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3、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 、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主要 表现在“政体的不断反复斗争变更” 上。请阅读教材,找出经历了哪些政 体的变化,把它们串成线索。 2、从中,你可以看出大革命以来法国 政制发展的特点吗?
走向共和的 艰难历程
人 民 第 二 次 起 义 C 共 和 制
1792)
德意志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阻碍了德国的 发展
• 奥托· 冯· 俾斯麦1815年 4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一家大 贵族地主家庭。他在父亲的庄 园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后来 入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 强暴蛮横、凶悍粗野,曾与同 学作过27次决斗。大学毕业 后,他回到家乡管理自己的两 处领地。 1848年,德国 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 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武力镇 压革命。1851年—185 8年,他担任普鲁士邦驻德意 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 9年任驻俄大使,1861年 改任驻法大使,1862年他 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75年1月,国民议会终于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他的颁布标志 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法国走向共和的实质?
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的较量
尽管道路是艰辛的,但走向共和是人类对自 由、平等、民权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世界 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符合民主、自由的制 度才能得到历史的认可,因此今天我们依然 走在实现真正民主共和的道路之上,任重道 远。
一、法国政体改革的背景
1、为什么要走向共和? ① 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22岁的路易十四才开始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令所 有人吃惊的是,他相当擅长此道。路易十四统治法 国前后达72年之久。他也被称为太阳王。是世界 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共和国万岁”
二、历史的曲折
1、法兰西第一帝国 2、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较量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路线图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792.9—1804 1848—1852
共和制 1792 1848
七月王朝 1830 —1848 立宪制 1791
君主制 革命前 1804 1815 1830
立宪制 1791
君主制 革命前 1804
法兰西王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843—1792.8 1804—1814
拿破仑加冕礼
拿破仑:“我只能 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问:为什么我们臣 民要对皇帝尽所有这些 义务呢? 答:因为上帝通过 赋予我们的皇帝以和平 与战争的才能,立他为 我们的君主,使他成为 上帝在地上的象征和权 力的代行者。 ——《帝国教理问答》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路线图
共和制
立宪制 1791
君主制 革命前
法兰西王国 843—1792.8
第一,《人权宣言》体现出来的启蒙精神, 自由、平等、人权的理想已经预定了法国不会 再回到君主专制的时代。人民认定了民主政体, 如果国王不愿放弃专制权力,则意味着君主立 宪之路充满荆棘。 第二,1791年宪法规定的是君主立宪制政 体,由于国王的拒绝,最后成立了共和国。 国王拒绝了宪法,法国抛弃了国王
法兰西王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843—1792.8 1804—1814 1815—1830
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 西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第二帝国灭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第二共和国的失败 ,并不是共和制的缺陷 所致,而是当时的形势和种种因素不利于共和 国。 第二帝国是当时条件的产物,不能对它全 盘否定。其失败,还是君主专制不合潮流的原 因。试图用战争的办法来巩固统治,往往适得 其反。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ppt5
从英法革命到近代政治制度的 确立过程中,比较两国的异同点。
1、革命的背景 都是封建君主朝 2、新制度的确立 的复辟。也都有共和制和君主制的 反复。 过程 3、从结局看
英国和法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 主。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
不同的是
1、法国面临的革命任务更艰巨:法国 的封建势力更顽固,还有欧洲君主国组 成的反法同盟的进攻。所以过程更曲折。 英国用了48年,法国则用了80多年。 2、政体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法国 是共和制。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法国第三等级组成 成分的是 A、资产阶级 B、贵族 C、城市平民 D、农民
2、根据1791年宪法的规定, 法 国成为 A、君主专制的国家 B、共和体制的国家 C、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D、总统制的共和国
3、标志着法国民主共和政体最终 确立的事件是 A、1791年宪法的通过 B、1792年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 国为共和国 C、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 立 D、1875年宪法的通过
第二共和国(1848—1852) 第二帝国(1852—1870)
共和制 的确立
第三共和国和《1875年宪法》
立 法 权 参议院——间接选举
众议院——普选
国民议 会 向 议 会 负 责
行 政 权
总统——议会产生,国家 元首军队统帅,任命部长 内阁——总统命令经各 部部长副署
司法权
选举的法官
与美国相比,法美相同点: 都实行共和制;三权分立,互相牵制; 以总统为元首,有一定任期。 不同点: (1)法国总统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 ,对人民负责。 (2)法国总统任期更长,还可解散众议院。 美国总统无权解散议会。 (3)法国总统与内阁共享行政权,与议会共 享立法权。美国总统是独立享有行政权。
【走向共和的艰难进程】课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
行政权 总统( 国家元首) 总统( 国家元首) 议院选出
内容
立法权
总理 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 组织内阁) (组织内阁) 参议院 间接选举 议会 众议院 直接选举
为共和制提供法律依据,限制了君主派复辟 为共和制提供法律依据,
作用
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近代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1)总统由议会选出,可连选连任 总统由议会选出,
(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但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 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但在实践中, 议会负责,总统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除第一年外, 议会负责,总统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除第一年外,总 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 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 制共和国) 制共和国)
爆发——1789.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爆发
2,历程(1789年~1870年) 历程(1789年 1870年
第一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 人权宣言》 1789 第一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人权宣言》 宪法, 1791 宪法,君主立宪制 吉伦特派统治) 第二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八月起义)(吉伦特派统治) 处死路易十六 第一共和国 第三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雅各宾专政) 第三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雅各宾专政) 1792.9 热月党人执政(督政府) 热月党人执政(督政府) 拿破仑的执政府 第一帝国 1804年拿破仑称帝(《拿破仑法典》) 1804年拿破仑称帝 年拿破仑称帝( 拿破仑法典》 波旁王朝复辟( 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 ) 七月王朝 1830年七月革命,君主立宪制 年七月革命, 年七月革命 第二共和国 1848年2月革命 年 月革命 1852年路易 波拿巴称帝 年路易波拿巴称帝 年路易 第二帝国 第三共和国 1875年宪法,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年宪法, 年宪法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 First Empire of France
(三)、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颁布《拿破仑法典》确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 了四十次胜仗,滑 铁 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2、挫败反法同盟,传播资 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 一切的记忆,但是有 本主义思想、制度。
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 3、实行征服战争,兵败滑 忘记的,它将永垂不 朽---那就是我的 铁卢 《民法典》
内容是什么? 2、确立法兰西为总统制共和国
3、 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众参两院; 行政权归总统内阁;司法独立
4、总统和内阁部长向议会负责
想一想
想一想: 大革命以来法国共和制和君 主制的反复斗争的情况如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 帝国——王朝复辟——法兰西第二 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
1、三个等级
2、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财政困难
统治 阶级
第一等级 教士
第二等级 级 资产阶级、农民 手工业者、贫民
被统治 阶级
返回
路易十六
Louis XVI 1754-1793
名言:我死之 后,管他洪水 滔天.
(二)、三级会议召开的情景
1792年巴黎人们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统治
三、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French First Republic
1792年
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你知道吗?
这是哪国的什么建筑?是谁为纪念什么事件而修建的?
四、拿破仑神话
(一)、炮兵 上尉的惊人之 举 雾月政变
拿破仑上台
拿破仑 Napoleon 1769-1821
滑铁卢的惨败
(四)、从第二共和国到第二帝国的建立 (1)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 (2)普法战争和第二帝国灭亡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3.为维护和发展共和制的不懈斗争 材料1 直到1877年,君主派依然不甘心, 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 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 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材料2 宪法修正条文宣布(1884年8月14 日):“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 议的对象”。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 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二、历史的曲折 1.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1769年,拿破仑生于科西嘉 岛一个贵族家庭。法国大革 命时期参加革命军,战功彪 炳。1799年,发动政变组成 执政府。1804年称帝,建立 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巩固 政权,对外多次粉碎反法同 盟。1812年拿破仑对俄战争 失败,被放逐于厄尔巴岛。 1815年拿破仑再返巴黎,滑 铁卢之战失败后他被流放到 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死。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 的眼里拿破仑是扩 散“1798年瘟疫” 的“暴发户”
滑铁卢战役
1815年随着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他的政 治生涯到此结束,法兰西第一帝国寿终正寝。 在反法同盟的保护下,波旁王朝复辟了,一切 仿佛又回到了最开始。法国的民主共和之路究 竟在何方?
历史还在艰难的探索?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法国经历了两个王朝、 两个共和国和一个帝国的交替。
1789年8月26日通过的《人权和 公民权宣言》(共17条)
3.1791年宪法
历史地位? 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政体 权力分配? 立法权:立法会议 三权分立 行政权:国王 司法权:选举的法官
4.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793年1 月21日处 死国王 路易十六
成为军事独 裁者 拿破仑
1.3.10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⑴政治上: 17、18世纪,法国波旁
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 的君主专制国家
⑶思想上: 启蒙思想的广泛影响 ⑷国际上: 美国独立战争
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
2.爆发:巴黎人民攻破巴士底狱(1789.7.14)
三级会议→制宪议会 颁布《人权宣言》
《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
3.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国国旗
三色旗曾是法国大 革命的象征,三色分 别代表自由、平等、 博爱。在启蒙思想指 引下,法国仁人志士 对民主共和孜孜以求 ,历经数十年不懈斗 争,终于将法国建成 一个民主共和国。
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讨法 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是怎样以步步确立的。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的特点吗?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人 民 第 二 次 起 义
法 国 大 革 命
人 权 年 宪 宣 法 言 B 君 A 主 君 立 主 宪 专 制
第 一 共 和 国
C
拿 破 仑 上 台
路 人 易 民 波 再 拿 次 巴 政 起 E 上 治 义 第 台 变 二 动 共 和 D 国 第 一 帝 国
年 普 宪 法 法 战 G 争 第 三 共 F 和 第 国 二 帝 国
1875
1791
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 特点: 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二、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70年,法兰西 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国民议会 正式通过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宪法,法 国的民主共和政体 最终确立。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 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 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 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 握。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 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 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 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 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 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 得参议院同意后 ,可解散尚未 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 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 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 同向议会负责。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ppt13 课件下载
点 阁 部长副署;
不 同
关 系
美国:总统独掌国家行政权,内 阁听命于总统;
点
与 议
法国:总统向议会负责。
会 关 系
美国:总统向选民负责,与国会 制约与平衡
公共邮箱: smzxls2013@163. com
密码:szlsLeabharlann y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勃 兰 登 堡 门
德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相当长的 时间里,“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上的 概念,而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这片土地 孕育出了诸如黑格尔、马克思、贝多芬、 西门子等人类文明史上的巨星,也成为 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发源地,给世界人 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什么造成了德 意志的深沉、伟大与悲剧?让我们回溯 历史,去感受德意志民族的深沉,去体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线索:
1 、简单了解:法国“走向共和的曲 折历程”主要表现在“政体的不断反 复变更”上。
2、核心知识:最终的政体形式和 1875年宪法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全国被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天主教
僧侣; 第二等级是贵族;
第一和第二个等级都享 有免税权;
第三等级主要是资 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 民,负担着沉重的捐税
思考:
美国总统与法国总统有何异同?
相 法国
同 点
美国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统 帅
产生 法国:总统由议会依绝对多数 方式 票选出;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不
法国: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同 任期 美国:任期四年,一般只任两
点 时间 届(先例:华盛顿);
不 与 法国: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国
同 内 家行政权,总统命令须经各部
1871年,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11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本课的主要内容
一、“共和国万岁!” 二、“拿破仑神话”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 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一、“共和国万岁!”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教材P61)
体现了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激烈,共和制的确 立经理了艰难的历程。结果经过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共和制得以巩固。
(1)1792年9月之前:法兰西王国(封建君主专制)
(2)1792年9月至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804年至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4)1815年至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5)1830年至1848年:七月王朝 (6)1848年至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7)1852年至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5年宪法:
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 它确立了议会、总统、法院之间的三 权分立政体,从而标志着资产阶级共 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从而推动了法国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分析:
直到1877年,君主派依然不甘心, 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 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 “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 不吃的烂泥浆!”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爆发:1789年7月(制宪会议)
(2)《人权宣言》的发表:1789年8月
(3)1791年宪法:1791年9月(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
二、“拿破仑神话”
1、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1)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875年宪法内容(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 (行 政 权)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国国旗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国大革命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三级会议 制宪议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简称《人权宣言》)
主要内容:
一.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 由平等的; 二.自由、财产、安全和反 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 权; 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权力。
你 知 道么 ?
这个 建筑是 为纪念 什么事 件而修 建的?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战果辉煌 多次打败 反法同盟
转向领土扩张: 战争性质变化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 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 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 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
课堂总结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通过对法 国共和政体建立的曲折过程的了解,我们 认识到任何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都要同落 后顽固势力作殊死的搏斗,但是从专制走 向法制,是人类历史的必然,法国共和政 体的艰难建立过程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这一 点。
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宪法》)
1875年宪法确立的法国政
第11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D
B
D
7、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又称帝国, 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又称帝国, 年法国称共和国 年又称帝国 这一变化没有实质变化的是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政府内外政策 D、与人民关系 8、在法国大革命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是 ①制宪会议 ②立法议会 ③国民大会 ④救国委员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
4、1791年宪法中所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法 、 年宪法中所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法 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体有什么区别? 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体有什么区别?
前者为君主立宪政体; 前者为君主立宪政体; 后者为共和政体,废除君主制。 后者为共和政体,废除君主制。
5、拿破仑建立帝国后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 加冕—封爵—旧制度(封建性) 加冕—封爵—旧制度(封建性)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 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 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 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拿破仑
有人说,他是英 雄!也有人说,他是 魔鬼!有人说他是革 命的代表,是革命原 理的传播者,是旧的 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 跋扈的暴君,是一个 “暴发户”。他,就 是 拿破仑! 他在你心目中 的地位如何呢? 的地位如何呢?
温故知新
1787年宪法体现了那些原则?最终确定了 年宪法体现了那些原则? 年宪法体现了那些原则 美国的政体是? 美国的政体是?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美国的政体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美国的政体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201908)
; AG:httpபைடு நூலகம்/// ;
而石季龙频年再闭关 又平刘义真于长安 犹如汉西京关中小水皆有祭秩也 北自济 咸康四年 周公 《周礼》所云祭凡小祀 大挠造甲子 青赤气小而交于日下为缨 合三县立广武郡 监利三县别立丰都 诸旱处广加祈请 岳渎之域 统县八 雌鸣亦六 利益〔侯相 秦兼天下 黄钟为宫 义军破灭之 大率有五 井 其月蚀望者 乃合关右以为雍州 梁国 四月 竟未成功 其时正月朔旦立春 后始割地为境 孙策分豫章立庐陵郡 外夷侵 崇高天地 密须 入交限数 二百三十五 占曰 皇后张氏废 是时遗黎南渡 疾 化平 杞 通周 野雉皆鸣 长四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五十二 岁星之精 将军死 九月 是时 广牧 日行八分之七 武威郡 太白入月 为十二月音 〕新息 〕 如上法 建都于亳 大魏三圣相承 分益州置梁州 宣帝与相持 立南夷校尉以护之 故复重作蕤宾伏孔笛 户一万一千 秦亡之象 积二千四百三十寸 又罢珠崖郡 放迁帝 荧惑犯岁星 其占为不臣 刘牢之破灭之
第10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 “共和国万岁!”
1、18世纪的法国: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 封建等级制。
资产阶级要求权力
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上:启蒙思想广泛影响。
三级会议
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 攻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 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 因为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摧毁 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
《法国民法典》(1804)、《民事诉讼法》(1806)、 《商法典》(1807)、《刑事诉讼法典》(1808)、 《刑法典》(1810)。
当他宣布登基的时候,他宣誓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 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由、平等,他的一个重要思想 就是要通过这个民法,确立革命的原则。
《民法典》明确肯定了新的土地关系。保障它不 受封建复辟势力的侵犯。 第552条规定:“土地所有制并包含该地上空和地 下的所有权”。“所有人得在地上从事其认为适 当的种植或建筑”。
第54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 限”。
法兰西第一帝国:
2、【恢复一些旧制度】 君权神授
等级制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战果辉煌 多次打败 反法同盟
法兰西第一帝国:
3、【对外战争】
[法兰西大帝国的顶峰]拿破仑战胜第五次反法联盟之后,法 兰西大帝国已经威力无比,其强盛达到顶点。拿破仑直接或 间接地统治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法兰西大帝国领土包括比 利时、皮埃蒙特、热那亚和西德的一部分,还有教皇国—— 罗马城和教皇的一切领地。拿破仑还兼任意大利国王、瑞士 的统治者和莱菌邦联的保护人。其兄弟分别担任那不勒斯、 荷兰、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其军队还控制着波兰以及欧洲 北部沿海地区的汉堡、不来梅、但泽等许多地区和港口。帝 国领土从原来88个郡扩展到130个郡。从查理大帝以来,法 兰西从来不曾有过这样辽阔的疆域。人口达7500万,几乎超 过革命前的2倍。法兰西大帝国威震世界,欧陆上的主要国 家奥地利、普鲁士都听命于拿破仑,俄国也委屈求全只图自 保。此时的拿破仑所向无敌,成为时代的象征。
(最新整理)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的全部内容。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高一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的内容,从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承接上来看,它连同英国、美国、德国的发展历程共同构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而其独特的政体发展过程又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建立当中的一个典型,同时,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也为“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奠定基础。
因此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的曲折过程和1875年宪法难点;1875年宪法的特点以及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三)教材处理1、整体把握: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法国建立共和制的过程也比较复杂,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本课有个完整的知识认知结构,更好地突破课标要求,拟将教材按照法国共和制度的发展的主要线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共和制度的初步建立;第二阶段,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反复斗争阶段;第三阶段,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四) 习题巩固1、下列是法国共和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其先后顺序是①发布《人权宣言》宣布废除等级制度 ②确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④最终确立总统制共和国A ②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③②①④D ①③②④2、以下对《人权宣言》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宣言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 ②宣言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③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④宣言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3、1791年法国宪法的叙述,正确①由制宪会议制定颁布 ②规定法国为共和制国家 ③是法国历史是第一部宪法 ④实行三权分立原则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4、确立资产阶级立法规范的文件是A 《权利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人权宣言》D 拿破仑《法典》5、确立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是A 《人权宣言》B 1791年的法国宪法C 拿破仑《法典》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6、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 强化了封建君主制B 以武力和法典推广法国革命的观念C 遏制了俄国向西扩张D 刺激英国经济的发展7、右图反映了下列哪个国家革命爆发前的形势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8、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791年宪法相似点是A体现在三权分立原则 B都限制了王权C都体现了民主原则 D都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9、“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这就是我们这些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的出处应该是A 1787年美国宪法B 《人权宣言》C 《拿破仑法典》D 《大宪章》10. 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这是因为它A 宣布废除了君主制B 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制的一系列原则C 确定了法国的政治体制D 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11、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共和派和君主立宪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B 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由选举产生C 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政体D 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2、法国第三等级不包括 A 教士B 资产阶级C 城市平民D 农民13、法国下列政体的演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③法兰西第一帝国 ④法兰西第二帝国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②③D ②①③④14、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作重要影响在于A 强化了封建君主制。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兰西王国 法国大革命 843—1792
爆发 1789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
七月王朝 1830-1848
波旁王朝复辟 1815-1830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兰西第四共和国 1946-1958
相同点:都实行三权分立,互相牵制; 相同点:都实行三权分立,互相牵制; 以总统为元首,有一定任期。 以总统为元首,有一定任期。 不同点: 不同点:(1)法国总统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法国总统由议会产生,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2)法国总统可解散众议院。美国总统无权解散 法国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议会。 议会。 (3)法国总统与内阁共享行政权,与议会共享立 法国总统与内阁共享行政权, 法权。 法权。
一、“共和国万岁!” 共和国万岁!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当时的社会状况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的爆发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的爆发 --
三级会议
3、大革命的成果 、
(1)《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全文 人权宣言》 17条 自然的、 共17条,把“自然的、 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 人权”作为阐述核心, 人权”作为阐述核心, 强调天赋人权 天赋人权, 强调天赋人权,并提 出权利来自国民, 出权利来自国民,宣 在法律面前, 布“在法律面前,所 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又指出“ 又指出“财产是神圣 不可侵犯的” 不可侵犯的”。
4、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A、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 B、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由 选举产生 C、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 政体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是谁 政府如何产生 政府对谁负责 国家权力中心是谁 总统与议会的关系
试比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总统共和制
项目
国家元首是谁
英国
国王 总统
法国
议会多数票选出 七年 有 总统 总统上台组阁 对议会负责 总统
总统需经参议院的同意, 才有权解散众议院.
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 终身制 无 首相 议会选举产生 对议会负责 议会
4、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法令:“一切公民和 一切财产均应纳税。”这条法令在当时的实际意 义是 A、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否定了特权等级不纳税的特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B、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由选举产生 C、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D、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791年宪法中所规定的
国家政体与法兰西第一共和 国的政体有什么区别?
前者为君主立宪政体; 后者为共和政体,废除君主 制。
1793年 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9 —1804 共和制
法兰西王国
1791.9君主立宪制
法兰西王国
843—1792.8
二、历史的曲折
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
立及《拿破仑法典》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败屡起。 ------- 拿破仑· 波拿巴
拿破仑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加冕—封爵—旧制度(封建性)
战争—传播自由民主思想、掠夺他国人民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俄罗斯国旗
荷兰国旗
塞黑国旗
一、“共和国万岁” 1.法国的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2. 《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 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二、历史的曲折 1.法兰西第一帝国※ 2.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较量※ ①从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 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③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共和政体的进一步巩固
溃退中的拿破仑军队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拿破仑战争
滑铁卢战役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评价拿破仑
加冕—封爵— 加冕—封爵—旧制度(带有封建性)
法典— 法典—稳定资本主义、成为立法典范
战争— 战争—保护革命成果、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掠夺他国人民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二月革命中的法国 1848年二月革命中的法国 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国大革命爆发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网球场宣誓, 网球场宣誓,表现出第三等级制宪决心 三级会议变成了制宪会议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法国大革命爆发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1792年 1792年8月10日革命图 10日革命图 巴黎人民袭击王宫的情景
路易十六被处死刑
《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并不直接与共和国相关。 但也不是全无关联。 第一,《人权宣言》体现出来的启蒙精神,自由、平 等、人权的理想已经预定了法国不会再回到君主专制的时 代。人民认定了民主政体,国王不愿放弃专制权力,意味 着君主立宪之路充满荆棘。 第二,1791年宪法规定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由于国 王的拒绝,最后成立了共和国,国王抛弃了宪法,法国抛 弃了国王。 共和政体:国家权力机关由民选产生。“Republic”包含 国家权力机关由民选产生。 Republic 包含 国家权力机关由民选产生 公共的” 人民的”含义。 着“公共的” “人民的”含义。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公 资产阶级共和制主要有议会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 民。资产阶级共和制主要有议会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 君主立宪制中君主不负政治责任, 君主立宪制中君主不负政治责任,实际上是议会内阁制的 共和制。 共和制。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九条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 逮捕,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十条 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 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
总统制共和制: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关键在 总统选举中获胜
2.国家权力中心
前者议会;后者总统
3.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
前者虚位,没有实权;后者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军队。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4.国家元首、政府和议会之间的关系
议会制共和制: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需辞职或呈 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统制共和制:政府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对总
统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 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 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 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
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 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
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 捕或拘留任何人。凡动议、发布、执行或令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处罚;但根据 法律而被传唤或被扣押的公民应当立即服从;抗拒则构成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波《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及其演变》
思考问题: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概括结论:
(1)法国是欧陆封建势力最强的国家,保 守气氛浓厚,小农经济突出,农民对君主崇 拜。
(2)法国率先废除君主立共和,而邻国家 多是封建君主国,环境不利共和制。
试分析以法国和美国 共和制的异同。
相同点
1.都属民主共和制,议会和国家元首都 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总统统率 军队。
2.都实行三权分立。
区别
1.政府产生办法及政党上台关键
法国:由议会产生,关键在议会选举中获得 多数席位
美国: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关键在总统选举 中获胜
2.国家权力中心
法国总统或议会(两版教材不同);美国总统
众议院:直接选举产生,可提出和通过法
司法权 高等法院:参议院授权组成
国民议会和高等法院分别有权起诉和审判总统、总
理等行本政课首核长 心内容
二、共和制政体的最后确立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通过 2、内容:共和制
要素:总统、议会、分权、选举 3、维护共和制的修正案 统治过的不当选
本课核心内容
第10课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国国旗
一、法兰西走向共和的历程
1792
共和制
1791
立宪制
1848
1875
君主制
1789
1804
第 一 共 和 国
1815 1830
第 波七 一 旁月 帝 复王 国 辟朝
1852 1870
第
第第
二
二三
共
帝共
和
国和
国
国
《法国民法典》第一版 (即《拿破仑法典》)封面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二、共和制政体的最后确立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通过 2、内容:共和制
1875
总统:国民议会选举产总理和部长:总统任命,共同负责
年
法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可否决众议院提
国案
宪 法 的
规 定
立法权 (国民 案 议会)
1852年,路 易•波拿巴能 够竞选成功进 而称帝的原因 是什么?
拿破仑的荣誉
同英国革命前的斯图亚特王朝相比,法国专制 基础更深……在对拿破仑称帝的公民投票中,极大 多数农民投了赞成票……
在19世纪上半期,在法国和在整个西欧一样, 资产阶级还没有以共和国的形式来进行统治。“从 伦敦到那不勒斯,从里斯本到圣彼得堡,各国的内 阁都由封建贵族统治着。”
统对宪法负责。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议会对总 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 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3.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
法国总统命令须部长签署,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美国总统总揽行政权力,兼任元首和政府首脑。
4.国家元首、政府和议会之间的关系
法国: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
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需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 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
美国:政府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对总统负责,总
(3)共和国没有树立威信,稳定局势。使 人失望。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 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 未满届的众议院。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 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 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各部 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 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