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产蛋高峰期多久提高蛋鸭产蛋量的方法

合集下载

蛋鸭不同产蛋期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蛋鸭不同产蛋期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蛋鸭不同产蛋期饲养管理关键技术金定鸭、绍鸭、攸县麻鸭等名优蛋鸭品种.在150日龄产蛋率可达50%.到200日龄可达90%。

怎样维持尽可能长的产蛋高峰期.是实现蛋鸭养殖高产、高效的根本。

1.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初期是指蛋鸭150-200日龄的时期,产蛋前期是指201-300日龄的这段时间,新开产的鸭精力充沛,体质健壮,若此时恰逢春季,则很有利于产蛋.要尽快将产蛋推向高峰期,不断提高饲料的质量.适当增加投饲次数,满足产蛋鸭对营养的要求。

下面推荐3个产蛋期饲料配方供养殖户参考:①玉米39%、大麦10%、糙米7%、鱼粉4%、豆饼12.9%、棉籽饼3.5%、菜籽饼3%、米糠10.3%、麸皮4.2%、磷酸氢钙0.1%、石粉5.6%、食盐0.2%、微量元素0.1%、蛋氨酸0.1%.好加多种维生素7.5%。

②玉米47%、稻谷7qc、糙米7.5%、鱼粉4%、花生饼l3.1%、棉籽饼4%、菜籽饼5%、米糠3%、麸皮3%、骨粉0.7%、石粉5.3%,食盐0.2%、微量元素0.1%、氨基酸0.1%.另加多种维生素7.5%。

③小麦10%、稻谷12%、糙米39%、鱼粉4%、豆饼5.4%、芝麻饼10%、菜籽饼4.5%、米糠5%、麸皮4.2%、磷酸氢钙0.8%、石粉4.7%、食盐0.2%、微量元素0.1%、氨基酸0.1%.另加多种维生素7.5%。

以上3个配方为基础配方.当蛋鸭产蛋率达20%时.每羽鸭每天需加5克鱼粉:当产蛋率至50%时,每羽鸭每天要添加鱼粉15克:当产蛋率90%以上时.每羽鸭每天应添加鱼粉19-20克并维持这个水平。

此期蛋鸭要从1日喂3次增加至1昼夜喂4次(除白天喂3次外.晚上9-10点再增喂1次).使每羽鸭精料日平均采食量达到150克左右。

本时期的日平均光照不得少丁14小时:光照要从短至长逐渐增长,最终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

鸭产蛋初期和前期是越产蛋越大.增重势头快,这说明饲养措施恰当.否则就应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家禽之一,其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蛋鸭的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蛋鸭,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一、蛋鸭的产蛋规律1.1 产蛋周期蛋鸭的产蛋周期通常为一年,一般是从每年的3、4月份开始产蛋,到次年的3、4月份结束产蛋。

这个周期与蛋鸭的品种、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蛋鸭的产蛋数量受到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蛋鸭的产蛋数量在一年内会有不同的波动,一般在150-200颗左右。

蛋鸭产蛋规律一般是每隔一天产一次蛋,有时也会出现间隔两天产蛋的情况。

而在蛋鸭开始产蛋后,产蛋量会逐渐增加,在产蛋高峰期会达到每天产蛋的情况。

二、蛋鸭的增产措施2.1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蛋鸭产蛋率的关键。

首先是饲料的配备,要保证蛋鸭的日粮营养均衡,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干净。

其次是定期做好蛋鸭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蛋鸭舍的清洁卫生,减少蛋鸭生病的可能性。

还要根据蛋鸭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特点,合理安排饲料和喂食时间,保证蛋鸭的健康和生长。

2.2 适宜的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对于蛋鸭的增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蛋鸭舍的选址和建设,要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建设蛋鸭舍。

其次是控制蛋鸭舍内的湿度和通风,保持蛋鸭舍内的空气流通。

还要定期检查蛋鸭舍的设施设备是否完好,保证蛋鸭的生活和生长环境。

2.3 疾病防治蛋鸭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产蛋率,因此做好蛋鸭的疾病防治工作对于增产非常重要。

首先是要加强蛋鸭的预防接种工作,定期给蛋鸭进行预防接种,保证蛋鸭的免疫力。

其次是加强蛋鸭的常规防治工作,定期做好蛋鸭的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确保蛋鸭的健康。

2.4 合理选用种鸭合理选用种鸭也是提高蛋鸭产蛋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首先是要选择健康的种鸭,保证种鸭的遗传品质良好。

其次是要根据蛋鸭的品种和养殖目标,选择适宜的种鸭品种,保证蛋鸭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蛋鸭的产蛋期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文谈谈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

一、蛋鸭产蛋初期与前期的管理产蛋初期(150日龄~200日龄)与前期(201日龄~300日龄)需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满足营养需要,保证鸭群顺利到达产蛋高峰。

当产蛋率达50%时,每只鸭每天添加10克鱼粉。

产蛋率为70%时添加15克鱼粉。

产蛋率达90%以上时添加18克~20克鱼粉。

饲喂次数从每天3次增加到4次,白天3次,夜间1次。

此期间鸭蛋越大,增产势头愈快,说明饲养管理愈好。

早春开产的鸭产蛋率上升更快,一般到200日龄,产蛋率可达98%左右。

如果产蛋率忽高忽低甚至下降,属饲养方面原因。

二、蛋鸭产蛋中期的管理这一时期的重点是确保鸭高产,力争使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后,日粮营养浓度应比前期略高,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22克,或饲喂含20%蛋白质的配合料,还要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钙。

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舍温维持在5℃~10℃,如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应进行调整。

日常操作程序保持稳定。

此时,如果蛋壳光滑厚实、有光泽,说明质量好。

如果蛋形变长,壳薄透亮,有砂点,甚至出现软壳蛋,说明饲料质量差,特别是钙含量不足,或缺乏维生素b,应加以补充。

如果产蛋期间为深夜2点左右,产蛋时间集中,产蛋整齐,说明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

三、蛋鸭产蛋后期的管理根据蛋鸭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及喂料量。

如果鸭群的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的体重略有下降,应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

如果体重增加,应将饲料中的代谢能适当降低或控制采食量。

如果体重正常,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应比上阶段略有增加。

光照每天保持在16小时,每天在舍内赶鸭转圈运动3次,每次约5分钟~10分钟,蛋壳质量和蛋重下降时,补充鱼肝油和矿物质。

保持鸭舍内小气候和操作程序的相对稳定,避免应激反应。

怎样让蛋鸭在秋季多产蛋

怎样让蛋鸭在秋季多产蛋

怎样让蛋鸭在秋季多产蛋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秋季蛋鸭产蛋特点•秋季蛋鸭饲养管理•秋季蛋鸭健康保障•秋季蛋鸭生产效益提升•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01CATALOGUE秋季蛋鸭产蛋特点秋季蛋鸭产蛋规律秋季蛋鸭产蛋高峰期一般出现在9月至11月,此时应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秋季蛋鸭产蛋率与气温成反比,气温越低产蛋率越高,因此要保证鸭舍温度适宜。

秋季蛋鸭产蛋量相对稳定,但会受到气温、湿度、饲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秋季蛋鸭产蛋影响因素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直接影响到蛋鸭的产蛋量和品质。

饲料营养水平环境温度饲养管理疫病影响环境温度对蛋鸭的产蛋率有很大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产蛋率下降。

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蛋鸭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如饲料更换、防疫、光照等。

疫病的发生会对蛋鸭的产蛋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

产蛋量不稳定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秋季蛋鸭产蛋量可能存在波动。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稳定饲养环境、保持饲料营养均衡等措施。

秋季蛋鸭产蛋问题及解决方案突然停产秋季蛋鸭在产蛋高峰期可能出现突然停产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同时注意防治疫病。

软壳蛋和薄壳蛋秋季蛋鸭产软壳蛋和薄壳蛋可能是由于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维生素D3等营养成分。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3等营养成分。

02CATALOGUE秋季蛋鸭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定时饲喂在秋季,应保持定时饲喂的习惯,这有助于蛋鸭形成规律的食欲,有利于提高产蛋量。

多样化饲料为了满足蛋鸭的不同营养需求,应提供多样化的饲料,包括不同的谷物、蛋白质来源和维生素等。

保持适宜的饲料在秋季,应提供足够的饲料,以确保蛋鸭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同时,应避免过量饲喂,以免浪费和影响蛋鸭的健康。

03调整钙磷比例在秋季,应调整日粮中的钙磷比例,以确保蛋鸭能够获得足够的钙和磷,维持骨骼健康并提高产蛋率。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我国家禽中产蛋量较高的一种,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一直是养殖户非常关注的问题。

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和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对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蛋鸭产蛋规律1. 生长期蛋鸭孵化后,首先进入生长期。

一般来说,蛋鸭从孵化到20周左右进入产蛋期,这个阶段是蛋鸭生长最快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蛋鸭需要获得充足的饲料和营养,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充足的蛋白质储备。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蛋鸭的正常生长。

2. 产蛋期蛋鸭进入产蛋期后,通常会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蛋鸭需要获得充足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保证蛋的质量和数量。

适宜的光照时间和环境条件也对蛋鸭产蛋率有重要影响。

3. 换羽期蛋鸭一般在产蛋期结束后进入换羽期。

在这个期间,蛋鸭的体力和抵抗力都较差,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蛋鸭的饲养和管理。

在换羽期,要加强对蛋鸭的饲料供给,以保证蛋鸭的健康和身体恢复。

还要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蛋鸭受到寒冷和湿度过大的影响。

蛋鸭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产蛋后,会进入停产期。

在这个期间,蛋鸭的产蛋率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蛋。

这个阶段也需要特别关注蛋鸭的饲养和管理,保证蛋鸭的健康和身体恢复。

通过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可以更好地把握蛋鸭的生长状况和合理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蛋鸭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二、蛋鸭增产措施蛋鸭的增产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优质的饲料供给、适宜的环境保障等方面。

1. 合理的饲养管理在蛋鸭的生长期和产蛋期,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定期清洁饲料和饮水器具,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新鲜和清洁。

也要定期清理蛋鸭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蛋鸭舍内的卫生和通风。

2. 优质的饲料供给蛋鸭在不同生长期和产蛋期需要获得不同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提供优质的饲料。

在生长期和产蛋期,应根据蛋鸭的需求量,合理配置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保证蛋鸭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养殖户喜爱的鸭种之一,因其产蛋量高、蛋质量好、肉质鲜美等优点而广受欢迎。

蛋鸭的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是养殖户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蛋鸭的产蛋受季节和品种的影响,一般在3月底至10月底之间较为集中,如在春季和夏季蛋鸭的产蛋量较高,而在冬季和秋季蛋鸭的产蛋量较低。

不同品种的蛋鸭的产蛋规律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黑鸭和蓝鸭的产蛋量较高,白鸭和灰鸭的产蛋量较低。

蛋鸭的产蛋量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环境、饲料、管理等。

增产措施1.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增加蛋鸭产蛋量的关键,主要包括饲料、水和环境三方面。

(1)饲料方面:蛋鸭应当选用优质饲料,饲喂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产蛋量。

通常情况下,蛋鸭每日需摄取质量为体重的3%-4%的饲料,此外,在饲喂蛋鸭时还应注意粗饲料与细饲料的比例,一般应为1:1。

(2)水方面:蛋鸭对水的要求比较高,每只蛋鸭每天的饮水量为100毫升左右。

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水器应每日清洗一次。

(3)环境方面:蛋鸭要求环境卫生和舒适,适宜的温度为22℃-28℃之间。

蛋鸭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同时,应当定期消毒,保持干净。

蛋鸭的营养需要量比一般鸭种要高,因此,在饲喂时应当加强营养。

蛋鸭应当适时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元素,这样可以提高蛋鸭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增加产蛋量。

3.科学育雏蛋鸭的育雏期很关键,因为这时候的养殖管理和操作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产蛋量。

为了提高蛋鸭产蛋量,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育雏管理,使小蛋鸭生长健康、免疫力强。

4.技术驱动现代养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蛋鸭产蛋量,如在饲喂管理方面,可以采用自动化喂食器等设备,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疫病防治方面,采用预防为主的养殖方式,加强定期疫苗接种等。

总之,蛋鸭的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是养殖户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只有科学管理和合理饲养,才能提高蛋鸭的产蛋量,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1. 引言1.1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其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对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蛋鸭的产蛋规律一般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品种、饲料、环境等。

一般来说,蛋鸭的产蛋数量与其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有关,通常在养殖期间会有一个生产高峰期。

为了提高蛋鸭的产蛋率和蛋品质,养殖者需要采取一些增产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喂养配方、良好的环境条件等。

定期对蛋鸭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也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

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并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可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深入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和采取科学的增产措施,对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蛋鸭产蛋规律蛋鸭产蛋规律是指蛋鸭在不同生理阶段产蛋量的变化规律。

蛋鸭的产蛋规律一般分为初产期、高峰期和后产期三个阶段。

1. 初产期:蛋鸭的初次产蛋年龄一般在5-7个月左右,开始时产蛋量较少,逐渐增加。

初产期蛋鸭的卵重较轻,蛋壳薄而脆,产蛋间隔较长。

3. 后产期:高峰期后,蛋鸭的产蛋量逐渐减少,卵重也逐渐减轻,蛋壳变薄。

蛋鸭进入后产期后,需要适当调整饲养管理,延长产蛋寿命。

蛋鸭产蛋规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品种、饲养管理、环境等。

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饲养管理,提高产蛋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2.2 蛋鸭增产措施蛋鸭增产措施包括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预防和营养补充等方面。

在饲料管理方面,要保证蛋鸭的饲料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合理配比,以满足蛋鸭生长、产蛋的需要。

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鸭,调整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

在环境控制方面,要确保蛋鸭的生存环境舒适和卫生。

保持鸭舍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饮水源清洁,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保持鸭舍卫生,定期清理鸭粪和鸭屎,防止疾病传播。

接着,在疾病预防方面,要加强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预防,确保蛋鸭健康生长。

养蛋鸭快速蛋鸭的方法15天 蛋鸭提高产蛋率吃什么好

养蛋鸭快速蛋鸭的方法15天 蛋鸭提高产蛋率吃什么好

养蛋鸭快速蛋鸭的方法15天蛋鸭提高产蛋率吃什么好
母鸭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均称产蛋鸭。

养蛋鸭的都希望蛋鸭的产量提高,增加自己的经济效益。

可是很多人在蛋鸭产蛋后发现,不仅产量少,有的蛋还是软蛋臭蛋,严重的降低的产量和质量。

达龙蛋无忧,改善蛋壳质量,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

蛋白质决定蛋重,饲料蛋白质水平低,豆粕添加量不足,氨基酸失衡,以及肠道疾病引起的饲料转化率下降,能量不足导致蛋白质转化为能量而影响蛋重。

育成期骨骼发育不达标,如果骨骼发育不良,一旦因为应激产下双黄蛋,就会发生脱肛和啄肛现象,所以蛋鸭拥有自我保护能力而产小蛋。

鸭排卵后引起卵黄蒂出血,血滴进入输卵管,以及寄生虫与粪便等异物通过泄殖腔上行至输卵管,被误以为卵黄而包裹蛋清形成无黄蛋。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指用于产蛋的鸭种,蛋鸭的蛋产量是饲养者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鸭的产蛋规律以及增产的措施。

一、蛋鸭的产蛋规律:1.年龄因素:蛋鸭从出壳后约5个月开始产蛋,一般到7个月产蛋率会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减少。

一般认为,12个月龄的蛋鸭进入“换羽适应期”,产蛋率会降低。

2.光照条件:蛋鸭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合适的光照条件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产蛋激素的分泌。

在正常季节里,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2-16小时。

适当控制光照的时长,能够帮助蛋鸭维持较高的产蛋率。

3.饲养环境:蛋鸭的产蛋率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

蛋鸭需要适宜的舒适度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

热环境会影响蛋鸭的食欲、消化和产蛋能力,所以保持适宜的饲养温度对促进蛋鸭的产蛋至关重要。

4.营养摄入:蛋鸭的蛋产量与摄取到的营养素有直接关系。

蛋鸭需要均衡的饲料,特别是蛋白质和能量的供应。

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和脂肪溶性维生素,也能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二、增产的措施:1.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的成分和比例,确保蛋鸭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定期清理鸭舍,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鸭只过度拥挤。

及时预防和控制鸭只的疾病,保持鸭只的健康状况。

2.合理光照控制:根据饲养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光照时间和强度,确保达到蛋鸭所需的光照条件。

3.适宜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注意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和换气,避免过度潮湿或闷热。

4.疫病预防与治疗:蛋鸭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产蛋能力,所以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

保证饮水卫生,及时注射疫苗,定期进行驱虫以及使用合理的抗生素等。

5.合理繁殖管理:根据繁殖季节的需要,在适宜的时间对鸭群进行配种,控制配种的比例和次数。

采用合适的繁殖方法,如人工授精等,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从而增加蛋鸭的产蛋率。

蛋鸭的产蛋规律与年龄、光照、饲养环境和营养摄入等因素有关。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蛋鸭是我国饲养最多的家禽之一,其提供的蛋类产品,是人们的重要食品之一。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蛋鸭的产蛋期,提高其产蛋率,是蛋鸭养殖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鸭产蛋期的管理方法,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蛋鸭产蛋期介绍蛋鸭的产蛋期主要受节令、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

蛋鸭的产蛋期一般在9-12月之间。

其中,生长发育良好、食欲旺盛、体重合适的蛋鸭,其产蛋率会更高。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蛋鸭的产蛋率有着重要影响,如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光照时间等等,都会对其产蛋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孵化期管理蛋鸭孵化期的管理是影响其产蛋率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些孵化期的管理要点。

温度控制温度是蛋鸭孵化期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因为适宜的温度能够使蛋鸭的饮食正常、身体发育良好并且成熟年龄提前,满足繁殖需求。

在孵化期的前21天内,鸭蛋的温度控制在37.2-37.5℃之间,第22-23天的孵化期鸭蛋的温度控制在37.5-37.8℃之间。

蛋鸭孵化期每天要进行3-4次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保证蛋鸭获得新鲜的氧气。

光照控制光照对于蛋鸭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年龄的提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孵化期,每天控制光照时间在23小时左右,光照强度在5~10LX之间,这样可以帮助孵化后的小鸭子清晰地辨认周围环境,增强其自然免疫力,有助于促进小鸭子身体的健康和食欲的旺盛。

饮食管理孵化后的蛋鸭需要合理的饮食来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孵化期间,需要让蛋鸭充分饮水,多分给有营养的饲料。

蛋鸭避免在固体饲料上摄入过多沙粒,因为沙子易造成消化和生理障碍。

同时,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磷、钙、蛋白质和维生素,使蛋鸭有足够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生长期管理蛋鸭孵化后进入了生长期,其生长期的管理是影响其最终产蛋率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饮食管理在蛋鸭的生长期,蛋鸭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其生长和体重的增长。

建议在蛋鸭生长期内给予高营养的饲料,常用的喂饲方式为长期喂饲,每日摄入量为生养鸭体重的2%~3%,同时,对于生长期的蛋鸭,其饮食的营养成分不宜过分单一,建议应该多样化饲料,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推迟衰老。

麻鸭怎么养产蛋多

麻鸭怎么养产蛋多

麻鸭怎么养产蛋多
1、注意两个产蛋高峰期
麻鸭在一年中的3至5月和8至10月是产蛋量最多的时候,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管理,来提高产蛋的量。

2、适当多留公鸭
可以按照正常的公母比例在增加一些公鸭,这样能刺激母鸭排卵增加,从而能提高一些产蛋量
3、喂食技巧
可以在饮食里面加入一些蜂蜜,差不多连续喂五天的样子,再停十五天,这样反复可以让麻鸭的产蛋量更加,且蛋比较大。

还可以多喂一些稻谷之类的食物,特别是在产蛋的时候,这样能增加产蛋量。

在夏天的时候,可以给麻鸭吃一些茶水,这样能消暑,让麻鸭舒适了就能增加产蛋量。

还可以让麻鸭吃一些小鱼小虾迟磊的食物,这样能满足它对营养的需求从而让产蛋量跟上来。

最后还需要适时的补充饲料,以免让它出现饥饿的情况。

4、精心放养
麻鸭在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时间段,早春的时候要晚点放出去,早点收窝,还需要注意防寒。

夏天的时候注意温度,中午高温的时候,减少在外面活动的时间。

麻鸭在吃饱了之后可能还不喜欢于东,这样会长脂肪,对产蛋量也是有影响的,所以要让麻鸭适时的进行运动,这样能让它精力旺盛,
增加产蛋量。

5、场地管理
在放养的场地里面,最好是不要有农药、化肥之类的东西,以免影响它的健康,从而影响它的产蛋量。

蛋鸭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要点

蛋鸭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要点

蛋鸭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要点蛋鸭经过100多天连续产蛋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此阶段的蛋鸭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初期和前期,若营养供给不足,产蛋率就会下降,甚至引起换羽,是一个比较难养的时期。

饲养管理的要点是保高产,力争产蛋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上,因此必须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在饲料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粗蛋白质含量应从18%提高到19%~20%,每只鸭日精料喂量150克左右;青饲料适当多喂,水草喂量每只鸭每日150克(或添加多种维生素);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可以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2%颗粒贝壳粉,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置碎贝壳盆,任其自由采食。

2.每日光照时间稳定在16小时,不可缩短或延长。

3.室温控制在5~30℃范围内,低于5℃时,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超过30℃,要加强通风,防暑降温。

4.日常操作程序要符合鸭的生活习性和规律,操作规程要稳定,不可任意更改,要防止一切应激因素。

5.注意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此期饲养管理是否恰当,主要看产蛋率是否稳定在高峰期的标准。

此期内,蛋重也比较稳定,稍有增加。

如蛋重下降,则应究其原因,采取对策。

体重也应维持初产时的水平,仍需定期称测。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细心观察下述情况。

(1)蛋壳质量:如蛋壳厚实光滑,有光泽,说明饲养管理较好;蛋形变长,蛋壳薄、透亮、有砂点,甚至产软壳蛋,说明饲料质量不好,特别是钙质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要及时补充,否则会减产。

(2)产蛋时间:正常产蛋时间为凌晨2点,若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白天产蛋,这也是不祥之兆,如不采取措施,将要减产或停产。

(3)羽毛:鸭体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饲料好,如果羽毛松乱,说明饲料差,应及时改善饲料质量,喂给全价饲料。

(4)粪便:鸭的粪便如果是全白色,说明动物性饲料喂得过多,消化不良;如果粪便松疏白色少,证明动物性饲料搭配合理;粪便呈黄白色、青绿色或血便,表明鸭已患病,应及时诊治。

蛋鸭养殖如何提高产蛋率

蛋鸭养殖如何提高产蛋率

蛋鸭养殖如何提高产蛋率如何提高蛋鸭产蛋率?母鸭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均称产蛋鸭。

一般蛋用型麻鸭的利用期约350天左右(150-500日龄),称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

如何提高蛋鸭产蛋率?1.观察产蛋时间鸭子的产蛋时间一般集中在凌晨2时至早8时,若每天产蛋时间不能集中,甚至白天产蛋,就要及时补喂精饲料。

2.观察蛋形如蛋的大端偏小,则欠早食,小头偏小是欠中食;如产软壳蛋或蛋壳有砂眼,比较粗糙,说明日粮中缺乏钙或维生素D。

3.观察蛋重蛋鸭初产时蛋重为40克左右,产蛋到150天左右蛋重达到标准蛋重的90%,到200天左右达到标准蛋重,若蛋重增加过快或过慢,则要查找原因,改进管理方式。

4.观察产蛋率上升情况优良的蛋鸭品种一般150天左右产蛋率达到50%,200天左右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0%。

若产蛋率上升过慢或有上下波动,说明情况异常,注意查找原因。

5.观察精神状态健康鸭精神活泼,行动灵活,休息安静,病鸭则精神萎靡,离群呆立,缩头垂翅。

6.观察鸭子的体重产蛋一段时间后,要按比例抽检鸭子的体重,若能基本维持产蛋初期的体重,则饲养管理比较得当,若体重过轻或过重,要及时调整日粮尽快让鸭子恢复正常体重。

产蛋后期稍有增加属于正常情况。

7.观察蛋鸭的羽毛若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营养状况良好,否则,要提高饲料的质量。

8.观察食欲无论圈养还是放牧,高产蛋鸭觅食力都非常强,出现抢食的状况。

否则,要查明原因。

9.观察鸭子的嬉水状况高产蛋鸭下水后潜水时间长,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毛。

如怕下水,不洗浴或下水后湿毛,行动无力,此时要查明原因,并加喂动物蛋白饲料和鱼肝油。

10.观察粪便颜色健康鸭群粪便不硬不软,颜色灰黑色,表面有少量尿酸盐沉积。

病鸭粪便有绿色、白色、金黄色等不正常稀粪便。

哪些蛋鸭应该淘汰?一,躯体短,翅膀基部与脚跟不仅能容纳3-3.5指,高产蛋鸭,可容纳四指以上。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以生产鸭蛋为主要目的的品种,它们的蛋产量是决定其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蛋鸭的生产效益,必须掌握蛋鸭的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

1. 年龄与季节蛋鸭的产蛋受到年龄和季节的影响。

一般来说,蛋鸭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产蛋,到了一岁左右达到产蛋高峰。

此后,蛋鸭的产蛋率便开始下降。

季节方面,春季和秋季是蛋鸭的产蛋高峰期,夏季和冬季产蛋率较低。

2. 营养和健康状况蛋鸭的营养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产蛋率。

蛋鸭应该吃清洁、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

同时,蛋鸭应该处于较好的生理健康状态,不受疾病和应激的影响。

3. 光照条件蛋鸭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较高,光照不足会影响蛋鸭的产蛋率。

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蛋鸭的产蛋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4. 环境条件蛋鸭的环境条件也对其产蛋率有一定的影响。

蛋鸭应该处于温度适宜、干净、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惊吓、噪音和异味等刺激。

1. 合理饲养蛋鸭的饲养应该合理,保证蛋鸭摄入足够的饲料,且饲料质量应该较好。

此外,蛋鸭的饲喂时间应该固定,避免饥饿和厌食。

2. 合理运动蛋鸭的运动对其饮食和健康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蛋鸭的食欲和消化吸收,提高其产蛋率。

3. 定时采蛋定时采蛋是提高蛋鸭产蛋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时采蛋可以刺激蛋鸭下蛋,同时排除陈蛋,保证蛋的质量。

4. 合理照明蛋鸭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合理的照明可以提高其产蛋率。

在春秋季节,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也可以在冬季使用人工光源。

5. 防治疾病疾病是影响蛋鸭产蛋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治蛋鸭疾病是保证蛋鸭生产效益的重要前提。

在饲养蛋鸭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的疾病检查和预防接种,及时发现和处理蛋鸭出现的疾病。

总之,掌握蛋鸭的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蛋鸭的产蛋率,提高其生产效益。

在蛋鸭的饲养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管理,全面照顾蛋鸭的营养、健康和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才能保证蛋鸭的产蛋率和品质。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作者:胡志明来源:《家禽科学》2021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S83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2-0047-02在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实践中,应做好产蛋前期、中期、后期饲养重点工作,并重视前期和后期管理、科学放牧、疾病控制等注意事项,尽可能提升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水平,以提高蛋鸭产蛋率,降低死淘率、节约饲料,并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启发。

1 蛋鸭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1.1 产蛋前期在蛋鸭150~300日龄,饲养管理重点是满足蛋鸭充足的营养需要。

需增加日粮饲喂次数和营养浓度,以此保证蛋鸭产蛋高峰的顺利达到。

在达到50%产蛋率时,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10 g;在70%产蛋率时,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15 g;90%以上产蛋率时则可添加鱼粉18~20 g并一直维持。

每天进行4次饲喂,晚上22时一次,白天3次;光照时间控制需要从短到长逐渐增加,平均控制在14 h。

随着鸭蛋个头变大、增产速率提升,则可判定饲养管理较为有效。

随着产蛋率不断上升,产蛋率在200日龄能够达到98%左右,如发现产蛋率存在忽高忽低的情况,或下降情况,即可从饲养管理方面找问题。

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每月在早晨鸭空腹时进行抽样称重,对比标准体重,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过剩等问题,并通过增加粗料比例或减料、提高饲料质量等针对性措施解决[1]。

1.2 产蛋中期在蛋鸭301~400日龄,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产蛋高峰期,以此确保鸭高产。

蛋鸭经过100多天产蛋后,身体状况相较于产蛋前期下降,应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每天可为每只鸭添加鱼粉22 g,也可以采用含蛋白质20%的配合料,每天可为每只鸭提供配合料150 g,同时需要适当饲喂钙质和青饲料,每只每天可饲喂150 g水草,也可以添加颗粒状贝壳粉1%~2%及添加多种维生素。

光照时间稳定控制在16 h,并以5~10 ℃控制舍温,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需及时调整,注意日常管理中蛋白质质量有无明显变化,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蛋鸭多少天产蛋

蛋鸭多少天产蛋

蛋鸭多少天产蛋
蛋鸭就是一种专门产蛋的鸭子,它一般会在地120天的时候就开始生产,差不多年产蛋量在180至200枚左右。

第一年是它产蛋的高峰期,到底第二年的时候,就会开始下降了,第三年的时候,会变的更少,所以在饲养的时候,产蛋的第一年是非常关键的,在饲养的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好,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蛋。

怎么饲养提高蛋鸭的产蛋量
1、喂养管理
蛋鸭在生产期间,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所以食物的消耗也会相应的更多一些,如果食物跟不上,极有可能会让蛋鸭的产蛋量出现下降的情况。

在饲养的时候,除了保证每天的一日三餐之外,还可以适当的给它们加餐,这个加餐可以根据它们的产蛋情况来定。

2、精心放养
其实适当的进行放养,也是能提高鸭子的产蛋量的。

放养的时间一般会选择在傍晚的时候来进行,如果是在水边上的话,需要注意水温,因为水温如果比较低的话,其实对它的健康也是不利的,也会影响它们的产蛋率。

3、选择放养地点
在每年的早春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放养鸭子了,在放养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干净的水边来放,池塘里面最好是有充足的水生物,这样它们自己就能到里面去觅食,这样放养的鸭子,其实产蛋率也是
非常高的。

4、产蛋期管理
在产蛋期间的鸭子,其实是非常怕受惊的,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做好环境的措施,避免突然停电等情况的发生。

特别是在晚上,鸭子一般会在这个时间产蛋,一般外来人员要禁止出入,也要在养殖的四周,做好一些防止野生动物来惊扰的措施,一旦鸭子受惊了,是很容易影响它的产蛋量的。

春季如何让鸭多产蛋

春季如何让鸭多产蛋

水。若鸭子下水惊慌,或爬上岸时翅膀下垂,应加喂精
牧时宜逆流而上,此时鸭群体力足,可捕获的食物多。
料和鱼肝油等。四看粪便。粪便呈白色,说明动物性饲
刮风天气应逆风放牧,并适当控制鸭群的行走速度,避
料喂得过多,消化不良;粪便疏松,说明喂动物性饲料比
免风掀鸭羽,使鸭体受凉。母鸭个体大而行动缓慢,饱
食后喜伏卧不走,易蓄积脂肪,影响产蛋,因此要加以控
透气。育雏期加强防潮工作,
才能使鸭群增重快、屠体肉质
可使育雏率从 90%提高到 98%
好。
三 、管 理 上 要 实 行“ 五
或更高,且雏鸭健壮,胸、腿发
病率减少,为养好肉鸭打下良
好基础。
二、加强管理工作,减少鸭
体“毛钉”出现
圈养肉鸭时,若场地潮湿、
定”
即定人、定时、定饲料、定
设备、定行为规则。此外,还要
燥垫料。春夏季改地面垫料平
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养为网上平养,让雏鸭饮水、嬉
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同时还
水时所溢出的水落于网下排
应减少饲养密度,以便保持场
出,同时也让粪便掉落网下,这
地干燥和清洁,让鸭群有一个
样可明显降低舍内湿度。此
舒适的环境。日常管理中还要
外,育雏期还要加强鸭舍通风
注意提高其体质,保证其健康,
提高肉鸭品质的方法
雏鸭防潮主要是指降低育
雏室内地面和空气的湿度。采
经常观察鸭子的形态、行为、呼
吸、采食、饮水、粪便等情况,如
泥泞,不但影响其增重,而且鸭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纠正或预
的胸、腹部羽毛容易脱落,但其
防措施。●
羽毛囊很快又长出粗大如钉的
36
来源:中国畜牧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鸭产蛋高峰期多久提高蛋鸭产蛋量的方

概述:鸭蛋是蛋类中需求量较高的品种,所以不少养殖户都会养殖蛋鸭。

鸭蛋的产量和日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您想提高鸭蛋产量,把握好产蛋高峰期,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蛋鸭产蛋高峰期多久?
蛋鸭的产蛋高峰期一般能持续4-5个月时间。

一般蛋鸭的健康状况良好,饲养科学,在28周龄时产蛋率可达到90%或90%以上,为产蛋高峰期。

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受品种、饲料、鸭舍环境、气温、管理等条件的影响。

种鸭在生产实践中,为使产蛋高峰期如期到来,产蛋前期的最大喂量一般比产蛋高峰期所需喂量高出10%~15%。

肉用种鸭产蛋高峰期平均日耗料220~250克/只。

在整个产蛋高峰期一般不要减少饲料喂量,
始终保持最高水平。

但在产蛋高峰到达后必须将高出的10%~15%的喂料量减去,否则易造成公鸭过肥,使爬跨困难或不愿爬跨,母鸭也会因过肥导致产蛋率下降。

产蛋高峰后期要结合产蛋周龄、产蛋率、蛋重等,在产蛋率不再上升后2周开始着手减料,一般从31~32周龄开始,每只鸭每天平均减料10~15克左右。

通过2周时间,使种鸭的喂料量稳定在所需最大喂料量后,采取恒料饲喂。

提高蛋鸭产蛋量的方法
1、选择好放牧场地。

一般来说,在早春时期要开始转晴之前,养殖户可以把母鸭赶到水塘里面,让它们和大自然有更充分的接触,同时也能够让它们在池塘里面自己觅食,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它们养的更好。

只有它们养的更加的肥壮了,才能更好的提高产蛋率。

2、精心放牧。

一般来说,由于春季气温相对偏低,所以一般在放牧的时候大多都是晚出早归。

很多养殖户一般都会选择在傍晚的时候进行放牧,这样才
能够让蛋鸭有更好的活动时间,而且对于人们来说,这个时间段也是人们平时消化运动的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所以在进行放牧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适合行走的地方。

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时候,平时放牧也要注意一下水温的控制,尤其是在下水之后如果发现水温偏低的话,要对它们及时的进行制止,不然可能会影响到它们自身健康状况。

除此之外,在其它方面的管理也需要人们多注意一些,尤其是不能够让鸭子受凉,虽然说它们自身对于寒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但是如果让鸭子受凉了的话也是会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3、喂饲料。

在产蛋旺季,鸭子的产蛋量会比较大,这样一来,每天在放牧游走的过程中也会消耗掉它们大量的体力,尤其平时在觅食的时候更是如此。

而此时养殖户就要根据蛋鸭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加餐等。

并且在喂饲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鸭子的产蛋情况来进行安排。

一般来说,如果它的,产蛋量比较高的话,那么自然就需要给它补充更多的营养成分。

喂的饲料也会相对来说更多一些。

蛋鸭产蛋下降是什么原因?
1、环境方面。

光照突然发生变化。

光照强度突然减弱、日常光照时间缩短,都会引起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鸭舍内需要保持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的稳定性。

如果有必要缩短光照时间和减弱光照强度,需要每天慢慢地减少,让鸭群有个适应的过程。

天气的突然变化。

大风、寒流及热浪的突然出现,蛋鸭的产蛋量都会突然下降。

冬季要做好应对寒流的准备工作,鸭舍温度要控制好,出入鸭舍要及时关门,窗户隔风效果要好,保证鸭舍不被寒风直接吹入。

2、饲养管理方面。

饲喂方面。

蛋鸭喂料不足、喂料的配方存在问题、喂料的质量不过关,都会导致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甚至不产蛋。

所以在对蛋鸭进行喂养时要针对阶段性使用不同的配方,更换饲料时要采用“7天过渡法”循序渐进更换饲料,产蛋期如没特殊情况不建议更换饲料。

免疫因素。

在对蛋鸭进行免疫接种时,如果采用的免疫方法不对,造成鸭群过度惊吓,也能引起产蛋量的突然下降。

所以,在给鸭群做免疫时,一定要注意采用最佳的免疫方法,将对鸭群造成的应激降低到最小。

3、疾病方面。

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症和鸭痘。

鸭群产蛋率每天下降2%以上,产蛋率连续降低。

细菌性疾病。

鸭副嗜血杆菌病一般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弯曲杆菌性肝炎病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20%~40%。

寄生虫病。

主要是白冠病,气温20℃以上时发病严重。

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不等,病鸭鸭冠苍白,血液稀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鸭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