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综合研究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储层因其储量巨大而逐渐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领域。
然而,低渗透储层的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对其综合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低渗透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基本特征低渗透储层是指渗透率较低的储层,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孔隙度小、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
低渗透储层的形成与地质因素密切相关,如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
这些因素导致低渗透储层的油气开采难度大,需要采用特殊的开采技术和评价方法。
三、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地质评价、物性评价、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四个方面。
1. 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
通过地质资料的分析和解释,确定储层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含油气性。
同时,结合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对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
2. 物性评价物性评价主要针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理性质进行评价。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获取储层的物性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物性评价有助于了解储层的储油能力和开采潜力。
3. 工程评价工程评价主要针对低渗透储层的开采工程条件进行评价。
包括储层的可钻性、产能预测、采收率预测等方面。
通过分析储层的工程特性,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工艺技术,为低渗透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4.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对低渗透储层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通过对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等经济指标的分析和预测,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经济评价是低渗透储层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本文以某低渗透油田为例,运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
通过对该油田的地质、物性、工程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确定了合理的开发方案和工艺技术,提高了该油田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下寺湾油区储层四性关系特征分析

下寺湾油区储层四性关系特征分析【摘要】利用下寺湾油区的区域构造、区域地层、区域油藏分布情况等相关地质资料,分析下寺湾油区各储集层的岩性、电性、物性及含油性特征,及储层的“四性关系”,得出下寺湾油区储集层勘探井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岩性电性物性含油性四性关系1 下寺湾油区的地层情况1.1 区域构造下寺湾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南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西倾的单斜,在西倾单斜背景上发育了一系列鼻状构造,从东到西依次为汪屯鼻状构造、王家坪向斜、梁庄鼻状构造、下寺湾鼻褶群、柳洛峪鼻状构造。
由南到北发育一系列轴向近北东东向展布的次一级鼻隆带。
这些鼻隆带的发育与砂体的有机结合,为油气层的圈闭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1.3 区域油藏分布情况下寺湾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主要为岩性油藏。
在区域上又划分了5个区:(1)雨岔区域,含油层主要为长22油层;(2)柳洛峪地区:含油层主要为长23油层;(3)柴窑-清泉-麻子街地区:含油层主要为长3、长6油层;(4)川道-龙咀沟区域含油层主要为长22油层;(5)北沟-张岔结合部区域:含油层主要为长22油层。
2 储集层的“四性特征”2.1 储集层的岩性特征下寺湾油区延长组为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细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细砂岩。
薄片资料统计结果表示,碎屑组分约占56.6~95.4%,平均约83.9%,以长石为主,各油层组平均为43.36~53.36%,填隙物含量较高,含量变化也较大,为4.6~43.4%,其中以胶结物为主。
胶结物主要是方解石和绿泥石膜,其次是水云母、自生石英、长石、网状粘土、高岭石及浊沸石等胶结物,此外,还有少量白云石、铁白云石和菱铁矿等胶结物。
2.2 储集层的电性特征下寺湾油区三叠系长2储层含油区块主要分布在北沟、下寺湾、雨岔、柳洛峪等地,通过近些年来对下寺湾油区不同区块近千口井测井资料的分析,自然电位曲线的值均为负异常,负偏幅度较大,反映了砂岩沉积时水动力能量的强弱变化,同时也间接的反映了沉积物颗粒的粗细及泥质成分的多少。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储层因其丰富的潜在资源量逐渐成为国内外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
然而,低渗透储层的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对其综合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为低渗透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特点低渗透储层是指渗透率较低的储层,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渗透率低、孔隙度小、非均质性强等。
这些特点使得低渗透储层的油气开采难度大,需要采用特殊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因此,对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三、综合评价方法1. 地质综合评价地质综合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
通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包括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低渗透储层的地质模型。
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和测井资料分析,对储层的空间分布、物性特征、含油性等进行综合评价。
2. 物理性质评价物理性质评价主要包括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的评价。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等方法,获取储层的物理性质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同时,结合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对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化进行综合评价。
3. 含油性评价含油性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储层的油气显示、油藏类型、油水关系等资料,结合地球化学分析、试油试采资料等,对储层的含油性进行评价。
同时,考虑油藏的动态变化特征,对含油性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4.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关键环节。
在综合考虑开发成本、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技术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对低渗透储层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
同时,对不同开发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和风险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结论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地质、物理性质、含油性、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对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储层的特征和潜力,为低渗透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华庆地区长6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研究通过对研究区 B 井长 6 层密闭取心, 分析 了分析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两者显示 了 较好的相关性 ( 图 5) 。根据长 6 层平均孔隙度 11. 7% , 对应束缚水饱和度为17% , 挥发率为12% , 确定了含油饱和度平均值为 71% 。
图 5 B 井长 6 层密闭取心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关系图 Fig . 5 T he relatio nship betw een pr essur e co r ing por osit y-
@ 163. com
第 1 期 刘溪等: 华庆地区长 6 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 下限研究 12 5
占总 的 0. 1 × 10- 3 ~ 0. 3 × 10- 3 m 2, 占 总样 品 的 38. 4% , 大于1. 0×10- 3 m2 的样品仅占4. 9% 。按前 人对低渗透储层的分类标准( 吴胜和等, 1997; 冯娟 萍等, 2009) 总体上为低孔隙度、特低—超低渗透率 特征( 张莉, 2002; 文玲等, 2001) 。 2. 3 储层电性特征
1 研究区概况
华庆地区位于鄂尔 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西 部, 延长组在本区属于北部靖边—吴起主河湖三角 洲体系和安边三角洲体系的向南延伸部分, 发育长 3、长 4+ 5、长 6、长8 等多套含油层系, 长 6 油层 组是本区砂体最发育、含油性最好的一个油层组 ( 文华国等, 2007) , 但岩石粒度细, 泥质含量高, 岩 石成分复杂, 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层。
《2024年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领域,低渗透储层因具有特殊的地质特性和工程挑战,其开发和利用成为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专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低渗透储层的低产特性、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对于该类储层的评价成为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是系统地探讨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为实际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概述低渗透储层是指渗透率较低的储层,其特点是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等。
由于这些特性,低渗透储层的油气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高渗透储层资源的逐渐减少,低渗透储层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地质评价、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三个方面。
1. 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
首先,通过地质资料分析,了解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基本特征。
其次,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预测。
此外,还需要进行储层物性参数的测定和计算,如孔隙度、渗透率等,以全面了解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2. 工程评价工程评价是针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工程进行的技术和经济评价。
在技术方面,需考虑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增产措施等技术的适用性和效果。
在经济方面,需对开发成本、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还需考虑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等因素。
3.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部分。
通过对开发成本、销售收入、投资回报等经济指标的分析和预测,评估低渗透储层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同时,还需考虑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市场因素对开发效益的影响。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以某低渗透油田为例,应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际分析。
首先进行地质评价,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手段,了解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其次进行工程评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采油等技术方案,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四性分析

1.课题的意义“四性”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
“四性”关系研究主要是根据地区资料展开的,包括地质资料、岩心资料、录井资料、试油资料、测井资料等。
“四性”关系指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互相联系的内在规律。
这四者中,含油性是储层评价的最终目的和核心,岩石性质是储层评价的基础,物性是代表储层储集性能和油气产出能力的参数,电性则是研究的手段,它既是前三者的综合表现,又反过来用于确定前三者,因而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富县地区的实际钻井取心、录井、测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明确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在对分析化验、岩电实验和试油试采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建立四性关系解释图版,得出了该区的油水层电性识别标准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对提高了油气水解释的符合率,对相邻构造的油气水解释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前面岩性、物性、含油及电性关系研究以及测井解释模型,对该区近百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重新解释。
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对比,符合率较高,从而为该区石油储量计算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因此,本文利用研究区的实际钻井取心、录井、测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等资料,通过分析建立起本区储层的四性关系;并通过对分析化验、岩电试验和试油试采等资料的分析,建立起合理的孔隙度和原始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最后再在测井曲线商识别油层及有效厚度的划分对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田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四性关系”是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础,也是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建立的关键。
最初研究“四性关系”主要以电性和岩性为主,通过电性来反映岩性、评价岩性特征,即而评价含油气性。
后来逐渐演化成以电性为主,通过分析岩性、物性特征,综合评价含油气性,阿尔奇公式就说明了这一点。
目前国内关于“四性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测井、测试、岩心分析化验及水分析资料等的整理及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测井解释参数处理解释模型,确定了油藏有效厚度划分及油气水层解释标准,提高了油气水解释的符合率,对相邻区块的测井解释也有指导意义,从而为油田近一步油气勘探开发评价和增储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分类与评价至关重要,其对于后续的钻井、开采及增产措施的制定具有指导性意义。
其中,低渗透储层由于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开发难度,其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为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特点低渗透储层是指渗透率较低,孔隙度较小,储层流体流动能力差的储层。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储层非均质性强,渗流规律复杂,开发难度大,单井产量低等。
这些特点使得低渗透储层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三、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低渗透储层评价的基础。
通过分析储层的沉积环境、岩性、物性、含油性等地质特征,确定储层的类型和分布规律,为后续的工程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2. 工程评价工程评价主要考虑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增产措施等方面。
通过分析钻井成本、采收率、采油速度等工程指标,评估低渗透储层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效益。
3. 物理性质评价物理性质评价主要包括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物理参数的评价。
通过实验室测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获取储层的物理性质数据,为后续的流体力学分析和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 流动性能评价流动性能评价主要考虑储层的渗流规律和流体流动能力。
通过分析储层的渗流阻力、渗流速度等参数,评估储层的流动性能,为制定增产措施提供依据。
5.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对低渗透储层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评估低渗透储层开发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二合同文本:当事人甲方: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当事人乙方: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鉴于甲方的需求,乙方同意就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一、合作内容及方式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对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储层地质特征分析;2. 储层物性参数评价;3. 储层渗流特性研究;4. 综合评价方法开发及应用。
低饱和度气藏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1 区域简介作为一个受复杂断层影响的背斜构造,xx构造的形成的双重控制因素为早期基岩隆升和晚期冲断褶皱。
同时,由于受到主控断裂xn断裂影响,其构造形态为一个完整长轴背斜,相对简单。
xx气藏是在此构造背景上形成的断块气藏,其油气横向及纵向上的分布受构造位置、断裂展布及岩性的影响。
,按照油藏控制因素xx气藏可划为多种类型,主要为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
2 储层特征XX低饱和度气藏发育湖侵体系域的灰色、灰绿色及红色湖棚粉砂岩及泥岩,向上见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属高位体系域,其上部发育湖退体系域的三角洲相灰色砂岩—粉砂岩沉积。
2.1 储层岩性特征岩芯分析及薄片资料证实,XX低饱和度气藏岩性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泥质粉砂岩次之(见图1)。
图1 XX低饱和度气藏储层岩性特征分析图2.2 储层物性特征统计研究区目的层5口取心井165块样品物性分析数据,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69%~23.4%之间,平均孔隙度15.6%(图2);统计的渗透率主要分布范围为0.01~298×10-3μm 2,平均为18mD;孔隙度与渗透率总体来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按照Sy/T 625-1997储层物性评价标准,XX低饱和度气藏储层属中孔低渗储层。
图2 XX低饱和度气藏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2.3 电性特征xx气藏储层“四性特征”中的电性特征表现为:自然伽玛值明显低于围岩,自然电位较基值相比呈现明显负异常,同时井径曲线表现为明显的缩径特征;三孔隙度曲线表现为高声波时差值、高中子值、低密度值;同时,不同储层其感应电阻率响应特征也不同,表现为:气层感应电阻率为中高值,高于围岩深感应电阻率;水层感应电阻率呈低值,且明显低于围岩;气水同层感应电阻率介于油气层和水层之间,呈中低值。
3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是指对储集层的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性特征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研究[1-2],此项工作是识别储层流体、计算储层参数的基础工作,也是正确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的基础。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

五、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一)、储层的“四性”关系储层的“四性”关系是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
沉积相是控制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主要因素,电性是对其三者的综合反映,不同的沉积相带,决定了不同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并决定了不同的电性特征。
只有正确地认识岩性,准确地掌握沉积环境、沉积规律和所处的沉积相带,认清各种岩性在电测曲线上的反应,才能正确地认识它的物性和含油性,才能与电性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正确地进行油水层判断,提高解释符合率和钻井成功率。
测井曲线能反映不同的岩性,尤其对储集层及其围岩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南泥湾油田松700井区长4+5、长6储集层测井显示:自然电位曲线为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微电极两条曲线分开,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低,而且比较稳定,电阻率曲线随含油性不同而变化。
泥岩表现为:自然电位为基线,自然伽玛高值,微电极两条曲线重合,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高,且有波动,电阻率曲线表现为中-高阻。
过渡岩性的特征界于纯砂岩与泥岩之间。
储层的钙质夹层显示为,声波时差低值,自然伽玛低值,电阻率高值;而泥质、粉砂质夹层显示为,自然伽玛增高,电阻率增大。
普通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对应高阻层底界面。
感应曲线及八侧向曲线在储集层由于侵入而分开,而在泥岩及致密层3条曲线较接近。
但是,由于该区大部分井采用清水泥浆,所以,井径曲线在渗透层曲线特征不明显,微电极曲线在渗透层特征不明显。
长4+5储层岩性致密,渗透率值比较集中,在渗透性较好的储层段,一般含油性较好。
长4+5油层组含油层的曲线特征比较明显,油、水层的特征总体上便于识别。
电阻率曲线是识别油水层最重要的曲线。
理论上来说,感应曲线因其在地层中的电流线是环状的,那么,地层的等效电阻是并联的,它比普通视电阻率曲线及侧向测井更能识别相对低阻的地层。
所以,一般最好用感应测井曲线识别油水层。
油层电阻率幅度大,含油段的储层电阻率是水层电阻率的1.5—4倍,深、浅探测幅度差小,含油层的深感应电阻率大致为50—150Ω•m。
白狼城地区长2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3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第25卷第2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11)02-0033-03白狼城地区长2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郑锐,刘林玉,李南星(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摘要:为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域预测的精度,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测井资料对白狼城地区长2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长2储层属于典型的中孔低渗油层;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长石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并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4310-3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3m,声波时差为231s/m。
关键词:四性关系;有效厚度下限;长2储层;白狼城地区中图分类号:TE112.23文献标识码:A白狼城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东北部,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内部构造简单,局部具有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
研究区长2储层沉积模式主要是三角洲平原沉积,为曲流河河控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主要以河道砂坝、滩砂坝为主,少量的泛滥平原沉积[1]。
长2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点。
研究区内储层微观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集性能相差悬殊;宏观上则表现为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范围宽,孔隙关系复杂,高孔低渗、低孔高渗、低孔低渗并存,流动层带复杂的特点[2-3]。
因此研究该区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及划分有效厚度,对研究区的有利区域预测及以后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区长2储层四性特征研究1.1储层岩性特征岩心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岩石类型单一,基本上为长石含量较高的中-细粒长石砂岩,砂岩粒径为0.2~0.4mm,分选中等,次棱角-次圆状,点-线接触,以点接触居多。
王集地区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6期 73是否良好,比如说:是不是移位,是否倾倒、是否被遮挡、是否掉漆等。
3、定期对公路交通标志进行清洗刷新。
每年对标志版面进行一次清洗;每三年对支柱及牌面及零配件进行一次除锈刷新。
(三)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公路交通标志被污秽时,要及时清洗,如果是被其他物体遮挡,要及时的进行清除,如果物体较为庞大,应把交通标志移到规定范围之内、视线可视的其他地方,对于已经损坏的标志:比如,标志牌变形、支柱折断、倾斜、弯曲,要及时进行修复,如果是标志牌或者是支柱掉漆、生锈的,可以对剥落部分重新刷漆,如果出现松动的情况需要进行紧固。
出现腐蚀或者是辨认的性能下降或者是反光性能丧失时,需要及时对标志牌进行更换。
总之:公路交通标志是交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行车安全以及交通顺畅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公路交通标志设置合理,养护得当,才能够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行车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公路交通标志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好定期、不定期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交通标志反映出准确的信息,为公路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1]韩笑.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3).[2]孙佃海.关于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的几点建议[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08).一、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通过对王集地区油气显示资料,以及试油成果的分析,发现具有油气显示的岩性主要分布在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中,其中油层以细砂岩为主要岩性,占总体的84.6%,显示级别以油斑显示为主,占总体的69.2%,差油层以粉砂岩为主要岩性,占总体的36.3%,显示级别以油迹显示为主,占总体的54.5%,干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要岩性,分别占总体的43.5%和41.6%,显示级别以油迹和荧光显示为主,分别占总体的43.5%和37%,水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占总体的48.5%,显示级别以荧光为主,占总体的57.1%(图1)。
《2024年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日益重要。
低渗透储层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地质条件,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然而,由于其渗透率低、开发难度大,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特点低渗透储层具有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
这些特点导致储层中油气的流动性能差,增加了开发难度。
然而,通过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储层的特征,预测油气资源的潜力,为后期的开采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三、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的特征,本文提出以下综合评价方法:1. 地质资料综合分析通过收集并分析地质资料,包括地层结构、岩石类型、储层物性等,全面了解储层的地理环境与物理性质。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储层的沉积环境、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为后续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2. 测井资料分析利用测井技术获取的资料,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进行分析。
通过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等特征,判断储层的类型、厚度及连续性,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 岩石物理实验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如岩心分析、物性测试等,获取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参数。
结合测井资料,对储层的渗透率、孔隙结构等进行评价,为后期的开采工作提供指导。
4. 数值模拟技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低渗透储层的数学模型,模拟储层的流体流动过程。
通过模拟结果,预测储层的产能、采收率等指标,为开发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5. 经济评价与风险分析综合考虑开发成本、经济效益等因素,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进行经济评价。
同时,对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四、综合评价流程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流程如下:1. 收集并整理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及岩石物理实验数据;2.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储层的基本特征;3.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流体流动过程模拟;4. 根据模拟结果及经济评价,制定开发方案;5. 对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6. 对开发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整,确保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储层因其储量巨大而逐渐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领域。
然而,低渗透储层的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对其综合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低渗透储层基本特征低渗透储层是指渗透率较低的储层,其特点是孔隙度小、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
由于这些特点,低渗透储层的油气采收率往往较低,开发难度大。
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储层,必须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空间分布规律等。
三、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低渗透储层的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资料综合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资料,了解低渗透储层的分布范围、岩性特征、物性参数等。
2. 测井资料解释与评价:利用测井资料,通过岩电关系、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测定与解释,对储层进行初步评价。
3. 试油与试采资料分析:通过试油和试采资料,了解储层的产能、流体性质及动态特征,为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4.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利用地震、测井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评价。
5. 经济评价与风险分析:综合考虑开发成本、采收率及可能面临的风险等因素,对低渗透储层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以某低渗透油田为例,应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对该油田的储层进行评价。
首先,通过地质资料分析,了解了该油田的岩性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其次,利用测井资料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了解;再次,通过试油和试采资料分析该油田的产能及流体性质;最后,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评价。
经济评价与风险分析表明,该油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五、结论本文提出的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地质资料、测井资料、试油与试采资料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低渗透储层的全面评价。
低渗透砂岩储层特点研究

低渗透砂岩储层特点研究低渗透砂岩储层是指孔隙度较低、渗透率较小的砂岩储层。
由于其储层条件较差,开发难度较大,但在当前石油勘探开发中,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开发意义重大。
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特点的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孔隙结构、渗透性、成岩作用、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几个方面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特点进行研究。
一、孔隙结构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孔隙度较小。
由于孔隙度较小,使得储层的有效储层厚度降低,储层的孔、隙介质相对封闭,孔隙连接性差。
与高渗透储层相比,低渗透储层的孔隙结构更加复杂,孔隙度分布不均匀,孔隙类型多样化,这就增加了储层的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
二、渗透性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渗透性较小,压力梯度较大。
由于孔隙度小,孔隙空间封闭,流体渗流路径复杂,孔隙连通性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储层的渗透性较小。
在开发低渗透砂岩储层时,需要采用一系列增渗措施,如水力压裂、酸化处理等,以提高储层的渗透性,提高开发效率。
三、成岩作用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和渗透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低渗透储层由于长时间的成岩作用,孔隙结构逐渐被胶结物填塞,孔隙度减小,渗透性降低。
在勘探时需要对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储层的渗透性和储量分布规律,指导勘探开发工作。
四、储层特征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储层特征主要表现在可压缩性大、孔隙结构复杂、油气运移困难等方面。
由于孔隙度较小,油气在储层中的运移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了储层的储集性能较低。
由于油气的可压缩性较大,导致储层开发过程中易发生储层压缩引起的油气减产和提高开发成本。
五、形成机制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形成机制是指储层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条件。
通常情况下,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形成与古地貌、成岩作用、构造变形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沉积环境、沉积作用、流体作用等有着直接的联系。
通过深入研究储层的形成机制,可以为勘探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指导勘探开发方向,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
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综合研究——以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为例

国 内各油 田面临 的难题 , 主要 原 因是应 用常 规 解 其
云质砂岩 、 砂质 白云岩 、 质粉 砂岩 、 质砂 砾岩 等 , 灰 灰 其 中砂砾 岩发 育较 为广 泛 , 砾 岩储 层 是本 区最 主 砂 要 的产油 层 ( 1。岩 心 分 析表 明 , 隙度 分 布 范 图 ) 孔 围为 11 ~ 2. , 透 率 分 布范 围为 (. 1~ . O 1/ 渗 9 6 O 09
2 3.0 ) 0 m , 300 X1~ 2渗透率大于 1 X1 , 2 9 0 0 m 的 样 品 占样品 总数 的 2 。荧光 、 4/ 9 6 油迹 样 品 的孔 隙度
电阻气 层 ; 利用 自然 电位异 常幅度有 效地判断 出高 电阻 水层和低 电阻油气层 。对该地 区所 有老井 进行 了复查 ,
将 X 4井区 X 4—1 2井 I号层 ( 原水层 ) 解释为油层 , 得 I号层连 成一 片, 使 扩大 了含油 面积 。此 外 , 4井 区有 5 X 层 4 7 厚的致密层被解释为差油层 , 1 层 2. m 厚的差油层被解释 为油层 , .m 有 7 38 增加 了所发现 的油层 厚度 。 关键词 : 岩性油藏 ; 低渗透储层 ; 低电阻油层 ; 隙度 ; 孔 油水界面
利用“四性”关系识别泾河17井区长8储层

联 系。文章侧重 于该 区 目的层 的这种 特征性进行研 究 , 在此基础 上 , 建 立 了油水层物性 、 电性的识 别 图版及确
定 了有效厚度 下限。利用“ 四性” 关系来识 别储层 , 并进 行低 产低效 井的成 因分析 , 最后 结合其他相 关资料制 定
有效 可行 的开发调整 方案 。
(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 司测井分公司 ,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0 )
摘
要: 泾河油 田泾河 1 7 井 区储层 属于典型的鄂 尔多斯盆地低 孔 、 低 渗储层 , 非均质性强 , 受岩性和构造的双重
控制 。通过该 区 目的层 长 8 储 层的“ 四性” 关 系研 究, 该储层的岩性征 、 物性 、 电性及含 油性之 间有 比较 强的 内在
Ab s t r a c t :J i n g h e o i l i f e l d J i n g h e 1 7 w e l l s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O r d o s B a s i n b e l o n g t o t h e t y p i c a l l o w p o r o s i t y a n d l o w
i d e n t i f y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 a n a l y z e t h e c a u s e s o f l o w-y i e l d a n d l o w-e ic f i e n t we l l s , a n d in f a l l y c o mb i n e wi t h o t h e r r e l e v a n t
关键词 : 泾河 1 7井 区 ; 四性 关 系 ; 长8 储层 ; 油 水层 识 别 ; 下 限值
低孔低渗-特低渗储集层测井评价的关键

目前用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来求取泥质含量 的方法效果较好,但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不同, 对于常规砂岩适合利用自然伽马值求取泥质含量, 遇到高放射性砂岩则只能用自然电位求取泥质含 量。 (1)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求取泥质含量 (1)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求取泥质含量 自然伽马求泥质含量公式: 自然伽马求泥质含量公式:
2.2岩性定量解释 2.2岩性定量解释 岩性解释模型对于碎屑岩地层来说主 要为泥质含量的计算。 目前,常用的泥质含量的计算方法归 纳起来有自然伽马法、自然电位指示法、 自然伽马能谱法、声波-密度法及中子自然伽马能谱法、声波-密度法及中子-密度 差法等。此外还有近凡年发展起来的新测 井方法,如元素俘获测井,有的称为地层 元素测井。
对于计算自然电位一实 测自然电位重叠法,在含油 部位其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幅 度差, 在含水的储层,两 者之间不出现幅度差。 而对于深感应电阻率而对于深感应电阻率英制声波时差的重叠法一般 在含油较好的部位,两曲线 之间的幅度差较大;含水率 越高,两类曲线之间的幅度 差越小;在水层和干层的部 位两类曲线基本叠合(如右 图) 。
一: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地质特征
1.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分类
2.低孔低渗储集层地质特征 2.低孔低渗储集层地质特征 (1)岩性特征: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黏 土或碳酸岩胶结物较多,岩石类型一般为 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低孔低渗地层岩石 粒度分布范围宽,因而颗粒混杂,分选差。
(2)物性特征: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是该类 储层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这类储层的孔隙 度一般小于15%,渗透率一般小于50mD。 度一般小于15%,渗透率一般小于50mD。 其成因主要与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密 切相关。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孔隙分布极不 均匀,储层中孔隙结构复杂、喉道大小不 一且分选差,造成了储层的非均质性非常 强烈。
子洲油田何家集区主力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摘 要 : 子洲 油 田何 家集 区主 力油层储层 物性 较 差 , 井 曲线对 其含油 性 的识别 能 力较 低 。本文 通 测
过深 入分 析储 层“ 四性 ” 系, 为 区 内主 力储层 的“ 关 认 四性 ” 系符 合特低 渗储 层 的基 本规律 , 关 即岩性控 制 物性 , 性控 制含 油性 , 物 电性 是 对三者 的 综合反 映 ; 划分 油水层 时 , 在 需应 用 自然 电位 、 自然伽玛 、 声波 时 差 、 电极及深 中深 感应 电阻 率等 多条 曲线综合 判 断 。 微 关键 词 : 洲油 田 ; 家集 区; 长组 ; 子 何 延 储层 ; 四性 关 系
1 田何家集区地理位置图
子 洲油 田何 家集 区位于 陕西 省榆林 市子 洲县何 家 集 乡境 内 ( )其 大地 构造 位置 处在 鄂 尔多斯盆 图1 ,
层倾 角不 足 1, 积为 1 5 5m。三 叠 系延 长组 长 4 。面 0 .k ,
地陕北斜坡东部 , 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 地
14 5
内 蒙古 石 油 4 r L- -
2 1 年第 1 期 01 8
子洲油 田何家集 区主力储层 四性关 系研究
李 国军 闫继 福 , 延平 陈 孝平 , 。魏 ,
(.西 北 大 学 地 质 系 , 西 西 安 1 陕 7 0 6 ;. 长 油 田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10 9 2 延 陕西 延安 7 60 ) 1 0 1
[- 刘振 宇等. 藏 工程. 京 : 油 工 业 出版 社 , -] 1 油 北 石
20. 0 2
复杂 , 在注采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 小断块 由于注采 井距较小, 注水容易沿着高渗透层带突进 , 造成对应 油井 含 水上 升速 度快 外在注 采井 网建 立上 , 另 由于 区块 本 身 的局 限性 , 以形成大 的 面积注 水 , 难 一对一 的单点 井 网关 系就必 须根 据各 油水 井本 身特 点制定 措 施 , 能 充分 挖潜 各个 井组 产能 , 方 从而根 本 上取得 整 个 区块 的开 发效 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二连断陷盆地的重点勘探凹陷之一!储集层主要为以近源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
底扇沉积为主的砂砾岩体!油藏类型以岩性&构造 岩性油气藏为主!含有高电阻水层和低电阻油气层"通过对
第#期
石兰亭等C 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综合研究
>@&
然电位异常幅度要明显大于油层的自然电位异常 幅度!因此!在确定油水同层和水层时!应参考录井 资料&井壁取心分析结果&电阻率曲线及自然电位 曲线!进行综合判断"
图!!电阻率与自然电位交会分析
#!气层的识别
研究区许多构造高部位存在气层!由于岩性的 影响!其 电 阻 率 不 高" 有 些 气 层 电 阻 率 小 于 >$7/D!受储层 厚 度 的 影 响!往 往 被 认 为 是 干 层 或水层"
?%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可以提高测井 解释参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继而提高测井解释的 符合率!为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参数"
参!考!文!献
>!何绪全;测井新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应 用(Q);天然气勘探与开发!#$$&!#B#>%-!&!!%
#!申梅英!陈家阔!姚伟;薄层测井解释技术的进展(Q);
利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方法能有效地判 别出气层(>$)"例如!j?&井的#>>#;#!#>&?;%D 储层段#图 ?%!电 阻 率 为 >#!&$7/D#一 般 为 >%7/D%!孔 隙 度 一 般 为 %;?A!渗 透 率 一 般 为 >;$&E>$a&)D#!属 于 中 孔&低 渗 储 层" 由 于 气 层 的存在!且天然气的含氢指数和体积密度都比油或 水小得多!因而中子孔隙度测井值呈现为低值!体积 密度变小"这就是中子孔隙度测井的*挖掘效应+" 根据以上特征!该层段经综合解释为油 气同层!试 油获得油产量为!?;"P,N!气产量为?#!B%D&,N"
对于砂砾岩储层!油层电性特征基本表现为高 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得出孔隙度胶结指数和饱和度
电阻率&低密度&低声波时差&低自然伽马!即*三低
一高+的特 征(")-电 阻 率 为 >$!B$ 7/D!密 度 为 #;&!#;!M,OD&!声 波 时 差 为 #&$!#B$)J,D#油 层平均为#?$)J,D%!自然伽马为?$!%$0*."由 于岩性的影响!大部分水层电阻率大于>$7/D!只 用电阻率一个参数很难区分油水层#图&%" "#$!测井资料预处理
编辑戴春秋
&>$ >!>$
#> &>$
&>$ %!>%
#>$ #>?
明显 较明显 不明显
明显
#>? %!#$
&#$ ##$
&?$ !$!?$
#!$ #?$
!!由电阻率与自然电位的交会分析结果#图!% 也大于>$7/D!因此!单纯利用电阻率来判别油 可以看出!油层电阻率大于>$7/D!水层电阻率 水层存在多解性"但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水层的自
储盖组合 解 释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Q);石 油 物 探!>@@@!&% #!%-?"!B? "!李刚!吴秀田!刘明!等;泥质和粘土在二连油田测井解 释中的作用研究(Q);测井技术!#$$!!#%#?%-!>"!!>% %!秦绪英;电阻率测井泥浆侵入影响校正方法研究(Q); 石油物探!#$$B!!?#?%-?&"!?!> @!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局;'ZK#B@$%% 石 油 储 量 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潘和平!黄 坚!樊 政 军!等;低 电 阻 率 油 气 层 测 井 评 价 (Q);勘探地球物理进展!#$$#!#?#B%->>!>" >>!易定红!石兰亭!贾义蓉;吉尔嘎朗图凹陷宝饶洼槽阿 尔善组层序地层与隐蔽油藏(Q);岩性油气藏!#$$"!>@ #>%-"&!"B
0* $&$!$$!&6P %%!#!$! #>% 式中-P 为地层埋藏深度#D%"
通过岩心分析化验&录井&试油&测井等资料的
综合分析研究!最终确定用自然伽马曲线计算泥质
含量'用中子 密度交会法计算有效孔隙度'用孔隙
图#!孔隙度#*%与渗透率#+%交会分析
度做参数计算渗透率"由于油层电阻率较高!泥质 含量较低!所以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由
大于>&A!渗透率大于>$E>$a&)D#!对应于测井解 释的油层'两者之间对应于测井解释的差油层#图#%"
第!"卷
图&!含油饱和度与电阻率交会分析
图>!油气显示级别与试油结果
!!#%对电阻率进行侵入校正' &%岩心归位'
!%建立地层温度和压力梯度的关系'
?%确定目的层的岩心密度' B%确定声波时差压实系数" 通过岩心分析!得出声波时差压实系数0* 为
第!"卷第#期 #$$%年&月
石!油!物!探 '()*+,-./01*2)-*(/3.4'5)2*(32)1(67
文章编号>$$$ >!!>##$$%%$# $>@> $!
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综合研究
***以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为例
89:;!"!49;# 7<=;!#$$%
石兰亭>$#$马!龙#$巩!固#$陈广坡#$李忠春#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0
!!随着油田勘探和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测井 解释符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57.&]-.&/72& 7]3 等测井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储层测井 评价迈向了全新领域!人为因素减少!得到的结论 更加准确(>)"然而!以下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测井解释的符合率-#勘探和开发目标已由构 造油气藏转向岩性油气藏!而岩性油气藏多为砂砾 岩储 层(#)" $ 在 测 井 方 法 上!虽 然 斯 仑 贝 谢 的 70j.- ?$$&阿特拉斯的 (/1.*- ?"$$及哈里 伯顿的 (j/(11 #$$$ 型 成 像 测 井 系 统 比 较 先 进!但受测井成本的制约!油田实际采用的测井系 列不全!许多地区仍处于以国产小数控为主&&"$$ 系列为辅&间有新方法测井的格局(&!!)"
图?!j?&井气层解释成果
>@!
石!油!物!探
第!"卷
&!油 水界面的确定
研究区属于构造 岩性油藏!含有多个油水系 统"由于存在高阻水层和低阻油层!油 水界面的 确定需通过综合分析重复式地层压力测试#253% 资料&试油资料和测井解释资料来完成"对于同一 油水 系 统 的 岩 性 油 藏!油 水 界 面 一 旦 确 定!则 油 水界面以上的储集层!即使电阻率比较低也应 该解释为油层'油 水界面以下的储集层!即使电阻 率比油层高!也应该解释为水层"为了提高 j!井 区油层连通性分析的可靠性!我们借助地震储层预 测剖面制作了油藏剖面(>>)!通过综合分析!将 j!
该地区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和岩心分析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该地区中孔&低渗油气层的*四性+关
系!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确定出油层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三孔隙度重叠法有效地判断出低
电阻气层'利用自然电位异常幅度有效地判断出高电阻水层和低电阻油气层"对该地区所有老井进行了复查!
将 j!井区 j! >#井+号层#原水层%解释为油层!使得+号层连成一片!扩大了含油面积"此外!j!井区有? 层!;"D 厚的致密层被解释为差油层!有>"层#&;%D 厚的差油层被解释为油层!增加了所发现的油层厚度" 关键词岩性油藏'低渗透储层'低电阻油层'孔隙度'油水界面
行测井资料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研究区腾格尔组油层有
>%测井资料标准化'
效厚度下限标准如表>所示"
表>!腾格尔组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
类别
孔隙度!A
渗透率,#>$a&)D#% 电阻率,#7/D% 电位异常
泥质含量!A 饱和度!A
油层 差油层 致密层
水层
&>& >$!>?
#>$ &>?
在建立测井解释模型时!需选择本地区参数进
指数分别为>;!%和>;>?" "#%!效果分析
测井解释有效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非常
接近!小层平均值绝对误差小于c#'测井解释渗透 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误差范围小于一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