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第2课时《凉州词 夏日绝句》市级一等奖教案
21 夏日绝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1 夏日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中期,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但对于抽象和复杂的概念理解力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夏日绝句》时,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深层含义。
同时,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阅读、思考和讨论,为深入理解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理解诗中的生字生词,掌握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深层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掌握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典故和深层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和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为了有效地引入《夏日绝句》这一课题,我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一系列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
这些图片将生动展现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特别是项羽的英雄形象和乌江自刎的悲壮场景。
通过视觉的冲击,我相信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这段历史的好奇心。
紧接着,我会利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简要介绍诗歌背后的故事。
我会说:“同学们,你们知道项羽为什么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过江东吗?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英雄气概和悲壮情怀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夏日绝句》来一起探寻这个答案。
"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我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同时,这也为后续的诗歌分析和鉴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凉州词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凉州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凉州词》,背诵并默写全诗。
2.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2. 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2)朗读并背诵全诗,感受诗歌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体会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边塞风光和战争故事①引领想象,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古代的边塞是什么样子吗?那里有连绵不绝的山川,有壮阔无垠的沙漠,还有勇敢的战士们守护着国家的边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凉州词》。
②分享故事,激发兴趣师:在古代,边塞地区经常发生战争。
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勇敢地奔赴战场。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边塞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述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了解学生对唐代边塞诗的认知①提问引导,了解基础师:我们之前学过很多古诗,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边塞诗?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边塞诗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总结。
)②引出课题,明确目标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边塞诗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就是一首著名的唐代边塞诗。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边塞文化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教师板书课题,并简要介绍诗人王翰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二)初读诗歌,把握基调(1)学生自主朗读,感受韵律①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凉州词》,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四年级上册语文 21 古诗三首《凉州词》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古诗三首《凉州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凉州词》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发之前的饮酒写起。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这首古诗,一方面要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唱这首古诗。
4.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和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诗文,理解诗意,背诵诗文。
难点:品读悟诗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走进古诗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七单元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读)。
这句话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的,意思是说:天下大事的兴盛和衰败,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凉州词》,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去感受人物的家国情怀,一起去寻找诗人笔下的英雄画像吧。
板书课题,要求学生齐读课题。
二、理解诗题,了解诗人1.同学们,什么是凉州词呢?谁能说说你对这首古诗题目的理解?2.师出示资料:“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起源于凉州一带,故而把这种曲调称为“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凉州”是地名,属西北边地,在今天的甘肃省,是守卫边境的要地。
下面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凉州的视频,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3. 知诗人,简介王翰。
刚刚我们对凉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谁能介绍一下诗人王翰?师出示资料补充4.老师出示资料:王翰: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凉州词》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是诗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全诗表达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对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的歌颂以及对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的痛斥。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4.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并默写《出塞》。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背吗?(出示课件)2.同学们,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吗?(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重点理解“人杰"“鬼雄”拓展古诗理解“生死",初步体会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3.通过资料拓展、多元诵读、体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人杰”“鬼雄"拓展古诗理解“生死”,初步体会李清照的爱国情怀;体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诗人,酿情。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诗。
请看题目,通过题目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指生交流。
预设:夏日是指夏天写的。
绝句诗歌的一种体裁。
2.了解作者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李清照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对她的了解?指名交流后,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市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少女时代,她热爱自然,眷恋花草,喜欢把这些写到词中:她去荷塘划了船,写了一首词,怕风雨催折了海棠,也写了一首词,名动京城。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3.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
她也写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板书课题)二、诵读古诗,悟情入境,悟志课件展示: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自由练读,指生展示读。
师:读得流畅,字正腔圆,也读出了节奏和美感。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夏日绝句》。
2. 理解并识记诗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并理解诗句含义。
2.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加深对诗中英雄气概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句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 体会诗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哲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音乐渲染氛围①播放《夏日绝句》朗诵音频教师利用课前准备,为学生播放一段情感饱满、抑扬顿挫的《夏日绝句》朗诵音频,让悠扬的诵读声音在课堂上回荡,营造出一种古典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②提出问题,激发兴趣教师结合音频内容,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你们听出了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吗?你们认为这首诗中最能打动你们的是哪一句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背景介绍铺垫①介绍诗人李清照教师向学生介绍诗人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这位宋代女词人有基本的了解,为学习《夏日绝句》做好背景铺垫。
②讲述创作背景接着,教师结合历史背景,讲述李清照创作《夏日绝句》的情境和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李清照,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们会如何看待项羽的英雄气概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后续的诗歌解析做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1)自读体验①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诗句的韵律与节奏。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不准和节奏不当之处。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未来教学计划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 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 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拓展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内容, 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丰 富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创作诗歌,培养文学素养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 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教学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 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测验或考试评价:通过测验或考 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 理解和应用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的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对知识 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运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技术应用
内容1:信息技术应用在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教学设 计的优势
内容2:信息技术应用在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教学设 计中的具体应用
内容3:信息技术应用在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夏日绝句说课稿教学设 计中的效果评估
• 教材分析:介绍本课所选的三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夏日绝句》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 学情分析: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阐述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 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有节奏地读好《夏日绝句》,读出对英雄的敬佩和诗人的爱国情感。
2.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项羽的宁死不屈的气节和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3. 通过多媒体巧妙引入历史背景,深入理解诗人“至今思项羽"的原因,感悟诗人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项羽以及英雄们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创作诗歌的意图,及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教材页学生材料纸【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引出英雄概念。
1.回顾本课第一首诗《出塞》,诗人在这首诗中回忆一位英雄,他是谁?诗人为什么怀念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出塞》中诗人怀念李广的原因,引导学生将诗人的写作意图与时代背景相联系,既回顾了古诗,又为学生理解《夏日绝句》的创作意图做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本课的第三首古诗,请大家齐读课题。
题目只有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包含两个信息,谁读出来了?【设计意图: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
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针对本首诗的写作特点,通过走进项羽和李清照进而理解“诗人至今思项羽的原因”将成为整节课教学的主线。
】二.理解词意整体感知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学生读。
2.师生合作读。
3.读出平仄变化。
(1)古人作诗时讲究平仄,一声、二声为平声,可以用横线表示,三声、四声为仄,可以用竖线表示。
以第一句古诗“生当作人杰"为例,发现平仄规律。
(2)学生根据规律画一画后面三句古诗的平仄变化。
(3)根据平仄的变化加上手势读。
4.诗都会读了,那这短短的五言诗,二十个字,谁读懂了?【设计意图:通过读出节奏、读出平仄变化,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另外,本诗字面意思比较简单,适合学生自学,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自己读懂诗意,教师不必过多指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文本分析《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将士们在营帐中宴乐豪饮的场面,第一句仅用“葡萄美酒"和“夜光杯”两个名词叠加便渲染出一种西域独有的欢宴氛围。
闪闪发光的夜光杯里盛着紫红的葡萄酒,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酒的醇香似乎从纸上飘散出来,引得读者垂涎。
接着,诗人从听觉入手,写有人在马上弹奏琵琶,催促将士们快快痛饮,急促悠扬的琵琶声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诗歌的第三、四句抒情,借着琵琶声,将士们喝啊喝啊。
诗人仿佛对身边的人劝酒道:喝吧喝吧,如果我喝醉了酒躺卧在沙场上,请你不要笑我。
想想看,自古以来,沙场征战的人,又有几个能平安地归来呢今朝有酒且让自己在今朝沉醉吧。
从中可见诗人及时行乐的洒脱,以谐谑之语,写尽情酣醉的理由,表现出了豪迈、开朗、兴奋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首诗不写边塞的苦寒,不发幽怨之音,全凭一腔豪情取胜。
“醉卧沙场"这一形象截然不同于传统的“战死沙场”,但这是王翰用更浪漫的方式表现了边塞将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
教学目标朗诵诗歌,了解诗意。
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体会诗人的达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体会诗人的达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个暑假想必不少同学观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通过它我们对之前熟悉的诗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高适。
高适擅长写边塞诗,其实唐朝除了高适,还有岑参、王昌龄、王翰等人也以边塞诗闻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翰的一首边塞诗——《凉州词》。
二、作者简介:王翰(生卒年不详),一作王瀚,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
唐代诗人。
王翰工诗善文,其诗词情壮丽,名重当时。
《凉州词》二首慷慨悲壮,广为传诵;“葡萄美酒夜光杯"一首,被王世贞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三、简介《凉州词》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显贵、宗室名流为凉州歌所填唱词,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3.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积累古诗。
2.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情景对话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宴饮及催征时的不同场面。
3.围绕“君莫笑"构建话题,通过资料拓展、同类诗作比较等方式,进一步体会边关将士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学习重难点】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情景对话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宴饮及催征时的不同场面。
围绕“君莫笑”构建话题,通过资料拓展、同类诗作比较等方式,进一步体会边关将士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学习过程】课前预学1.朗读《凉州词》三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了这首《凉州词》,我知道这首诗写的是()。
A.将士们在宴席上把酒言欢的场面。
B.将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面。
C.将士们在战场上思念家乡的场面。
3.查找关于王翰的资料,选取重要的信息,整理成两三句话,记录下来。
课中学习情境导入,了解凉州:今天,我们要走进凉州,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
在古代,它是链接中原和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军事要塞,发生过许多战争。
但凉州也是个诗词荟萃之地,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凉州词》。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填的词。
学习任务一:分层朗读,感受诗韵(一)读准字音1.自由朗读《凉州词》。
(指向目标1)2.自我检测,注意诗中的葡萄、琵琶等词在现代汉语中读轻声,但在古诗中要读它原本的音。
(检测目标1)(二)读好节奏1.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才有诗的味道。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获奖原因分析
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生动有趣 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 性,提高教学
效果
特色鲜明:采 用多种教学方 法和手段,如 多媒体教学、 互动游戏等, 使课堂教学更
加生动有趣
创新性强:注 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创 新能力,鼓励 学生自主探究
和合作学习
评价标准明确: 采用科学合理 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学习 成果进行客观、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凉州词》这首诗,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历史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 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行为与创新:鼓励学生通过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对祖国和民族的情感,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公正的评价
06
改进与展望
教学方法改进
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 术,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 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
情境式教学:创设与古诗内容相 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 诗的意境和情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 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致谢相关人员支持与帮助
感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 感谢同事的协助和配合 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感谢学生的配合和努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教学方法 改进:采 用多种教 学方法, 如情景教 学、互动 教学等,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和主动 性
教学评价 改进:建 立多元化 的教学评 价体系, 注重学生 的综合素 质和能力 评价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四上《凉州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诗后注解,自学古诗,了解大意。
2、抓住重点字词,启发学生联想,读懂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并感知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1000多年前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单是出现的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就有很多,比如在四年级上册我们就学过王维的《鹿柴》、白居易的《暮江吟》、李商隐的《嫦娥》,还有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的名作更多。
这些诗歌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描绘大自然田园风光的田园诗、表达人们离愁别绪的离别诗、表现边塞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2.齐读课题。
了解凉州词二、分环节教学,确定学习古诗的标准。
1.读古诗,正字音(确定读的标准:节奏分明)(1)自由读古诗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生试读,师相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更正字音,读准节奏;出示生字:rèn qiāng仞(万仞)羌(羌族)出示多音字:间(jiān 中间jiàn 挑拨离间)度(dù角度duó猜度)(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男女分读,全班齐读;2.说古诗,明诗意(确立理解古诗的标准:结合注释,适当想象)(1)请学生分句解释诗句意思,师相机引导;解释重点字词,学生批注理解。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何须:何必。
怨:埋怨。
度:度过。
(2)同桌互说整首诗意思;(3)请一位学生当堂展示,并总结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
(借助注释,适当想象)3.抓诗眼,悟诗情(确定明悟诗情的标准:抓诗眼,品悟诗情)(1)品味“酒美"a.同学们,经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第一行诗写的是庆功宴上热闹欢乐的气氛,那么这种气氛是通过诗中的哪一个词写出来的?b.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酒美?c.酒在我们中国的诗歌文化里,是一种重要的意象,就是助情物,它往往是作者情感宣泄的出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酒在不同的环境里,分别代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d.对于戍边的战士来说,美酒意味着什么?(大胜之后的庆贺,以酒助兴。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 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凉州词》唐·王翰详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能熟读成诵。
2、结合诗后注解,自学古诗,了解大意。
3、反复吟咏,启发联想,体会将士们的豪情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诵读,想象画面,边读边悟。
【教学难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一种曲调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
诗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
"夜光杯"这里指精致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令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
"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
所以第二句中一"欲"一"催",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将士们纵情饮酒后略带悲壮的语言,这正是将士抒发的豪迈感情:战斗来临,投身疆场,为国献身,又有何惧!【教学过程】一、分步揭题,初读感知1.解析诗题,介绍背景。
导语:同学们,我们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充满故事。
瞧,这个字谁认识?对,它是"州",原本指河川中间冲击形成的小块陆地,后用来指古代的行政区划,现在许多城市的名字中都带有"州",比如,广州、福州、杭州、郑州、兰州等。
师:这节课我们要了解的凉州是个古老的地方,(板书:凉州)在今天的甘肃武威一带。
想想看,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叫"凉州" (因为这个地方天气寒冷,寒凉)师:大家说得没错,凉州的由来的确因为这里的气候寒凉,有诗云"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获奖说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获奖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朗读《夏日绝句》这首古诗。
2.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的美。
二、教学重点1.理解《夏日绝句》的意境。
2.感受古诗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古诗的美。
2.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出示《夏日绝句》这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第二步:理解诗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第三步:感悟意境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用联想和想象感受古诗中表达的夏日美景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五步:展示成果学生代表展示自己对《夏日绝句》的理解和感悟,让全班同学分享彼此的心得。
六、课堂互动1.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提问,展开讨论。
2.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写一篇课后感想,反思对《夏日绝句》的理解。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夏日绝句》的来源和作者。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古诗《夏日绝句》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之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表达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九、延伸阅读1.古代诗歌欣赏:让学生翻阅古代诗歌,感受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情感表达方式。
2.诗词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夏日绝句》这首古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古诗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 古诗三首【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熟读古诗,并背诵。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审美创造: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战争中的灾难和不幸,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课前解析】关注古诗:《出塞》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关注学习古诗的方法:1.借助文中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2.根据注释,用字面意思理解诗意。
3.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2.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出塞》3.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龙城飞将、胡马”等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凉
盛宴豪华
州 词
醉卧沙场——几人回
悲凉感伤
》
2024/5/23
课文主旨 《凉州词》是一首描写征戍生活、边塞情 景的著名诗篇。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上的一 次盛宴,描摹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 面。
2024/5/23
课堂小结
《凉州词》用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描述了盛大的场面, 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 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戍边将士 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
2024/5/23
葡萄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
了香甜的美酒。
2024/5/23
夜光杯
相传是周穆王时代, 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 成,因“光明夜照” 得名。
2024/5/23
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 什么声音传来了?
急促的琵琶声。
我会写
cuī
催促 催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亻 组词:催办 催人泪下 造句:铃声响后,老师催促我们
赶快交卷。
2024/5/23
书写指导:“山”要扁,下边“ 亻” 比左边“ 亻” 要小,右边四横一竖 要紧凑,上边有一点。
我会写
zu
喝醉 醉ì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酉 组词:醉酒 自我陶醉 造句:爸爸特别爱喝酒,今天又
你体会到了什么? 将士们不仅有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
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2024/5/23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 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 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2024/5/23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夏日绝句》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围绕“爱国" 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或通过叙事,或通过写人,或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等方式,表达了浓厚的反战、爱国情感。
《古诗三首》包括《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三首古诗。
《出塞》写诗人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边关将士们的信心。
《凉州词》通过战争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
《夏日绝句》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课的第三首古诗。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的课文表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国家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
本诗是宋代著名诗人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的。
整首诗包含两个故事、三个典故,李清照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坚贞不屈的高贵气节,又痛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将自己的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不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怀。
必须结合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学习“杰、亦、雄、项"等生字,指导书写“雄”,理解“人杰"鬼雄”等词语。
有感情地诵读并默写古诗。
2.紧扣“生当"死亦”“思"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悟古诗内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
3.结合时代背景及诗人人生际遇,通过对比感悟项羽坚贞不屈的品质和作者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及诗人人生际遇,通过对比感悟项羽坚贞不屈的品质和作者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精要导入,读古诗音韵之美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诗人留下了许多表达爱国情怀的名篇佳作。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古诗三首》就是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2.本课包含哪三首古诗呢学生浏览课文,交流三首诗的诗题与作者。
重点指导“塞”和“翰”的认读。
(“塞”是多音字,本诗中读“sài”,“出塞”的意思是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读“翰”时注意是前鼻音)。
3.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并发现这三首诗的不同之处。
(1)指名分读古诗,听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注意纠读生字新词。
(2)教师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根据停顿符号进一步读出节奏。
(3)生齐读古诗,并交流三首古诗的不同之处。
(前两首诗人为唐朝诗人,第三首诗人为宋朝诗人;前两首是七言绝句,第三首是五言绝句。
)二、精读《出塞》,品将士无畏精神1.介绍作者,读好诗题。
(王昌龄,唐代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出示“自己学、互相学”内容】自己学:借助注释,自由练说诗句的意思。
互相学:小组内互相交流诗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诗句请教小组内同学帮助解答。
指生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当时的明月与边关,到如今多少将士万里出征不见回来。
如果英勇善战的李广将军依然健在,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
)3.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引导质疑:读了本首诗,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预设一:为何万里长征人未还(1)引导学生想象后交流:千百年来,一批批的将士远离家乡,来到边关守卫边疆。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单元人文主题家国情怀阅读训练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习作训练要素学习写书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古诗三首》课型精读引领课时第二课时备课时间12月2日教学内容解析《古诗三首》是“家国情怀"这个主题单元的首篇课文。
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出塞》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洋溢着爱国激情; 《凉州词》通过渲染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豪情;《夏日绝句》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直抒胸臆,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三首古诗从边疆景物、将士豪情、个人情怀等不同角度,将古代诗人心中浓浓的家国情怀展露出来,诗中处处流露出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爱国之情。
3,本课分两个课时,第二课时学习《夏日绝句》,结合注释插图体会诗意,感悟诗情。
学习目标确定1.会写“塞、秦”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夏日绝句》,默写《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象,理解诗意思,体会情感。
重点与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夏日绝句》,默写《夏日绝句》。
(重点)2、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难点)课前自主学习指导搜集资料,了解诗人李清照及写作背景。
背诵背诵古诗《出塞》和《凉州词》,搜集边塞诗。
关键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注释,帮助其理解诗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及写作背景,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评价设计师生共评,语言评价,手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性,树立其自信心。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诵读古诗,复习导入背诵《出塞》和《凉州词》两首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第2课时《凉州词夏日绝句》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凉州词》《夏日绝句》,理解“沙场、人杰、江东”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凉州词》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凉州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这首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谁掌握的知识多一些。
课件出示: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塞”有三种读音,在“出塞”中读(sài)。
在“阻塞”中读(sè)。
在“塞车”中读(sāi)。
2.唐代的边塞诗歌,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使学生快速掌握上堂课知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因为《凉州词》和《出塞》一样都是边塞诗,因此学生更易接受。
(二)理解题意。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
《凉州词》与前一首诗《出塞》不同,理解后,学生会更容易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理解诗句。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生: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举起酒杯,正要痛饮葡萄酒,马上就听到了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总结,并课件出示诗句意思:
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2)指导朗读: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你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