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效率及评价指标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教育经济学》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选用靳希彬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一书。
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分析教育经济现象的能力。
《教育经济学》课程主要涉及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教育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II.先修课程要求:无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教育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
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见课程实施细则)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初步知晓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教育经济学的意义与作用。
本章重点:1.教育经济学的概念及性质2.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教育经济学的体系4.攘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本章难点:1.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2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第二节学姑体系与研究方法第三节学科发展的历史第四节很理学的研究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一)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二)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标志(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四)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考核要求(一)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识记:教育经济学的概念领会: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性质(二)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历史领会: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发展阶段(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教育经济学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思想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与教育经济学密切相关的主要理论。
效应评价的指标范文
效应评价的指标范文1.经济效益指标:-产出效益:通过衡量产出的增加程度来评估效果,例如GDP、利润等。
-投资回报率:通过比较投资成本和收益来评估效果。
-成本效益比: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来评估效果。
2.社会效益指标:-人口福利改善:通过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等指标来评估效果。
-社会公平性:通过评估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等指标来评估效果。
-社会参与度:通过衡量人们的参与程度和社会归属感来评估效果。
3.环境效益指标:-碳足迹减少:通过衡量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减少来评估效果。
-自然资源保护:通过评估水源、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状况来评估效果。
-生态系统恢复:通过评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指标来评估效果。
4.健康效益指标:-疾病预防和控制:通过评估疾病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来评估效果。
-健康服务利用:通过评估就医率、体检率等指标来评估效果。
-健康风险因素改善:通过评估吸烟率、饮食结构等指标来评估效果。
5.效率指标:-时间效率:通过衡量实施措施所需要的时间来评估效果。
-劳动效率:通过衡量生产力的提高来评估效果。
-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评估资源消耗的减少来评估效果。
除了上述指标,还可以根据具体评估对象的特点和评估目的制定相应的指标。
例如,对于科研项目,可以衡量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对于教育项目,可以评估毕业率、就业率等指标;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评估交通流量、通行时间等指标。
总之,效应评价的指标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既要考虑对应领域的关键指标,又要兼顾综合效益的评估,以便更准确、全面地评估特定政策、项目或措施的影响。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用效率的问题日益凸显。
而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对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高等教育资源是指供高等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质资产、人力资源和财政资源等。
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要素,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评价,能够反映高等教育机构在使用现有资源的过程中所实现的经济、社会效益,能从一定程度上检验高等教育机构是否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只有合理配置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2.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充分利用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3.提高社会效益合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可以赋予高等教育更大的社会效益。
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可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度。
因此,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各个方面,从资源配置、资源使用效果、资源利用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
1.资源配置方面的指标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影响其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要考虑资源的配置情况。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现状分析作者:肖渊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34期[摘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费需求也不断上涨。
为此,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解决学校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提高办学效益,建立了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分析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中教育经费投入及绩效评价,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高职院校中教育经费投入和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提供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4-0174-03为着力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人才,国家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大。
为此,学校特意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促进教育经费的投入。
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是在其高等教育面临严重挑战的背景下开发的一种适用于测量办学效率和效益的一系列评价方法[1]。
绩效评价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本文针对高职教育中教育经费投入和绩效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问题所在,推动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发展。
一、高职教育中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一)教育经费投入不断上涨教育经费是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经费,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是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2017年,全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4 204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1 109亿元,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023亿元;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6 990亿元,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2 013亿元,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 150亿元;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 049亿元,高等教育经费为13 464亿元,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为2 402亿元;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 891亿元,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 999亿元,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 758亿元。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与效果评估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与效果评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该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推动,评价指标与效果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并探讨如何评估其效果。
一、评价指标1. 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当前社会所需的核心能力之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该指标可通过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新领域知识的获取能力来评价。
2. 创业观念培养创新与创业相辅相成,创新只有通过创业实践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使得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3. 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和创业往往需要团队的配合和协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项目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担当责任、解决冲突等团队技能。
4. 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来提高能力。
评价该指标可通过考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方面的表现来进行。
5. 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学生中树立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
评价该指标时可以考察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创新创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效果评估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调查问卷、面谈、讨论等方式来收集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和体验,从而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效果。
通过定性评估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细节,但也可能受到被试者主观认识和回忆的限制。
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学生的数据和指标来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如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意见、通过实际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学生的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
定量评估能够提供具体的数据和统计结果,但可能忽略了一些隐性的影响。
3.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更加直观的评估方法。
高校教育经济活动指标评估探究
高校教育经济活动指标评估探究摘要: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不断深化的影响下,我国教育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态势,教育模式进程加快,各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应用。
为了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为现代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双轨制和自主招生的发展趋势日趋显著,高校教育活动的经济性特征愈加明显。
对高校教育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估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教育经济效益的增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校教育机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成效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前者为社会效益指标,而后者为经济效益指标。
文章就高校教育经济活动指评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经济活动;指标评估一、财务要素指标评估体系以货币形式为主的财力资源要素直接与高校活动、行政管理以及各类经济活动相关,对高校的资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财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对于高校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财务要素评估指标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教育硬件设备购置和教育项目建设是高校内部资本支出的主要流向,高校教育项目建设经费主要包括科研经费、教育公用经费和项目人员经费三方面。
在构建高校财务要素指标评估体系时,应当多设置一些对比性的指标,例如高校基础建设人均投资、教育经费增长率、教育人员科研经费平均值、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教育项目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等。
高校也可根据自身教育活动的侧重设置个性化的财力资源评估指标。
(二)财务要素指标的具体内涵科研经费平均值是高校教育财力资源评估体系中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反映高校教研人员总数与投入的教研经费总额之间的比率关系,通过该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了解高校的科研能力。
经费结构率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化,具体包含设备支出比率、教学活动支出比率以及教职工经费支出等,当经费结构率不恰当时,高校管理人员要及时对各环节的资金投入进行调整。
经费增长率可以反映高校该年财务支出与上一年度的差值,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可以将经济增长率与学生增长率结合起来,将其作为高校财力水平评估的依据,为高校后续建设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评价_方法及比较
[收稿日期] 2009-04-30[作者简介] 丁建福,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公平性研究”(08J C880004)。
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评价:方法及比较丁建福1,成 刚2(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要] “效率财政”是各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
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应该和教育产出尤其是教育质量的提高联系在一起,如何准确地计量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近年来成为国内学术界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主要的评价方法有指标法、教育增值法和前沿效率分析方法。
这几种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性条件和优缺点。
比较而言,指标法适于对政府评价,而教育增值法和前沿效率分析方法更加适合对学校的评价。
教育增值法因其有许多优点,将是未来学校效率研究的一个热点,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评价;教育增值法 [中图分类号] F08:G402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209(2010)022*******一、引言充足、公平与效率是评价教育财政制度的三个标准。
义务教育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是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安排而实现的。
与其他公共支出一样,义务教育支出也必须符合效率的原则。
几乎所有的研究表明,当前各国的学校教育体制是在无效率的状态下运行,资源利用缺乏效益,对学生成绩和表现的提高毫无作用(Hanushek ,1995)。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需要建立客观的投入绩效评价标准和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激励机制。
无论是以政府部门还是学校作为评价对象,究竟有没有一些科学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教育财政效率,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难题。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人们对教育财政效率内涵的理解并不是十分清晰透彻,从而导致在所使用的评价方法上的混乱。
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
2.0
四
素质
教育
与
学生
发展
17.优质高效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发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课时总量符合课程计划要求,无随意停开国家课程、减少教学课时、变更质量要求的行为。
(2)所有初中学校按规定公布分配指标、推荐条件、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综合衡量、规范推荐。
2.0
二
规
划
布
局与
办
学
条
件
6.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新农村建设、城区改造、新城建设按规定配建中小学。
(1)合理规划、设置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纳入区域学校布局统一规划,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需要。
(2)按照教育部“逐步实现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分离”的要求规划并促进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独立办学、均衡发展。
(1)所有学校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无各种变相违规行为。
5.0
5.四星级普通高中等优质学校将70%以上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
(1)区域所属四星级高中均按70%的比例分配招生指标并第一批录取,凡在本区域内招生的他属四星级高中均能执行。
(2)所有初中学校按规定公布分配指标、推荐条件、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综合衡量、规范推荐。
附件:
江苏省县(市、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
主要指标
评估要点
分值
一
普及
巩固
与
机会
均等
1.每名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辍学现象基本消除。
学校的经济效益指标
学校办学经济效益评价,是从投资、办学质量及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评价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效益的指标,也是对各种评价效益的综合评价。
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成本指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源的取得都需要成本。
研究教育成本就是要分析成本的构成及影响成本的因素,以便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成本。
成本是一个负值指标,越低越好,但必须是在规定的服务标准范围内。
脱离共同标准(如后勤服务、学生住宿条件等)的指标将缺乏可比性。
1.教学成本:当年教师工资总额/当年学生平均人数。
教师包括三方面的人员:专职教师、党政人员中的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含外籍教师、聘请校外客座教授等)。
党政人员中的兼职教师的工资额是按承担的教学任务的比例方法计算的。
如有的高职院校规定中层领导按1/3安排教学工作量,那么工资总额也按1/3计算。
教学成本不仅在学校之间可以比较,就是在学校内部各教学单位间也可以相互比较。
2.管理成本:当年管理人员工资总额/当年学生平均人数。
管理人员包括:党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
党政人员中的兼任教师职务者,其工资额按承担党政工作的任务比例计算。
3.服务成本:当年后勤服务支出总额/当年学生平均人数。
服务成本包括:水电费、维修费、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等方面的支出。
4.设备及设施成本:当年底设备及设施总价值/当年底学生总人数。
包括教学设施投资(如教学仪器设备等)、服务保障设施投资(如教室、寝室环境绿化美化)。
(二)质量指标1.社会对(某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率:某地区吸纳该校毕业生的数量/当年(某地区)吸纳毕业生的总人数。
社会需求率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正是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才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需求量越大,说明该校毕业的大学生越受欢迎,学校的发展潜力也就越大。
社会需求率高说明社会对本校的大学毕业生满意程度高。
2.学生当年就业率:当年就业人数/当年毕业人数。
就业是大学生选择职业与社会选择大学生的最终结果,就业率高说明社会、大学生双方都比较满意。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指标深度解析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指标深度解析一、引言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职业教育质量受到了广泛关注,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职业教育质量建设。
本文将从评价指标的角度出发,对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进行深度解析。
二、评价指标概述1. 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资源投入是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包括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投入情况。
2.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包括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师资水平等多个方面。
3. 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之一。
它包括课堂管理、考核评价、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
4.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它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三、评价指标解析1. 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资源投入是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1)政府投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情况,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资金投入情况,以及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2)社会投入: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情况,包括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情况。
(3)师资配备:学校师资数量、结构和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校对师资培训和提高的重视程度。
2.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1)师资数量:学校师资数量是否足够,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2)师资结构:学校师资的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的结构情况,是否合理。
(3)师资水平: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教学经验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3. 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1)课堂管理:课堂纪律、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课堂效果如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
查有关文件、档案。1.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均衡考核评价机制(2分)。2.每学期对教育质量均衡进行考核评价(1分)。
A5
义
务
教
育
关
爱
(10分)
B12
关爱机制
(10分)
C2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分)
查相关财务报表。县(市、区)政府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并在安排支出上向农村倾斜(2分)。
B3
经费管理
(5分)
C8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3分)
B9
教师待遇
(6分)
C17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3分)
查上一年度教师工资报表和相关凭证。
1.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2分)。2.制定并落实乡镇以下教师补贴政策(1分)。
C18城乡教师住房问题得到解决。(3分)
☆经核实,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尚未建立或运转的,暂缓通过评估验收,待整改后复核确认。
B7
教师管理
(15分)
C14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城乡之间定期轮岗交流,确保师资均衡配置。(10分)
查有关校长聘任文件、教师交流文件、访谈校长、教师。1.实行校长聘任制(1分)、任期制(1分)、交流制(1分)。2.县域内每年义务教育教师校际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10%,计3分;占5%,计2分;否则计0分。3.把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作为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的(2分)。4.探索“一校制”、“联校制”、“学区制”、“集团化”、“协作区”等多种办学模式,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制度,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2分)。
科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经济方面经济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就业率、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
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指标,可以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估,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情况。
创新能力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科技投入、专利申请数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等来评估。
就业率和收入分配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就业人数、失业率、收入差距等来评估。
二、科技方面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指标。
科技研发投入是评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科技人员数量等来评估。
科技成果转化是评估科技创新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专利申请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来评估。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评估科技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等来评估。
科技人才培养是评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科技人才数量、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等来评估。
三、教育方面教育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教育投入、教育普及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教育投入是评估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每生教育经费等来评估。
教育普及率是评估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入学率、毕业率等来评估。
教育质量是评估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教育质量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来评估。
四、环境方面环境保护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指标。
环境质量是评估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质量等来评估。
资源利用效率是评估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来评估。
技术经济学-第四章 经济评价基本方法
=261.42元
+300/(1+10%)2+ 300/(1+10%)3 +300/(1+10%)4 + 500/(1+10%)5
18
4.净现值函数(图):
NPV(i)= -1000 + 300(P/A,i,4) + 500(P/F,i,5)
57、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6000 -9636 -7157 -4527 -1112
-
1682
3940
11
• 优点: • 投资回收期指标直观、简单,尤其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表明投资需要多少年 才能回收,便于为投资者衡量风险。投资者关心的是用较短的时间回收全部 投资,减少投资风险。
• 缺点: • 没有反映投资回收期以后方案的情况,因而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期 内真实的经济效果。所以投资回收期一般用于粗略评价,需要和其他指标结 合起来使用。
3、支出
2000 2500 3000 3500 3500
4、净现金流量
-6000 -4000 3000 3500 5000 4500 4000
5、折现系数(i=10%) 1.0000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6209 0.5645
6、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6000 -3636 2479 2630 3415 2794 2258
• 增量投资回收期
P I2 I1
t
C1 C2
• 在两个方案比较时,如果增量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则甲方案 能在标准的时间内由节约的成本回收增加的投资,说明增加的投资有利,
教育经济效率
质量系数是指用来表示教育产品质、量的两个变量之间 的密切程度或比率的数。质量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 关系越密切,教育产品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1.对于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产品质量系数: 质量系数n=就业人数/毕业人数
2.对于普通中小学教育产品的质量系数: 学年初全体在校生数-不合格生数-退 学生数-留级生数+∑优秀生加权数
班级或毕业生的质量,可通过下式算出近似值
A k
p
wi总分; wi 为第i层指标子集的权值; wij 为第i层指标子集内第j个指标的权值; aij 为第i层指标子集内第j个指标的得分值; K 为指标体系所分层次数目; P 同一层次内的指标个数;
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的关系:
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经济效率=教育成果/教育资源消耗
二、研究教育经济效率的意义
一是,通过确立考核教育效率的指标, 督促教育管理者提高办学效益,减少资源 浪费;
二是,通过研究影响教育效率的因素, 找出提高教育经济效率的途径,改进学校 管理。
三、研究教育经济效率的方法
教育的效率,按其分析的范围不同,可以 分为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质量系数n= 在校生总数
教育成果
教育资源=
×质量系数
利用效率 教育资源消耗
例如:有甲乙丙三所同一类型的中学,其万元经 费培养学生分别为15、16、14人,教育质量系数分 别为0.8、0.6、0.9,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为:
甲=15×0.8=12人/万元
乙=16×0.6=9.6人/万元
丙=14×0.9=12.6人/万元
宏观分析,主要分析国家为教育部门所 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教育结构与国 民经济结构是否相适应。
微观分析,主要探索某一地区或学校在 教育活动中的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对同级 同类学校的教育效率进行比较。
《教育经济学》作业
《教育经济学》作业一、名词解释1、教育个人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支付的全部成本,以及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
2、教育成本核算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3、教育成本控制教育成本控制是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教育管理过程施加影响和调节,使教育成本按规定的标准消耗,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消耗,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4、教育个人收益率教育个人收益率是指个人收入增长中可归因于教育的部分与个人支出的教育成本的比较。
5、教育社会收益率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是指国民经济增长中可归因于教育的部分与社会支出的教育成本的比较。
1、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地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投入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7、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亦称公共物品,是指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利益为全社会共同享有,而不能为任何一个人而单独享有,如国防、社会治安等。
3、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
4、教育结构教育程度结构也称教育级别结构,主要是指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1、(D )是指社会或个人将自己的拥有物投入教育领域所放弃的在其他领域中的最大价值。
A.教育直接成本B.教育隐成本C.教育物质成本D.教育显成本2、教育生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每位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所应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可以用(C )除以在校生数量来表示。
A.教育资本成本B.教育经常性成本C.教育总成本D.教育直接成本6、我国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 C)。
A. 1988年B. 1992年C. 1993年D. 2000年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在教师劳动力市场上,( A )是基础性的配置方式。
教育投入效益评估
教育投入效益评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的基石,优质的教育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育的投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评估教育投入的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育投入的定义及意义教育投入是指国家、地方、个人或其他机构为教育事业提供的资源投入,包括财政资金、师资、教育设施等。
教育投入对于优质教育的提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教育投入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教育投入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是评估教育投入效益的重要依据。
根据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教育投入的效益:1. 学生学习成果指标: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科素养、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可以反映教育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2. 教育质量指标: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教师质量、教学质量等。
通过评估教育质量的指标,可以反映教育投入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效果。
3. 科研创新指标:包括科研成果、技术转化、创新人才等。
科研成果的产生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结果之一,也是评估教育投入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4. 就业质量指标:包括就业率、就业结构、就业待遇等。
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提升就业竞争力,评估教育投入效益时需要考虑学生就业情况。
三、教育投入效益评估的方法教育投入效益评估的方法有多种,根据评估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出教育投入效益的评估结果。
例如,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数据,从而评估教育投入的效益差异。
2.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通过比较教育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评估教育投入的效益水平。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并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教育类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
教育类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指标分值评价标准备注一级二级三级项目决策20分项目目标4预期目标的明确性和可量化程度4该指标根据指标说明项,缺少任一项扣减30%分值,扣完为止。
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科学、明确、细化、量化,是否具有可行性分析报告:(1)项目目标明确、合理;(2)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3)项目预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4)项目预期效益的持久性。
决策过程8依据充分性 3充分;比较充分;不充分或没有。
教育专项设立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部门工作计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
项目的立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5符合;每有一个项目的立项不符合相关规定,扣。
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是否履行相应手续。
资金分配8分配办法 2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素选择全面、合理(1分)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分配结果 6项目符合相关分配办法(2分),资金分配合理(4分)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是否合理资金到位3配套资金到位率 3 100%;90%-100%;90%以下。
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配套资金/计划到位配套资金×100%1评价指标分值评价标准备注一级二级三级项目管理22分资金管理10 资金使用7虚列(套取)扣4-7分,支出依据不合规扣1分,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超标准开支扣2-5分是否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的情况;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情况;是否存在超标准开支情况财务管理 3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组织实施9 管理制度9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2分);严格执行相关项目管理制度(7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拨付规程等)的健全和执行情况;对项目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督情况等;项目检查验收、项目技术档案保管等是否健全和实施到位。
教育行业学生评价指标
教育行业学生评价指标引言: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社会任务,而学生的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提高教育质量,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学生评价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教育行业学生评价的各项指标,包括学术表现、品德发展、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一、学术表现优秀的学术表现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面。
学术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学科能力等。
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反映,但仅仅依靠分数可能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
因此,除了成绩,还应该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因素。
二、品德发展品德发展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品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培养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发展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遵纪守法情况、诚实守信程度、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关键。
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他们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创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四、沟通与协作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在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评价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包括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在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领导能力方面的表现。
五、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指标。
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学术能力、品德发展、创新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可以通过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术成绩、品德表现、实践能力等因素来评价。
结论:在评价学生时,要综合考虑学术表现、品德发展、创新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指标。
只有通过综合评价,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总之,教育行业学生评价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16×0.6=9.6人/万元
丙=14×0.9=12.6人/万元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单项指标
• 人力资源利用指标 • 物力资源利用指标 • 财力资源利用指标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高等学校经济效率指标体系
1.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1.1生师比 1.2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重 1.3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数 1.4教职工人均社会服务收入 2.财力资源利用效率 2.1生均经常费 2.2教学性开支占经常费比重 2.3人员性开支占经常费比重 3.物力资源利用效率 3.1教室平均利用率 3.2实验室平均利用率 3.3图书周转率 4.人才培养质量指标 4.1生均占有高级职称教师数 4.2生均图书数量 4.3毕业生全国外语定级统考通过率 4.4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率
A k
p
wi[ wijaij]
i1
j1
A 为教育质量总分;
w i 为第i层指标子集的权值;
w i j 为第i层指标子集内第j个指标的权值;
a i j 为第i层指标子集内第j个指标的得分值;
K
为指标体系所分层次数目;
P
同一层次内的指标个数;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的关系: 1.费用一定,质量提高 2.质量不变,费用降低 3.费用降低,质量提高 4.费用略增,质量大增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三)教育物力资源由学校固定资产和材 料、低值易耗品构成 。学校的固定资产包 括共同的固定资产;教学科研用的固定资 产;生活用固定资产。学校的材料、低值 易耗品是指学校物力资源在规定金额内或 使用年限不满一年容易消耗的物品。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第二节 教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经济效率=教育成果/教育资源消耗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二、研究教育经济效率的意义
一是,通过确立考核教育效率的指标, 督促教育管理者提高办学效益,减少资源 浪费;
二是,通过研究影响教育效率的因素, 找出提高教育经济效率的途径,改进学校 管理。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三、研究教育经济效率的方法
第九讲 教育经济效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教育经济效率的涵义 教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 影响教育经济效率的因素 提高教育经济效率的途径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第一节 教育经济效率的涵义
一、教育经济效率的概念
教育经济效率也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 资内部效益等,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 得同样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或消耗的程度。 也就是说取得同样质量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 用和消耗的越少,其效率就越高。反之,教育资 源占用和消耗的越多,其效率就越低。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教育经济效率的实证研究
• 国家对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单项指标分析 • 区分义务教育的评价指标和经济效率指标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教育经济效率指标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 教育质量评估与教育效率比较 • 新生入学起点水平与教育效率比较 • 教育的边际效率与教育效率比较 • 知识转化的滞后与教育效率比较 • 毕业生发展潜力与教育效率比较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学校/班级/毕业生平均质量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学校/班级/毕业生平均费用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是考核人才培养费用和所 培养的人才质量关系的指标,是教育过程中降低 成本,提高输出的指标,侧重于投入费用所产生 的功效-质量的分析。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班级或毕业生的质量,可通过下式算出近似值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一)教育财力一般由两大部分构成,即 用于个人消费部分和公用消费部分,个人 消费部分包括工资、 补助工资、 职工福利 费、学生助学金和奖学金等,公用消费部 分包括: 公务费、 设备购置费、修缮费、 业务费、出差补助费和其他费用。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二)教育人力构成主要包括在校生数、 招生数、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教学人 员数、教学辅助人员数、工勤人员数、及 他们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 各种人员之间的比例结构等。
教育成果数量(在校生或毕业生总数)
教育资源=
×100%
利用效率 教育资源消耗(全年费用总额)
在校生数=(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12
全年费用总额=全学年各项支出数-无关费用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二)教育成果质量指标 对投入的教育资源所取得的学生质量进
行考核,可在不同班级或学校之间进行比 较。
教育的效率,按其分析的范围不同,可 以分为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宏观分析,主要分析国家为教育部门所 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教育结构与国 民经济结构是否相适应。
微观分析,主要探索某一地区或学校在 教育活动中的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对同级 同类学校的教育效率进行比较。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四、教育经济效率的构成 (一)财力资源利用效率构成 (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构成 (三)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构成
1.对于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产品质量系数: 质量系数n=就业人数/毕业人数
2.对于普通中小学教育产品的质量系数: 学年初全体在校生数-不合格生数-退 学生数-留级生数+∑优秀生加权数
质量系数n= 在校生总数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教育成果
教育资源=
×质量系数
利用效率 教育资源消耗
例如:有甲乙丙三所同一类型的中学,其万元经 费培养学生分别为15、16、14人,教育质量系数分 别为0.8、0.6、0.9,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为: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三)教育效率数质量综合指标
学校投入一定量位的教育经济效率,必须建立由于投入 教育资源而产出的教育成果的数质量综合 性指标。这里我们引入质量系数来计算。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质量系数是指用来表示教育产品质、量的两个变量之间 的密切程度或比率的数。质量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 关系越密切,教育产品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教育经济效率的指标有很多种,主要可 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综合指标,一类为 单项指标。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
综合指标
(一)教育成果数量指标
这一指标是从数量上评价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数 量,指学校培养的在校学生数或毕业生数。计量的前 提假设是教育产出质量是相同的,考核教育产出数量 与教育投入量的关系。
教育经济效率和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