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三政治必备重点知识点归纳传统的初中政治学习大多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效果不明显。
对于初三的政治学习,更多的要理解和运用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政治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篇1一、可持续发展新理念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答: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他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答: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二、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1、我国人口状况特征是什么?答: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中国的人口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挑战?答:中国的人口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刘东迁移人口增加等。
3、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样的方针和目标?答:党中央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2、什么是生态文明?答: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什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和革命指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为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
4.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其下分为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等机构。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经济建设,不能脱离经济建设和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要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8.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
9.党的最高纪律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基本原则之一。
1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政治是初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运行机制、政治制度以及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下面是对初三政治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国家与政权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具有一定领土、人民和主权的统一政治组织。
2. 国家的元素:领土、人民、主权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一个国家。
3. 国家的形式:国家可以分为共和国和君主国两种形式。
4. 政权的概念:政权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政权机关行使权力的组织形式。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落后、共同富裕程度不高。
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达到现代化;第二步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上,分两步达到现代化;第三步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上,分两步达到现代化。
四、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言论出版权、信仰宗教信仰自由权、参政权等。
2. 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公德等。
3. 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公民应该具备法制观念、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意识等素质。
五、国际关系1. 国际关系的概念:国际关系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初三政 治笔记重点整理

初三政治笔记重点整理初中政治是一门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培养正确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学科。
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掌握政治知识尤为关键,因为这关系到中考的成绩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理解。
以下是对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的整理。
一、国情教育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表现为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5、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二、经济建设1、我国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政治建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整理一、国家与国家关系1.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由一定领土、一定人口和一定政权组成的具有主权的独立政治组织。
2. 国家的成立:国家的成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革命斗争实现独立,另一种是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独立。
3. 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权力包括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
4. 国家的主权:国家的主权是指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享有独立决定一切事务的权力。
5. 国家间的关系:国家间的关系包括战争和和平两种状态,国家间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交流和合作。
二、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1.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主要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的制度。
3. 政治生活的内容:政治生活包括参与政治、了解政治、维护政治稳定等方面的活动。
4. 政治生活的意义:政治生活的健康与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1. 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2. 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的手段包括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
3. 社会发展的特点: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多样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4. 社会发展的挑战: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差距扩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法律与法治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2. 法治的含义: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的一切行为都受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3. 法治社会的特征:法治社会的特征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等。
4. 法律意识的培养:培养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
以上是初三政治的重点知识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三中考政治全面知识点集合

初三中考政治全面知识点集合政治制度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国家与国际关系
- 国家的基本属性
- 国家的职能
- 国家的主权
- 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
- 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
- 科学发展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 民主集中制原则
宪法与法律
- 中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地位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法律的特点和作用
- 法律的适用和遵守
政治生活与政治文化
- 党的群众路线
- 纪律和规矩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公民权利与义务
- 公民的基本权利
- 公民的基本义务
- 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 公民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
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供给与需求
- 价格与价值
- 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与生活
- 政治与公民的日常生活
- 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 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 政治与环境的关系
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全面知识点的集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的定义和意义
- 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们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和过程。
- 政治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
益等方面。
二、国家与政权
- 国家是指具有一定领土、人民和主权的统一政治实体。
- 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权力机关。
三、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五、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
六、国家政治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七、宪法与法律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 法律是国家依法管理社会的工具和手段。
八、公民权利与义务
- 公民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
- 公民义务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九、民主与法治
- 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协商等方式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
务的权利。
- 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依法行使权力、管理社会的状态。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统一大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历史必然。
以上是九年级政治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三政治知识点梳理总结2024精选

初三政治知识点梳理总结2024精选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公有制为基础、有计划地发展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项事业的社会制度。
2.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对长时期的历史阶段,是在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条件下,逐步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阶段。
3.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是中国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革命性质和发展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为进入社会主义做好准备。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革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革命是:封建主义革命、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什么是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动农民群众斗争中,建立农村根据地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重要实践。
4.什么是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是指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实现现代化。
三、当代世界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趋势。
2.什么是联合国?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最大规模的多边国际组织,旨在解决国际间的争端与矛盾,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什么是平等互利?平等互利是指国家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合作的原则,要求各方平等参与并获得互利共赢。
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供求关系为调节机制的经济制度。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发展道路。
五、政治生活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它的组成部分。
2.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先锋队。
初三政治:关键知识点概览

初三政治:关键知识点概览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纪律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党内民主3. 国家政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 国家政权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中国的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4. 法治与人权- 法治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中国的法治建设与发展-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的人权保障机制和实践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挑战6.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 中国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道德建设的关系8.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布局和实践以上是初三政治的关键知识点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政治学科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政治知识在中考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因此,初三学生需要着重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对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内容。
1. 国家和政权1.1 国家的特征:领土、人民、主权1.2 国家的组成:领土、人民、主权的相互关系1.3 政权的来源:选举、继承、政变2. 国家经济管理2.1 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制度2.2 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2.3 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与方法3. 共产党的领导3.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奋斗目标与纲领3.2 党的组织建设与党员发展政策4. 国家分权与权力制衡4.1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与作用4.2 行政机构的组成与职能4.3 司法机构的组成与职能5. 革命与建设5.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里程碑事件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5.3 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6. 政治制度与民主法治6.1 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2 国家的民主权力机构6.3 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 人权与公民权利7.1 人权的概念与特点7.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7.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与方式总结:政治学科是中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至关重要。
政治初三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相关知识,全面把握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
通过努力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政治学科,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省级政府、市县级政府。
7.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决策和集中执行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内民主选举、党员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等。
8. 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工作。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意愿,行使自治权和特权,制定并实行自治条例,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10.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1. 党的最高领导体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2. 党的基本路线: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 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景和目标。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政治和国防还比较薄弱,需要继续发展和壮大。
16.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必须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宗旨,全面推进国家安全工作。
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初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一、国家与民族
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由人民组成,拥有领土、政权和主权。
2. 国家的组成:国土、人民、政权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
3. 国家的独立性:国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具备自主决策、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4. 祖国与家乡:祖国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历史长久的家园,家乡是个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
二、国家的政权
1. 政权的概念:政权是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 中国国家政权的特点:中国国家政权的特点是中国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3. 地方政权:地方政权是国家政权在地方上的代表和执行机构,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政权。
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活动
1.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国家组织形式和政治权力运行
方式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和政治惯等。
2.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
3. 政治活动的形式:政治活动包括选举、议会活动、政治宣传
和社会团体等形式。
4. 政治研究与实践:政治研究和参与政治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
和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爱国主义教育
1. 爱国主义的概念: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忠诚,
是人的一种高尚品质。
2. 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进行。
3. 爱国主义的表现:爱国主义可以体现在保卫祖国、献身社会、珍爱资源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
以上是初三政治知识点的简要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详情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课堂讲义。
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总结

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总结一、政治制度1. 国家的政治制度:总结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行政、立法、司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和原理。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介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各个党派的合作和协商形式。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起源、组织、制定法律、监督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4. 民主集中制制度:介绍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在各个领域的运作。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介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自治地方的权力和职责。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修改、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和原则。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体制和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二、政治常识1.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总结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政治力量、政治制度、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作用:介绍国家政权的本质、形式、性质和作用,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3. 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总结政党的基本原理、作用和发展,包括政党制度、政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4. 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介绍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概念、内容、来源和保障,以及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民族团结和宗教政策:总结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和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6. 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介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和原则,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7.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及其在肯定和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中的作用。
三、国际政治1.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总结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发展趋势,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等方面的内容。
2. 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合作:介绍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精选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精选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 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制度以及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各被剥削的劳动阶级及其先进分子参加的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指从建国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相对落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1.3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无产阶级为主体,具有鲜明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现代社会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总和,是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历史等学科)。
二、现代中国经济建设2.1 什么是“三步走”发展战略?1978 年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瞻性战略规划,指的是从面对经济落后的初步阶段到中等发达阶段再到全面发达的高水平阶段。
2.2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公共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过竞争、供求关系等因素的调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经济制度。
2.3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一种以公有制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为基础,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1 什么是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根本政治立场,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2 什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中国到达更高阶段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初三政 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三政治的学习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归纳的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表现为: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党的基本路线1、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三、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对外开放的意义:有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
3、坚持对外开放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1、计划生育(1)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保护环境(1)我国环境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2)保护环境的意义: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节约资源(1)我国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
(2)节约资源的意义: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1、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1.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向它汇报工作。
7.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对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对公民的要求: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10、宪法的构成: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2)宪法同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1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1)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内容(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3)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4、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15、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会和地方人大会反映(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6、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的时候应注意什么?(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2)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情况(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4)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17、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1)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2)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初三知识点总结政治

初三知识点总结政治一、政治的基本概念1. 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有关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是协调社会关系的活动。
2. 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通过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来组织和控制人们的行为。
3. 政治体制是指各国政治权力组织的形式和结构,政治制度是政治体制的操作机制。
二、国家的基本特征1. 国家是一个具有完整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
2. 国家具有一定的领土和人民。
3. 国家具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机构。
4. 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平等地位,有外交权和签订国际条约的权利。
三、国家的组成部分1. 国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领土、人民、主权和政权。
2. 领土是国家的地理空间范围,是国家履行职责的基础。
3. 人民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独立主权和法律的主体。
4. 主权是指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行使最高政治权力的能力和权利。
5. 政权是国家权力的具体表现,是国家行使权力的具体机构和人员。
四、政治权力的来源和性质1. 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是由人民授予政府的。
2. 政治权力是强制性的,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来实现的。
3. 政治权力是统一的、专断的和不可分割的。
五、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1.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机构和它们的权力结构,是国家政权组织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2.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体制形态、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3.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机构的运行方式和权力的分配和制约机制。
六、国家的形式和类型1. 国家的形式主要包括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
2. 民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实行方式,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机构来行使政治权力。
3. 专制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实行方式,是由一小部分人或一个人来行使政治权力。
七、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作用1. 国家政权是对人民的管理和治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机构。
2. 国家政权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机构,是国家推动财力项目发展的保障。
八、政治宪法的基本内容1. 政治宪法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保障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道路的核心要点包括: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二、初级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要点包括: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党的政治和决策制度,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广泛的人民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的巨大优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初三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三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初三年级的政治课程通常涵盖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1. 国家性质: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 政治体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法律法规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法治精神: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 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2. 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青少年的责任与使命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
2. 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法治意识: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实践与参与1. 社会实践: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会服务和志愿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2. 政治参与:了解并参与政治生活,如学校的学生代表大会等。
3. 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
结语通过学习初三年级的政治课程,青少年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明确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必备重点知识点归纳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一、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答: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
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
源环境。
他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
1、我国人口状况特征是什么?
答: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中国的人口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答:中国的人口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刘东迁移人口增加等。
3、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答: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样的方针和目标?
答:党中央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2、什么是生态文明?
答: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
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答: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答: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
重要基础。
4、危及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局部战争;国际恐怖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含义和主要体现分别是?
答: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
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
越来越多。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济全球化的利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它使世界各国的
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
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济全球化的弊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资金、技术、专利和管理等优势处于有利态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
受到冲击和削弱,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是怎样的?
2、作为中学生如何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什么是文化?
答: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
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
2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答: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他以深邃的内涵、恢弘的气度、蓬勃的生机在世界文明中占有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
发展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哲学博大精深,彰显东方智慧;中国传统伦理以和谐为本,
充满人伦温情及国家情怀;传统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唐诗宋词是其中
的两朵绚丽的奇葩;中国科技发明享誉全球,民间工艺巧夺天工;中
华武术扬名世界;中医中药福泽人类。
4、中华艺术形式有哪些?
答:中华艺术形式多姿多彩:中华书法展现汉字形体美韵,国画尽显山水墨趣。
5、中华文化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中华文化包括民族文化、中华艺术、古建筑技艺、传统戏曲、民族歌舞等共同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怎样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
答:民族文化在不断地创新中发扬广大,获得新的生命。
文化创新的一个基点,就是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
创新民族文化就
是要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怎样创新中华文化?
答: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重视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对丰富和发
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中可以让世界
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中国,中国文化也能越来越有利的影响着世界。
三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1、什么是发展文化产业?
答: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有什么意义?
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