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_主谓宾定状补

合集下载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解释及区分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解释及区分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解释及区分
主谓宾定状补是语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也称为主谓宾补足语结构。

它包括谓语动词、宾语和宾语的修饰语(定语、状语)以及补语。

主:表示动作的执行者,通常是名词或代词。

谓:表示动作、状态的词,通常是动词。

宾: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害者,通常是名词或代词。

定:用来修饰宾语的成分,通常是形容词、名词或介词短语。

状: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的成分,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或连词短语。

补: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通常是形容词、名词、副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等。

宾语的修饰语(定语、状语)和宾语的补语在句中起到进一步说明和补充宾语的作用,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1.修饰语在形式上通常是在宾语之前直接修饰宾语,修饰语和
宾语之间通常没有介词;而补语则可以在形式上是紧跟在宾语之后,并且和宾语之间往往有关联的介词或连词。

2.修饰语主要是起形容、补充说明宾语的作用,使语意更具体、丰富和完整,修饰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而补语则是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特征、性质等,逻辑上和宾语的关系比较密切。

例如:
他把剩饭剩菜吃干净了。

主:他
谓:吃干净
宾:剩饭剩菜
宾的定:无
宾的状:无
宾的补:干净
她把草坪修得很整齐。

主:她
谓:修
宾:草坪
宾的定:整齐
宾的状:无
宾的补:很
总之,主谓宾定状补是由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宾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

定语和状语主要是修饰、说明宾语,补语则是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性质等。

语文基础知识——主谓宾定状补

语文基础知识——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牛吃草小牛吃嫩草小牛喜欢吃嫩草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定语是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状语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例:1定语:我的书美丽的花(以上两个句子中“我”和“美丽”是定语。

)2状语:狠狠地打多么美丽(以上两个句子中“狠狠”和“多么”是状语)从形式上看,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用“的”字,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地”字,这是标志。

主语: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

例:1.他的态度很坚决2.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3.经他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处于宾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例: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完成了”是定语,在前。

“全年的生产任务”是宾语,在后。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例:经他的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

“数”是中心语,“不清”是补语院子干净得,<很>。

“干净”是中心语,“很”就是补语。

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成对发生的关系举例主语谓语陈述关系(主谓)他做了动语宾语支配或涉及关系(动宾)做作业定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定中)数学作业状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状中)都做了中心语补语补充说明关系(中补)做完了。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指在句子中用来修饰主语、谓语、宾语或补语的成分。

它们分别起到了限制主语的成分、说明谓语的成分、补充宾语的成分以及修饰补语的作用。

主谓宾定状补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通过它们的使用可以丰富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使句子表达更加完整和准确。

首先,我们来讨论主语定语。

主语定语是对主语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主语之前,用来对主语进行修饰。

主语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动词的不定式短语等。

例如:“这只可爱的小猫”中,“可爱的”就是主语定语,修饰主语“小猫”。

其次,我们来讨论谓语定语。

谓语定语是对谓语进行修饰和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用来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

谓语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他忍着疼痛笑了笑。

”中,“疼痛”就是谓语定语,修饰谓语“笑”。

然后,我们来讨论宾语定语。

宾语定语是对宾语进行修饰和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宾语之后,用来对宾语进行补充说明。

宾语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等。

例如:“她买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中,“有趣的”就是宾语定语,修饰宾语“故事书”。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补语。

补语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

补语通常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副词或介词短语等。

例如:“他变得非常聪明。

”中,“非常聪明”就是补语,补充说明主语“他”的状态。

最后,我们来讨论状语。

状语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进行修饰和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句子中的某个特定位置,用来对句子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状语可以是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目的、程度、条件等。

例如:“他用心地学习。

”中,“用心地”就是状语,修饰动词“学习”。

总结来说,主谓宾定状补是语文中的基本语法成分,它们分别对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进行修饰和补充说明,从而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和完整。

通过学习和理解主谓宾定状补的使用方法和特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语文定状补顺序顺口溜

语文定状补顺序顺口溜

语文定状补顺序顺口溜
语文定状补顺序顺口溜如下: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主语功能被描述,谓语最爱说主语宾语多在谓语后,配合谓语来描述。

定语只在主宾前,限制修饰不含糊。

状语有时位主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补语天生胆子小,谓后宾后小嘀咕。

前为定得后补,地字前头是状语。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1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1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学语文,有口诀】(基本语序、不包括倒装)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名词:】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

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

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动词:】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

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

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形容词:】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

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

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数词:】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

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

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量词:】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

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

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代词:】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

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

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它。

【副词:】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

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语文 主谓宾定状补

语文 主谓宾定状补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1楼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学语文,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名词: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

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

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动词: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

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

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形容词: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

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

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数词: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

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

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量词: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

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

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代词: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

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

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它。

副词: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

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句子划分主谓宾定状补例句

句子划分主谓宾定状补例句

句子划分主谓宾定状补例句
1、主语:他 / 谓语:看 / 宾语:书 / 定语:那本 / 状语:详细地
例句:他详细地看那本书。

2、主语:我们 / 谓语:讨论 / 宾语:计划 / 定语:最近的 / 状语:反复

例句:我们反复地讨论最近的计划。

3、主语:你们 / 谓语:运用 / 宾语:技能 / 定语:新学的 / 状语:马上
例句:你们马上运用新学的技能。

4、主语:他们 / 谓语:开展 / 宾语:实验 / 定语:先进的 / 状语:十分
认真地
例句:他们十分认真地开展先进的实验。

5、主语:小王 / 谓语:使用 / 宾语:新方法 / 定语:课堂介绍的 / 状语:敏捷地
例句:小王敏捷地使用课堂介绍的新方法。

6、主语:老师 / 谓语:讲述 / 宾语:故事 / 定语:古老的 / 状语:生动

例句:老师生动地讲述古老的故事。

7、主语:小孩 / 谓语:读 / 宾语:书 / 定语:这本 / 状语:兴致勃勃地
例句:小孩兴致勃勃地读这本书。

8、主语:田老师 / 谓语:举荐 / 宾语:项目 / 定语:有趣的 / 状语:主动地
例句:田老师主动地举荐有趣的项目。

(精选幻灯片)初中语文语法主谓宾定状补

(精选幻灯片)初中语文语法主谓宾定状补

马儿在草原上跑。
草原上,马儿跑。
10
你明白了吧,加定状补并不是单 纯地把字数变多,而是按照一定 的方法,合理地给句子加一些修 饰词。
1、给主语或宾语增加修饰词──定语。 2、给谓语增加修饰词──状语。 3、给谓语增加修饰词──补语。 4、给整个句子加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
11
寻找主谓宾定状补
12
练习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 士。 4、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 亮。 5、银色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8、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
19
练习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5、银色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8、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
9
4、给整个句子加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
举例:
(1)小猫吃鱼。
小猫在院子里吃鱼。
院子里,小猫吃鱼。 (2)小朋友做游戏。
时间状语或
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地点状语放
操场上,小朋友做游戏。 在主语后面,
(3)雪花飘。 雪花在寒冷的冬天飘。 寒冷的冬天,雪花飘。

(2) 小 朋 友 做 游 戏 。 主语 谓语 宾语
小朋友 [快快乐乐地] 做 游戏。 主语 状语 谓语 宾语
(3)柳 树 抽 新 枝 。 主语 谓语 宾语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中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

而主谓宾定状补就是句子中的五个成分。

下面就分别来解释一下这五个成分的作用和特点。

首先是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通常位于句首,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等。

主语在句子中起到做出动作或者描述状态的作用。

接着是谓语。

谓语是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核心词,它通常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者副词。

谓语的核心词叫做谓语动词,它可以表示动作、状态、感情、判断等,谓语动词可以是单词形式,也可以是短语或者从句。

然后是宾语。

宾语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它通常紧跟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影响对象。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等,它也可以是宾语补足语或者宾语状语。

接下来是定语。

定语在句子中修饰名词或者代词,起到限制、修饰的作用。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数词、代词、副词等,它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者代词之前。

最后是状语。

状语是句子成分中的修饰成分,它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状语可以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结局等,它可以是词、短语、从句等。

除了主谓宾定状补外,有时候还会出现补足语和状语补语。

补足语是宾语的补充,它补充和说明宾语的内容,通常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或者动名词。

状语补语则是对整个句子或者谓语进行补充,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通常是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或者动名词。

总结一下,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句子中的五个基本成分,分别来表示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执行者、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修饰和动作的情况。

句子中还可以出现补足语和状语补语来对宾语和谓语进行补充说明。

这些成分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

语文基础知识——主谓宾定状补

语文基础知识——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牛吃草吃嫩草小牛喜欢吃嫩草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定语是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状语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例:1定语:我的书美丽的花(以上两个句子中“我”和“美丽”是定语。

)2状语:狠狠地打多么美丽(以上两个句子中“狠狠”和“多么”是状语)从形式上看,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用“的”字,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地”字,这是标志。

主语: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

例:1.他的态度很坚决2.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3.经他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处于宾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例: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完成了”是定语,在前。

“全年的生产任务”是宾语,在后。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例:经他的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

“数”是中心语,“不清”是补语院子干净得,<很>。

“干净”是中心语,“很”就是补语。

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成对发生的关系举例主语谓语陈述关系(主谓)他做了动语宾语支配或涉及关系(动宾)做作业定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定中)数学作业状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状中)都做了中心语补语补充说明关系(中补)做完了。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大宝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大宝

1楼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学语文,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名词: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

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

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动词: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

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

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形容词: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

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

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数词: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

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

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量词: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

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

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代词: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

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

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它。

副词: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

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介词: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指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修饰主谓宾的定语、状语和补语。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语法关系,对于理解和分析句子的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逐一对主谓宾定状补进行讲解。

首先,我们来看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承受动作或起到命令、请求、判断等作用的实体,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主语在句子中往往起到连接谓语和宾语的作用,是句子的核心要素。

例如,在句子“小明正在读书。

”中,“小明”就是主语,起到了承受“正在读书”这个动作的作用。

接下来是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关于主语所表达的动作、状态或属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

在句子“他喜欢吃水果。

”中,“喜欢吃”是谓语,这里的“喜欢”表示主语“他”的喜好,“吃”表示他的动作。

然后是宾语。

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的对象,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宾语可以被动,也可以是主动的。

在句子“小明买了一本书。

”中,“一本书”就是宾语,承受了“买”这个动作。

接下来是定语。

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对其进行具体化或限定的成分。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数量词、介词短语等。

它在句子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面。

例如,在句子“那个红色的苹果很好吃。

”中,“那个红色的”就是定语,修饰了“苹果”。

然后是状语。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成分的句子成分。

它可以用来说明动作、状态、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

状语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在句子“他慢慢地走进教室。

”中,“慢慢地”就是状语,修饰了“走”。

最后是补语。

补语是用来补充并完善谓语动词或名词意义的成分。

它可以说明主语的属性、状态、身份,也可以补充宾语的内容。

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等。

在句子“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有趣。

”中,“很有趣”就是补语,补充了“这个故事”的属性。

综上所述,语文主谓宾定状补是句子中构成了主谓宾的基本结构,并且通过定语、状语和补语来修饰和补充主谓宾的意义。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口诀

1楼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学语文,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名词: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

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

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动词: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

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

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形容词: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

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

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数词: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

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

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量词: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

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

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代词: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

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

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它。

副词: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

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介词: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讲解语文当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简单易懂)

讲解语文当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简单易懂)

讲解语文当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语法功能。

下面详细讲解并举例说明它们的用法:1. 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中的核心成分,它通常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被描述的对象。

例句:①小明去了公园。

(小明是主语)②那只猫跳上了墙。

(那只猫是主语)2. 谓语:谓语是一个句子中的核心成分,它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者存在。

例句:①她唱歌非常好听。

(唱歌是谓语)②他爱读书。

(爱读书是谓语)3. 宾语:宾语是一个句子中的补充成分,它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接收动作的对象。

例句:①我喜欢吃水果。

(吃水果是宾语)②他看见了一只小鸟。

(一只小鸟是宾语)4. 定语:定语是一个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它用来限定或者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句:①那本书很有趣。

(那本书是定语)②这个红色的苹果很甜。

(红色的是定语)5. 状语:状语是一个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它用来描述或者补充动作的情况、方式、时间、地点等。

例句:①他们快乐地唱歌。

(快乐地是状语)②昨天我在家休息。

(昨天是状语)6. 补语:补语是一个句子中的补充成分,它用来补充说明或者描述主语或宾语的特性、状态、性质等。

例句:①他成为了一名医生。

(一名医生是补语)②她把门关上了。

(关上了是补语)总之,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是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语法功能。

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被描述的对象,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存在,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接收动作的对象,定语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状语用来描述或补充动作的情况、方式、时间、地点等,补语补充说明或描述主语或宾语的特性、状态、性质等。

语文 主谓宾定状补

语文 主谓宾定状补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他都看。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

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在句子成份的定义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有特殊句式,它改变了成份的位置: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 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

” (《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