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是组织机构为了应对风险而建立的一套管理程序和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以减轻风险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以下是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风险辨识: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以及对组织活动的细节进行审查,辨识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对组织内部的人员、制度、设备等进行风险识别。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使用风险矩阵或概率统计分析。
3. 风险控制: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减轻和控制风险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这包括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以及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4. 监测和审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进行监测和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等方式来实现。
5. 持续改进:根据监测和审查的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制度,以适应组织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这包括修订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以及加强相关的培训和沟通。
通过建立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组织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识别和管理风险,避免或减轻由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制度是一个用来评估不同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的体系,以便确定适当的安全对策和资源分配。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例如物理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等。
2. 风险分析:对每个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潜在影响。
3. 风险评估: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
其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4. 风险分级:将安全风险根据其评估结果进行分级,通常采用三级或五级分级制度,例如高、中、低,或是非常高、高、中、低、可接受等。
5.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的分级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
6. 风险监控和评估:定期监控每个风险的实施效果和变化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制度,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版一、制度目的为了全面控制和管理企业的安全风险,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的业务单位、所有员工及其他相关方。
三、定义和缩略语1. 安全风险:指可能对员工的人身安全或者企业财产造成损害的各种风险。
2. 辨识:指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3. 评估:指对已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级评价、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过程。
4. 分级管控:指根据风险等级和风险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管控管理。
四、辨识与评估的方法和程序1. 辨识方法(1) 建立风险信息收集和汇报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内外部的风险信息;(2) 对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经营活动、设备维护、人员管理等;(3) 对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化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法规、市场竞争、自然灾害等;(4) 进行风险评估工作的定期复查和更新。
2. 评估方法(1) 根据辨识出的风险,对其可能引发的损失后果和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2) 评估结果按照风险等级和风险影响程度进行分类;(3) 对高风险等级和重要风险影响程度的风险,给予重点关注和管控。
五、辨识与评估的责任与义务1. 各业务单位负责风险的辨识工作,包括收集和报告相关的风险信息。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风险的评估工作,制定评估标准和模型。
3.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配合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六、风险分级管控的措施与方法1. 风险分级(1) 将风险按照其可能引发的损失后果和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并划定风险等级;(2) 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
2. 风险管控措施(1) 高风险的风险管控:对高风险的风险,应采取重点关注和重点管控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管理、控制风险源、制定相应的新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培训和教育等;(2) 中风险的风险管控:对中风险的风险,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3) 低风险的风险管控:对低风险的风险,可以采取一些基本的风险管控措施。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四篇)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危险和风险无处不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能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因此,对于危险的准确辨识和风险的评价成为了组织管理和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组织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一)目的:1. 确定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2. 辅助组织管理层和员工认识危险和风险的概念,提高危险和风险意识;3.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事故损失和财产损失,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并将在组织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三、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2. 科学、准确、系统,尽量量化和可视化;3. 全员参与,责任明确;4. 持续改进,适应变化。
(二)方法:1. 辨识危险:通过危险源的识别和特性分析,明确危险源的种类和影响;2. 评价风险:通过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的量化,确定风险的等级;3.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危险管控措施;4. 监控和评估: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定期评估危险和风险。
四、工作流程(一)危险辨识流程:1. 收集信息:收集组织内外的各类信息,包括设施、设备、人员、技术、环境等;2. 识别危险源: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识别,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3. 分析特性:对每个危险源进行特性分析,包括危险源的种类、危险程度、暴露时间和频率等;4. 辨识危险:根据特性分析结果,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其对组织的危害程度。
(二)风险评价流程:1. 评估概率:根据辨识结果,对每个危险源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2. 评估影响:根据危险源的特性和辨识结果,对每个危险源对组织的影响进行评估,可以分为重大、严重、一般三个等级;3. 评估风险:根据概率和影响的评估结果,确定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2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辨识、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标段、各道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公司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____安委会办公室____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____》、《____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____》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上级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级管控”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唐山丰南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及所属单位。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六条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依法开展管控。
第七条项目部各部室、所属施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第八条所属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应依法进行报告、建档、检查、监控。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九条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 副组长:成员:第十条岗位职责: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分管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4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一、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识别和确定可能给组织的资产、业务活动、员工和社会造成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各种威胁和风险。
辨识安全风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事件,以减小或避免其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时,应采用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与资产、业务活动相关的信息:收集资产、业务活动的相关信息是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
主要包括组织的定位、组织的目标与策略、组织的结构与职责、组织的技术与设备、组织的人员与组织的安全风险。
2. 辨识与资产、业务活动相关的威胁:根据资产、业务活动的相关信息,辨识与之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威胁。
内部威胁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如员工的疏忽、故意破坏等;外部威胁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
3. 辨识与威胁相关的风险:根据辨识到的威胁,进一步辨识与之相关的风险。
风险是指有可能造成损害或不利影响的未来事件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辨识与威胁相关的风险,可以为组织确定优先级和重点防范的方向。
4.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辨识到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可能性是指某一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是指某一风险事件发生时,对组织造成的损害或不利影响的程度。
5. 优先级和重点风险的确定: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优先级和重点风险。
优先级高的风险是指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对组织的影响较为重要,需要优先考虑和处理的风险。
二、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组织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了解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应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1. 风险评估方法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法、定量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法。
(1)定性评估法:采用主观判断和专家经验的方法,将风险按照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和描述,如高、中、低等。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掌控度一、引言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防范和应对安全风险,确保员工和资产的安全,订立本《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掌控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部门、员工,以及与我公司有业务合作的外部单位。
三、术语定义1.安全风险:指可能导致人身损害、资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威逼或事件。
2.辨识: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3.评估:指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推断。
4.分级管控:指依据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进行管控。
四、安全风险辨识1.部门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在组织内部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活动。
2.安全风险辨识应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历史安全事件和行业标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召开安全会议,听取员工的安全风险看法和建议;–订立安全巡检计划,定期对生产设施、办公场合、信息系统等进行检查;–收集和分析事故、故障、事故隐患的报告和分析结果;–邀请外部专家参加安全风险辨识工作。
五、安全风险评估1.安全风险评估应依照公司订立的评估方法进行,包含但不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
2.安全风险评估重要考虑以下因素:–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对人身、资产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安全掌控措施的有效性。
3.安全风险评估应由经过相关培训的人员进行,并记录评估结果。
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安全风险应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并分类别订立管理措施。
2.高风险:可能导致重点伤亡或重点资产损失的安全风险,应立刻采取紧急措施,并由专人负责,报告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
3.中风险:可能导致一般伤亡或资产损失的安全风险,应订立认真的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责任人和监督机制。
4.低风险:可能导致细小伤亡或资产损失的安全风险,应订立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核。
七、安全风险管控考核1.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工作进行考核,并记录考核结果。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本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本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时,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引言为了确保组织的稳定运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辨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的程序和职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涉及安全风险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
三、定义安全风险:指在组织运营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或条件。
辨识:指确定和识别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的过程。
评估:指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管控: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以最小化或消除安全风险的过程。
分级: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以便优先处理。
四、安全风险辨识1. 建立辨识安全风险的机制,包括内部员工反馈、内外部安全监测报告等渠道。
2. 针对组织内各个部门和活动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辨识,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风险。
3. 制定辨识风险的流程和方法,明确职责和权限。
五、安全风险评估1. 定义安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包括风险值计算模型、评估指标等。
2. 根据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3. 制定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要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如高、中、低级别。
2. 高级别安全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中级别安全风险:建立控制措施和预警机制,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低级别安全风险:建立预防和日常管理机制,持续监测和改进。
七、责任和义务1. 组织领导:负责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风险分析、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度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可能影响业务和利益的风险。
以下是对该制度的详细阐述。
一、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深度分析和探测,以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决定如何采取措施或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避免或减轻它们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风险分析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包括:1. 识别风险:首先要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这需要从企业内外部环境中去挖掘,包括现有的管理制度、工艺流程、竞争市场、员工等。
企业可以通过抽样、调研、专家评估等多种方法识别风险。
2. 评估风险:评估风险需要对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或定量分析,同时也要考虑风险的后果和伴随的影响因素,比如影响区域、影响人员、影响资产等等。
3. 分析风险:对于每一个识别出来的风险,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准确的理解其发展轨迹和潜在威胁。
分析通常包括分析风险的原因、影响因素、措施等等。
4.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在分析完风险后,需要根据风险的特点和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既包括预防措施,也包括对风险进行管理和监测。
二、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辨识和分析,确定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在实施风险辨识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关键技能:1. 充分理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和竞争环境。
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2. 分析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以及企业中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
这些因素可以为风险辨识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3. 了解企业的内部运营情况和管理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因素会对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
4. 与企业的工作人员、管理层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的看法和反馈,对制定应对策略有重要启示。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等环节。
三、风险评估原则1. 预防为主:以预防事故为根本目的,通过风险评估,提前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2. 科学合理:运用科学方法,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3. 动态管理: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变化,及时调整风险评估内容,确保风险评估的时效性。
4. 责任明确: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确保风险评估工作的落实。
四、风险评估内容1. 生产经营活动:对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
2. 危险因素: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
3. 事故后果:分析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4. 风险等级: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可控性,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五、风险评估程序1. 风险识别:组织相关人员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现场勘查,识别潜在危险因素。
2.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可控性。
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4.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措施等。
5. 风险监控:定期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复核,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六、风险评估责任1.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负总责,确保风险评估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评估计划,组织风险评估活动。
3. 生产经营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5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____》____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
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____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____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支部书记、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工程、技术、船机、安全等部门管理人员和现场负责人为组员。
2024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一、概述安全风险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识别、评估和管控企业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并制定一套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企业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的建立和运营。
二、安全风险辨识1.概念安全风险辨识是指企业通过对各种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找出可能对企业造成威胁和风险的因素和源头,提前预警、预防或应对安全事件的措施和方法的过程。
2.流程(1)确定辨识对象:包括对企业的运营、业务、生产、财务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类,以明确需要辨识的关键问题及其影响范围。
(2)获取信息:通过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历史事件回顾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系统掌握与辨识对象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3)确定风险源:分析和定量评估风险,把能够成为风险源的各个因素进行排查和确认,识别出可能引发风险和威胁的要素和来源。
(4)评估风险:通过风险评估工具及标准对所筛选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以便对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5)分析风险:对评估后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根本原因和成因,同时预测风险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下一步的风险管控做好准备。
3.非常规风险在风险辨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非常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如网络攻击、媒体关注、政府审计、恶性竞争等,这些非常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和预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危机预案。
三、安全风险评估1.概念安全风险评估是在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准确、具体的评估。
2标准安全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如ISO/IEC31010、GB/T3274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3方法(1)风险优先顺序:优先处理影响最大、发生概率最高的重大风险。
(2)风险矩阵法: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评估,以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处理优先级。
(3)概率统计法: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估算,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
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企业风险隐患识别、评价、控制管理的制度范本,旨在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风险隐患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套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便企业能够主动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隐患,从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二、风险隐患识别1.目标风险隐患识别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为后续的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
2.识别方法(1)组织内部信息收集:通过与各部门、岗位的沟通和交流,收集企业内部风险隐患信息。
(2)整合外部信息:积极关注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资料等外部信息,了解行业风险特点。
(3)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历史事故、事故原因、风险事件等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和规模,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
3.识别内容(1)设备设施方面的风险:包括设备老化、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不及时等风险。
(2)作业环境方面的风险:包括作业场所的安全、卫生条件、作业操作规范等风险。
(3)人员行为方面的风险:包括人员操作不当、违章操作、酒后作业等风险。
(4)管理机制方面的风险: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责任不明确等风险。
4.识别工具(1)风险矩阵: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重点控制对象。
(2)风险辨识表:记录风险的基本信息,包括风险名称、风险来源、风险等级、可能的后果等。
三、风险隐患评价1.目标风险隐患评价的目标是通过对识别出的风险隐患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隐患进行描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定量评价:借助参数和模型,对风险隐患的概率、影响、后果等进行测算和分析。
3.评价内容(1)风险概率评估: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包括历史数据分析、专家判断等方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掌控度一、安全风险辨识在现代社会,安全风险无处不在,企业为了保障员工和财产安全,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工作。
安全风险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了解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原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其潜在影响。
安全风险辨识的关键是全面性。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生产环节、设备设施、人员素养、物料环节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判定存在何种安全风险。
此外,在考虑内部风险时,管理者还需要将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考虑,如政策法规、经济形势、天气、自然祸害等。
只有将内外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才能够做出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
二、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已发觉的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原因的评估,确定其诱发的风险大小,实行合适的措施掌控和防范。
评估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制度和管理。
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必要的管理工具,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判定,可以帮忙企业管理者精准识别风险,订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掌控和防备措施,直接削减或避开潜在的损失。
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要考虑到风险的严重性以及措施的成本和可行性。
对于严重性高的风险,应当实行更加强有力的掌控措施;而对于成本高、可行性小的措施,可以在安全风险掌控计划中短时间搁置,等到更好的方案显现时再考虑。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掌控度在风险管理中,将不同的风险进行分级是特别必要的。
通过分级,企业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评估风险,更科学地订立对应的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安全风险分级可以依照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来划分。
依据风险等级,订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控。
通常来说,安全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一级风险:即高风险。
高风险通常指的是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威逼的风险。
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大量人员、物资损失,甚至会影响企业的业务连续性。
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此类风险,订立精准明确且严格的应急预案,常常进行演练和提升,以保证安全管理的高效性。
2024年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2篇)
2024年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风险也与日俱增,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建立和完善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对于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____年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风险辨识1. 概述风险辨识是指通过全面了解和识别潜在风险源及其特点,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辨识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优化风险辨识工作,将有助于事先发现风险和问题,从而在其发展成为实际危机之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轻损失。
2. 主要内容(1)制定风险辨识指南:明确风险辨识的目标、方法、流程和程序,指导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风险辨识。
(2)梳理风险清单:收集、汇总和编制各类风险清单,明确涉及的风险类型、特征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3)开展风险调查研究: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各类潜在风险的具体情况、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4)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风险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发布,提高风险辨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风险评估1. 概述风险评估是对辨识出的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确定其可能产生损失的程度和可能性。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量化风险,为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主要内容(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和整理与风险相关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现场采集数据、统计数据等,进行预处理和适当加工。
(2)风险分析方法选择:根据风险特点和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分析方法,如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风险矩阵分析等。
(3)风险评估指标确定:确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风险程度、风险值、风险优先级等,以量化风险评估结果。
(4)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基于所选风险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数据输入和计算分析。
(5)评估结果解释与应用:对评估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确定各类风险的优先级和风险控制措施,为下一步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它们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险管理制度是为了降低与不确定性因素相关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绩效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
风险辨识的目标是明确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潜在来源,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基础。
风险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信息:收集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技术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等,以便全面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行业特点。
2. 识别风险因素: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可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
3. 制定辨识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辨识方法,如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用以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4. 进行风险辨识:按照制定的方法进行风险辨识工作,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识别到的风险因素,确定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风险辨识的目的是提前发现可能的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基础。
在风险辨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以实现风险的有效管控。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经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对各种风险进行排序和评估,以便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评估指标: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确定适合的评估指标,如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影响程度、风险容忍度等。
2. 收集数据:根据辨识到的风险因素和评估指标,收集与其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风险发生概率的历史数据、风险影响程度的评估数据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项目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全面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六条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技术条件及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二)工艺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原材料和半成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四)职工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五)周边环境是否对安全产生影响;(六)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有针对性、全面覆盖,记录辨识结果并及时整理。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频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工作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当根据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二)对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三)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进行防控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七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复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九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各部门、项目、岗位进行指导,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
评估制度
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体系,全面分析掌握公司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隐患,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明确风险分析、风险辨识、评估制度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风险信息更新、持续改进等,逐步建立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合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分析、辨识、评估,以及对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分析、辨识、安全评估)。
三、职责
1.总经理负责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和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危险源清单》。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估,组织制定、审核《危险源清单》,
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
3.生产技术部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危害和风险并编制《危险源清单》和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估。
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分析、辨识、风险评估工作。
四、内容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内容
1、1分析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决策失误、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工作中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等。
1.2分析机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保护不齐全、有效、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等。
1.3分析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作业场所不良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作业场所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自然地质威胁、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1.4分析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文件、记录管理不符合要求,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管理不符合规定,贯彻学习不到位,岗位职责不明,设置
不合理,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等。
1.5分析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
2、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办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实行定性分析分为二级分析,车间/部室级、公司级。
2.1车间/部室级
(1)车间/部室级由管理人员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小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记录,整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结果,写出风险分析评价报告。
(2)分析内容来源,班组排查上报的隐患、管理人员排查出的隐患、上级领导查出的隐患、每日碰头会、发生的工伤和事故及下月工作计划安排。
3.公司级
(1)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小组,生产副总蒋勤亮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生产技术部安全部长王金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记录,整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结果,写出风险分析评价报告。
(2)分析内容来源基层单位上报的隐患,管理人员日常检查排查出隐患,上级领导排查出的隐患、发生的工伤和事故。
4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结果分四个等级,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
高风险需公司上级部门关注,中风险需车间和基层单位关注、低风险需班组关注,无风险可以正常生产运行。
(二)风险识别的范围
1.1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
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
1.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设备。
1.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1.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1.6危险因素的种类
a)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b)可参考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4种类型分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可参照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1.7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
(三)风险识别的方法
1、风险识别以事先分析为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
a.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b.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和操作有
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c.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实地观察、询问、交谈,从而快速识别出部门的环境因素;
2、风险识别的步骤
2.1生产技术部负责设计风险识别所用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表格,发至各部门;
2.2各部门负责组织人员,按“1、风险识别的范围”从本部门班组的工序与工序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识别出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危害,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报送生产技术部;
2.3生产技术部对各部门识别出来的危害进行整理、汇总、分类,分类形式可按不同的危害分类;
2.4生产技术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经风险评价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风险评估
3.1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估。
,R=L×S: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参照表1来制定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2)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参照表2来制定
表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3.2风险等级的确定
,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①火灾和爆炸;
②冲击和撞击;
③中毒、窒息和触电;
④有毒有害物质、气体的泄漏;
⑤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⑥人机工程因素;
⑦设备的腐蚀、缺陷
⑧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应考虑:
①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③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程度等。
,计算出风险值。
风险值R≤8的确定为一级风险;
风险值R在9~12的确定为二级风险;风险值R在15~16的确定为三级风险;风险值R在20~25的确定为重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