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和建构青少年的积极人格 - 副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塑造和建构青少年的积极人格

当代青少年正处于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社会转型在给青少年带来憧憬与机会的同时,也会带来迷茫与失望。他们究竟该如何成长?塑造健全的人格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责任和核心任务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健全的人格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现在掌握知识、技能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而且可以为以后适应社会、保证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心理基础。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积极心理学旨在把人类的积极品质应用到最前沿中来,发现和培养积极人格,而个体的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也会渗透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素质建设,促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人格,从而从容应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变化,适应激烈社会竞争,并且更有效率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

一、积极人格概述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即个体行为的内在倾向性。积极人格,在广义上指人类潜在的核心美德和积极力量。具体来说,积极人格是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正向特质的统称,包括快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真理、忠贞和幸福等积极人格品质,具有建设性力量。塞里格曼和彼特森认为:第一,积极人格是由一些积极特质所构成的整体,在不同个体身上,这些积极特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第二,积极人格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特征;第三,积极人格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第四,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更具有价值的积极特质身上,而不是那些受制于文化的因素。积极人格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对于生活与工作更加有适应意义的人格特征,如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特质。

二、青少年的积极人格的建构

每一个人,都有潜在能力去创造自己所想的事物。教育家詹姆斯也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就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积极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格研究为当代青少年人格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培养全面而又健康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积极认知

1. 正向思维。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生活中,人们较以往更容易遇到令自己挫折与沮丧的情况。时时保持正向思考,是积极人格必须具备的核心因素。凯瑟琳•马格温(kathleen mcgowan)认为:人如果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负面情绪时,生活也相对会变得容易许多。藉由训练,人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及应对方法,并使自己不被负面情绪所操控;正向思考也能帮助自己学会不将事件放大而失去信念。藉由一些小方法,都能使我们更容易面对生命中的挫败与挑战,也更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2. 积极错觉。在现实生活中, 积极人格的个体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与实际相比认为自己更聪明、更具魅力、人缘更好,甚至开车技术更好,认为自己更有可能经历许多积极事件(例如婚姻美满或是健康长寿), 而不太可能经历消极事件(例如罹患癌症或是发生意外)等。积极人格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错觉:(1)自我提升, 即不切实际地将积极特征归于自己身上;(2)控制幻想, 即倾向于高估自己对环境以及结果的控制能力;(3)不现实的乐观, 即对自我以及未来抱有脱离现实的积极期待。适度的积极错觉对于心理健康大有裨益,而抑郁的产生则可能正是由于缺乏这种积极的认知偏差。

3. 学会乐观。乐观主义涉及在压力情境下更好地解决问题和自我恢复,积极应对并在适当的时候寻求社会支持,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全面的心理健康。彻底击败我们的不是生活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件的信念和理解。因此,习得性乐观强调用合理正确的方法解释生活事件,从而提高感觉控制,进而提高适应性反应。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是改变我们对生活事件的解释风格。应该采取一种“弹性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事物而让自己受惠。这种态度能让我们分辨所有情况的正面效应,以及抉择所产生的负面后果,弹性乐观可以给我

们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积极体验

1. 体验幸福。积极心理学家将幸福体验解构为三种成分:(1)愉悦感, 包含三类积极情绪, 即指向过去的积极情绪(满足、坦荡、自豪等)、指向未来的积极情绪(乐观、希望、信念等), 指向现在的积极情绪(此时此地的快乐体验);(2)参与感, 是指对一切生活事件的高度投入以及因此萌生的内心充盈的积极情感; (3)意义感, 是指将自己与外在世界建立联结, 精神自我得以延展升华的积极情感。

2. 激发心流。心流指的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感觉,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个体在参与活动过程当中,一旦完全投入情境,会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并且过滤外在不必要的感受,进入心流(flow)状态。学者发现当个体发生心流体验时会增进在许多方面的成长,例如:增加沟通能力、探索行为、增进学习、正向的情感与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心流经验有助于积极人格建构。

3. 情绪拓展。消极情感通过缩小个体的即时认知和行为系统, 在危急状况下帮助个体迅速组织应激资源。避免自身受到侵害。而积极情感能扩展个体的即时认知和行为系统, 促使个体突破限制、开放经验, 进而建构起持久的心理资源。个体主观的适应状态(well-being)最终处于螺旋上升的发展序列上。

(三)积极适应

1. 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可界定为人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没有被击垮而是很好地应对了这些危险处境,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werner(1989)注意到弹性儿童明显的特征可以归于四类:(1)弹性儿童更加积极地对待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他们能保持一个强大的自我,并且在与生活中的变量发生交互作用时能产生积极变化,这反过来会产生正面反馈并且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2)弹性儿童常常性格好,能得到别人的积极关注,他们易于接近并且经常与某个看护者或者重要成人有紧密联系;他们有幽默感和应对技能,能利用自己的内部资源与所处的情境进行有效互动,他们得到的关注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并且增强了儿童的自我观念;(3)有弹性的儿童能够接受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他们能变不利情境为有利条件,朝一个特定的目标前进;(4)弹性儿童对生活有一种控制感,他们相信生活有意义并且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这种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