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 第十五章

合集下载

(NEW)张守文《经济法学》(第5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NEW)张守文《经济法学》(第5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经济法本体论
第三章 经济法价值论
第四章 经济法规范论
第五章 经济法运行论
第二编 宏观调控法
第六章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
第七章 财政法律制度
第八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九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十章 计划法律制度
第三编 市场规制法
第十一章 市场规制法基本原理
第十二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制度
第十五章 特别市场规制法律制

第二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
识二(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809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上海海事大学818经济法考研真题
2014年上海海事大学818经济法考研真题。

马工程教材-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马工程教材-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拓展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掌握经济法的规律性、原理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获得能够比较专业地解释涉法事务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其成长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管理人才。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能力目标:掌握主要经济法律制度内容;具有必要的法律分析能力;能以基本的法律逻辑和知识要点正确分析典型案例;获得良好的法律自学能力和职业道德训练,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形成以强烈的秩序观念和在秩序下创造的主动进取精神为核心的法治精神。

三、教学学时分配《经济法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2学时)(一)教学要求经济法的概念如何界定,直接影响对经济法学诸多理论的认识。

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历史,有助于研究经济法的特征、本质、地位、体系、原则等诸多理论问题,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如何界定,经济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法的基本矛盾,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经济法的定义教学难点: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的内涵与表现,以及经济法发展的特点(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的概念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二、经济法的定义第二节经济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一、外国经济法的历史二、中国经济法的历史三、经济法的发展趋势本章习题要点:完成本章课后自测习题第二章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2学时)(一)教学要求第一章已经从内涵的角度回答了经济法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内容从外延及外部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寻找答案。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经济法体系的界定;经济法体系的构成;经济法的主要渊源和辅助渊源;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经济法 (第六版)全册 课件 PPT

经济法 (第六版)全册 课件 PPT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6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肇始于德国 普遍、典型的私人垄断是在美国出现的。 主要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均先后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矛盾激化,要求公权力直接介入 经济生活,从而使有关经济及法律关系的直接国家意志性显露 无遗,自蒲鲁东即已清晰表达的一种理念终于落实到坚实的客 观实践基础之上,主、客观浑然结合,经济法这一新的法律部 门或门类,就在20世纪10年代的德国产生了。
(3)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产生 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认为经济法是“法在调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 所形成的法制度、法形式和法方法的总和”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14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则
(5)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作为经济管理主体与市 场主体之间的间接宏观调控性经济关系”
20世纪80年代,费肯杰的《经济法》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8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
(一)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法始末 (二)中国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和日本经济法形成之初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编21世纪法学列教材
9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客观条件: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需要以不同于 以往的法律原则、制度来规范的某些社会关系 ,并有了相应的司法实践或成文法规。
主观条件:由法学家对业已出现的客观社会经 济条件和法律规范进行总结、解释和归类,形 成相应的法学理论或学说,并在相当程度上为 学界和社会所接受。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经济法学第十五章本章自测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经济法学第十五章本章自测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经济法学第十五章本章自测答案第十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主体中,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的“消费者”的是()。

正确答案是:购买化肥的农民许某2.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和经营者始终处于()的状态。

正确答案是:对立统一3.消费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是()。

正确答案是:保障安全权4.()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主体,其义务的履行是保障消费者权利的首要条件。

正确答案是:经营者5.经营者的不作虚假宣传的义务是与消费者的()相对应的。

正确答案是:知悉真情权6.在保修期内()修理仍然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正确答案是:两次7.经营者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是:15日8.在重要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方面,应当明码标价,交易价格不得超过()。

正确答案是:标示价格9.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

正确答案是:购货单据或凭证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关于经营者欺诈行为的“双倍返还”的规定带有()特点,体现了对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的权益的特殊保障。

正确答案是:惩罚性11.王某在A商场购买皮鞋,因鞋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

经理指令公司保安人员将王某强行拖到一间仓库里禁闭两个小时。

第二天王某将此过程告知当地报社,当天晚报载文对A公司及该经理进行了抨击。

王某的行为属于()。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主体及其行为的角度适用的范围包括()。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消费者为本人生活消费购买商品, 消费者家人使用商品身体受损伤, 顾客接受服务人格尊严遭受侮辱, 农民购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资料2.下列选项中属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 自主选择商品的种类或者服务的方式, 自主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享有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3.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指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等情况。

经济法(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法(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D2.A3.C二、多项选择题1.BC2.ABC 3.ACD第二章公司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A 4.B二、多项选择题1。

AC 2。

ABC 3。

AC 4。

ACD第三章合伙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二、多项选择题1、AD 2、CD 3、BC4、BCD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C 3。

D 4。

B二、多项选择题1.BC 2.CD 3。

ABC 4.ABC第五章个人独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A 3.A二、多项选择题1.ABD 2.BC 3.AC第六章企业破产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4。

C 5。

C二、多项选择题1。

AB 2。

AC 3.AC 4.ACD 5.ABCD第七章合同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A3.D 4.B 5。

A 6.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

ABCD3.ABC 4.ABC 5。

ABC 6.ABCD第八章担保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

D3.B 4.D 5.D 6.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AB 4.CD 5.ACD 6.BC第九章工业产权法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4.A 5.D 6.C 7.D二、多项选择题1.BC2。

AD3.ACD 4。

AC 5.BD第十章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单项选择题1.C2.D 3。

D 4.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

AC 4.ACD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D 3.D 4.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C 3.AC 4。

AD第十二章广告法一、单项选择题1。

D 2.B 3.D 4.B二、多项选择题1。

CD 2。

ACD 3.ACD 4.AB第十三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一、1.B 2.C 3.D 4。

A二、多项选择题1。

CD 2.BC 3、AB 4、AB第十四章财政税收法一、单项选择题1.A2。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经济法学英文名称:Economic Law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法律基础二、课程简介1.中文简介《经济法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等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是一门以阐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主要经济法律制度,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推动经济法治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法学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经济法的概念、历史、体系、地位、宗旨和原则,经济法的主体、行为、权利、义务和责任,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等。

2. 英文简介The course of economic law is a discipline basic course for the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the basic theory of economic law, major economic legal systems, and so reveals the law of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aw to promote economy rules of law. The course should include the law basic concepts of economic law, history, system, status, purpose and principles, the body of economic law, behavior, right,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ntitrust law system; legal system against unfair competition, legal system for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经济法学》课程是广东财经大学-美国马凯特大学经济学(全球数字经济方向)中外合作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科基础课。

马工程《国际经济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

马工程《国际经济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

马工程《国际经济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马工程《国际经济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章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二章变动中的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秩序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法第五章国际贸易支付法第六章国际货物贸易管理法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管理法第八章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技术贸易管理法第九章国际投资的法律形式第十章国际投资的国内法制第十一章促进与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第十二章国际货币法第十三章国际银行法第十四章国际证券法第十五章税收管辖权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第十六章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第十七章国际经济贸易争端解决•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国际经济法[沈工大2017、2016年研]答: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在国际领域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狭义的国际经济关系仅指国家、国际组织间的经济关系,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则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包括不同国家的自然人与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与他国或国际组织间的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是指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具有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的特点。

2跨国公司[山东科大2015年研;北理2008年研;中南财大20 07年研;武大2000年研]答: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多国企业等,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种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决策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因而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的联系,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是可以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以及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具有如下特征:跨国性;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

3IMF[苏州大学2010年研]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45年12月2 7日成立的普遍性国际经济组织。

最新[经济法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经济法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经济法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第一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地位(略)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的概念和含义,经济权利,经济义务。

P30、P31、P332.经济法律事实,经济法律行为,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

P36、P36-37、P37第二编经济组织法第三章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制度1.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权利,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义务、经营责任。

P53-56、P56-582.《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规定的法律责任,《转机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P69、P69-70第四章集体所有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略)第五章私营企业法律制度1.私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

P99-100、P103-1042.合伙和合伙协议,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企业盈亏分配及分担,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法律责任。

P107-109、P109、P109-110、P110-111、P111-112、P112-1133.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法律责任。

P115-116、P116-117、P117-119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出资方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

P130-133、P134-1352.外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P150-151第七章公司法律制度1.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

P166-169、P169-170、P170-1722.股票的发行,上市公司。

P173-174、P175-1763.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发行程序。

P177-178、P1784.发起人或股东的法律责任,董事、监事、经理和职工的法律责任,清算组的法律责任,资产评估、验资、验证或审计机构的法律责任,政府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

P182-184、P184、P185、P185、P185-186 第八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1.债权人会议,和解和整顿,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破产财产的构成,破产债权。

金融法学 第十五章 金融刑法及罪名

金融法学   第十五章  金融刑法及罪名
5
二、金融刑法表现形式 三、金融刑法与金融刑法学的区别 金融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金融刑法空间适用范围 二、金融刑法时间适用范围
6
金融犯罪概述 一、金融犯罪概念与特点 金融犯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破坏金融秩序,侵 犯金融财产利益,依照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刑罚处 罚的行为。金融犯罪通常指《刑法》分则第三章 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的金融诈 骗罪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 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中的骗购外汇罪,共涉及34个罪名。 二、金融犯罪种类
7
金融犯罪构成 一、金融犯罪构成概述 二、金融犯罪主体 三、金融犯罪主观方面 四、金融犯罪客体 五、金融犯罪客观方面
8
金融犯罪的构成 (1)犯罪客体: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包括 银行、货币、外汇、信贷、证券、票据、保险管理秩序等。 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包括自然人、单位、 “公众”等),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货币、各种金 融票证、有价证券、信用证、信用卡等)。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客观特征),非 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活动(表现形式),危害国家金融管理 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可分为一般主 体和特殊主体;特殊主体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本身及 其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或者同时具有非法占有目 的。
9
金融犯罪形态 一、金融犯罪形态概述 二、金融犯罪的共同形态 三、金融犯罪的基本形态 四、金融犯罪的完成形态 五、金融犯罪的特殊形态 六、金融犯罪的复杂形态
10
金融犯罪原因一、金融犯罪原因概述 二、金融犯罪的社会原因 一、金融犯罪的个体原因 金融犯罪处罚 一、金融犯罪处罚概述 二、金融犯罪处罚原则 三、金融犯罪处罚种类 四、金融犯罪处罚的适用 金融犯罪预防 一、金融犯罪预防概念和原则 二、金融犯罪预防内容

经济法学_精品文档

经济法学_精品文档

课程内容
• 第一节资源法概述 • 第二节土地管理法 • 第三节能源法 • 第四节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十章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 一、本章提要 • 本章阐述了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分析
了对外贸易法律关系主体的管理机构的职责 与只能, 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说 明了对外贸易法规定的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基 本原则, 国家限制或者禁止的国际服务贸易 ;阐述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意义以及对外 贸易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准则。
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
• 一、本章提要 • 本章介绍了企业的特征与分类, 论述
了国有企业资产的法律制度, 阐述了关 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 介 绍了合伙企业的概念与特征及外商投资 企业先关的法律制度。 • 二、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企业的分类及企
业的法律形态,掌握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主 要内容,运用合伙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的规定分析实 际案例。 三、重点思考题 1、设立合伙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哪些? 2、 企业的特征。 3、 合伙企业的特征。 4. 中外合作企业的组织机构。
• D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E国际条约和协定
练习题
• (三)填空题
• 1.资本主义经济法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为

)。
• 2.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
• (四)名词解释
• 1.经济法 2.经济法的本质 3.经济法的基本原 则 4.经济法体系
• (五)简答题
• 1. 简述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 2. 简述经济法的渊源。
练习题
• 4.与传统行政法和传统民法不同, 经济法的主旨思想是( )
• A行政权力本位 B个体权力本位 C社会责任本位 D社会权利本位

第十五章产品质量法

第十五章产品质量法

《经济法》第十五讲
产品质量法
四、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 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 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用户、消费 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 • 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规划 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 工作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 但是要防止重复抽查。产品质量抽查的结果应当公 布。不得向企业收取检验费用。
《经济法》第十五讲
产品质量法
• 第16条 在三包有效期内,提倡销售者、修理者、生 产者上门提供三包服务。 • 第17条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实行三包,但是可以 实行收费修理: • ⑴,消费者因使用、维护、保管不当造成损坏的; • ⑵,非承担三包修理者拆动造成损坏的; • ⑶,无三包凭证及有效发票的; • ⑷,三包凭证型号与修理产品型号不符或者涂改的; • ⑸,因不可抗拒力造成损坏的。 • 第18条 修理费用由生产者提供。修理费用指三包有 效期内保证正常修理的待支费用。
《经济法》第十五讲
产品质量法
三、销售者产品质量责任
• 1、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 2、采取措施,保持产品质量 • 3、销售产品标志符合法定要求(同生产者的产品标 识要求) • 4、不得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禁止性规定(《产品 质量法》第23-27条) • 5,销售者的“三包”责任
《经济法》第十五讲
《经济法》第十五讲
产品质量法
二、产品质量的概念
•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 总和。 总和。 • 主要包括使用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可 主要包括使用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 维修性和环境等基本指标。 维修性和环境等基本指标。

《经济法概论》全套ppt课件全

《经济法概论》全套ppt课件全
同的分法(P8-9)
○四、法的作用
1、制裁、惩罚被统治阶级破坏和反抗现行 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2、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3、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生产资料
所有制及分配制度
4、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保障统治阶 级内部的团结和民主
5、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
对方在违背真是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的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7、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2、显失公平的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区别: ( P41)
经济法 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 法律地位以及调整他们在经济管 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 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 体。
○三、经济法的特征
(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1、调整对象 2、调整方法 3、法律性质
(二)具有直接的经济性 (三)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四)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四、债的履行: 2个原则
五、债的变更与终止:P63-65
第三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复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P12),法律关系,民事 法律关系(P25) 1、概念 (P67) 2、经济关系及其特点 3、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思想关系) 4、经济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关系 5、经济法律关系形成的条件
《经济法》概论全套课件
《经济法》
第一编 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编 经济组织法 第三编 市场运行法 第四编 经济保护法 第五编 经济调控监督法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经济法教学大纲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经济法教学大纲

《经济法》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以下文档由西南政法大学考研论坛“西政阳光公社”搜集分享,供大家免费下载。

西政考研各专业课真题、课件、期末考试题、西政历年招生录取信息以及免费公益的权威西政考研指导都可以在西政阳光公社论坛获得!请各位百度“西政阳光公社”,访问并注册加入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学子交流平台,考西政,我们一起努力!西政阳光公社—-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学子的精神家园!公社原咨询qq1000好友数早已满,2013届考研辅导公益咨询和资料销售咨询分开,请公社社员们分年级根据自身需要加好友。

【2013级西政考研公益咨询】Q Q2632941089(自由咨询),【2013级西政考研资料销售】Q Q2441091067(限资料销售事项)。

本课程为法学专业必修课。

二、适用专业与学时、学分数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全校法学专业,共计120学时,7学分。

三、课程开设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悉有关的法律与法规,了解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动态,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法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民法、民事诉讼法及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知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本课程推荐使用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经济法学》。

同时推荐如下参考书籍: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2、李昌麒:《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法律出版社3、单飞跃、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法律出版社4、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5、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6、杨紫烜:经济法研究(各卷)7、漆多俊:经济法论丛(各卷)8、史际春:经济法学评论(各卷)9、《中国经济法学精萃》(各卷),机械工业出版社10、吕忠梅等:《规范政府之法: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11、韩志红、阮大强:《新型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2、曹士兵:《反垄断法研究——从制度到一般理论》,法律出版社13、沈敏荣:《法律的不确定性:反龚断法规则分析》,法律出版社14、王晓晔:《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法律出版社15、李昌麒、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6、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7、种明钊:《竞争法学》,法律出版社18、刘静:《产品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刘文琦:《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强力:《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1、朱大旗:《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2、谢次昌:《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23、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4、[日]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法律出版社25、刘剑文主编:《财税法论丛》(各卷),法律出版社26、[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7、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8、[台]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9、种明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30、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31、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六、主要教学方法1.本门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一、投资主体制度
投资主体,即投资者,是指从事投资活动、享有投资 决策权、具备筹资能力并享受投资收益及承担投资风险的 法人或自然人。
现阶段的投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个人及外商。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一、投资主体制度
投资主体资格制度或曰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是投资主体制 度的核心内容。一般可以将我国投资主体的资格条件概括为: 1.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相对独立地做出投资 决策的法人或自然人。 2.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进行投资。 3.对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享有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或经 营管理权。 4.能够承担投资风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章 投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投资法概述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投资法概述
一、投资的概念及分类
投资是指牺牲或放弃现在可用来消费的价值以获取未来 更大价值的一种经济活动。 投资活动主体非常广泛,一般分为政府投资、企业投资、 公民个人投资。 投资的形式有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 投资资金的来源,分为财政投资、信贷投资和自有资金 投资三类。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二、投资管理制度
投资管理制度是指政府依法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的综 合作用对投资活动形成制约关系,从而使投资主体的活动 符合计划要求的调控机制。 投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具体的制度: (一)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确定计划期内的投资规模、结构、布局、项目投资来源、 效率等。
按投资地域分类,可分为国际投资和国内投资。
第一节 投资法概述
二、投资法的概念及特征
投资法是调整在投资中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它是国家管理投资活动的法律依据,是各类投资主 体进行投资活动的法律准则。 投资法律关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主体的广泛性和特定性。 2.方法的综合性。 3.行为的规范性。
第三节 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二、对境外投资的管理与保护制度
境外投资,是指我国公司、企业、公民个人将资本投向 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其具体形式包括设立子公司、 分公司、建立合作企业、收购外国企业等。
第三节 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二、对境外投资的管理与保护制度
(一)对境外投资的管理制度
对境外投资的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为确保国家税收依法进行的管理。 为确保国内投资者利益依法进行的管理。 为维护市场秩序所依法进行的管理。 为加强竞争实力所依法进行的管理。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投资建设程序是指每个投资项目从投资决策、建设实施 直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应经过的先后阶段和先 后顺序,以及各阶段的法定要求。
投资建设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投资决策阶段。 2.投资项目建设实施阶段。 3.投资项目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阶段。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2
3
4
第三节 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二、对境外投资的管理与保护制度
(二)对境外投资的鼓励与保护制度
1.简化境外投资企业的审查批准手续,并赋予境外投资企 业在人员派遣和管理方面更多的自主权。 2.对境外投资企业实行资金鼓励。 3.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境外投资。 4.政府对企业的境外投资提供服务和指导,主要有投资情 报服务和技术援助等。 5.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由政府下设或支持的商业保险 机构对境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因政治风险、自然灾害而遭受的 损失给予补偿。
一、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与鼓励制度
(二)对外商投资的保护与鼓励制度
1.依法确立外商可以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的方式 进行直接投资;2.下放和简化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权限和管 理手续;3.规定外商有用自由兑换货币、实物、知识产权进 行投资的自主权;4.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措 施;5.规定外商投资者的投资利润,依法缴纳所得税后,可 以从企业的外汇账户中自由汇出,免交汇出税;6.国家对外 商投资企业一般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二、投资管理制度
(二)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是指政府依法运用财政杠杆调控投资活动,同 其他投资管理制度相配合实现调控目标的过程。 (三)金融管理 实施金融管理的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经营业务是 非盈利性的,它在经营决策中具有独立性,是货币发行和信贷 关系最有力的调控者,可以有效地对投资活动进行间接调控。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三、投资责任制度
投资责任制度是强化投资主体和投资管理制度的关键。 投资责任是指投资主体对自己投资活动产生的不利结果 所承担的责任。从外延来看,投资责任有经济责任、行政责 任、刑事责任之分。
第二节 投资法的基本制度
四、投资程序制度
投资程序制度是指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所必须 遵守的顺序,是投资及其管理活动的一系列流程规则。 投资程序制度主要包括: (一)投资建设程序 (二)投资监督程序来自第三节 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一、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与鼓励制度
(一)对外商投资的管理制度
我国对外商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外商出资的管理 (1)对外国资本的来源加以限制。 (2)对外商的出资方式进行限制。 (3)对外商出资期限的限制。 2.对外商投资方向的管理 3.对外商投资的审批和监管
第三节 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投资监督程序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依据有关投资法律 和法规,对投资活动的合法性、全局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 督的法定程序。
投资审查的形式主要有:
1.立法和司法机关对投资活动的审查监督。 2.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对投资活动的审查监督。
第三节 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一、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与鼓励制度
外商投资是指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人 以及国际组织将其资投放到我国的经济活动。 外商投资的形式主要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 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