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疾病的暴发
临床流行病学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是指诊断试验测量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即正确判断研究对象有病或无病的能力。
疾病的群体分布:多个病人或一类疾病的所有病人所构成的整体就有一些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特征,称为疾病的群体分布或者疾病的分布。
疾病负担:是指发病以及疾病所造成的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家庭。
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防病治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散发:发病率在某地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称散发。
常用于描述较大范围人群的流行强度。
流行:发病率在某地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水平称流行,流行与散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或者集体单位中。
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地方性:是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不需自外地输入。
随访:是队列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形式。
包括随访对象,内容,方法,开始时间,随访期限,随访终点和终止时间,质量控制,失访和处理。
安慰剂:是指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与所考核的药物相同,单不含特异有效成分的制剂,常用淀粉片和生理盐水注射液作为安慰剂。
霍桑效应:在考察新的治疗措施的疗效时,受试对象会受到许多的关注,而受试对象也对试用新药满怀希望,病人会因此而更多的向研究人员报告好的结果。
而实际上药物本身的疗效并没有那么好。
这种现象叫作霍桑效应。
诊断试验:是指应用各种实验,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对疾病做出诊断的实验。
应用一定的诊断方法把前来就诊的人区分为患病的病人和非病人,并对确诊的病人给予相应的治疗。
金标准:当前公认最好的,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或专家指定并得到公认的临床诊断标准。
真实性评价:又称为有效度,指一项诊断或筛选试验所获得数值与实际值得符合程度。
偏倚:研究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
指从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选择偏倚: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
临床分析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分析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指疾病的发病规律、传播方式、人群易感性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一、发病规律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
对于某些疾病,其发病率可能呈现季节性或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环境因素或人群行为习惯导致的。
例如,腺病毒感染在夏季时较为常见,而流感则常在冬季爆发。
此外,某些疾病可能会出现暴发或流行,如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
通过对发病规律的分析,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制定疫情监测和应对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二、传播方式疾病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多种类型。
不同疾病的传播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例如,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流感流行季节,人们可以通过勤洗手、戴口罩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而腹泻等肠道传播疾病,则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三、人群易感性不同人群对于疾病的易感性也存在差异。
有些人可能由于个体免疫功能较强,较不容易感染某种疾病;而对于某些群体来说,由于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例如,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都对某些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针对不同易感人群,医务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高群众的抵抗力。
四、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疾病流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疾病可能与气候、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相关。
例如,登革热主要由蚊子传播,其传播范围与气温、降水情况有密切关系。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疾病的流行。
因此,对于疾病流行的分析中,环境因素的考虑非常重要。
五、年龄分布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儿童和年轻人可能由于免疫系统不够发达,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
而老年人则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的发生、分布和控制。
通过对患者的病例、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措施以及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临床流行病学是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例和人群中的数据,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并提供干预和预防的策略。
它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率、病因学、传播途径等,以便制定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 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对照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病例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找出与某种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
病例组即患病者群体,对照组即与病例组具有相似特征但未患病的群体。
通过对两组人群的比较,可以找出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2. 纵向研究法纵向研究法是一种通过追踪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来观察其疾病进展和影响因素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自然进展情况,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并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3. 横断面研究法横断面研究法是通过对人群进行一次性的调查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从而了解某种疾病在特定时间点的发病率、流行趋势等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数据,能够提供与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对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分布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1. 预防控制策略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流行病学数据,可以确定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如加强健康教育、推广疫苗接种、控制病媒生物等,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
2. 疾病监测和预警临床流行病学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暴发和流行趋势,提出预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暴发调查和案例分析
暴发调查的步骤(二)
核实诊断
对病例结合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诊 断,尤其是首例和首批病例。
①核实临床诊断; ②定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测证据来明
确病例 ③证实暴发存在:根据疾病暴发的特点来判断; ④了解疫情:初步了解暴发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点,疫情趋势
13
暴发调查的方法(三)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在多数情况下,首先根据经验采取常规初步措施,然后在暴发调查过 程中不断修正。
暴发调查中的干预主要是实用性的,因为情况紧急,以及由于伦理的 原因也不太可能设对照,所以研究性往往不强。
14
暴发调查的步骤
15
暴发调查的步骤(一)
组织与准备
①调查区域的明确与划分; ②参与调查的人员选择与培训,一般包括流行病学家、临床医生、健 康工作者、微生物学家等; ③物资筹备与供应,包括交通、通讯、救护、防护、快速检验等设备; ④实验室支持:有专业或权威实验室做好标本的采集和检测工作。
撰写调查报告
暴发的经过 调查过程与主要表现 采取的措施与效果 经验教训与结论等
尽量用数字、表格、统计图来说明。
24
暴发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自始至终必须同步进行暴发控制; 既应运用法律武器,获得法律支持,又应接受法律制约; 应讲究工作方法,争取各个部门的协作,获得群众支持; 在进行过程中,应不断向上级卫生行政和业务部门汇报疫情,以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暴发调查&案例分析
1/6
V0.01 | 2014-11-12
教学目标
掌握暴发及暴发调查的相关定义; 熟悉暴发调查的基本步骤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 应用 结合案例分析暴发调查的流程 了解暴发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2
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253.由某地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持续时间在一个潜伏期内,则该人群暴
露于该致病因子是
A.多次暴露 B.单次暴露 C.持续暴露 D.连续暴露 E.所给资料不能判定
254.开展智力训练以改善老年性痴呆的认知功能属于
A.三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二~三级的综合措施 D.慢病综合防治措施 E.精
273.为排除某病应选择
A.灵敏度高的试验 B.特异度高的试验 C.阳性预测值高的试验 D.阴性预测值低
的试验 E.假阳性率低的试验
274.下面关学研究中所谓的病因通常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B.当一个或多个病因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会随之下降
C.病因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因素 D.历史上的纯病因论忽视了环境因素和宿主
A.横断面研究 B.临床研究 C.现场试验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269.住院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A.100 B.200 C.300 D.400 E.500
270.某医生检查了 2000 人的 HBsAg 情况,结果发现 300 人阳性,该调查最适合的描述指标
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生存率
271.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A.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终末消毒
272.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失访偏倚 E.回忆偏倚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51.判断研究的内在真实性如何,主要基于
[医学]分析流行病学在暴发调查中的应用
队列研究中反映疾病和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 之一:RR(rate ratio,相对危险度)
RR: 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风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病例 对照 合计
暴露
a b a+b
未暴露 c d c+d
危险因素:存在时能造成人群发病率上升的内外环境因素 保护因素:存在时能造成人群发病率下降的内外环境因素
队列:共同经历或共同状态的一群人 结局:研究预期的结果事件
发病 死亡 血清指标
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
暴露
时间
暴露
非暴露
暴露
非暴露
结局
研究开始
病例组
对照组
调查方向
按照疾病状态确定调查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两组,了解病例组和对照 组既往的暴露情况,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率,如果病例组暴露率 和对照组暴露率有差异,则认为暴露与发病有关
比值比也是病例与非病例的交叉乘积比
OR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cross product of cases and not ill
OR=(A/B)/(C/D)=(A/C)/(B/D)= AD BC
RR是疾病与总计之间的交叉乘积比
RR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cross product of cases and totals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Epidemiologic Study Designs
信度 Validity
*试验研究 * 队列研究 * 病例对照/回顾性队列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特点及其与个体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学科。
它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流行规律,进而制定出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应用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概念临床流行病学是传统流行病学学科的延伸,在流行病学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而产生的,它旨在通过研究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疾病的致病机理、预后以及影响因素,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以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二、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监测与预警:临床流行病学可以通过对疾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病例的增多趋势及蔓延的迹象,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大规模暴发,保护人们的健康。
2. 疾病风险评估:通过对疾病流行的病例特点和个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临床流行病学可以评估个体患病的风险,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 临床决策支持:临床流行病学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4. 防病治病策略的制定:通过深入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临床流行病学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病治病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既可提高防控效果,又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三、重要性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发现和诊断: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对易感人群进行筛查和监测,从而早期发现患病个体,优化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康复质量。
2. 防疫控制: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帮助抑制疾病的传播链,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环境改善等,有效遏制疾病的蔓延,减少病例的发生。
3. 转化医学研究:临床流行病学将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科学研究的转化,推动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创新。
《流行病学》有关名词解释(源于教材)
1、潜在减寿年数DYLL: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2、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
3、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的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同病人。
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大流行: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
4、短期波动:又称时点流行,是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
其含义与暴发相近,区别在于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短期波动常用于大量人群。
季节性:是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周期性:是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
长期趋势:也称长期变异。
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5、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大小,常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某些遗传病的研究,探讨其病因和流行因素。
6、生态学研究:又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不是以个体为观察单位)7、生态学谬误:是此类研究最主要的缺点。
它是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8、内对照:即先选择一组研究人群,将其中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非暴露者即为对照组。
即选定的研究人群包含了暴露组与对照组。
疾病的暴发名词解释
疾病的暴发名词解释疾病的暴发是指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某地区或某群体中同时出现大量的特定疾病病例。
暴发疾病往往具有传染性质,能够迅速传播并造成广泛的健康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疾病的暴发相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1. 流行病(Epidemic)流行病是指在某个储存器或者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出现一定数量的某种疾病的普遍患病。
流行病可以是社区、城市、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的。
流行病通常与特定的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的传播相关,但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 大流行病(Pandemic)大流行病是指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疾病。
相对于局限于某个地区或国家的流行病而言,大流行病的规模更为广泛,影响更加严重。
历史上的大流行病包括鼠疫、流感和霍乱等。
大流行病通常会给全球卫生系统和经济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
3. 疾病爆发(Outbreak)疾病爆发是指特定区域或者社群中某种疾病发生的局部性增加。
相对于流行病或大流行病而言,疾病爆发的范围较小,发生的时间相对较短。
疾病爆发可能与某种病原体的突然传播或者在局部人群中暴露于一种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
4.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的疾病。
传染病是导致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控制传染病方面,预防接种、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社交距离等举措都起到重要作用。
5. 病原体(Pathogen)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或其他病原体,它们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类或动物。
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疾病特点,对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6. 接触者(Contact)接触者是指与已知或疑似感染某种疾病的个体直接接触的人。
接触者通常被归为两类:密切接触者和非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感染者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如家庭成员、同事或其他共同居住者等。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现况研究:研究特定时点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危险因素:又称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发生,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某种因子或措施,对照组不给予所研究的因子或措施,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有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霍桑效应: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被研究者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
内部真实性: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通过普查、筛检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 5-实习_疾病爆发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 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
– 收集的有关特征、疾病或健康状态均为当时的情况, 不追问过去的暴露史,也不追踪将来的结局
– 普查: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群的健康状况,在 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个成员作调查
– 抽样调查:仅调查人群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人,根据 样本调查的结果估计该人群的总体患病率或某些特征
病因假设
• 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 金葡菌 嗜盐菌 (海产品) 肉毒杆菌(罐装食品) 2)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 农药 3)其它:有毒动植物 (如河豚) 真菌毒素(霉变食物)
• 传染病:霍乱 副霍乱 菌痢 伤寒 急性血吸虫病 • 其它:如阑尾炎
对假设的进一步分析
• 阑尾炎
– 短期发生大量病例,可排除
传染 – 多见于夏秋季节:气温较高,微生物易繁殖和产毒,
人体防御功能下降,易感性增高
对假设的进一步分析
•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 暴发时,涉及人员往往不多(发病人数没有上述多) – 除胃肠道系统症状外,有神经系统症状 – 潜伏期更短 – 季节性不明显
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 验证假没,看是否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什么食物引 起的?食品污染处理的过程怎样?
表1
• 用餐地点和罹患率的关系
校内 校外
发病 1425
0
不发病 740 253
罹患率 % 65.8 0
在校用餐的罹患率高,不在校用餐的不患病
表2
• 三餐情况与罹患率的关系
罹患率 %
不吃早餐 58.6
不吃午餐 0
不吃午餐的不发病
不吃晚餐 64.4
流行病学—暴发调查
接触时是否在传染期内。
①确定传播途径,推算暴露时间,判定传播
共同暴
露时间
病 例 数
a
b
m1
m0
m2
x
图 1 一次暴露发病时间示意图
资料分析
(一) 确定诊断
依据:临床特点:潜伏期、症状体征、病程 流行特征(三间分布) 检验结果
(二) 推断爆发性质和类型
1.同源爆发:包括共同传播媒介和共同暴露
可有一次暴露,也可多次暴露。
2.非同源爆发:病原体在外环境中不断转移宿 主所致。爆发时流行曲线可单峰(峰宽),也可 多峰,病例在单位内分布不均匀,有家庭或班组 聚集性,呈辐射状分布等。 3.混合传播:即同源和非同源均存在。往往在 同源爆发后有发生非同源爆发。
爆发调查 (Outbreak Investigation)
爆发调查的概念
爆发调查(outbreak investigation)是 指对集体单位或某一地区在较短时 间内集中发生许多同类病人时所进 行的调查。
疾病爆发的特点
⑴时间较短 ⑵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
中
⑶病人相对较多 ⑷症状相似 ⑸病人的菌型一致
深入调查
1.病例调查:不要漏诊,不可误诊 2.非病例调查: 3.人口调查:总人数 4.流行因素调查: 5.实验室检查:
调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
查 病例-对照研究:
方 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 特殊病例调查:
资料整理
临床表现统计:各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的百分比 流行特征:三间分布的统计和描述。
–时间分布:绘制疾病爆发的时间分布图(线图 或直方图),表示爆发的开始、高峰、终止的 整个时间动态过程。
– 单位分布:按病例的不同单位进行统计,计算 罹患率。也可绘制标点地图。
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点1. 介绍在医学领域中,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结合了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旨在研究疾病的起源、传播以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临床流行病学不仅能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还能对提高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起到重要作用。
2. 临床特点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个体与疾病关联性临床流行病学首先关注个体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它通过研究因素如芳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等对疾病的影响程度来帮助医生区分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
在肺癌研究中,临床流行病学可以确定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强相关关系,进而提醒医生要密切关注烟民的肺癌风险。
2.2 疾病的表现及进展临床流行病学关注疾病的表现和进展方式。
它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早期症状、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预后。
这项工作对于及早发现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制定近期和远期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2.3 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流行病学也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指导。
通过分析大量的临床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准确的诊断标准,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了解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它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
3. 流行病学特点临床流行病学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疾病的传播途径临床流行病学关注疾病的传播途径。
它通过病例调查和追踪,分析并绘制疾病的传播链,找出疫情的源头和传播途径。
这对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COVID-19疫情的暴发初期,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揭示了人际传播是主要途径,从而引导了隔离措施和流行病学调查。
3.2 病例分布和流行趋势临床流行病学着眼于疾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
它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和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疾病的地理分布、季节变化以及随时间的演变。
这有助于观察和预测疾病的暴发潜力,并为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对临床流行病学的认识
对临床流行病学的认识一、什么是临床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传播和影响的科学,旨在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控制策略。
它通过观察人群中的疾病发生率、病因、风险因素等来揭示疾病的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要性1. 揭示疾病发病机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可以通过分析人群中的发病率和病因,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预防和控制疾病: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帮助识别疾病的风险因素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疾病的流行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3. 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帮助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通过比较实施干预前后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可以判断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个体化医学的发展:临床流行病学可以通过研究人群中的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为个体化医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了解不同人群的疾病风险和遗传背景,可以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通过一次调查收集人群中的疾病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信息。
它可以了解某一时点上的疾病情况,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2.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人群进行长期追踪观察,收集疾病发生和相关因素的信息。
它可以确定因果关系,但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大量的数据收集。
3.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比较患病者和非患病者的暴露史,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它适用于罕见病或长期暴露因素的研究。
4. 原发性研究:原发性研究是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的研究,通常包括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5.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以增加研究的统计能力和可靠性。
四、临床流行病学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1.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等。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流行病学 第十二节 暴发调查
第十二节暴发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以疾病暴发或聚集性疫情的形式出现。
暴发不仅见于传染病,也常见于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暴发是指在某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异常增多的性质相同的病例。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规范地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采取处置措施,防止疾病流行与危害扩大。
一般先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掌握疾病的三间分布、确定髙危人群和提供病因线索以建立病因假设,再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验和验证病因假设,研究疾病自然史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有时需要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来验证病因假设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一)暴发调査的实施步骤1.准备和组织区域的确定和划分、人员选择、技术支持、物资准备与后勤保障、实验室支持等。
准备工作一旦完成,调查队员应立即奔赴现场。
2.核实诊断到现场后,通常先到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了解情况,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对流行过程做出简单描述。
同时,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査,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判断。
3.确定暴发的存在疾病暴发的信息最初可能来自基层医疗单位、疾病监测点、常规和紧急报告;或来源于实验室、药房、兽医站;还有可能首先被教师、居委会主任等人员发现。
接到暴发信息后,必须核查信息的真实性排除疫情被人为夸大和缩小的可能性。
4.病例定义目的是确定发现病例的统一标准,使发现的病例具有可比性,并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的要求。
病例定义一般可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可能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现场调查中的病例定义应包括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信息,流行病学信息包括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人群、地区分布)信息;临床信息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体格检査、临床检查和治疗效果等信息;实验室检查包括抗原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病原分离培养,以及化学毒物等其他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等。
定义病例时最好运用简单且客观的方法。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散发(sporadic):指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3、流行(epidemic):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3~5倍。
4、暴发(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病人出现。
5、大流行(pandemic):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
6、长期趋势(secular-trend):也称长期变异(secular-change),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他们同时变化的情况。
7、对列研究(cohort study):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不同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8、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9、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来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0、匹配(matching):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11、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又称流行病学试验,指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施加对照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中所研究结局的差别,以判断干扰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性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中的暴发病和流行病的概念与区别
流行病学中的暴发病和流行病的概念与区别暴发病和流行病的概念与区别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分布、发生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而在流行病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重要的概念:暴发病和流行病。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暴发病的概念暴发病通常指的是某一疾病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内呈现出非常高的发病率。
它通常与某种特定的传染源或感染途径有关,以及病原体的暴露或增强传播。
暴发病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进行定义,例如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食源性疾病等。
二、流行病的概念流行病是指某种疾病在某一人群中较常见地出现的现象。
它常常和某一地理区域或特定时间段相关,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行病通常表现为疫情的蔓延,并可能影响到较大的人群范围。
三、暴发病与流行病的区别1. 范围和严重性:暴发病通常在特定区域内发生,病例数相对较小,但传播速度快,对当地可能产生较大影响;而流行病则可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传播,病例数相对较多,对人群健康可能造成较大威胁。
2. 传播方式:暴发病通常与某一特定的传染源或感染途径有关,传播途径较为明确;而流行病的传播方式较为复杂,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3. 时间维度:暴发病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并可能迅速得到控制;而流行病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蔓延,难以迅速控制。
4. 防控策略:由于暴发病的时间较短且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对暴发病的防控往往更加集中和迅速;而对于流行病,由于时间长、范围广,因此需要实施长期持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暴发病和流行病作为流行病学中两个重要概念,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范围、严重性、传播方式、时间维度以及防控策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准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预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在流行病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工作中,需要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在不同层面和时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公众健康。
临床流行病案例分析
临床流行病案例分析在医学领域中,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发展的科学。
通过对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病因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通过一个临床流行病案例分析,来探讨流行病学在解决疾病问题中的作用。
案例一: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甲型H1N1流感是指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009年,全球爆发了一起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导致许多人感染,甚至死亡。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此次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对各个年龄组人群都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如加强卫生教育、推广个人防护措施、加强社区监测等,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案例二:足球场集体感染大肠杆菌假设在某个城市的足球场上,突然出现大量足球运动员出现腹泻症状,经研究发现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
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这批运动员在比赛前一天都在同一家餐馆就餐,并且所有出现腹泻症状的运动员都点了同一道菜。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道菜是由蔬菜制作的。
通过对这批蔬菜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大肠杆菌存在于菜品中。
通过这次流行病学调查,餐馆和相关蔬菜供应商采取了措施,对菜品进行严格检测和处理,从而避免了更多的感染。
案例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暴发经典的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2003年,一起著名的非典型肺炎暴发事件发生在中国广东省。
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这次暴发导致了许多人感染,甚至死亡。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此次暴发的病例主要来自广东省的一家野味市场。
于是,相关部门迅速关闭了市场,并对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疾病传播途径、病原体的研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疫情的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暴发、应急反应
首例 病人
反应 发现
报告
90 80
病 70 例 60 数 50
40 30 20 10
0
实验室 确诊
控制 机会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6 天数
• 暴发调查的特点
✓ 调查开始时没有关于致病因素或传播方式的明确 假设;
✓ 调查开始时首先要保护人群的健康;
3
• 暴发调查 是在某病暴发后,为查明其原因,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暴发,防止类似事件 的重演所进行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
发现暴发、应急反应
首例 病人
发现 报告
实验室 确诊
反应
90
80
70
病 60 例 50 数 40
控制 机会
30 20
10
0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50 天数
15
流行病学部分
预防接种史、既往史、接触史、可能暴露 的日期、可能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及疫源 地环境、防疫措施等有关内容。
16
(2)个案调查
对单个病人或健康对照者的一般情况、疾 病或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的调查。 是基础调查,获得深入分析的基础资料。 目的: 查明发病的原因
可能传播的范围
17
①确定诊断与发病日期; ②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③确定疫源地范围和查明接触者; ④疫源地卫生状况与有关昆虫、动物调查; ⑤防疫措施质量与效果。
三、资料整理
1. 核实查对、补充、修正、剔除 2. 按疾病暴发的特点整理分组:如年龄、性别、
职业、单 位;吃、未吃;下水、未下水 3. 计算率、比、制表、绘图 4. 统计学处理
24
1. 按疾病的时间分布
按疾病出现的时间急、缓或潜伏期的长短,用不 同时间为单位(小时、日、周、旬)统计时间分 布,绘制流行曲线或制作图表。 一般用直方图:既能看出时间数量
年龄 职业
2)了解发病及不发病者:
人、单位、生活、工作任务、伙食、 饮水等相同与不同点
21
3) 周围疫情资料:异同点、人口数及
人口构成
4) 发病单位历年发病资料、防疫措施等 5) 必要时收集气象等自然资料
22
(4)现场查看:环境卫生等情况 (5)对照调查与病例对照调查 (6)采集检验标本与送检
23
末例病例发病时间 → 最长潜伏期
发病高峰 → 常见潜伏期(或平均潜伏期)
33
病
流行全距
例
最长潜伏期
数
中位数潜伏期
最短潜伏期
暴露时间
发病时间
共同来源一次暴露造成的暴发流行曲线 34
2.暴发类型的判断一次暴露?还是多次暴露?
评估信息
病原?
来源?
传播?
31
方法
1. 从流行特征入手,由表及里 2. 对比分析 3. 逐个排除,分清主次 4. 综合分析
32
1、确认流行或暴发的存在
流行的判断: 超过一般发病率,因病而异
暴发的判断: 发病数多+时间分布集中 衡量尺:潜伏期
(1) 潜伏期推算法:
首例病例发病时间 → 最短潜伏期
共同暴露时间
暴发和个案调查
1
目的 使用流行(暴发)调查分析方法 重点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分析的方法 难点 暴露时间的推算、各种传播途径分析
2
一、概述
疾病暴发
在某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 然出现异常多性质相同的的病例,在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后,病例迅速减少。
疾病暴发的特点
⑴时间较短-最长潜伏期内 ⑵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中 ⑶病人相对较多 ⑷症状相似 ⑸病原体型别一致
从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理论基础: 本质—三环节、两因素
现象—流行特征 从现象看本质
30Biblioteka 1200 1000800 600 400 200
0
人群
0-4 '5-14 '15- '45- '64+ 44 64
Age Group
病例
地区
时间
25 20 15 10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又能看出发展趋势
25
26
2. 疾病的地区分布
可按地区、单位、部门分别进行分析统计, 算出发病数、发病率,并比较差别(必要时 显著性检验)
27
伦敦宽街
28
3. 疾病的人群分布:
统计按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数、发病率 及暴露史并比较差别。
4.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因素
29
四、资料分析
目 的:根据三间分布特点,分析暴发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 尽早控制流行。
病因不明者,查找病因线索,
指出研究方向。
9
二、步骤与方法
(一) 暴发的核实 (二) 准备和组织 (三) 现场调查
10
(一)暴发的核实
1. 可能的诊断,包括症状学和实验室资料; 2. 已知病例数,疾病在当地历年的趋势,相似的事
件有否在过去发生过,有否在邻近区域出现过; 3. 确定当地可获得的有助于调查的资源,包括人员、
18
绘制传播链: 如何判断前后两名患者有无传播关系?
➢ 两者必须有过有效接触 ➢ 接触时前一患者正处在传染期内 ➢ 接触的时间是在后一患者可能受染的时间内 ➢ 排除后者有其他传染源的可能性 ➢ 病原学证实两者病原体具有同源性
19
M
一组家庭聚集性SARS暴发的传播链
(3) 调查并收集一般资料
1) 准确人口资料: 性别组成 食堂就餐者
现场和实验室设备、办公空间和车辆等;
11
(二)准备和组织
1. 区域的确定和划分 2. 人员的安排 3. 统一领导 4. 物资筹备和后勤供应 5. 实验室支持
12
(三)现场调查 1.初步调查
初步了解: 询问座谈;现场察看;采集标本 初步分析:病例的甄别、选择 初步判断:诊断、流行趋势、初步假设 初步措施: 边调查,边措施,紧急处理
13
2.深入调查
• 拟定调查计划和设计调查表
• 个案调查
• 询问、座谈收集有关资料
• 现场查看
对照同时采
• 对照调查与病例对照调查 样
• 采集检验标本与送检
14
(1)拟定调查计划和设计调查表
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职务、文化程 度、入伍年月、工作单位、通讯 地址、邮编、 电话、病案号等 临床部分 发病日期、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主要临床症状、 体征、化验项目与结果、特殊检查诊断项目与结 果等。
✓ 一旦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就应采取防边治调措查施边,处而不
必等待问题完全阐明;
置
✓ 调查同时需同步进行暴发控制。
7
暴发调查目的
• 核实诊断 • 确定疫情是否为暴发 • 查明暴发原因 • 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 并对防疫措施效果做出评价 • 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8
已知病因者,查明暴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