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计量学五十年_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_融合与发展_孙圣民

合集下载

量化史学统计制度史研究

量化史学统计制度史研究

量化史学统计制度史研究摘要:我国统计史的研究虽然在20世纪80、90年代经历过成果频出的高潮,但之后二十多年来,统计史的研究一直处在徘徊和几乎停滞状态。

同时,量化史学80年代在我国的兴起以及统计制度史研究缺乏整体性的现状,让三者的结合有很大的必要性。

文章分析了量化史视角下,统计制度变迁的研究内容及其量化史学的应用范围和方法,明确了量化史学在统计史研究中的定位和相关注意事项,并尝试量化史学在统计制度史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统计史;统计制度史;量化史学统计史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总结历史经验,探索统计发展规律,对于发展统计理论、指导统计实践意义重大。

回顾整个中国统计史,从《禹贡》的国势调查到如今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建立起来的现代统计,政府统计都是统计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出于社会管理、国家战略规划等目的,政府统计帮助国家对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和国家职能的扩展也决定了政府统计更深层次的建设。

政府统计语境下的统计制度,是指对统计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管理和规范,以达到国家统计目标的一套行为规则和实施保障。

既定的统计制度决定了统计技术结构,也决定了统计技术发展变迁的轨迹,可以说,统计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统计在社会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中国统计事业一直以来进步的关键。

统计制度史,是统计制度变迁、统计制度理论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更是中国当前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制度及其体系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

同时,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先进手段的量化史学的出现与发展,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研究和揭示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表现和数量特征,体现了当代史学发展变化的重要趋势,技术性很强。

量化史学先在西方兴起,研究快速发展后又止步不前,而中国量化史学也曾经引发热潮,而后因为成果渐少而归于沉寂。

当前,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为量化史学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和技术基础,量化史学研究迎来了很多新的进展,研究热度也有了一定的上升。

经济史中制度变迁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分析

经济史中制度变迁研究三种范式的比较分析

作者: 孙圣民[1];徐晓曼[2]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人员;[2]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副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文史哲
页码: 151-158页
主题词: 经济史;制度变迁;新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诺斯;埃西姆格鲁
摘要:分别以马克思、诺斯和埃西姆格鲁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三种不同范式。

埃西姆格鲁为代表的新政治经济学派,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做出了综合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史学的努力,在理论体系和观点上表现出向马克思主义史学靠拢的迹象,在分析方法和视角上兼备新制度经济史学的特长。

从当前经济史研究中分析工具的发展趋势来看,通过计量分析的定量研究,和运用博弈论等工具的逻辑推理,在当前经济史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也许正是我们进行经济史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从“三计学”到“五计学”的演化发展

从“三计学”到“五计学”的演化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五计学’融合与图书情报学的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BTQ080)研究成果。

从“三计学”到“五计学”的演化发展*宋艳辉,邱均平摘要文章梳理“五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知识计量学)的起源与发展;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辨析“五计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认为,“五计学”要继续向前发展,并有所突破,有两条路径:“五计学”本身之间的融合发展;融合替代计量学与经济计量学。

关键词三计学五计学计量学学科演化引用本文格式宋艳辉,邱均平.从“三计学”到“五计学”的演化发展[J].图书馆论坛,2019(4):1-7.The Evolution from “Three-metrices ”to “Five-metrices ”SONG Yanhui ,QIU JunpingAbstractThe so-called “Five -metrics ”includes Bibliometrics ,Scientometrics ,Informetrics ,Webometricsand Knowledgometrics.By means of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tries to sort 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ive-metrices ”,and to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ive-metrices ”as well.Besides ,two ways of future breakthrough are put forward ,i.e.,the integration of the “Five -metrices ”themselv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ltmetrics and Econometrics.Keywords Three-metrices ;Five-metrices ;metrology ;disciplinary evolution特征方的“五计/地“五计学”关系、合0引言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计学’融合与图书情报学的方法创新研究”的立项,以及系列论文的发表表明“五计学”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word格式 精校版)

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word格式  精校版)

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1彭涛、魏建2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成功地重新阐释了经济史中重大事件的经济逻辑,在收获关注和成功的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因为诺思将制度变迁最终归结为人口和相对价格变动等外生因素,这不仅使其理论存在不周延之处,而且严重削弱了理论解释力。

制度变迁的内生化处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制度分析范式。

内生化理论的核心特征是坚持制度变迁是社会整体演进的结果,其中的任何因素及其变化都是内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制度变迁,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中任何因素作为外生变量来对待。

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golu)、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和阿夫纳·格雷夫(Avner Greif)是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性学者,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将制度变迁的动力进行内生化处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理论范式。

总体上来看,阿西莫格鲁的分析较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分析更为狭窄一些,他主要侧重于讨论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之间的互动,突出强调政治权力的分配对经济制度的变迁起着决定作用。

青木昌彦与格雷夫则倾向于建立一个统一、庞大的制度分析框架,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制度变迁及其相互关系。

其中,格雷夫的分析更为一般化,因为青木昌彦将政治领域中制度均衡直接视为外生参数而不予以讨论。

研究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制度要素所涉及的不同层级(或者领域)、对制度变迁产生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这使三个分析范式的内生化程度存在差异。

同时,他们在处理制度变迁的内生化过程中遇到难题时采取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特色。

内生化程度是制度变迁内生分析范式的理论主线,因此我们对三者的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找出契合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明晰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方向。

2022高中历史备课素材:什么是计量史学

2022高中历史备课素材:什么是计量史学

2022高中历史备课素材:什么是计量史学计量史学在本世纪60、70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来又波及了整个世界,它最大的特点确实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要紧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要紧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确实是运用定性的方法。

因此,计量史学显现的本身确实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

计量史学在西方大约萌芽于19世纪末,这要紧是受了两方面的阻碍。

一是统计学的进展,1851年在欧洲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统计学会议,19世纪90年代又成立了国际统计学会;二是统计学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研究领域,其中最典型的确实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1882年,德国学者伊纳马·斯坦格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历史与统计学》,这是最早的关于计量史学的著作。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进行历史计量研究的尝试,专门是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年鉴学派起了突出的作用。

50年代以后,计量史学的研究重心从欧洲转向北美,应用范畴也从经济史和人口史扩大到政治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等领域。

电子运算机成为历史计量研究的要紧手段。

历史计量研究的方法也日趋复杂,从一样的描述性统计过渡到相关分析、回来方程、趋势推论、意义度量、线型规划、动态数列、超几何分布、投人产出分析、因子分析、马尔科夫链等数学模型、模糊数学,还有博奔论和计策论、曲线拓扑理论等。

在计量数学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新的历史分支学科,如新经济史、新政治史、新人口史、新社会史等等。

计量史学最近几十年在西方各国的进展也是不平稳的,美国进展最快。

1958年,康拉德和迈耶合作出版的《内战前南部奴隶制经济学》被认为是美国计量史学的第一部代表作,随后显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历史计量研究的计量史学家。

这些史学家往往鼓吹科学的历史学,同社会科学关系紧密,大都自称为“社会科学史学家”,1975年还专门成立了“社会科学历史学会”。

从全世界范畴来看,当代最有声望的计量史学家大都生活在美国,如L·本森、M·柯蒂、R·富格尔、C·蒂利等,他们的著作都具有相当的水平。

_从计量史学迈向基于大数据计算思维的新历史学——对当代西方史学量化研究新发展的思考

_从计量史学迈向基于大数据计算思维的新历史学——对当代西方史学量化研究新发展的思考

Lambert Adolphe Jacques, 1796 - 1874 ) 比利时统计学家, 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第 359 页。凯特勒( Quetlet, 他 ① 《资本论 》 比较系统地运用统计学方法考察经济运动和一些社会现象的演变趋势 。 《 , 列宁专题文集 ·论资本主义》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列宁的研究曾经重点 ② 《 》 。 ( · · : 《 , 参考了霍布森的 帝国主义 中的图表反映的数据 约翰 阿特金森 霍布森 帝国主义 》 纪明译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 ) 《帝国主义》 年版 一书共利用 41 个图表, 涉及大量的历史史实, 以此作为帝国主义理论建构的实证性材料, 其抽象出来的理论 成为后来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
④ 每个因素进行计量) 三种形式。 建立数理模型则是当代数学和统计学中一种更高级的量化研究方法, ⑤ 在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甚广, 而且计量模型和方法也在不断克服旧有局限, 使自身越来越多样化和科学化。

: 《摩尔和将军— — —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 , 保尔·拉法格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 7 页。 : 《数学手稿》 , 《数学手稿》 马克思 北京大学 编译组编译, 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第 211 页。 “方法论” “方法” 人文学科中的 与 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内容方面的重要关联。 前者多指逻辑方法或导向性方法, 后者多指具体研 Methodology for the Human Sciences: System of Inquir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究方法或技术 性 方 法。 参 见 D. Polkinghorne, Press, 1983 , p. 5 。

计量历史与文化

计量历史与文化

计量历史与文化
佚名
【期刊名称】《计量与测试技术》
【年(卷),期】2018(45)7
【摘要】16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及说明中国古代度量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商周,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刘邦兴汉伊始,即令张苍"定度量衡程式",完全承秦制建立起汉的度量衡制。

到西汉末年,律历学家刘歆在秦制的基础上制定出完整的度量衡单位体系,还创造出与黄钟律管互相考校。

【总页数】3页(P120-1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探讨——经济危机背景下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比较
2.计量重构历史中潜含的历史虚无主义:主流计量史学的逻辑缺陷及其批判
3.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4.双音节字计量单位的历史文化之我见
5.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研究综述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孙圣民:历史计量学五十年——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上)

孙圣民:历史计量学五十年——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上)

法研究历史,后缀metrics是度量的意思。"Cliometrics"一词根据权威经济学辞典的定义,现在译为历史计量学。①与“Cliometrics”表述相同内容的英文词汇,还有"New Economic History"、"Econometric History"和"Quantitative History"。其中,"New Economic History"被国内学者译为新经济史学。②"Econometric History"早期被关注其发展的国内历史学家译为“计量历史学”、“计量史学”,③还有学者将其译为计量经济史学或经济计量史学。"Quantitative History"被国内学者译为数量史学。这些中英文词汇都是从"history" (史学)的角度对这门学科进行界定和表述的,现在看并不能准确表达历史计量学当前的发展趋势。历史计量学5。年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史学中萌芽,随后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发展壮大,并最终超越新制度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历史计量学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但历史计量学的研究范式和学科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其研究范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冲突和裂变,实现了从史学范式为主向经济学范式为主的转变,并孕育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在历史计量学50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学科地位也不断提升。早期的历史计量学仅仅为各专史和断代史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在历史科学中作为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分支出现,是众多具体研究方法中的一种,而并不具备理论指导的意义。随后的历史计量学逐渐摆脱了这种初创时期的附属地位,通过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成功地发展为新制度经济学这门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当前的历史计量学已经超越了新制度经济学,正在弥补传统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之间的长期分裂,成为一门介于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史之间的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学科。所以,沿用"history"等史学名称,并不能准确表达这种发展趋势,相对而言,"Cliometrics"作为一个专有词汇是个较优的选择,④现在也有更多的学者使用"Cliometrics"这一名称。⑤当然将"Cliometrics"译为“历史计量学”,并不能完全涵盖当前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如它仅强调了“计量”这个实证分析的内容,而对经济史研究中模型化分析、经济理论运用及创新等内容,并没有在中文译法中予以体现.不过,在"Cliometrics"更好的译法出现之前,历史计量学这个译法是个不错的选择。本文的侧重点不是概念辨析,而是梳

计量史学在各版本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应用与总结

计量史学在各版本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应用与总结

教学信息新教师教学自国家教育部颁布高中历史新课标以来,国内各省市陆陆续续使用了新版本高中历史教材。

其中主要包括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这四种版本的教材,但受众群体最多的还是前三个版本。

本文的论述也将以人教版、人民版和岳麓版三个版本为例,主要就各版本的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即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进行研究。

一、在人民版教材中的应用数量是事物存在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相关的描述和记录中提取有用的数据,是计量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

在人民版政治史和文化史中,计量史学在教材中的具体运用少之又少,其实不仅是人民版,人教版和岳麓版也大致如此,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中只有简单的带有数据统计的文字论述,而以图形表格的形式单独列出的教材内容,在政治史中仅有3处,而文化史中则一处也没有。

鉴于计量史学方法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中运用的局限性,关于教材分析这一章将主要针对必修二经济史模块进行论述,以下人教版、岳麓版一并适用。

根据统计,在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中计量史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共有12处,其中包括了表格、饼状图和柱形图。

以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三课《“蒸汽”的力量》一课为例:(见图2.1)图2.1 英国资本总额(万英镑)课文中,针对该图提出了思考问题“读一读左图,想一想英国从1750年到1865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很显然,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工业革命,再结合柱形图来进行分析,英国的资本总额从1750年的50000万英镑涨到1865年的600000万元英镑,这115年间的资本总额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且发展很迅速,1865年的资本总额是1750年的12倍,由此可见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财富。

对于文中的思考学生自然很快就能够得出答案,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的原因当然也是工业革命。

二、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应用相较于人民版,人教版必修二的内容量稍显单薄,计量史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相对来说也比较少,教材中经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更多的使用了文字的叙述。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四版1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四版1
economic problems"
Wassily Leontief USA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0 "for the creation of econometric models and
• Sarget(1976):以货币政策为例,重新解析了Lucas批判。 构造模型对于评价政策似乎是无能为力旳。
• Sims(1980):为使构造方程能够辨认而施加了许多约束, 这些约束是不可信旳。提议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而 防止构造约束问题。
• 有关模型设定:经济学理论不足以指导怎样设定模型,以 及确保模型设定旳正确性。
– 萨缪尔森:“计量经济学能够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 旳数量分析。这种分析基于理论与观察旳并行发展, 而理论与观察又是经过合适旳推断措施得以联络。”
– 戈登伯格:“计量经济学能够定义为这么旳社会科 学:它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作为工具,应 用于经济现象分析。”
• 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主要旳地位
– 克莱因:“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主 要旳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 学旳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旳一部 分”。
– 绝大多数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69
"for having developed and applied dynamic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rocesses"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1.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认识,同时它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产物,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着。

2.《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着作。

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

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

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

《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

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4章学诚:清代史学家。

字实斋,浙江会稽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

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着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

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撰工作。

民国经济史研究综述

民国经济史研究综述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建构经济史是一门介于历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历史研究的基本观念与方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料考据、实证等,是史学研究者的基本素养。

但是,经济史研究不应只像政治史研究等,满足于将历史现象弄清楚,还要进一步分析各种经济因素的内在联系,揭示经济运行的方式及其机制,只有弄清这些联系与方法,才能真正明晰唯物史观的深层内涵,这就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概念、方法来分析历史上的经济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近代异域之风的东渐,老一辈学者对理论与方法的重视,对近代经济史研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改革开放后的一批学者,运用西方与自生的新理论与方法,或进一步拓宽视域,或对老问题重新加以解释,不仅使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也为文革后的近代经济史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本世纪以来,国外经济学与经济史理论方面的著作纷纷被译介到国内,再次引起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潮,呈百花齐放之势。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史方面的国外汉学名著如黄宗智的姊妹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马若孟的《中国农民经济》等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也为国内研究开拓新视角、新领域、新内涵。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基本研究范式与思考由于经济史学的特殊性,中国经济史研究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范式,一种偏重历史学方法,注重文献诠释和史料考证;一种偏重经济学方法,注重经济理论和数量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在经济史研究中运用经济学范式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而在具体的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学范式和史学范式的冲突也引发了双方学者的争论、困惑与思考。

在此基础上,学者认为两者亦有明显差异。

其一是经济学研究往往简化个体特征,在某些假设前提下、理论框架基础上,通过抽象、演绎寻求数据分析下之共性。

而历史研究更注重还原研究对象真实的一面,通过对史料的挖掘,突出研究对象的个性和差异。

其二是强调“述而不作”。

注重史料的更多、更新,史实的更真、更全。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史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A、考古挖掘B、历史比较法C、田野调查D、生物统计分析2、以下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认为历史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B、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经济基础的变革C、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决定作用D、主张历史事件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进行的3、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A、1894年B、1898年C、1900年D、1905年4、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学之父”?A. 埃德蒙·伯克B. 乔治·维柯C. 赫罗多特D. 查尔斯·狄更斯5、题干:以下哪个时期被称之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A. 公元前5世纪B. 公元前3世纪C. 公元5世纪D. 公元9世纪6、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发明”?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互联网7、从汉朝到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学的主要特性是()。

A、律例编纂学为主B、经学与史学相结合C、史学理论著作增多D、私人编纂历史书籍为主8、唐宋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出现专门的历史学教育体系B、私家编纂历史的兴起C、编年体史书的成熟D、大量编纂地方志9、关于朱熹的历史学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张史书应当忠实于史料,反对主观臆断B、认为历史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直接从历史中寻找治理国家的法则C、强调历史记载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提出了“通变”的历史观D、提倡史学与理学的结合,认为历史变化有其内在逻辑,可以从历史中寻找规律10、【问题】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纪年方法?A. 甲子纪年法B. 公元纪年法C. 支干纪年法D. 年号纪年法11、【问题】以下哪位学者提出“春秋三传”的说法?A. 刘歆B. 皮锡瑞C. 胡适D. 康有为12、【问题】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开始瓦解?A. 春秋战国时期B. 魏晋南北朝时期C. 唐朝末年D. 宋朝初年13、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3题:中国古代史中,以下哪位皇帝被认为是“贞观之治”的代表人物?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14、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4题:以下哪一部著作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之一?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资本论》第一卷D. 《国家与革命》15、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5题: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抗日战争胜利B. 解放战争胜利C.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D.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四大经典之一?(3)A、《论语》B、《史记》C、《汉书》D、《后汉书》17、哪位历史学家提出了“天下为公”这一概念?(3)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8、唐代哪位历史人物被推崇为“中国古代状元之首”?(3)A、杨素B、王维C、孙伏伽D、祖冲之19、关于“二十四史”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编年体史书B. 包括从《史记》到《明史》共计24部史书C. 每部史书都有自己的断代性质D. 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0、以下哪位学者在20世纪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A. 康德B. 海登·怀特C. 托马斯·马尔萨斯D. 戈尔 Dai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史料:以下为关于唐朝历史的一段描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贞观之治’,重视文化教育,选拔贤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

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

浅析法国年鉴学派的发展以及计量史学的扩散及其价值和局限性系别: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班级:10级(2)班姓名:** 学号:******摘要:大约在20世纪的中叶,随着世界历史进程向新的历程推进,随着东西方社会出现一系列新的变迁,在西方史学中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史学领域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以法国年鉴学派为突出代表的“新史学”。

与之相应,新史学采用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比较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和心理史学方法。

这些不同的新史学方法在各自的领域不断发展,发挥它们的价值,当然他们各自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计量史学扩散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局限性1882年,德国学者伊纳马•斯坦格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历史与统计学》,这是最早的关于计量史学的著作。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进行历史计量研究的尝试,特别是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年鉴学派起了突出的作用。

年鉴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4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60年代时开始有世界性影响。

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共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后屡经更名,并于1946年定名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

年鉴史学的三大主导理念:第一,用以问题导向的分析史学,取代传统的事件叙述;第二,以人类活动的整体的历史,取代以政治为主体的历史;第三,实行跨学科研究,即与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社会人类学等学科密切结合。

这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年鉴学派的特点。

年鉴学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9年一1945年,第二阶段从1945年一1968年,第三阶段从1968年至今。

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是第一阶段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费弗尔的主要著作有《腓力二世与孔德省:政治、宗教和社会史研究》、《地理历史学导论》、《马丁·路德:一种命运》、《16世纪的不信神问题:拉伯雷的宗教》。

史学概论·第一章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史学概论·第一章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章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所谓历史学的学科性质,讨论的是历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西方争论二百余年,中国也有近百年之久,还将继续争论。

讨论此问题的必要性:不是为历史学争科学或艺术的称号,而是借此说明历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弄清楚历史学应该研究什么,历史学者可以做什么,对历史学可以期待什么,不应该期待什么。

对历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也影响研究者采取何种态度、方法从事历史研究。

此问题非文字游戏。

第一节历史学的科学化有关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争论,始于历史学向自然科学看齐,将自己变成科学。

历史学的科学化在西方发生在19世纪,中国则在20世纪。

在古典时代历史学没有被视为科学。

古希腊,科学是求得真知的学问呢,历史知识不属于“真知”,人们将其与“诗”并列,由缪斯女神之一克丽奥掌管。

人们看重的是史学的艺术功能(陶冶情操、提升智慧、提供道德评判依据)。

史家没有因史学不能跻身于科学的行列而烦恼。

中世纪,在西方史学是神学的分支,旨在世俗世界里证明宗教神学的合法性,为神学作佐证与诠释。

18世纪自然科学获得飞速发展,数学、力学的发展实现了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牛顿提出的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革命。

化学、生理学、地理学等也相继成立。

这些改变了世界。

恩格斯说“18世纪综合了历史上一直是零散地、偶然地出现的成果,并且揭示了它们的必然性和它们的内部联系。

无数杂乱的认识资料得到了清理,它们有了头绪,有了分类,彼此之间有了因果联系,知识变成了科学,各门科学都接近完成,即一方面和哲学,另一方面和实践结合了起来。

18世纪以前根本没有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只是在18世纪(某些部门或者早几年)才取得科学的形式。

”(《马恩全集》第11卷第656~657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自然科学成为一切学问成功的典范,其他的学问向其看齐。

19世纪是“史之自觉”的世纪,史学要求摆脱哲学而独立,于是向自然科学看齐,将自己变成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开始科学化历程。

计量史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研究—以新编历史教材一段材料为例

计量史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研究—以新编历史教材一段材料为例

计量史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研究—以新编历史教材一段材料为例计量史学是现代历史学中的一个崭新的、重要的分支。

它不是以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进而探讨对历史和社会进程的影响为对象,它更多的研究的是历史群体、历史现象和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探讨和阐发社会历史进程的深层次的本质和趋势。

本文拟在将计量史学与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重点体现在历史教材的编撰和高考试题的编制中,将计量史学理论、方法的应用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指引学生总结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对历史现象和过程进行深入的研巧和分析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历史知识。

计量史学在教材中的运用呈现的形式主要有五种,分别为表格类、曲线图类、柱状图类、扇形图类和文字描述类,其中文字描述为主要形式,出现的频率最高。

计量史学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正是以历史课件、历史资料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本文随机选择新编历史教材中的一段文字描述类的有关计量史学教材原文,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探讨。

“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

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使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

该所培育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的亩产可达600-650千克。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

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实现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世界纪录。

”——材料选自2019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1.计量史学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要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夏、商、周为“三代”,春秋战国为“列国时代”B、秦、汉、三国为“三国时代”,晋、南北朝为“南北朝时代”C、隋、唐、五代为“五代十国”,宋、元、明为“南宋时代”D、明、清、民国为“清朝时代”,中华民国为“民国时代”2、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司马光3、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特点是封建割据和城邦自治B、中世纪欧洲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C、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特点是基督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D、中世纪欧洲的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所突破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朝的中央官制?A. 丞相府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郎中令5、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是为了:A. 削弱诸侯王的实力B. 加强中央集权C. 推行儒家思想D. A与B都对6、《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司马光C. 班固D. 范晔7、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史学之父”?A. 陈寅恪B. 胡适C. 梁启超D. 蔡元培8、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八七会议D. 五卅运动9、以下哪一部著作是司马迁所著?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汉时期的治国方略?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C. 独尊儒术D. 重农抑商11、唐代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主要考察什么内容?A. 经义B. 诗赋C. 律令D. 文书12、明朝初年的“洪武之治”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A. 明太祖朱元璋B. 明成祖朱棣C. 明仁宗朱高炽D. 明宣宗朱瞻基1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分期,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为近代史B. 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现代史C.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史D.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为现代史14、以下哪位学者被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父”?A. 郭沫若B. 毛泽东C. 陈独秀D. 鲁迅15、关于《史记》的作者,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孔子B. 孟子C. 司马迁D. 荀子16、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 司马迁B. 班固C. 杜甫D. 范仲淹17、下列哪项不属于“二十四史”之一?A. 《三国志》B. 《资治通鉴》C. 《后汉书》D. 《宋史》18、以下哪项不是“史学五大流派”之一?A. 历史实证学派B. 历史唯物主义学派C. 历史相对主义学派D. 历史心理学派19、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司马迁B.班固C.司马光D.杜佑 20、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以何种体裁撰写史书?A.纪传体B.编年体C.纪事本末体D.国别体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阅读以下史料,回答问题。

计量史学在现代历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计量史学在现代历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计量史学在现代历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作者:汤文君来源:《活力》2015年第14期【关键词】计量史学:作用:地位计量史学,足运用现代数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的方法,定量的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产物。

它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六七十年代扩展到西欧、拉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被传人中国。

它体现了当代历史学发展变化的一种重要趋势。

计量史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史学分支。

计量史学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研究领域中,它的涉及领域极其广泛,如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等等。

而计量史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研究足因为计量史学独特的运用计量的方法,它强调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而非研究的对象和领域。

这是由于它的这种独特性,才在历史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了当代知识结构与思维模式的转变和形成。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当今社会已经跨人互联网电子信息时代,相应的,为适应时代潮流,史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多种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综合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型技术手段也运用到历史科学的研究当中,这是当代史学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这种趋向中,显著的表现,就是计量方法在历史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现代历史计量方法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来处理各种复杂的历史资料并揭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本文依据以上背景,对计量史学方法在现代历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总结。

一、计量史学在历史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计量史学可以说是历史科学中的新成员,是其中一个逐渐成长壮大并且极其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的学科。

但是,这门新的学科义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历史科学中一门跨学科的学科。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历史科学内部也经历着现代科学发展所表现出的共同进程,既追求日益精细的微观分析,也要完成宏观的综合。

历史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也由原来的各立门户、研究者各司其职、互相之间交流甚少转变为现在的学科越来越细分以及跨学科的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
Quantitative Method of History
1 计量史学定义
2
计量史学的发展历程
3
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4
具体案例分析.(清朝科举考试舞弊要案的计量历 史学分析).
Thank you !
历史二班 郭楠楠
推荐书目:计量史学研究综述——数学统计、计算机与历史研究的结合
不能迷信量化方法
• • 大多数的人,死在床上,因此得出结论,床是特别危险的地方。 一些法国摩托车骑士在辩论,由于车祸惯于在十字路口发生, 最好以最高速度闯过十字路口。
• 19世纪广泛断定人穷由于喝酒过多,20世纪则公认人由于穷而喝 酒
• 定量问题补充定性问题,定量证据补充定性证据;两者无法互相 取代,两者各自也不能以了解整个历史学的研究而自命。……计 量证据几乎肯定不会提供一个全面的答案,但是他很可以提供一 个部分的答案,而把这部分的答案视若无睹地丢掉,既是浪费也 是不负责任。 • ————弗拉德《计量史学方法导论》第3页。
•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 城邦土地和人口的数字 •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研究及著作中,成 功运用了统计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
计量史学的发展历程
滥觞p281幻灯
片5
诞生p282幻灯
片6
发展p283幻灯
片7
诞生
计量史学的诞生与新史学潮流:1955年,年鉴学派, “新史学”,第十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年鉴学派(Annales School)与计量史学:“长时段理论 ”,注重结构分析和模式归纳——必要用到数学工具和计 量分析,历史人口学赖之而存。【年鉴学派基本观点、代 表人物、代表作品都是需要留意的】 计量史学与经济史研究:“新经济史学”,“计量经济史 学”(康拉德:《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经济》,《政治经 济学杂志》第66卷,1958年)【对“新史学”应该有所了 解】 兰克史学与年鉴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计量学五十年X)))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孙圣民摘 要:历史计量学是一门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的交叉学科。

它在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历史计量学的萌芽及在历史科学中的发展,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的历史计量学,超越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计量学。

历史计量学的基本特征是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其主要特征是可以促进经济理论和经济史料的互动发展。

这些特征在历史计量学发展的三个方面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在过去50年中,历史计量学的研究范式经历了冲突和裂变,实现了从史学范式为主向经济学范式为主的转变,并孕育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

推动中国历史计量学的发展,可以为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历史计量学 范式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新经济史学作者孙圣民,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济南 250100)。

X 感谢Stanfo rd U niversit y A vner G reif 教授对本文提供文献支持,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建议。

本文受第4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编号200802037)和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8RK B063)资助。

¹ 其中定量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计量的实证分析,二是数学建模。

这个定义参见Claudia G o-ldin,÷Clio met rics and the No bel,"T he J ournal of E conomic Pers p ectiv es ,vo l.9,no.2(Spr.1995),pp.191-208.福格尔曾经这样表述历史计量学,说历史计量学/产生于历史问题和先进统计分析的结合,在这里,经济理论是女傧相,计算机是男傧相0,参见Ro ber t W.F og el and Geo ffrey.R.Elton,W hich Road to the Past ?T w o V iews of H is tory ,N ew H aven and Lo ndon:Y ale U niversit y Press,1983,p. 2.其实这个描述并不全面,仅强调了利用经济理论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的方面,没有将历史计量学定量分析中构建模型的内容包括在内。

由于福格尔长期坚持历史计量学经验分析的传统,这种表述符合他对历史计量学的理解。

º A lfred Co nr ad and Jo hn M eyer ,÷T he Economics of Slavery in t he A nt ebellum So uth,"J our nal of Politi -cal Economy ,vol.66,no.2(A pr.1958),pp.95-130.历史计量学(Cliometrics)是一门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研究的交叉学科。

¹它诞生于1958年,以康拉德(A lfred Conrad)和迈耶(Jo hn Meyer)发表的经典文献/南北战争前南部奴隶制经济学0为标志,º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

历史计量学的出现促进了经济史研究与经济理论之间的结合,在史学界特别是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诺斯(Douglass C.North)和福格尔(Robert W.Fo gel)因在历史计量学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于1993年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Cliom etrics 0一词由数理经济学家雷特(Stanley Reit -er)首创,由两个部分组成,前缀克莱奥(Clio)是历史女神,她启迪人们以多种不同的方法研#142#究历史,后缀m etrics 是度量的意思。

/Cliometrics 0一词根据权威经济学辞典的定义,现在译为历史计量学。

¹与/Cliometrics 0表述相同内容的英文词汇,还有/New Econo mic H istory 0、/Econometric H istory 0和/Quantitative H istor y 0。

其中,/New Econom ic H istory 0被国内学者译为新经济史学。

º/Econom etric H istor y 0早期被关注其发展的国内历史学家译为/计量历史学0、/计量史学0,»还有学者将其译为计量经济史学或经济计量史学。

/Q uantitativ e H isto -ry 0被国内学者译为数量史学。

这些中英文词汇都是从/histo ry 0(史学)的角度对这门学科进行界定和表述的,现在看并不能准确表达历史计量学当前的发展趋势。

历史计量学5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史学中萌芽,随后与新制度经济学结合发展壮大,并最终超越新制度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历史计量学将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但历史计量学的研究范式和学科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

其研究范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冲突和裂变,实现了从史学范式为主向经济学范式为主的转变,并孕育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

在历史计量学50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学科地位也不断提升。

早期的历史计量学仅仅为各专史和断代史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在历史科学中作为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分支出现,是众多具体研究方法中的一种,而并不具备理论指导的意义。

随后的历史计量学逐渐摆脱了这种初创时期的附属地位,通过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成功地发展为新制度经济学这门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当前的历史计量学已经超越了新制度经济学,正在弥补传统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之间的长期分裂,成为一门介于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史之间的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学科。

所以,沿用/history 0等史学名称,并不能准确表达这种发展趋势,相对而言,/Clio metr ics 0作为一个专有词汇是个较优的选择,¼现在也有更多的学者使用/Cliom etrics 0这一名称。

½当然将/Cliometrics 0译为/历史计量学0,并不能完全涵盖当前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如它仅强调了/计量0这个实证分析的内容,而对经济史研究中模型化分析、经济理论运用及创新等内容,并没有在中文译法中予以体现。

不过,在/Clio metrics 0更好的译法出现之前,历史计量学这个译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的侧重点不是概念辨析,而是梳#143#历史计量学五十年¹º»¼½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5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6第1卷,陈岱孙主编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92页。

历史计量学诞生以前的经济史中很少运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历史计量学的奠基者诺斯为了区分历史计量学与传统的经济史学,首创了新经济史学(New Econom ic H istor y)一词,此举虽然简单易行,但却显得笼统。

/计量历史学0的译法参见科瓦利琴科主编:5计量历史学6,闻一、肖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计量史学0的译法见霍俊江:5计量史学基础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称为历史计量学比称作经济史更合适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前历史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史,还包括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内容。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了历史计量学的两位创始人迈耶和诺斯的文章中,当前历史计量学的领军人物之一格雷夫(A vner G reif)的文章中也使用该词。

参见John R.M eyer ,÷N o tes on Cliomet rics p Fo rtieth,"A mer ican Economic Rev iew ,v ol.87,no.2,paper s and proceeding s of the Hundr ed and Fo urth A nnual M eeting of the A merican Eco no mic A ssociation (M ay 1997),pp.409-411;Douglass C.N ort h,÷Clio met -rics )40Y ears L ater,"A mer ican Economic R ev iew ,v ol.87,no.2,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 -dred and Fo ur th A nnual M eeting o f the Amer ican Economic A sso ciatio n (M ay 1997),pp.412-414;A vner G reif,÷Cliometr ics aft er 40Y ears,"A mer ican Economic R ev iew ,vo l.87,no.2,papers and pr oceeding s o f the H undred and F ourth A nnual M eeting o f the A merican Economic A ssociatio n (M ay 1997),pp.400-403.理历史计量学50年的发展历程,分析这门学科研究范式的变迁,¹揭示历史计量学的学科地位是如何演变的。

一、历史计量学的萌芽及在历史科学中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历史计量学的萌芽及研究主题的变迁这一时期历史计量学的研究主题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对历史学家所关注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检验和批判,主要涉及经济增长、奴隶制度等历史学命题;二是从原来的历史学命题中摆脱出来,转向考察和验证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命题,如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等,同时追溯许多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渊源。

20世纪50年代,经济史学家为解释贫富国家之间悬殊的收入差距,将研究的焦点放在理解经济增长的来源、寻找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等问题上。

诺斯早期开展的历史计量学研究,就是围绕回答这些问题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

其实,统计和计量方法在历史计量学诞生以前,已经在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中运用。

但这种运用只是利用简单的统计分析得到数据,注释或佐证某种观点的正确与否。

要回答上述问题,利用传统的方法,如简单地罗列进出口贸易额、工农业总产值等宏观统计数据,而不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是无法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的。

诺斯的研究区别于传统经济史学的一点,在于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为指导,寻找美国经济史中的诸如出口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等数据,来验证这些新古典理论中指出的所谓/决定要素0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