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复习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复习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复习课《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浦贝乡中心小学责任教师:杨云宝
【复习内容】
学科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 4 课人教版【教材分析】
六年级教材中对于分数应用题的学习,从意义入手,围绕分数乘除法计算,相应地呈现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其主要逻辑顺序是分数乘法计算后安排分数乘法应用题,解决单位“1”已知状态下总量与部分量的关系;分数除法后安排分数除法计算,解决单位“1”未知状态下总量与部分量的关系;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后安排稍复杂分数应用题。

因此,系统地复习梳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对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具体知识体系包括: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题型特点和数量关系式,学会相关解题方法。

技能目标: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题型,掌握解题的数量关系。

复习难点:掌握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能正确根据数量关系解答
复习策略:复习中,将在题组的对比训练中让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沟通题型间的联系,实现问题的相互转化。

并总结得出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复习准备】
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复习过程】。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回顾整理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题型特点和解决方法,并适当拓展,初步学会把分数问题转化成比例问题。

2、提高学生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能力及比和比例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解题策略意识。

3、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纵横练习,明确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点在全册知识中的位置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的变式练习及与分数问题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1、出示问题1,学生口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平均分是一种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

2、出示问题2,引导读题。

学生独立思考,动笔计算解决问题。

为什么这样分配,合理吗?总结:生活多像这样按比例分配例子很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是非常实用、合理的分配方式。

3、揭题:本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基本题部分。

思考: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中,一般有哪些条件?2、解决这类问题时先求什么?怎么求?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后汇报。

教师板书:用具体的数量除以相应的分数等于每份是多少练习1:找出下列问题中具体数量相应的份数是多少?学生独立读题后回答,并口算每题的每份是多少?每人选择2题独立完成。

练习2:独立完成。

练习3:在实际问题中还有些条件是隐含的,比如这样的问题。

(三角形)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

如有学生不计算直接举手,可以允许阐述原因及方法。

练习4:还有这样的问题。

学生读题,说一说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问题?独立计算。

像这样的题目你还见过吗?说说看。

三、拓展转化练习。

1、比和分数的相互转化。

2、既然我们能够把比和分数相互转化,那么能不能把分数问题转化成比例问题解决呢?3、练习1:先说说题目的分数可以转化成什么比然后再练习4、思考题四、本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计设学教课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训练进一步巩固正反比例的意义,并熟练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

2、通过对比练习,能正确地区别正反比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策略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解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习方法】:比较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主题。

教师向学生设问:有的应用题用算术方法更简单,为什么要用比例方法解呢?——﹥提出本课教学目标。

二、练习过程第一关:铺垫练习1、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原因。

(1)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

2(.(3)同学们站队,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4)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设计功能:复习比例的知识,巩固正比例、反比例两个概念,避免混淆,清楚知识间的联系,并为后面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并判断成什么比例。

(1)食堂买3桶油用了780元,照这样计算,买10桶油需要多少元?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得数量关系式: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2)生产一批自行车,计划每天生产30辆,需要生产20天;实际每天生产了50辆,实际生产了几天?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得数量关系式: =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设计功能:这两题是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比较多的两道题,把它们整合在这里,一来可以分析错题,同时给予解题的思路的引导。

学生完成了铺垫练习后,再结合新授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小结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及关键点]第二关:对比练习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国邮政”(1)同学们到邮局去订阅《少年报》,一班同学订阅15份,要付12元;照这样,二班订阅20份,要付多少元?(2)每份《少年报》0.8元,一班同学订阅了15份;用这些钱正好可以订阅24份《科学报》,那么每份《科学报》多少元?[设计功能:通过这一题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两个概念,避免了知识间的混淆;同时,以生活中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的分析: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问题的解决: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解决方案的检验:引导学生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学习的精神,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发展,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北京版 (5)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北京版 (5)

标题: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解决问题北京版 (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复习,巩固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序数的认识,数的组成与分解。

2. 计算初步: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

3. 量的计量:长度的认识,重量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4.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组。

5. 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一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按照教学内容,逐一进行讲解和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家长签字,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以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为主要依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有板书22~6的乘法口诀第5课时解决问题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新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我特做如下设计:1.为新知做好知识铺垫。

复习能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分散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适度地安排复习,在“短、精、新”上下功夫,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使后面的“好戏”顺理成章。

在课前复习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两道复习题目,旨在唤起学生对前面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我首先出示一组加法与乘法的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加法与乘法的意义有所不同;然后设计一道与新课密切相关的题目,既能复习乘法和加法的意义,又能为新课中画图解决问题做好知识铺垫。

2.在自主探究中经历学习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与获得数学结论同样重要。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思考、操作等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找出两道例题的异同,并动笔尝试计算。

然后设计了“两道题目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分组讨论、设计摆学具的方法,将两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使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接着让学生说出两幅图的意思,突出理解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计算方法。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正方形纸板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直接写得数。

5+4=6+6+6=3+4=5×4=6×3=3×4=(引导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看图列式计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关于乘法和加法的一些实际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审题,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整理问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问题的方法。

•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具:课件、黑板、笔、小板书、教案。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一课时学习的整理问题的方法。

2. 教学展示•整理问题方法的复习:提供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在小板书上整理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学引导•让学生自主讨论问题并整理。

4. 教学训练•师生互动,学生上台展示整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5. 课堂小结•整理问题的方法:复习整理问题的关键步骤。

•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问题整理与解决。

2.按照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整理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整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复习与训练。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整理问题时可能会漏掉一些细节,需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加细致地整理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北京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北京版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总复习:解决问题(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复习。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复习: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解决问题: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巩固练习: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年级数学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观察。
教学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师:你知道下面这两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吗?
(2)交流展示,沟通直观图与实际问题及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
4.用语言表征数量关系,明确运算的意义。
(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回顾反思:这两道题的解答正确吗?
2.讨论检验的内容和步骤。
(1)先检查什么?再检查什么?为什么?
(2)按书上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检验。
四、点拨拓展。
1.完成教材P64页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完成教材P64页第4题。 (学生自主练习,灵活运用加、减、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3.完成教材P65页第11题。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找出隐含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五、总结回顾.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列式解答。
(1)有3排桃树,每排5棵,一共有多少棵?
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解题,教师指导。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1)5×4=20(张) (2)5+4=9(张)
3.多种表征,沟通联系。
(1)用多种方式表征数量关系。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与问题,具有到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对问题解决方法混淆等问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分数”运算意义的理解。

2.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方法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交流,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把实际问题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呈现并介绍与张老师共同学习。

2.提出问题:学习什么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

二、探究问题
1.出示并探究问题:教师呈现问题并出示探究建议。

学生观看视频明确问题,并进行探究。

2.交流并分享问题。

学生交流的解答并相互交流。

3.观看线上视频,提升认识。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有什么发现和启发。

三、总结提升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2.提问新任务:这些问题有什么联系。

【作业设计】
探究下面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将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3.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

二、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1.题目练习册;2.计算器;3.尺子和圆规。

四、课前准备1.翻阅教材并对课时内容进行复习;2.准备相应的教具和练习册;3.安排好教学内容的流程和时间分配。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解决问题步骤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并引出解决问题的步骤;2.结合具体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解题演示,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3.提醒学生解题时要注重步骤,不要遗漏或重复。

第二课整理和复习知识点1.梳理课堂所学知识点,将其整理成知识点列表;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3.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题目进行拓展。

第三课综合应用1.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测量房屋面积、计算物品的成本和价格等;2.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3.提供一些综合应用题目进行训练和巩固。

六、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回答疑问;2.让学生自主检查自己的答案,并发表自己对本堂课的学习感受和体会;3.教师在教学课件或练习册上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课程跟踪和复习。

七、教学方案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需进一步加强的知识点;3.安排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课《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课《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课《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从三年级开始就有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直到五年级有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的理解,六年级学了分数,百分数和比。

发现倍率、分率、百分率和同类量的比它们相互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

它们都能表示倍比关系。

因此想通过和倍问题这个教学设计,不仅想让六年级的孩子们在复习阶段对数学的有整合的能力,还想让孩子们理解数学的本质,数学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学情分析:六年级经常会出现有关于倍率、分率、同类量比和百分率相互转化的知识点,六年级的孩子们的信息的整合能力不足,不能达到把这几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复习课——解决问题(和倍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和倍问题的各种形式发现倍率、分率、同类量比和百分率是相互联系的,万变不离其宗。

能对各种和倍问题进行转换。

能够分清不同形式的和倍问题,体会和倍问题的数学模型,能够对各种形式的和倍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观察分析、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形结合、数学模型的思想,培养数学知识迁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数学知识间的相通性。

进而觉得数学更加简单有趣了,培养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原来是这么的有趣,这么的神奇。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和倍问题的各种形式、学会迁移的能力以及信息整合的能力。

教学难点:渗透建模意识、数形结合以及方程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解决问题,是什么问题呢?请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出示四道解决问题(1)、一套衣服270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请问裤子和上衣各是多少元?(2)、某电视机厂去年全年生产电视机270万台,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125%,请问这个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产量分别是多少万台?(3)、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270名,男婴的人数是女婴人数的1.25倍,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4)、某乡村希望小学共有学生270名,男女人数之比是5:4,请问这所乡村希望小学男生和女生人数个有多少人?这四道问题如何解决呢?a.画出线段图并写出数量关系b.再独立解决c.集体汇报展示谁愿意和大家来分享你的想法?预设1:方程的方法(1)、解:设裤子价格是元,则上衣价格是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解决问题的复习-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解决问题的复习-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解决问题的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阅读题目、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验证结果。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题目的阅读和理解: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分析问题中给出的信息,找出需要使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3. 计算方法的选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包括算术运算、代数运算等。

4. 计算和结果的验证:学生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分析问题中给出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结果的验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题目的阅读和理解、问题的分析、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和结果的验证。

3. 实例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出改进的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解决问题基本步骤的掌握程度和计算准确性。

人教版数学二下3.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3.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3.3《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把握问题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内容安排1.复习与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新知讲解:–分析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教授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示范解题过程。

3.练习与训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方法。

4.巩固与拓展:–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出拓展问题,挑战学生思维。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法: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本质。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讲解–分析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

–示范解题方法,讲解相关知识点。

3.练习训练–分组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解题方法。

4.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巩固学生解题能力。

–提出拓展问题,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六、教学资源•课件:相关案例分析课件•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册相关教材•板书:主要解题思路和方法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解题表现。

2.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解题思路是否正确。

3.课后小测: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八、反思与展望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乘法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的认识,掌握解题思路,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题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解答的习惯。

教学重点
熟记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相互交流
1. 提问乘法口诀。

2. 整理乘法口诀,回忆所学的知识,展评学生的作业。

3. 介绍“九九歌”,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查找有关“九九歌”的资料。

4. 整理:如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5. 小组讨论。

6. 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1. 基本练习:速算3分钟(完成91页第1题)
完成91页第2题。

2. 综合练习。

3. 创新练习。

(1)课件出示信息。

(2)请同学们根据住处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3)交流汇报。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耐心、细心、动脑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提前准备好与加减法相关的图片或思维导图。

2.板书:板书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示例题目。

3.教具:提前准备好计算工具,如算珠、计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老师简要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新知讲解1.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示范。

2.老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示范演练1.老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合作,结合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思路。

第四步:拓展应用1.老师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思路,并尝试解决问题。

第五步: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计算方法:6 + 4 = 109 - 2 = 7高效学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问题解决复习(四) 北京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问题解决复习(四)  北京版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复习(四)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3. 解决问题中的图形问题,如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中的图形问题,如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复习课
执教者银林小学曾进财
复习内容:本册相应的应用题。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本册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的直观教学,能使学生从应用题的实际出发,能解决一年级常见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以及学习兴趣。

复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字信息中,发现要求解决的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情境引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漂亮的小女孩,她叫白雪公主,你们有没有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

有,现在白雪公主受到皇后的陷害,你们有没有信心保护好她。

只要同学们认真闯关,白雪公主就会得到同学们的保护。

第一关(皇后从魔镜里知道白雪公主比她漂亮,就派士兵去杀害白雪公主)
1、复习:听算
30 + 5 = 6 + 40 = 20 + 30 = 40 + 50 =
80 – 60 = 70 – 20 = 40 – 20 = 60 – 30 =
2、抽学生说说一年级常见的五种应用题。

(学生说,教师板书)
(1)求总数。

(用加法计算)
(2)求剩余数。

(用减法计算)
(3)求原来数。

(用加法计算)
(4)知道总数,求部分数。

(用减法计算)
(5)求两个数的比。

(用减法计算)
(好心的士兵把白雪公主放了,还送她离开了皇宮,白雪公主离开皇宫后,来到了七个小矮人的家)
第二关(皇后从魔镜里又知道白雪公主没有死,就自己亲自来陷害白雪公主)
一、复习题。

米老鼠还剩多少个?
第一关
有36个
送我20个
36 —20 = 16(个)
我有36个萝卜
我有30个。

我和你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36 + 30 = 6 6(个)
38只6只
小猫比小狗多多少只?
38 - 6 =32(只)
我们班一共有45人。

男生有30人。

女生有多少人?
45 –30 = 15(人)
我送给小红10个,自己剩下25个。

我原来有多少个?
10 + 25 = 35 (个)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属哪种应用题。

师:哪里看出来。

生:从问题里。

)(白雪公主用了皇后的毒梳,昏迷了,给七个小矮人发现了,白雪公主又得救。


第三关(皇后又从魔镜里知道白雪公主又没死,恶毒的皇后继续来陷害白雪公主。


三、小测:
1.树上有26只鸟,飞走6只。

现在有多少只?
26 — 6 = 20(只)
2.树上有40只鸟,飞来8只。

现在有多少只?
40 + 8 = 48 (只)
1、小结:
如果你看见的应用题是以上五种常见的应用题,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五种应用题的问题去分析列式计算。

如果不是,就要认真分析两个条件,就能解答出来。

四、拓展题:
23只4
45只
1
1.小鸭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22
2.小鸭比小鸡少多少只?
33.小鸡比小鸭多多少只?
(让学生根据两个条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后。

抽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然后列式计算)
五、作业。

(用小黑板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