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战斗机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外国海军武器装备发展规律与趋势

外国海军武器装备发展规律与趋势

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面对安全形势不断变化、任务领域不断拓展,军费日益紧缩的现状,为确保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满足对战略的支撑作用,各国不断创新思路,改革采办程序,装备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规律与趋势主要发展规律基于战略需求,既注重均衡发展,又强调重点突出战略需求是牵引装备发展的强大动力,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始终受军事需求的制约。

各海军强国为保持和夺取海上优势,始终围绕战略调整发展作战。

作为战略实施的支撑工具,理想状态的海军兵力结构首先是均衡发展。

冷战后,各国海军兵力规模虽有大幅削减,但始终保持着一支种类齐全、结构均衡的海上力量。

追求结构均衡,并非各种装备齐头并进,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需求,突出建设某种装备和力量。

美国海军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由海向陆”战略后,装备发展重点调整为对陆攻击和近海作战装备。

21世纪初,面对恐怖袭击等不对称威胁,重点发展反恐和支援特种作战的装备。

目前,美国又在“空海一体战”构想的指导下,积极发展应对潜在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作战装备。

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冷战时期,为封锁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重点发展了具备较强反潜能力的“八八舰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应对地区弹道导弹扩散的威胁,在原有“宙斯盾”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近年来,为支撑海洋扩张战略,将战略防御重点转向西南,并进一步充实反潜作战和岛屿攻防作战装备。

减少装备型号,合理搭配力量,应对不同任务需求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是海军装备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尽管国外海军强调发展多功能平台,但多功能并不意味着全能。

过分强调发展功能多、性能强的高技术装备在预算上难以支撑,经济、合理的方法是发展不同能力等级的平台,通过“力量搭配”满足海上作战的需求。

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曾采用“高低搭配”的建设原则,即批量建造中低档护卫舰和少量建造高档巡洋舰相结合的方针,合理分配有限的造舰费用,同时又能满足作战需求。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是海上作战中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

随着航母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舰载战斗机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

舰载机的起步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

当时的飞机大多采用直线式起降方式,在速度和起降距离方面受到限制。

到了30年代,弹射起飞和阻拦着陆系统的引入,使得舰载机能够以更高的速度飞行,并在短距离内起降。

在舰载机的设计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导弹武器系统、雷达系统和舰载机整体结构设计。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首批装备有空对空导弹的舰载机,使得航母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90年代晚期至21世纪初,出现了具有多种攻击能力的舰载机,例如可进行空中加油、电子干扰和侦察任务的歼-15,成为中国首款保密自主研发的舰载战斗机并已装备入役。

未来,舰载机发展的方向可能包括自主化、立体化以及机体材料和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

自主化的发展对于提高作战效能和减少人员伤亡有重要意义。

舰载机也有望实现立体化作战能力,将针对陆、海、空三个平台进行攻击,提高其综合作战能力。

此外,使用新型机体材料和制造技术可以提高舰载机的性能和寿命。

总之,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是与航母并行的。

只有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性能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作战需求和战争形势的变化。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1. 引言1.1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舰载战斗机作为舰艇上的重要作战武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军作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舰载战斗机的起源、发展历程、技术发展、性能提升以及技术展望等方面详细展开探讨。

舰载战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随着航母的出现和发展,舰载战斗机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在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中,各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舰载战斗机,为海军作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援力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舰载战斗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包括作战半径、航程、机动性、隐身性等方面的提高,为其在海上作战中的效能和战力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未来,舰载战斗机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舰载战斗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舰载战斗机在现代海战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的研究将在不久的将来为海军作战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为国家安全和海军实力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舰载战斗机的起源舰载战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军方意识到舰载飞机可以在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于是开始研发专门用于海军航母的战斗机。

最早的舰载战斗机通常是双翼、螺旋桨驱动的飞机,如英国的Sopwith Pup和美国的Curtiss Model E。

这些飞机虽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技术相对简单,性能有限。

随着舰载战斗机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更先进的设计和技术。

二战时期的舰载战斗机已经有了单翼、更强大的发动机和更先进的武器系统,如美国的F4F Wildcat和F6F Hellcat,以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

这些新型舰载战斗机在太平洋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海上战斗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舰载战斗机的设计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现代的舰载战斗机通常采用先进的材料和电子设备,如复合材料和雷达系统。

浅谈国外舰载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特点

浅谈国外舰载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特点

相较于陆基飞机,舰载机的发展与海军舰艇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而舰载机的发动机除需考虑电磁兼容、油料和防腐等特点外,还需要考虑更大的推力/功率和更好的加速性,同时还要做好质量、耗油率、结构尺寸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平衡。

选取或研制舰载机发动机时,除了考虑与陆基飞机发动机共有的因素外,还须针对舰载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舰载机对发动机的需求通常包括更大的推力/功率和更好的加速性(以获得更好的起飞性能),同时还要做好质量、耗油率、结构尺寸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平衡。

另外,在舰载使用条件下,发动机对电磁兼容、油料和维护保障资源的要求更为严格,海洋环境下的腐蚀防护工作也尤为重要。

美国舰载机配套发动机现状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美国海军现役的固定翼舰载机主要包括AV-8B舰载攻击机、F/A-18E/F舰载战斗攻击机、F-35B/C舰载机和T-45舰载教练机等。

AV-8B舰载攻击机是在AV-8攻击机基础上改进而来,是一型可在舰上垂直起飞/短距降落的舰载攻击机,配套动力沿用罗罗公司的“飞马”推力换向涡扇发动机(编号为F402涡扇发动机)。

推进系统是垂直起飞/短距降落飞机的核心,其原理、构型决定了飞机的特点。

AV-8飞机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飞马”发动机的发展史,甚至可以说,飞机机体就是为了“包住”“飞马”发动机而设计的。

“飞马”发动机于1957年开始研制,1968年完成,只配装于AV-8系列飞机。

AV-8B 舰载攻击机早期配装F402-RR-406涡扇发动机,后期换装了性能更好的F402-RR-408涡扇发动机。

F/A-18E/F舰载战斗攻击机的配套动力为两台GE航空集团的F414涡扇发动机。

F414涡扇发动机是针对飞机使用需求,以F404和F412涡扇发动机为基础,采用经验证的技术改型研制的一型发动机,主要配装于F/A-18E/F舰载战斗攻击机。

在研制过程中,美国海军要求F414涡扇发动机的长度和喷管直径与F404发动机(F/A-18A/B/C/D舰载攻击机配套动力)保持一致,以满足将F414涡扇发动机装入F404涡扇发动机舱的要求,并要求F414涡扇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必须等于或优于F404涡扇发动机。

美国海军第六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前瞻1

美国海军第六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前瞻1

美国海军第六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前瞻1美国海军舰队航空兵是世界一流的战术航空力量,其实力之强即使正规岸基空军也罕有其匹。

自二战以来,海军舰队航空兵一直是美国全球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美国对外干涉急先锋和危机处理救火队的角色。

与醉心于推进技术前沿的美国空军相比,时刻身处军事对抗最前线的美国海军对战术飞机的发展方向有着更为清醒理性的认识,在其主导下研制的F-4“鬼怪”II,F-8“十字军战士”,F-14“雄猫”等型号在航空史上声名煊赫。

然而耀眼的光环下是巨大的隐忧,美军现役的F/A-18E/F “超级大黄蜂”及计划于2015 年开始服役的F-35C “闪电”II 舰载战斗机均有着极大的性能缺陷,难以适应先进军事技术日益扩散的多极化世界格局。

美国海军要保持其耗费不菲的大甲板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战斗力,研制更为先进的第六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势在必行。

于1999 年加入舰队的第一批F/A-18E/F 将在2024 年前后耗尽结构寿命,也需要由新型飞机换代。

相应地美国海军提出了“下一代空中主宰” (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NGAD) 项目,将研制集纵深打击,空中优势,战场遮断,近距空中支援,战术侦察等任务于一身的新型多用途舰载战术飞机。

该项目的方案论证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

尚未进入方案论证阶段的美国海军第六代喷气式舰载战斗机的身影仍笼罩在迷雾之中,但是通过对未来威胁环境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分析,可大致勾画出其基本轮廓。

战术飞机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升级能力的强弱分为三大类,其中升级最为快速便捷的是大量使用民用电子技术的电脑软硬件,座舱界面,红外/光电传感器成像元件,战术数据链,导航设备,雷达信号处理软件等;难以搭乘非军事工业便车的战斗机发动机,雷达吸波材料,燃料和液压系统,结构材料,环境控制和航电冷却系统,主动电扫描雷达,飞行控制软件,电力供应系统等的升级速度就缓慢得多;而飞机的基本尺寸和重量,机内燃油容量,气动布局,低可观测性外形设计,内置武器舱容量,雷达孔径,红外/光电传感器孔径,发动机进气道适用速度范围和最大空气流量,座舱布局等一旦设计冻结后便无法更改。

战斗机起落的趋势

战斗机起落的趋势

战斗机起落的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战斗机的起落趋势不断变化。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趋势:
1. 短距起落/垂直起降(STOVL/VTOL):这种趋势是为了提高机动性,特别适用于狭小的战斗机场或舰载机起降。

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F-35B和英国的哈里尔机。

2. 静音/隐身起落:这种趋势是为了降低战斗机起落时的噪声和热点,从而减少被发现的可能性。

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F-22和F-35A/C。

3. 远程/高速起落:这种趋势是为了提高作战半径和速度,适用于长距离作战和突击任务。

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F-15E和F-16E/F。

4. 自动/无人化起落:这种趋势是为了减轻飞行员负担,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MQ-9和欧洲的“哨兵”无人机。

总之,战斗机起落的趋势将随着作战需求、技术进步和战斗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

军舰发展趋势

军舰发展趋势

军舰发展趋势军舰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军舰的发展正朝着更加先进、高效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目前军舰发展的趋势:首先,军舰将更加注重隐身性能。

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隐身性能对于军舰来说非常重要。

隐身技术能够减小军舰的雷达反射面积,使其更难被敌方探测到。

因此,军舰发展的趋势是采用先进的隐身技术,如雷达反射面积减小、主动消除声纳信号等,以提高军舰的隐身性能。

其次,军舰将更加注重网络化作战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舰将通过加强通信系统的能力,实现与其他军舰、飞机、卫星和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高速信息交流。

这将使得军舰能够更好地协同作战,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第三,军舰将更加注重电磁战能力。

电磁战是现代战争的一项重要手段,它通过使用电磁信号来破坏、干扰敌方通信、雷达和导弹制导系统。

军舰发展的趋势是加强电磁战能力,如增强电子干扰系统、装备先进的电磁反制装置等,以在战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第四,军舰将更加注重自主无人化能力。

自主无人化技术是未来军舰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在军舰上装载无人舰载机、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舰艇等自主无人化设备,可以减少对人员的依赖,提高作战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第五,军舰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性能。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军舰的绿色环保性能已成为发展的必要要求。

军舰将采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和先进的环保技术,如使用新型的清洁燃料、减少废气排放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军舰的发展趋势是注重隐身性能、网络化作战能力、电磁战能力、自主无人化能力和绿色环保性能。

这些趋势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和环境的要求,使军舰能够在高科技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实践的不断验证,军舰将会不断更新和改进,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航空航天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航空航天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航空航天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探索未知的渴望,航空航天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本文将对航空航天工程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航空工程的发展现状航空工程作为航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商用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创新,飞机的安全性、燃油效率和舒适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一代的喷气式飞机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使得飞机更轻、更节能。

此外,航空公司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了飞行管理和运营效率,大幅降低了航班延误率。

此外,航空工程在军事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战斗机、无人机等军用飞机的研发不断推进,对雷达和制导系统等关键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军舰和潜艇的舰载机制造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突破,提高了作战能力和存活性。

第二部分:航天工程的发展现状航天工程作为航空航天工程的重要领域,也在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类登月任务是航天工程的重要里程碑,目前,人类已经成功登陆月球多次,并且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月球基地,为深空探索做好准备。

国际空间站的运营为太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许多国家参与其中,加深了国际间的合作。

此外,商业航天领域也蓬勃发展。

一些私人企业投资巨资研发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成功实现了商业航天任务,为航天工程带来了新的商机。

这种商业化的趋势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强,太空旅游和太空资源开采可能成为新兴产业。

第三部分:航空航天工程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工程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以下是航空航天工程可能的未来趋势:1. 超音速客机:目前,航空工程师正致力于开发下一代超音速客机,以更高的速度将人们连接在一起。

这将大大缩短飞行时间,提高航空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2. 空天交通管理:随着无人机和私人飞行器的快速普及,空天交通管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未来,将出现更先进的航空交通管理系统,以确保空中交通能够有序而安全地进行。

3. 深空探索:人类对深空的探索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

媲美F35:中国垂直起降舰载机震撼曝光

媲美F35:中国垂直起降舰载机震撼曝光

媲美F35:中国垂直起降舰载机震撼曝光继中国滑跃式舰载机歼-15试飞成功以来,关于中国是否在研制第四代舰载隐身战斗机的传闻就不绝于耳,近日,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曝光了数张中国最新舰载机歼-18的照片。

据悉,这款编号为歼-18的战斗机,绰号"红鹰",达到第四代隐身需求,且是一款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战机。

中国最近曝光了数个新型战机型号,从简氏披露的歼-18照片外形来看,歼-18鸭外观几乎与刚刚试飞成功的歼-31很相像。

不同的是,这款战机取消了雅翼,外形看起来更简洁。

这款战斗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垂直起降战斗机。

从外形推测,歼-18战机应该是得到了成飞的技术帮助,是中航工业统筹研发的一种新机型。

这次曝光的歼-18战机配备双发动机,但目前尚不清楚该机的升力风扇由一台(类似美国的F-35B战机)还是两台(类似苏联的雅克 -141)发动机为其提供垂直升力。

据推测,中国之所以推出垂直起降舰载机,或是提升辽宁舰的作战能力。

目前辽宁舰只能搭载20余艘歼-15战斗机,这与可以搭载80余艘的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相比,差距甚远。

而垂直起降飞机不需要长长的甲板,辽宁舰可以搭载更多,从而弥补舰载机的数量劣势。

据推测,除了应用于航母外,歼-18会装备在更多的较小的舰艇上。

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舰艇可以搭载直升机,如果垂直起降的歼-18列装部队,将出现小型战舰上也能搭载喷气式飞机的可能。

据透漏,中国必将会发展一种两栖攻击舰,或可能编号为071型。

071型战舰将会装备歼-18 垂直起降舰载机,用来执行两栖攻击任务。

一直以来,中国歼18战机都颇为神秘,鲜见真身。

前不久,有外媒披露,中国歼18战机已成功试飞,可垂直起降,未来将作为航母舰载机。

</< p>如今,据网友爆料称,中国军方证实歼18已成功试飞。

还有消息说,美国方面认为,歼18才是真正能和f22相抗衡的甚至超越f22的战机,对此颇为紧张。

军用飞机研究报告

军用飞机研究报告

军用飞机研究报告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发展,军用飞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其作战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本报告旨在对军用飞机的研究现状、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研究现状目前,军用飞机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身材料和结构的改进:为了提高飞机的耐久性和抗损伤能力,军用飞机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如复合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等,并采用了更加复杂的结构设计,以提高机身的强度和刚度。

2.发动机技术的创新:军用飞机的发动机是其核心部件之一,采用了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技术,以提高飞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效率。

此外,还研究了新型燃料和动力系统,如电力驱动、液压驱动等。

3.航空电子技术的应用: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飞机的电子设备也得到了不断升级和改进。

例如,采用了先进的雷达、红外线探测器、电子对抗系统等,以提高飞机的作战能力和战场适应性。

二、技术特点1.多用途性:现代军用飞机具有多种作战和任务能力,如空中侦察、战斗机、运输机、加油机等,可以满足不同的军事需求。

2.高速性能:军用飞机采用了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技术和复杂的气动设计,以获得更高的飞行速度和更好的机动性能。

3.隐身性能:为了提高飞机的隐蔽性和幸存能力,军用飞机采用了隐形设计和涂装,以减小雷达反射面积和红外辐射,从而减少被敌方探测和攻击的可能性。

三、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飞机将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例如,采用自主飞行系统、无人机联合作战等技术,以提高飞机的作战效率和安全性。

2.新型能源技术的研究: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军用飞机将研究和开发新型能源技术,如太阳能、核能、氢能等,以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

3.全球化和联合作战的趋势: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军用飞机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联合作战。

例如,采用联合编队、国际联合演习等形式,以提高作战效率和战略合作能力。

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势与技术突破

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势与技术突破

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势与技术突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母舰作为海军力量的象征,也在不断发展与演进。

本文将探讨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技术突破。

第一部分:航空母舰的历史回顾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海上作战平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

从最初的利用停泊的民用船只改装而成的简易航母,到现代化的核动力航母,航空母舰经历了许多关键的技术突破,如舰载飞机的起降系统、舰载机航空燃油等。

这些突破极大地提升了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与战略地位。

第二部分: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势目前,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机动性与航速: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航空母舰将不断追求更高的机动性和航速,以便更快地部署兵力并实现快速响应。

2.提升舰载机的能力:舰载机作为航空母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发展同样受到关注。

未来的舰载机将更加先进,具备更强的战斗能力和续航能力。

3.强化舰载机与舰船协同作战能力:随着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航空母舰与舰载机之间的信息共享将更加紧密,实现更高效的作战指挥与协同作战能力。

4.加强舰载机垂直起降能力:垂直起降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高舰载机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使其更易于在复杂环境中起降。

第三部分:航空母舰的技术突破为了应对未来战争的挑战,航空母舰的技术突破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弹射系统:传统的蒸汽弹射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电磁弹射系统的使用将极大地提高舰载机的起降效率和安全性。

2.先进舰载机:未来的舰载机将具备更强的隐身能力、多用途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提升舰载机的作战效能。

3.无人作战系统:无人作战系统的技术突破将使航空母舰能够更好地应对威胁,减少人员伤亡风险,并提高作战效率。

4.能源技术的突破:航空母舰的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创新的能源技术,如核能与清洁能源的应用,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和续航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结论: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与技术突破将决定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舰载战斗机是航空母舰上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也是海军航空兵的重要装备。

随着航母舰队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航母作战的日益重要,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突破。

本文将对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展望进行探讨。

一、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的航母舰队已经成为主要海战力量之一,而舰载战斗机也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二战时期,美国的F4F “野猫”、“地狱猫”,日本的零式战斗机等舰载战斗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海战中展现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科技的发展,舰载战斗机也逐渐经历了从第三代到第四代再到第五代的演进。

在第三代舰载战斗机中,美国的F-14“雄猫”和F-18“大黄蜂”,苏联的苏-33等成为当时代表性的舰载战斗机,其机载雷达、电子对抗和作战性能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而到了第四代舰载战斗机时期,美国的F-18E/F “超级大黄蜂”,俄罗斯的苏-33和苏-35等则继承并发展了第三代舰载战斗机的优良传统,并在雷达、武器系统、机动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而到了当今,第五代舰载战斗机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流,美国的F-35C、中国的歼-15,俄罗斯的苏-57等都成为了新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代表。

这些新型舰载战斗机在隐身性能、智能化作战系统、远程打击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突破,成为了航母作战不可或缺的利器。

二、舰载战斗机的技术展望1. 隐身技术随着隐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在设计上都将更加注重隐身性能。

通过采用复合材料、隐身涂层、内部武器舱等技术手段,舰载战斗机可以在敌方雷达探测范围内减小雷达截面积,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和作战效果。

2. 智能化作战系统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作战系统。

通过自动化的识别、判断和决策能力,舰载战斗机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作战,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

花瓶还是斗士——透视苏-33舰载战斗机的价值和未来发展

花瓶还是斗士——透视苏-33舰载战斗机的价值和未来发展
部 队 的机 种 编 成 要 远 比美 国简 单 。 苏 联 的解 体 使 其 海 军舰 载 机 的技 术发 展 突 然 停 滞 了 下 来 ,两 个 型 号 的 常 规 舰 载 预 警 机 项 目全 部 失 败 , 而 舰 载 作 战 飞 机
■掠过 “ 高 乐 号航 母上 空的 “ 最 阵风 ”M 战斗机
济 、技术的发展促使苏联海军开始重视 航母和舰 载 今也 无法真 正满足 实战部 署 的要求 。 机 。从 6 0年代开始, 苏联海军就分步骤地建立海上 西 方 国 家 的 军 事 航 空 技 术 虽 然 在 冷 战 结 束 后 同 样 有 所 放
航 空作战力量 ,到苏联解 体的 8 0年 代 末 期 已经 拥 缓 ,但 其 现 役 第 三 代 战 斗机 几 乎 每 隔 5 就 有 一 个 新 的 改 进 型 年 号 出现 ,且 航 空 电 子 设 备 和 机 载 武 器 的发 展速 度 比 飞 机 改 进 速 度还要快 。西方战斗机近 2 0年 的发 展 几 乎 完 全 改变 了 作 战 方 式 ,超 视 距 、 信 息 战 、 先 进 电 子 设 备 和 新 一 代 导 弹 武 器 的 装 备 使 长 期 缺 乏 改 进 的苏 - 3处 于 一 个 非 常 尴 尬 的 地 位 。在 近 年 3
无法 与 美 国海 军 相 抗 衡 , 单 是 海 域 的 自然 条 件 就 已经 限制 了 苏 联
维普资讯
花张一 斗● 离子Fra bibliotek鱼 M itr mp ra C n t r v lp n fSu 3 hp o eR g 七r h ayI o tn ea dFuu eDe eo me t 一 3 S ib m h e o
航 空母 舰 舰 载机 提 供 的海 上 航 空 力 量 是 建 立远 只 剩 下 了 苏 一 3这 一个 型 号 。 3 洋海 军 的 基 础 。 对 于 在 冷 战 时 期 一 直 与 美 国海 军 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

舰载战斗机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舰载战斗机是航空母舰上的作战主力,承担着对空、对海和对地攻击等多种任务。

随着航母的发展与壮大,舰载战斗机的研发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对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进行探讨。

一、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舰载战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海军研制了第一款舰载战斗机F4B-1,这标志着舰载战斗机的诞生。

随后,随着航空母舰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始研发自己的舰载战斗机,例如英国的海燕、法国的雄鹰、日本的九七式舰载战斗机等。

在二战期间,舰载战斗机在太平洋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美国的F6F地狱猫、F4U 海盗等战斗机都展现了强大的作战能力,成为了对抗日本海军的重要武器。

在冷战时期,苏联研发的米格-29K等舰载战斗机也具有了相当的实力,成为了美国海军F/A-18大黄蜂的主要对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舰载战斗机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例如F/A-18超级大黄蜂、苏-33舰载战斗机等,都拥有了更加先进的雷达、导航和武器系统,具备了更强的作战能力。

未来,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方向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隐身技术:随着航母作战环境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舰载战斗机将更加注重隐身性能,以应对复杂的电子作战环境。

未来的舰载战斗机将采用更加先进的隐身材料和设计,提升对抗性能。

2. 高超音速:未来的舰载战斗机将会更加注重高速性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作战环境。

高超音速技术将成为未来舰载战斗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3.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舰载战斗机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作战能力,例如自主飞行、自主攻击等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 全球联网:未来的舰载战斗机将更加注重全球联网和信息化能力,以提升作战效能和打击能力。

舰载战斗机作为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力量,其研发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将会对舰舰载机作战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舰载战斗机将会拥有更加先进的性能和作战能力,成为航母作战的重要支撑力量。

美国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构成及发展策略分析

美国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构成及发展策略分析

美国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构成及发展策略分析由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联队和其他作战和支援保障舰艇组成的航母战斗群,是当今世界海军强国实施舰队防空、海上控制、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及压制/摧毁敌防空等作战任务的中坚力量。

舰载机联队是航母战斗群的核心,舰载机联队的发展策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

随着精确打击武器的扩散以及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威胁(包括先进鱼雷、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等)的出现,美国未来航母战斗群将面临致命的威胁。

为了应对威胁,美国海军必须对现役舰载机联队进行现代化转型。

美国海军发布的《海军航空愿景》描述了海军舰载机联队现代化转型计划,计划通过部署隐身无人机和采购新飞机逐渐替代现役舰载机联队中的老旧飞机来打造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

但由于预算削减、F-35C战斗机服役推迟和新威胁的快速出现,美国海军还可能选择其他的发展策略来打造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

现役航母舰载机联队构成每艘航母搭载的全部舰载机组成1个舰载机联队(CVW),1个联队由多个中队组成(一般为8~10个)。

现役美国航母的1个舰载机联队包括4个战斗/攻击机中队、1个预警机中队、1个电子战中队、1个直升机海上作战中队和1个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这些中队由70多架不同型号的飞机构成,具体构成如表1所示。

4个战斗/攻击机中队是航母进攻打击力量的核心,其飞机数量为44架。

冷战后期,美国海军决定把拦截机、轻型攻击机、空中侦察飞机中队合并成由单一型号多用途飞机组成的战斗/攻击机中队,因而美国研发了F/A-18A/C“大黄蜂”战斗机。

尽管F/A-18A/C能够承担舰载机联队中的众多任务,但该机作为多用途战斗机有许多先天不足,其中包括作战航程较短、外挂武器载荷较小等,再加上美国国防部于1991年取消了A-12舰载隐身攻击机研制计划,而且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项目1994年才立项,这意味着未来20年内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攻击机面临着后继无机的困境。

军用航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军用航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军用航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军用航空作为现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战略威慑、远程打击和侦察侦察等多种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军事需求的变化,军用航空发展正呈现出一些新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首先,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无人机、隐形战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等新型武器装备的出现,为军用航空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无人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战场情报的获取能力和打击精确度,隐形战机的隐蔽性和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增强,高超声速飞行器具备了超强的防御能力和打击能力。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军用航空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次,军用航空发展正在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军用飞机系统正在从传统的机械化装备转向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的系统。

飞机上的大量传感器和通讯设备为飞行员提供了即时的战场信息,同时也使得飞机能够实现网络化作战和集群作战。

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军用航空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无人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飞行精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未来趋势方面,军用航空发展将面临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技术突破的挑战。

虽然军用航空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

例如,隐形技术的进一步提升、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控制、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协同作战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突破。

只有通过攻克这些技术难题,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其次是战略研究的挑战。

随着军用航空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军用航空将在战争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因此,如何将军用航空与其他军事力量有机结合,实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这既涉及对未来战场环境的认知和分析,也涉及对航空兵的组织、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

最后是安全保障的挑战。

随着军用航空技术的进步,未来战争将更加依赖网络和信息系统。

然而,这也给战场信息的安全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

舰载直升机机载任务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舰载直升机机载任务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舰载直升机机载任务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作者:袁华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13期[摘要]本文对当前舰载直升机的机载任务系统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舰载直升机机载任务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舰载直升机;机载任务系统[Abstract]This paper made a brief review of airborne mission system for shipboard helicopters,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irborne mission system for shipboard helicopters.[Key words]shipboard helicopter; airborne mission system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3-0262-021引言舰载直升机能在海上担负反潜,反舰,空中预警,电子对抗,布雷与扫雷,运输补给,搜索和救援等多种任务,它的作用日益突出。

机载任务系统是舰载直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舰载直升机的作战性能。

2舰载直升机机载任务系统发展现状舰载直升机机载任务系统主要分为水中搜索任务设备和空中搜索任务设备。

水中搜索任务设备主要用于反潜。

最早的机载反潜设备建立在声音探测的基础上,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电声转换、信号处理和终端显示完成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定位。

吊放声纳、声纳浮标和磁异探测器是三种传统的反潜探测设备,舰载反潜直升机一般采用吊放声纳、声纳浮标或磁异探测器的组合配置方式。

空中搜索任务设备可以执行潜艇搜索任务,也可以进行敌方舰艇搜索。

目前,常用的空中搜索设备主要有雷达和红外设备。

2.1吊放声纳吊放声纳是舰载直升机对水下目标进行搜索、定位、识别、跟踪的最重要手段。

目前,舰载直升机仍以吊放声纳和声纳浮标作为最主要的搜潜设备。

国外舰载无人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舰载无人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舰载无人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舰载无人机以成本低、体积小、作战使用灵活、费效比高、可避免人员伤亡等优势,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广泛认可。

在1991的海湾战争中,“威斯康星”号和“密苏里”号战列舰凭借其无人机的杰出性能,充分发挥了406mm巨炮的火力,给伊拉克军队造成很大损失。

舰载无人机向全世界展示了用于海战的广阔前景。

可以预见,无人机将成为未来舰载武器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舰载无人机在现代海战中的应用高科技军事技术在舰载无人机上的广泛应用,使舰载无人机装备的有效载荷具有更多的功能、更强的战斗力,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

1. 情报侦察和战场监视侦察无人机具有续航时间长、飞行高度高、不易被对方发现与攻击的特点。

机上可搭载电视摄像机、光电/红外/紫外、前向红外传感器、激光指示器、合成孔径雷达等多种传感器;能够对可能发生武装冲突、局部战争的海域进行长时间的实时侦察、监视;一旦发生冲突和战争,便可实施多批量、大纵深、全天候、立体化的全向侦察,搜集敌方的作战情报,及时传送到己方舰载或岸基指挥控制中心。

2. 空中电子压制和干扰无人机可搭载有源干扰机,在战前或战争中担负电子压制和干扰的任务。

在防空压制中,无人机升空进行干扰,可扩大干扰距离,增强干扰效果,使敌方防空信息网视听混淆、判断出错;大量使用,可使敌防空系统饱和,达到压制其防空系统的目的。

无人机飞临敌上空或附近空域时,可对预设频率或频段实施干扰,也可利用机上设备进行实时侦察干扰。

3. 用作舰外有源诱饵由于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开机时间越来越短。

这对现役的舰外有源诱饵系统来说,由本舰ESM系统对敌方导弹进行侦收、处理、设定干扰程序、选择最佳发射装置和发射时间,再由发射的干扰弹对来袭导弹实施诱导干扰,极有可能因其系统反应速度慢和作战准备时间长而不能满足现代实战的要求。

在近海作战交战时间极短的情况下尤为突出。

装载有源诱饵的舰载无人机可以作为舰外有源诱饵系统,在可能交战的区域,在预计要受到导弹攻击的紧急情况下发射出去,发射后按预先编制的程序飞行,利用无人机承载的电子战有效载荷对来袭导弹实施干扰。

什么是舰载机?

什么是舰载机?

什么是舰载机?舰载机是指用于军事目的的装备在舰船驾驶的飞机,是现代海上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舰载机拥有着浓厚的兴趣,下面来聊聊这种精良的机器:1. 舰载机的历史发展舰载机从近代才开始流行起来。

1909年法国空军想在横滨市的海上演习时,第一次尝试用小艇运载垂直起降的火箭式飞机,结果失败了。

之后,很多国家也都尝试使用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主要军力上已有极显著的进步,舰载机以更完整的形态出现在战场上。

2. 舰载机的作用舰载机作为海上防御力量,有若干特殊的应用。

首先,舰载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监控,从而增强海上安全意识。

其次,舰载机可以在远距离空中对海域进行精准攻击,攻击目标更易于瞄准,避免误伤民众。

最后,舰载机也可以在突发情况下进行灾害救援或处置。

3. 舰载机的分类舰载机可以分为滑翔式舰载机、垂直起降式舰载机和水上舰载机等三大类。

滑翔式舰载机主要用于对地对海对空,擅长观察和侦察任务,是现代全天候、多任务的反潜战、航空战要素;垂直起降式舰载机主要担负空中反舰攻击和强化舰队指挥的作用,主要功能包括作战管制、多任务发起及监视防空等;水上舰载机可以协调地面部队力量,以及做多种水面侦察使用。

4. 舰载机的建造及使用舰载机的建造需要结合机械制造、机动技术、电子技术和船舶工程技术,而且必须经过众多检验后才能上驾。

舰载机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做到空中和水上的机动能力杰出、装备精良、作业协调性极佳等。

5. 舰载机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舰载机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苏联、美国以及欧洲各国都从事着不断推陈出新,完善舰载机性能的努力,而中国舰载机也先后推出舰载战斗机、想定打击机、昼夜舰载机等图案,舰载机也已正式进入了我国现代海上军事力量的行列。

总之,舰载机是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完善的战争防御网络,保护着我们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舰载战斗机现状与发展趋势罗福平张勇二战以来,航空母舰凭借其强大的攻防能力和巨大的续航、自持能力,一直是世界军事大国的发展重点。

舰载战斗机作为航母上装备数量最多、任务最广泛的机种,是实现航母海上攻防作战能力的核心装备,在编队作战指挥系统的指挥引导下,可遂行编队防空、夺取制空权、突击敌海上和陆上目标等多种作战任务,是航母编队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航母编队的绝大多数作战使命都需要并且只能由舰载战斗机承担和完成。

国外舰载战斗机发展现状目前,除中国外,世界还有9个国家拥有18艘现役航母,其中,美国10艘,印度2艘,英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巴西以及泰国各1艘。

现役舰载战斗机主要有:F/A-18C/D“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阵风”M、苏-33、米格-29K、“鹞”/“海鹞”等,正在进行研制的主要有F-35C(正在进行试飞考核、2019年2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由于维护维修费用过高,2006年8月,美国海军退役了全部F-14重型舰载战斗机,截至目前,美国现役航母的主要舰载战斗机为F/A-18C/D“大黄蜂”和F/A-18E/F“超级大黄蜂”。

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是由F/A-18C/D“大黄蜂”升级放大而来。

与F/A-18C/D型相比,F/A-18E/F型有更大的机翼面积和更多的机内燃油,作战半径和空中战斗巡逻时间明显增加,F/A-18E/F型的任务半径及航程扩大了40%、续航时间延长了50%。

“阵风”M是搭载在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是“阵风”战斗机的舰载型,“阵风”M的机翼不能折叠。

“戴高乐”航母能携带32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其中20架在机库中,12架在甲板上。

苏-33是搭载在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主要用于航母的海上防空作战,同时具有一定的对海作战能力。

苏-33的起飞方式与F/A-18C/D、F/A-18E/F、“阵风”M不同,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而不是弹射起飞方式。

2013年,俄罗斯军方决定,2015年将用米格-29K舰载战斗机逐渐把老旧的苏-33舰载战斗机换掉,采用这种换装形式的最大原因是,苏-33舰载战斗机的生产线已经关闭,而印度从俄罗斯采购米格-29K 舰载战斗机为俄海军航空兵提供了“顺风车”。

米格-29K是俄罗斯的另一种舰载战斗机,于2004年获得了印度海军的订单。

至2013年,印度海军订购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正式服役。

米格-29K舰载战斗机被俄方视为4++代多用途飞机,可完成舰队防空、掌握制空权、配备高精度武器全天候打击水面和地面目标等任务。

与苏-33舰载战斗机一样,米格-29K也是采用滑跃起飞方式。

“海鹞”舰载战斗机是短距起飞、垂直着舰的舰载战斗机,该机现在主要在印度、泰国的轻型航母上搭载使用,英国皇家海军的“海鹞”舰载战斗机已在2006年3月31日全部退役。

意大利、西班牙的轻型航母搭载的“鹞”式飞机,系美国购买英国“鹞”式战斗机后按本国需求改进而成,其技术特性与“海鹞”相当。

“鹞”式飞机是英国第一种实用型固定翼短距起降、垂直降落飞机,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战术侦察,“鹞”式飞机的舰载型为“海鹞”。

F-35C是F-35家族中的海军版,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中型隐身多用途舰载战斗机,F-35C的机体与F-35A有80%的通用性,与F-35B有60%的通用性;F-35C的航空电子和机载设备有90%以上与其他两型飞机通用。

F-35C是正在进行研制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其首要用途是空对地攻击,其次是空中格斗。

F-35C与F-35A、F-35B的最大差别为:(1)F-35C加强了机体结构,以便弹射起飞、拦阻着舰;(2)F-35C 有更大的机翼、前缘襟翼和尾翼操纵面,以便进一步减小着舰时的进场速度和改善低速进场时的可操纵性;(3)机翼的翼尖段可以折叠;(4)增设了专用的前起落架弹射杆和后机身着舰拦阻钩;(5)机翼面积更大,有利于增大航程和外挂能力。

舰载战斗机的发展趋势舰载战斗机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型多功能舰载战斗机是舰载战斗机的主流及趋势中型多功能舰载战斗机具有执行空战、压制/摧毁敌防空、对地(海)攻击等不同战斗任务的能力,可比较显著地改善航母编队的战场环境适应性及使用灵活性型,同时优化编成结构,简化后勤保障。

重型舰载战斗机会影响航母携带的载机数量,而使用中型舰载战斗机不仅可以增加航母携带载机数量,维护维修费用更低,并且日出动架次率更高,综合作战效能和经济性能更优。

中型多功能舰载战斗机已是当前舰载战斗机的主流,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2)“一机多型”是舰载战斗机的主要发展途径与专项研究相比,采用“一机多型”的发展途径可以节约研制时间和成本,显著降低舰载战斗机的采购、使用、保障和升级改进成本,是迅速提升舰载战斗机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3)加快发展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实用技术,英国的“鹞”“海鹞”等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已成为轻型航母上的标准装备。

现在美英两国正在研制的F-35B就是F-35系列中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主要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海军(搭载在其“伊丽莎白”级航母上),执行近距空中支援,空中遮断,武装侦察,防空作战及防空系统压制等任务。

(4)装备具有五代机特征的舰载战斗机美国海军原计划在2015年接收最后一批F/A-18E/F“超级大黄蜂”,其后将逐步装备具有五代机特征的F-35C舰载战斗机。

F-35C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隐身性能和高机动性,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5)发展舰载无人机,提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由于现代空中战场环境恶劣,完成作战任务通常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尤其是现代空中作战更是如此,这样舰载无人机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如美国的X-47B。

但是由于无人机的智能系统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的思维和判断,因此采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更有利于执行对空攻击任务和对地攻击任务。

在发展舰载无人机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实现有人舰载战斗机与舰载无人机的协同应用,已经成为外军关注的重点。

舰载战斗机的特殊要求及关键技术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导致舰载战斗机具有以下特殊要求:(1)舰载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海军航空母舰编队海上作战为达到一定的战略和战术目标所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

不适应海上作战任务的大型飞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把它们作为舰载战斗机的。

(2)舰载战斗机机必须满足在航空母舰平台上短距离起降的要求,现代常规起降舰载战斗机上应该装有用于前轮弹射起飞的弹射杆,可以在数十米的起飞跑道上将飞机弹射加速到起飞速度而离舰,滑跃起飞的舰载战斗机机应该具有短距起飞性能,可以在滑跃甲板上起飞;常规着舰的舰载战斗机机还应该装有尾钩,降落时可以钩住航空母舰甲板上的阻拦索,在几十米的缓冲距离内被减速到零而着舰。

它们的机体结构都需要作相应的加强,以便承受弹射和阻拦所产生的约4~5g的过载力。

(3)由于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着舰点处的升沉运动,飞机着舰时相对于飞行甲板的下沉速度可能是其着舰速度的垂直分量和甲板升沉速度的叠加,达到6米/秒左右(陆基飞机通常只有3.6米/秒),因而舰载战斗机起落架承受的载荷将大大增加,需要作相应的增强。

(4)舰载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降时的飞行速度不能大快,尤其是着舰速度大高就会引起不安全的因素。

根据统计,飞机着舰时发生的事故几乎占据事故总数的80%。

因此,为安全起见,舰载战斗机还应该具有优良的低速性能。

(5)航空母舰上存放飞机的空间非常有限。

为了能够存放更多的飞机,增强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航空母舰要求舰载战斗机占据的容积尽可能小。

为此,舰载战斗机的机翼往往做成可折叠的形式,以减小机宽。

有些比较高的飞机,其垂直尾翼也是可折叠的,以适应机库高度的限制。

(6)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恶劣。

航空母舰常年在海上活动,由于海洋及其气候的影响,航空母舰的环境条件要比陆上恶劣,甚至严酷得多。

舰载战斗机一方面必须适应海上十分潮湿、含有盐雾、霉菌的大气环境,机体、发动机、武器装备、电子和电气设备等都应经过三防处理,具有抵御侵蚀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又要适应航空母舰在风浪中航行引起的振动、冲击、摇摆和升沉运动。

舰载战斗机要避免和航空母舰发生共振,并能耐受长期的振动环境,其强度应能承受冲击,摇摆、升沉运动引起的惯性力。

航母上装有搜索雷达、自动着舰导引雷达、综合通信系统等大量的指挥控制、综合通信系统等大量的指挥控制、导航、探测和通讯电子设备,雷达工作频率覆盖范围宽,而舰载战斗机为保证在海上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全天候起降以及在海上无地标情况下的远程自主导航能力,也装有大量的专用机载电子设备。

因此,舰载战斗机所处的电磁环境也非常恶劣。

为满足舰上使用,需掌握以下关键技术:(1)机-舰适配性技术机-舰适配性技术重点研究舰载战斗机起降适配性、机-舰电磁兼容、舰载战斗机救生要求和着舰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以解决舰载战斗机起飞着舰、舰上调度运转、后勤保障、维修保养方面的适配问题。

从而充分、高效的利用航母的特性、设备和装置(拦阻装置、滑跃甲板/弹射器)。

(2)气动增升技术要求舰载战斗机通过采取有效的增升技术措施,使飞机能在更低的起飞速度和着舰速度下在尺度有限的航母飞行甲板上安全起降。

(3)起降技术针对舰载战斗机具体的起飞方式(弹射起飞或滑跃起飞),重点研究对舰载战斗机飞机品质的要求及其设计技术。

在着舰拦阻技术上,主要研究舰载战斗机下滑时的飞行控制规律以及对飞行品质的要求。

(4)起落架结构设计技术对舰载战斗机起降进行结构动力学研究,设计适应不同起飞方式的起落架结构和机构、前轮转弯机构和突伸机构。

而起落架结构还应满足一定下沉率时的强度要求。

(5)舰载战斗机发动机技术在现有(同型)陆基战斗机发动机的基础上,提高其应急的最大加力、推力和推力增速能力,使其适应舰载战斗机飞行速度、高度和迎角范围的要求。

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须具有发动机速度梯度、大小油门特性。

(6)“三防”技术根据舰载战斗机的典型使用环境特点,在了解腐蚀机理的基础上研究满足“三防”(防潮湿、防盐雾和防霉菌)要求的机体和发动机结构材料以及密封、防腐材料/涂料等各种防腐措施。

(7)精确着舰与自动着舰控制技术研究舰载战斗机对航母的全天候精确跟踪和定位技术,主要包括目视与低能见度情况下满足进场精度要求的惯导系统、GPS、机载雷达的组合匹配技术以及机-舰之间的高速传输数据链以及机载系统对航母图像的处理技术等。

结语现代舰载战斗机是一个技术难度高、工艺先进、研制费用昂贵、机载系统复杂、保障工作难度大的综合系统,只有认真分析先进的舰载战斗机技术,把握发展趋势,攻克关键技术,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才能确保舰载战斗机先进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使舰载战斗机能够更加自由地翱翔于海天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