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女神
郭沫若《女神》
![郭沫若《女神》](https://img.taocdn.com/s3/m/87d544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8.png)
作者生平与创作思想
郭沫若的生平简介
01 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
02 1914年赴日本留学,从事文学、历史等学科研究
03 1919年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和革命事业
郭沫若的生平简介
1921年与郁达夫等人发起组织“创造社 ”,倡导新文学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抗日宣传 工作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革命 工作
《女神之再生》
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一位被压迫的民族英雄 ,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
。
主题思想
通过描述这位英雄的成长历程和 革命斗争,展现了反抗压迫、争 取民族解放的主题,表达了作者 对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追求与
向往。
艺术特色
作品以浪漫主义为主导,运用了 象征主义手法,语言富有诗意,
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地位价值
郭沫若的《女神》被视为中国现代 新诗的里程碑之作,对推动中国新 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产生了重要影 响。
对后世的影响
推动文学革命
作品所倡导的自由、反叛和革新精神,对后来的文学革命和五四运 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作风格启示
《女神》所展示的自由体诗和散文诗的创作风格,以及对个性和情 感的抒发,对后来的新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艺术的创新
• 《女神》在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具有创新性,突破了传 统诗歌的规范和束缚。郭沫若的自由诗和白话文诗在此得 到了高度体现,他运用大量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 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丰富的文化内涵
• 《女神》体现了郭沫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他 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吸收,都 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使得《女神》不仅具有文学 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高中名著导读《女神》
![高中名著导读《女神》](https://img.taocdn.com/s3/m/42cb31f5da38376baf1faee0.png)
《女神》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等人的著作。
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
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开创了“一代诗风。
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
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6年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
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写了《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
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回国,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
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内容辑要:《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
虽然略迟于胡适的《尝试集》,但却以它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取得了强有力的突破,从而成为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
《女神》除序诗外,共收诗56首,包括1916-1921年间的诗作,以作品式样和形式的不同分为三辑。
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它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在中国开创了诗剧这种新形式。
《女神之再生》前面题写了《浮士德》的诗句:“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
”郭沫若心中的女神是创造力的化身,在堆满男性残骸的世界上,女神创造出新的太阳,因此,女神又成为光明的象征。
江苏高考《女神》简述
![江苏高考《女神》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36df8da069eae009591becbf.png)
《女神》《女神》地位《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 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女神》的艺术价值:郭沫若的《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
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一、思想内容上。
《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它彻底反帝反圭寸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二、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
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
三、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
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
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重点篇目介绍《女神之再生》:《女神之再生》是《女神》中的重点诗剧,运用了神话的题材、诗剧的体裁、象征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的。
“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
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
”不过, 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是模糊的。
《凤凰涅槃》:《凤凰涅槃》的思想《凤凰涅槃》强烈地表现出五四时代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它是否定旧世界,歌颂新生的光彩夺目的诗篇。
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
诗中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出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
现实的世界已经变的陈旧腐朽,梧桐已经枯槁,醴泉已经消歇。
四周“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成了“浓血污秽着的屠场”,“群魔跳梁着的地狱”。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都变成了陈腐,失去了生机,凤凰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
为了寻求新生,凤凰集香木自焚。
②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同时饱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论郭沫若《女神》中的积极浪漫主义
![论郭沫若《女神》中的积极浪漫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1b8c4c21482fb4daa58d4bdc.png)
论郭沫若《女神》中的积极浪漫主义《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郭沫若就是凭借这本诗集震撼了整个诗坛乃至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
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质量上来说,《女神》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诗集,不仅充分显示了诗歌革命的实绩,而且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的基本内容,是对旧世界的深刻诅咒和对新世界的热烈向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对生我养我的地球于劳动人民真挚由衷的赞美讴歌,对古往今来一切革命者与先贤烈士的无比崇敬,是对自然,对科学,对近代文明,对“人”包括自我的热烈赞颂。
《女神》中诗歌的形式多为打破束缚、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而其艺术风格则是狂飚突进、火山爆发式的革命浪漫主义。
气势恢弘,格调雄浑、昂扬,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我们不妨把积极浪漫主义拆分为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一.时代精神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是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女神》的内容和形式与“五四精神”正相合拍。
郭沫若感受到了在20世纪初,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祖国的新生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毫无疑问,诗人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
《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中国当时的战争的状况,“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表明了“光明同黑暗底战争”,发出了“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的热情呼唤,并且坚信通过斗争,一定能使“光明更生”、“宇宙更生”。
在《炉中煤》中,诗人把拥有一颗火热爱国心的自己,比成炉中烧黑了的炉中煤,深爱着“年轻的女郎”——祖国。
这种爱国的热情在《凤凰涅磐》中也有集中体现。
它宣告着在五四开辟的新时代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华民族(凤凰)正经历着伟大的涅磐,终将在“死灰中复生”。
诗中“凤歌”“凰歌”以低昂悲壮的葬歌结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凤凰更生歌”以热诚和谐的欢唱预示着“光明”“新鲜”“华美”“芬芳”的新时期的到来。
女神 郭沫若创作诗集
![女神 郭沫若创作诗集](https://img.taocdn.com/s3/m/9e5e76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7.png)
女神郭沫若创作诗集
摘要:
1.郭沫若与诗集《女神》的背景
2.《女神》的内容与主题
3.《女神》的艺术成就及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4.郭沫若的其他诗集及其成就
正文: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等多重身份的综合性人才。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神》是郭沫若在1921 年创作的一部诗集,包括《序诗》、《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等共57 篇诗歌。
这些诗歌多为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所作,以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为特点,展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改造旧世界的时代精神。
诗集中的代表作如《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等,通过歌唱太阳、光明、希望等积极向上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强烈渴望。
《女神》的艺术成就在于其开创了一代诗风,打破了旧有的诗歌传统,以自由、奔放的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面貌。
同时,《女神》中的许多诗歌都融合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郭沫若独特的艺术风格。
除了《女神》之外,郭沫若还创作了《星空》、《百花齐放》等八部诗集。
其中,《星空》是郭沫若在1923 年创作的一部诗歌集,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
他对宇宙、生命、爱情等主题的思考。
而《百花齐放》则是在1958 年创作的一部诗歌集,以描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繁荣景象为主题。
作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文学]开一代诗风的《女神》
![[文学]开一代诗风的《女神》](https://img.taocdn.com/s3/m/a81f914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5.png)
有人说郭沫若的诗“一点诗味儿没有”、“纯粹是大喊大叫”,缺少含蓄的韵味,显得散漫、幼稚、直露、粗糙。 从现代诗歌发展的 链条中去理解郭沫若的意义。
影响。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女神》对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
验性的宏大意象,超越日常生活经验,塑造出视 野开阔的巨人的形象 。 体现强烈的主体精神。 意象的创造与中国传统诗歌美学形成强烈反差。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 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来自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1921年,诗人将1918——1920年创作的诗歌
结集为诗集——《女神》出版。
五 四 时 期 的 郭 沫 若
一、郭沫若与《女神》
诗集所体现的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精神, 成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这些诗歌在艺术上与传统诗歌美学背道而驰, 体现彻底的反传统的艺术倾向。彻底摆脱传 统诗歌形式的束缚,对建构现代诗歌艺术产 生深远的影响。
《站在地球边上放号》节选
……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 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
的 律吕哟!
一、郭沫若与《女神》
1920年8月出版诗集《女神》,成为那个时代 的畅销书。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 胡适的《尝试集》,标志着对于现代诗歌艺 术的认识的深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郭沫若的主要考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郭沫若的主要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cc5ec433d4b14e8524685f.png)
郭沫若的主要考点1、为什么说《女神》真正开创了现代新诗的格局关键点:①思想内容:充分展示了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包括对旧事物的批判,创新精神和更新意识的歌颂,以及充满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的塑造)②艺术特点:浓烈醇厚的浪漫主义抒情特色(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绚丽浓厚的色彩;外在形式上真正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2、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理论及实践成就(07年考过相关内容)关键点:①理论观点:历史悲剧和对历史题材的再创性理论观点②整体艺术风格(选材和剪裁上的独到性;重塑人物的主观性色彩;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沉郁的悲剧气氛)【《女神》】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全面展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白话自由体新诗集。
许多人通过它强烈地感受到:原来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
一、《女神》的思想内容:《女神》以其饱满激昂的情绪充分传达了五四时代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集中强烈地体现了狂飙突进、焚旧铸新、无所畏惧的时代精神,整部诗集充满了对社会黑暗的深恶痛绝和势不两立,无情揭露了世间的不平、污浊与腐朽,表达了诗人向旧制度和旧世界勇敢挑战的气概。
1、对旧事物的批判。
在《凤凰涅磐》中,诗人借凤凰的哀歌面对“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茫茫宇宙”,发出了强烈的诅咒和质问。
于是诗人化作“一条天狗”,“把月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
需要指出的是,诗人对旧事物的批判并不只是针对某些个别的社会现象,而是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旧事物,是整个的旧宇宙,包括旧中国,这其中还特别包括诗人的“旧我”。
虽然当时也有许多进步诗人写过向往光明的诗歌,但像这样敢于同旧世界决裂、敢于向旧世界宣战,充满着创造的信心和乐观精神、充满着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主义的诗篇却很少见到。
2、充溢着热情的创造精神和更新意识。
郭沫若《女神》名词解释
![郭沫若《女神》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c07a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e.png)
郭沫若《女神》名词解释
摘要:
一、郭沫若与《女神》
二、《女神》的思想内容
三、《女神》的艺术成就
四、《女神》的地位与影响
正文:
一、郭沫若与《女神》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它是郭沫若早期诗歌代表作的结晶,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女神》的思想内容
《女神》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五四”狂飙突进时代改造旧世界、冲击封建藩篱的要求。
主人公以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出现,要求打破一切封建枷锁,歌唱一切破坏者。
其次,是对祖国深情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
诗中歌唱太阳、光明、希望,处处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欲望。
三、《女神》的艺术成就
《女神》在艺术上取得了新诗最辉煌的成就,它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瑰丽奇峰。
《女神》的格式追求绝对自由,绝对自主”,而不受任何一种格式的束缚。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
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
四、《女神》的地位与影响
《女神》的出版,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诗坛的历史地位。
新月派大诗人闻一多立即给与高度的赞扬,接连做了《女神之时代精神》和《女神之地方色彩》两篇著名的诗评。
此外,《女神》还被视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神》新奇优美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doc
![《女神》新奇优美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doc](https://img.taocdn.com/s3/m/a94b2c1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f.png)
二、《女神》新奇优美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特色《女神》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它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绮丽的想象和玄妙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了浪漫主义在表现革命激情时的长处。
《女神》在五四时期,在中国新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思潮,不仅确定了郭沫若作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形象,而且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浪漫主义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即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正好与诗是主情的特征相契全。
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
诗人对自然的崇拜也和从作品中表现出的泛神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往往把大自然看作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使景物拟人化或作为精神境界的某种象征。
1、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并常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
诗人既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代表着纯洁、高尚、美丽的凤凰形象中找到了契合的喻体,又吸收了阿拉伯古老神话传说中“菲尼克司”满500岁自焚更生这一喻体的框架。
两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中的形象,经过诗人的再创造,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美好象征,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
《凤凰涅槃》在整个《女神》所体现的彻底的破坏精神和创新精神都集中体现在这首诗中。
《凤凰涅盘》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
凤凰诅咒现实,诅咒冷酷、黑暗、腥秽的旧宇宙,把它比作“屠场”,比作“囚牢”,比作“坟墓”,比作“地狱”,怀疑并且质问它“为什么存在”。
它们从滔滔的泪水中倾诉悲愤,诅咒了五百年来沉睡、衰朽、死尸似的生活。
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有的只是“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尽的污浊,浇不息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看不到“新鲜”和“甘美”,看不到“光华”和“欢爱”,年轻时的生命力已经消逝。
《女神》的思想与艺术成就-5页文档资料
![《女神》的思想与艺术成就-5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bdcfaa43323968011c92e3.png)
《女神》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女神》的思想成就,在于它以狂飙突进的姿态,集中地表现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传达出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郭沫若的《女神》不仅以崭新的思想内容集中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成为“五四”新诗坛的高峰。
1《女神》的思想成就1.1《女神》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女神》中的许多诗篇鲜明地表现了对旧中国旧制度的彻底否定和祖国新生的壮丽理想。
长诗《凤凰涅架》是《女神》的代表作,它借传说中的神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表达了创造“美的中国”的理想,在诗剧《女神之再生》中,诗人根据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借颛顼与共工的决战揭露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借众女神之口唱出要“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以“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与此相联系,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真挚热诚的爱。
表达了献身祖国的情怀。
《炉中煤》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名篇,诗人以熊熊燃烧的“炉中煤”自喻,把祖国比做―位“年青的女郎”,深情地呼唤着她,诚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热恋。
“年青的女郎”是“五四”时期焕发着革命青春的祖国的形象写照,而“炉中煤”正是当时一代爱国青年的诗意概括。
诗剧《棠棣之花》则表现厂为创造“美的中国”甘愿自我牺牲的崇高感情,其中的歌词“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唱出了一代爱国志士仁人的慷慨豪迈之情.诗人的爱国热情是与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正是“五四”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特征。
1.2《女神》中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的塑造在《天狗》这首诗中,诗人借神话中的叛逆者和破坏者天狗的形象,为叛逆者唱出了激越的战歌。
诗中的自我形象气吞日月,志盖寰宇,以烈火和大海一般的气势冲决一切束缚个性的封建藩篱,如电气―般以无比的热力和迅急的速度追求理想,向着新世界飞跑。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551cd33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4.png)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了解郭沫若“五四”诗歌的艺术特质。
“泛神论”对郭沫若的影响是难点之一。
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
关于这个问题,较细致的介绍也可以参考“评论节录”中的研究观点。
要了解由于泛神论的影响,《女神》更加思绪沸腾,想象奇特,大自然常常被人化,人与自然合一(可重点评析《地球,我的母亲》)。
而且从泛神论的影响出发,郭诗崇拜万物不断创造更新的“力”和“动的精神”。
总之,《女神》的主导性风格是壮阔、雄奇,正代表了“五四”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特征。
《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
其自由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外在格律,押韵、诗节与诗行大致整齐。
另一类是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他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形式,而是在自由律动中大致取得某种外在的整齐与和谐。
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点
![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47739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f.png)
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点一、《女神》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精神郭沫若在《女神》中表现出的独特的浪漫主义有以下一些特征:1.表现自我。
《凤凰涅磐》中的“凤歌”“凰歌”实际上都是诗人自己在歌唱。
《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我崇拜一切,而我又“崇拜我”“我又是偶像破坏者”,歌颂了对旧社会,旧传统的破坏和革新、创造精神。
特别是在《天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天狗”,他把日、月、星球、全宇宙都吞了,“我”便成了“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全宇宙Energy的总量”!这个“自我”,就是宇宙的化身了。
“自我表现”,不仅是郭沫若对诗的基本观点,也是他“五四”时期文艺思想的核心。
《女神》是郭沫若“自我表现”这一文艺思想的体现。
《天狗》《日出》《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太阳礼赞》等,都是张扬自我,讴歌自然,并把自然界和本体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与同一时期的诗人们相比较,就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一点来说,无论是谁都不能与郭沫若相匹敌的。
2.歌颂自然。
诗人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宇宙地球,日月星辰,山岳海洋,风云雷雨,草木飞禽,大自然被充分人化,地球成了母体。
在《地球,我的母亲》中,他把地球说成是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地球无限的敬爱,并且他还说“我羡慕你的孝子,田地里的农人!他们是全人类的保姆,你是时常地爱抚他们”“我羡慕你的宠子,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你是时常地怀抱着他们”。
多么淳朴的对地球之爱、对劳动人民之爱啊!《晨安》向地球上的一切,山河、海洋和人类文明建设,一口气问了28个“晨安”,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热爱世界的丰富情感,显示了其无比伟大的气概。
自然和人类物质文明本来是对立的,但是诗人却以自己强烈的主观精神把它们统一了起来。
3.形式自由。
这是一方面的观点,认为郭诗的形式倡导绝对自由。
诗篇长短不一。
如《蝉鸣》只有三行,而《凤凰涅磐》则有三百八十五行。
句法十分多样,节奏鲜明,在白话文中夹杂不少外语。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c2916c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e.png)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浪漫主义色彩:诗集《女神》充满了浪漫主义元素,如对个性
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独特的想象和夸张:在《女神》中,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和
夸张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如“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这种独特的想象和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充满了力量和动感。
3.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在《女神》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
象征,如“凤凰”、“晨曦”、“朝霞”等,这些意象和象征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得诗歌更具有深度和哲理。
4.强烈的情感表达:在《女神》中,诗人运用了强烈的情感表达
方式,如对祖国的忧虑、对自由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等,这些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5.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在《女神》中,诗人通过独特的韵律和节
奏,使得诗歌更具有音乐性和美感。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其艺术特色丰富多样,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郭沫若《女神》
![郭沫若《女神》](https://img.taocdn.com/s3/m/1d0e90403186bceb18e8bb64.png)
《女神》《女神》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燃烧着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的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
通观整部《女神》,反抗、爱国、创造是贯穿诗集的基本思想内容:第一,追求个性解放的彻底反抗精神。
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他对长期封建社会中利用“忠”、“孝”观念禁锢人们思想,使人们完全丧失个性而沦为君主的奴仆的封建道德规范极为反感。
在文学上他要求张扬自我、尊重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代表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发出要求个性彻底解放的强烈呼声。
这种呼声往往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显得强烈、热切、无所畏惧,从而构成《女神》的一个突出特色。
《天狗》篇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塑造了一个旧世界叛逆者的典型形象。
诗中的“我”是一条把日月等一切星球和全宇宙都要吞了的天狗,具有“全宇宙底能底总量”。
“我”不仅要摧毁一切枷锁而且要毁灭掉旧我,在改造旧世界的同时还要改造自己。
“天狗”这种冲破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极度夸张。
《浴海》中那个“血和海浪同潮”、“心和日火同烧”、要决太平洋之水“把那陈腐了的旧皮囊全盘洗掉”的自我形象,同样是实现自我个性解放的宣泄。
第二,向往理想社会,无限思念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女神》的诗魂。
“五四”运动激发起诗人巨大的爱国热情,由于诗人旅居国外的独特经历而使这种感情表达的格外强烈,诗人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像我的爱人一样。
我的那篇《凤凰涅盘》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
“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沫若文集》第七卷)。
《女神》中抒情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仅表现为对祖国的爱慕和怀念,而且充满着对黑暗现实的强烈诅咒和对光明前途的热切向往以及为祖国而献身的坚定信念。
《女神》不仅对旧制度作了坚决的否定和猛烈的反抗,而且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急切的向往和热切的追求。
《女神》文学短评
![《女神》文学短评](https://img.taocdn.com/s3/m/1fc3ba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5.png)
1111
《女神》是郭沫若先生创作的诗集,是“五四”时期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这部诗集分为三辑,分别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它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
第二辑主要作品风格是强悍狂暴。
其中著名的《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晨安》《地球,我的母亲!》等诗作,被“五四”时代的激情照亮,给当时正在尝试和探索的中国新诗带来了崭新的、强大的风格。
第三辑大部分是小诗。
这些作品平缓、清新、朴素,表现出宁静、隽雅的意境。
在艺术上,郭沫若先生常常逾越常规,使人感受到惊骇。
他的诗歌语言凝炼隽永、抑扬顿挫,《浴海》《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作品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总之,《女神》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论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内容
![论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553ba2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c.png)
论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内容
《女神》是郭沫若编辑的一本小说,它提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内容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书中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是本书最重要的内容,书中重点叙述了一位女性如何在困境中找到信念,并最终成为一个自尊自强的女神。
书中提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即妇女可以通过自我发展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可以独立走出自己的路,不仅要完成简单的家务活,还要发掘自己的能力,奋斗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种宣扬自立自强的思想,令读者鼓舞,让他们相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困境都可以攻克,并实现人生价值。
另外,书中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女性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平淡的普通人生,而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突破各种既定的观念,打破传统对女性的固有刻板印象,多方发展,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此外,书中还进一步强调了女性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和思想斗争的重要性,认为女性也可以在社会思想政治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书中讲述了一位女性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通过思想斗争,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的道路,令读者佩服不已。
从上述看可以,郭沫若在《女神》一书中,提出了许多理念,这些理念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要求女性自立自强,而且要求女性站在更高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价值,勇敢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它更要求女性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发挥女性的独特力量,改善民
生,促进民族进步。
总的来说,《女神》为妇女的自强自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激发了许多妇女在人生及社会发展中的妇女力量,更使女性自觉自强,斗志昂扬,可以更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促进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通用5篇)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8f1dd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41.png)
《女神》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了郭沫若的《女神》,准确的说是根本没看懂,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这才有些了解。
《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是浪漫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
《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
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
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
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盘》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
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
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
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
《女神》常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是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
在《女神》中,无论是古代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还是人格化的自然景色,其形象的选择都十分巧妙、恰当、新颖,与要表达的感情内容相一致,山岳海洋,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也都唱的是“郭沫若之歌”。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想起顾城那首著名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想摆脱过去的悲观和失望,我不想再去关注丑恶,我们没有理由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来增加自己的痛苦;所以我要歌颂一切美好的事物,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让灵魂升华,让心灵慰藉,让生活幸福。
我改变我的看法,正是有悟于郭沫若的《女神》。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形象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af63c5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5.png)
郭沫若的诗作《女神》描绘了一个自我抒情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充满了含蓄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通过对女神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郭沫若的诗作本身入手,深入解读《女神》所表达的自我抒情形象。
诗中的女神,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形象,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完美女性的憧憬和向往。
通过对女神形象的描绘,郭沫若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对诗歌语言、意境和情感的剖析,逐步揭示《女神》中所体现的自我抒情情感。
随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女神形象所代表的美好与完美,对于当代社会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女神》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当代社会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呈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也可以从中获得对于个人情感世界的启示与反思。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将对《女神》的自我抒情形象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通过全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郭沫若诗作《女神》所表现出的自我抒情形象,并对其中所体现的情感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也可以借此引发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在笔者看来,《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不仅仅是郭沫若对女性形象的赞美和敬仰,更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这种自我抒情形象所体现出的内心世界,对于当代社会和个人情感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深入解读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郭沫若诗作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在当下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既是郭沫若诗歌的精髓所在,也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全面解读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本身所包含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当代社会和个人情感世界的重要启示。
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本文后,能够对《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价值。
郭沫若《女神》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郭沫若《女神》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f83d974804d2b160b4ec0d2.png)
一、郭沫若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充分表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总的主题是要求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民族、科学。《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女神》,反抗、爱国、创造是贯穿诗集的基本思想内容:
2.在冲破封建藩篱的同时,已经看到了十月革命的成果,看到了这是我们建设新世界的榜样。如《匪徒颂》中,将列宁、罗素、尼采等人一起赞颂,表达了自己要步其后尘挺身反抗的坚决意志。歌颂了列宁。在《巨炮的教训》一诗中,对比了列宁与托尔斯泰的思想,从而肯定了列宁的革命思想,肯定“至高的理想只在农劳”,号召人们为自由正义而战。这些诗,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与领袖。他的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成功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有伟大的创造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本文着重从整体上概述郭沫若《女神》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歌形式,从三个角度论证《女神》诗歌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郭沫若《女神》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祖国而献身的牺牲精神。如《凤凰涅槃》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中是烧毁了那“死期已到了”的旧凤凰,才在烈火中飞出永生的华美凤凰。希望古老的中国恢复青春,新生的中国永生不死。《女神之再生》中唱道要创造一个新的太阳,即创造一个新中国。《炉中煤》用象征手法,借燃烧着的煤的形象,表达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思想。是《女神》中表达爱国激情的代表作,是一首爱国主义的绝唱,郭沫若把祖国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它“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这般模样!”感情真挚而浓烈。《棠棣之花》中更明显地表现出为祖国、为自由而自我牺牲(如“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出自由之花,开遍中华”“愿将一已命,救彼苍生起”等诗句),也是出自爱国之心。盼望一个强盛的新中国的诞生,是与对旧中国无情的诅咒相联系的。
郭沫若《女神》名词解释
![郭沫若《女神》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f25a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b.png)
郭沫若《女神》名词解释
《女神》是郭沫若的一部著名诗集,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它不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革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在形式上,《女神》打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以自由体形式表达,强调个体的感受和情感,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这种形式不仅使诗歌的表达更加自由、生动,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内容上,《女神》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
诗歌中描写了工人、农民、士兵等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同时,诗歌中也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革的呼唤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其中,《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凤凰自焚重生的神话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厌恶和对新时代的向往。
这首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性,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作。
除了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女神》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革的追求,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和人类精神的思考。
这些思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总之,《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形式和内
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革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这部诗集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是我国新诗发展中的第一座高峰。
《女神》最大的特色是通过对人格鲜明的“自我‟的歌唱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其中每一首诗中都活跃着诗人的形象、融铸着诗人的灵魂。
他的自我以特别突出的姿态在他的诗中喧嚣着。
从它,发出音调,生出色彩,涌出新鲜的形象。
【关键词】思想艺术成就女神
《女神》的思想成就,在于它以狂飙突进的姿态,集中地表现了彻底地不妥
协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传达出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郭沫若的《女神》不仅以崭新的思想内容集中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成为“五四”新诗坛的高峰。
1《女神》的思想成就
1.1《女神》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女神》中的许多诗篇鲜明地表现了对旧中国旧制度的彻底否定和祖国新生的壮丽理想。
长诗《凤凰涅架》是《女神》的代表作,它借传说中的神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表达了创造“美的中国”的理想,在诗剧《女神之再生》中,诗人根据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借颛顼与共工的决战揭露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借众女神之口唱出要“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以“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与此相联系,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真挚热诚的爱。
表达了
献身祖国的情怀。
《炉中煤》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名篇,诗人以熊熊燃烧的“炉中煤”自喻,把祖国比做一位“年青的女郎”,深情地呼唤着她,诚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热恋。
“年青的女郎”是“五四”时期焕发着革命青春的祖国的形象写照,而“炉中煤”正是当时一代爱国青年的诗意概括。
诗剧《棠棣之花》贝表现厂为创造“美的中国”甘愿自我牺牲的崇高感情,其中的歌词“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唱出了一代爱国志士仁人的慷慨豪迈之情.诗
人的爱国热情是与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正是“五四”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特征。
1.2 《女神》中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的塑造
在《天狗》这首诗中,诗人借神话中的叛逆者和破坏者天狗的形象,为叛逆
者唱出了激越的战歌。
诗中的自我形象气吞日月,志盖寰宇,以烈火和大海一般的气势冲决一切束缚个性的封建藩篱,如电气一般以无比的热力和迅急的速度追求理想,向着新世界飞跑。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一诗,借助于泛神论思想,说自
己崇拜太阳、山岳、海洋、火山、江河和自我,同时又宣称“我是个偶像破坏者”,从而表达了对一切偶像和权威的蔑视。
这些诗中的自我形象既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千千万万要求破坏一切因袭的传统,耍求打破封建牢笼,勇猛奋进的一代青年的反抗精神的生动写照。
1.3 《女神》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动的精神
在《光海》、《太阳礼赞》、《晴朝》等歌咏大S然的诗中,诗人抒发在“无限的大自然里”感受到的“生命的光波”,礼赞“波涛汹涌着”的大海和
“光芒万丈”的“新生的太阳”,歌唱“池上几株新柳,柳下一座长亭”,凡此种种,处处充满清新的气息,表现了追求光明的心境。
《晨安》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或向壮美的大自然与“五四”高潮中的祖国问好,或歌唱那把地球推倒的雄奇之力,则更有力地表现了奋发自信的乐观主义情绪,洋溢着“五四”时代蓬勃进取的精神和诗人自己飞扬凌厉的朝气。
1.4《女神》中表现出的某些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因素
在《地球,我的母亲!》——诗中,诗人深情地赞美“田地里的农人”是“全人类的保姆”,“炭坑里的工人”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
《匪徒颂》在歌颂古今中外著名的革命者时,也赞颂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在《巨炮之教训》中则更肯定了列宁“为阶级消灭而战”和“至高的理想只在农劳”的思想。
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尽管还比较朦胧,但确实使《女神》呈现出更为先进的思想境界,接近了当时新思潮的最高层次。
2《女神》的艺术成就
郭沫若的《女神》不仅以崭新的思想内容集中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成为“五四”新诗坛的高峰。
2.1《女神》开了我国现代新诗和整个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先河
《女神》中贯穿着对黑暗现实和陈腐传统的彻底否定,对自由解放和光明新
生的热烈追求,对革命前途的坚信和对创造理想的乐观,这既是诗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在创作方法上的体现,又强烈地反映了“五四”时代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革命的愿望和理想。
与侧重于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方法截然不同,《女神》中的大量诗篇使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或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或借助于某些奇特形象和自然景物,以表现主题,抒发感情,往往通过描绘非
现实的瑰丽图景来寄寓深刻的社会内容。
《女神》中的诗大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和倾诉,同诗人那种“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沸羹集•序我的诗》)相适应,诗中充满了新奇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弘伟的构思与磅礴的气势,高亢的音调
与急骤的旋律。
这一切都使《女神》闪射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宏丽色彩。
2.2 《女神》成功地创造了自由体诗的新形式,真正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
郭沫若主张诗的形式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主,主张“打破一切诗的形式写我自己能够够味的东西”(《凤凰•序》)。
《女神》中的自由体诗完全突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束缚,没有固定的形式,多彩多姿,自由灵活,章节,诗行、字数都
没有统一的格式,押韵和节奏也不严格,但是诗的内在旋律与诗人的感情节拍是和谐一致的。
这种自由体诗的新形式适于表现新时代、新思想和新主题,合乎诗人关于诗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艺术主张,也最能体现诗人阔大不羁的襟怀。
《女神》在诗歌形式上的成功创造,使自由体的新诗真正达到了诗的境界。
2. 3《女神》形成的雄奇豪放的独特风格
诗集中虽也有受泰戈尔影响的清新秀逸的“丽而不雄”的诗作,而更多的则是受惠特曼影响的豪放雄浑的“雄而不丽”的诗篇。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惠特
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
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
”(《我的作诗
的经过》)屈原和李白都是郭沫若所热爱的诗人,他们诗中所表现的反抗丑恶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和那种行空天马,汪洋恣肆、瑰奇宏丽的浪漫主义诗风
在《女神》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澎湃激荡的“五四”时代精神,诗人深厚的艺
术素养和独特的艺术个性,造就了《女神》雄奇豪放的风格,使其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奇峰。
g之,郭沫若的《女神》以它所表现的鲜明的时代精神,以它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和独创的崭新形式与风格,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