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专题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安全教育课专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安全教育课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9aff9524de518964b7dea.png)
一(3)班班主任:李文静2018年2月25日内容: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目的:1.了解开学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准备:资料、图片受课人数:48人过程: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一(3)班班主任:李文静2018年3月4日内容:交通安全目的:1. 知道有关的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
2. 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痛苦。
准备:教学平台及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
受课人数:48人过程:一,上学路上的安全1.行走的安全常识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d156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e.png)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7篇心理健康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加强自我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求助。
教学方式:专题教育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加强自我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求助。
教学手段: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岛出示图片图中描述的是什么场景?小男孩要做什么?二、活动营活动一:我是小演员请把下列情境表演出来,并认真体会主人公的感受。
情境一:爸爸妈妈不在家的一天里,明明独自整理房间,洗衣服,独立完成作业,还自己解决了午餐。
情境二: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欣欣觉得有点孤单,就去找好朋友一起玩。
游戏的过程中两人闹了点矛盾,但很快和解了。
活动二:“小鬼当家”交流会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大家围绕自己“当家”的经历进行交流。
然后,每组选一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各自的经历。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安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遇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这样解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享屋爸爸妈妈有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可能会让我们独自在家。
要想让自己“当家”,请从这些方面做起吧!四、拓展园如果家人不在身边,你该如何“当家”管理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评价一下自己“当家”的能力吧。
课前礼仪一级舞蹈教案
![课前礼仪一级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cf2a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c.png)
课前礼仪一级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舞蹈的基本礼仪和规范。
2.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姿势。
3. 培养学生的舞蹈修养和自信心。
4.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基本礼仪和规范、基本舞蹈动作和姿势。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舞蹈修养和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音乐、镜子、教学视频。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
3. 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 学习基本礼仪和规范。
(1)站姿,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身体挺直,目光前视。
(2)行走姿势,脚步轻盈,姿态优雅,保持身体平衡。
(3)礼仪规范,学习鞠躬、致意等基本礼仪。
3.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和姿势。
(1)学习基本舞蹈动作,包括舒展、转身、跳跃等基本动作。
(2)学习基本舞蹈姿势,包括手臂姿势、身体曲线等基本姿势。
4. 舞蹈表演。
老师给学生播放一段简单的舞蹈曲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礼仪和规范、基本舞蹈动作和姿势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风采。
5. 舞蹈训练。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训练、舞蹈动作训练等,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巧。
6. 舞蹈创作。
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舞蹈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舞蹈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舞蹈修养和自信心。
7. 课堂总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舞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成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习基本礼仪和规范、基本舞蹈动作和姿势,培养了学生的舞蹈修养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巧。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
一年级安全教育专题教案
![一年级安全教育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0a0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c.png)
一年级安全教育专题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一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遵守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安全隐患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电器、火源、水域等。
第二课时:遵守交通规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佩戴安全带等。
第三课时:防火安全知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防火知识,提高防火意识。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学会预防火灾和火场逃生。
第四课时:地震逃生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学会地震逃生技巧。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学会正确的地震逃生方法。
第五课时:个人保护意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提高个人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个人信息的保护,学会拒绝陌生人的搭讪和求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安全教育内容。
2. 结合游戏、讨论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设置情境模拟,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安全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估其在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
【最新】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
![【最新】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629db008a1284ac9504329.png)
课题1、上学、放学文明礼仪要求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
3、教育学生懂得上学、放学文明礼仪的要求。
课前准备班班通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难点:帮助学生从小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作为一名学生——祖国的花朵——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应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板书题题:上学、放学文明礼仪要求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2、学生交流:①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
②无意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3、教师小结,对学生发言给予肯定。
4、教师向学生进行上学、放学文明礼仪的教育。
⑴上学时穿戴整洁,佩戴好红领巾和标志;带齐作业、学具,背正书包。
儿歌:做完作业理书包,作业学具全带好;代号领巾和徽标,我是文明好学生,按时上学不迟到。
⑵上学、放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走路上人行道,靠右行走,不与人勾肩搭背,追逐哄闹;不买零食,不边走边吃食物,不乱丢纸屑、垃圾,不攀折花木。
儿歌:靠右走上人行道,不要追逐和打闹;乱丢纸屑吃零食,攀折花木可不好。
横穿马路要记清,红灯止步绿灯行;遵守规则保安全,我做文明好学生。
⑶进校前,自觉在校门前排队,遵守秩序,保持安静;听到进教学过程校铃,依序进校,见到老师要行礼、问候(早上问早;下午问好)同学见面要互相问候。
儿歌:上学来到校门口,自觉排队莫高声;不吵不闹不拥挤,开门铃响按序行;见到老师先行礼,问早问好记分明;同学见面互问候,都做文明好学生。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即兴演练。
)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板书设计1、上学、放学文明礼仪要求文明礼仪教育唱儿歌课后反思课题2在校学习生活行规礼仪要求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上课、下课的礼仪常规。
一级班舞蹈教案
![一级班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3f486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0.png)
《一级班舞蹈教案》一、教案背景舞蹈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表情来传递思想与情感。
舞蹈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一级班的学生,将介绍一组简单而有趣的舞蹈动作,帮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并培养基本的舞蹈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2.掌握一组简单的舞蹈动作,以及基本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表演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音乐设备2.教学空间3.课堂图示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舞蹈概念(10分钟)为学生介绍舞蹈的概念和种类,从高兴、悲伤、愤怒等情绪来引导学生理解舞蹈的表达方式。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舞蹈的感受和印象。
步骤二:热身运动(1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一些简单的拉伸和活动关节的动作,以准备身体的舞蹈活动。
步骤三:学习舞蹈动作(30分钟)向学生展示和解释一组简单的舞蹈动作,包括基本的步伐、手臂和身体的动作。
逐步引导学生跟随示范动作,并逐渐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舞蹈序列。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注意姿势的正确性和动作的连贯性。
步骤四:音乐配合(20分钟)选择一段适合的音乐,带领学生在音乐的节拍和节奏感下进行舞蹈练习。
当学生熟悉了舞蹈动作后,可以适当增加音乐节奏的变化和动作的快慢。
步骤五:集体表演(2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小组可以表演自己设计的舞蹈动作,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个人风采,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扩展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舞蹈经验,可以组织参观舞蹈演出或邀请专业舞蹈老师来学校指导学生。
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与舞蹈相关的课外活动,如编舞比赛、舞蹈社团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动作复杂度和难度的调整要合理。
小学一级体育全套的教案
![小学一级体育全套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12c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d.png)
小学一级体育全套的教案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2.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和技能;3.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服装和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绳子等);2.教学材料:教学PPT、音乐、小学生体育教材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师生互相问候。
2.采用歌曲或舞蹈等方式,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增加气氛。
二、操练体操动作(15分钟)1.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体操,通过操练,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体操动作,如踮脚尖、转身等。
2.在操练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动作。
三、学习基本的球类运动技能(20分钟)1.介绍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传球、投篮、踢球等练习,让他们感受到球类运动的乐趣。
3.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增加趣味性,如传递比赛、射门比赛等。
四、学习跳绳技巧(20分钟)1.介绍跳绳的好处和基本技巧。
2.带领学生进行跳绳练习,先从简单的单个跳开始,慢慢增加难度。
3.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跳绳游戏,如数跳、互相传递跳绳等。
五、学生休息(5分钟)1.让学生放松休息,补充水分。
2.借助音乐,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疲劳。
六、总结讲评(10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体育动作和技能,并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调体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七、课堂延伸(25分钟)1.根据课程需要,老师可以安排更多的球类运动、体操或跳绳练习,加强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
2.老师可以结合体育教材中其他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性活动,如游泳、田径、乒乓球等。
八、结束活动(5分钟)1.进行简单的拉伸活动,帮助学生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2.与学生告别,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未来的体育活动。
小结:通过本堂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和基本技能。
乐理课一级教案艺和
![乐理课一级教案艺和](https://img.taocdn.com/s3/m/b2757e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d.png)
乐理课一级教案艺和乐理课一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准确地读唱简单的音乐符号;(2)掌握简单的音阶和节奏的基本知识;(3)了解基本的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3)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音乐符号的认识和读唱;(2)音阶和节奏的基本知识;(3)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难点。
(1)音乐符号的准确识读;(2)音阶和节奏的理解和掌握;(3)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音乐符号。
介绍音乐的基本符号,包括音符、休止符、音高、音长等,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符号的意义和用法,并进行简单的读唱练习。
3. 学习音阶和节奏。
教授音乐的基本音阶和节奏,让学生了解不同音阶的特点和节奏的变化,进行简单的练习和模仿。
4. 学习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
介绍一些常用的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如调式、音程、和弦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5. 练习与巩固。
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包括音乐符号的识读、音阶和节奏的练习,以及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6. 展示与评价。
让学生进行表演和展示,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热情。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符号、音阶和节奏、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音乐符号的识读还不够准确,对音阶和节奏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对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应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
![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2fd6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7.png)
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一、专题一:遵守纪律教育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纪律,为什么需要遵守纪律。
b.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c.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2. 教学内容:a. 纪律的定义和重要性b. 遵守纪律的方法和技巧c. 纪律案例分析与讨论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纪律的定义、重要性以及遵守纪律的方法。
b. 案例分析法:分析违反纪律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c.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遵守纪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 教学评价:a.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评估学生对纪律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b. 课后实践:跟踪调查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了解教学效果。
二、专题二:文明礼仪教育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礼仪知识,知道如何做到文明礼仪。
c. 增强学生尊重他人、关爱集体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礼仪的定义和基本原则b. 文明礼仪的具体表现c. 礼仪案例分析与讨论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定义、基本原则以及文明礼仪的表现。
b.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文明礼仪。
c.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做到文明礼仪,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 教学评价:a.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评估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践行程度。
b. 课后实践:跟踪调查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做到文明礼仪,了解教学效果。
三、专题三:防火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提高防火意识。
b. 培养学生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c. 增强学生火灾逃生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火灾的危害和原因b. 防火、灭火的方法和技巧c. 火灾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火灾的危害、原因以及防火、灭火的方法。
b. 实地演示法:进行灭火器使用等实地演示,让学生学会灭火技巧。
c. 模拟逃生法: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提高逃生能力。
体操一级教学教案模板
![体操一级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c0419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a.png)
体操一级教学教案模板教案名称:体操一级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体操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体操动作,并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基本的体操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体操基本动作和技巧的教学和训练。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体操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三、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进行一定时间的热身活动,包括跑步、拉伸等,以准备进行体操训练。
2. 基本动作训练:教学基本的体操动作,如倒立、翻滚、平衡等。
3. 技巧训练:对学生进行体操技巧的训练,包括跳跃、转体、灵活性等。
4. 组合训练:将基本动作和技巧进行组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跑步、拉伸等,以准备进行体操训练。
2. 基本动作训练(20分钟):教学基本的体操动作,如倒立、翻滚、平衡等,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3. 技巧训练(20分钟):对学生进行体操技巧的训练,包括跳跃、转体、灵活性等,引导学生掌握技巧要领。
4. 组合训练(20分钟):将基本动作和技巧进行组合训练,让学生进行整体表现,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5. 活动总结(10分钟):对学生进行活动总结,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手段1. 课件:使用课件展示体操动作和技巧的示范和要领。
2. 实物:准备体操器械和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
3. 录像:播放体操表演录像,让学生观摩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的规范性、技巧的掌握程度等。
2. 学生自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训练中的表现和收获。
3. 互评: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认识新朋友
![一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认识新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f012b460f01dc281e53af0f8.png)
XXX县第十三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年(班)级一年级时间主备人学科综合与实践课题认识新朋友第(1)课时
三维目标1.了解什么是朋友及朋友的重要性。
2.让小朋友学会如何交朋友。
3. 和朋友相处的一些原则。
教学重点: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小朋友学会交朋友。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课本图片卡片粉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个性化调整
一、导入
二、组织活动
专题教育:金钱能买到友谊吗?
友情是首无言的诗,默诵着心灵深处纯朴的真善美,友情是幅有声的画,蕴含这人们之间诚挚的意境;友谊是杯香醇的美酒,历经弥久越发甘甜。
友情是一朵芳香永存的心花,是一股昼夜吟唱的清泉,是一声温暖亲切的呼唤!人生离不开友情,人生因友谊而精彩!
导入:通过和小朋友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让小朋友对朋友这个词的认识更多了一步。
(找呀找呀
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个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而有的人则只有几个朋友。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人都需要朋友,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
”)。
一年级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教案
![一年级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a99208580216fc700afd5e.png)
男:伟大的祖国啊,我们为你而骄傲;
女:富强的祖国啊,我们为你而自豪!
齐:昨天,先烈们以生命陪祖国一同走过霜寒的日子,
今天,我们以汗水和祖国一同迎来辉煌的明天!
男女:让我们一起歌唱祖国。(放音乐)
(8)班主任:六十九年前的十月,祖国妈妈获得了新生。六十九年后的今天,祖国妈妈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自豪。因为她有着优秀的子孙,有着永远爱她的祖国人民。请听演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5分钟)
1、难忘1840年的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英国洋炮强行轰开东方大门,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鸦片战争最后是以中国的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1841年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让中国失去了无法计算的白银,失去了我们神圣的领土,更失去了我们的尊严,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 请全体起立,唱国歌。
二、班主任主持
甲:乘着21世纪的东风,荡着新时代的浪潮,我们迎来了伟大的祖国65华诞,
乙:六十五载风雨历程,六十五载铸就辉煌,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今朝实现,
甲:六十五载雨雪风霜,六十五载革故鼎新,是华夏儿女的雄心壮志改写历史。
乙:今日的中国,强大,强盛,今日的神州以强健的体魄步入世界强国之林,是炎黄子孙颗颗爱国心,强国志,使伟大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难忘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从此中国跨入世界强国之列。
5、难忘2003年、2005年、2008年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上天。
6、难忘2004年的奥运会,中国女排再创辉煌。
7、难忘2008年北京奥运,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8、难忘2009年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 ,“中国遥感卫星六号”成功发射。
一年级安全教育专题教案
![一年级安全教育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eddf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4.png)
一年级安全教育专题教案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关注。
2.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3. 学习防火、防电知识:让学生了解火灾、触电的危险性,掌握简单的灭火和急救方法。
4. 学习防水、防溺水知识:教育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预防溺水事故。
5. 学习地震逃生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特点,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3. 创设情境,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安全教育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遵守纪律等情况。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检验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章节:防火、防电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火灾和触电的危险性。
学会识别基本的火灾逃生标志和电器安全使用规则。
掌握简单的火灾逃生和触电急救方法。
2. 教学内容: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电器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触电事故的急救步骤。
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火灾逃生的模拟演练。
使用多媒体展示火灾逃生标志和电器使用安全常识。
通过问答和讨论,检验学生对防火、防电知识的掌握。
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模拟演练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学生对火灾逃生标志和电器安全知识的问答表现。
学生能够复述触电急救的基本步骤。
七、教学章节:防水、防溺水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溺水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学会不私自下水游泳的安全规则。
掌握基本的溺水急救方法。
溺水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水域安全的注意事项。
小学一二级体育全套的教案已
![小学一二级体育全套的教案已](https://img.taocdn.com/s3/m/d77bb1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f.png)
小学一二级体育全套的教案已教案一:跳绳练习一、教学目标1.学习跳绳的基本动作: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
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跳绳(每人一条)。
2.扩音器、音乐。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利用音乐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摆臂等。
2.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单脚跳、双脚跳和交叉跳的基本动作,并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注意脚步的节奏和跳绳的速度。
3.跳绳练习(30分钟)组织学生依次进行单脚跳、双脚跳和交叉跳的练习。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跳绳姿势和技术,及时指导纠正。
4.游戏活动(15分钟)分为小组进行同步跳绳比赛,看哪个小组能保持跳绳动作最整齐、最标准。
5.结束活动(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坚持跳绳练习,并提醒注意跳绳时安全事项。
教案二:足球游戏一、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双脚踢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二、教学准备1.足球(每两人一只)。
2.扩音器、音乐。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利用音乐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摆臂等。
2.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双脚踢球动作,并进行示范和讲解。
引导学生注意踢球的力度和精准度。
3.踢球练习(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踢球练习。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踢球姿势和技术,及时指导纠正。
4.比赛活动(15分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足球比赛,应用学过的踢球动作。
在比赛中强调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
5.结束活动(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参与足球运动,并提醒注意运动时安全事项。
教案三:篮球投篮游戏一、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双手投篮。
2.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敏捷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篮球、篮球架(一个小组共用)。
2.扩音器、音乐。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利用音乐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摆臂等。
一级考级过马路教案
![一级考级过马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ac6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4.png)
一级考级过马路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过马路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在不同情境下过马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过马路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2. 难点,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地过马路。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PPT、图片、视频、模拟斑马线。
2. 材料准备,交通安全标语、交通安全宣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 学习交通安全标语(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交通安全标语,如“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并让学生反复朗读。
3. 观看交通安全视频(15分钟)。
老师播放交通安全视频,让学生观看正确过马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习过马路的基本规则(15分钟)。
通过PPT和图片,向学生介绍过马路的基本规则,如观察路况、等待绿灯、走人行横道等。
5. 模拟过马路(20分钟)。
老师设置模拟斑马线,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过马路的训练,指导学生观察路况、等待绿灯、过马路时注意车辆等。
6. 角色扮演(15分钟)。
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过马路的情境,如过马路时遇到红灯、遇到突然驶来的车辆等,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正确应对。
7. 温故知新(10分钟)。
老师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过马路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8. 作业布置(5分钟)。
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交通安全知识,写一篇交通安全宣传稿。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过马路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地过马路。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过马路的训练,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情境训练,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过马路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新民族民间舞蹈1级教案
![新民族民间舞蹈1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760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a.png)
新民族民间舞蹈1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
2. 掌握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传授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
2. 教学器材,音响设备、镜子等。
3. 教学道具,民族服饰、民族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了解新民族民间舞蹈。
1. 老师向学生介绍新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和特点。
2. 老师播放相关的舞蹈视频,让学生观摩学习,感受舞蹈的魅力。
第二节,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
1. 老师向学生示范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如起舞、转身、手臂动作等。
2. 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逐步学习和掌握基本舞步和动作。
3. 老师结合音乐节奏,进行舞蹈练习,让学生熟悉舞蹈的节奏和韵律。
第三节,舞蹈编排和表演。
1.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舞蹈编排,设计舞蹈的整体结构和动作组合。
2.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舞蹈排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舞蹈表现能力。
3. 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让他们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新民族民间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舞步和动作,培养了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为传承和发扬民族舞蹈文化做出贡献。
小学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6d147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4.png)
小学一年级专题教育教案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专题
适用班级一年级
任课教师冉龙军
2016年3月
一年级专题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开辟“红领巾种植园”和“小动物饲养角”;四是继续武装好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科技室”“自然室”“科技苑”“机器人教室”“手工室”“美工室”,为学生的科技活动和制作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
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现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提供如下备选课题,与学生商讨选择其中一个课题,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三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达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发展目标。
5、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湄潭县中小学教师教案
湄潭县中小学教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