家属认为医院护理记录不规范,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遂将医院和护士告上法庭。
案例分析:本案中,护士未按照规定填写护理记录,违反了护理规范,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护士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护理记录,确保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简述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简述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a179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8.png)
简述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护士在执行医疗过程中,出现疏忽、过失、错误等原因造成患者损害,可能会涉及到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护士须合法合规开展工作,保证安全、有效、规范的配合医疗工作。
2.保密问题:在诊疗过程中,护士会接触到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资料,护士有保守职业道德和保密义务,不能随意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能不当公开患者病情信息。
3.职业伦理: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需遵循伦理道德,保证患者权利不受影响,不做出不当言行,瞅不当待遇。
4.违反医疗规范:护士在执行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制度、政策等,不得随意改变治疗方法、使用不当药品、器材。
5.职业安全:护士在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职业安全,不得操作不当,导致自己或他人伤害。
以上是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简介,需要护士在工作中特别注意。
护理法律法规_案例(3篇)
![护理法律法规_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5f02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4.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
某日,该院接收了一位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治疗的病人乙。
在护理过程中,乙的病情逐渐恶化,需要紧急手术。
甲医院护士丙在护理乙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疏忽,将乙的病历信息泄露给了乙的朋友丁。
丁得知乙的病情后,未经乙同意,将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导致乙的隐私权受到侵害。
乙及其家属对甲医院和护士丙提出了法律诉讼。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1)患者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患者有权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密。
甲医院和护士丙泄露乙的病历信息,侵犯了乙的隐私权。
(2)医疗损害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护理规范、诊疗常规,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甲医院和护士丙因工作疏忽导致乙的隐私权受到侵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护士职业道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护士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隐私。
护士丙泄露乙的病历信息,违反了护士职业道德。
2. 案例的法律依据(1)患者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2)医疗损害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3)护士职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第二十二条三、案例处理结果1. 甲医院和护士丙对乙的隐私权侵害行为负有责任,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甲医院对护士丙进行严肃处理,取消其护士执业资格,并在医院内部进行通报批评。
3. 乙及其家属对甲医院和护士丙的赔偿要求,经法院审理,判决甲医院赔偿乙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案例启示1. 医疗机构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确保患者隐私权不受侵犯。
2.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范和诊疗常规,防止因工作疏忽导致患者隐私权受到侵害。
3. 患者应了解自己的隐私权,并在就医过程中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护士的执业责任与法律法规
![护士的执业责任与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de7387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1.png)
护士的执业责任与法律法规作为关键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之一,护士在医疗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护士的工作不仅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与法律法规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护士的执业责任与法律法规,旨在加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
一、执业责任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承担着协助医生提供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康复的职责。
从这个角度来看,护士的执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护理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和医生的嘱托,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
这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执行医嘱、协助进行医疗操作等。
护士还应当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反映患者的情况。
2. 护士自身实践护士应当具备扎实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自学、提升专业技能。
同时,护士应当遵守护理伦理规范,确保自身行为符合职业道德。
护士还应当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与医疗团队的协作护士应当积极参与与医疗团队的协作,与医生、护士长、医技人员等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护士应当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情况,协助医生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二、相关法律法规护士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与护士执业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
1. 医疗法律责任护士作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之一,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负有保护责任。
根据医疗法律责任法,护士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守医疗行为准则,如执行医嘱、保护患者隐私等。
同时,护士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医疗事故或安全隐患。
2. 《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是护士执业的基本法规,对护士的执业资格、注册管理、职业道德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护士应当按照该法规要求进行注册,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3. 护理质量标准卫生行政部门颁布了《护理质量管理规范》,旨在规范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护士应当熟悉并遵守该标准,通过执行护理操作、管理患者疾病和健康状态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9a0765e6172ded630b1cb6cb.png)
对于该护士在事故发生后的行为应如何 认定呢?
《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第七条的规定:“凡发生医疗 事故或事件,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医疗单位的 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随即向本医疗单位负 责人报告。”
“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医疗单位,应指派专人妥善 保管 各种原始资料,这是因为原始资料是病情发展的 真实记录;是认证医疗过失的重要 依据”。 本案中该护士构成了一种故意的行为,因而也将得到 更加严厉的处罚。
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
举证责任 是指诉讼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 证明及证明不了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
如此惊人的数据,谁来保护 我们 ???
面对如此节奏快、任务重、 无法律、压力大、高风险 的工作,我们应加强学习 相关的医学法律、法规, 增强护理法律意识和法制 观念,用法律保护自己的 护理行为,保护自己的权 益。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关于医疗卫生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 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武汉市省级三甲医院变相绑架事件 2011年6月25日,因小孩发烧在输液室 行输液治疗后发现头上打针的地方有点外渗, 4名男人强行带走一个护士。 2010年12月05日,一名5岁男童在输液治疗 中突发意外,抢救无效死亡(据说是该院10 天内第二次发生输液意外事件);一周后, 近千人围聚医院举行祭奠活动。当地出动警 力现场维持稳定,更从苏州、常州等地调遣 大批的特警。
2011年10月10日,协和医院西院住院部 北楼二层,一名男子用破损的酒瓶作为 凶器,劫持了值班室内的一名女护士。 协和医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嫌疑人 非病人或家属,有既往精神病史 2011年08月23日,事件起因是一名农村 患者“颅脑出血”在神经内科治疗,后 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纠 结近100人与院方50多名手腕上扎了红布、 手持木棍的人员发生冲突,导致院方2人、 患者家属13人不同程度受伤,家属方面3 辆面包车受损。
护士法律法规案件解析(3篇)
![护士法律法规案件解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89be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2.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护士在医疗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也面临着诸多法律法规风险。
本文将以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护士法律法规案件为例,对护士法律法规问题进行解析,以期为护士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案例解析1. 案例一: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用药错误案情简介:某护士在为患者静脉注射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注射了错误的药物。
患者因药物过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抢救无效死亡。
解析:本案中,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用药错误,侵犯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根据《护士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护士在执行护理任务时,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因此,护士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案例二:护士泄露患者隐私,被患者家属起诉案情简介:某护士在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未按照规定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导致患者隐私泄露。
患者家属得知后,将护士及医院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
解析:本案中,护士泄露患者隐私,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
根据《护士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护士在执行护理任务时,应当尊重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因此,护士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案例三:护士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患者烫伤案情简介:某护士在为患者进行热水袋取暖时,未按照规定对水温进行检测,导致患者烫伤。
患者家属将护士及医院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解析:本案中,护士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患者烫伤,侵犯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根据《护士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护士在执行护理任务时,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因此,护士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总结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2. 护士应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了解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了解的法律和伦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48077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6.png)
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了解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一员,护士在工作中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也是为了维护护士自身的职业尊严和形象。
本文将从法律和伦理两个方面探讨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了解的问题。
一、法律问题1.患者隐私保护法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会接触到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病历、诊断结果等。
护士有责任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将其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此外,护士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2.医疗事故责任法护士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医疗事故,如误诊、手术失误等。
当发生医疗事故时,护士应及时报告,并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护士应了解医疗事故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保护患者的权益。
3.药物管理法规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护士应了解相关的药物管理法规,如药物的使用、储存、配药等方面的规定。
护士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药物管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伦理问题1.尊重患者的权益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权。
护士在与患者交流和决策时,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不得擅自干涉或强迫患者接受治疗。
同时,护士还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2.保护患者的安全护士在工作中要始终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
护士应遵守相关的伦理规范,如遵循洗手消毒的规程,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此外,护士还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以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3.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护士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护士应遵循职业伦理准则,如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举止。
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总结: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了解的法律和伦理问题涵盖了患者隐私保护、医疗事故责任、药物管理等方面。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763aeee518964bce847c32.png)
• <刑法>335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 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健康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导致医疗事故的因素
• 个人因素 • 医疗设备因素 • 药品、器械等因素 • 环境因素 • 时间因素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报告 • 收集保管好相关原始资料,封存现场
• 无菌操作原则 • 输液速度、输液量 • 药物配伍禁忌 • 空气栓塞 • 注射部位感染
重要依据 • 具有法律意义 • 漏记、错记、不认真记录——误诊、引
起医疗事故
麻醉药品与物品的管理
• 吗啡、哌提啶类药物 • 专人管理 • 认真交接
护生的法律责任
• 未取得执业资格 • 必须在护士的严格督导下为病人实施护
理 • 执业护士督导下发生错误或事故,除本
人要负责外,带教老师要负法律责任 • 脱离督导,擅自行事造成病人伤害,要承
护士执业证书
护士及护生法律责任
护士的临床法律责任
• 护理工作—是针对人对潜在或现存的健 康问题而产生的反应的判断及处理。
• 护士的功能: 独立性功能 依赖性功能 合作性功能
处理及执行医嘱
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评估及治疗 的法律依据
• 熟悉各项医疗护理程序 • 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方法 • 认真核对 • 篡改或不执行医嘱——违法
处理及执行医嘱
• 对医嘱有疑义——核实 • 发现有明显错误的——有权拒绝执行 • 发现问题医生执意要求执行——报告 • 明知故犯或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与医
生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注意
• 病人提出异议,应证实医嘱的准确 性。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问题探讨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46298d07f1922791688e886.png)
二 、 理 工作 中 的主 要法律 责 任 护
1完 成 医嘱 中 的法律 问题 . 完成 医 嘱是 护理 工 作 的重 要部 分 , 与 法 律 是 联 系 最为 密切 的护理 工 作 内容 , 准确 无误 、 时地 及
诉 讼 的办法来 解决 。每 位护 士者应 熟悉 国家 的法 5 律 法规 , 以便更 好地 履行 职责 , 保护 自己的合 法 权
法工 作 与执业 道 德教 育 和 继 续 教育 结 合 起来 , 作
资料加以判断。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 , 不询问 2 4 小时 排 便 次 数 , 随便 在 体 温单 上 填 写 大 便 1~2
次; 而病人 便秘 多 日, 当用 力排便 时促 发 脑 溢 血 , 其 中诱发原 因 没能及时 处理 , 士应 负一定 责任 。 护
意患者出走 、 杀等倾 向, 自 以便及时制止。
不认 真履 行 护 理基 本 职 责 , 理 文 书 不 实 事 护
‘ IAN ) i Ll Gt NG cHE NG s H
求是 , 也是 失 职 行 为 。完 整 的病 案 资 料 ( 理 记 护
录) 是具 有 重 要 法 律 作 用 的 文 件 , 当发 生 护 理 事
后 果 。对于 口头 医 嘱 , 般 情 况 下 不 予 执行 。 即 一
负责任造 成就 诊人 员死亡 或者 严重 损 害就诊 人 员
身体健康处 3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 《 ” 民法通则》
规定 :公 民享有 生命 健康权 。 “ ”
使 在抢 救或 手术 中 , 应 复 述 一遍 无 误 后 方 可 执 也 行 , 注意提 醒 医生 及 时 补 充 书 面 医 嘱 。护 士 没 并 有处 方权 , 应 在 未 经 许 可 的 情 况 下 擅 自给 药 。 不 如夜 班护 士在 没有 医嘱 的情况 下 给病人 服用 安 定 止痈 剂 、 退热 剂等 , 属 于违规 行 为 。 都
关于护士法律规定的案例(3篇)
![关于护士法律规定的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2ea56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7.png)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护士队伍日益壮大。
然而,在护士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违规护理事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行业的形象。
为了规范护士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我国制定了《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以张护士涉嫌违规护理为例,分析护士法律规定的相关案例。
二、案例介绍张护士,女,25岁,某市一家三甲医院护士。
在护理工作中,张护士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李先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严重后果。
李先生的家属将张护士及所在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张护士的行为违反了《护士条例》根据《护士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护理质量,维护患者权益。
”张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违反了《护士条例》的相关规定。
2. 张护士的行为构成了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张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构成了医疗事故。
3. 张护士及所在医院应承担法律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分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张护士及所在医院因违反《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律依据1. 《护士条例》《护士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护士执业行为的行政法规,于2008年5月12日颁布实施。
该条例明确了护士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职业道德、权利义务等内容,为护士执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于2002年4月4日颁布实施。
关于护理法律问题案例(3篇)
![关于护理法律问题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1f04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人民医院护理部,近日发生了一起患者隐私泄露事件。
患者李某因患有严重疾病,入住该院进行手术治疗。
在住院期间,李某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被泄露给了无关人员,导致李某及其家属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和恐慌。
经过调查,发现泄露事件涉及该院护理部一名护士小王。
现将此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经过1. 事件发生李某于某年某月某日入住某市人民医院,因患有严重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住院期间,李某的病情及个人信息被护理部护士小王泄露给了其好友张某。
张某得知李某病情后,在朋友圈发布了李某的照片、病情及住院科室等信息,导致李某隐私泄露。
2. 事件调查患者李某及其家属发现隐私泄露后,向医院提出投诉。
医院立即展开调查,确认泄露事件属实。
经过调查,发现泄露事件涉及该院护理部护士小王。
小王承认,在下班后,她将自己的手机带至科室,与张某聊天时,无意中将李某的病情及个人信息透露给了张某。
3. 事件处理医院对护士小王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其警告处分,并要求其向患者李某及其家属道歉。
同时,医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保密教育,要求全体护士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切实保障患者隐私。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问题(1)患者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隐私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护士小王泄露患者李某的隐私,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2)医疗保密制度:《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保密。
护士小王泄露患者隐私,违反了医疗保密制度。
2. 医院管理问题(1)护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本案中,护士小王泄露患者隐私,暴露出医院护理人员在保密意识方面的不足。
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保密教育,提高其保密意识。
(2)医院管理制度:医院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护士小王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
医院应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管理。
四、案例启示1.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保密教育,确保患者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护理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护理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2f646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8.png)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行业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护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护理纠纷和法律责任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护理法律责任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护理法律责任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例简介某医院发生了一起护理纠纷,患者李某因术后感染导致病情恶化,家属认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经过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确实存在疏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法院最终判决医院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中的护理法律责任问题(1)护理人员的职责护理人员的职责包括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
在本案中,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导致病情恶化,存在失职行为。
(2)护理人员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护理人员的疏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构成重大过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案例中的医院法律责任问题(1)医院的监管责任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
在本案中,医院未能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管,导致护理人员疏忽大意,造成患者损害,应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2)医院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因医疗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未能履行监管责任,导致患者损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防范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护理法律责任的重要性,提高其法律意识。
2.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加强护理工作的监管,确保护理质量。
3. 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中法律问题案例分析(3篇)
![护理中法律问题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3633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4.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护理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护理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以一起护理法律问题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例介绍某医院护理部接到患者家属投诉,称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患者家属认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医院承担相应责任。
经调查,事发当天,护士小李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注射过程中药液渗漏至患者皮下组织,引起过敏反应。
经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患者被紧急送往重症监护室抢救。
三、案例分析1.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风险(1)护理操作不规范:护士小李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导致注射过程中药液渗漏,引发过敏反应。
这违反了《护士条例》中关于护士应当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的规定。
(2)沟通不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未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未告知患者家属注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产生质疑。
(3)医疗文书不规范:护士在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后,未及时填写病历,导致病历记录不完整,无法为后续的法律诉讼提供有效证据。
2. 法律责任(1)医院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医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护士小李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医院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护士小李承担相应责任:根据《护士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案中,护士小李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应对患者承担相应责任。
四、防范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工作中能够依法行事。
2. 规范护理操作:医院应加强对护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护理操作符合规范要求,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法律责任案例(3篇)
![护理法律责任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fb1e1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患者张女士,女,45岁,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长期在该医院就诊。
2021年3月,张女士因突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再次来到该医院就诊。
接诊的护士小李在为张女士进行血压测量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血压测量结果错误。
医生根据错误的血压测量结果,错误地判断张女士的病情,给予错误的诊疗方案。
结果,张女士的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案例分析1. 护士小李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第十七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安全。
本案中,护士小李在为患者张女士进行血压测量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血压测量结果错误,属于违反诊疗技术规范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护士小李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医生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医生根据错误的血压测量结果,错误地判断张女士的病情,给予错误的诊疗方案,导致张女士的病情恶化。
医生的行为属于违反诊疗技术规范,造成患者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医院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未能对护士小李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导致护士小李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造成患者损害。
因此,医院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案例启示1.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护士作为医疗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事故罪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 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 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
精品文档
例:沈某,男,59岁,胸闷4h余,急诊,心率102次/ min,无其他体征。医生疑为冠心病,即给予5%葡萄糖 25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并嘱做心电图检查。1h输 液完毕后,患者自述胸闷无好转,护士未予理会,也 未查心电图,让患者回家,次日晨患者因心肌梗死死 于家中。
本案中该护士构成了一种故意的行为,因而也将得到
更加严厉的处罚。
精品文档
(四)执行医嘱的合法性
随意签改医嘱或无故不执行医嘱——违法行为 护理人员若发现医嘱有明显的错误,则有权拒绝
执行。 如果在护理人员提出明确申辩后,医师仍强制要
求其执行,她将不对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 负任何法律责任。
精品文档
(2)该护士在事故发生前后的行为应如 何认定?
精品文档
处理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基本是单一归 责原则说。即过错责任是侵权行为的唯 一归责原则,即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 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 不承担民事责任。
精品文档
过错的形式主要有故意和过失两种。
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有害后果,
应有严格管理制度,定时清点,防止个别护士因 工作之便挪用,犯盗窃药品及器材、物资罪。
对麻醉药品的保管应重视,防止个别护士因工作 之便自己用麻醉药成隐而犯吸毒罪。
(六)护生的法律身份
护生是正在学习护士专业的学生。按法律的含义, 只能在职业护士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按照严格 的护士操作规程去工作,否则她的工作将被认为 是侵犯行为。
——犯罪;依法惩处——刑事责任;
客观:不作为(应及时报告医生),主观:疏忽大意
如,护士未认真听,引起患者不满——侵犯了患者的 生命健康权——侵权;赔礼、道歉解决。
精品文档
(二)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的履行职责, 因一时粗心或遗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 为,过失可导致两种后果:
1、疏忽大意的错误仅损害了被护理者的 心理满足、生活利益或恢复健康的进程。
半身青紫,呼吸、心跳已停止,经值班医师检查确认其已死亡。 检查发现,尸斑已形成,以头面部、右侧半身前胸部为主。 该护士主张此男婴系"新生儿猝死综合症"死亡。
精品文档
尸检:窒息 固定尸斑的出现:死亡后四个小时 由此可见护士的护理情况报告是虚构的
精品文档
本案中主要涉及二个法律问题, (1)当班护士在本案中是否有责任?
若明知该医嘱可能造成对患者的法律性损害, 却听之任之,若酿成严重后果,将共同承担由 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处方:10%氯化钾10ml静脉推注。
注意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对医嘱产生疑问,核对后再执行 •口头医嘱 •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医生根据病情 更改医嘱后再执行
精品文档
(五)病房药材及物品管理
分标准被定为满分。产妇连续两天见到新生儿
并以母乳喂养,但产后ຫໍສະໝຸດ 三天早晨5时30分突然发现该男婴已死亡于新生儿室。产妇及家属
向院方控告该院当班护士失职致其婴儿死亡,
护士矢口否认自己有责任,双方遂引发医疗纠
纷。
精品文档
新生儿室护士报告新生儿死亡前后的护理情况: (1) 前日晚10时到次日10时,巡视该新生儿一切正常。 (2) 1时15分,排便后喂牛奶30毫升后,右侧卧位,未见异常。 (3) 3时30分,护士巡视病房,更换尿布,一切正常。 (4) 4时30分,护士巡视,该新生儿正常。 (5) 5时,护士巡视、换尿布,仍右侧卧位,一切正常。 (6) 5时30分,护士巡视发现该新生儿面部、口唇青紫色,右
•事故发生前的不作为行为是一 种过失行为
精品文档
对于该护士在事故发生后的行为应如何认 定呢?
《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第七条的规定:“凡发生医疗事 故或事件,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医疗单位的科室 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随即向本医疗单位负责人报 告。”
“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医疗单位,应指派专人妥善保 管 各种原始资料,这是因为原始资料是病情发展的真实 记录;是认证医疗过失的重要 依据”。
精品文档
(七)护理活动与职责范围的法律问题 由于超出职责范围的护理活动给病人造
成伤害的,护士负有法律责任。 如急救插管,急救处理无医嘱不能处理
精品文档
发生事故的根源:
差一 念 之
差一 技 之
精品文档
医疗事故的防范
学习执业规范 规范执业行为 尊重病人权利 严格医院管理
精品文档
要求做的必须做 禁止做的决不做
精品文档
护理工作中的守法和用法
(指导性自学)
精品文档
(四)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过失的原因 违反有关的规章制度 违反护理规范和护理操作规程 因缺乏经验而判断失误
精品文档
思考题:
1、请讨论分析以下2例中,护士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若是违法,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合法的处理方法是 什么?
例一:李某,男,8岁,麻痹性肠梗阻,收入院后给予 插胃管和输液治疗。医嘱:见尿后,氯化钾10ml注入 管内。护士见患儿有尿后,将10%氯化钾10ml由输液 管注入,致患儿心搏骤停,死亡。
仍然放任有害结果的发生。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
发生不良后果而没有预见到(疏忽大意的过 失),或虽然预见到了却轻信此种结果可以避 免(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心理状态。
精品文档
在新生儿病房中,一般规定护士应30-60 分钟巡视病房一次,以便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
• 该护士的不作为行为已构成了一种过 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精品文档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过失)
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身权利不应有的 侵犯。民事责任;如,病人的知情权
犯罪则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刑事责任 犯罪分故意和过失。 护理工作中最为严重的是过失。 分清犯罪与侵权行为的关键是对护理行为的目的和后
果的正确鉴定。
侵权行为
2、因失职而致残、致死。
渎职罪
精品文档
(三)临床护理记录的法律意识 在法律上有其重要的意义。
客观、及时、准确无误,完整的护理记 录是举证的法律依据。
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
精品文档
某产妇于某日上午9时许,在某
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产房顺产一足月男婴,经该
院医生检查新生儿一切正常,按新生儿临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