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八年级《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增强学生权利观念,提高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热爱宪法、热爱国家的情感,激发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养,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规定的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了解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十九大报告高频词解析》师:通过刚刚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启了历史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十九大报告高频词统计中,“人民”一词位居第二,通过分析“人民”一词出现的句子,不难看出十九大报告对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庄严承诺,从而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说到这里,人民幸福之路想要越走越宽,越走越美,那就必须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那公民基本权利都有哪些,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十九大报告,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感性和情感铺垫。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政治权利和自由自主学习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地位及内容1.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活动一漫画赏析探讨: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小结: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一、公民权利的概念及意义公民权利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作为公民所拥有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作为一个成年人,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权利,这些权利保障了我们的尊严、自由和平等。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因为只有当我们了解并行使自身权利时,我们才能真正参与社会进程,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了解和维护个人基本权益1. 保护个人隐私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获取和使用。
因此,学生首先要了解个人信息的范围,并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不轻易泄露个人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设置适当的隐私权限,并避免与陌生人分享过多关于自己以及家庭情况等私密信息。
2. 争取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每位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之一。
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表达、写作或其他途径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观点和想法。
然而,要注意在表达观点时尊重他人,避免侮辱、歧视或损害他人利益的言辞。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攻击他人。
3. 维护人身权利每个人都有受到合理保护的权力。
初中生应该了解和学习有关防范欺凌、争取平等对待以及保持自我价值的方法。
如果遭遇欺凌或不公平对待,应及时寻求帮助,并通过适当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
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1. 社区义工活动通过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初中生可以真切感受到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
可以选择参与环境保护、老人院探访、慈善募捐等各种形式的义工活动。
2. 参与公益项目和捐助可以积极参与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的公益项目。
此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适量捐助给需要帮助的团体或个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四、合理参与公民抗议活动1. 关注社会问题初中生应当积极关注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了解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够有自己客观正确的意见。
通过阅读新闻、参加讨论或听取专家的建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事件的背景和细节。
2. 和平表达诉求当对某些事情持有不同看法或发现社会存在不正义现象时,初中生可以选择通过和平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使学生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公民权利的保障、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权利的边界,滥用权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公民权利,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护他人的权利?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的主题,本课时的《依法行使权利》是该主题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材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角度,介绍了公民权利的种类、行使权利的原则和方式,以及正确行使权利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学会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的内涵,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种类、行使权利的原则和方式,以及正确行使权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权利的种类、行使权利的原则和方式,以及正确行使权利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内涵和行使权利的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制作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公民权利的相关知识。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权利的种类和行使权利的方法。
八年级政治 第十六课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教案
第十六课正确行使公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基本观点和知识结构本课地位本课是初二思想政治法律常识教材的最后一课,具有学科思想教育的总其成和落脚点的性质。
法律常识教学的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法律以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落脚到学生就要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下册教材通过公民与法律的关系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即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落脚到学生就要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
本课集中讲我国公利的特点、公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把上下册教材贯通起来,水到渠成地落脚到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上。
可见,从思想教育来说,本课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知识结构来看.,上下册教材分别从法律的作用、国家与法律、公民与法律等不同侧面,以宪法为轴心,阐述了有关的法律知识,本课则以宪法为中心和根据,综合讲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既是对前十五课的归结,又是对其深化。
可见,本课是全书结构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使整个教材浑然一体,更为完整。
知识结构本课由引言和二框构成。
引言联系下册前几课的内容,说明我国公民不仅享有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广泛权利,而且-国家法律又规定了公民应当履行的各项义务。
这就自然地把本课与前几课联系起来。
然后,提示本课要讲的内容:我国公利的特点,公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最后,提出本课教学的目标,即增强权利观念,增强义务观念,并指出增强公民意识是学习全书的落脚点。
第一框讲正确行使公利,先讲我国公利的三个显著特点(平等性、广泛性、真实性),再讲应当如何正确行使公利。
最后以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作为归结。
第二框讲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教材先讲我国公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及其表现;再讲公利与义务一致性对公民的要求,同时批判有关的错误观点;最后讲公民如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并作出归结。
教学提纲(一)正确行使公利1.我国公利的特点(1)公利的平等性。
A.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监督权等,以及这些权利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
2.难点:让学生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如何运用公民基本权利,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条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引导学生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权利。
初中初二政治上册《公民的权利》教案、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塑造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和法律规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通过学习公民权利,使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本章节内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境模拟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
2.教学过程设想:
-导入:以学生身边的案例导入,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的思考。
-新课内容: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的知识点。
-课堂活动:组织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法律素养。
2.案例分析:选择一个与公民权利相关的真实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从法律角度给出自己的见解。要求分析深入,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500字。
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话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每组整理出讨论成果,形成一份不少于600字的报告。
4.观察日记:观察身边发生的与公民权利相关的事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要求真实、具体、有深度,字数不少于400字。
5.法律知识问答:完成一份关于公民权利的法律知识问答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一、公民权利的概念及意义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所享有的权益和自由。
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之一,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尊严和平等。
行使公民权利意味着公民可以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社会事务,并对自身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拥有决策权。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只有当公民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时,社会才能真正发展和进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些模糊和混淆。
因此,有必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来帮助初中生正确理解和行使公民权利。
二、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权利不仅仅是个人的权利,还包括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并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
这种尊重和保护的基础是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实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人的权利同样重要,并且透过实际情境来让学生感同身受,培养其守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三、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作为公民,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是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方式之一。
公共事务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公民的参与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模拟参与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四、维护个人权益的合法途径在面对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是维护公民权益的重要保障,学生需要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并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维权方式,引导他们依法、理性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还需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公民的基本情感之一,意味着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
社会责任感是公民的义务之一,要求公民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教学设计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公民权利及其重要性;2. 学习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公民素养。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种类;2. 公民的责任与义务;3. 公民参与民主进程的方式;4. 公民权利的限制与制约;5. 公民权利的保护机制。
教学方法:1. 授课法:介绍公民权利的基本概念、种类和重要性,通过示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
3. 观摩法:观看相关视频、新闻报道或个案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公民权利的行使和维护。
4. 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民权利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公民素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和兴趣,并进行简要介绍。
2. 知识讲授:以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定义、种类和重要性。
3. 案例分享: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曾经或正在行使的公民权利,并进行交流与讨论。
4. 观摩案例:观看相关视频或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行使和维护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5.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一个具体的公民权利案例,包括行使的方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
6. 辩论活动:分成两个辩论小组,就一个有争议的公民权利案例进行辩论,锻炼学生的辩论技巧和论辩能力。
7. 总结归纳:由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和归纳,对公民权利的行使方法和技巧进行概括和归纳。
8. 反思提升: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判断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辩论表现:对学生参与辩论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辩论技巧、论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等。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新人教版
(4)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可能对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感到困惑。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剖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法律文献:推荐一些与公民权利和依法行使权利相关的法律文献,如宪法、民法典等,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3)学术论文:介绍一些学术界关于公民权利和依法行使权利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理论深度。
2.拓展建议:
(1)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拓展资源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历史、文学等,深入探讨公民权利和依法行使权利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①“公民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在板书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公民权利的主要内容,如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并用相应的符号或图片进行标注,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总结学习方法:总结本节课采用的学习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
2.当堂检测:
(1)选择题:设计一些关于本节课内容的判断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案例分析题:提供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同时方便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二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主要介绍了公民权利及其行使。
第二课时《依法行使权利》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公民权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滥用权利、忽视义务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教育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及其行使范围;2.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权利的认识及其行使范围;2.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提高法治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3.准备讨论题目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案例,案例中的人物在行使权利时出现了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操练(15分钟)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选取一个案例进行模拟表演,展示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过程。
其他小组观看后,进行评价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针对操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明确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要求。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公民基本权利》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和正确行使权利的必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分类和保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权利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权利的行使和维护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公民权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让学生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和正确行使权利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及其含义。
2.教学难点:权利的正确行使和维护。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对公民权利的理解和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宪法条款和案例材料。
2.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教学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的基本权利条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权利?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公民权利?2.呈现(15分钟)呈现各种公民权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权利及其含义。
如: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每组选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当事人如何行使和维护权利,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合法。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明确正确行使权利的要求。
5.拓展(5分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引导学生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的重要性。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教学设计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教学设计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教学设计 本课概述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是初二思想政治法律常识教材的最后一课,也是这一册书的落脚 点。
本册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确公民的 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
本课书讲明了公民权利的特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如何正确 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将上下两册教材贯通起来,水到渠成地落实到 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从知识结构来看,教材分别从法律的作用、国家与法律、公民与法律 等不同侧面,以宪法为核心,阐述了有关的法律知识。
本课则以宪法为中心和根据,综合讲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 既是对前十五课的归纳,又是对其的深化。
2、本课知识结构 本课由引言和两个框题组成。
引言总结了这册书的内容,说明我国公民不仅享有社会生活中各个方 面的广泛权利,而且法律也规定了公民应当履行的各项义务。
第一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主要讲了公民权利的三个特点平等性、广 泛性、真实性,以及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第二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先讲述了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及 其表现;又讲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一致性对公民的要求,批判了几种错误 的观念,最后讲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应做到的具体要求。
3、总体教法建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讲解要注意精讲,多设置富有启发学生思维的问 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第一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可采用具体事例分析。
如通过查处陈希同、成克杰等受贿腐败案件既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又体现了党和国家坚决打击腐败现象的决心,要求青少年学生要坚决同腐 败行为做斗争。
第二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中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可采用分 组讨论、事例分析,学生还可以扩展其他的义务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平等性、广泛性、 真实性。
初中怎样正确行使权利教案
初中怎样正确行使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 正确行使权利的原则3. 行使权利的实践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吗?这些权利应该如何行使呢?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隐私权等。
同时,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3. 讲解正确行使权利的原则:教师讲解在行使权利时应遵循的原则,如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等。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当事人在行使权利时的正确与错误之处。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确行使权利的原则。
5. 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如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如何避免诽谤他人、在行使受教育权时如何努力学习等。
6.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具体场景展开讨论,提出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做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3. 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同时,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
八年级道法公民权利教案
八年级道法公民权利教案教案标题:道法公民权利的教学目标:1.了解道法公民权利的定义和重要性。
2.理解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关系。
3.分析和讨论不同国家公民权利的差异。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 (10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起学生对公民权利的兴趣。
a.什么是公民权利?b.公民权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c.在你们看来,公民权利与自由又有什么关系?概念解释: (10分钟)1.教师解释道法公民权利的定义和含义,并讨论其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道法公民权利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案例分析: (15分钟)1.教师提供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民权利案例,并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差异。
a.比较中国和美国的言论自由权。
b.比较韩国和朝鲜的选举权。
c.比较欧洲国家和非洲国家的组织结社权。
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公民权利的多样性,并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小组讨论: (15分钟)1.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民权利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学生可以参考相关资料,了解该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和宪法,讨论其公民权利的独特性和局限性。
3.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讨论结论。
角色扮演: (20分钟)1.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例如政府官员、公民团体成员、普通公民等。
2.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到公民权利的实际运用和争议。
3.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更加深入地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总结归纳: (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公民权利的定义和重要性。
2.提醒学生要积极参与公民活动,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参与社会事务。
3.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公民权利,为社会进步做贡献。
作业布置: (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民权利和其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公民权利的多样性和如何维护和扩大公民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内容和含义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结合十九大报告,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情怀和养成关心时政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含义2、教学难点:某些基本权利的区别和公民基本权利在十九大报告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学用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无殊————清·何启·胡礼垣。
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学生尝试)(设计意图:通过古文的引入,引发学生思考:“社会对权利的探究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党在领导人民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在不断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教师简要解释上面这句话的意思。
过渡:社会对权利的探索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让我们这个千疮百孔的东方睡狮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
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二章就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而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在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了保障公民权利的一系列举措。
那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到底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的内容及含义分别是什么?公民正确行使权利有什么社会意义呢?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我们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学习一下这些内容。
(二)合作探究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咱们来学习公民到底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播放视频(于欢故意伤害案),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
1、本案中,苏银霞(于欢母亲)及于欢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2、你认为哪项权利的被侵犯是导致于欢伤人的直接原因?3、从公民的权利角度看,这个案件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设计意图:体现人身自由权的重要地位,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的表现
(3)、我国公民权利广泛性的表现
(4)、我国公民权利真实性的表现
(5)、正确行使权利
2、能力目标
(1)、联系实例,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2)、联系实例,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3)、联系实例,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情感目标
3、情感目标
(1)、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情感,培养国家观念。
(2)、增强权利观念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和权益的观念。
二、教学要求
1、判断我国公民权利的优点和特点,分析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2、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和越权行使权利;哪些行为必须去做,哪
些行为不得去做。
三、教学重点
1、公民权利的特点
2、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3、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四、教学难点:我国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初二年级我们学习了很多法律常识,其中主要学习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很多权利,比如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会成为公民的合法权利?(请同学回答: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有法律的规定,才能成为公民合法权利)要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就必须知道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所享有的权利就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一、公民权利的特点
(一)、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表现:1、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2、平等地承担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
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李嘉廷是个高官,谢霆锋是个名人,科学家对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有功之臣,当他们没有在法律范围内享有权利的时候,面对法律,不论他们是谁,都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以上三种表现是不加任何条件的。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请同学回答:在我国,任何组织、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论职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特权。
)
提问:在我国法律规定的权利谁来享有?(回答:人民)我国公民权利的主体是人民,这就是权利第二个特点: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二)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1、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
提问:在我国是不是所以的人都能够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回答:不是)提问:那么是些什么人能享有权利呢?(回答: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提问:这些人在我国人口中占有比例是怎么样的?(回答:占有绝大多数)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不能享有权利呢?(回答:被剥夺权利的人,比如被判刑的人没有人身自由权,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的权利,被判死刑的人没有生命健康权)
2、享受权利的范围极为广泛
提问:绝大多数能享受权利的公民到底享受哪些权利呢?(回答:人身权利、人格尊严、受监护权、继承权、受教育权、选举权、劳动权、结婚自由、在经济生活中的各项权利)
出幻灯片:各种权利的表现,学生能分辨出来。
我国公民享受很多种的权利,这就是公民权利特点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的第2个表现:享受权利的范围极为广泛。
(三)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1、法律确认能够实现的权利
我们都知道公民享有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受到法律的保护。
问题是法律以什么原则来确认公民权利的呢?(回答: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法律确认的权利能不能实现?(回答:能够)老师说,你们必须都要长到1米8的个子,这现实吗?不现实,这是虚假的。
如果让你们都长到1米5可以吗?可以,这就是真实的。
我国法律确认的权利能不能实现?(回答:能够)权利就是真实的。
我国法律对那些不能实现权利不做规定,这就保证了什么?(回答:保证了公民所享有的权利的能够真实的实现)
公民权利是真实的,能够兑现的,不是虚假的。
2、权利的实现有保障
提问:我国怎么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受教育权和选举权实现保障问题
过渡:提问:我们在第九课学过,公民权利指的是什么?(回答: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范围内,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取得利益)也就是告诉我们,写在法律里的权利,有的要公民做出一定的行为才能享有法定权利。
我们看课本上小勤的行为。
她有没有合法的权利?但是最后她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享有。
这里有一个问题了,我们要怎么样行使写进法律里的权利呢?(回答:要依法行事,依法行使权利)
二、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一)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
出幻灯片:就在我们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时,就有一些人利用这一特殊时期,高价出售或投机倒把非典药物敲诈顾客、消费者。
他们虽然有权利获得经济收入,但是他们用非法手段,这就不是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了。
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只应享受合法权利,而不能在合法权利之上谋求非法利益,否则会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
出幻灯片:内容略。
学生讨论。
线索:消费者有什么权益?这个消费者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是否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他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所以,全班朗读: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否则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所奢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三)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
出幻灯片:1结婚图片。
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就是不被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
2选举图片。
要进行选民登记、提名候选人、投票选举,负责就没有选举权利。
3集会、游行、示威是我们的政治自由,但只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去做,才能确保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顺利进行。
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公民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四)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出幻灯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
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当按照法律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
我们青少年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做一个自觉守法、在宪法范围内享受公民权利的好公民。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