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特征: 1、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0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5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阶段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政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酿成两次世界大战。
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由盛而衰,美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开始进入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引发了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成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俄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最终确立了斯大林模式。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主要表现】(1)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政进一步发展,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国家,形成了以比较健全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党政治走向成熟成熟,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以德、日、俄为代表的国家,政治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专制色彩较为明显。
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其世界霸权由盛而衰;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终取代了英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新的特点,欧美各国工人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并以合法斗争为主。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经济上: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标志着大企业时代到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后起之秀的美国、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心国家,工业生产总值增长迅速,超过英法两国,跃居到世界第一第二。
帝国主义国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对外经济侵略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世界近现代史典型问答题示例
世界近现代史典型问答题示例世界近现代史典型问答题示例1、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同:(1)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异:(1)目标: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
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也指向封建专制。
(2)指导思想: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是理性主义。
(3)影响: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为欧美乃至亚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2、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的英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法国和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分别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它们的基本主张各是什么?产生上述土地政策的社会原因各是什么?这些土地政策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基本主张:英国:圈占农民土地,养羊放牧。
法国: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
美国:允许在西部无主土地上连续耕种5年以上的美国农民,缴付少量手续费就可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
社会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制呢业发展迅速。
法国:雅各宾派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美国:南北战争之初北方连连失利,同时资本主义发展也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
影响:英国: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金和劳动力,也为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法国:使雅各宾派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并逐渐扭转了形势,但小农经济后来成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劳动力和市场受到严重制约。
美国:使林肯政府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并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同时西部的开发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促成了美国经济的腾飞。
3、从原因、方式、进程、性质和影响等方面比较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同:(1)原因:政治分裂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3)进程:有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国家和核心人物。
(4)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要通过中外各方面对比分析巨变原因。
经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外资企业出现。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政治: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加深,也使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
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901)【阶段特征】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局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这一阶段,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
两大矛盾中,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政治:西方列强从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向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过渡。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分别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和完全形成。
清政府从抵抗到彻底投降,成为列强工具,镇压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先后开展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思想: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新思潮,君主立宪。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音 乐
德国
⑵19世纪中后期
背景/原因
领 国家/ 代表人物及 域 流派 作品/概况
特点/意义
资本主义制度进一 步确立,社会矛盾 尖锐,金钱成为衡 量一切的重要标准, 浪漫主义者所憧憬 文 的理想社会没有实 学 现,所以出现了敢 于直面现实,揭露 社会黑暗和丑恶现 象的文学家
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 批判现实主 义:真实再 现社会现实, 对当时社会 列夫· 托尔 矛盾和弊端 俄国 斯泰《战争 进行深入剖 与和平》 析和强烈批 判
瓦特改良蒸汽机 特点:极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意义: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极大推进了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气技术的应用 ⑴理论基础: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⑵1867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3年格拉姆制成电动机。 ⑶爱迪生:发明电灯和配电系统,改进了电话、电报、电 影等发明达1000多项。 意义: ⑴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 价的动力,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 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 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⑵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 明进步,资本主义从此确立全球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 紧密; ⑶科技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 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人们的生活从此更加丰富多彩。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 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同年春天,颁布 《德意志宪法》。 主要内容: ⑴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 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 ⑵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⑶议会: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蒸汽机 蒸汽时代
发电机、电动机、 内燃机
电气时代
瓦特
爱迪生
牛顿力学定律 轮船、火车、
煤
法拉第电磁感应 现象
电车、汽车、飞 机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特点
影响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 民掠夺;3、劳动力-圈地运动;4、技术-国外市场不断扩大;5、市 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等
讯等领域为主
对资本主义 国家发展
对亚非拉地区
对中国
生产力水平
社会关系 世界格局
破坏领土、 主权完整, 瓦解旧的 经济制度
发展阶段特征
要 求
殖民侵略及特点
背 景
民族民主运 动及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 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⑵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
所谓“建设性使命”是指客观上资 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式的 社会奠定基础.
思考: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建设性使命”表现在哪些方
面?
政治 经济 思想
中国人民救亡 图存运动高涨
维新变法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洋务企业 军事企业
民用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技师;
3、后起的资本主义
3、大机器生产代替 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
工场手工业
叉进行。
夯实基础:两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第次 项目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考历史世界史各阶段特征汇总!附历史复习法
西方文明的源头【阶段特征】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后世以借鉴,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
文化: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
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
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向工业文明迈进(公元 14 世纪——16 世纪末)【阶段特征】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政治:14、15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第二阶段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公元 17 世纪——18 世纪末)【阶段特征】思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政治:17、18 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
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18 世纪末——19 世纪中后期)【阶段特征】经济: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
18 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高二历史模块三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高二历史模块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阶段特征】本单元内容叙述的是19世纪70年代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历史,其阶段特征是: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870年以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
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使资本主义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4.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发展。
【考点解读】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记住时间: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2.主要部门:基础工业(如电力、石油化工);重工业(汽车工业、钢铁工业)。
3.主要成就(1)最显著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3)电讯事业的发展。
(4)化学工业的建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
(从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而言)(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大,发展更迅速。
(从发生的国家数量而言)。
(3)对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如德国、日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从有的国家两次交叉进行而言)。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1.形成时间:19世纪晚期2.形成原因(1)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2)直接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垄断组织的形式(按垄断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托拉斯(生产领域),辛迪加(流通领域)、卡特尔(流通领域)。
4.全面评价垄断组织(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积极方面(1)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次工业革命
4.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2种趋势:①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②学科间的联系日益加深,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在综合性方向发展。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简介: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
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
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过程: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历史各阶段特征
历史各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社会大变革时期1、政治: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2、经济: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小农经济产生3、民族:华夷之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百家争鸣局面;5.、阶级(阶层):士阶层的崛起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奠基时期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秦汉思想大一统,儒学确立正统地位5、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确立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社会转型期1、政治:分裂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儒学危机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盛;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三教合流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3、文化: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4、经济:城市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发展5、阶层:市民阶层兴起六,明清时期(1368~1840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2、经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阶层出现变动、士商相混。
3、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答历史大题必备的资料(历史不同时期的特征)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社会大变革时期1.政治: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2.经济: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小农经济产生3.民族:华夷之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百家争鸣局面;5..阶级(阶层):士阶层的崛起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奠基时期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秦汉思想大一统,儒学确立正统地位5.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确立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社会转型期1.政治:分裂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儒学危机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盛;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三教合流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3.文化: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4.经济:城市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发展5.阶层:市民阶层兴起六、明清时期(1368~1840年):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2.经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阶层出现变动.士商相混。
3.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世界史整合及特征
文艺:19世纪以来,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美术产生;19世纪欧洲兴起的各种音乐流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增强的民族性。
经 济:14~15世纪意大利和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文明开始回合交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 化:文艺复兴冲破了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加强。80~90年代 ,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国内政局失控。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和恐怖主义使世界动荡不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加强。
三、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政治: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法国大革命反复曲折;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一部分先进国家得以确立。
文化:20世纪以来,欧洲艺术传统向现代形态过渡,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现代主义美术,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它日益通俗化大众化,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社会主义文学成就辉煌;1929年,英国播送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完整知识框架——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注意问题:1、本单元的阶段特征:⑴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国家陆续开辟通往全世界的新航路,并随之抢占殖民地、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得以出现⑵在世界市场的需求下,以英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征服世界的进程,将东方国家变成他们的商品输出场所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垄断组织出现,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使资本主义具有更强的侵略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变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2、易错知识:⑴殖民扩张:从经过、影响角度掌握殖民扩张与掠夺。
注意内容的线索是世界殖民霸权的更迭顺序:西班牙—荷兰—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更迭过程即英国不断战胜旧殖民霸主确立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过程。
重点理清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⑵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区别: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即手工生产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
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
如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分别带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轻工业化)和第二次产业革命(重工业化,到20世纪才完成)二、要点知识:(一)、开辟新航路:1、开辟新航路的原因:⑴《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流传,刺激了渴望得到黄金和香料的西欧贵族和商人,他们希望开辟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
⑵强化王权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把扩张的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之外的地区。
⑶基督教会为了传教,号召进行圣战,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重要推动力。
⑷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地理知识的丰富,为欧洲人远洋航海准备了条件。
(完整版)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工业革命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不同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
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问题归纳】★1、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2)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8、【两次工业革命启示与思考】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负面影响。
2、如何应对科技革命①我国应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我们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③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艰苦奋斗,立志报国,为实现民族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电气时代.
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垄断组织形成,大企业时代到来,以科
技为依据、以提高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 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经济模式基本成熟,标志着 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
3、资产阶级代议制日益成熟,以欧美工业 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
英葡格萄兰牙,18世纪70英5 格兰抵达亚37洲1 的商船数1量96增长
迅速荷兰(2分) 65
1770
2950
早英期格殖兰民扩张中实力的变化(8荷11兰的崛起、18英65国
工业合计革命等)(27分70)
3161
6661
材料二中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发生了 什么变化?原因何在?(4分)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 _______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 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 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 俄答罗案:斯英将为国。我们(1的分工)较厂早和确作立坊资贡产献阶它级的代大议麻制、;亚英 麻国和掌铁握矿世石界。殖我民们 霸熟 权练 ,的 拥机 有械 广工 阔和 的技 殖工民制地造;必率要先 的进机行器工,业把革这命些,原 生料 产织 力成 迅精 速美 发的 展布 。匹(3,分销)(往如各写出 国海军。力…量…强我大们、的自船由只主满义载经着济原思料想归等来也,可又适将当满给载1 着分制,成但品此返处回总地分球 不的 超各 过个3分角。落)。 (3)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 (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 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3分)
3、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1)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殖民扩张更加激烈,世 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有三条,即: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⑴14~16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经济方面:地中海沿岸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接着,在英国等西欧一些国家也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
商业的发展、利润的驱动,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不但为西欧国家掠取了大量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而且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廉价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⑵思想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到,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还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思想文化环境,建立自己的政权。
于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形成,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冲击,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资产阶级继续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势力进行猛烈地冲击,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的基础。
⑶政治方面:在16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17~19世纪初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制度衰亡和资本主义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政治方面:这一趋势是通过两条不同的道路体现出来的。
一是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国为代表),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二是封建君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如彼得一世的改革),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次工业革命
3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
今天店铺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3次工业革命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3次工业革命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3次工业革命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垄断组织(大企业)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厂的纷纷建立 工厂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均归资本家所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力、煤炭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应 用,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 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随着生产和资 本的集中,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大企业即垄断组织(国 内财阀、国际联合公司、跨国公司等)。与中小企业相比, 垄断组织的特点是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甚至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由专业人才进行 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 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主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信 条,政府与垄断组织联系密切。
材料二:1500年~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 亚洲的数量表 数量(艘) 国家 1500~ 1600~ 1701~ 答案:16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 1599(年) 1700(年) 1800(年) 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 葡萄牙 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 705 371 196 英格兰, 荷兰 65 1770 2950 迅速 (2分) 英格兰 811 1865 早期殖民扩张中实力的变化 ( 荷兰的崛起、英国
三、思想文化领域 1、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但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 由竞争的信条。 2、科技: 1)电的应用和发明: 2)相对论和量子论: 3、文艺: 1)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 2)艺术:后印象派绘画; 4、电影与电视。
(上海单科)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 利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 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上图)即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15分)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 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 其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或伦敦 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 美国世纪:“金元帝国”的形成,或信息技术革 命的发源地。
(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 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13分) 1.1)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一流强国,一战前的扩军备战影响 到英国经济的发展; 2)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冲击;“日不落帝国”逐 渐走向衰落: 2、1)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2).垄断组织托拉斯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3).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4).美国参加 世界反法西新战争,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5).二 战后美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6).(布雷顿森林协 定)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成为“金元帝国;7). 二战后美国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8).通过冷战, 美国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势力深人到欧洲等地,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阶段特征: 1、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垄断组织形成,大企业时代到来,以科 技为依据、以提高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 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经济模式基本成熟,标志着 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 3、资产阶级代议制日益成熟,以欧美工业 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 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 频繁。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 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 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会觉得“以前 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1分) 答案: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 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分)
工业革命等 )(2 分) 合计 770
3161
6661
材料二中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发生了 什么变化?原因何在?(4分)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 _______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 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 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 答案:英国。 (1分)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英 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 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率先 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 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 (3分)(如写出 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 海军力量强大、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也可适当给 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1 分,但此处总分不超过 3分。) 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3)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 (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 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3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1)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世界 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市场。 3)工业革命后,到19C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 界市场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 分世界狂潮,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 形成。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动 蒸汽动力 力 工 业 成 就 动力机 蒸汽机 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和内燃机动力 内燃机
工业布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 世界工业带形成 局 中 工业生 工厂制度;中小企 人类进入了垄断(大企 产组织 业占多数,企业主 业)时代。大企业所有 形式 是资本所有者和经 权和经营权分离,出现 营管理者 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 司等新组织形式。
世界 市场
思考: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太平天国运动。 ②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 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思想:向西方学习、中体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 命),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②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 救国) ③思想: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生产 力 巨 大 影 响
极大促进了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 厂”
极大促进生产力的迅猛 发展,人类进入“电气 时代”
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 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权 地位
经济 格局 经济 思想 殖民 扩张
自由主义思想兴起, 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 主张自由竞争、自 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 由贸易 条 商品输出、掠夺原 料、全球扩张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 界 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具体表现: 一、经济上: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③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④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新型工业出现:电力、汽车、电器产品、石油工业 工业结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 主要组成部分 ②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 ③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也引发了列强 重新分配世界的激烈斗争 ④世界市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消极影响: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材料四: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 所占的比重为:英国l9%,美国12%,德国l3%,法国10%。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 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 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五:世界贸易总额
答案:英国失去“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多中 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1分)世界贸易总量持续大 幅度增长;(1分)国际分工加强;(1分)世界各国 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 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分)
3、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1)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殖民扩张更加激烈,世 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 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进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影响: (1)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义 得到进一步发展。 (2)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4)依据材料四、五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 易发展的基本特点。(4分)
答案:全球化既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 是危机四伏的“陷阱”。 (1分) 成的原因。(4分) 理由: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掌握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世 这主动权;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 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体系或殖民体系形 逐渐暴露,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成)(4分) 拉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环 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等。另一方面,全球化 材料六: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他们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利于世界和各 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 国经济的发展。 (2分) 球化的到来,认为这是一个“陷阱”。 (6)经济全球化是不是“馅饼”和“陷阱”? 请说明你的观点。(3分)
进程加速
二、政治 1、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成熟:议会民主、公民自由、 政党政治 2、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3、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 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经济:美德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19世纪末美国工 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核心地位 动摇。 2)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德意日资 本主义制度不成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严重;成为 战争策源地 4)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