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合集下载

思修题库第二章

思修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A.理想B.信念C.人生观 D.价值观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

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A.片面性 B.政治性C.共同性 D.多样性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

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

这就是理想在人生中的 ( A )A.精神向导的指路明灯作用 B.精神支柱作用C.精神动力作用 D.思想武器作用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 ( D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B.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

这是因为 ( C )A.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B.社会实践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达到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6.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 B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7.现阶段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 B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8.在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指的是 ( B )A.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有纪律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C.有素质、有本领、有道德、有理想 D.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华、有纪律9.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 ( A )A.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B.人们头脑中构造出来的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构想D.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10.面对一系列人生重大课题的解决,如人生观的确立,价值观的选择等,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而导引这一切的明亮灯塔正是人生的( A )A.理想与信念 B.修养与境界C.友谊与爱情 D.基本行为准则11.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二章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教学重点]:1.认识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明确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难点]:大学生如何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课堂讲授,穿插学生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自学阅读等多种方法。

[教学手段]:运用手机学习通APP、多媒体PPT等教学手段。

[教学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复习提问:1.大学生应当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2.简述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3.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导入新课: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的彼岸。

科学的理想信念,既是指引人们穿越迷雾、辨识航向的灯塔,也是激励人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风帆。

大学生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中国时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讲述新课: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一个人精神上“缺钙”,就容易精神空虚甚至陷人精神荒漠,既不可能感受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更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设计
实践教案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约5分钟)
著名诗人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漫漫人生,惟有不断求索,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

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

同学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为了大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我们今天举行一次以“我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演讲比赛。

通过演讲比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倡导大学生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展示大学生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演讲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以“我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演讲比赛(约100分钟)
第三部分:实践小结(约5分钟)
今天的演讲比赛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也进一步培养了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了大家的演讲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今天的演讲比赛,同学们一定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坚定了崇高信念!希望大家能及时地扬帆起航!朝着自己的理想彼岸奋勇前进!
第四部分:思考题(约5分钟)
“我”的阶段性目标与远大理想及其关系。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2章 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2章 坚定理想信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集中了我国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 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二、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人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个人本身的需要。 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个人有了目标就是有了一个牢固的根据和基础,最大的不幸就 是漫无目的。而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
本的区别。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 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观念,人们就没有所相信的对象,从而也就不 会有信念。但信念不是冷冰冰的认识现象,它作为人们所强烈认同的认识,是与人的感情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信念也总是在感情的驱使 下导致相应的行动。信念不是仅仅深藏于人的内心的东西,它总要向外表现出来,表现为行为 和实践意志。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不同时 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对未来的设想和想象,都受着时 代条件的限制。
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面对理想信念的多样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第1-5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第1-5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1-5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1-5节)学习时间: 2015年10月5日-10月11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二章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理想信念与人生;2.掌握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主要内容(一)理想信念与人生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人心灵世界的核心,它为人生提供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奋斗目标,是个人对自己人生道路和目标的设计与规划。

理想是人生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的内容必然受到当时的时代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理想与空想有本质的不同。

案例1:永存的事业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信念形成后,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案例2:唱响完美青春施永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8年开始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为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主力、项目负责人,在学期间,刻苦钻研,勇于挑战,在植物学界中第一个用大规模方法鉴定了棉花纤维发育中重要的生物因子,论文一发表便吸引了世界目光……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托尔斯泰
3.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 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 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 理想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 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在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2)时代性和阶级性
柏拉图
•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马克思
(3)多样性共同性
• 同一个人,不同理想信念 • 共同的理想信念
台湾大学 教授颜元 叔《海峡 评论》
“新中国至少做到了 两点:把帝国主义赶出去 了;把中国真正统一了。 我想这该是最低的评分了 吧?其实还应再加两项:把 中国的国力提升到国际水 平;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
(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理想实现 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 艰巨性
中国梦包括强国梦、志愿梦、健康梦、环保梦、文化梦、科技 梦、幸福梦等等。
1 伟大事业
伟大工程 3
“四个伟大”
2 伟大斗争
伟大梦想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伟大梦 想”,是“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 大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内容
1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2
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讲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1]

第二讲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1]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为什么?
为什么不提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实现吗? 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新情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1、、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 2、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实现理想的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实现理想的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现实“丑恶”论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追求“实惠”论 2、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1)坚定的信念 (2)社会历史客观条件 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对个人、民族、国家、政党 (2)艰苦奋斗要求——精神实质 (3)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落实
今天的一代?80后&90后
用什么塑造一代人形象?
2、什么是理想 社会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 哲学认识论:理想是对奋斗目标有根据的构想。 心理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信念。 政治学: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 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一)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社会的成员也没有理 想,那么这个社会是非常可怕,也是极其危险的。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新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新

难和曲折,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3.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 走出“渺茫论”的认识误区 • 走出“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 走出“无用论”或“无关论”的认识误区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 结合起来 2.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共同 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在现实社会中学会辨析各种 涉及到理想信念的社会思潮
结束放映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
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要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 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三、在实践中把理想化 为现实
1.理想只有付诸实践才有实际
意义
2.追求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 过程
3.认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 辩证关系
4.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
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
中国青年运动八十年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 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这是总结中国青 年运动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当代中国青年 运动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 ——江泽民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共同理想
(一).共同理想是在一定的历史 时期,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告天下》
二、信念的涵义和特征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 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的精神状 态。 信念不仅仅是内心的相信,而且要 表现为行为和实践 。 信念的稳定性与信念的执著性是联 系在一起的。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018第二章精简版

2018第二章精简版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思政部 杨国峰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
的彼岸。

大学生应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LOGO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 义特征、意义,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 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化理想为现实。
台湾大学 教授颜元 叔《海峡 评论》
“新中国至少做到了 两点:把帝国主义赶出去 了;把中国真正统一了。 我想这该是最低的评分了 吧?其实还应再加两项:把 中国的国力提升到国际水 平;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 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 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
马克思 家庭出生 恩格斯
1818年,德国,律师
1820,德国,资本家
成绩优异,自学哲学,语言、 专业及学习情况 法律,哲学博士,涉猎广泛,自然科学 理想和抱负 相同点 为人类工作 帮助劳动人民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成功实践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诞生
1917年 第一个 社会主义 国家建立
二战后 一批 社会主义 国家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 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第二讲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讲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讲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立志成才,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点】1.科学的理想和信念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难点: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课时安排】课堂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一、理想信念的涵义与类型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三、坚持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统一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确立远大的志向二、认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思考题: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2.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第三讲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难点:1.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课时安排】课堂教学2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二、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三、增强国防观念四、以振兴中华为已任思考题: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2.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3. 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精选全文完整版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理想信念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自学思考人生理想和信念问题,确立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艰苦奋斗,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把理想变为现实。

2、主要内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3、教学重点:①理想信念及其特点、类型。

②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④正确把握确立和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

4、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启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5、教学时间:6学时。

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

有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像是一道分水岭,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

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并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我们在把握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时,即要分别考察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和特点,又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去把握。

㈠什么是理想信念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那些违背客观规律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象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2、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㈡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人们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但是,它又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2、理想信念的特点: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25 of 37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性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现阶段共产党人的理 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由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 受磨难。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 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 最重要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 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 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9 of 37
你的理想是什么?
确立理想信念是人生各个阶段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青年时期又是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自
觉地确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的确立不单纯是一个读书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亲身实践的过程。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28 of 37
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理想与信念不可分离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
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首先,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其次,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再次,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人们 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 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 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 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
坚定的信念使得人们具有强大的精神 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
大学生应当重视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 崇高的理想信念,使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人 生富有价值。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 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避免精神 空虚和迷茫;
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并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 塑造高尚人格。
第二部分
崇高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高校思修课程对应课件学习
01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 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 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定力,不为利益所动,不为诱惑所扰, 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
不为困难所惧。
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
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高校思修课程对应课件学习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 沉没于急流之中。
02

思政课课件: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思政课课件: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海 伦 凯 勒

·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爱因斯坦:我从来不把安 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 雷锋:人吃饭是为了活着, 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 美国一项民族快乐指标的 调查 央视:你幸福吗?
屈 原 放 逐 赋 《 离 骚 》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职业理想: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生的理想追 求、成败得失大部分都体现在职业 生活当中。 追求职业理想应该考虑个人条件和 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能力、责任 与利益的有机统一。
生活理想: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室低。 盖了高楼与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 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三大挑战:


三是我国发展新任务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总结了我们取得的一 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充实完 善了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 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主义指 导思想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灵 魂。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最根 本的是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地位。
《礼记· 礼运篇》正式提出大同理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是谓大同。‛
中国先人对大同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络绎不绝,概括起来,主要三条脉 络: 一是探讨实现大同理想的方案。 一是描绘理想社会,寄托一种追求。 一是进行大同理想的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与信念不可分离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
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题。 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8 of 37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 的历史,我国与古埃及、 古印度、古巴比伦并称 为“世界四大文明古 国”。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3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第二二节节 树树立立科学科的学理的想理信想念信念
第三节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 14 —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想信念,是指正确的或科学的理想信念。 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 念是当今社会科学的理想信念。
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 受磨难。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 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 最重要的基础。
2.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作 为一个以指导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 思主义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 科学知识,并运用其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7 of 37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
6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谈谈你对信念 的认识。
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是先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 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 度和精神状态。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7 of 37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5 of 37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想信念
1.科学性与崇高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 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 论指南。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6 of 37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谈谈你对理想 的认识。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具有实 现可能性,是对于未来的向往、憧憬、追求的一种社会思想意识,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5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 2—
第第一一节节 理理想想信信念念与大与学大生学成生长成成才长成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9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0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3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同样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 务人民的本领。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信念的特征:
信念与理想不同,理想具有科学性的特征,而信念可能是科学的,也可 能是谬误的。
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 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坚强。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8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做出成就,充满自豪。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2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 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的,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并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我们在把握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时,既要分别考察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和特征,又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从 整体上进行把握。
1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 塑造和成就自身。
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刻面对的人生课题, 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11 of 37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的特征:
首先,理想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其次,理想作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和设想,它与无
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有着根本的区别。 最后,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
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第二章 追求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